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反事故技术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输电线路反事故技术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9

措施实施细则

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修订版(简称《二十五项反措》),总结了我国近年来电力系统发生的各种重大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二十五项反措》,确保我局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结合我局输电线路近几年来运行的实际情况,同时依据《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以及其他相关规定,我们制定了武陟县电业局《输电线路反事故技术措施实施细则》,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

1.1加强设计、基建及运行单位的沟通,充分听取运行单位的意见。条件许可时,运行单位应从设计阶段介入工程。设计时要重视已取得的运行经验,并充分考虑特殊地形、气象条件的影响(尽量避开可能引起导线、地线严重覆冰或导线舞动的特殊地区),合理选取杆(塔)型、杆塔强度,对易覆冰、风口、高差大的地段,宜缩短耐张段长度,同时杆塔设计应留有裕度。另外,且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防止导(地)线断线的措施,对导(地)线、拉线金具要有明确要求。1.2新建线路的设计,线路应尽可能避开矿场采空区等可能引起杆塔倾斜、沉陷的地区。在重要跨越处,如跨越防汛专用通讯线、铁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通航河流以及人口密集地区,应采用自立式铁塔,并加强杆塔强度。1.3在新建输电线路的重要跨越处,绝缘子串应采用独立挂点的双联绝缘子串结构,已运行的输电线路在重要跨越处,应及时改造为双联形式。1.4对可能遭受洪水和暴雨冲刷的山区、河道等处的杆塔,应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及时提出并落实可靠的防护措施,将有关资料备案。采用高低腿结构的基础护坡要有足够强度,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在每年的5月-9月雨季期间,增加冲涮区巡视检查次数,并在洪水、暴雨冲涮过后,及时对冲刷区杆塔基础进行检查。1.5铁塔螺栓的紧固应严格按照规定周期进行,并明确责任,做好记录。新建线路投产后,次年应对铁塔螺栓全部紧固一次。对有微风振动和大风气象的特殊区域杆塔应采取缩短螺栓紧固周期或全塔采取防松措施。1.6线路器材、金具、绝缘子、杆塔的质量均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加强抽检、验收管理,不合格的器材、金具、绝缘子、杆塔不准安装使用,塔材、金具、绝缘子导线等材料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妥善加以保管,严防硌压产生宏观压痕。防止运行线路因金具破损、断裂而造成设备事故。1.7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隐蔽工程应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运行单位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掩埋,否则严禁立杆塔、放线。1.8砼杆应有埋入深度标识。新建线路在选用砼杆时,应采用在根部标有明显埋入深度标识的、符合设计要求的砼杆,为施工及验收工程质量提供直观可靠的检测依据,并为提高运行维护质量提供有效手段。新建线路的导线接续应采用压缩型接续金具,并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保证压接质量。施工期间要密切注意各类导线金具的安装位置,力求安装位置科学、合理,避免导线断股。1.9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线路巡视,在恶劣气象条件发生后应及时组织特巡。1.10大负荷期间应增加夜巡,并积极开展红外测温工作,以有效检测接续金具(例如:压接管、耐张线夹等)的连接状况,防止导线接头发热引起断线。1.11及时处理线路缺陷,尽量缩短线路带缺陷运行时间.1.12当线路位于城区或跨越公路、车辆通行的道路及易引起误碰线事故的区域时,应设置限高警示标志,运行中发现警示标志丢失、损坏后,应及时补加。对易受碰撞的杆塔及拉线周围应埋设护桩,护桩应牢固可靠。1.13加强铁塔构件、金具、导地线等设备腐蚀的观测和技术监督。应按照《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741-20**)的要求,对于运行年限较长、出现腐蚀严重、有效截面损失较多、强度下降严重的,积极开展防腐处理,必要时进行更换。运行年久或投运时间超过30年的线路要重点检查混凝土杆裂纹以及连接金具、拉线、架空地线、拉线棒等部位的腐蚀和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拉线、架空地线锈蚀严重时应取样进行拉力试验,如试验不合格,应及时更换。1.14对线路上腐蚀严重或失效的铁质开口销、闭口销、锁紧销等,要及时更换为不锈钢或铜质销,防止绝缘子或金具脱落发生掉线、掉串事故。防震锤和间隔棒应定期检查,发现松动及时紧固,移位后应及时进行复位处理。1.15在冬季温度降低时,应对垂直档距较小的杆塔及孤立档、变电所进出线的导(地)线弛度进行重点检查;在夏季温度升高时,应对档距较大及有交*跨越的导(地)线弛度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16定期对线路绝缘子特别是耐张杆塔上的绝缘子进行零值绝缘子检测,发现零值绝缘子、低值绝缘子应及时更换。1.17各单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备品、备件,同时成立事故抢修小组。为保证事故抢修的顺利进行,铁塔、电杆等大型抢修设备材料应实行区域储备。1.18线路运行管理中,应做好杆塔后期安装的复合光缆、防雷、防鸟等附属设施的运行维护工作,避免因附属设施缺陷引发线路故障。

第2章防止污闪事故

2.1健全防污闪组织结构,完善防污闪管理体系,明确防污闪各级职责,防污闪工作要常抓不懈。2.2坚持定期对输电设备外绝缘表面的盐密(饱合盐密)测量,盐密测量点的布置要科学合理,使用复合绝缘子的地段要另设不带电挂瓶盐密测量点,污秽严重和特殊污秽地段应适当增加测量点,盐密测试仪器应定期校验,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2.3按《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绘制规定》定期修订污区分布图,污区分布图应每年修订一次,应充分重视污源调查和运行巡视,并根据变化情况,做好污区分布图的局部调整与修订工作,为方便修订,宜采用电子地图作为底图。2.4应加强设计、基建、运行及科研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并充分听取运行单位及电力科研单位的意见。2.5新扩建工程项目输电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应以污区分布图为基础,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变化因素,并根据设备的重要性予以区别对待,首先确保主网架的安全运行。电网防污闪设计,要始终遵循“配置到位、留有裕度”的原则。对于一、二级污区,可采用比污区图提高一级配置原则;对于**污区,应结合站址具体位置周围的污秽和发展情况,对需要加强防污措施的,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充分考虑采用大爬距定型设备,同时结合采取防污闪涂料或防污闪辅助伞裙等措施;对于四级污区,应在选站和选线阶段尽量避让,如不能避让,应在设计和建设阶段考虑设备型式的选择,线路可考虑采用大爬距定型设备,同时结合采取防污闪涂料等措施。2.6绝缘子结构型式的选择应充分重视运行经验,应选择运行良好、不易积污、自洁性能好、清扫方便的绝缘子。双联绝缘子的污闪电压比单串绝缘子低,在Ⅱ级及以上污区使用双联绝缘子串时,应增加1-2片同型号绝缘子,覆冰区的绝缘子应注意类型和结构的选择。2.7摸清设备外绝缘配置情况,健全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台帐,运行设备外绝缘的爬距原则上应与所处环境污区分级及设备重要性相适应,不满足的应予以调整,受条件限制不能调整的应采取防污闪辅助措施,经防污闪主管领导批准后,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2.8坚持适时清扫,保证清扫质量,严格落实“清扫责任制”和“质量检查制度”,不得随意延长清扫周期,对于脏污严重且清扫困难的绝缘子应予以更换,积极摸索针对不同污秽类型的清扫方法,以提高清扫质量。2.9定期进行绝缘子零值测试,对零值绝缘子应及时更换。做好运行中瓷绝缘子零值率及玻璃绝缘子自爆率的统计。2.10加强污秽区线路的运行巡视工作,对沿线污源点要登记清楚,对危及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新增污源户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2.11建立与当地气象部门的动态联系手段,实现灾害天气的中、短期预报。

