总结: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有效整合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总结: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有效整合

编辑:制度大全2022-04-12

文章来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总结:浅谈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有效整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确定了“五大教育领域”的同时,顺应了世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潮流,强调了各领域之间的渗透和综合,并且将“整合”的观念作为一条主线引进到所有内容之中。《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本学期我们幼儿园顺应了幼教改革新理念,尝试实践“整合课程”,并对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整合进行实践研究。随着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整合课程的开展,我们已经能意识到区域活动在促进幼儿八大智能平衡发展中的有力作用,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实践中,我们是如何做到区域活动与课程的主题有效整合起来的呢?

一、内容的整合:围绕主题预设区域活动内容。

当每个新的主题即将开展之前,我们两位老师就要一起讨论:围绕这个主题可以设置哪些区域?每个区域从进入主题到深入主题的过程中在内容上、材料上要求上可以怎样变化和发展?通过讨论对本主题的区域活动内容基本已经预设好了。如在“相反国”主题即将进入之前,我们就结合主题目标,设计了以下区域的内容:1、美工区:提供印画、刮画、盖印等材料;2、语言区:提供相反词卡和图片、颠倒的情景图片、“如果……会怎么样”的题目条等;3、角色区域:心情纸偶、镜子游戏;建筑区域:建构相反国;益智区域:提供翻翻棋、黑白五子棋、磁铁动物走迷宫等材料;科学区:提供温度计、磁铁、记录表等。展示区:展示幼儿自制的印章或图案、布置夜晚的世界场景、黑白博物馆等,所有这些内容都是和主题活动内容有关联的,在目标上有的是为集体活动的作先前经验准备,有的是集体活动目标的延伸或巩固。这样,我们在进入主题之前就对整个区域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且随着主题的深入逐渐添加和更换。但是预设的内容也不是按部就班的,在随主题进行过程中,我们还是会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的。如我们在进行到活动“冷和热”的过程中,发现小朋友对热水变冷的秘密探究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就在科学区域原本提供温度计和热水这些材料的基础上增添了毛巾、冰块、冰毛巾、冷水、扇子、调羹、空玻璃杯和大的容器等,引导幼儿想不同的方法使热水变冷。这样,既顺应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活动目标得到更进一步的落实和深化。

二、指导的整合:贯穿整合理念,及时指导和调整。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活动方式、现有水平,思考幼儿哪些经验有待修改、完善与丰富?可以在何时、如何开展以及开展什么样的活动,进而促进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共同深入。在“旋转乐园”的主题进行过程中,孩子们对“旋转玩具商店”和“建构旋转乐园”“制作旋转玩具”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可是几天下来,我发现美工区制作旋转玩具的孩子乐此不彼,旋转玩具店里只有服务员在忙乎着整理和摆放,却无人前来购买商品;建筑区域的孩子也忙着建构自己理想中的美丽的“旋转乐园”。这个区域场景表面看起来大家都在很主动很认真地活动着,可是从幼儿的全面发展来审视这些游戏情况,游戏中缺少了语言交往的机会,缺少了“流动的生机”。于是我就在下一次活动开始的时候和孩子们谈话:手工区的孩子做好了几个玩具可以做什么事?(给商店送货、去银行、买玩具、参观“旋转乐园”,看表演等等)建筑队的孩子建构完成后可以做什么?商店里的服务员又可以想什么办法让店里的生意好起来等。经过这样的讨论和鼓励,孩子们尝试着去交往,继而还想出了早晚班的分工。几天下来,问题又出现了,虽然为孩子们创造了交往机会,但是出来交往的孩子买了玩具往哪里去?参观累了干什么?于是在和孩子们的讨论中又产生了新的区域“休息小站”,他们还为“休息小站”出谋划策:有的孩子在上过该主题中的“果汁机转转转”的活动后,想出了榨果汁,卖果汁的内容;有的孩子想出了用橡皮泥通过搓捏螺旋线条的方法做大大泡泡糖等。这样既丰富了区域活动的内容,还促进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的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促使主题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

