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预防处理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安全事故预防处理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06

一、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类别与时间规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多存在于高处交叉作业、垂直运输、电气工具使用以及基础工程作业中。伤亡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事故,施工坍塌和中毒事故等类别,这几类伤亡事故是建设施工中的最主要伤害,死亡人数占每年因工死亡数的比例超过三成。?

高处坠落以从脚手架上坠落、在拆除井架时、在临边和平台等作业场所、拆除塔吊时为主要类型。由于在脚手架上吵闹,休憩;悬空作业、探身作业身体探出度过大;饮酒高处作业和不使用安全带;扣件不符合规定要求;施工管理部门忽视安全防护用品的发放、忽视安全检查;施工安全制度不尽完善;没有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恶劣天气作业等都可能造成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事故通常由高空落物、崩块、滚动体,硬物、反弹物、器具、碎屑和破片的飞溅造成。由于工人安全意识差、作业玩忽职守;施工人员违规操作、违章施工;在施工中精力不集中、操作不当、误操作;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失灵、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存在设计或制造缺陷;采光或照明不足导致的施工人员视角疲劳;施工场地狭小,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物体飞出,极易导致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

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施工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低,操作不熟练;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误操作;施工或操作时未使用合适的防护服及工具,未能合理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机械设备老化并没有很好的履行保养维修制度;安全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另外还有照明、通风、温度、湿度等环境方面的原因。

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事故。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电击会破坏人体呼吸、神经系统以及心脏,甚至产生生命危险。电伤是由于电流的热、化学以及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用电知识;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用电检查不到位、未穿戴防护用品;接错电线、相零反接;违章操作、麻痹大意;电气设备年久失修,破损设备线路未及时更换;潮湿的施工环境;紧邻高压操作等等都会引起触电事故。

施工坍塌事故包括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事故,拆除工程中的坍塌事故,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撑失稳倒塌事故,施工现场的围墙及在建工程屋面板坍落事故。

中毒窒息事故会发生在工人清理污水管时,在人工挖孔桩中、在顶管施工中,在室内取暖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形中。从时间上来看,上午6点到9点的时候事故比较多,工作分配、安排任务后工人到各自的岗位上,7:30点以后工作会达到满负荷,但是这个时间段工人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容易出现伤亡的事故。而9点到12点的时候,工种交叉作业增多,工人手头的活越来越多,这个时侯只要稍微有点分心就会发生事故。下午将近6点快下班的时候,工人的注意力又开始分散,极易发生事故。晚上6点到9点,有时为了赶工期,晚上要加班,夜间灯光、环境等各种因素和个人体力、精神下降,也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通过对伤亡时间分布的分析,提示我们可以在事故高峰期的时侯,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这样就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预防

在施工现场中,由于多单位、多工种集中到一个场地,而且人员、作业位置流动性较大,因此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和群治群防制度,施工单位应按照建筑业安全作业规程和标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伤亡和其他事故发生。

1安全教育

近年来,随着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建筑队伍也急剧膨胀,大批未经过安全培训教育的人员,尤其是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农民工,被补充到建筑的队伍中来。在新工人进入施工现场上岗前,没有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和安全技能的培训,在工人转岗时,也没有按照规定进行针对新岗位的安全教育。针对上述情况,当前急需对建筑施工的全体从业人员,尤其是新职工进行普遍的、深入的、全面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提高每个人的安全预防意识,树立起群防群治的安全生产新观念,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实践中体验体验劳动保护的必要性。

(1)依法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建立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使对工人进行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度

?(2.1)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制,明确安全教育责任,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首先要明确施工现场各级教育培训的责任,确立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施责任人,同时明确现场安全教育接受者的主体--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其次要加强对责任主体的监督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责任人进行换岗或清退;第三要注意培养安全教育实施责任人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2.2)建立健全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明确安全教育内容、学时,加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在每一位新工人入场(或转换工种)后严格按照《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中相关要求做好每一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真正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3)完善安全生产培训知识的内容,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新工人入场后,要严格按照《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中相关要求做好各级培训教育工作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同时,也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工人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真正达到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的目的。?三级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级公司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第二级项目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第三级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是施工项目的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等。?

?(4)在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中,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特别是要在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在现场对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等的整改,在整改过程中对工人进行现场对比教育,加深工人对教育内容的印象,提高工人对安全隐患危害性的认识,进而达到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最终实现安全生产。注重安全培训教育的效果,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考核?