第3章防止复合绝缘子损坏事故

3.1加强产品入网管理,进入电网的复合绝缘子必须通过产品签定及入网质量保证必备条件考核,取得《复合绝缘子入网证书》,优先选用有技术证书、工艺先进、质量稳定、有运行经验的厂家的产品,并做好验收工作。3.2在施工中应避免损坏复合绝缘子的伞裙、护套及端部密封,严禁人员沿复合绝缘子上下导线。3.3特殊区域使用复合绝缘子要严格、慎重,如在雷电活动频繁地区使用复合绝缘子宜加长10%-15%,覆冰严重地区应采用不宜覆冰的结构形式或其他措施,凝结类(水泥厂、石灰厂附近)和油脂类(炼焦厂附近)污秽地区不宜使用复合绝缘子。3.4正确安装均压环,上、下导线时应采用专用工具,严禁踩踏绝缘子伞裙和均压环。3.5加强复合绝缘子抽样检测工作。新复合绝缘子进入电力系统必须进行抽样检测,经检测合格,方可挂网运行;为掌握复合绝缘子运行状况,应定期对运行复合绝缘子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周期为每3年1次,运行年限超过8年后,应缩短检测周期;对机械强度下降幅度较大的早期产品要及时更换。3.6复合绝缘子是少维护产品,但不等于免维护,不能采用传统的方式清扫复合绝缘子,复合绝缘子运行3年后,应注意加强运行监督,伞裙表面被电弧严重烧伤后应及时更换。3.7每年对复合绝缘子进行一次登杆检查,当伞裙表面粉化和出现裂纹、护套破损、端部附件连接部位密封破坏或出现滑移,则可以判断该绝缘子已经失效,应及时更换。3.8对运行中的合成绝缘子应参照“盐密监测点”,定期检测绝缘子憎水性,以分析该批产品的外绝缘状况。对于严重污秽地区的复合绝缘子宜进行表面电蚀损检查。在进行杆塔防腐处理时,应防止防腐漆滴落到复合绝缘子表面。3.9应定期更换一定比例的复合绝缘子做全面性能试验。对于确定性能已明显老化、不能确保安全运行的产品批次应及时更换。3.10做好复合绝缘子挂网运行统计和故障记录,巡视中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对于不明原因闪络,应仔细查找,认真分析,并进行针对性试验。

第4章防止覆冰及绝缘子冰闪事故

4.1根据线路运行的气象资料、环境资料和环境特征等基础数据,准确划分覆冰、大雾等微地形、微气象控制区。4.2绝缘子覆冰闪络是污秽闪络的一种特殊形式。重冰区绝缘设计应采用增强绝缘、V型串、不同盘径绝缘子组合等形式,通过增加绝缘子串长、阻碍冰棱桥接以及改善融冰状况下导电水膜形成条件,防止冰闪事故发生。4.3加强绝缘子全过程管理,全面规范选型、招标、监造、验收及安装等环节,确保使用设计合理、质量合格的绝缘子。4.4为防止覆冰造成导、地线断线,在线路设计时对覆冰区、不同气象区交汇处,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机械强度较高的导线,采取增加杆塔数量、缩小档距以减轻杆塔受力。选择导线间距较大杆型,防止脱冰跳跃时发生相间故障。4.5覆冰区线路设计,杆塔的选型尽量少用或不用猫头型铁塔,且不宜采用瓷质防污绝缘子。绝缘子应采用有效的防冰措施,对单串悬垂绝缘子串以采取隔断措施为主,如采用在串上加装大盘径绝缘子、大盘径伞裙等;对双串绝缘子以及猫头型塔两边相推荐采取倒V型连接方式;若采用复合绝缘子,应选择有利于隔断冰柱的伞型结构,并在横担加大盘径绝缘子或加特制盘径伞罩。4.6在覆冰区可以试用防冰球和隔冰环等防水措施。

第5章防止鸟害事故

5.1应坚持动态管理、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鸟类活动习性进行调查,科学合理划定鸟害区,摸索鸟害发生规律,建立鸟害杆塔台帐。5.2新建线路投运前在划定的鸟害区杆塔要加装防鸟装置和采取防鸟措施。常见的防鸟措施有:安装惊鸟器、大型防鸟刺(安装时应考虑防鸟刺的长度与位置),涂红漆,挂小红旗,装风铃、风车,绝缘子串上方加装大盘径玻璃钢伞裙罩或大盘径绝缘子等。5.4观察掌握鸟类在杆塔上的栖息规律,注意大型鸟类在杆塔上的停留位置。根据鸟类活动规律、鸟的类型、线路的重要程度、运行检修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鸟措施。当上述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采取调整措施。5.5防鸟设施在杆塔上应安装牢固,因检修需要拆卸时要放置在可靠部位,检修结束后恢复原状,并确实紧固。采取防雷、防冰闪等措施时应注意兼顾防鸟害,以降低防鸟措施的成本。

第6章防止雷害事故

6.1应根据雷击跳闸记录认真总结、分析,合理划分易击区,要认真分析各种防雷措施的效果,找出适合具体线路、具体地段、具体杆塔的最佳防雷措施,防雷效果不明显的,要认真分析原因,重新考虑其他措施。6.2山区或多雷区的线路设计应进行防雷方面的特殊考虑,如选择长效稳定的降阻措施,易绕击区应采用较小的保护角,降低杆塔高度和加装负角保护针等。6.3多雷区应注意绝缘子类型的选择,为防止雷击引起掉线事故,多雷区不宜使用瓷绝缘子,使用复合绝缘子应加长10%-15%,或在接地侧加装1-2片悬式绝缘子。6.4定期检查多雷区线路杆塔接地引下线的连接和锈蚀情况及防雷设施运行情况,发现损坏及时更换。杆塔接地网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经现场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填埋。6.5规范测试方法,定期测量杆塔接地电阻,必要时对接地网开挖检查。对超过15年的线路或采用降阻剂的杆塔,根据地质情况开挖检查接地体的腐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改造计划。6.6定期进行绝缘子零值测试,对零、低值绝缘子,要及时更换。6.7重视运行线路杆塔接地网改造,根据接地电阻值及划定的易击区,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制订合理的改造计划,逐年进行改造,做到改造一基,合格一基。接地改造要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完成,同时要做好杆塔接地网资料的归档整理。6.8重视同杆架设双回线路的防雷工作,防止双回线路同时雷击跳闸,可采用不平衡绝缘技术。6.9合理选用线路避雷器,重视安装杆塔和相别的选择,做好运行分析和维护。6.10充分运用雷击定位系统,指导线路防雷工作。线路雷击跳闸后,应复测故障杆塔坐标。6.11雷击跳闸重合成功率高,雷雨季节应保证重要线路重合闸的投入。

第7章防止采空区塌陷事故

7.1各运行单位应与当地地质部门、煤矿等矿产部门联系,确实了解输电线路沿线地质情况,如采空区、压煤区、压矿区、取沙区等,建立采空区杆塔台帐。7.2实时了解煤层、沙土的开采情况,加强采空区线路的测量工作,掌握采空区杆塔、导(地)线弧垂变化速度,对采空区引起地表变化频繁的地段缩短监测周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发生倒塔(杆)断线事故。7.3设计新建线路时要尽量避开采空区,无法避开的要采取相应的基础加强设计,还应充分考虑到杆塔下沉后导线对地、对跨越物的安全距离。7.4当天气开始变暖、地表土壤开始解冻时缩短采空区监测周期,夏季雨后应进行采空区特殊巡视,发现缺陷及时处理。7.5聘用当地居民作护线员,随时观测,随时汇报采空区变化情况,以便运行单位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7.6对无法避开采空区路径的线路,不宜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同杆塔架设。

第8章防止风偏事故

8.1在线路杆塔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天气情况及风力的大小,要充分考虑到影响风偏角的因素,在风力较大或易出现恶劣气象的地区,应选择空气间隙和摇摆角较大的杆塔型,并适当增大杆塔的设计强度。8.2对运行线路,防风偏治理的重点是耐张塔风偏治理,如“干字型”耐张塔的中相绕跳线必须采用双挂点的双串绝缘子悬挂,并使跳线保持一定张力。其他类型跳线可采取加装跳线串、跳线扁担、重锤及增加跳线张力等措施,控制耐张塔的跳线风偏。8.3直线塔的防风偏应在设计时就予以考虑,在可能出现大风地段的杆塔,定位时要重点验算杆塔垂直档距、选取允许摇摆角大的塔型、绝缘子采取“V”型结构连接等措施。运行线路的直线塔防风偏应根据杆塔使用情况、垂直档距大小等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加装重锤、加装防风拉线、更换绝缘子串等。8.4新建线路设计时要加强实地勘测,巡视时应注意线路走廊两侧的悬崖、山坡、树木、建筑物等,并验算最大计算风偏的安全距离;注意线路交*跨越的其他线路是否存在大风时舞动或断线的可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5加强特殊天气的巡视检查,及时发现线路杆塔是否存在上拔或垂直档距太小的情况,掌握大风发生的区域,准确划分特殊地形及微气象区,以便能及时采取防风偏措施,预防风偏故障。8.6加强风振区线路的巡视检查,重点检查拉线、连接金具、导地线线夹磨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掉线事故。

