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诗歌教学方法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幼儿诗歌教学方法

编辑:制度大全2022-04-12

浅谈幼儿诗歌的教学方法

幼儿诗歌简称儿歌,它的特点是有一定的主题,意境优美,语言精炼,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颇为幼儿所喜爱。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幼儿的年龄及诗歌本身的特点,大多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图文并貌法

就是将教学内容直观化,让幼儿一边观察,一边学习。例如在学习儿歌《藏猫猫》时我就考虑到,儿歌中的星星,月亮,云朵这三者之间的藏猫猫游戏,对幼儿来说不是那么好理解,我就现场在黑板上画了一副该儿歌意境的简笔画,引导幼儿看图理解儿歌的内容,每一句诗歌都有相应的画面去诠释,理解了画面后,再反过来通过画面把儿歌一句一句地说出来,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很快就能理解并掌握了儿歌的内容。

二.情景表演法

情景表演法就是由老师或小朋友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肢体语言来表现儿歌内容。如在教《我要自己走》这首儿歌时,我就鼓励幼儿去表演儿歌中的不同人物,“小鸟自己飞”,我就让孩子们自己创编小鸟飞的动作,动作做的好的就让其他孩子也去学一学,然后“小兔自己跳”,“小鱼自己游”,“小马自己跑”等句我都让孩子们自己发挥他们的想象,用肢体语言来表达,等表演完了,一首儿歌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了。

三.接龙游戏法

有时在儿歌学得半生不熟的时候,幼儿容易失去耐心,就显得注意力容易分散,怎么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游戏。我在教学过程中用的最多的就是“接龙游戏”,就是老师念前一部分,孩子们接后一部分,看谁接待又对又快!比如在教儿歌《小白鹅》时,孩子们熟悉了内容后就开始散漫了,我就和他们来玩“接龙游戏”,我说“穿白衣”,孩子们接“带红帽”,我说“走路...”,孩子们连忙接“摇摇摆摆”,我说“伸着...”,孩子们连忙接“颈子直叫”,我又搞怪地指着他们说“你是谁?”他们赶快说“小白鹅!”我又问“叫什么?”他们忙接道“我唱歌!”我继续问“唱的啥?”他们不假思索地答“哦,哦,哦!”我又问“谁教的?”他们立刻用小手指着自己“我,我,我!”哈哈,如此两遍下来,这首儿歌就滚瓜烂熟了。

四.创编故事法

有时在教授儿歌之前,教师可以把儿歌内容编成一个故事,孩子们都爱听故事,你一下就可以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而且通过对故事的理解,他们对儿歌内容也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在这基础上,再加上老师的示范朗诵和提问谈话,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的语言和内容。比如我在教《我家小弟弟》的时候,感觉其中有些语句有点拗口,难理解,我就事先编了一个关于小弟弟爱捉虫的故事,听完故事后,孩子们很快就能理解并记住儿歌了。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教材教法,能让孩子们轻松学习知识,发展智力,更能让他们体验到集体活动的快乐。

篇2: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教学反思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物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三、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简笔画简洁、生动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教“雨”这一个生字时,我就根据小学生对这一个字的理解,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雷电,一竖跟横折钩就代表一间房子,里面的一竖就是闪电,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个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那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不可想象,我把他们的话转变成了生动的图画,收到了很好的认字效果。

四、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无意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仅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把识字教学寓于有意无意之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喜欢读故事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因势利导,经常性地组织、引导学生看故事课外书,由于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都很乐意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常常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形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学生看书的时候,教师不忘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取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五、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六、自做“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后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成为儿童识字的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过程。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篇3: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多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多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钮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元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主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协调能力等。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探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方法。下面我就谈谈我的课堂点滴。

一、类比式教学--化抽象为形象。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许多专用的电脑术语,这对于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往往是比较困难,教学效果不是很了理想。但是教师如果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学生年龄的特点,适当的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的语言来启发他们,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就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上低年级的学会开机、关机这课的时候,我会请他们把爱睡懒觉的电脑叫醒,如此童趣的语言相信很受孩子的欢迎。把新建的文件夹比成是自己的书包,每样属于自己的东西都要放好在书包里。避开抽象、枯燥的理论说教,充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能很轻易的理解老师讲解的意思,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二、游戏式教学--化复杂为简单。

