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生长困难因素分析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新教师生长困难因素分析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27

教师的生长是随同着教师职业生涯的个体社会化过程进行的,它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新教师自身内在的心理因素的制约。根据教师一般的生长过程,可以把教师分为新教师、有经验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教师走向工作的前三年可以称之为新教师,此期间的教师刚刚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角色转换的突变,往往会因为期望与实际的差异而焦虑和不安,并出现诸多的不适应,研究分析新教师生长的困难因素,对构建有效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训体系,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激发新教师的成绩动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影响新教师生长的因素

1、角色的转换

教师角色代表教师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身份,包括着社会所期望于教师个人表示的行为模式,它既包括社会、他人对教师的行为期待,也包括教师对自身应有行为的认识。新教师在角色转换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从同学转换为专业的具备管理学习环境能力的人。过去是同学,更多的是受学校和家庭的引导和照料,而现在成为教师要承当管理者、组织者、激发者、交流者、咨询者、反思者等角色。新教师在所接受的师范教育中,几乎没有提到角色转换,也缺少课堂控制能力的训练。因此,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面对不同的情景扮演的不同角色经常手足无措。

2、知识结构的单一

目前师范院校专业划分较细,造成了新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或文或理,知识面受到局限。综合课程开设后,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日趋紧密,要求新教师不只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广博的综合知识,以和全新的教育理念。面对这全新的要求,许多新教师感到自身素质与之相差甚远,并认为高不可攀,进而陷入自卑、自责、无助的深潭而不能自拔。

3、理想与实际的反差

新教师在走向工作之前,对自身的生长都有着良好的愿望,但教师职业的清苦、平凡、艰辛和劳累,很快就粉碎了一些人美好的思想。随着“末位淘汰制”的推广,收入分配与工作业绩和教学科研业绩的挂钩,新鲜感很快荡然无存,带来的是对教师职业的巨大压力、对职业理想的动摇,生长动机低落。

4、人际关系的处置

教师是在与他人交往中生活、学习和发展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教师坚持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态度。新教师一走上工作岗位,就会碰到如何处置人际关系的问题。新教师与领导、同事、家长间的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心情舒畅,是否能从同事那里学到教学经验,是否能把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新教师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处置人际关系的能力相对较弱,遇事易激动,往往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和睦,从而影响自身的生长。

5、师生关系的处置

教师与同学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是主体间互相交往的关系。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他们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同学在交往中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和沟通,从而构建自我,教师所拥有的知识、信念影响着同学,塑造着同学。同时,同学的个性和行为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和自身生长。新教师由于没有工作经验,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面对过于调皮捣蛋的同学,极易和同学发生抵触,影响师生感情的建立,易使教师心力交瘁,导致新教师厌倦心理。

6、来自同行的竞争

新教师从独立教学和管理班级的第一天,就意味着竞争的开始。同学学习成果的竞争、升学率的竞争、各种竞赛的竞争、纪律的竞争、各项文体活动的竞争等等,这些竞争归根到底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竞争。新教师刚参与工作,热情高,富有远大理想,非常希望自身有所成绩,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认可。当愿望与实际出现差异时,恐惧与不平安感会油然而生。

7、不可抗拒的社会压力

教师职业自身具有特殊性,教育对象的多样化、教育工作的示范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要有多维的心理。然而目前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值,特别是局部家长对新教师的过分苛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压力,再加上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资格社会化,学校内的同学和家长评定教师等制度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给新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过重的精神负担。

二、新教师生长的对策

针对影响新教师生长的上述因素,在开展入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中,要充沛考虑新教师的特点,努力激发其成绩动机,发明良好的生长氛围,建立新教师生长的激励机制,促进新教师的专业生长。

