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编辑:制度大全2022-04-12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课

如何提高幼儿自理能力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往往会学的许多东西,从而会养成各种习惯。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是我们不可避免的责任。

我们了解,现在的子女大多都是独身子女,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导致幼儿大事小事都要依赖别人的帮助,生活上严重缺乏独立性,而且自理能力差,这将会给孩子以后的生活,学习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针对孩子的种种缺点,我分了一下几点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们都知道,孩子很喜欢自己找事情做,作为大人,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干,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处理自己遇到的难题。

每个幼儿在家中,都是父母眼中的宝,刚来到幼儿园,都会想到表现自己,以此来引起教师的注意。所以,往往会表现的格外勤快,打扫时会抢着擦桌子,扫地,整理玩具。这个时候,老师应该抓住这种心理,循序渐进,只有孩子有兴趣做,就该让他们独立完成。尽管有的时候桌子会擦的不是很干净,地也有可能越扫越脏,玩具可能不是很整齐,但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给与鼓励,慢慢的加以纠正,使孩子们从小心理就会养成独立意识的好习惯。这样以后才会养成更好的习惯。

父母在家中也不该太宠爱孩子,当孩子主动提出要自己穿衣服,吃饭时,父母应该给予鼓励,夸他们做的很好。虽然有的时候还会有小瑕疵。但毕竟,这是孩子提供自助能力的开始,有了这个开始,只有我们一直持续这个习惯,一点能使孩子养成好的自理能力。

二、从细节入手,逐步提高。

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幼儿独立去做。教师只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做,而不是代替孩子去做。在幼儿园中,有些老师会帮助孩子吃饭,大小便等,这样虽有利于孩子的整洁,却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所以,面对吃饭,穿衣,叠被,大小便等些小事情,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从细节入手,逐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另外,我们应该教育幼儿做事情要有的好的结尾,不能做事做的一半,半途而废。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幼儿的一时放松而不加管教。如中午午睡后,有些孩子衣服穿得不整齐,杯子叠的不认真时,我们发现了应该马上纠正,使孩子能早早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变其不足,往好处发展。

三、及时表扬,增强孩子的信心。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是需要鼓励很肯定的,所以针对孩子的这一特征,我们应该经常鼓励幼儿独立去做自己的事情。当孩子做的好时,应该及时给与表扬。说一声真棒。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我们也不该吝啬我们的表扬,所以,要适时伸出大拇指,肯定孩子的付出。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样,孩子就会特别高兴,以后就更会信心十足的去做其他事情。

所以,表扬时很重要的,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的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做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

四、家长和教师及时沟通,最大限度提高孩子自理能力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幼儿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家中度过,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家长用错误的言行对幼儿施加影响,那就会抵消教师在幼儿园内行的教育,造成孩子思想的混乱。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进行密切配合,经常沟通。可利用孩子的作业本向老师提出意见,在家长会时向老师说说孩子的近况。以便于家长和教师能统一步调,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使孩子自理能力达到最佳效果。

综合以上几点,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并不是个难题。只要教师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家长又能配合教师的工作,一定能使孩子有很大的进步。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课

篇2:小结:有效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小结:有效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纲要》指出: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发展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

儿的同时,还要帮助和指导他们学习生活自理能力,锻炼保护能力。幼儿自入幼儿园以后,在幼

儿园的日常活动量占据幼儿的大量时间,这就为教师的指导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更能加强教

育效果。为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幼教工作者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和指导

他们,使他们能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通过教师的指导帮助,使孩子获得必要的能力与对

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纲要》总则第四点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

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明确目标,端正思想

根据托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小班幼儿在日常生活方面应达到的能力目标是:

1、进餐

●在老师的指导下,会使用餐具:右手拿勺,左手扶碗;

●在老师的帮助下,坐姿自然:座位固定,双脚放在桌子下面;