由于小学生将注意力保持在同一事物上的时间比较短,例如:在指法练习的时候如果用单一的练习方式,只能让他们感到枯燥无味。在实践中,我们整合了多种指法练习软件,使用儿童化、游戏的方式,从多个角度训练学生的指法,如:“打飞碟”软件要求学生以正确的击键来打落飞碟;“拼单词”软件和英语学科整合,要求学生根据提示正确拼出英语单词;“金山打字通”更是有较多的游戏供选择--“青蛙跳河”、“警察抓小偷”等。这些软件一般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巩固指法。

学习任何一种技能,光练习不使用,不仅不能体现技能的价值,也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当学生的指法练习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我们开始让学生学习使用微软拼音输入法练习输入汉字。开始时,让学生一节课只输入同样的一句话,把这句话的输入练习得非常熟练,达到盲打的程度。经过三四课时的练习,再开始使用网络讨论软件,展开一些网络讨论,话题诸如:你熟悉的城市、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等。学生饶有兴趣地和伙伴展开网络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但增长了知识,指法技能更是大大得到了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别授予“打字小能手”、“打字高手”和“弹指神功手”等荣誉称号。

三、互动式教学--化负担为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不少同学已经早早完成了任务,不在安份于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了,这时候如果教师视而不见的话,就很容易打乱整个课堂教学秩序,影响了正常的教学。于是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很强的表现欲望,“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成果。

例如:对于教学内容比较简单的课文,我先让学生自学,动手操作,把很快完成任务的学生编到一组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组员评价、补充,然后大加表扬这些学生,再聘请这些“佼佼者”当小老师担任其他组的组长,负责帮助本组成员,以便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基础很差的学生。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增强了小老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信息能力,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既增强了其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又培养了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获得的过程。学生们都盼望着自己能早日当上小组长,于是课前主动地预习课文,大大提高了积极性。这种在互动式的教学中树立榜样的教学方法使“少数学生更好,大多数学生都有收获”。然后在大家都学会后,请学生说说:“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你还想知道什么?......”只要学生愿问、愿学,教师就不必拘泥于教学内容,有的可以在课内小组讨论解决,有的可以课外自己查资料解决。这样学生通过探索解决了问题,对所学的知识才会理解深刻,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更好地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中,老师也可以利用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内容,给学生展示一些新的悬念,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在此氛围下,指引着他们去求知探索。例如:我在教学“WORD”时,首先给同学们展示用WORD编写的一块图文并茂的文档,然后展示给学生们,我们看到的这块版面就是用WORD编写的,非常漂亮是吗?你们认真学了这一章节的内容,也能制作如此出这样漂亮的版面来。通过老师这样的启发,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会很快集中到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于是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四、角色互换式教学--化“学生”为“老师”。

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应经常进行转换。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着即使不断学习也有可能被陶汰的危机。信息传输渠道的多样化,也使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取的信息有可能成为教师的欠缺,因此,敢于做学生的学生是对自己的考验和锻炼。辅导一些学习能力强、表现欲突出的学生走向讲台,使其体验教师的甘苦,自己则在台下看自己设计的教法还需怎样改进,这种角色的体验中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讲了画图中的“曲线工具的使用”后,让学生练习画红旗。原想学生已学会了曲线工具的基本用法后,这个红旗很好画的,但后来却发现学生的完成过程并不理想。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就请一位学生上台操作,让他边画边告诉大家他是怎么画的,遇到了什么困难?当他说到把握不好曲线的位置时,边上的同学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也是这儿画不好的。你怎么没想到啊?”终于找到问题的结症,于是问题迎刃而解了。我真诚地对学生说:“谢谢你们教会了老师,帮老师找到了问题的原因!”事后我在想:如果我也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将使学生少走多少弯路啊!

通过这回当“学生”后,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不再仅仅是“老师”这一角色,而是“老师”、“学生”的双重身份,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自己都先做一遍,在备课中不断用教师和学生的眼光去制定、修改教学的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展示教学--化学习为实践。

如通过网络向全班、全校同学乃至在互联网上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网页、小报制作等;参加各种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比赛,进一步提高自己运用计算机能力,增强自信;在网上交朋友,互相介绍学习体会,互相促进;积极投稿,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培养他们从小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成就感,从而更好地适应激烈竞争社会。

总之,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作为突破口,进行多元的、别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

教师应该经历一种怎样的生活?