1、"明确入职培训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入职培训的针对性

任何一个教师的专业生长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要贯穿于师资培养和提高的全过程。入职培训既是新教师学习教学的导入阶段,又是教师专业生长的连续过程的一个独特阶段。入职培训是引导新教师进入专业角色、内化职业规范的过程,是协助新教师进入职业角色的纽带。新教师在职前培养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观念,因此对新教师开展入职培训必需加强针对性,协助他们塑造教学、学习、同学和学科的正确观念。首先要加强教师角色转化的培训,使他们有强烈的角色意识,从而增强其责任感和激发其成绩动机。其次是加强教学技能、技巧的训练,布置校内外有经验的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协助和指导,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使教师的教学方法由说教型转变为指导型。第三是重视校本培训与终身教育,把新教师的自主学习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把反思性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

2、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对新教师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对新教师的培养明确目标,确定业务主攻方向,实行“导师制”,发挥名师“传、帮、带”的作用。其次,要充沛发挥教研组和教学督导组的指导和监控作用,通过制度化的教研活动来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协助新教师提高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第三,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新教师送到培训机构、高等学校去学习、锻炼,拓宽他们的知识面,鼓励新教师大胆创新,开拓进取,不时完善自我,提高其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学技能和心理素质。

3、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一个检验自我的机会,也是一个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新老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知程度不同,因此评价指标和奖惩制度不能搞“一刀切”。对新教师要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奖惩为辅。因此,学校对新教师的考核,应针对其特点对教学技能、师德师风、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单独考核。这样可以使处在同一层面的新教师相互比较,从中发现一批有潜力的培养对象。同时要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精神,打破评资排辈的制度,为新教师早日成才开辟绿色通道。

4、发明优良的学校环境

环境包括物质、制度和人际关系,一个团结、和谐、鼓励竞争又倡议合作的工作环境,会让人感到心情舒畅,信心倍增。这就需要领导创立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人际环境,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压力疏导工作,认真倾听新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引导他们心理的积极向上,健康发展。创立一个学有典范,鼓励竞争、倡议合作的科研环境,为新教师生长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5、加强对新教师的心理调适

教育行政和学校领导应充沛认识到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转变新教师的管理观念,关心新教师的心理健康,关心新教师的生长,尊重新教师的权利、主体地位和个人价值,给新教师以人文关怀。为新教师创设心理咨询室,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协助新教师进行心理调适。新教师要增强自身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正确认识自身在群体中的位置,通过体育锻炼和音乐欣赏等方式调节情绪,坚持心理平衡,乐观生活,愉快育人!

原文载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年第十一期

篇2:教师生长需要有效引领

从一名新教师生长为专家,需要多长时间?北京市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地理教研员王能智告诉我们:“三年就够了!”从1994年开始举办“全区青年地理教师培训班”算起,王能智已经进行了三轮半为期三年的教师培训试验,他带过的100多名青年教师迅速生长为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和全国教学大赛的冠军。

在我的认识中,一名新教师要生长起来,要经历“适应期”、“能力建立期”、“幼稚期”、“稳定期”、“后发展期”等阶段,没有七八年的磨炼是不大可能的。难道王能智带出的“徒弟”是“假性生长”,他们是被“催熟”吗?但是,认真分析一下王能智的培养方案,我们就会打消这种疑虑,因为他的新教师培养计划不同于常规的设计,突破了常规的教师发展思想,新教师之所以能获得迅速的生长,可以说是完全得益于他强有力的引领。

在王能智的试验班上,新教师第一年不当班主任,不代表学校参与竞赛,没有写作优秀论文的要求,不做把关老师,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会“讲课”。王能智认为,统领整个教学的是优秀教案,因此,第一年的培训重点是让教师具备设计教学的能力。王能智对新教师有八个讲座,它们分别是:怎么编制和表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探究与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与形成测试编制;怎样练习讲解;向其他学科拓展教学的窍门;新常规课的优秀教案;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不再说其他的培训内容,单看这八个讲座,就让人感到“引领”的针对性和高水平。讲座涉和的优秀教案思想、教学组织技能,不要说是新教师,即使是一个有着几年教学经历的教师,也未必能够掌握。

