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抽放泵站扩修施工现场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井下抽放泵站扩修施工现场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09

一、采掘类

1、顶部有活矸危石,没有敲帮问顶,造成掉落伤人。

防范措施:在进入作业地点时,首先要观察顶板是否有活矸危石,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先找掉活矸危石再作业。

2、使用单体柱时单体柱不完好,造成倒塌伤人。

防范措施:使用单体柱时要认真检查完好性,使用时必须使用防倒绳栓牢单体柱,并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人员行走时被帮部的网片刮伤。

防范措施:人员行走时不要靠帮太近,发现网片露出容易刮伤人时及时将其处理掉。

4、铁锨、风镐、手镐安装不牢固,造成工具脱头伤人。

防范措施:每班施工前检查工具完好性,放工具时轻放,防止落地后弹起伤人。

5、架棚施工时,工作台搭设不牢固,造成人员高空作业摔下伤人。

防范措施:搭设工作台时,螺丝必须上紧,木板厚度要大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木板与钢管搭接处必须用铁丝捆牢。

6、抬棚时人员用力不均,配合不好导致砸伤人。

防范措施:抬棚时,人员要配合好,动作要协调一致。

7、没有进行超前支护,导致顶板冒顶伤人事故。

防范措施: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前方5m范围内的顶板用单体柱进行支护,架棚时必须使用前探梁。

8、冒顶时,人员站在冒顶下放处理冒顶,导致事故发生。

防范措施:发生冒顶后,人员应按要求妥善处理,不能盲目站到冒顶区域下放处理。

9、背铁背板时未按规定施工,导致间距不一致,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防范措施:背铁背板时严格按标准施工。

10、使用风镐、风动凿岩机、风动扳手时,风绳接头没有使用专用u型卡,造成使用过程中摔绳伤人。

防范措施:使用风镐、风动凿岩机、风动扳手时,风绳接头必须使用专用u型卡,班组长负责检查。

11、锚杆预紧力矩达不到要求,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而发生事故。

防范措施:施工地点备齐完好力矩扳手,发现预紧力矩不符合标准要求,及时加固。

12、铁背板数量不够,网片搭接不够造成碎矸掉落等伤人。

防范措施:网片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连网铁丝间距不得大于200mm。必须用规定铁丝进行连接。

13、因故需要停止喷浆时,操作顺序不对,造成喷浆机损坏或伤人。

防范措施:停喷浆机时先停止下料,再停水,最后停风。

14、喷浆时,施工人员长期不佩戴防尘口罩,造成人员得肺尘病。

防范措施:喷浆时佩戴防尘口罩,毛巾等劳保用品。

15、喷浆过程中,喷头对人,造成伤人。

防范措施:喷浆过程中,喷浆副手应站在喷浆手身后;喷浆手抱喷头严禁对人。

二、机电运输类

1、电缆保护不到位,施工时电缆破坏导致失爆。

防范措施:施工时,电缆必须保护到位,落地后采用旧皮带或一半的旧管子盖严。

2、绞车运行时,人员在轨道下山内停留,导致事故发生。

防范措施:绞车运行时,人员严禁在轨道下山内停留,及时躲避到抽放泵站内。

3、矿车停靠在抽放泵站口卸料、装货时未使用阻车器导致事故发生。

防范措施:矿车停靠在抽放泵站口卸料、装货时必须使用临时阻车器。

4、喷浆机电缆接头处连接不规范,失爆导致事故发生。

防范措施:电工接线时,严格按规定接,杜绝失爆现象发生。

5、没有停电闭锁,人员将身体探入喷浆机喂料口内处理堵塞时,造成人员受伤。

防范措施:严禁带电作业;处理喷管堵塞时,必须停电停风,在喷枪口的前方严禁站人,以防突然喷出伤人。

三、一通三防类

1、施工地点未安设防尘水幕,造成岩尘过多。

防范措施:在施工地点及喷浆机下方10m内安设一道防尘水幕。巷道中不得有连续长度超过5m,厚度超过2mm的浮尘积尘,巷道内有积尘时,必须及时进行冲尘。

2、施工地点未悬挂甲烷便携仪,瓦斯超限时无预警,发生瓦斯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防范措施:悬挂位置距离顶板不大于300mm,距离帮不小于200mm,并按规定调校报警值;不悬挂不得施工。