三、环境的整合:反映整个主题的过程和结果

区域活动以孩子为本,强调教师通过环境创设来艺术地、巧妙的支持、引导幼儿的活动向纵深发展。对每个区域来说,要着重呈现阶段性成果。在区域环境中最常见的是图片和幼儿作品、照片等。实践中,我们每个主题展开之前首先在对主题目标和内容熟悉了解的基础上设想一个区域环境的框架结构,每个区域先呈现什么?哪些材料是要作为主题的先期经验预先提供的?哪些是要在主题展开过程中逐步增添的?哪些要作为主题的延伸展示的?等等那些都预先做到心中有数。区域环境创设的过程也就体现了活动主题的进展和变化过程。比如在主题“再见了,幼儿园”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先在语言区展示了孩子们从小班到大班的一些社会参观实践活动或者春游等有意义的活动照片,引起孩子们对三年幼儿园生活的回忆和讲述,然后提供班级同伴和老师的名字卡片,让幼儿边找字、认字边将组合的名字排列在语言区的墙面上,并讲讲和好朋友的趣事。手工区提供各种教师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的范例,鼓励孩子们去为好朋友制作礼物;绘画区张贴了孩子们的照片,让幼儿把自己或好朋友的样子以拍照片的形式画下来,孩子们从画单个的朋友图象到画一群好朋友,到最后拍过毕业照后画全班小朋友的集体照,这些作品逐步增添在该区域,使得该区域的环境不断的在丰富和变化,孩子们的水平和能力也随着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孩子们在参观过小学后,我们把参观时拍到的小学里的照片张贴在建筑区中,于是孩子们又自然而然的建构起“理想中的小学”。孩子是环境的主人,在区域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做好环境创设的领路人,既要通过预设的环境吸引孩子主动进入各区域的活动,又要指导孩子在参加各区域的活动后共同把区域环境布置的更加丰富起来。因此,我们区域环境的创设过程就是体现了主题的实施和丰富完善的过程,也可以说区域环境的创设体现了区域活动与课程主题的有效整合!

四、规则的整合:从完全自主到半自主

说到区域活动,我还不得不提一下区域活动的规则。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知道以往在“尊重幼儿个性”的理念支撑下,都是由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域的。在那种情况下,也出现过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爱跳舞表演的孩子可以连续多天去表演区域;喜欢画画的孩子难得去一次探索区域;老师精心设计的数学操作材料玩过一两次就没人问津了等等。现在在整合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觉得孩子的个性是要培养的,但是也要注意培养和促进孩子的各大智能尽可能的平衡发展。在指导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先改变上述情况,让孩子们逐渐形成每个区域都要轮流玩的意识,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教师精心预设的每个区域的活动,能在不同的区域中得到不同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指导中,将原先的在规定人数范围内幼儿可以完全自主选择的规定,改为要求幼儿在一个星期的多次区域活动中,保证每个区域至少轮流进去活动一次的半自主规则。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们发现规则上的这个变化,的确促进了孩子们能力上的均衡发展。如我班的朱怡君小朋友,原本就只爱画画,别的地方基本不去,有时来绘画区的时间晚了没座位,她才很不乐意的去拿本图书看看。现在规则变化后,在老师和小朋友相互的关照和鼓励督促下,她能有意识的参与到同伴的音乐表演中了,肯主动来到数学区选择自己没尝试过的练习纸做作业,也变得合群、爱交往了。通过前后比较,我们可以感受到由规则上的变化而促使孩子们在区域中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文章来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篇2:总结:幼儿园区域活动整合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

总结: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整合

我园在实施《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中,通过实施整合幼儿园区域活动,旨在通过研究,在课程主题目标的背景下,整合多种教育元素,形成有效的区域活动整合性经验,