实际中,我们是不是把教师的专业发展看成了教师“个人的私事”?一谈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要教师“多读书”、“多写教学反思”,比较重视的做法就是“传帮带”、“压担子”,而没有为教师的专业生长提供真正强有力的、持续不时的、有针对性的“引领”。20**年,《教育时报》刊发了“小鲁”老师的来信。刚刚走上讲台的“小鲁”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希望自身的教学得到同学的喜爱,应该说他充溢了教育热情,对自身的教育生涯有着美好的神往,可是,倒霉的是,学校只关心教师的“教学成果”,很快,“小鲁”老师就在教育的理想和实际面前徘徊起来。其实,“小鲁”老师的遭遇并非个案,很多青年教师起初都对自身的教育人生有着美好的设想,然而时间不久,就发生了职业倦态,放弃了教育理想和追求。我认为,出现这样的心理落差,完全是教师缺乏生长引领造成的。

教师生长,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引领更不可或缺,这种引领不只包括教学技能、艺术的引领,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进行教育精神、教育实质认识的引领。然而实际中,我们发现,教师的专业生长似乎更多的还是处于“自生自灭”、“无人管理”、“单打独斗”的状态。在无人引领的情况下,假如一位教师能够忍受常人所无法忍受的“孤独”、“寂寞”、“不被他人的理解的痛苦”,不时学习、摸索、实践,或许几年之后他能够获得教育生涯的“新生”;但是,假如一位教师没有这样的毅力和执著精神,那么他也就只能归于“寂静”了。由此看来,引领缺失或许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最大的问题。

在学校中,校长扮演着重要的教师发展引领角色,他能让教师走上专注教学之路,对自身的教育人生充溢期待。在教师教学专业技能的引领上,教研部门则责无旁贷。但愿这个问题能引起学校校长、教研部门的关注,真正承当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责任,把自身的学校、自身的教研区域也打造成名师生长的“基地”。

篇3:构建学习型学校引领教师生长提高

大家自觉的或不自觉的、自愿的或不自愿的进入了一种氛围,面对着一种实际情况:那种一次性学习定终身的工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边学习,边工作,边生活,于是出现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的新景象。这就是终身学习的悄然来临,但不会悄然而去,它将随同我们每一个老师走完人生的历程。很显然,终身学习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在当今时代典型的特征。其实,终身学习古今有之,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如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古代阿拉伯伊斯兰教的开创者穆罕麦德就有:学习对每个人来说,从摇篮至坟墓。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一篇文献

篇4:还青少年良好宽松生长环境

我是一个为共和国的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老教育工作者,加入中国共产党也已经52个年头,从教师到校长,亲身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后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既看到了巨大的进步,也看到了其中一些严重的积弊。1994年退休,但是退而未休,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学校,更没有离开过教育,一直关注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天天还在想着教育,有时甚至夜不能寐。特别是看到现在同学的学习负担如此重,接受的心理压力如此大,我的成绩感就不多,而愧疚感很深。

去年,江苏团省委发布了《江苏省大中小学同学健康状况蓝皮书》,其中指出,“我省小同学近视率高达42.7%,初中生烦恼多,排解方式令人忧,80.3%高中生身体亚健康,大同学情绪调节力不理想”。

调查结果在意料之中。目前青少年同学普遍存在体质差、情绪化、压力大的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是正确的,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正确的。多年来,为维护青少年同学的健康生长,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作出了许多明确的规定,例如:

同学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修),小同学不超越6小时,中同学不超越8小时;每天睡眠时间,小学10小时,初中9小时,高中8小时。每天保证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小学语文、数学两学科每学期只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或期末一次考试;中学每学期只进行期中、期末考试或考查,每次考试的科目不要过多;小学除毕业考试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一律不得组织统一考试。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免试入学,不能采取各种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同学,不能将各种竞赛成果作为招生的依据。

从全国到地方坚决不搞升学考试名次排队,不得给地方、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片面地只按升学率高低对学校和教师进行奖励。

这些规定,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青少年的生长规律。

然而,现在我们广大的青少年同学,从小学开始,在实际上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青少年同学实际上是怎么生活的?

