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我和孩子交朋友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教育随笔:我和孩子交朋友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24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教育随笔:我和孩子交朋友

有一天,我们又到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小朋友们两人一组在拉着手玩,有个小朋友大声说:老师我不跟她拉手,她太脏了,看到这种情景,我忙走过去,看到满脸委屈的晓华正撅着小嘴。因为晓华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晓华现在跟爸爸生活,爸爸没时间照顾她,所以晓华经常脏脏的到幼儿园,开始老师经常帮她梳头、洗脸,并对她进行了讲卫生的教育,可是过不了几天,又是原来的样子。

我拉起晓华的手说:老师跟你一起玩好吗?说完拉着她的手,与她一起做起了游戏,晓华脸上浮着幸福的微笑,这时,我趁机对她说:晓华,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你的个人卫生太差了,小朋友们都不愿与你一起玩,现在你已经是中班小朋友,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学着做,要把自己打扮的干净漂亮一点好吗啊?晓华使劲的点了点头,从那天后,晓华变的干净了、自信了,跟小朋友玩的可欢乐,还被评上了“卫生好孩子”。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篇2:幼儿教育随笔: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课件幼儿教育随笔: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一遍遍强调的事情,却总是有那么几个小朋友充耳不闻,直到老师大声喊,他们才有所反应。特别是我们班的天秀小朋友,上课不听老师讲课,有时还大喊大叫,下课和小朋友打架,老师叫他,他好象没有听见一样,使我非常头疼。我想:是不是平时看到孩子们违反纪律总是情不自禁的大声喊,时间长了,孩子们认为很平常,不以为然了。后来我试用新的方法,用手势、眼神或表情,跟孩子们进行交流、讲道理,不再大声喊叫,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感觉孩子们跟我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比以前听话了,懂事了,我感到很高兴。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课件

篇3:9月份幼儿教育随笔:一颗细致心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9月份教育随笔

一颗细致的心

上班这么久,似乎终于明白了一点:工作虽然繁忙、琐碎,却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懈怠和半点马虎。孩子每天围在我们身边,除了付出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外,还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颗细致的心。

9月13号,这一天情绪很低落。因为一时的大意,我们打错了一个电话,引发了一连串的事件,让大家捏了一把汗。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老师,这样的错误,也许别人会觉得是我们工作经验缺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不是自己的工作做的还不够细致,如果再细心一点,是不是就不会这样?

发生这样的错误,我们两个老师心里是难受的,平常的工作做的再细致,只要一点没做好,那么以前所付出的一切也就变得有点苍白。特别是当被家长笑问着哪个学校毕业,工作多久时,我突然没了平日里的自信,甚至都有点不想回答。是的,幼儿园的工作,是繁杂的,琐碎的,如果没有一颗细致的心,就算我们有再多的理论知识,对孩子再有耐心、爱心,工作也不能顺利的开展。

这次的事件,我反思了很久,找到了自身的一些因素。首先,我对于自己工作范围外的事情缺乏一种关心的态度。如果那天,我再多问一句,那么电话也许就不会打出去,错误也许就不会发生;其次,工作中对个别幼儿的关注程度不够。虽然班级人数有点多,不能每个幼儿都观察到,但因工作的繁琐而忽视了对个别幼儿的关注;再次,安全意识不强。虽然我们多次强调幼儿上厕所时必须有一个老师陪同,但对于那些中途请假去上厕所的小朋友,我们的关注力度还不够,这方面的安全意识仍需加强;最后,事情不能及时解决。我发现自己常常因繁琐的事情而对个别幼儿所反应的情况暂时搁置,想稍后处理,结果等自己忙完时已经忘记了刚刚幼儿所反应的事情。

这次的事件,给我敲了一个警钟,工作中真的需要一颗细致的心,任何事情都不能马马虎虎,因为那还是群没有太多安全意识的孩子,少不了我们的耐心督促和细心呵护。

也许只有经受了这样的磨砺,我们才会反省,才能去思考,才会有一个跨越式的成长。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能在每天的教育实践中,从每个孩子身上,同伴身上,汲取更多有益于自己成长的知识与经验。让我们带着一颗细致的心,去呵护这群可爱的孩子。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篇4:幼儿园教师9月份教育随笔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

9月份教育随笔

如何看待孩子的“告状”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孩子在自己头脑里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而一旦有人触犯这些“规则”,就算事情再小也会引发同伴间的一些争执。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又知道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也就开始频繁跟老师“告状”。

大班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同伴意识,也有了一定的行为规则意识。他们常会因一件小小的事情就跟同伴之间发生争执,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告诉老师去”。在他们的心中,老师是万能的,能给他们解决任何问题。所以才会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的来告诉你其他小朋友的表现。“老师,某某小朋友没有排队”,“老师,某某小朋友推我椅子了”,“老师,某某小朋友没坐好”,“老师,某某小朋友扯我衣服了”,“老师,某某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在讲话”......面对这些“告状”,我们往往不是很有耐心的去聆听,甚至有时还会觉得心烦,因为觉得这些事情实在太小,不值得孩子们重复的拿来跟自己说。其实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孩子会“告状”那是因为他们不会自己处理这样的问题,所以只能寻求老师的帮助。

