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打焦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锅炉打焦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7

一、总则

为安全有效地预防和处理锅炉结焦事件,避免因安全措施执行不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为原则,以《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除焦的有关规定为指导,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措施。

二、组织措施:

遇打焦情况时,班组必须立即通知设备部、锅炉专业管理人员、项目部安全专工,结焦较多时告知项目部经理。待设备部人员到场后,方可开展打焦工作。

组长:设备部锅炉专业值班人员

副组长:锅炉专业管理人员或项目部夜间值班人员

成员:班组人员

安全监督:项目部安全专工或项目部夜间值班人员

三、技术措施:

1、冷灰斗打焦,要保证平台完整,并确定好紧急撤离路线。

2、在松动冷灰斗入孔门螺栓前,先要用撑杆抵牢入孔门,用绳索系牢入孔门拉手、撑杆和锁紧螺栓,松开锁紧螺栓后,人站在入孔门侧面用绳索拉开入孔门,以防冷灰斗内的焦灰突然崩塌喷出伤人。

3、打焦工作以机械挤压为主,现场必须有就地运行人员配合打焦。

4、如炉底挤压头长时间关闭,应根据渣量情况,逐步开启挤压头,防止排渣过多损坏钢带机。

5、在冷灰斗打焦时,如炉内有焦块落下的迹象时,要关闭人孔门,采用定期排渣方式,以防掉焦伤人。

6、如排渣机、碎渣机出现故障需处理时,必须关闭炉底挤压头,以防落焦伤人,待排渣机、碎渣机处理工作全部结束后,方可开启挤压头。但排渣机、碎渣机检修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为安全起见,检修超过3小时应暂停检修工作,及时联系输焦。

7、冷灰斗打焦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入孔门,并紧固人孔门螺栓。

8、打焦过程中禁止进行吹灰工作,如必须吹灰时应通知打焦人员暂时离开。

9、现场地面的焦块要及时清理干净,以减少焦灰的飞扬。

10、在冷灰斗打焦过程中,排渣机、碎渣机要正常投运。

12、如结焦严重需使用消防水除焦时,应征得相关部门批准。

四、安全措施:

1、打焦工作,须由经过训练的工作人员进行,实习人员未经指导与学习,不准单独进行打焦工作。

2、打焦时工作人员必须穿着专用防烫服、工作鞋,戴防烫的手套和头盔。

3、当燃烧不稳定、有炉烟外喷、吹灰时,禁止打焦。

4、打焦时,两旁应无障碍物,以便有炉烟外喷或灰焦冲出时,工作人员可以向两旁躲避。

5、打焦工作前应办理工作票或事故抢修单,制定危险点分折与预控措施,运行人员应保持燃烧稳定并适当地提高炉膛负压,在司炉操作处所,应有明显的“正在打焦”的标志。

6、打焦时,工作人员应站在平台上或地面上,不准站在楼梯上、管子上、栏杆上等地方,工作地点应有良好照明。

7、打焦用的工具必须完整适用,用毕须将工具放在指定的地点。

8、在结焦严重或有大块焦掉落可能时,应停炉打焦。

9、打焦时不准用身体顶着工具,以防打伤。工作人员应站在打焦口的侧面,斜着使用工具,现场要有人监护。

10、在打焦时炉底冷灰斗周围应设置围栏,与生产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现场。

11、打焦过程中,发现炉内变暗,应迅速闪开,以防焦喷出伤人。

12、打焦的顺序是自上而下进行,不得用水直接向炉内冲焦,以防爆管和蒸汽伤人。

13、冷灰斗整体结焦超过冷灰斗上层人孔0.5小时,检修人员应停止打焦,撤离生产现场,并汇报相关领导,停炉处理。

篇2:锅炉汽包检修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一、安全措施1.?参加该项目工作的全体人员,在进入现场前必须认真学习部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厂颁《安全生产制度》中的有关内容,并在工作中认真执行。2.?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听从工作负责人的指挥。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且必须参加过焊接工艺评定实际操作,参加金属普查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在开工前向汽包修复领导组校验各类合格证。3.?打开汽包后,先使用轴流风机对汽包内部进行通风。达到进入汽包规定温度后,方可进入。4.?下降管口及时加堵、铺设胶皮做好防止机件、杂物下落的安全措施。5.?汽包检修用的所有电动工器具、起重工器具必须是经检验合格的,电源插座的漏电保护器使用前要检验,焊缝打磨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眼镜,带绝缘手套。6.?进入汽包工作应穿专用工作服,工作人员衣袋内不许带任何东西,进入汽包的工作人员及其所带工具材料必须进行登记,工具材料应装入工具袋内,工作结束后应清点人员和工具。7.?汽包检修时,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其中一人在外监护,且经常与内部工作人员保持联系.8.?工作中应做好通风措施,严禁向内部输送氧气,严禁电、气焊同时作业。进行焊接时,门口应有专用刀闸,可由监护人随时接通或断开,且汽包内所有管口均封堵,以防物品掉入发生意外。9.?汽包内应使用12伏行灯照明,行灯变压器必须放在汽包的外面,汽包内部严禁使用超过24伏的电动工具,如必须使用,须使用II类(结构符号--回)工具,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电源连接器和控制箱等应放在汽包外面。10.?每次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离开汽包时,汽包人孔门应关闭并贴封条,封条上应注明日期及加封条人姓名;清理现场,不留火种,并断开电源。二、危险点分析序号危险点分析的类别具体控制措施1劳动安全用品及用具1、进入现场必需戴安全帽,帽带要系好。2、进入汽包工作时必须穿专用工作服、要戴好防尘口罩,穿绝缘鞋。3、需要进入汽包内的工具必须检查完好无损牢固结实,并如数进行登记,用完后及时清点如数退回及登记。4、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准带入汽包内(如手表、手机等)2人员的精神状态及行为1、班前饮酒的禁止其工作。2、因某些病或因病吃易引起人员昏睡药品的立即停止其工作。3、精神状态不好及情绪不稳的工作人员禁止其工作。3使用的工机具或需要操作的方面1、动砂轮,电磨等电器工具在使用前必需确定其已经过专业人员检验且合格,并戴好防护罩方能工作。2、入容器内的电源线、灯线及电焊线在人孔处应用胶皮管穿好并固定好。3、在容器内工作时,汽包外要设漏电保护器。4安全作业环境1、汽包内及时通风,防止人员缺氧。2、下降管口及时加堵防止机件杂物下落的安全措施。3、人孔设好监护人,随时与内部保持联系。4、进入汽包内的灯线、电焊线、氧气乙炔带子要理顺悬挂起来,防止因伤电线绝缘或漏气造成人员触电和烧伤。5、进入汽包内要戴好防尘口罩。6、随时清理现场的杂物,每天做到工完料净现场清。5作业顺序或流程错误给作业人员带来的人身伤害1、所有部件均按后拆先装的顺序,按原来的编号记录及质量标准进行回装。2、安装部件时检修人员听从检修负责人的安排以免造成人员磕手碰脚及误装设备。6工程监督管理上存在的危险1、要安排人员从始至终监督安全、质量和进度,并督促其做好详细的技术纪录。2、每天开收工清点人员及工具,防止因现场不熟引起人员伤亡事故及设备损坏。3、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指导。工作人员学习后签字:三、技术措施1、开工前工作人员首先检查所用工具备件,材料是否完好齐全,明确安全员及工具管理员及现场监护人,现场适当位置贴好安全保护制度,并接好2~3条12V低压行灯,在一侧人孔门外加装一轴流风机,并通知电气人员接轴流风机临时电源。