一、整合内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随着课程的实施,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要以教育的整体观来看待幼儿的学习,以整合的理念、组织、指导、开展区域活动,使区域活动的内容与课程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各个区角活动的内容、与角色游戏的内容、与幼儿日常生活的内容有机整合,努力提高各项活动的整体成效,促进幼儿整体性发展、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在制订中班《我们居住的地方》〉主题区域活动方案时,根据“主题目标”和“课程单元目标”,从发展幼儿“八大智能”出发,整合集体活动、角色游戏、家庭、日常生活,建构游戏方案。如:我们创设的“娃娃家”、“美美屋”、“小作坊”、“金庭花园”、“动物园”、“展览馆”等游戏内容将角色区游戏、美工区游戏、益智区游戏、建构区游戏、语言区游戏有机地整合起来,创设互生、互补、互动的区域活动,充分发挥整合性区域活动的自由度,尊重幼儿,让幼儿自由选择。每个区域独特的功能以及区域之间的互动性克服了有的区域参与的幼儿特别多,有的区域却无人问津“偏区”现象,孩子们可以在“小作坊”精心制作小礼品送到“美美屋”;“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也忙着为自己的“孩子”和“老人”去“美美屋”挑选礼品等。丰富的区域内容,使幼儿产生每个区域都要去玩一玩的愿望,从而逐步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由此同时,各区域的活动内容、材料和玩法,我们整合孩子日常生活、家长资源、集体教学活动、幼儿个体差异、当前学习兴趣、经验和需要等进行预设和调整,如:在主题开展前期,整合集体教学活动《爱心小屋》、《漂亮的房子》创设了新的区域“美美屋”和“金庭花园”,并根据孩子游戏需要调整“小作坊”的内容和玩法,鼓励他们为“金庭花园”“设计”新式花园,这样不但整合了主题目标,也促进了区角与区角之间的联系,幼儿的绘画技能、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在主题开展中期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创设“古樟园”,让幼儿在做做、画画、玩玩中对家乡资源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在活动中,在教师以角色身份引导中,平时不太愿意交流的孩子也能乐意介绍自己“喜欢”和“设计”的东西。在“展览馆”活动进行的整个过程中通过与家庭、集体教学活动、其他区角、日常生活的整合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欣赏能力、交往能力、观察能力、归类逻辑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动态内容,丰富幼儿的区域活动

有生命力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应是动态的,这主要表现在区域的种类和重点区域应随着活动的变化和幼儿发展需要不断地变化,根据主题目标,逐步开设各区域活动,前期开设了“娃娃家”、“美美屋”、“小作坊”、“幼儿园”、“开心画廊”;中期开设了“金庭花园”、“古樟园”;后期开设“展览馆”,整个主题活动中不同时期开设不同的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区域活动”随着“主题目标”走,体现了主题目标的层次性,使区域活动的开展呈现了动态的过程,主题中的集体教学活动目标,日常生活目标也追随着区域活动的开展和进行,不管是前期经验的积累,新经验的习得,还是经验的迁移,都发生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了使区域活动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我们在预设游戏方案时,建构重点区域,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创设内容,分阶段预设目标,目标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对幼儿的能力发展具有挑战性,使幼儿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始终对活动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保证了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丰富材料,促使幼儿能力的提高

区域活动教育价值的实现是以材料为依托的,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去发现、思考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实现其成长。首先我们区域活动的内容跟着主题走,所以新的主题开始各区域的活动材料必须根据本主题区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来投放,游戏的材料是根据《我们居住的地方》主题目标,设置、提供“孩子常见的、身边的环境”;“超市”游戏的材料是“鼓励家长一起收集当季本土特产,丰富超市的食物”;“展览馆”的材料是“教师和家长一起收集的废旧物、纸盒供幼儿创造、制作”;参观古樟园后幼儿的美术作品、手工作品进行展示和丰富在建构区“古樟园”中,幼儿的折纸“房子”、“桥”、“船”都是区域活动中幼儿喜欢呈现的作品,也只有呈现这样的作品孩子才有成就感。在整个主题进行过程中,整合集体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家庭亲子活动来观察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增添、补充和调整。在“小作坊”游戏中,可以看到游戏前期、后期材料是变化的,还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有利于能力差异的孩子在能力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体现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