对于那些喜欢“告状”的小朋友,我常用的方式是冷处理。孩子“告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还小,又刚从家庭中走进幼儿园,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摩擦、矛盾,很多问题不能自己解决,需要我们经常性的引导和启发。但如果给予那些有事没事就“告状”的小朋友及时响应,不仅不能及时帮他处理矛盾,还会给老师的工作带来负担。喜欢“告状”的小朋友,遇到问题,他们第一时间不是去想如何解决,而是直接就想到找老师。如果老师经常性的给他们帮助,会增长他们的惰性,还会让他们在同伴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对于一些合理的“告状”行为,我常仔细聆听他们“告状”的内容,然后把几个小朋友叫到自己身边,询问原因,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当然,在忙的时候,我可能顾不了那么多的“告状”,于是会跟小朋友说“好的,我知道了,老师待会批评他”,给“告状”的小朋友一个承诺,也给那些“被告”敲个小警钟。

幼儿园,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适应集体生活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孩子今后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孩子的“告状”行为,老师和家长应通过一些实例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要学会谦让、等待、要有耐心,教育他们在与小伙伴有矛盾时应讲道理,要学会尊重别人。当然,这是一件做起来很难的事情,但作为家长、老师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这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与他们学习科学知识同等重要,让他们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

篇5:10月份教育随笔:爱另一种表现:惩罚

章来源制度大全课件

qiquha.coM10月份教育随笔

爱的另一种表现――惩罚

随着年龄的增长,升入大班后,孩子们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观点也已经从小班的“逆来顺受”变成了“敢于创新”。孩子们每天有说不完的话,教室里时不时看到这个在跑,那个在闹,老师的话只能起到三分钟的震慑作用,三分钟之后的混乱可想而知。其实,我们不能总像小班一样是依着孩子的性子来,也应该让他们知道做错事情是要经受一定惩罚的,以此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学会一些必须要遵守的规则和。所以,有时惩罚也是爱的另一种表现。

叛逆期的经典表现就是所谓的“反着干”,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敢说、能说了。我们在欣慰他们有主见的同时也不得不头疼他们个人情感的毫无限制的释放。而小班的教育方式――细声细语,娓娓道来已经严重激发不起孩子们倾听的兴趣。所以,我们必须制定一定的规则和纪律,还要采取一定的“奖惩制度”,让大班的幼儿明白如果表现的好老师会给予奖励,但违反规则和纪律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

记得曾经有一位家长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老师怎样去教育他的孩子,“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需要,尽量多照顾他的情绪”,我们曾经无数次的采用这种所谓的“照顾他的情绪”的教育方式,但是事过之后我们发现造成的结果就是他的变本加厉。从孔子就研究出了“因材施教”这样一种既有深度又有力度的名词,而且这个词也被广泛的应用着。孩子的性格截然不同,我们针对不同的孩子选择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是不一样的。比如:班里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心小,对于这种孩子我们就需要循循善诱,而不是厉声呵斥。而有些孩子就是班里的强者,什么都不在乎,在尝试过种种的说服教育之后,他仍然会表现出一种盛气凌人的霸气,对于这种孩子,我们就只能通过惩罚来挫挫他们的锐气了。当然,我们所谓的惩罚并不等同于体罚,本着爱孩子的心理,我们只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急迫,但是却并不至于要用身体上的惩罚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比如:组织活动时不专心,喜欢交头接耳,我们会走到他旁边轻轻的摸摸头以示提醒;上课不专心,不听讲,而且还捣乱课堂秩序,我们就只能将肇事者喊到前面,脱离开让他喋喋不休的小环境,进入比较安静的环境中专注的接受教育;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欢喝水,可是明明嘴巴都快要干裂了,家长心急如焚,我们只好责令他在别人喝一杯的时候他需要喝两杯;当别人在玩玩具,而他只是关心用玩具来打闹的时候,我们就要让他到一边清醒的反思一下自己的错误究竟是什么......

和孩子们相处了几个月了,看着孩子们从中班升到大班,并且一天天的进步着,我们真的很欣慰,但是大班毕业之后孩子们将面对新的学习环境,而这个环境不再如幼儿园这般,他们要逐渐学会认真听讲,端坐整齐,懂得注意力集中的含义,所以,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发自内心的希望他们能够以后的路走的更加宽敞平坦,我们希望他们上了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是班内的佼佼者,在我们的眼中,他们就是自己的孩子,良心告诉我们他们的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只有教育好他们,我们的教育生涯才不会有遗憾,所以,有时难免会严厉,有时难免对孩子使用“惩罚”。

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最主要的是从每次老师对他们的教育中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知道下一步他们该怎样去做一个好孩子。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每一位父母和老师要做的重点工作,宠爱、溺爱不要发生在孩子们身上,让我们的爱变得更加理智。文

章来源制度大全课件

qiquha.coM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