第9章防止外力破坏事故

9.1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护线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群众性的护线活动。鼓励广大群众检举盗窍电力设施行为,及时报告电力设施丢失、线路异常等情况。建立必要的护线组织,减少外力破坏。9.2把线路运行环境的监督检查作为重要的维护工作之一,线路运行人员要及时掌握沿线的建筑、公路、铁路、桥梁、开挖等施工作业情况,建立动态台帐,实施动态管理。9.3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施工作业等行为,发现以后,及时下发《违反〈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隐患通知书》,必要时与有关执法部门配合,共同解决。9.4及时联系清理线路保护区内各类障碍物、堆积物,保证与线路的安全距离。9.5加强线路防护区内树木的巡视检查,对最大计算风偏或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满足安全距离的树木或倒树距离不足的树木必须及时砍伐、修剪,避免发生树害事故。9.6在人口密集区及线路密集区的杆塔上悬挂、涂刷警示标志;线路跨越的一级公路或建筑物时,均应加装警示牌。9.7熟悉线路周边环境,发现倾向性变化应及时采取措施。积极与当地政府及公安机关配合,制止线路下方及防护区的开山炸石爆破等行为。9.8在易盗区的铁塔要适当提高防盗螺栓的安装高度,拉线UT线夹要全部安装防盗帽,发现杆塔设施丢失后要及时补加,并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破坏分子。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开辟专栏、制作专题节目进行宣讲等。9.9近年来,高等级公路建设对输电线路造成的外力跳闸很多,应引起各运行单位的高度重视,一定要加强公路施工的全过程管理,采取多种手段,力求减少外力破坏,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9.10加强与输电线路交*跨越的其他供电线路的管理,尤其是新建线路穿越输电线路时,必须要求保证施工安全和架设后能满足安全距离。

篇2: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事故预防措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预防架空输电线路事故的发生,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预防措施。

第二条?本措施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措施针对架空输电线路所发生的故障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防止倒杆塔,断线、掉线,导地线覆冰舞动,线路污闪、雷害以及外力破坏等事故的措施。

第四条?本措施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110(66)kV~5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35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和±5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第五条?各区域电网、省电力公司可根据本措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

以下为设备设计、制造及试验所应遵循的国家、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及规范,但不仅限于此:

GBJ233-1990?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16434-1996?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秽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GB50061-1997?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7-2004?电力系统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技术条件

DL/T741-20**?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864-2004?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

DL/T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

森林防火条例(国务院令〔1988〕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1995〕第60号)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39号)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经贸委、公安部〔1999〕第8号令)

重冰区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试行)(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1998)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生产输电〔2003〕95号)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意见(生产输电〔2003〕29号)

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规范(国家电网生〔2004〕634号)

第三章预防倒杆塔事故

第六条?防止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线路)倒杆塔事故,是线路运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严格执行GBJ233-1990、GB50061-1997、DL/T5092-1999和《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等标准和相关文件的规定。

第七条?线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开重冰区、导地线易舞动区、采矿塌陷区等特殊区域,合理选取杆塔型式,确保杆塔强度满足使用条件的要求。对处于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交通困难地段的杆塔,应适当提高设计标准。新建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不宜采用拉线塔,在人口密集区和重要交叉跨越处不采用拉线塔。靠近道路的杆塔,在其周围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第八条?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拉V塔或拉猫塔连续基数不宜超过3基、拉门塔连续基数不宜超过5基,运行中不满足要求的应进行改造。

加强对拉线塔的保护和维护,拉线塔本体和拉线下部金具应采取可靠的防盗、防外力破坏措施。在有拉线塔的线路附近还应设立警示标志。

第九条?对可能遭受洪水、冰凌、暴雨冲刷(冲撞)的杆塔应采取可靠的防冲刷(冲撞)措施,杆塔基础的防护设施应牢固,基础周围排水沟应能够可靠排水。

第十条?严格按设计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进行线路施工和验收,隐蔽工程应经监理人员或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隐蔽,否则不得转序进行杆塔组立和放线。

第十一条?加强对线路杆塔的检查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消除。线路遭受恶劣天气危害时应组织人员进行特巡,当线路导地线发生覆冰、舞动时应做好观测记录(如录像、拍照等),并对杆塔进行检查。

第十二条?线路铁塔主材连接螺栓、地面以上6米段(至少)所有螺栓以及盗窃多发区铁塔横担以下各部螺栓均应采取防盗措施。

第十三条?在风口地带或季风较强地区,新建线路杆塔除按第十二条要求采用防盗螺栓外,其余螺栓应采取防松措施。对运行中的杆塔也应按此要求进行改造和完善,并做好日常巡视及检查,必要时可增加防风拉线。

第十四条?在严寒地区,线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基础冻胀问题,并不宜采用金属基础。灌注桩基础施工应严格按设计和工艺标准进行,避免出现断桩和法向冻胀等质量事故。对运行中的杆塔,若基础已发生冻胀,应采取换土等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对锈蚀严重的铁塔、拉线以及水泥杆钢圈等应及时进行防腐处理或更换。

第十六条?按《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倒杆塔事故抢修预案,并在材料储备和人员组织各方面加以落实,运行单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事故抢修杆塔。

第四章预防断线和掉线事故

第十七条?线路设计应充分考虑预防导地线断线和掉线的措施,导地线、金具以及绝缘子选用时均应提出明确要求(结构型式、安全系数等方面)。在风振严重地区,导地线线夹宜选用耐磨型线夹。

第十八条?架空地线的选择,除应满足设计规程的一般规定外,尚应通过短路热稳定校验,确保架空地线具有足够的通流能力,且温升不超过允许值。

第十九条?导地线接续金具及绝缘子金具组合中各种部件的选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的要求,应加强连接金具、接续金具及耐张线夹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第二十条?新建线路遇有重要交叉跨越,如跨越铁路、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通航河道以及人口密集地区等,应采用具有独立挂点的双串绝缘子和双线夹悬挂导线,档内导地线不允许有接头。运行中的线路,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应进行改造。

第二十一条积极应用红外测温技术,监测接续金具、引流连接金具、耐张线夹等的发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运行巡视,发现导地线断股应及时处理或更换;另外应特别关注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的外层线股断股问题。

第二十二条加强对大跨越段线路的运行管理,按期进行导地线测振工作,发现动弯应变值超标应及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妥善处理。

第二十三条加强对导地线悬垂线夹承重轴磨损情况的检查,磨损断面超过1/4以上的应予以更换。

第二十四条在春检、秋检及日常巡视工作中,应认真检查锁紧销的运行状况,对锈蚀严重及失去弹性的应及时进行更换。

第二十五条加强零值、低值或破损瓷绝缘子的检出工作,防止在线路故障情况下因钢帽炸裂导致掉线事故。

第二十六条加强复合绝缘子的送检工作,特别是机械强度和端部密封情况的检查。复合绝缘子作耐张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使用。严禁在安装和检修作业时沿复合绝缘子上下导线。

第二十七条对重冰区和导地线易舞动区的线路应加强巡视和监测,具体防范措施参见第九章。

第二十八条在腐蚀严重地区,应采用耐腐蚀导地线。

第五章?预防污闪事故

第二十九条为降低线路的污闪跳闸率和事故率,避免重要线路发生污闪事故,杜绝电网大面积污闪事故,应严格执行GB/T16434-1996以及其他相关规定。

第三十条?完善防污闪管理体系,明确各级防污闪管理人员的职责。

第三十一条对绝缘子实行全过程管理,加强零值、低值绝缘子的检出工作,保证绝缘子运行状态良好。

第三十二条坚持定期进行线路绝缘子的盐密测量,及时了解污源变化和气候变化,并根据变化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污闪措施。及时修订污区分布图,做好防污闪的基础工作。

第三十三条新建和扩建线路的外绝缘配置应以污区分布图为基础,结合运行经验并根据城市发展、线路的重要性等,合理选取绝缘子的种类、伞型和爬距并适当留有裕度,提高线路防污闪能力。

第三十四条运行线路的外绝缘配置应不低于所处地区污秽等级所对应的爬电比距上限值,不满足要求的应予以调整。受条件限制短期内不能调整的,应采取有效的防污闪辅助措施。

第三十五条坚持适时的、保证质量的清扫,落实“清扫责任制”和“质量检查制”。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以盐密指导清扫的工作。

第三十六条复合绝缘子具有较强的抗污闪能力,可按DL/T864-2004的要求选用,但在使用中须考虑防雷要求,同时应加强对其端部密封情况的检查。

第三十七条绝缘子表面涂“RTV”涂料是预防污闪的辅助措施,在污秽严重地段可个别采用,具体按DL/T627-2004的要求执行。

第三十八条在鸟害多发地段,新建线路设计时应考虑采取防鸟措施。对运行线路的直线杆塔悬垂串和耐张杆塔跳线串第一片绝缘子,宜采用大盘径空气动力型绝缘子或在绝缘子表面粘贴大直径增爬裙,也可在横担上方增设防鸟装置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范措施。