发票后确认汽包内确已无压力、无汽水时,方可开始工作。2、打开两侧人孔门:拆下两头人孔的防护盖,把周围的铁锈杂物清理干净,人孔门螺栓喷上松动剂,用M30专用搬子卸下人孔门的螺母,取下螺母压板,再用搬子将人孔螺栓挡板及人孔螺栓取下,(此时注意人孔螺栓铜垫不要掉入汽包)小心的打开人孔门。每天收工前必须对人孔门采取防范措施,应安装轻型假人孔门,并在螺栓上贴上封条。3、打开人孔门后,在汽包一侧人孔门处接通轴流风机,进行通风冷却。待汽包内温度降至40℃以下时,才能进入工作。4、工作人员进入汽包后,首先将底部下降管口及下部连通管的管口用专用堵头(或橡胶板)堵好,再铺上胶皮布,防止杂物掉入。汽包内使用12伏低压行灯照明,行灯变压器不得放入汽包内部。5、化学取样:工作负责人及时通知化学人员到现场,首先进入汽包检查内部腐蚀氧化情况,采集标本,并在汽包内挂上监腐试片,做好记录。进入汽包的工作人员应穿专用无扣工作服,工作人员衣袋内不准带任何东西,工作人员及其所带的工具材料等必须进行登记。内部部件的拆除:6、拆前必须在部件上作好记号,防止错装、混装。7、波形分离器的拆除:用M18的搬子拧下大螺帽,取下压板,将波形分离器取下,并做好编号,运行汽包外摆放整齐。8、旋风分离器的拆除:用M12的搬子松掉旋风分离器的连接螺栓,拆下固定销,将旋风分离器轻轻取下,并用记号笔做好编号。9、顶部百叶窗的拆除:用M18的搬子拧掉大螺母,取下百叶窗挡板,松掉止退螺母,拿下“U”型胀块,取下顶部分离装置并编号。10、拆除布水管:首先做好记号,用10寸活搬子将布水管连接套松开,将螺栓拧下,连接套推向布水管侧,松掉布水管固定螺栓,将布水管拿出。11、加药管、排污管、启动放水管的拆除:首先做好记录,用搬子松掉管子与汽包壁连接头连接套,松开管节之间连接螺栓,解开固定卡环,即可拿下管子,运到汽包外摆放整齐。12、检查内壁的腐蚀及氧化情况,用砂布、刷子清扫擦试。13、检查打磨各管座焊口有无缺陷,若有请示领导是否补焊处理。14、检查集中下降管口有无翻边,汽包是否严密,有问题要予以清除。15、汽包内有人工作时,外边应设监护人,并经常同内部联系。在汽包内做焊接工作时,门口应有一专用刀闸,可由监护人随时接通或断开。16、检查各焊口有无缺陷,螺纹是否完好,若有缺陷应予以修好。17、检查各管内腐蚀结垢情况,将管内清扫干净。检查管接头有无松动或损坏,松动时将套管螺栓拧紧或更换。18、将拆下的全部部件清扫干净,分离子全部打磨,露出金属光泽。19、清扫出的氧化铁及污物收集整理交化学进行分析。20、检查人孔门螺栓有无裂纹,拉长等缺陷,有问题时更换螺栓、螺母,检查螺纹有无毛刺,并用板牙和丝锥修好。21、检查清理及修平人孔门结合面,结合面无径向沟道、无凹坑及凸出。将人孔门绕形垫准备好备用(检查绕形垫不得有裂纹,表面平整无沟坑麻点)。22、用胶管水平仪及细钢丝线测量汽包的水平误差及弯曲值,并作好记录。23、按金属监督项目要求,用电动角磨机将所有待检焊缝打磨,直至露出金属光泽。24、配合金属监督部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并请示有关领导,按方案进行处理。25、所有部件均按后拆先装的顺序,按原来的编号记录及质量标准进行回装,完毕后进行自检工作,不得有丢项及漏项现象,确认无误后再清扫一遍,清点工具无误后,做好记录,填写验收单,申请验收单,申请有关领导验收合格后撤出所有人员和工具及杂物,确认无误后,关闭人孔门。26、汽包内部及各部件氧化铁及污物清理干净,各支架吊架、固定卡应安装牢固,无松动错位现象,各焊口应严密不漏,分离器位置正确,汽室不漏,各种管路畅通无阻。内部各部件安装位置准确,螺栓紧力适当。27、酸洗(如有此项目,就按下面步骤进行。如没有则跳过此步骤)28、如酸洗时分离子、加药管、排污管可先不安装。29、按照酸洗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因某些原因不能加装堵的需向上级汇报)加装与汽包连接的所有表记的管口,做好详细记录。30、汽包内部准备完后,通知化学人员挂试片。然后封门等待酸洗。31、酸洗后先通知化学取出试片,然后将所加堵取出并与记录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32、安装剩余的汽包内部零件。安装完毕后申请关人孔前验收。33、关闭人两侧孔门:将准备好的绕形垫加在人孔门结合面处,将人孔门关上,再将人孔门螺栓挡板及人孔门螺栓上好,上好螺母压板,用M30专用搬子将帽母用套管和大锤打紧,等点火后压力升至10Kg/cm2时再进行一次热紧,然后通知瓦工上防护罩及保温恢复。34、人孔门无扭曲,结合面无径向沟道、无凹坑及凸出。绕形垫不得有裂纹,表面平整无沟槽麻点,与结合面规范适当,装好后实际压紧宽度不许小于结合面宽度的2/3,人孔门螺栓应无明显拉长,无硬伤、裂纹重皮现象,材质符合要求,螺纹光滑无毛刺。各部保温齐全、整齐。水压试验汽包无漏水现象。35、汽包U型吊卡检查:U型吊卡牢固,止退螺母上紧无松动。汽包整体膨胀自由。四、组织措施1、总负责人:刘志林全面负责工程安全和进度,每天深入现场检查安全和进度情况。负责组织召开、参与工程人员的动员会。要求学习安全、质量、组织措施,并负责召开不定期的工程协调会。2、技术总负责人:丁海龙全面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负责检查监督施工过程中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工序及质量标准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并负责对作业指导书中各质检点进行验收。3、现场负责人:李红民总体负责检修现场安全、质量、进度的协调和管理

