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幼儿在幼儿园中管理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多动症幼儿在幼儿园中管理

编辑:制度大全2022-04-01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浅谈多动症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管理

在现阶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水平的日益提高,多动症儿童的几率也日益加大,在我们幼儿园每学期大班幼儿中就会出现一到两个多动症的幼儿,在幼儿园多动症幼儿的管理是最让老师头疼得,这些幼儿表现的重要特征是:

1、多动症儿童上课的时候坐不住,在座位上来回移动,还打扰其他同学。

2、注意力不集中,且注意的时间短,东张西看,很容易被一些声响,周边的动静给吸引。

3、行为比较冲动,有时不受大脑控制,而且所做的一切不计后果。

4、学习成绩较差,有语言,认字,记忆的障碍。

5、有的好打架,执拗,霸道,狂妄,爱撒谎,纪律差,问题多的不良行为的表现。

6、有人格障碍,多动症儿童人格上有一定的缺陷,有病理人格改变的倾向。

但一般来说,活泼、好动甚是顽皮,都是孩子的特性,我们老师要先分清楚那些是顽皮的孩子,那些属于多动症的孩子,才好对症下药。在区分孩子顽皮和多动症之间,要注意观察清楚,他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1、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

多动症患儿无兴趣爱好,生产工序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一般孩子爱看的动画片或玩的玩具游戏等都不能专心致志的欣赏或游戏;但顽皮的孩子他们可以聚精会神,还讨厌别人打扰他做事情。这说明多动症孩子具有注意力缺损症状,而顽皮孩子注意力是完好无损的。两者在幼儿园学习时都表现为不安宁,但多动症的孩子是由于注意力缺损所致,而顽皮的孩子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因此,老师在管理多动症的孩子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对顽皮的孩子只要以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为主。

2、行动的目的性、计划好及系统性

顽皮孩子的好动是有目的,并有计划安排的;而有多动症的孩子无此特点,他们的行为很冲动,杂略冬有始无终。

3、自制能力

顽皮的孩子在严肃、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乱吵闹;而有多动症的孩子经常会在严肃的场合做一些令人过份的事情。

4、某些动作的差异和动作发展

正常儿童做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的灵活自如,而多动症的儿童就表现的很笨拙。

区别好动和多动症动作差异时,在这里参考一些临床方面的书,可供老师参考使用:

翻手实验。让被检查幼儿将双手并置于桌上,手心向下,拇指置于掌心,其余四指均并拢,并将两手的食指靠紧并拢。然后把双手翻过来,就这样限定在原位反复翻动双手,并渐渐加快速度。这时,要观察肘部摆动的幅度、双手翻动时的姿势及双手是否还能并拢等。如果肘部摆动超过一个肘部的宽度,而且反手姿势笨拙、不协调、即会有多动症的迹象。

指鼻实验。让被检查幼儿先用左手食指,后用右手食指指自己的鼻尖,再睁眼和闭眼的状态下各指鼻5次。此时,要观察患儿在指鼻过程中的协调性和速度。多动症患儿往往动作过重、笨拙、错误次数多,尤其在闭眼时,错误更明显。

点指实验。让被检查幼儿一手握拳,另一只手用拇指依次接触其他手指。然后,另一只手重复上述动作。也可以正反两方向接触其他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或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此时,要观察被检查幼儿点指动作的协调性。如不能快速灵活地完成此任务,就可怀疑多动症。

有少数多动症的幼儿动作反应迟钝,动作不灵活、不协调,扣纽扣、系鞋带动作缓慢,跑步常摔跤,写字、用剪刀动作笨拙;顽皮的儿童没有这些运动缺陷。

所以,我们的老师在确定清楚孩子是否属于多动症幼儿还是顽皮幼儿后,可根据具体情况研究管理多动症幼儿的实施方案。

案例分析:

今年,我们园大一班,有三个小朋友非常让老师头痛难于管理。王天宇主要表现为:上课的时候坐不住,在座位上来回移动,一会儿跑到卧试冬一会儿跑到厕所,一会又爬到桌子底下,老师怕他来回跑动影响到其他孩子上课,就让其做到配班老师旁边,王天宇坐不到一分钟就跑了,学习时基本没有他感兴趣的科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且注意的时间短,东张西看,很容易被一些声响,周边的动静给吸引往。