第六章预防雷害事故

第三十九条为预防和减少雷害事故,应认真执行DL/T620-1997、DL/T621-1997和DL/T741-20**以及其他相关规定。

第四十条?各电压等级线路应具备相应的耐雷水平,尤其要保证发电厂、变电所(站)进线段具有足够的耐雷水平,不满足要求的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第四十一条新建110kV~500kV线路应沿全线架设双根架空地线,66kV线路应沿全线架设单根架空地线。架空地线的保护角应符合规程要求,山区线路尽量采用小保护角,在坡度较大地区宜采用负保护角。现有110kV单根架空地线或66kV无架空地线的线路,在雷害多发区,宜改为双根或单根架空地线。

第四十二条加强对绝缘架空地线放电间隙的检查与维护,确保动作可靠。

第四十三条根据不同地区雷电活动的剧烈程度,在满足风偏和导线对地距离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绝缘子片数或加长复合绝缘子结构长度,对复合绝缘子可在其顶部(接地端)增加一片大盘径空气动力型绝缘子,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对瓷绝缘子,还应加强零值、低值绝缘子的检出工作。

第四十四条积极开展雷电观测,掌握雷电活动规律,确定雷害多发区。对雷击跳闸较频繁的线路,找出易击点,采取综合防雷措施(包括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改善接地网的敷设方式、适当加强绝缘、增设耦合地线、使用线路型带串联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手段),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和事故率。

第四十五条采取降阻措施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段,可采用增加垂直接地体、加长接地带、改变接地形式、换土或采用接地新技术(如接地模块)等措施,慎用化学降阻剂。在盐碱腐蚀较严重的地段,接地装置应选用耐腐蚀性材料或采用导电防腐漆防腐。

第四十六条重视接地引下线的运行维护工作,腐蚀严重地区适当增大接地引下线的截面,在雷雨季节加强接地引下线与(杆)塔连接情况的检查。

第四十七条发电厂及变电所(站)进线段线路1~2km每2年进行一次接地电阻的检测工作,雷击多发区每3年一次,一般地段每4年一次。对接地装置除定期进行抽样开挖检查外,还应对历次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变化较大者应及时开挖检查。

第四十八条一般应使用接地摇表测量接地电阻值,测量结果应采用季节系数进行修正,季节系数的选取可参照《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

第七章?预防外力破坏

第四十九条认真贯彻执行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做好线路保护工作。发现有危害线路安全运行的单位和个人,及时递交《影响线路安全运行整改通知书》并敦促其整改。积极配合当地公安机关及司法部门严厉打击破坏、盗窃、收购线路器材的犯罪活动。

第五十条?积极取得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强对线路保护区的整治工作,严禁在保护区内植树、采矿、建造构筑物等,保证线路通道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第五十一条依靠群众搞好护线工作,建立并完善群众护线制度,落实群众护线员的保线、护线责任。

第五十二条在线路保护区或附近的公路、铁路、水利、市政等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并做好保线、护线的宣传工作,防止吊车等施工机具刮碰导线引起的跳闸或断线事故。

第五十三条严禁在线路附近烧荒、烧秸秆等,在烧荒季节加强巡视和宣传,一旦发现立即制止。

第五十四条严禁在距线路周围500米范围内(指水平距离)进行爆破作业。因工作需要必须进行爆破作业时,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线路安全,并征得线路产权单位或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报经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另外在规定范围外进行的爆破作业也必须确保线路的安全。

第八章?预防林区架空输电线路火灾事故

第五十五条为了预防林区架空输电线路火灾事故,应严格执行DL/T741-20**和《森林防火条例》及其他相关规定。

第五十六条对通过林区的架空输电线路,应加强巡视和维护,电力线与树木间距离应符合《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距离不足者,应敦促有关林业部门按规定及时砍伐。在森林防火期内应适当增加特巡次数,严防由于树木与电力线路距离不够放电引起森林火灾。

第五十七条新建(改建)线路通过林区应充分考虑森林火灾对线路造成的威胁,对运行中的线路通道内砍伐完的树木,应及时清理,以防发生火灾。

第五十八条通过林区的架空输电线路的通道宽度应符合现行设计标准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验收送电。

第五十九条进入林区工作的电业工作人员应熟悉《森林防火条例》及相关防火知识,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防火、灭火操作能力。

第六十条?进入林区进行线路作业时,其车辆、作业用具的使用以及作业方法等均应符合《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

第六十一条与林业部门建立互警机制,及时互通信息,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双方能够协同动作,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第九章预防导地线覆冰舞动

第六十二条处于重冰区的线路,应按照《重冰区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试行)进行设计,可适当增加耐张塔的使用比例、减小杆塔档距或适当增加导地线、金具等的承载能力。

第六十三条对设计冰厚取值偏低、抗冰能力弱而又未采取防覆冰措施的位于重冰区的线路应进行改造,尤其是跨越峡谷、风道、垭口等的高海拔地区线路,使其具备相应的抗冰能力。

第六十四条对覆冰厚度超过设计冰厚的线路,可采取如下的措施预防冰害事故。

(一)消除导线上覆冰

1.大电流融冰法

2.机械除冰法

3.被动除冰法

(二)防止绝缘子覆冰闪络

1.增大绝缘子的伞间距离。

2.改变绝缘子串的安装形式。

3.在绝缘子串之间插入大伞径绝缘子,以阻断冰桥的形成。

4.加强对绝缘子串的清扫,保持绝缘子清洁,减少绝缘子表面的积污量,以降低绝缘子串发生冰闪的几率。

第六十五条舞动多发地区的线路,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一)已加装防舞装置的线路,应加强对防舞装置的观测和维护,对超过设计冰风阈值发生的舞动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对已发生过舞动的线路,应及时进行检查和维修,并积极开展防舞研究,采取防舞措施(如加装防舞装置),以降低舞动发生的几率,减小舞动造成的损失。

(三)未加装防舞装置的线路,舞动易发季节到来时,运行部门应加强观测,并制定应急预案。

(四)加装防舞装置的同时应考虑防微风振动的要求,并进行必要的防振试验或现场测试,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预防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编制说明

第一章?总则

本章主要说明制订本措施的目的和依据以及本措施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措施并不涵盖预防线路事故措施的全部内容,各区域(省)电网(电力)公司可根据本措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

本章列出本措施所引用的部分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国家电网公司相关规定,但并不仅限于此。

第三章?预防倒杆塔事故

线路倒杆塔属电力生产恶性事故,不仅影响面大而且恢复送电时间很长,因此应尽可能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

第七条?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和气象因素的影响,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开特殊区域,并合理选取杆塔型式,确保杆塔强度满足使用条件要求。强调对处于地形复杂、气象条件恶劣、交通困难地段的杆塔,应适当提高设计标准。强调新建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不宜采用拉线塔;在人口密集区和交叉跨越处不采用拉线塔。

第八条?强调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拉V塔、拉猫塔和拉门塔连续基数不宜过多,不满足要求的应进行改造。原因在于如果拉线塔连续基数过多,只要有1基拉线塔发生倾倒,将会殃及临近拉线塔,事故范围扩大。

强调加强对拉线塔的保护和维护工作,拉线塔本体和拉线下部金具应采取可靠的防盗措施,必要时在拉线周围采取防护措施。目的在于防止因拉线受损而导致拉线塔倾倒。

第十二条?强调线路铁塔要采取相应的防盗措施。

第十六条?强调应制定倒杆塔事故应急预案,并在材料储备和人员组织各方面加以落实。目的在于一旦发生倒杆塔事故,能够尽快恢复送电,减轻损失。

第四章?预防断线和掉线事故

第十七条?强调架空输电线路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采用预防导地线断线和掉线的措施。

第二十条?强调新建线路重要交叉跨越处,应采用具有独立挂点的双串绝缘子和双线夹悬挂导线,档内导地线不允许有接头。运行中的线路,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应进行改造。因为在线路重要交叉跨越处发生导地线断线或掉线事故,后果将会很严重。

第二十二条?强调加强对线路大跨越段的运行管理,做好测振工作。

第五章?预防污闪事故

预防污闪事故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提高线路外绝缘配置的总体水平,实施“配置到位、留有裕度”的原则,提高电网抵御能力。

