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 - 制度大全
制度大全 导航

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20-04-03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生产中氯乙烯合成、净制、压缩、精馏、灌装、聚合、浆料处理、离心、干燥、包装及其装置的设计、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和氯乙烯聚合物的企业。与聚氯乙烯生产有关的部门,亦应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B7231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

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5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TJ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术语

3.1动火作业workwithflame

指在氯乙烯制备和聚氯乙烯生产厂(车间)内,一切能产生明火、火花、强烈热辐射和安设非防爆型电气设备及探伤的各种作业。

3.2清釜作业cleaningcaldronwork

指在聚合釜内进行清除粘釜物和防粘釜涂布的作业。

4基本规定

4.1通用要求

4.1.1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的氯乙烯制备和聚氯乙烯生产厂(车间),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4.1.2氯乙烯防护应选择先进的生产工艺方法或从生产装置上采取措施,使工厂(车间)的卫生和环境条件符合TJ36的规定。

4.1.3氯乙烯属于Ⅰ级(极度危害)物质,直接接触氯乙烯生产、贮运、回收和使用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和安全生产技术教育。经考试取得岗位安全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4.1.4氯乙烯制备和聚氯乙烯生产厂部、车间、工段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他们应熟练掌握工艺过程、设备性能和安全技术,并能指挥事故处理。

4.1.5按时对设备、管道进行巡回检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4.1.6凡有不安全因素的部位,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1.7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应符合现行的《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钢制压力容器》的规定;维护检修应符合《化工中、低压容器维护检修规程》的规定。

4.1.8贮运氯乙烯,应符合《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

4.2消防设施

4.2.1氯乙烯及聚氯乙烯装置防火应按GBJ16的规定,设置消防车通道、消防给水和固定灭火装置。并应根据火源及着火物质性质,配备适当种类、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见附录A(补充件)。

4.2.2合成、压缩、精馏和聚合等主要生产岗位应设置防火自动报警装置。

4.3电气安全

4.3.1氯乙烯系统及聚合系统的电机、按钮、仪表、照明灯等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设计、安装、运行和安全管理应符合国家《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化工企业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设计技术规定》的要求。按Ⅰ级区域场所要求选用防爆型。

4.3.2聚合系统的动力、仪表、照明和冷却水系统等应有备用电源,并应具备防止停电的安全措施。

4.4防雷、防静电

4.4.1厂(车间)内各类建、构筑物、露天装置、贮罐应按GBJ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氯乙烯合成、精馏、聚合系统属第Ⅱ类防雷建、构筑物。

4.4.2厂(车间)内的氯乙烯设备、管道应按《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定》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并在避雷保护范围之内。

4.4.3防雷接地线与防静电接地线应分别设置,单独接地。防雷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静电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

4.4.4液体氯乙烯流速不宜超过5m/s,气体氯乙烯流速不宜超过15m/s。

4.4.5传动带应采用抗静电的三角皮带。

4.5通风设施

有氯乙烯外逸场所,应根据不同的氯乙烯外逸污染情况配置相应的机械通风装置。聚氯乙烯厂房通风换气设计不少于6次。

4.6管道的颜色及标志

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GB7231的规定。气、液氯乙烯管道应标明介质流向,反扣(向)阀门应指示旋向。

4.7个人防护

4.7.1直接从事氯乙烯作业的人员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主要操作人员应备有一套有效的防毒面具。

4.7.2氯乙烯生产、使用、贮存岗位应配备两套以上的长管式面具和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4.8气体浓度的测定

4.8.1氯乙烯作业场所(如合成、压缩机房、精馏、聚合、汽提、沉析、离心、干燥、包装等岗位)的氯乙烯浓度必须定期测定,并及时公布于现场。其空气中氯乙烯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