熊博涵:情况比王天宇更差,除上面表现外,他还有暴力倾向,动不动就无缘无故打其他小朋友,老师要是说他,他会给老师吐口水,骂脏话打老师,学习时经常把书和作业都撕扯成纸条,老师采取的办法除了说服教育外也是尽量限制他的自由,让他坐在老师旁边。

王晗杰:主要表现在午睡时不睡觉,经常和熊博涵打架,除了主动欺负旁边的小朋友外还破坏班级里的公共物品,如:把教室里的窗帘撤坏,把墙皮抠下来,老师发现后就教育他,讲道理基本没有用处,第二天还照样,回家后和家长撒谎说:小朋友打他了,老师不让他睡觉等等问题。

起初老师并没有重视孩子的表现情况,都视为顽皮孩子对待,班主任李老师针对孩子这种情况,和班里的保育员探讨过多次,如何管理这三个尤其顽皮孩子,基本方法是采取设计讲一些道理故事或游戏旁敲侧击说服他们,或是限制他们多动,把他们单独叫出来坐在一边看着他们,可实行了几个月后发现他们的行为表现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变本加厉了,家长也找到我们这里诉苦,说老师反映孩子表现差,孩子经常在外面惹事打人,很是苦恼。

针对此情况,我们园里专门设计了专项教育主题研讨会,就园里各班出现的上述几个孩子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现将几点可行性意见提出仅供参考:

首先我们找到这几个孩子的家长谈话,认真分析孩子在家里和幼儿园表现情况,希看家校共同配合,逐渐健全他们的个性品质,然后提出希看家长能带孩子前往有专业医疗机构做一个检测,家长赞同了我们老师的建议。几日后,家长告之我们,检查结果表明孩子患有多动症。要配合一定的药物进行治疗,于是我们回纳整理了针对多动症孩子的管理教育方法:

1:对家长工作的要求:

家长和老师清楚地分析好孩子的表现那些是病态的,那些是孩子本来就该动的,把“该动”和“多动”区分清楚,共同找出在家庭、学校等环境中可能导致病或使疾病强化的心理社会因素,并有目标的加以克服,家长和老师应主动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孩子接受教育并逐步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自愿与老师、家长谈心,自愿接受帮助。老师要求家长首先应该放平心态,静下心来,对多动症儿童的要求不能与其他儿童一样,要放低标准,但必须有一定的底线。不要急于求成,对多动儿童要有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家长最好自己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和老人接触的时间最好少一点,过多的溺爱会加深孩子飞横跋扈的性格。父母双方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企业管理温馨的家庭氛围,在孩子面前尽量避免吵架,冷战等家庭矛盾。家长的一些不良行为会诱发孩子多动行为的发生。应减少多动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室外进行体育锻炼,如打羽毛球,游泳。休息天到孩子往郊游,爬山蹬高。也可以带孩子往新华书店,图书馆阅读。在参加活动时家长有必要进行行为指导,提高孩子的是非辨别能力。对于孩子的进步家长要时刻关注,企业文化并及时进行鼓励和赏识。每个孩子都是喜欢糖果的,每个孩子也都是欢喜表扬的,多动症儿童也一样,家长不要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孩子的进步要及时多多表扬。家长应该定期与孩子的主治医生和班主任进行沟通,把孩子的近期表现表达给医生,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能与班主任积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也应该购买订阅儿童心理学的书籍,学习有关的知识。

2、对老师工作要求:

老师在幼儿园对待多动行为的孩子要更加的耐心、严格要求;家园配合要有的放矢,切记简单、粗暴、冷漠、歧视。但也不可以有病而过份的迁就,以免使孩子变得更加任性好动。老师可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长期及短期的教育目标:只能要求多动症的孩子将行为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应苛刻要求他们变成非常安静的乖孩子,且分期、分段制定可达到的教育目标。

(1)给多动症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如:从早晨进园开始请他帮助老师做值日,到早餐―早操―上课―午睡―喝水―如厕―洗手等等程序都做到按时特别提醒他,让他从小养成生活规律化的习惯,午睡时老师可以特别在他身边拍着他讲讲故事,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2)给多动症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由于多动症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可在多动症孩子旁边安排一些自律强、学习认真的孩子坐在他前后左釉冬老师在讲课或做活动时可分时间段对他加以提醒,如:向他提问问题、要求帮助其他小朋友回答问题、或走到他的旁边摸她的头一下等等方法来提高他上课的注意力。还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训练培养他*,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如:“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看谁得意志最坚定”大家一起说完儿歌,就都不许动,谁先动就算谁输,每天进行此游戏,每天要求*时间递增,如果多动症的孩子每天*的时间加长了,可及时奖励小五星粘贴等,并当着全体小朋友面表扬,予以强化。