第六章?预防雷害事故

第四十三条?实践证明在复合绝缘子接地端增加一片大盘径空气动力型绝缘子或加长复合绝缘子结构长度,是减少复合绝缘子雷击闪络的有效措施。

第七章?预防外力破坏

第五十一条?强调建立并完善群众护线制度。

第五十四条?该条内容摘自《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十条。

第八章?预防林区架空输电线路火灾事故

为了预防林区架空输电线路火灾事故,重点强调应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条例》。

第九章?预防导地线覆冰舞动

线路严重覆冰以及导地线因覆冰等原因发生舞动会造成线路金具损坏、导地线断线或掉线甚至倒杆塔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对线路的安全运行危害较大。本章从线路设计到对运行线路导地线覆冰舞动观测及预防整改几方面对导地线覆冰舞动提出了较具体的防范措施。

篇3:输电线路事故预想反事故措施

?由于输电线路分布很广,又长期处于露天之下运行,所以经常会受到周围环境和大自然变化的影响,从而使输电线路在运行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据历年运行情况统计,在各种故障中多属于季节性故障。为了防止线路在不同季节发生故障,就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反事故措施,从而保证线路安全运行。1、风力过大:风力超过杆塔的机械强度,就会使杆塔歪例或损坏。并使导线产生振动、跳跃和碰线。2、雨量影响:毛毛细雨能使脏污绝缘子发生闪络,甚至损坏绝缘子。倾盆大雨久下不停时,会使河水暴涨或山洪暴发,造成倒杆事故。3、冰雪过多:当线路导线、避雷线上出现严重覆冰时,首先是加重导线和杆塔的机械负荷,使导线弧垂过分增大,从而造成混线或断线;当导线、避雷线上的覆冰脱落时,又会使导线、避雷线发生跳跃现象,因而引起混线事故。此外,由于瓷瓶或横担上积聚冰雪过多,进而引起绝缘子的闪络事故。4、雷电的影响:不仅会使绝缘子发生闪络或击穿,有时还会引起断线或劈裂木杆或木横担等事故。5、鸟害:鸟在杆塔上筑巢或在杆塔上停落,有时大乌穿过导线飞翔,均可能造成线路接地或短路等事故。6、环境污染:在工业区,特别是化工区或其他有污源地区,所产生的尘污或有害气体,会使绝缘子的绝缘水平显著降低,以致发生闪络事故。在木杆线路上,因绝缘子表面污秽、泄漏电流增大,故会引起木杆、木横担的燃烧事故。有些氧化作用很强的气体,则会腐蚀金属杆塔、导线、避雷线和金具等。7、气温变化:空气温度变化时,导线的张力也变化。在炎热的夏天,由于导线的伸长,?使弧垂变大,可能会造成交叉跨越处放电事故;而在寒冷的冬天,由于导线收缩,弧垂变小,应力增加,又可能造成断线事故。??除上述各点之外,其他造成线路事故的原因还很多。如外力影响的事故,在线路附近放风筝,在导线附近打鸟放枪,在杆塔基础旁边挖土以及线路附近有高大树木等。这些都会影响线路正常运行,也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但是,只要我们严格执行各种运行、检修制度,切实作好维护和检修工作,认真执行各项反事故技术措施,即可保证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上述各种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在绝缘子表面粘附的污秽物质,一般均有一定的导电性和吸湿性。因此,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会大大降低绝缘于的绝缘水平,从而增加绝缘子表面泄漏电流,以致在工作电压下也可能发生绝缘子闪络或木杆燃烧的事故。这种由于污秽引起的烧闪事故,统称为污秽事故。1、污秽的种类按污秽的来源和形态可分为:(1)、自然污秽:在空气中飘浮的微生,海风带来的盐雾,盐碱严重地区大风刮起的尘土以及鸟类粪便等。(2)、工业污秽:工厂、蒸汽机车等工业企业排出的烟尘或废气。(3)、颗粒性污秽:这种污秽物质,一般呈各种形式的颗粒,如灰尘,烟尘等。(4)、气体性污秽:这种污秽物质呈气态,弥漫空气中,具有很强的附盖力。例如各种化工厂排出的气体,海风带来的盐雾等。2、污秽而引起的事故各种污秽物质的性质不一样,对线路绝缘的影响也不一样。普通的灰尘容易被雨水冲刷掉,所以对绝缘性能影响不大。可是工业粉尘附在绝缘子表面上能构成一层薄膜。就不能被雨水冲掉,因此对绝缘性能影响极大。煤烟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和硫;水泥厂喷出的飞尘主要是氧化钙和氧化硅;盐雾中主要含有氯化钠。这些污秽物质在干燥时呈盐状,?导电不好,但其水溶液则呈离子状态,因而有较高的导电系数。所以这些污秽物在干燥天气时,即使附于瓷瓶表面,瓷瓶也还能保持一定的绝缘水平。但在潮湿天气时.绝缘水平却大大降低,从而引起绝缘子闪络,木杆燃烧事故。在化工厂和大量使用储藏酸、碱场所的附近,空气中有大量污秽气体,这类气体吸湿后形成导电性能很强的液体,使瓷瓶绝缘水平大大降低,也能引起烧闪事故。当污秽物质吸潮后,导电性能增大的同时,还会增加瓷瓶表面的泄漏电流。在木杆上.由于泄漏电流增大,泄漏电流通道上产生的热量增加,就有可能引起木杆燃烧。木杆燃烧常发生在木材互相连接处、绝缘子固定处及拉线上把。这些部位由于两个部件连接的不严。或由于表面形状变化的原因,造成泄漏电流比较集中,发热量比其它部位大,因而易引起木杆燃烧事故。污秽除了容易引起绝缘子闪络、木杆燃烧事故外,还能引起导线、避雷线、杆塔上的金属部分发生锈蚀。污秽事故与气候条件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在空气湿度大的季节容易发生这类事故。例如毛毛雨、小雪、大雾和雨雪交加等天气。在这些天气下,空气中湿度比较均匀,由于各种污秽物质的吸湿性不一样,导电性不一样,从而形成泄漏电流集中,引起烧闪事故。而在大雨天气里,虽然空气中的湿度也很大,但由于水量较大,对绝缘子有冲洗作用;出于水最大,污秽物质均能在很短的时间吸足水分,避免了泄漏电流局部集中;因此在大雨时,就不能引起挠闪事故。污秽事故的特点是;受影响的面积广,产生污秽事故的因素,一般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污秽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不能依靠重合闸迅速恢复送电,而必须经过检修才能送电。此外,污秽事故的发生,还会造成整个电力网故障。所以污秽事故是电力系统的一种恶性事故,必须认真对待。3、防止污秽事故的措施为了防止污秽事仇必须采取适当的技术组织措施。?(1)确定线路污秽的季节根据历年发生污秽事故的时间和当时的气候条件,找出污秽事故与季节、天气等因素的关系,从而确定线路容易发生污秽的季节,以便使防污工作在污秽季节之前完成。?(2)防污技术措施目前比较有效的防污秽技术措施有以下几项。①作好绝缘子的定期清扫:绝缘子清扫周期一般是每年一次,但还应根据绝缘子的脏污情况及对污样分析的结果适当确定洁扫次数。清扫的方法有停电清扫,不停电清扫,不停电水冲洗三种方法。停电清扫:即在线路停电以后工人上杆塔,用抹布擦试,如遇到用干布擦不掉的污垢时,也可用水湿抹布擦擦,也可用酿有汽油布擦,或用肥皂水掠也行,但必须用净水冲洗一下绝缘子以免有碱性物附着在绝缘于上。无论用那种方式擦绝缘子最后都应用干净的布再擦一遍。不停电清扫:一般是利用装有毛刷或绑以棉沙的绝缘杆,在运行线路上擦拭绝缘子。所使用的绝缘杆的长短取决于线路电压的高低,在清扫时工作人员与带电部分,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应有监护人。不停电水冲洗:带电水冲洗绝缘子的清扫方法和其它方法相比较,有设备简单、效果良好,可以带电进行,工作效率高,改善了工人的工作条件等优点。②定期测试和及时更换不良绝缘子:线路上如果存在不良绝缘子,线路绝缘水平就要相应地降低,再加上线路周围环境污秽的影响,就更容易发生污秽事故。因此,必须对绝缘子进行定期测试,发现不合格的绝缘子就应及时更换,使线路保持正常的绝缘水平。一般l~2年就要进行一次绝缘子测试工作。③提高线路绝缘水平:提高绝缘水平以增加泄漏距离的具体办法是;增加悬垂式绝缘子串的片数;对针式绝缘子,提高一级电压等级;将配电线路的断引处或终端杆的单茶台改成双茶台;也可将一个茶台和一片悬式绝缘子配合使用。④采用防污绝缘子:采用特制的防污绝缘子或将一般悬式绝缘子表面涂上一层涂料或半导体釉,以达到抗污闪的能力。(3)防止木杆燃烧的措施:防止木电杆燃烧往往比防止绝缘子闪络更为重要。前面提到,木杆燃烧的原因是由于绝缘子表面污秽受潮后,绝缘性能降低,泄漏电流增大,致使木杆各部件连接处导电性不一致,而形成局部的电流集中或电压集中。电流集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电压集中会造成局部放电而产生高温,从而引起木杆燃烧。因此,防止木杆燃烧的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消除或减少局部的电流集中或电压集中,具体措施加下:①、定期测试绝缘子,及时更换不合格的绝缘子。②、保证木质结构各联结部分紧密连接,特别是绝缘子串挂钩和木横担连接处,木横担与木杆接合处。穿心螺栓与穿心螺栓孔的大小应配合紧密,穿心螺栓两头应加垫圈,螺母要紧固。③、在雷害不很严重的地区,可以把三相绝缘子串挂钩或针式绝缘子铁脚用直径为4~6毫米铁线连接起来,接到接地引下线上,使泄漏电流直接入地,这是防止木杆燃烧的最好措施。④、加装分流绑线:分流绑线一般加在绝缘子串挂钩和木横担连结处和木横担与木杆连接处。其他连接处若也能加装。效果更好。分流绑线可以将泄漏电流迅速的比较均匀的传到整个木杆表面,使泄漏电流不致于集中,从而起到分流作用,并可消除击穿现象,避免高温的产生。