4.8.2在特殊场所(如聚合釜、沉析槽或密闭设备等)内部作业过程中,应监测作业环境空气中易燃易爆气体(如氯乙烯)和氧气浓度的变化,至少每隔2h测定一次。

5生产安全

5.1设计要求

5.1.1区域布置

a.新建聚氯乙烯生产厂(车间)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安全与环境评价;

b.氯乙烯合成、聚合系统的装置区域应布置在居民区和生活服务区的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厂区边缘距居民区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1000m;

c.氯乙烯净制、压缩、精馏、浆料处理、离心及干燥系统的设备,应布置在宽敞的地区,保证设备间有良好的通风;

d.厂区内的仪表控制室应独立设置,室内应设有电话等通讯装置。

5.1.2厂房结构

a.氯乙烯合成、净制、压缩、精馏、灌装和聚合厂房,生产类别(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低于2级。离心、干燥、包装厂房,生产类别属于丙类。各装置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一般应不小于12m;各装置与厂内主要道路(路边)一般不小于10m,与次要道路(路边)一般不小于5m;

b.氯乙烯厂房,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在环境、气候条件允许下,可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结构,必须采用墙不承重的框架结构,必要时局部砖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5h的非燃烧体墙;不能采用自然通风的场所,应采取通风换气措施。厂房的安全出入口及楼梯应符合GBJ16的要求。

5.2设备与零部件

5.2.1氯乙烯合成转化器的列管应选用无缝钢管,花板应选用低合金钢材质,下盖内面覆盖层应选用防腐蚀材料衬里。

新安装和大修后的转化器列管和花板连接处应用0.30~0.45MPa水压进行检漏试验,符合有关检验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5.2.2氯乙烯压缩机铜部件的铜含量必须小于70%。

5.2.3氯乙烯合成、精馏系统与氯乙烯接触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宜选用钢材、铸铁或铸钢材料,进釜前的氯乙烯管道应采用不锈钢材质,严禁用铜、银(包括银焊)、汞材质。

5.2.4聚合釜及浆料槽等设备宜选用不锈钢板及搪瓷材料。转动轴瓦可采用铜含量小于70%的铜合金材料。聚合釜上阀门应选用不锈钢材料。

5.2.5氯乙烯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的连接必须紧密。设备、管道和附件的连接可采用法兰,其他部位应采用焊接。法兰连接处的垫片应选用石棉板、氟塑料、用石黑处理过的石棉织物等柔性填料或垫片,严禁使用普通橡胶垫。

5.2.6所有合成、净制、精馏、气柜、聚合、汽提、沉析等的设备,均应进行有效的密闭。

5.2.7压缩板、聚合釜、浆料槽、沉析槽、离心机、泵和其他机器设备的转动轴均应采取密封措施。

5.3物料的中控指标及操作

5.3.1物料的中间控制指标,制订时要反复核对、严格控制,执行时应进行三级(厂部、车间、工段)考核,重要厂控指标应设“管理点”。更改时必须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并经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

5.3.2物料在合成、净制、压缩、精馏、聚合和浆料处理系统的贮运、使用中应符合其工艺需要指标和安全生产要求。其中氯化氢不含游离氯,含氯小于0.4%(V/V)。乙炔纯度大于98.5%,不含硫磷。送气柜氯乙烯含氯应小于3%。

5.3.3氯乙烯合成混合器温度控制不得超过50℃,以防发生爆炸。

5.3.4氯乙烯合成转化器大盖拆卸前,应先充氮置换并将转化器内温度降至60℃以下,减少汞污染。

5.3.5氯乙烯压缩机进口处设备和管道的操作压力,必须保持正压。

5.3.6氯乙烯贮槽和计量槽装载量不得超过其容积的85%。

5.3.7聚合系统投料用原辅料必须专人称量和复核。氯乙烯单体计量应根据不同季节气温变化进行体积-质量换算,保证投料准确,防止聚合釜内引起超温、超压等事故。

5.4安全装置

5.4.1生产厂房顶部及其设备的防雷装置应按4.4.1条规定设置。

5.4.2氯乙烯管道系统的防静电接地电阻值应符合4.4.3条要求。

5.4.3凡有氯乙烯气体放空的设备均应设放空装置。室内设备放空装置的出口,应高出屋顶。室外设备的放空装置出口应高于附近操作面2m以上。

放空装置应选用金属材料,不准使用塑料管或橡皮管。装置上应设有阻火器,应采取静电接地。管口上应有挡雨、阻雪的伞盖。

5.4.4氯乙烯贮槽、计量槽、聚合釜等压力容器,应装有安全阀、压力表,必须使用两个测压点,并定期校验;需装液位计的必须使用板式液位计。合成混合器、聚合釜应装设超温、超压信号报警装置。