(3)在班内要是多动症孩子发生冲撞同学的鲁莽行为,上课顽皮、多动等破坏性行为要严历批评尽不姑息放纵。但不要给他们制定过多的金科玉律,如果规矩顶得太细,反而会使他们不知如何是好,还达不到目的。

(4)老师切不可采取限制他活动方法进行矫正,因为多动症孩子本身特别好动,精力用不完,所以要限动反而多动,要多让他活动以动制动,给他多安排一些体能的训练,如:跑步、踢球、跳绳等各种强体力的活动,使他旺盛的精力有地方发泄。动够了必然就有安静的过程。

(5)老师再和他谈话时用手抚摸着他的头或肩膀,或拉着她的手,注视着他与他交谈。这样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孩子在写字时可要求他轻声的念出字,这样可以保证它的视觉、听觉、运动觉都处于繁忙之中而无暇顾及其他,以便消耗更多的能量,达到自我关注,抑制多动的目的。老师在讲课时要求他的手放在大腿底下,这样也可控制它的多动。

(6)老师多设计一些中枢神经发展的游戏如:穿珠子、捡豆豆、分豆豆(红豆脸都混在一起让他挑出来)、手指游戏(抢打四,手指碰碰等)、在还背上写字让他猜等等游戏都对多动症孩子有所帮助。

以上是我的几点总结和体会,当然什么方法都不是尽对有效的,因根据每个发病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等不同情况具体对待,所以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个发病幼儿用什么样的方法往进行管理、调适、矫正我们做老师的还得自己在总结摸索。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篇2:幼儿园校车管理措施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课

幼儿园校车管理措施

幼儿园安全工作是幼儿园的生命,一切工作安全放在首位,为确保我园校车安全,确保每个乘车幼儿的安全,我园特定以下措施:

一、定期进行车辆安全检查,确保车辆安全运行。

二、校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具有一定驾驶经验,并且工作认真负责、细心稳重、热爱幼儿。严禁非专职司机开校车。

三、要经常对司机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其安全行车意识,做到安全行驶、文明礼让,不超速、不抢道,不开斗气车,确保幼儿安全。

四、校车站点及乘车幼儿名单需变更时,由每条线路组长通知到该车所有跟车人员及司机。

五、提醒校车司机必须在幼儿上车坐稳后,跟车老师示意可以开车后,方可启动车辆前行六、校车在接送幼儿途中如遇到交通事故,随车工作人员应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并积极配合交通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园领导要及时将事故情况报所在区域教育主管部门。

七、跟车老师必须在乘车前仔细对照乘车名单,与领队两位老师确认核实当日乘车名单及人数无误后,方可上车。

八、如有幼儿因特殊原因更改上、落点或改乘其它线路车辆,家长须于下午3点前通知幼儿园,跟车老师必须在当日记录中做特别说明,以免遗漏。

九、跟车老师在跟车过程中,必须对照乘车清单,确认每个站点上、落车的幼儿,并在每个相应的名字后打勾确认。

十、跟车老师在跟车结束前,必须对整个车厢进行检查,确认没有一个幼儿被遗留在车上。

十一、跟车老师在跟车结束后,必须再次检查乘车记录,并在乘车表上签名确认后,再请园长签名每月底交办公室备案。

十二、督促校车司机必须保持车辆匀速行驶,并避免一切不安全驾驶的行为。

十三、检查校车司机在接送的路程中是否正确在各站点停靠,无论该站点是否有人上落。

十四、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对配有校车的幼儿园的管理。各幼儿园主办单位要同园长签定校车安全责任书,并定期对其安全工作进行检查。

十五、应选择安全地点设置校车停靠站,中途不得随意停车接送。每辆车应配备1~2名随车工作人员,负责做好幼儿上、下车安全及与家长的交接工作。校车入园后统一组织幼儿进班,防止出现因幼儿自行活动引发的安全事故。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课