分流绑线是用直径2毫米以上的铜线、铝线或铁线,并用长度为50~70毫米的钉子订在横担或电杆上。绑线在钉子上缠一圈,钉子要钉在木材没有缝隙的地方,并整齐地钉到木材中去。每年在污秽季节前,应将分流绑线整修一次。因此,安装、维护工作量较大,若检修工作跟不上,则由于木材受潮膨胀,干燥收缩会使分流绑线松弛,因而更容易造成燃烧木杆,故目前多不采用分流绑线。三、输电线路覆冰及其消除措施1、输电线路覆冰的原因输电线路的覆冰是在初冬和初春时节(气温在零下五度左右),或者是在降雪或雨雪交加的天气里,在输电线路的导线、避雷线、绝缘子串等处均会有冰、霜和湿雪混合形成的冰层。这是一层结实而又紧密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冰层,形成覆冰层的原因,是由于在自然界物体上附着水滴,当气温下降时,这些水滴便凝结成冰,而且越结越厚。有时,也会在导线表面上结上一层白霜,呈冰渣性质,其重量比坚实的覆冰轻得多,但其厚度却大得多。一般当空气中有大量水分且有微风时,最易形成笛。在湿雪降落时,湿雷一方面粘在导线上,同时又会浸透正在结冰的木,使冰层越来越厚,最厚可达10厘米以上。当风向与线路平行时,覆冰的断面呈椭圆形;当风向与线路垂直时,覆冰的断面呈扇形,即在导线的一个侧面;当无风时,覆冰则是均匀的一层。此外,覆冰还与线路走向有关,在冷、热空气的交汇处经过的线路,覆冰就更严重。贸冰在导线或绝缘子上停留的时间也是不同的,达主要决定于气温的高低和风力的大小,短则几小时,长则达几天。2、因覆冰而发生的事故导线和避雷线上的覆冰有时是很厚的,严重时会超过设计线路时所规定荷重。如果导线、避雷线发生覆冰时还伴着强风,其荷重更要增加,这可能引起导线或避雷线断线,使金具和绝缘子串破坏,甚至使杆塔损坏。尤其是扇形覆冰,它能使导线发生扭转,所以对金具和绝缘子串威协最大。常见的线路覆冰事故有以下几种:(1)杆塔因覆冰而损坏,一般是由于直线杆塔某一侧导线断线所造成的。此时,由于带覆冰的导线在该杆塔的另一侧形成较大的张力,使杆塔受到过大的荷重,故造成倒杆或倒塔事故。(2)导线覆冰事故,如果导线在杆塔上是垂直排列的,当导线和避雷线上的覆冰有局部脱落时,因各导线的荷重不均匀,会使导线发全跳跃现象,从而使导线发生碰撞,造成短路故障。(3)线路各档距覆冰不均引起事故,由于线路各档距内的覆冰不均等原因,会使各档距内的弧垂发生很大变化。有严重覆冰的档距内的导线荷重很大,将使导线严重下垂,以致有时使导线离地面距离减小到十分危险的程度,因而发生事故。(4)绝缘子串理冰事故,虽然绝缘子上冰层厚度所增加的重量不大,但却降低了绝缘于串的绝缘水平,会引起闪络接地事故,甚至烧坏绝缘子,其后果也很严重。3、覆冰的防止和消除措施为了防止覆冰所引起的故障,设计杆塔时,应考虑由于覆冰所形成的外加荷重。对经常发生严重覆冰的地区,架设耐覆冰式的线路,这种线路的杆塔较一般杆塔的机械强度大,档距较短,导线张力较小。为了避免碰线,导线应采用水平排列的布置方法,并应适当地加大导线和避雷线之间的距离。选择线路路径时,应注意避开冷、热空气的交汇处。但是在覆冰特别严重的地区,上述措施还是不够的,覆冰仍可引起破坏线路的事故。因此,在运行中必须观察导线上产生覆冰的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消除。消除导线上的覆冰,有电流熔解法和机械打落法。(1)电流熔解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加大负荷电流或用短路电流来加热导线使覆冰熔解落地,达到除冰的目的。具体做法有以下三种:①用改变电力网的运行方式来增大线路负荷电流。②将线路与系统断开,并将线路的一端三相短路起来,另一端用特设的变压器或发电机来供给短路电流。③当采用增大线路负荷电流来加热导线的做法时,应在覆冰开始形成的初期,即加大负荷电流,作为预防措施。但是这种办法会使线路的电压降低、增大电能损耗,所以不能长期使用。当用短路法来熔化覆冰时,则应根据线路长度,导线的截面和材队,淮备好必要的设备,其容量应事先计算好,使之能够满足熔冰的要求。(2)机械除冰法机械除冰法是比较原始的,除冰器的样式各地区也都不相同,其种类很多,机械除冰法主要缺点是,必须停电进行,费时、费力。采用机械除冰法时,必须保证导线和避雷线不发生任何机械损坏。①从地面上向导线或避雷线抛掷短木棍,打碎覆冰,使之脱落。也可以用木杆或竹竿进行敲打,使覆冰脱落。如果线路停电困难也可用绝缘杆来敲打覆冰。②用木制套圈套在导线上,并用绳子顺着导线拉,便可消除覆冰。③用滑车式除冰器来除冰。在设计架空线路时,一般都按当地最大风力做了验算,并采取了适当措施。但是自然界情况是复杂的,变化的。因此,气象情况仍然有可能超过设计条件,或由于设计时的考虑不周,日常的维护工作疏忽,而发生事故。由于风的影响,而引起线路故障,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如果风力超过了杆塔的机械强度,扦塔会发生倾斜或歪倒而造成损坏事故。另一方面由于风力过大,会使导线承受道大风压,因而产生摆动;又由于空气涡流作用,就可能使这种摆动成为不同期摆动(就是说各相导线不是同时往一个方向摆动),因而引起导线之间互相碰撞,造成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因大风把草席、铁皮、天线等杂物刮到导线上也会引起停电事故。1、各种不同的风力对导线和避雷线的影响(1)当风速为为每秒0.5~4米时(相当于1~3级风),容易引起导线或避雷线振动而发生断股甚至断线。(2)在中等风速(每秒5~20米,相当于4~8级风),导线有时会发生跳跃现象,易引起碰线故障。③、大风时各导线摆动不一,就会发生碰线事故或线间放电闪络故障。2、杆塔发生倾斜或歪倒的原因(1)风力超过杆塔设计强度。(2)杆塔部件腐蚀,强度降低。(3)杆塔在修建后,由于基础末夯实,经过雨季和一段时间之后,基础周围的土壤可能发生不均衡的下沉,从而引起杆塔歪斜。(4)由于冬季施工,回填土是冻结的土壤;到了春天,土壤开始解冻,并使基础附近的土壤松动,因而造成杆塔歪斜。(5)杆塔各连接部分松动或拉线锈蚀等原因也会使杆塔发生故障。(6)由于设计或施工错误,如杆塔埋入的深度不够,杆根部分来加补强等,也会使杆塔发生歪倒事故。3、防风工作的基本要求(1)掌握线路所通过地区的大风规律,由于各个地区的具体地形不同,各个地区的风力大小也不会一样,所以必须掌握风的规律(例如:最大风速、常年风向、大风出现的季节和日数等),以便在大风到来之前做好一切防风准备工作。(2)对杆塔及其基础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发现基础坑内的土壤下沉,应填补土壤子以夯实。当发现杆塔有倾斜时,应分析找出原因,并设法立即扶正,同时格基础夯实。对于配电线路还应加装人字拉线。对于木杆,特别要检查杆根的腐朽情况。杆根的腐朽部位,一般发生距地面400~500毫米深的断面处。因此,必须把这一部分杆根挖出来进行检查。检查的方法大多采用敲击法,但当木材比较潮湿时,敲击后传出的声音可能因不准确而造成误判。因此一般应在挖开杆根后,晾晒一段时间(3—7天)再进行检查。检查杆根时,特别应注意杆根内部的腐蚀情况,一般可用小木钻打眼的方法拉查。当木材剩余的良好部分的直径(剩余直径)小于原直径的2/3时,就应考虑补强。杆根补强,还要考虑杆型、杆高、导线截面大小、档距大小等因素。对于不必补强的木杆,在检查后均应涂上防腐沥青。(3)杆塔拉线的检查?检查杆塔拉线的松紧程度,松的应调紧。还应检查拉线及其坝入地下部分的腐蚀或锈蚀情况,严重时应予以更换。此外,对导线、避雷线和跳线的弧垂,在大风到来之前也应进行重点测量和调整。五、导线的振动1、导线的振动在线路的档距中,由于风力的作用而引起导线的周期振荡,称为导线的振动。这种振动是在导线的垂直方向,每秒有几个到几十个周波,并且在整个档距了l中形成一些幅值较小的一般不超过几个厘米的静止波。在发生振动时,因为导线振动快,所以,在振动时不容易觉察,只是觉得导线在某些地方看起来好像是双线一样。通常遇到导线振动时,在线路上可以听见有撞击的声音。这种声音是从导线和悬挂导线的金具相碰所发出来的。导线振动的可能性和振动过程的性质(频率、波长、振幅),取决于很多因素;即导线的材料和直径;线路的档距和导线张力;导线距地面的高度;风的速度和方向以及线路经过地区的性质等。导线振动时的振幅决定于导线的张力和弹性,实际上,这振幅的数值不大于导线直径两倍。导线振动的参数(如频率、波长)以及导线是否发生振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风速。风速在0.5~0.8米/秒时,导线便产生振动。当风速增大时,在接近地面的大气层里,由于地面摩擦的结果,使出现气旋。气旋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包围所有更高的气层,并破坏了上层气流的均匀性。也即破坏了导线悬挂处气流的均匀性,使导线停止振动。当风向与导线轴线的夹角在90°~45°时,便可观察到稳定性的振动;在45°~30°时,振动便具有较小的稳定性;而小于20°时,一般不出现振动。线路经过地区的地形条件如地势,自然遮蔽物(植物)和所有各种靠近线路的建筑物对靠近地面风的风速,风向和风的均匀性有很重大曲影响,因而也影响导线的振动情况。平坦、开阔的地带有助于气流的均匀流动,并形成促进导线强烈振动的条件。线路沿斜坡通过和跨越不深的山谷和盆地,对风的均匀性没有重大的影响,因而不妨碍振动的发生。对于在地形极其交错的地区(山区),即在线路下或线路附近有深谷,堤坝和各种建筑物.特别有树木时,这就不同程度上破坏了气流的均匀性,使振动不易出现。2、防振的措施防振的方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护线条或特殊线夹专为防止振动所引起的导线损坏;另一种是采用防振锤、防振线(阻尼线)来吸收振动的能量以消除振动。?(1)、护线条的作用在导线悬挂点使用专用的护线条,其目的是加强导线的机械强度。