3、施工地点未安设压风自救造成人员伤亡。

防范措施:施工地点必须安设一组压风自救,并保持其完好性。

四、其他

1、施工时,人员劳保用品佩带不齐。

防范措施:毛巾、自救器等劳保用品必须佩带齐全;戴安全帽必须系好帽带,以防碰头或被顶板活矸砸伤。

2、井下睡岗的,当发生紧急突发事件时,人员不能及时撤至安全地点,造成人员伤亡。

防范措施:井下严禁睡岗,跟班队长严查睡岗人员,查到睡岗人员上报矿上处理;班前会上加强教导睡岗的危险性。

3、施工地点后路不通畅,造成人员撤退时拥堵,摔倒、跌滑。

防范措施:后路20m内要保证畅通,不得有杂物。

4、施工时人员精神状态不好,造成施工时发生事故。

防范措施:开班前会时发现人员精神状态不好的,不得让其下井。

5、剪掉的旧网片、铁丝等未及时回收,造成扎脚,伤人等。

防范措施:剪掉的旧网片、铁丝等及时回收并升井,做好现场文明施工。

6、拆卸风水管路时,未提前进行卸压,导致高压管甩伤人。

防范措施:拆卸风水管路前,必须首先进行卸压。

7、在抽放泵周围施工时,施工人员不小心被抽放泵碰伤。

防范措施:人员在抽放泵周围施工时,必须加倍小心,身体移动时注意不要碰到抽放泵。

篇2:井下行走安全风险控制模版

平巷

行走

1.行走滑倒摔伤。

2.顶板掉碴砸伤。

3.利刃工具挫伤。

4.被车罐撞伤。

c

a

b

a

1.健步中速行走。

2.行走随时观察顶,底板。

3.利刃带护套,超过工具提胸前。

4.避让通过车辆。

1.走规定的行走路线。

2.及时找顶、护顶。

3.携带超长工具时前后人员距离不少于1m,携带利刃工具时加护套。

4.开车不行人。

1.行走精力集中。

2.专人维护顶板。

3.管理人员监察。

4.执行联保、互保。

1.不合格扣1分。

2.不合格扣5分。

3.不合格扣3分。

4.不合格扣5分。

斜巷

行走

1.行走滑倒摔伤。

2.顶板掉碴砸伤。

3.利刃工具挫伤。

4.被车罐撞伤。

c

a

b

a

1.健步中速行走。

2.行走随时观察周围情况。

3.利刃带护套。

4.上下坡前确认未开车。

1.班组长带领走人行道,开车不行人。

2.携带超长工具时前后人员距离不少于1m,携带利刃工具时加护套。

3.跨越或走人行过桥。

4.开车不行人。

1.行走精力集中。

2.专人维护顶板。

3.管理人员监察。

4.执行联保、互保。

1.不合格扣1分。

2.不合格扣5分。

3.不合格扣3分。

4.不合格扣5分。

过风

门行

1.被风门打伤,被车罐撞伤。

2.顶板掉碴砸伤。

3.利刃工具戳伤。

a

b

a

1.门前安全确认。

2.开启风门。

3.关闭风门确认。

1.进风侧开启风门,站在风门拉环外侧。

2.过一道风门关一道,关严。

3.不准长时间打开一道风门。

1.开门前安全确认,行走注意力集中。

2.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检查。

1.不合格扣5分。

2.不合格扣2分。

3.不合格扣5分。

工艺流程:平巷行走→斜巷行走→过风门行走

篇3:矿井下使用电焊气割安全措施

一、技术措施:

1、电焊、气割工作进行之前,必须检查电焊机、焊钳及输入、输出线路的绝缘情况,如有绝缘层破损情况必须进行修复或更换,否则不得进行施工作业。

2、使用电焊机时,接入电压必须与电焊机电压等级相符。

3、使用电焊、气割时,必须注意热传导,以免损坏附近电缆、设备。

4、焊接好的管件不得有夹渣和气孔。

5、各种安全防护用具,施工工具材料要准备齐全,检验合格。

6、此项施工必须在矿生产会上报批,经矿值班领导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安全措施:

1、凡参加此项工作的所有施工人员开工前必须认真学习本安全措施,学习后要签字。

2、开工前由负责人布置好当班作业计划、工作安排及安全注意事项,认真清理工作场所10米以内易燃、易爆物品及煤泥等杂物。

3、电焊、气割作业前必须由专职瓦检员察看工作地点20米范围内各角落处的瓦斯浓度,其浓度在0.5%以下时方可通知施工人员进行工作。瓦斯浓度大于等于0.5%时要听从瓦检员的指挥,立即停止作业。

4、施工地点必须备有合格的灭火器两个和盛满水的水桶一个,救护队员现场监护。

5、运送氧气瓶、乙炔瓶、电焊机时严禁同车同罐运输,氧气瓶、乙炔瓶、电焊机要固定牢靠平稳,要用防雨布盖好,防止电焊机被水淋湿。

6、使用电焊气割时,氧气瓶、乙炔瓶要距明火10米以上,氧气瓶距乙炔瓶5米以上,且氧气瓶放在乙炔瓶的上风头,严禁电焊机带电与乙炔瓶放在一起。电焊机带电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于10米,且电焊机位于乙炔瓶的上风头。

7、使用气割前及其过程中,气割工和工号负责人,必须认真检查管线及接头,不漏气方准作业,漏气必须及时处理好,否则严禁作业。

8、氧气瓶及乙炔瓶连接处、胶管接头、减压器等严禁沾染油脂。

9、气割用毕立即灭火,不准使用氧气焰作照明使用。

10、除气割工外,其它人员一律不准带引火器具。气割工拿的引火器具只能作此项气割工作使用。

11、每次电焊、气割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影响范围内的设备、电缆用阻燃性材料进行可靠防护,以免伤及设备、电缆。

12、使用电焊机要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接线时注意电压等级,严禁带电接线、拆线等。停送电应专人操作,以免误操作发生触电事故。接线及工作结束恢复开关时必须符合防爆要求。

13、作业人员在施工前必须穿戴齐全合格的劳保用品,施工中严格执行其操作规程。

14、电焊、气割掉落的热件及焊条头,必须立即放在水桶中,严禁乱扔。

15、在整个作业期间,负责人必须做好现场安全监护、监督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16、工作期间,必须在施工地点进风侧5米处悬挂便携式瓦斯监测报警仪,瓦检员要经常检查瓦斯浓度,安监员、救护队人员在场监护。施工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仪经常检查瓦斯。

17、施工期间严格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24条规定: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井下使用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时,必须停止突出煤层的掘进、回采、钻孔、支护以及其他所有扰动突出煤层的作业。

18、施工结束后,由负责人做一次详细全面检查,确认无问题,无火源并清理现场后,方可宣布工作结束,且必须留1人在现场观察1小时以上,再次确认无火源隐患并洒水后方可离开。

19、如出现停风、反风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篇4:钻井队通井下套管技术措施

一、通井技术措施

1、钻具结构以8寸井眼为例:应用215.9mm钻头+扶正器+钻铤+加重钻杆+钻杆的钻具结构通井(扶正器大小和加放位置根据现场井下实际情况定),下钻中途,避开造斜井段和薄弱易漏地层打通循环钻井液。