●在老师的指导下,基本保持桌面干净,地面干净,身上干净,碗内干净。

2、睡眠

●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将鞋子脱下并放在指定的地方;

●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学会自己穿脱裤子和衣服;

●能按老师的要求,轻轻走进午睡室,临睡及起床时保持安静;

●午睡时能自己表示大小便。

3、盥洗

●在老师的提醒下,知道洗手要先卷衣袖(长袖边短袖);

●在老师的帮助下,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小肥皂抹一抹,自来水冲一冲,小毛巾擦一擦;

●在老师的帮助下,会自己脱裤子,解大小便。

有的老师可能与有的家长的想法一样,认为孩子还小,有的事情让孩子做,反而会更添麻烦。比

如,让孩子自己吃饭,会吃得满桌满地都是饭菜,还得帮他们收拾;让他们自己穿衣裤、穿鞋袜

,穿反了,还得帮他脱下来重新再穿,又浪费时间又麻烦,还不如自己替他们做了。其实,幼儿

的日常生活活动,不仅仅是一项维护孩子生存,增进幼儿健康的必要活动,而且还是一项重要的

教育活动,是向幼儿进行各方面教育,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好时机。通过对

幼儿日常生活的护理和能力的培养,可促进他们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引起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

趣,发展他们的自理能力,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幼教工作者必须抓住这个良好时机

,利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二、把生活能力培养寓于易读易记的儿歌中,寓于有趣的活动中

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时,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动作,向幼儿讲解、示范

,使幼儿听懂所要掌握动作技能的具体方法和完成步骤,便于他们更好的进行模仿。比如,在教

幼儿学习洗手时,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看清洗手的正确方法和步骤,我就端来了

了盆水,组织幼儿围坐成半圆,边念儿歌边配合相应的动作;排好队,向前走。做什么?去洗手

。小肥皂抹一抹,自来水冲一冲,小毛巾擦一擦。小手洗的真干净,我们大家拍拍手。儿歌内容

浅显易懂,幼儿容易理解和掌握,在日后的洗手活动中,我都会和小朋友们以便排好队,一边念

着儿歌洗手,这样小朋友们不但都能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还学会了儿歌。再如:学吃饭,我们

在培养小朋友吃饭时尊重和培养让其自己吃饭的欲望,让孩子自己吃自己的饭,虽然边吃边掉饭

粒,但老师还是坚持让小朋友自己吃完,随时帮助幼儿拿勺的姿势,我们老师还不时提醒幼儿吃

饭时要坐好、慢慢吃、不掉饭、不把菜洒出来、好好吃、吃得胖胖的,现在的孩子偏食现象较多

,这时我就在饭前设计了兔妈妈请客,请喜欢吃菜的小朋友来吃,让其他小朋友看他是怎么嚼的

,看着他吃得那么香其他幼儿也很想吃了,在进餐时兔妈妈鼓励小兔子使他们吃得更快。同时也

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学着做,本领才会越来越大。

三、要循序渐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自信心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亲身体验及适当的教育形成的,只有在实践中积累成功或失败的

体验,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因此,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孩子去试一试、做一做。同时应注

意根据托儿的能力和发展特点,遵循发展性教学原则,逐渐增加活动的内容,做到由易到难,由

简到繁,逐步提高。还有在吃带皮、带包装纸的点心时,我不是一个个替他们剥好了给他们吃,

而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步骤,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适当的帮助,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更好的实现目标。再如,午睡时,有的孩子自己在脱衣服,可是由于没有掌握动作要领,他们有

的怎么也脱不下来,有的把里面的衣服也脱了下来,急的他们大叫:老师,我脱不来。这时,我

先帮他们把两只衣袖脱出,再由他们自己脱出头部,或者,先帮助他们把头部套进,再由他们自

己把衣袖穿上。在这些过程中,每当孩子获得了一丝的进步,我都会与他们同样的喜悦,祝贺他

们取得了成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愉快。这样,他们就会倾注全部的热情和努力,去争取更新