护线条是用与导线相同的材料制成,其外形是中间粗两头纫的一根铝棍。运行经验证实,采用护线条,不仅能很好的保护导线而且能减少导线的振动。?(2)、防振锤防振锤是由两个形状如杯子的生铁块组成。两个生铁块分别固定在一根钢绞线的两端,而钢绞线的中部用线夹固定在导线上。当导线振动时,线夹随导线一同上、下振动.由于重锤的惰性,使钢绞线两端不断上下弯曲,使钢绞线股间及分子间都产生摩擦,从而消耗振动能量。钢纹线弯曲得越激烈,所消耗的能量也愈大,使风传给导线的振动能量被消耗得不能产生大幅度的振动,而且风传给导线的能量也随振幅下降而下降。防振锤消耗的能量也随振幅下降而下降,最终在能量平衡条件下,以很低的振幅振动。一般是在每一档距内的每一条导线两端上安装防振锤。(3)、阻尼线根据国内外运行试验证明,阻尼线有较好的防振效果,它在高频率的情况下,比防振锤有更好的防振性能。阻尼线取材容易,最好采用与导线同型号的导线作阻尼线(避雷线也可采用与其型号相同的材料)。阻尼线的长度及弧垂的确定,应使导线的振动波在最大波长和最小波长时,均能起到同样的消振效果。对一般档距,阻尼线的总长度可取7~8米左右,导线线夹每侧装设三个连接点。六、防暑过夏工作随着夏季到来,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植物生长茂盛,尤其山区树林,这给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带来很大影响。为了保证线路安全运行,我们必须做好线路防暑过夏工作,主要包括检查交叉跨越距离,防洪、防风和防止树木引起的事故等。1、检查交叉跨越在夏天,由于气温高,导线弧垂增大,会使交叉跨越距离变小,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在巡视线路时,应检查交叉跨越距离,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运行中的线路,导线弧垂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气温、导线温升和导线上的垂直荷重。当导线温度最高或导线结冰时,都有可能使弧垂变大。因此在检查跨越距离是否合格时,各地区应用导线结冰或最高温度来验算。(2)档距中导线弧垂的变化是不一样的,靠近档距中心的弧垂变化大,靠近导线固定处变化小。因此,在检查交叉跨越时,一定要注意交叉点距杆塔的距离。在同样的交叉距离下,交叉点越靠近档距中心,危险性越大。(3)检查交叉距离时,应记录当时的气温,以便对照。2、架空线路的防洪由于大部分输电线路经过平原、丘陵,跨过山谷、河川,或在水库下游通过,因此在夏季洪汛季扎就有可能遭受洪水的袭击而发生事故。所以,架空线路的防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1)洪水对架空线路的危害洪水对线路杆塔的危害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①杆塔基础土壤受到严重冲刷流失,因而破坏了基础的稳固性,造成杆塔倾倒;②基础已被洪水淹没,水中的漂浮物(树木、柴草等)挂到杆塔或拉线上,这就增大了洪水对杆塔的冲击力,若杆塔强度不够,则造成倒杆事故;③跨越江河的杆塔,由于其导线弧垂比较大,跨越距离较小,故随洪水而来的高大物件容易挂碰导线,致使造成混线、断线或杆塔倾倒;④位于小土堆、边坡等处杆塔,由于雨水的浸泡和冲刷引起坍塌、溜坡,造成杆塔的倾倒。(2)、防洪对策及基本要求综上所述,由于洪汛而造成的事故,往往是由于杆塔的倾倒引起的。而且在洪水中进行抢修比较困难,有时甚至不能马上进行抢修,故会影响正常供电。因此,防洪必须以预防为主,事先摸清水情,了解洪水规律,对有被洪水冲击可能的杆塔应在汛期前认真检查.及时采取防洪措施。输电线路防洪的技术措施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全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决定,具体办法有:①对杆塔基础周围的土壤,如果有下沉、松动的情况,应填土夯实,在杆根处还应培出一个高出地面不小于30厘米的土台;②采用各种方法保护杆塔基础的土壤,使其不被冲刷或坍塌,例如打围桩、保持周围植被等等。③对于设在水中或汛期有可能被水浸淹的杆塔,应根据具体情况增添支撑杆或拉线;④在汛期有可能被洪水冲击的杆塔,根据具体情况,应增添护堤。3、树木的修剪和砍伐春夏两季,树木生长速度很快,在线路下面或附近的树木就有可能碰触导线。在大风天气里树枝摇摆,有时也会发生断枝、倒树的情况,因为树木本身水分较大,当触及输电线路时,就会造成接地或烧伤导线等故障,还可能引起火灾。为了防止树木引起线路故障,就必须适当进行树木的修剪和砍伐工作,以使树木与线路之间能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⑴架空线路通过林区时,必须留出通道,?l~10千伏线路的通道的宽度应不小于线路宽度加10米。35~330千伏线路的通道宽度,应不小于线路宽度加上林区主要树木生长高度的两倍。通道附近超过主要树种高度的个别树木,应进行砍伐。但下列情况,可以不留通道。①树木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米。②电力线路与树木自然生长高度间的垂直距离,在导线最大弧垂时应符合下表4-5的数值:表4-5电力线路与树木自然生长高度间的垂直距离线路电压(千伏)l~1035~110154~220330最小垂直距离(米)3.04.04.55.5③架空线路通过公园、绿化区和防护林带时,通道宽度应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但树木和边线在最大偏斜时的距离不得小于下表4-6的数值:4-6树木和边线在最大偏斜时的距离线路电压(千伏)l~1035~110154~220330距离(米)3.03.54.05.0④架空线路通过果树林、经济作物林(茶、油桐等)以及城市绿化用的灌木林时,不必留出通道,但导线至树稍的距离应不小于下表4-7所列数值:表4-7导线至树稍的距离线路电压(千伏)l~1035~110154~220330距离(米)1.53.03.54.5⑵架空线路的防护区为导线边线向两侧延伸一定距离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各级电压线路防护区规定如下表4-8所示:表4-8各级电压线路防护区规定线路电压(千伏)1~1036~UO154~330距离(米)51015架空线路经过工矿、城镇等人口密集的地区,不规定防护区,但导线与建筑物(包括树木)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下列表4-9所示数值:表4-9导线与建筑物(包括树木)之间的距离线路电压(千伏)1~1035110154~220330最大弧垂情况下的垂直距离(米)3.04.05.06.07.0最大风偏情况下的水平距离(米)1.53.04.05.06.0树木修剪后和修剪前的距离可比上列数值差±0.5米;如保持上述距离确有困难时,可与有关单位协商适当缩小距离并增加修剪次数,以照顾实际情况。在修剪、砍伐树木时,必须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携带必要的工具和安全用具,做好一切安全措施以防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在伐树时,要有全局观点,即要照顾到线路的供电安全,也要照顾到绿化、防风和林业生产等需要。因此,应和有关单位协商。七、防止乌害和外力的破坏1、防止乌类对架空线路的危害到了春季,鸟类开始在杆塔上筑巢产卵孵化,尤其是乌鸦与喜鹊特别喜欢在横担上做窝。当这些鸟类嘴里叼着树枝、柴草、铁丝等物在线路上空往返飞行,当树枝等落到导线间,或搭在导线与横担之间,就会造成接地或短路事故。体型较大的鸟类在线间飞行或鸟类打架也会造成短路事故。杆塔上的鸟巢与导线间的距离过近,在阴雨天气或其它原出,便会引起线路接地事故;在大风暴雨的天气里,鸟巢被风吹散触及导线,因而造成跳闸停电事故。由上可见,在鸟类活动频繁的季节,应积极开展防止鸟害工作,以保证线路安全运行。在此仅介绍两种行之有效的防止鸟害的办法。⑴增加巡线次数,随时拆除鸟巢,特别对搭在耐张绝缘子串上的;搭在过引线上方的;搭在导线上方的以及距带电部分过近的鸟巢应及时拆除。在拆除鸟巢时,电杆下面应有专人监护,并应使用绝缘工具进行。⑵安装惊鸟措施,使鸟类不敢接近架空线路,常用的具体办法有:①在杆塔上部挂镜子或玻璃片,②装风车或翻板;③在杆塔上挂带有颜色或能发声响的物品;④在杆塔上部挂死鸟;⑤在鸟类集中处还可以用猎枪成爆竹来惊鸟。这些办法虽然行之有效,但时间较长,鸟类习以为常也会失去作用,所以最好是各种办*换使用为好。如果杆塔上鸟巢的位置还不至于危及线路的安全运行,可暂时不去拆它,等到产卵后或孵出小鸟时再去扒窝摔蛋(小鸟),这样的拆除比较彻底,鸟就不敢再来了。对于木杆,要加强由于啄木鸟锛啄本质而造成所谓“鸟洞”的检查,检查中如果发现剩余的木材直径小于原直径的2/3,就应该补强。一般采用打帮木的方法,帮木的长度为1.5米左右,帮木在鸟洞的上下方各用一根穿心螺丝紧固。每根穿心螺丝的上下方各用44.o毫米的铁线2统绕3—5圈,并用卡钉钉久。对于已有的鸟洞,应采取措施予以堵塞,防止积水、腐朽扩大。2防止外力破坏造成线路故障外力破坏是指人们有意或无意而造成的线路故障。而大量的外力破坏是由于人们疏忽大意或对电的知识了解不够而引起的。例如:砍伐树木、建筑施工作业、机耕作业、放炮取石、交通事故以及小孩放风筝等。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电气知识和安全用电的宣传,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做好各方面工作,以防止外力破坏事故。

