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技术简要分析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技术简要分析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17

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技术的简要分析

[摘要]教育信息化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策略。通过在小学中广泛、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探讨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方法,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培训上应用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效果、效率和效益。为今后持续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小学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学校的发展寻找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改革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育在新的世纪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改革成了一个国家是否得以持续进步的关键。与此同时,教师专业化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叶澜教授曾指出: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同样,如果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自主发展。

一、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我国的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教师教育要比西方晚200年。1897年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院的诞生,开了中国教师教育的先河。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的正式建立。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师范教育发展很快,到**年底,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为1396.2万人,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教师还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专业,在许多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成因,与发达国家差距还是很大。所以,在进行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到中国的现状。教师的专业成长从纵向上看,一般包括职前教师教育、教师入职辅导和教师继续教育;从横向上看,教师专业有六个基准:专业知能、专业训练、专业组织、专业道德、专业发展、专业自主。

二、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

比较分析国内外教师专业化的程度,可以发现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教师学历明显偏低,专业训练有待进一步强化

教师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基于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起点仍然偏低,中师、中专学历,甚至代课教师仍然普遍存在,显然,这一状况难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形势的需要。

(二)知识结构比例失调,从教能力显得不足

就当今世界各国教师教育而言,在课程与实际做法上,其专业知识一般包括普通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三大类。但各国在教育专业知能的具体内容上,即三大类知识的课时、学分比例如何分配上差异很大。由于我国现行高师本科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片面强调各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忽视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高师学生发展的需要现象,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调。现行教师的从师专业技能、教学基本功类课程与实践等准备不足,这需要从课程设置观需要尽快更新和不断完善。

篇2:山区初中生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调查分析及其策略

山区初中生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调查分析及其策略

[内容摘要]

我校地处山区,相对城区来说,家庭子女较多,条件艰苦,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教学设施落后,由于受传统的教育体制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较少也无力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忽视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在学校教育中,教法陈旧单一,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使得山区学生普遍存在较差现象:自卑心理导致厌学,学习兴趣不高,不能主动学习,人际关系淡薄,不善交往,想象力贫乏,思维不够活跃……为了改变上述不良现状,使山区学生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教法与学法最优化,我们探索和构建了以“关于山区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习动机”为中心议题的教育模式。在山区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并可为山区中小学教学实践中教师施展教育功能做借鉴。促进山区教师注重自身教学过程及效果,防止给学生在未来学习和成才时留下困难、形成困难。更可教育山区学生重视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保证其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成长效果、成绩取得与其学龄同步提高。促使其在未来成长中有更大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个性特色的山区素质教育模式。

[关键词]山区学生心理素质学习动机研究与对策

一、调查时间:二0一三年九月

篇3:甘肃农村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甘肃农村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为更深入的了解甘肃农村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笔者通过对临洮县的三所农村中学教师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出了他们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甘肃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策略

教育部推出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其宗旨是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更值得关注。那么,甘肃农村地区的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到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深入甘肃临洮县三所农村中学,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本次调查的对象

对象是临洮县的三所农村中学教师,学校分初中、高中两个层次,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从22岁到50岁,涵盖了专科到本科不同的学历层次。

(二)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下发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312份,有效回收率为94.5%,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保证了结果的真实可靠。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

通过本人实地的调查过程中统计,所调查的三所学校均配备了计算机机房,并且都以光纤或ADSL的方式接入了互联网,教师办公室都配置了办公电脑,机房内计算机都装配了基本的办公软件,3所中学都有自己的校园网,部分教室配有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

(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态度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98%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帮助,不难看出,绝大多数农村中学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教学是持肯定态度的。

(三)教师信息技术课堂使用情况

63.4%的教师表示“很少使用课件”,21.8%的教师是“偶尔使用”,14.8%的教师表示“经常使用”。由以上数据可知,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是好的,但在教学中却只有很少比例的教师经常使用课件。

三、甘肃农村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一)农村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78%的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对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及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所处的地位与价值根本就不了解。甚至有人认为,教育技术只是电教人员和信息技术教师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其他教师不用了解;还有的人认为教育技术没有一点实际用处,在教学实践中可有可无;各种各样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也停留在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阶段,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整合、优化教学效果涉及甚少。所以,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看起来属于技术层面,实际上解决的主要是认识上的问题。

篇4: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

黎母山学校王业

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如:多媒体的运用、情境的创设、游戏的贯穿、材质的变化,使学生的更多精力参与美术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堂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为此,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如:多媒体的运用、情境的创设、游戏的贯穿、材质的变化,使学生的更多精力参与美术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播放外面世界的精彩场景,美术图片与照片的艺术价值在于触动人们的心灵,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点滴与教学相融合,让学生融入其中,进而引导他们用多种材质为自己制作。虽然都不是真的……但整堂课同学们忙的不亦乐乎,有的双手成镜给同学们捕捉精彩表情并加以描述,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把课堂教学效果提到新的高度,这么积极的学习态度都出与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浓厚兴趣及对生活的热爱。从这堂课中也不难看出,我们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与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有的学生甚至只有一支铅笔和一本图画本,简单的彩色笔都没有,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只有更充分的了解学生和他们的生活。有部分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意识比较强,抓住家长这个心理,向家长做思想工作,为孩子买一些美术学习用品以此来带动班里其他同学的进步,把平时家长给的零食钱积累下来。当然,教学内容不能面面俱到,就该因地制宜作些调整,发挥农村自身的资源优势。