的成功。

四、运用有效应用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所谓的有效应用行为,就是为顺利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获得满意效果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

在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阶段的增强物和正强化的方式,最终顺利达到预定的终点目标,并

使其成为一种固定的行为习惯。比如,班里这学期有个新来的小朋友,吃饭一定要用两只碗,一

直放饭饭,一只用来盛汤,然后还要老师喂,一口饭一口汤的,不这样吃他就不肯吃饭,让你简

直没办法。偶然一次活动中,我发现她非常喜欢老师表扬他,肯定他。于是,在后来的吃饭中,

只要他有一点点的进步,我就马上第一时间的表扬他,肯定他,尽管中间还有不大肯自己吃饭的

现象,但他还是进步了很多,我也实现着自己的诺言多表扬他,肯定他。现在他不用老师喂了,

吃饭也开始跟上小朋友的进度,并且只要一只碗吃饭就可以了。

其实孩子虽小,但对自己所作所为同样也渴望获得成功,受到赞扬。因此,幼教工作者在教育孩

子学习过程中,可充分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手段。一颗五角星、一件小玩具、一块小糖果、一句话

:宝宝真能干,在我们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可在孩子们的眼里它的意义却非同一般。

五、把生活能力的培养寓于情景中

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因为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幼儿园把游戏作为组织活动的最基本的方

法。游戏不但有利于幼儿社会化过程屯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和智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在游戏中向孩子展现,孩子的创造才能也是在游戏中显示,没有游戏也

就不可能有完美的发展。采用游戏的方法,能把幼儿难以理解或简单的指令变成有趣的模仿活动

,或具体的游戏情节。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使托儿在轻松愉快的条件下学会自我服务的能力。

比如说教孩子空裤子,我对孩子们说,这里有两个山洞(两只裤管),两列火车(两条腿),现

在火车要钻山洞罗,小心一旬火车钻一个山洞,千万别碰头。孩子们一边说着:开火车了,一边

就把两只脚伸进去了。再如,有的孩子在吃饭时挑食或突然闹情绪了,不愿吃饭或菜,我就说:

哎呀,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在你心里,他们肚子饿了,你快喂他吃饭吧。这样他们

就会很快把饭吃完。

此外,我们在操作区,投放了一些塑料瓶盖让幼儿拧拧盖盖,还放置了用可乐瓶制成的瓶娃娃和

黄豆、蚕豆、小勺等,让幼儿做喂宝宝游戏,在娃娃家布置一些娃娃,让孩子们给娃娃洗脸、洗

手、穿衣、穿鞋,在游戏操作中,发展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小肌肉,使幼儿的自理能力得

到巩固和强化,得到生活体验,得到生活能力锻炼。

六、把生活能力的培养与家长工作联系起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做好小朋友的培养和训练是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为此,我们请家长

在家配合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召开家长会时,向家长宣传孩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谈谈培养

的方法和孩子们进步等,我们还通过评比小红花的活动,即孩子在某一方面自理能力达到要求有

所提高时,就着安康网上奖励他一朵小红花,这样,家长对孩子的情况一目了然,并能督促家长

积极地与老师配合,共同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这样,注重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又为孩子的发展

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综上所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

高幼儿的生活处理能力非常重要,陈鹤琴先生十人重视幼儿的习惯的培养,认为“习惯养得好,

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培养幼儿的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处理能力,

能为其一生奠定基础。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篇3:创设生活化环境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创设生活化环境,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家长虽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们往往因自己工作忙,长辈愿意帮助,于是把对孩子的教育就交给了幼儿园和长辈;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或怕麻烦而代替孩子做他们应该做的事,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错过了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机,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结果,在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就遇到了一系列自理方面的问题,如:不会吃饭、不会穿鞋子、不会穿衣服、不能独立睡觉等。温馨、舒适、安全、可靠、充满童趣的新环境,能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幼儿感受和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同时,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也能起到无声的教育作用。为此我们班选择了《创设生活化环境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作为我们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内容。本学期我们主要从吃饭、穿衣、洗手、饮水等方面为幼儿创设了丰富多样的生活化环境,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生活化环境,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能力