2、在斜井段要严格控制下钻速度,遇阻严禁硬压强下,开泵循环划眼通过,以上提下放为主,避免划出新井眼。

3、下钻到井底后,先小排量平稳开泵,待井下情况正常后再逐渐增大至正常钻进排量充分循环钻井液,循环清洗井眼时间不少于2周,震动筛处无明显岩屑;循环过程中,严密监视钻井液性能变化,起钻前,要循环观察有无油气侵,并停泵观察有无溢流,确认井下无溢流后方可起钻。起钻前在斜井段打入加润滑剂的钻井液封闭斜井段。

4、起钻前搞好短起下作业,达到不阻不卡,确保井眼畅通;起钻过程中,在油层井段严禁使用高速档,防止抽汲诱发溢流或井喷。

5、对于油气活跃的井,必须在压稳后再进行下套管作业。

6、对于漏失井,必须进行堵漏作业,井下正常后方可进行下套管作业。

7、钻井液性能须满足下套管固井作业要求。

8、下套管前口袋应符合规定要求。

二、下套管前检查验收

1、资料准备

钻井队应及时收集齐油层顶界、油层底界、短套管位置、阻流环位置、套管下深、水泥返高、分级箍位置(双级固井)、井斜、井径和井温、油气层数据。

2、套管检查

a)钻井队检查三证两单,“三证”即产品质量证明书,商品检验证(石油专用管材检验报告),生产检验证(石油专用管材检验证明书)。“两单”即送井套管清单,套管送井验收单;

b)井场套管由钻井工程师、录井工程师负责组织检查和丈量,对套管进行通径、丝扣检查与清洗,并分别并对长度进行复核;

c)送井套管应符合设计要求;

d)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车辆装卸套管;

e)送井套管卸车前要带内外螺纹护丝;

f)井场套管要整齐平放在管架上,管架台高离地面30厘米以上;

g)严格按套管柱设计排列下井顺序并编号,填写下井套管记录。备用套管和检查不合格套管标出明显记号,与下井套管分开摆放。

3、套管附件检查

a)检验套管附件质量清单,与套管相连接的螺纹要进行合扣检查;

b)仔细丈量短套管、浮箍、引鞋、分级箍、封隔器等套管附件,记录其主要尺寸、钢级、扣型、壁厚、产地等,尤其是内径要与套管相一致,并将其长度和下井顺序编入套管记录,短套管必须进行通径、丝扣检查与清洗。

4、下套管工具及设备检查

a)下套管工具应配备齐全,确保灵活可靠;

b)下套管专业服务队提供下套管专用的套管钳及配套工具、仪表,使用前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保证运转正常,仪表准确;入井每根套管的上扣扭矩必须有准确的记录,并向钻井队提供;

c)钻井队操作小绞车协助下套管服务队安装套管钳。下套管作业由下套管服务队人员操作套管钳,井口操作由钻井队内、外钳工负责操作;

d)对地面设备进行严格细致检查,保证固定部位安全可靠,转动部分运转正常,仪表准确,主要检查下列部位:井架及底座;提升系统:绞车、天车、游动滑车、大钩吊环、钢丝绳及固定绳卡;动力设备:柴油机、泥浆泵、空压机、发电机及传动系统;仪表:指重表、泵压表和扭矩表等;

e)下套管前,按所在油区的井控实施细则要求更换半封闸板芯子,并试压合格;

f)套管螺纹密封脂应符合规定。

三、下套管技术措施

1、套管柱的螺纹连接

a)对扣前,螺纹应彻底清洗干净;

b)螺纹表面均匀涂上套管螺纹密封脂,涂密封脂的用具应干净;

c)套管上钻台,要求提出小鼠洞后再卸套管公扣护丝,严防套管入井前损坏公扣丝扣;对扣时套管要扶正,下放套管避免碰损螺纹。开始旋合转动要慢,如发现错扣应卸开检查处理;

d)标准圆螺纹套管采用套管钳紧扣扭矩达到标准推荐值;

e)非圆螺纹套管的上扣扭矩应以厂家规定值为依据;