教师生活予以我们的精神的压力,时时让我们悲哀甚至厌倦......

教师的生存压力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精神状态,已经触击到教育的最深层的弊端......

有很多人在呼喊......

我们真的应该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吗?

这仅仅是对教师个体的摧残,还是对学生的摧残?

上海北郊中学流传着一句口号:“校长让老师工作得快乐,老师就会让学生学得快乐!”......

这是教师的不负责任,还是无可奈何?

爱心教育、民主教育,一切美好善良的尊敬、尊重,在强大的升学压力面前,又是多么脆弱-......

是教育自身的悲哀,还是教师职业的悲哀?是教育的扭曲,还是社会竞争的必然?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能否允许其特殊性?教育的特殊性是否就是不断给给教师加压?一个多么美好的梦想: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社会的精英!

社会的精英难道仅仅是教育的结果吗?太多的精英身居高层,有助于社会的结构的稳定吗?浪费人才和人才的自我浪费比比皆是,这是教育的成功,还是教育的失败?

在人们的观念里,上大学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在政府的行为上,考高分是上大学的唯一途径,什么都可以放弃,千万不能丢弃考试......

高分与低能却总是相牵相连,作为教师,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因为绝大多数的我们除了教学,又能做些什么?

其实,静心想想,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百无一用是书生~~~~~~~~~~~~~

书生就是读书,其他又需要做些什么?

篇4:诗歌鉴赏的教学心得

诗歌鉴赏的教学心得

1、重课本

以课本复习为切入点,以课要的诗歌中典型手法为例子,重视课本后边的练习题。如第三册P35。

①“映阶碧草自春色,融叶黄鹂空好音。”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例,说说这联哪两个字眼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有一年高考就考了这个“闹”字)。②过去的评家说《登高》为“杜集七言诗第一”,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回答下边的问题,体会上述评论的含义。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说说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这些试题设置跟高考难度相当。

高考试题的表现手法,题型是不会脱离课文。因此,我们补习班郑长俊老师将课文上的诗设计成题,让学生练,以练代复习,老师点拨。

根据课文归纳表现手法。如:

(1)、借景抒情:孤帆远影碧空尽

(情景交融)唯见长江天际流

杨柳岸晓风残月

(2)、直抒胸臆: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直抒胸臆、衬托)

关于虚实结合的手法,结合课文可以归纳。柳永《雨铃霖》上片除“念去去”二句,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情;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了。

《扬州慢》虚实相济,写出昔盛今衰的感慨。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眼前(实),往事知多少(回忆、虚)、“小楼昨夜又东风”(实)、“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虚),时空交错,虚实结合,画面对比鲜明。课文中其他手法还很多。

2、重积累

鉴赏能力的提高,不能操之过急,要慢慢浸润。选好诗、选好题型练,练习就要熟记于心,把同类归纳起来,然后演绎开去,提升能力。“举一反三”难,“举三反一”看行不行?我们每周坚持练一首诗。

四、诗词鉴赏方法指导

1、品语言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浓缩化的语言。往往具有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稳喻性等特点。句式有倒装、省略。对诗歌的语句的理解,相当于文言文翻译,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文言文翻译,一定要吃透整诗歌意境的前提下完成,切不可望文生义。所以先是读懂语言翻译要准确,然后再品语言。然而,补习班的学生古文很差,“邹忌修八尺有余”,他会翻译成,“邹忌修这个人身高八尺多。”“余于仆碑,又悲夫古书之不存”,他翻译成,“多余的仆碑,又悲叹古书不存有。”这些学生要叫他读懂古诗可能就更难了。

品诗歌语言还要从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等去把握。

2、明意象

对意象要归类议

明月、流水、斜阳;梅、兰、竹、菊、杜鹃、大雁、登高、凭栏等。弄清意象义......