5.4.5合成、聚合系统的氮气管应设止逆阀,防止氯乙烯倒入其管内。

5.4.6自动控制系统的气动阀门及仪表,应设专门气源供气。

5.4.7自控装置应安设接地装置。

5.5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固定动火区必须距离生产区30m以上)。生产需要或检修期间需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按第7章规定执行。

5.6氯乙烯生产系统运行时,不准用铁器敲打,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穿带钉鞋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等进入生产现场。

5.7精馏系统未经氮气置换时,不得直接用压缩空气置换。

5.8运行中的设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和维护,并进行巡回检查。阀门、仪表和安全装置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紧急情况下可停机处理。

5.9聚合釜内壁粘结的反应生成物应进行定期清除,并按8.1条的规定执行。

5.10为减轻清釜作业强度和污染,应采取有效的防粘釜措施。

5.11聚合釜出料作业时,不得使用压缩空气向釜内加压。

5.12紧急情况处理时的应急措施

5.12.1发现氯乙烯合成原料气氯化氢中含游离氯超标时,必须立即关闭乙炔进口总阀,紧急停车处理,防止发生氯乙炔燃烧、爆炸事故。

5.12.2突然停水、断电,造成聚合釜内温度、压力上升时,应及时加入终止剂终止聚合反应或将釜内物料排至沉析槽,如必须大量排空时,应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蔓延。

5.13为控制精馏尾气和聚合浆料中氯乙烯流失,防止污染,应采用下列措施:

5.13.1在低沸塔后装设防止精馏尾气氯乙烯流失的吸附(吸收)装置。装置的设计应使精馏尾排废气中氯乙烯浓度: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企业小于1%(V/V);现有企业小于2%(V/V)。

5.13.2建立聚合釜、沉析槽等设备的出料回收装置。

5.13.3在离心干燥系统前,设置浆料脱除氯乙烯的汽提装置或控制措施。方案的选择应使经脱除措施处理后的聚氯乙烯成品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符合现行的《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的规定。

6管道与设备

6.1管道的施工、验收及焊接应符合《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金属管道篇”和《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6.2管道敷设

6.2.1氯乙烯管道宜采用架空敷设,必要时可沿地敷设,但不宜埋地敷设。

6.2.2氯乙烯管道架空敷设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a.氯乙烯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氯乙烯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氯乙烯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易燃物品;

b.氯乙烯管道不应穿过非氯乙烯生产使用的建筑物;

c.氯乙烯管道消除静电接地装置,应符合4.4.3条规定;

d.氯乙烯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

6.2.3架空氯乙烯管道与其他管道共架敷设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a.氯乙烯管道与水管、氮气管等不燃气体管在同一支架或栈桥上敷设时,其垂直和水平净距应符合化工工艺设计有关规定。与热管应分层敷设,热管在上方,氯乙烯管道在下方;

b.氯乙烯管道与输送腐蚀介质(如氯气)的管道共架时,应采取防护腐保护措施;

c.氯乙烯管道和支架上不应敷设动力电缆、电线;

d.其他管道的托架、吊架可焊在氯乙烯管道的加固圈上或护板上,但不得直接焊在管壁上。

6.2.4架空氯乙烯管道与建筑物、道路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化工工艺设计的要求。