篇3:幼儿园教研活动组织和管理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课件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教研活动是幼儿园保教业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是教育研究工作或活动的简称。幼儿园教研活动是直接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疑难确定课题,通过研究改进工作效果,按规律施教,从而提高保教质量,推动幼教改革的活动过程。教师结合他们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发现问题,如教育内容、形式与方法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研究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幼教工作能依科学规律进行,减少盲目性与主观随意性。开展幼儿园教育研究活动一定要加强针对性,要立足于本国实际解决保教中的具体问题,注重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而不宜搞正规化的理论研究,不适当地把研究目的放在撰写研究论文上。

一、开展教研活动的意义和任务

(一)意义

1.教研活动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教研活动针对性强,主要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通过研究可以改进工作效果,促进教育与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如某教师发现本班幼儿交往能力较差,很多幼儿都不知道如何与其他小朋友相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做了深入调查,找出了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即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教给他们交往技能,经过一段时间,幼儿的交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将保教实践与研究结合起来,既解决了现实存在的问题,也推动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2.教研活动有利于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师资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教研活动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方案实施、得出结论、将结论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需要教师平时注意观察,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这是业务水平提高的前提,因为没有观察,就没有了解;没有了解,就谈不上提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是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综合运用,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通过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措施,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运用理论的能力。方案在实施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灵活处理和解决,这既积累了教师的工作经验,也提高了他们的业务能力。教研活动注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增强了目的性、指向性,教师的理论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研究促进了思考,在思考中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与态度都会发生变化,他们会用更加正确的眼光看待幼儿教育和幼儿,用更加科学的方法从事教育和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师是一支庞大的研究队伍,他们身在基层,了解实践,研究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们的参与壮大了研究队伍,使教育研究更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有利于改变理论脱离实践的状况,也增强了他们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提高了幼儿园的教学层次,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

3.教研活动可以激发教师的敬业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研究工作很苦,但也很有趣味。研究总是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问题常常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激发人们的兴趣,人们会不断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当间题解决后,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乐趣,这种乐趣会变成新的动力,促使人们进一步地去研究。另外,由于教研活动目的性很强,为了实现目标,教师会更加积极地投入,甚至会达到忘我的地步。有了目标,人就有了明确的奋斗方向,这将成为极大的动力,人们会精神百倍地实现预定的目标。

(二)任务

1.组织教师的业务学习

学习国家的教育政策、方什和有关的法律,把握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教师的政策水平和运用政策的能力。认真学习幼教方面的政策、理论及发展动态,及时了解幼教发展的热点问题。通过学习最新的幼教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

2.组织交流活动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应该让他们经常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可采取多种形式,如观摩课、交流学习体会、专题讨论、竞赛等。交流活动关键在交流,幼儿园每学期都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一些交流活动,为教师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创造条件。通过交流活动将教师的精力和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业务、钻研业务上。交流的面要广,不要仅局限在几个人身上,在交流中增加教职工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活动也可以跨国。跨地区,既可走出去,也可请进来。每次交流活动要有一定的目的和结果,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因此既不要搞花架子,也不要搞形式。交流要有丰富的内容,要有效果。有些幼儿园只注意交流的数量,而不注意交流的质量,这样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集体备课

平行班的教师可以一起备课。俗话说:三个奥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大家在一起共同探比可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老教师可带动年轻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通过集体备课,大家可以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育对象,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可以共同研究,为教学做好充分准备。这种方式对能力较弱的教师可起到带动作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研究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

热点问题往往也是难点问题,是还没有定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由于没有定论,大家会感到很迷茫,不知如何是好,因此有必要讨论、研究。比如,幼儿学识字好不好,是否可以教幼儿学识字。通过讨论大家会更加关注这些问题,会主动地寻找各种材料,由此会产生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科研课题。园长或保教主任要多留心幼教发展的动态,及时掌握热点问题,编出热点问题纲目发给教职工,请他们展开讨论。幼儿园教研活动还应特别注意本国保教等工作面临的间题或薄弱环节,通过研究,加以解决。

5.创造、编写教材,设计教学活动

各地区、各国有很大的差别,任何一本教材都难以完全符合本园或本班幼儿的特点,因此有必要组织教师自己编写一些补充教材。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教研能力,又丰富了教学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教材比较陈旧,难以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教学实际,创作或设计一些新的教学活动。