以中同学为例,不少人早晨5点多就要起身,7点多一点到学校(有的学校规定7点就要早读),上午5节课,中午做作业,下午4节课,晚上要有3-4小时的作业时间,11点后才干睡觉。很多同学一天的学习时间要在14小时以上。这种学习强度,就是成年人也是难以接受的。

不少学校大局部时间都用于文化学习,周课时要超越50课时。考试科目的课时成倍增加,有的学校语文、数学和外语每科的周课时都在10节以上,而同学没有足够的自由活动和体育活动的时间。有的学校中午也要上课,有的甚至规定晚自修某段时间不准同学上厕所。

现在普遍设有开学初考(检查假期学习情况)、周考、月考、市区统考、升学模拟考,到了毕业班时,几乎天天考,有时一天要考四五门。

星期六上课是正常现象。寒暑假“补课”司空见惯。除了学校的课程,社会上的各种补习班,还有家教,都压在同学身上。

据江苏省的调查,高中同学每天睡眠缺乏8小时的人数比例高达97.4%,睡眠时间只有6-7小时的占49.2%,除体育课之外,从不锻炼的人数占25.1%,每周锻炼时间少于或等于2小时的占43%,锻炼时间在2-4小时的占22.2%,4小时以上的仅占8.8%。

早有专家分析认为:我国中小同学所发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包括近视率严重、体重超标、身高不达标、免疫力下降等,都是和睡眠时间缺乏、缺少体育锻炼和接受的心理压力过大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这样的学校教育,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吗?符合青少年生长的规律吗?

一个国家的教育是不是优质,归根到底是要看青少年的发展是否优质。我们应该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哪些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

我认为,现行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

现在,“升学率”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上下追求的目标,“应试”成了学校教育第一位的任务。

所谓“应试教育”,就是违背国家的教育方针、违反国家的教育法规,违背教育规律,以牺牲青少年同学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去追求高升学率的一种错误的办学行为。青少年同学是“应试教育”最大的受害者。“应试教育”给青少年同学带来的,决不只仅是健康方面的损害,“应试教育”正在从德智体各个方面,极大地危害着他们的健康生长。

现在评价一所学校办得好坏的规范,主要看同学的考试分数。那些考分一流的学校,不论其办学行为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同学升学后是否有后劲,而只要现在的考试成果高,就是好学校。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只看考试分数不看全面素质、只看短期结果不看久远效果、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偏离国家教育方针、违背教育规律、违反教育法规的教育观念,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还青少年同学一个健康生长的良好环境。

让我特别感到困惑的是,我们的不少地方领导,甚至一些教育部门,自身带头违背国家的方针和法规,为了他们的政绩,鼓励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还美其名曰“关心群众利益”。据报道,有的县委就是因为学校升学率不高而撤掉了教育局长和校长的职务,辞退了教师。

**年7-11月,国务院总理*在*先后主持召开四次教育工作座谈会。温总理在座谈会上强调,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普和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着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有一流的教育,才干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干真正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温总理再次强调,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看到报道,深受鼓舞。但是上述种种说明,目前青少年同学的生长环境亟待改善,学校教育的环境亟待改善。全社会应该为学校教育松绑,给学校一个宽松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良好社会环境。

(作者:原南京师大和中校长胡百良)

篇5:教学田野:教师自我生长之域

“教学田野”:教师的自我生长之域*

──论教师培训的教学实践走向

闫守轩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是一种外控的理论型教师培训,这是由教师培训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文化隔离造成的。消除隔离,走向教学实践的田野是造就反思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的一种重要抉择之路。走向教学实践的教师培训有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基于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与为了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具有实践性、反思性、主体性与开放性。走向教学实践的教师培训的基本战略或思路是案例教学与教育行动研究相结合。

关键词:教师培训;教学实践;行动研究;反思

*从文化学的视角看,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过多地趋向于理优秀论文化,缺乏对田野文化──教学实践的关照,发生着越来越深的文化隔离,理智的改造之路是教师培训走进教学实践的田野,使教学田野成为教师的专业生长之域。

作者简介:闫守轩(1974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