6.2.5架空氯乙烯管道与道路路面最小垂直净距不小于5m。

6.2.6氯乙烯输送管道可架设在厂房墙壁内外侧和房顶,但其他方面应遵守6.2.2~6.2.5条规定。

6.3管道泄漏量试验

6.3.1管道泄漏量试验方法可分为水压法和气压法。

a.水压法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在试验压力下维持15min,以无泄漏、目测无变形为合格。试验结束后应用无油气体将管内残液吹扫干净;

b.气压法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15倍,升压应逐级进行,首先升至50%的试验压力进行检查,如无泄漏及异常现象,继续以10%的试验压力级差逐级升压,直至达到所要求的试验压力,每级稳压5min,以符合6.3.2条要求为合格。

试验时,应经厂安全部门批准,并有安全措施,严禁使用易燃性气体作试验介质。

6.3.2管道内气体试验压力达到管道正常运行状况下的最大工作压力后,保压24h,平均小时泄漏率不超过0.5%为合格。泄漏率(

篇2:氯乙烯特性及安全措施应急处置原则

特别警示

确认人类致癌物;极易燃气体;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二氯乙烷。分子量62.50,熔点-153.7℃,沸点-13.3℃,气体密度2.15g/L,相对密度(水=1)0.9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2,临界压力5.57MPa,临界温度151.5℃,饱和蒸气压346.53kPa(25℃),闪点-78℃,爆炸极限3.6%~31.0%(体积比),自燃温度472℃,最大爆炸压力0.666MPa。主要用途:主要用作塑料原料及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冷冻剂等。【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活性反应】燃烧或无抑制时可发生剧烈聚合。【健康危害】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液体污染皮肤也可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可致肝血管肉瘤。急性中毒:主要为麻醉作用,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液体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损害、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重度中毒可引起肝硬化。可致皮肤损害,少数人出现硬皮病样改变。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10。IARC:确认人类致癌物。【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作,严防泄漏,工作场所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的,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氯乙烯作业场所的氯乙烯浓度必须定期测定,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固定动火区必须距离生产区30m以上)。生产需要或检修期间需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2)氯乙烯聚合系统的动力、仪表、仪表、照明和冷却水系统应有备用电源,并应具备防止停电的安全措施。(3)厂(车间)内的氯乙烯设备、管道应按《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定》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并在避雷保护范围之内。【储存安全】(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2)贮存时应注意容器的密闭和氮封,并添加少量阻聚剂。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3)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各类建、构筑物、露天装置、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氯乙烯合成、精馏、聚合系统属第Ⅱ类防雷建、构筑物;防雷接地线与防静电接地线应分别设置,单独接地。防雷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静电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4)储存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氯乙烯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储存室外墙的下部设排气孔。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小于3次,事故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小于7次。【运输安全】(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2)使用专用槽车运输,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要有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运输途中远离火种,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3)氯乙烯管道输送时,注意以下事项:——氯乙烯管道输送时,管道宜采用架空敷设,必要时可沿地敷设,但不宜埋地敷设;——氯乙烯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氯乙烯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氯乙烯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氯乙烯管道不应穿过非氯乙烯生产使用的建筑物;——氯乙烯管道消除静电接地装置和防雷接地线,单独接地。防雷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防静电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氯乙烯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氯乙烯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的规定。气、液氯乙烯管道应标明介质流向,反扣(向)阀门应指示旋向;——架空氯乙烯管道与建筑物、道路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化工工艺设计的要求;架空氯乙烯管道与道路路面最小垂直净距不小于5m。【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液化气体泄漏时穿防静电、防寒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

篇3:三氯乙烯危险化学品性质安全防护应急措施

三氯乙烯,别名:乙炔化三氯

CASNo.:79-01-6

一、性质及用途

理化性质:化学式:C2HCl3,分子量:131.39,相对密度:1.4649(20/4℃),熔点:-73℃,沸点:86.7℃,闪点:32.22℃(闭杯),自燃点:420℃,蒸气压:13.33kPa(100mmHg32℃),无色透明液体,有似氯仿的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稳定。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紫外光照射或在燃烧或加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的光气和腐蚀性的盐酸烟雾。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用于脱脂、冷冻、农药、香料、橡胶工业、洗涤织物等。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循环式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四、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理。废弃物和其它燃料混合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此外,从废料中回收三氯乙烯,再循环使用。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氧气呼吸器。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篇4:聚氯乙烯塑料衬里安全防护措施