我们班的孩子全部是刚入园的幼儿,他们刚入幼儿园时进餐习惯普遍很差:绝大部分幼儿不能独立进餐,不会用小勺,偏食、挑食现象比较普遍,进餐速度存在很大差别,进餐时饭粒掉的满桌满地都是。根据幼儿进餐现状,我们因人而异,实施了不同的教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

小班幼儿“爱模仿”“喜欢表扬”。因此,我们利用集体的氛围和情绪感染幼儿,为他们树立榜样,帮助幼儿改掉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如:我班有部分幼儿不喜欢吃鸡蛋,一碰上“西红柿炒鸡蛋”,吃饭就特别慢,小勺在碗里搅来搅去,嚷着不要吃鸡蛋,面对这一问题,我一方面给他们讲道理,告诉幼儿吃鸡蛋能让宝宝身体长的壮,能使宝宝越来越聪明;一方面故意闻了闻,说:“哇,好香!西红柿炒鸡蛋真好吃。”并作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样子,并告诉他们:“老师最爱这个菜了,不知道那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小朋友们在教师地带领下,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教师看到幼儿的进步,及时对幼儿进行表杨,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吃鸡蛋的愿望。

2、激发兴趣

有的幼儿喜欢边吃边玩,吃饭速度很慢,且饭粒掉的到处都是,有时还会撒饭,为培养幼儿进餐的兴趣和幼儿良好的进餐卫生习惯,我们通过故事《漏嘴巴的大公鸡》、“给你照张相”、“争做进餐小明星”、“蔬菜印画”、“亲子品尝会”、|“好吃的水果沙拉”等活动,激发了幼儿进餐的兴趣,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3、行为练习法

在指导幼儿进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幼儿吃饭不好是因为五个手指特别不灵活,为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我们经常组织幼儿进行穿珠、喂娃娃、夹球的游戏,从而锻炼幼儿的双手配合、手眼的协调能力,提高幼儿的就餐技能。

二、创设生活化环境,培养幼儿独立穿衣服的能力。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孩子们的衣服穿得越来越多,每次外出活动和午睡起床时,穿衣服成了一项大的工程,最起码要十五到二十分钟。而且,教师忙着给幼儿穿衣服的同时,发现一些穿好衣服的小朋友因等待时间过长,就开始和小朋友闹起来。教师在忙,孩子在等、在闹,这成了困扰我们教师的一个难题。如何提高幼儿独立穿衣服的能力,把穿衣服的时间缩短到最少,这是我们本学期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1、调查摸底

为进一步了解幼儿穿衣服的具体情况,教师对幼儿穿衣服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篇4: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课

怎样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等。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普遍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很好地...

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等。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普遍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造成以上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要数家长长期以来对孩子施行不良的教养态度和方法。随着独生化程度的提高,家长对孩子往往宠爱有加,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对自己的孩子百般呵护,事事包办代替,从而导致孩子失去很多自己做事的机会。也有的家长对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认识不足,认为孩子现在年龄小,需要大人照顾,等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地就会了,用不着现在刻意地去教他。还有的家长因为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关心孩子吃饭、洗漱等一些小事上(他们觉得那是小事),认为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洗脸,只会把家里弄得一塌糊涂,等孩子吃完了还不得作父母的收拾,倒不如大人喂来得省心又省事。其实家长的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呢?