篇4:国网公司十八项反事故措施:防止输电线路事故

为防止输电线路事故的发生,应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预防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2004]641)、《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生技[2005]174号)及其它有关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

6.1设计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6.1.1加强设计、基建及运行单位的沟通,充分听取运行单位的意见。条件许可时,运行单位应从设计阶段介入工程。

6.1.2充分考虑特殊地形、气象条件的影响,尽量避开重冰区及易发生导线舞动的地区,并合理选取杆塔型式及强度。对易覆冰、风口、高差大的地段,宜缩短耐张段长度,同时杆塔设计应留有裕度。

6.1.3线路应尽可能避开矿场采空区等可能引起杆塔倾斜、沉陷的地区。

6.1.4220kV及以上新建线路在农田、繁华地段不宜采用拉线塔。

6.1.545度及以上转角塔的外角侧宜使用双串瓷或玻璃绝缘子,以避免风偏放电。

6.1.6设计阶段应因地制宜开展防雷设计,适当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水平。对500kV线路及重要电源线,防雷保护角应不大于10度。

6.1.7做好防洪、防汛设计。输电线路应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设计。对可能遭受洪水、暴雨冲刷的杆塔应采取可靠的防汛措施;铁塔的基础护墙要有足够强度,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6.1.8对于重要的直线型交叉跨越塔,包括跨越110kV及以上线路、铁路、高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通航河流等,应采用双悬垂串、V型或八字型绝缘子串结构,并尽可能采用双独立挂点。

6.1.9线路设计中应考虑防止导地线断线的措施,对导地线、拉线金具要有明确要求。

6.1.10加强杆塔防盗设计,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杆塔8米及以下宜采用防盗螺栓。

6.1.11使用复合绝缘子时,应综合考虑线路的防雷﹑防风偏﹑防鸟害等项性能。城区线路应慎用玻璃绝缘子,以防止自爆伤人。

6.2基建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6.2.1线路器材应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不允许使用不合格产品。

6.2.2塔材、金具、绝缘子、导线等材料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妥善加以保管,严防硌压产生宏观压痕。

6.2.3复合绝缘子相对易于破损,在施工中应避免损坏复合绝缘子的伞裙、护套及端部密封,严禁人员沿复合绝缘子上下导线。

6.2.4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隐蔽工程应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运行单位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掩埋,否则严禁立杆塔、放线。

6.2.5砼杆应有埋入深度标识。新建线路在选用砼杆时,应采用在根部标有明显埋入深度标识的、符合设计要求的砼杆,为施工及验收工程质量提供直观可靠的检测依据,并为提高运行维护质量提供有效手段。

6.3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6.3.1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倒杆塔、断线等事故的反事故预案,并在材料、人员上给予落实。

6.3.2加强线路巡视

6.3.2.1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线路巡视,在恶劣气象条件发生后应组织特巡。

6.3.2.2大负荷期间应增加夜巡,并积极开展红外测温工作,以有效检测接续金具(例如:压接管、耐张线夹等)的连接状况。

6.3.2.3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和推广,积极采用先进的智能巡检系统,条件许可时应开展直升机巡线工作。

6.3.3及时处理线路缺陷,尽量缩短线路带缺陷运行时间。

6.3.4加强铁塔构件、金具、导地线等设备腐蚀的观测和技术监督。应按照《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741-20**)的要求,对于运行年限较长、出现腐蚀严重、有效截面损失较多、强度下降严重的,积极开展防腐处理,必要时进行更换。

6.3.5防止外力破坏

6.3.5.1可能引起误碰线路的区段,应悬挂限高警示牌或采取其它有效警示手段。

6.3.5.2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的支持,充分发挥电力企业保卫部门的作用,积极宣传《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开展群众护线工作,严厉打击盗窃线路器材的犯罪活动。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