二、教研制度的建立

教研活动除了要加强教师主动意识外,还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加以保证。一般而言,教研制度比较具体,如教研活动的形式、时间的规定、对教研成果的要求等,各国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规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国在制定教研制度时可随心所欲、凭空想像。教研制度的建立要有一定的依据,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下。

(一)提高效率,追求实效

教研活动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教研制度就是为了保证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制定教研制度时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实用性、实效性、可行性。首先要实用,制度不要大烦琐,太脱离实际,要注意它是否有用。在实践中能否发挥作用c比如,要求教师每学期设计100个教学活动,这就很不实用,即使定了也不能落实。其次要有实效,也就是说制度确定下来后要有效。通过制度的执行,确实可以保证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研活动的水平。为了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教研制度要详细、具体,如听观摩课,不仅要确定开观摩课的次数,还要制定对观摩课的分析、评价等方面的制度,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再次是可行性,制度的确定要符合教师的实际水平及能力,不要盲目追求数量和形式,为了便于操作,制度要明细化,不要过于笼统,指标应具体、明确。

(二)符合幼儿园教育教学规律

教研制度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对教育研究活动的管理,它不同于对物品的管理,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为教育教学服务。教研活动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能脱离教学实践,教研活动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研制度在制定时要注意不要将教研活动游离于教学实践之外。教研活动必须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展开,不能与教育教学活动冲突;教研活动时间的安排要根据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还要自己挤时间,在保教工作之外,从事教育研究。

(三)注意教研活动的广泛性和群众性

教研活动是保教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不是几个人的事情,而是全园教师的任务。幼儿园要发挥每个教师的积极性,止大家都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教研活动应该与保教活动紧密相联的,以教研促进教学,在保教实践中寻找教研的主题和思路。在制定教研制度时,一定要具有普遍意义,通过制度使教研活动成为大众化的行为。

(四)与幼儿园其它管理制度相一致

教研制度是幼儿园管理制度中的组成部分,因此它的制定要与幼儿园整体管理制度相一致,不能有冲突和矛盾。教研活动是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制定相应的制度时,必须要考虑到它的特点,如时间的安排、主题的确定等。教研活动又是幼儿园整体工作中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制定教研制度时,还要考虑到幼儿园的其它工作及本国的实际情况,如园里的资金有限,如果在制度中规定每年都要保证若干次外出学习,那么就难以落实。教研制度是幼儿园管理制度的子系统,它必须与整个系统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作用。

三、教研活动的组织

(一)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

教研活动组织是教研工作开展的基本条件。因为教研活动总是依附一定的组织来实现的。

教研活动组织有二个层次:园长层、教研组层、教师层。园长层是决策层,要对教研活动有整体规划和设想,它决定着教研活动的方向与水平,这一层次的职责就是制定开展教研活动的总的思路方针。

教研组层是教研活动的实施与展开展,教研活动主要是通过教研组得以落实的。教研组是为教研活动服务的,因此它的规模与类型可多种多样,幼儿园可根据教研活动的需要及本国的实际情况而定,如上午班、下午班、专题组、学科组。目前许多幼儿园都采取年级组的方式,教研组与年级组合而为一。其好处是研究起来方便,随时都可进行,不需要重新组织人,但缺点是交流面过窄,不易跳出备课的圈子。所以教研组的类型应根据教研活动的需要随时调整。教研组可由5~1O人组成,可有1~2名小组长。小组长的产生可由本组教师或保教主任提名,报国务会和园长批准。教研组长要由业务骨干教师担任,要有较高的业务素养和一定的工作能力,有较强的责任心,在群众中享有一定的威望。

教师层是教研活动的执行层,教研活动最终要靠所有教师的共同参与来完成。教师应该自觉地参加教研活动,积极为教研活动献计献策。教师的积极参与是教研活动开展的重要保证。教研题目再好、形式再新,若没有教师的踊跃参加,也是毫无意义的。

(二)教师教研活动的自我管理

教师是教研活动的主体,教研活动是通过教师的参与得以实现的。教研制度的制定、教研组织的建立都是为了保证教研活动更好地进行。教师的自我管理是最积极的因素,教师要增强自己的教研意识与能力,要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教研工作,唯有如此,教研制度和教研组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是很难发挥作用的。幼儿园在制定教研制度、建立教研组的同时,还应做好教师教研活动的自我管理。