f)下套过程中禁止使用电焊对套管进行焊接。

2、套管附件与套管柱的连接

a)套管附件与套管柱的螺纹连接,及旋合要求应符合规定;特殊专用附件应遵守产品说明书,按下套管措施进行安装、连接和操作,短套管接箍与本体连接丝扣要上扣至规定扭矩;

b)套管附件与套管柱连接使用专用密封胶,禁止电焊;

c)套管扶正器的安装按固井设计要求要求间距下入套管扶正器,铰链扶正器跨骑在套管接箍上,并穿好销子。

3、套管柱下放

a)套管柱提起和下放要匀速、平稳,避免造成井内液柱压力激动,上提高度以刚好打开吊卡为宜,下放坐吊卡(卡瓦)时注意避免冲击载荷;套管内和井下防掉落物。

b)控制套管柱下放速度,使其环空钻井液的返速不大于钻进时的最高返速;套管进入斜井段,要严格控制下放速度,遇阻时严禁强压硬下;

c)装有非自灌型浮箍、浮鞋,应按下套管措施要求专人连续向套管内灌钻井液,每20根灌满一次钻井液;

d)装有自灌型浮箍、浮鞋,定期检查自灌装置是否有效(可以从套管悬重的变化和井口返出钻井液的情况来判断)。一旦发现自灌装置失效,按技术指令向套管内灌满钻井液;

e)下套管过程中,如套管柱静止时间超过3分钟应上下活动套管,井下不正常,要进一步缩短静止时间。套管活动距离应大于套管柱自由伸长的增量;

f)下套管时应有专人观察井口钻井液返出情况和悬重变化情况,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g)短套管位置要反复核对,防止错下,套管柱下深应达到设计要求;

h)下完后查对下井和备用套管根数是否与送井套管总根数相符;

i)下完套管先灌满钻井液后,小排量开通泵循环,排量从小到大,直至达到固井设计要求;安装好固井水泥头再次开泵时要特别平稳,排量由小到大,防止憋漏地层。

j)在循环过程中,钻井队应认真监测好液面的变化,观察是否有漏失现象。

篇5:井下主要轨道坡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安全措施

为确保主要轨道巷(包括:平巷、斜巷)安全运输,保障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安全,主要轨道巷严格执行“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制度,现将有关措施制定如下:

1、井下主要轨道巷严格执行“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制度(开车不行人属义煤公司安全红线第29条规定),安检科现场监督落实,确保安全。

2、各主要轨道巷及平巷运输队设专人把口,安检科监督落实,严格执行“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制度,确保运输安全。

3、运输队轨道检修人员需检修轨道时,必须提前与调度室联系,待调度室同意后,再与绞车司机、信号把钩工联系,停电闭锁,挂牌管理,并做好记录。

4、运输队负责各主要轨道巷的上下口的把口工作,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禁脱岗。

5、运输队每班安排专人对轨道质量、一巷三档、语音、声光信号装置等进行详细检查,确保轨道质量达标,安全设施齐全可靠,语音声光信号清晰完好,并及时清理轨道巷的杂物,期间由现场调度员协调,严禁开车。

6、各平台车场信号把钩工必须严格按规定挂车,严禁超挂、超运车辆;并对物料的装载、捆绑及车辆(包括:四超车辆)完好进行严格检查、验收,装车、捆绑不合格或车辆不完好严禁打铃开车。

7、运输队在各平台车场悬挂警示牌;每班安排一名队长或班长监督把口情况。

8、各平台车场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禁脱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9、运输队必须每班安排专人对绞车、钢丝绳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如发现绞车不完好、钢丝绳存在磨损严重、断丝断股等不安隐患时,必须立即停车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方可恢复运转。

10、调度室应每班安排专职调度员现场协调运输工作,保证运输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

11、安检科应每班安排专职检查员在各平台口监督把口及各项措施的落实执行情况。

12、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机电科

2014-4-25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