3、悟意境

意境是指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有机组合在一起的诗歌整体情境。赏析意境,把握意与象、情与景的关系。注意意象色彩。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气;冷色代表冷漠低沉、消极颓废、孤寂凄凉。我们应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握意境。入诗入画入情,理解诗情画意。所以读诗要读出画面色彩、感情色彩。我给学生开玩笑说,读诗就要读出诗的“色”、“情”。也就是说:写了什么景,表达了什么情,构成了什么画面,用了什么手法。

4、辨手法

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这些要给学生梳理。

5、重规范

(1)规范答题

如分析技巧型的步骤

①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是用了这种手法。

③此手法怎一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一样的感情。

如王晶老师分析诗情感变化的模式:这首诗抒发了,转而表达。

(2)注意答题的层次

观点+分析+评价

(3)注意语言的规范

简洁、生动、说内行话、要运用术语。

以上是我们的一些做法。文章中有不妥之处,望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篇5:地理教学反思:地图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反思:地图教学方法

九年义务地理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排了大量的教学插图。这些插图和正文、阅读材料、读图要求、想一想、做一做等内容相得益彰,从而使教材图文并茂,增加了可读性和说服力。充分发挥插图功能,加强和改进插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发展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多种素质。从形式上看,地理教材中的插图可分为地图(地理事物和现象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漫画和史料图等几类,它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侧重,因此,教学中的处理、素质培养的方向也应有所不同。

一、地图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材最根本的插图,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地理位置,阐明其空间分布,而且还表示它们的形态(如河流长度、水系特征),所以有人说: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最必要的工具,而且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地图教学,首先要明确读图要求,指导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在纷繁的地图上找出要找的东西;其次是定位,根据需要,明确地理事物的经纬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位置和其它相关位置,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第三是找出有关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注意抓住主导因素,揭示联系以形成深刻印象;四是根据大纲要求指导学生理解记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使学生能读会填。地图的教学程序可表述为“明要求--定位置--找关系--助记忆”。

二、地理统计图教学。

地理数据是地理事物“量”的表征,地理统计图是地理数据的形象直观。统计图教学不仅要有利于揭示地理事物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注重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与精神。统计图可依下列程序教学:“读图名--读座标(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揭示联系或规律--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读图名的目的在于知道图反映的是什么内容,自己要读什么,座标(或图例)则反映了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数量上的大小(单位),读图名和读座标是读统计图的基础。读数据一要读全,二要注意读变化趋势,然后才能准确地从数据中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特征。图表(图图)转换的目的在于巩固知识,培养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动手制作等多种能力。

三、示意图教学。

教材中的示意图大部分是成因示意图,如果说地图侧重从空间分布,统计图侧重从量上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及联系的话,那么,成因示意图则侧重阐述它们的形成,成因示意图往往和统计图联合出现,它们在教材中联系是很紧密的。成因示意图教学可这样安排:“明确地理位置--分析要素状况--揭示发展历程--抽象(或演绎)规律。”如进行“热带雨林气候的天气示意图”教学时,可先明确这种气候的地理位置(赤道附近),分析该地太阳高度和气温状况(正午太阳高度大,气温高),天气变化过程(日出后,气温迅速升高,地表水不断蒸发到空中,空气中水汽不断增多,云层增厚,午后14-16时产生雷阵雨,雨过天晴);最后得出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的特征。在进行成因示意图教学时,充分利用投影片和板画动态反映地理事物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是较为理想的手段。

四、景观图。

从形式上看,主要有照片实录景观(彩图)和素描景观,从内容上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景观图的作用是通过直观形式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加深印象,教学中要注意图文结合,并注意抓突出特征,避免不着边际,分散学生注意力。

五、史料图教学。

史料图有地理学家画像、地理大发现和地理知识发展图。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史实,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攀登地理科学高峰的勇气,树立创造精神,并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和创造的一般方法。如我在进行“魏格纳得到了什么启示”插图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观察魏格纳躲在病床上仍孜孜不倦地观察和学习以培养学生发奋学习、建功立业的志向,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历程,鼓励同学们“细心观察、大胆假设、多方求证、形成学说”,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去创造,激发了同学们的科学热情。

六、漫画教学。

地理漫画以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幽默和讽刺的笔触揭示人类处理人地关系的成就和问题,它不仅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而且蕴含着振聋发聩的教育力量。漫画教学一方面可根据“画的什么现象--反映了什么现实(或理想)--产生原因是什么--如何办--给我们什么启示”的程序教给学生地理知识和读图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幽默气质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读图中陶冶情操,净化灵魂,逐步形成关心人地关系及发展的责任意识。利用学生学到的漫画技法,还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周围人地关系并以漫画揭示这些关系。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的环境意识、节约意识有了很大增强。

正确使用各种教学插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达到教学效果。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