1.充分认识教研活动的意义

教师应认识到教研活动与教学工作的联系,以及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产生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愿望。

2.制定教研计划

每名教师应该根据本国或本班的教研计划,制定出自己的教研计划,使自己的工作目的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3.撰写参加教研活动的体会或感想

每次教研活动后,教师都应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对每个教师都是必要的。

4自觉遵守教研制度

认真学习本国制定的教研制度,并自觉地遵守。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地参加园里组织的教研活动。教研制度一旦制定,就应该坚决执行,它具有极强的严肃性,每名教师都应严格遵守。

为了激发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园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如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单项奖励与综合奖励相结合,阶段奖励与终极奖励相结合,逐渐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奖励系统,从而进一步推动教研活动的开展与深入。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课件

篇4:幼儿园管理艺术:更新观念推动进程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课

浅谈幼儿园管理艺术----更新观念,推动进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加速幼儿教育事业的改革,离不了幼儿园管理的改革,而实现这一改革的关键是幼儿教育管理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也就是领导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因为幼儿园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者能否有效的调动起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其职业能力。所以,作为管理者的园所领导,应采取多种措施,充分激励教师这一主体力量的积极性,以实现园所发展及自我发展。

一、更新观念,摆正地位

一所高质量的幼儿园,就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需要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因此,作为管理者,建立一个好的工作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尊重他人也是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之一。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但人格是平等的。管理者对教师要一视同仁,毫无偏见,多看教师的“闪光点”,决不能视教职工为单纯、被动地接受管理的客体,不因职务大小、职称高低、资历深浅甚至兴趣爱好及性格的原因而褒贬,要善待每一位教师,充分维护其自尊,不轻易批评教师的弱点和失误,给教师申辩解释的机会,认真分析每一位员工的特点和长处,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大量的事实证明,教师一般不在乎工作的苦和累,不计较领导在工作上的无意疏忽,而十分重视领导是否尊重自己的人格,是否真诚相待。因此,作为管理者的园所领导,首先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感受到管理者的真诚;其次,领导要做到以身作则、胸怀坦荡,心里装着每位教师,以宽容、接纳、善意的态度对待教师。常言道:“三个女人一台戏”,女同志在一起共事,难免会有一些琐碎之事发生,这就要求管理者做好协调化解工作,消除误会。发动教师人人为工作尽职尽责,齐心协力,共同进步,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照章办事,做到赏罚分明、启动合力,将教师统一于一个整体,形成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沟通,改变作风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共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是不容易的,特别是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因为,一般教师对领导都有一种本能的疏远和戒备心理。总的来说,作为一般教师若不是感到事情有一定的重要性或是工作上遇到困难、或要提出意见建议,是不会轻易找领导谈的,对此,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并努力做到:

(1)平易近人、虚怀若谷

以开放的姿态和胸怀对待教师,不摆领导的架子或以权威的姿态去指手画脚,不给教师精神上增添压力,伤害教师的自尊心,要多看教师长处,少看短处,设身处地考虑驾驶的想法,理解教师的行为,和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主动接近教师,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教师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沟通环境并创设机会。如:利用节假日、午餐时间、教师座谈会,学习机会等,和教师进行语言沟通,给教师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机会,关注教师的闪光点;对教师工作中的小过失,要了解教师的动机和想法,注意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批评教师,更不要在别人面前数说教师的短处。这样不仅伤害了教师的自尊心,还能改变教师对领导的看法,引起教师对领导的强烈不满,降低领导在教师心目中的威信。

(2)自我检查

管理者应经常进行自我检查,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处处以身作则,真心的爱护每一位教师,宽容、理解教师。帮助教师解决困难,接触教师的后顾之忧。

(3)以身作则

常言道:“跟着一个好领导工作累死也心甘”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道理,人除了追求物质价值外,更重要的是精神追求。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做到以情感人,以德服人,而不以关压人。因此,管理者要创设机会,听取教师的想法,为教师着想,使每个教师都能感受到美好的前程,促进教师以饱满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三、以人为本,合作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说源于人的需要,需要是激发积极性的原动力,是人们不满足现状时的心理状态,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因此,管理者在做人的管理工作时,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了解教职工最根本的需要,并以此入手,通过有效的方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促进全员工作开展。