篇3:总结:利用区域活动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课件

总结:利用区域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教师创设的具有教育性、趣味性、操作性、创造性、探索性的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的非正式的教育活动。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创设具有良好氛围和不同特点与要求的教育环境群,通过幼儿与材料、环境、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作用,来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目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区域游戏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1、在区域活动中创设有利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环境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区域活动能给予幼儿畅所欲言的机会,体现成人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和体现成人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使幼儿有话敢说,有话愿说。因此我们利用区域活动为切入点,引发幼儿表达的愿望,同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倡敢说先于正确。因为每个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差异的,我们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抓住时机,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与方式,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例如:婷婷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看见平时不怎么表现自己的她,竟然选择在服装店里做“营业员”,而且还不时把衣服摆弄整齐,主动告诉顾客衣服的价格。我觉得非常惊喜,走过去轻轻问她:“老板!这件衣服多少钱?”只见她红着一张笑脸,扭捏地搓着衣角,我接着说:“老板你看这件衣服我穿好看吗?”她捂着嘴笑得更厉害了说:“你穿不了,它太小了。”旁边小朋友看到了也都跟着笑起来,我又说:“这怎么办啊?我好喜欢呀!”婷婷说:“这是小朋友穿的。”“那我买一件送给小朋友穿,多少钱一件?”“十块钱。”“我只有九块钱,行不行?”她笑着摇摇头,“那我明天再来买吧,你要给我留着哦!”在活动评价的时候我特别表扬了她。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我们也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幼儿以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鼓励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比幼儿说得是否正确更为重要。

“触景生情、情由境生”,想要幼儿参与游戏也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因此创设一些可供幼儿操作的游戏的情境也能激发幼儿进行语言表达的兴趣,如:“我爱讲故事”,我放置了一些故事中的场景,如:房子、大树、小河、花草等,幼儿可根据自己想讲的故事选择适合的场景,比如讲述故事《狼和小羊》时,幼儿在对故事理解记忆的基础上,一边讲故事一边选择河边和小羊的家这两个场景进行变换,多次练习之后,就连故事中角色之间较复杂的对话也能完整地表达出来。如小羊说:“这河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狼说:“我说我的就是我的,既然你喝了我的水,那么今天晚上我就要吃掉你。”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得到语言的发展。

2、将幼儿的语言训练渗透到各区域活动中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体现和标志之一,所以有人说语言即思维,有序的语言表达即有声的思维。因此,教师应让幼儿在“听――想――说”的思维链中学习语言。但幼儿的语言仅靠语言角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渗透到各个区域活动中。

(1)角色游戏。教师可利用这个平台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一种游戏。教师可抓住角色之间的对话来训练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如娃娃家,一次班里的桐桐抱着娃娃喊:“不好了,娃娃生病了。”我觉得他们玩得不错,准备在一旁观察,可等了好一会,我看其他几个小朋友一个也没有理桐桐,于是我问:“你们谁是娃娃的爸爸妈妈啊?”其中浩浩和桐桐举起手说:“我是爸爸(妈妈)。”我继续问:“那你们的宝宝生病了怎么办呢?”他们说:“看医生。”我再问:“但这没有医生怎么办呢?”他们没有说,旁边的琪琪说:“打120,叫医生过来。”于是我们催桐桐打电话,我来扮演医生,刚站在旁边的洋洋也和我一起当起了医生。再如小舞台,教师可抓住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适时的与幼儿一起欣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后,对孩子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和回答,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更能使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用相应的语言来表达。

(2)美工区。幼儿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制作,教师可在美工区,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如:在作完一幅画后,请孩子把画面内容讲给同伴听一听,听的小朋友要对人家的作品说出自己的意见等等。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计算角。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学会计算知识。如:大班数的合成与分解,教师可开展分糖果游戏,让幼儿相互之间边玩边说,如6可以分成1和5,1和5合起来是6;也可以让幼儿与同伴一起自编应用题,采用“你问我答”的形式,如:问三只青蛙在游泳又跳来了两只,问现在一共有几只青蛙?答三只青蛙在游泳又跳来了两只,现在一共有5只青蛙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对计算的兴趣,又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课件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