篇3:锅炉点火汽机冲转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锅炉点火、汽机冲转时认真执行以下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一、锅炉上水水质应为合格的除盐水,上水温度与汽包壁温差应小于40℃,上水时间应大于2小时。

二、锅炉点火前,应用30%左右锅炉额定风量吹扫炉内5-10分钟。

三、锅炉点火后应及时就地直接观察着火情况,迅速调整并保持良好的燃烧状况。若冒黑烟或火炬点燃迟后,油雾化质量差,燃料-空气混合不好,喷射至水冷壁,10分钟内无法改善应停用并检查原因。此时电视观察炉膛火焰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四、锅炉点火后应及时投入空气预热器的吹灰系统,并定期对空气预热器进行吹灰。如空气预热器的吹灰系统不能投入时,应加强对空气预热器及尾部烟道的检查,并严密监视空气预热器出、入口烟温和风温,油粉混烧时要保证完全燃烧,如燃烧不完全、烟囱冒黑烟经调整无效时应停止制粉系统的运行,严重时应停止锅炉机组的运行,防止空气预热器及尾部烟道发生二次燃烧。

五、在燃用局部燃烧器的状况下,为使炉内热负荷均匀,应对称投用,宜每隔30分钟更换一次。

六、高、低压旁路不能投用时,锅炉的升温、升压速度控制,可利用锅炉5%旁路和过热器、主蒸汽疏水门的开度进行调节。在此期间及吹管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燃料量,使炉膛出口烟温不超过535℃。

七、锅炉升温、升压过程中应按照锅炉制造厂提供的启动曲线控制升温、升压速率,并使得汽包任意两点间的温差小于50℃。间断进水时应保持省煤器再循环门动作正确,进水时省煤器再循环门关闭,停止进水后省煤器再循环门开启。

八、升温、升压过程中,定期检查、记录锅炉膨胀情况,各处膨胀间隙正常,膨胀均匀,膨胀指示应安装正确、牢固,在冷态下调整到零位;检查汽包、联箱、汽水管路的膨胀情况及其支座、吊架、弹簧的受力、位移和伸缩情况。

九、当蒸汽参数达到汽轮机冲转数值时,锅炉应保持燃料量稳定燃烧,尽可能维持蒸汽参数,配合机组空负荷调试。

十、注意燃烧调整,保证燃烧完全,防止灭火、爆燃和尾部烟道二次燃烧。

发电部

二零零五年五月十日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