1.在构图绘画教学活动方面,可以选择节约材料的形式,教学以线描为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构图技巧,还能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丰富的创造想象力。教学内容中不仅有实物图片欣赏,还有精彩的学生作品欣赏,学生学习中不但可以模仿还可在此基础上创造新图形,(教学中可以绘画学生最熟悉的事物而不能束缚学生的思想)绘画以农村为题材进行写生或创作,不仅形成特色,还从中给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思想教育。

2.在上色教学方面,再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以演示为主,并结合一些生活实例,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着装大多是少数民族服装,其花样繁多,颜色各异。利用学生服装的颜色进行色彩认识教学:冷暖色,对比色等进行游戏学习。

3.工艺课的灵活性更大,除了简单的剪纸处,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些基础上进行想象、创意,剪出与众不同的花样来。泥塑,没有橡皮泥,可以利用学校附近所用的泥土,泥土大小不受限制,更能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美术材质随处可见,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树叶制作树叶画,学生特别有兴趣。用家里的蔬果制成果雕,让学生真正体验生活带来的乐趣,体验艺术的魅力,同时使课堂更加的有活力。

4.教学欣赏课时除了书本上的图片作品外,还可以走出户外,欣赏家乡的新变化,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播放外面的世界与家乡作对比,让学生认识世界的同时培养立志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思想感情。设计十年后家乡的样子、楼房的样子、马路的样子、学校的样子……,使学生的思维无限地得到延伸,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世界不缺乏美而是缺发现美的眼睛。

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作为美术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在“用”教材之余,应走出课堂、跨出教材,因地制宜,结合本土实际特色,挖掘乡土文化,如山区学校可利用树枝、树叶、标本、泥等材质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湖滩地带学校可用柳条、芦柴、编管或制作草编小用具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讲授为媒介,以作业成果为最终目的,殊不知运用情感因素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首先进入角色,把自己的真实情感酣畅淋漓的抒发出来,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这样,即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行成了心灵的共鸣。因此,教师应尽可能的设定一些“情感背景”,也可以创设具有情感色彩的形象,譬如,运用电教手段,通过音乐和画面,将蕴含在作品中的隐性情感展示出来,让学生感知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真心的情感美,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诚挚,从而养成美好的道德品质。

优化作业,多元评价,如何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美术起着至关重要的激励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儿童对美术的兴趣,关系到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长。而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更不关心学生学习美术的情感态度。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学生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因此,我认为:

1.评价宜以模糊为主。美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作业是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各种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用僵硬的分数去衡量一幅画或一件工艺作品是不恰当的。分数的高低对美术作业相比常常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种简单的评价看似严谨,却容易给学生较大的心理冲击,造成负面影响。往往几分的差距就会使一个学生怀疑自己的美术能力,降低对美术的兴趣。因此,我认为,小学美术课业考核宜采用等级评价加评语的评价方式。如根据一定的作业评价标准,在作业上批注优、良、及格和待及格等方式,再加以简洁的说明优点或缺点的评语,这样的评价既有大的等级区间,又有切合实际的批改说明,便于学生全面接受反馈的评价信息,及时改进学习方法。

2.可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小学美术教师往往要同时教多个班级学生多,对大多数的学生了解不是很清楚,对学生的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不能做到公平、公正。而学生时时生活、学习在一起对同学的学习情况相对较为熟悉,我们可以采用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小组评价的方式,以求公平、公正。

3.评价的主要方式是鼓励与表扬。批评、训斥、讽刺、恐吓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变得心情阴郁、毫无生气。只有多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使学生心情开朗,易于接受、理解,才能收到积极的效果,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生的作业受到教师称赞,特别是作为优秀作业展现给大家看,他们的心情是无比兴奋的,这将成为巨大的推动力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人到下一次的学习活动中去。因此,给学生作业作出评价除了表明学生真实的学习结果外,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鼓励性评价。我们要探索设计即新颖又有时代感的作业评价方法,让学生爱学好学,充满自信、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上好每一堂美术课,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所在。

教育是一门陶冶情感的艺术,在教学活动探索中我们总感到有许许多多的激动与感触!我觉得,美育是一门充满活力又很美的艺术,在一次次的教学中我找到生命美的不足。如果我们的“美”育能够实现平等对话、民主融洽、师生互动的心智对流,那么,一颗颗跳动活泼的心灵会被点燃。教师用爱心教教学的同时也给自己的人生添上了精彩的一课,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创设适宜的成长环境,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

篇5: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随着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景象。二十一世纪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对教育的改革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教师专业发展走向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化的价值。教师专业化发展要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地握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适应新形势下专业发展的要求,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

关键字: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生机,更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同时对教育的改革发展及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转变职业角色和职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这也是对我们教师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所提出的新要求。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要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把信息技术熟练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要把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还要凭借信息技术进行交流与合作。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普及者和课程改革实践者的中小学教师,更新理念、加快发展、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基础教育成败的关键。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有效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呢?

一、改变观念,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的认识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人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如果不更新观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应组织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的学习,使大家明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现代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挣脱传统教学的羁绊,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研讨活动,如怎样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对教师的积极意义,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和过程实现教育信息化等等,使教师们对教育信息化具备理性的认识和眼光,而不单单具备对信息化的盲目狂热。

二、注重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确立专业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未来教育发展的重点将更多的转向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育部提出:“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目标是:加强中小学教师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的自觉性;加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使中小学教师逐步掌握并不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加强技术对教育的服务支持。”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求;二是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三是实现角色的转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四是教师专业发展要体现着教师对育人的责任感的提升。因此,教师占有主导地位,是授导者,是实施者;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关键,必须从关注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到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的巨大进步。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