(1)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相结合,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教师的需要有两种。即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而精神需要高于物质需要,由于教师的经历和处境不同,教师的需要自然也不尽相同,根据教师的不同需要做不同的处理,对教师的合理需要,满腔热情,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给予解决。决不能采取漠不关心,消极应付的态度,并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

(2)思想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许多领导整天忙于事务,没有时间去了解教师的需要,也就无法知道教师想什么,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怎样做出适宜正确的行政决策,无法给予教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就不能很好的促进工作,所以管理者应合理安排时间,使自己能从具体事务中抽出身来,去了解他们的工作需要,并对他们的家庭,心理需要了如指掌,做到有的放失,给教师提供适宜的指导和帮助,并处处以身作则,用理解鼓励来关心教师的生活,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四、参与改革、共同发展。

现在幼儿园教育管理多数是自上而下的层次式目标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使教育实施过程中和策略、计划、规则等都是上传下行,管理者掌握着:监督权、决定权、控制权、评价权、奖励权等,领导做出决策之后,自上而下推行,使教师被动地根据领导要求和规定完成教学任务,忽略教师在其中可发挥的积极作用,使教师觉得有一种强迫意味,是一种监督控制的状态下被动的工作,容易形成“我们是替领导干的”观念,必须做到:

(1)引导参与

教师把幼儿园安排自己的工作,交给自己什么任务,当作领导是否信任自己的依据,渴望自己的专长得到发挥,因此,管理者应合理安排工作,做到知人善任,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用共所长避其所短,统筹兼顾,合理使用,引导共同参与,并让他们从不同形式参与制定幼儿园的目标,决定幼儿园发展计划与改革措施,以积极发挥,推动工作进程,并增强教师的工作动机,使教师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地位,产生满足感,增强事业心。可以使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关系和谐,产生向心力,增强团结,它能增强教师的义务感,与责任心。

(2)集思广益,激励参与

这是现代科学化管理所要求的一种管理形式,但目前好多幼儿园存在“一指”到底的现象,大小事情,全由领导“拍板”领导整日处于繁忙的事务中不能自拔,而教师们被动接受,不能发表自己建议及观点,因此,领导要善于合作,与教师一起努力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改变以往当家作主的姿态,实现现代化管理手段,是管理形式一股合力,让教师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干劲,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将幼儿园前途与教师工作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每个教师都有参与决策的机会与权力,以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及“主人翁”的意识。

(3)抓放结合

“大事精明,小事糊涂”说的就是管理的全管和不全管;也就是领导即要善于抓大权统领全局,又要将权力下放教师,充分依靠教师和教师站在平等的位置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施民主管理的要求,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让教师参与计划要由下而上形成,因为幼儿园的工作是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决定的,而孩子的真实需要只有第一现的教师才能切身了解,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自己的工作怎样配合,如何安排,制定园长工作计划,这样可促进教师学会对工作负责,实行自我决策、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并使教师产生一种积极工作的态度,更好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可见,幼儿园教育管理改革是园领导与教职工管理理念的改革,其中园领导更新观念摆正地位是前提,加强沟通,改变作风是关键,关心支持、合作发展是催化剂,参与改革,共同发展是良策,只有充分实施这些措施,才能实现高效优质的幼儿园管理,推动幼儿园进程。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课

篇5:幼儿园应管理使用紫外线消毒灯?

文章来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幼儿园应如何管理、使用紫外线消毒灯?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幼儿园园舍、桌椅、教具、采光、照明、卫生设施、娱乐器具及运动器械等必须安全并适合儿童健康发育的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要求。

紫外线能有效杀菌,但人体长时间被紫外线直接照射则会损害眼睛及皮肤,甚至可能发生更严重的病变。因此,紫外线消毒灯必须在室内没有人的情况下使用。幼儿园在配备紫外线消毒灯时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应选购质量合格、安全可靠的产品,保留好质保凭证及发票等;二是紫外线消毒灯的安装应符合安全要求,保持一定的高度并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为防止幼儿误开,最好架设独立电路,特别是应和普通照明灯分开安装;三是应健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确保消毒灯有专人负责,保证设备安全及有效使用;四是注意专项的安全教育,务必让每位教职工都知道消毒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把相关知识纳入幼儿安全教育教学之中。

文章来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