1、让幼儿通过玩水.玩肥皂泡泡来培养他们的洗手能力

幼儿们虽然喜欢洗手,可不懂如何把手洗干净,常把衣服弄的湿湿地,于是我告诉幼儿洗手前先把袖子拉上一点点,水龙头开的小一点,先搓手心,再搓手背,我还自编了洗手诗歌“我们都是好宝宝,打开水龙头洗小手,先把小手淋湿了,按一下香香的洗手液,搓啊,搓啊,搓搓手心,搓啊,搓啊,搓搓手背,搓啊,搓啊,搓搓手指头,搓啊,搓啊,搓我的小手,搓好的小手要冲干净,打开水龙头洗小手,先把小手淋湿了,让我们冲干净洗手液,冲啊,冲啊,,冲冲手心,冲啊,冲啊,,搓搓手背,冲啊,冲啊,,搓搓手指头,冲啊,冲啊,小手冲干净,细菌不见了!”通过形象的洗手游戏,幼儿们掌握了基本的洗手方法,幼儿们不会用肥皂,我让幼儿开始了一个新的游戏,水和肥皂就成了他们的新玩具,我让幼儿看到手上哪儿脏乎乎,就把肥皂来来回回的擦在那儿,肥皂和水用手搓产生了许多泡泡,孩子们可兴奋了,在玩中他们发现肥皂泡越搓越多,泡泡渐渐由白变黑,被水冲走了.孩子们在玩肥皂泡泡的游戏中渐渐学会使用了肥皂.

2、为了帮助幼儿学会自己吃饭,我们在生活区开设了“给小动物喂食”的游戏。用硬纸板剪成各种可爱的动物头部形象(如小猫、小狗等)贴在鞋盒上,并把嘴巴部位挖空,便于幼儿喂食。同时准备黄豆、小麦等大大小小的“食物”供幼儿练习。每天到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去玩,连平时不爱吃饭的姜波也抢着去玩。有一天,姜波又在喂小猫吃饭,只听她口中念念有词:“小宝宝,来!‘爸爸’喂你吃饭饭,吃完了饭饭,爸爸带你去玩海洋球。”边说边舀起一勺黄豆小心翼翼地送到“猫宝宝”的嘴里,看着“猫宝宝”顺利地吃下,心满意足地又喂上第二口,还不住地夸奖到:“恩,宝宝真乖,要多吃饭饭,宝宝才会长大!”瞧,多尽职的“爸爸呀!”我一直冷眼旁观,没有打断她当“爸爸”的热情。在讲评活动情况时,我表扬了他,并让其他的孩子向他学习。然后,提出对他的要求,希望他也像他的“猫宝宝”一样乖,多吃饭饭,长得高高大大的。他听了高兴地点点头,小朋友们都露出了羡慕的表情。接连几天,姜波的爸爸妈妈告诉我说姜波这几天吃饭都很认真,吃完了还不忘给爸爸妈妈看看,虽然吃得很慢,但那是他自己吃的,我及时地表扬了他的进步。以后每当姜波姜波的爸爸妈妈告诉我姜波吃饭问题出现反复时,我就提醒要向“猫宝宝”学习,做个乖孩子。在我的鼓励下,姜波坚持了下来。现在已能较快地自己吃完饭了。为增加兴趣,动物的“嘴巴”可以挖成不同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提供的“食物”也可以有相应的形状上的变化。

3、为了让幼儿学会自己穿鞋子,我设计了“穿鞋比赛”的游戏。一个暖和的下午,我说:“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穿鞋比赛吧。”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喜欢有成人参与游戏,尤其喜欢和老师做游戏。在游戏中你和他不再是老师与幼儿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同伴关系。这样的关系有利于放松他的心情,使他能自由自在地练习穿鞋子。赢了很有成就感,还会叫你跟他比,他会为此感到自豪;输了他会不服气,总想赢一次,而要求再来。如此不管是输还是赢,他却不断地重复着一个动作:穿鞋子。同时也让这种能力不断地发展提高。这样的游戏对于老师和幼儿来说是获得了双赢,既让幼儿学会了自理,又增进了老师与幼儿之间的感情。