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它塑料在衬里及其制造设备、零部件和管道安装等施工中,在板材裁剪、加热成型、焊接、粘结、组装等工序中,需要登高进入设备内部作业,使用不同种类的电气设备和工具,有中毒坠落、溅伤、触电等危险事故的发生,所以,施工者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规程操作,严守各种安全规定,以保证施工者的安全健康。

在施工前,制定施工技术规程的同时,应制定《安全技术规程》,对施工人员及时进行安全教育,要求佩戴好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方可进行施工。施工中,操作施工人员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裁剪硬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它塑料时,使用锯床应佩戴防止硬塑料块溅伤的面罩。

(2)加热成型、焊接塑料时,严防超温、烧焦,否则易产生有毒害气体;施工场地要求通风良好。

(3)在进行粘贴法衬里施工中,严防胶黏剂中毒,严防明火,注意通风。

(4)严禁焚烧塑料边角和废料,以免产生有毒害气体,污染环境。

(5)进入设备内施工,应先分析气体是否有毒害、含氧量合格后方可施工,使用照明灯具时,电压不得超过36V(防爆灯)

(6)组装设备,架设管道时,有等高作业的必须佩戴安全带。

(7)使用电气设备,工器具时,应先检查,严防触电。

(8)检修设备和管道时,应先用水冲洗干净,以防化学介质灼伤和中毒。

篇5:危险化学品氯乙烯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特别警示确认人类致癌物;极易燃气体;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理化特性无色、有醚样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二氯乙烷。分子量62.50,熔点-153.7℃,沸点-13.3℃,气体密度2.15g/L,相对密度(水=1)0.9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2,临界压力5.57MPa,临界温度151.5℃,饱和蒸气压346.53kPa(25℃),闪点-78℃,爆炸极限3.6%~31.0%(体积比),自燃温度472℃,最大爆炸压力0.666MPa。主要用途:主要用作塑料原料及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冷冻剂等。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活性反应】燃烧或无抑制时可发生剧烈聚合。【健康危害】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液体污染皮肤也可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可致肝血管肉瘤。急性中毒:主要为麻醉作用,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液体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肝损害、雷诺氏现象及肢端溶骨症。重度中毒可引起肝硬化。可致皮肤损害,少数人出现硬皮病样改变。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10。IARC:确认人类致癌物。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作,严防泄漏,工作场所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的,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氯乙烯作业场所的氯乙烯浓度必须定期测定,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固定动火区必须距离生产区30m以上)。生产需要或检修期间需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2)氯乙烯聚合系统的动力、仪表、仪表、照明和冷却水系统应有备用电源,并应具备防止停电的安全措施。(3)厂(车间)内的氯乙烯设备、管道应按《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定》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并在避雷保护范围之内。【储存安全】(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2)贮存时应注意容器的密闭和氮封,并添加少量阻聚剂。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3)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各类建、构筑物、露天装置、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氯乙烯合成、精馏、聚合系统属第Ⅱ类防雷建、构筑物;防雷接地线与防静电接地线应分别设置,单独接地。防雷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静电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4)储存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氯乙烯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储存室外墙的下部设排气孔。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小于3次,事故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小于7次。【运输安全】(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2)使用专用槽车运输,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要有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运输途中远离火种,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3)氯乙烯管道输送时,注意以下事项:——氯乙烯管道输送时,管道宜采用架空敷设,必要时可沿地敷设,但不宜埋地敷设;——氯乙烯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氯乙烯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氯乙烯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氯乙烯管道不应穿过非氯乙烯生产使用的建筑物;——氯乙烯管道消除静电接地装置和防雷接地线,单独接地。防雷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防静电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氯乙烯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氯乙烯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的规定。气、液氯乙烯管道应标明介质流向,反扣(向)阀门应指示旋向;——架空氯乙烯管道与建筑物、道路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化工工艺设计的要求;架空氯乙烯管道与道路路面最小垂直净距不小于5m。应急处置原则【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液化气体泄漏时穿防静电、防寒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