4、创设情境,以“情境表演”的游戏方式,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准备幼儿洗手时的照片七张(分别代表“七步洗手法”的七个步骤),配以朗朗上口的“儿歌”,加上老师的示范讲解,教幼儿“五步洗手法”,能帮助幼儿较快地掌握怎样正确地洗手。儿歌是这样的:第一步,挽起小袖;第二步,打湿小小手;第三步,擦点香香皂;第四步,搓出小泡泡;第五步,用水冲一冲;第六步,擦干小小手;第七步关好水龙头。教儿歌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跟着老师徒手练习五步洗手法,等幼儿掌握了动作要领以后,就可以实地操作了。另外,在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会很仔细地看老师的示范动作,洗的时候就只搓手心,而把手背和手指间给漏过去没洗。所以洗到第四步时,需要提醒幼儿:手心、手背都要搓,手指间也要搓。其实,人都是有惰性的,幼儿也一样。很多东西教的当时学会了,很快就会遗忘的,开始的时候老师要辛苦点,时刻提醒他们按要求做好,慢慢地习惯了就好了。

通过一学期的锻炼,现在我们班的孩子们都挺能干的,这些小不点都会自己吃饭.自己洗手,而且学会了用肥皂洗手,自己起床,穿鞋。.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用游戏的教育手段来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课

篇5:利用学习游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利用学习游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吉林省柳河县凉水河子镇中心校崔锦顺

【摘要】幼儿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自信感,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今后的生活也产生了深远的意义。为了使幼儿们将来能成为祖国的建设栋梁,从小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相当迫切和必要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使幼儿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字】幼儿自理能力学习游戏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中孩子们的地位在家庭中往往高于一切。一个孩子,有着庞大的家庭组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等,所有的人都在尽力呵护着自家的孩子,吃的、穿的、玩的,一呼百应。别人家的孩子有的我家孩子要有。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一味地满足。甚至习惯于当孩子的保姆、奴隶。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越俎代庖,有些家长认为这些都是小事,只要对孩子好,做牛做马也无怨无悔。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自理能力可想而知。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有着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使他们“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是在保教工作开展过程中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追其原因,责任在于我们的家庭教育。

有位教育家在呼吁:“过度地娇惯孩子将会导致孩子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可惜的是,许多家长依然坚持自己的溺爱习惯。将孩子身为一个正常的独立个体所具备的独立自主能力剥夺。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种剥夺还打着爱的旗号。家长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伤害到孩子,这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作为父母、老师我们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尽早独立,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潜能。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谈谈自己在保教工作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有意识地让孩子产生自理意识

大部分家长特别心疼孩子,总以为孩子干活非常辛苦,生怕孩子在干活的时候碰到磕到;有的家长缺少耐心,认为孩子做事太费时间,还不如自己帮他干。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喜欢模仿大人,跟着大人们做事。比如:看大人们打扫卫生、洗衣服,他们也要跟着干,这就证明孩子心里已经萌发了想要独立的愿望,作为家长应该珍惜这可贵的时机,敢于放手让孩子去做他们想做的事。

2、利用生活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生活活动是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幼儿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必须重视生活活动中的培养。实践过程中,利用了一切生活活动的机会,如:小便、洗手、吃饭、睡觉等,经常鼓励他们自己穿脱衣服、洗手、睡觉、起床后自己叠被子,对个别能力差的进行个别的辅导。同时我们要管理与放手结合,增长孩子的个人能力,让孩子自己去判断。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大人的关心,但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大人。作为家长、老师在很多事情上我们应该做好孩子的参谋。一些重要的事情如学跳舞、画画、弹琴等,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喜好或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3、利用学习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针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结合了学习活动的形式,如;有些孩子吃饭的时候总是把饭粒掉在桌上或者地上,这时给他们奖《漏嘴巴》的故事,让幼儿们体验故事情节的同时,了解不应该做漏嘴巴,从而督促幼儿改掉不良习惯,养成吃饭时不掉饭粒的良好生活习惯。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一些适合内容的学习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4、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