?(5)安全培训教育的目标是使工人充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忙而不乱,最终达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从我做起、保证安全”的根本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十分重要,进场的每一位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后,严格执行考核上岗制度,根据工种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到规范化施工、标准化作业,确保最终实现安全生产。

2安全措施检查、验收与改进

安全检查是发现并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宣传落实安全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纠正违法指挥和违章操作,提高各级负责人与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自觉性与责任感,掌握安全生产状态和寻找改进需求的重要手段,项目经理部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应对检查制度、方法、事件、内容、组织的管理要求、职责权限,以及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整改、处置和复查的工作程序及要求作出具体规定,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安全检查的要求:

根据施工的特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要求,以及安全检查的目的确定

安全检查的内容应包括安全意识、安全制度、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安全教育培训、操作行为、劳动用品的使用、安全事故的处理等项目。

根据安全检查的形势和内容,明确检查的参与部门和专业人员,并进行分工。

根据安全检查的内容,确定具体的检查项目及标准和检查评分标准,同时可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评分记录表。

按检查评分表的规定逐项对照进行评分,并做好具体的记录,特别对不安全的因素和扣分原因做好记录。

安全验收:为保证安全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和落实,工程项目应建立安全验收制度。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措施和新搭设的脚手架、模版、临时用电、起重设备等,使用前必须经过安全检查,确认合格后进行签字验收,并进行使用安全交底,方可使用。工程项目专职安全技术人员应参与验收,并提出自己的具体意见或见解,对需要重新组织验收的项目要督促相关人员尽快整改。

安全隐患的处理:凡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按照“四定”的原则,既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验收人,由安全检查负责人签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落实整改并复查。重大安全隐患要在规定期限内百分百整改完毕。对查处或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时,安全检查人员有权责令其立即停工,待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施工。检查出的违章、严重违章隐患及重大隐患,凡不按期整改销案者,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罚,由此引发的事故,可依法追究责任者的法律责任。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的过程和实施方案,进行跟踪检查,保存验收记录。

三、安全事故的处理

在施工现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事故的调查将是确定事故原因,定义事故性质以及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

一般的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包括现场处理、现场勘查、物证收集、人证问讯等主要工作。其中事故现场勘查是整个事故调查的中心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查明当事各方在事故之前和事发之时的情节、过程以及造成的后果。通过对现场痕迹、物证的收集和检验分析,可以判明发生事故的主、客观原因,为正确处理事故提供依据。因而全面、细致地勘察现场是获取现场证据的关键。在事故现场,勘察人员到达后,首先向事故当事人和目击者了解事故发生时的情况和现场是否发生变动,如有变动,应先弄清变动的原因和过程,必要时可根据当事人和证人提供的事故发生时的情形恢复现场原状以利实地勘察。

现场照相是收集证据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拍照的手段提供现场的画面,包括部件、环境以及能帮助发现事故原因的物证等,证实和记录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肉眼看不到的物证、当进行现场调查时很难注意到的细节或证据、那些容易随时间逝去的证据及现场工作中需要移动位置的物证,现场照相的手段更为重要。

事故分析是根据事故调查所取得的证据,进行事故的原因分析和责任分析。事故的原因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事故责任分析包括事故的直接责任者、领导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事故分析包括现场分析和时候深入分析。现场分析是在现场实地勘测和现场访问结束后,有所有现场勘查人员,全面汇总现场勘查和现场访问所得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对事故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和确定对现场处置的一项活动。它既是现场勘查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现场处理结束后进行深入分析的的基础。时后深入分析则是在充分掌握资料和现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其目的不仅在于找出事故的责任者并作出处理,更在于发现事故的根本原因并找出预防和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实现事故调查处理的最终目的。

在完成事故分析以后,事故调查和处理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事故的报告。事故调查报告是事故调查分析研究成果的文字归纳和总结,其结论对事故处理及事故预防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调查报告的撰写一定要在掌握大量实际调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而成。而且要求内容实在、具体,文字新鲜生动,较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事故的真相及其实质。这样才能对人们起到启示、教育和参考的作用,从而搞好事故的预防工作。

篇2:凿岩作业事故预防措施

凿岩机打眼时,常常会发生风、水管飞出伤人;浮石松动震落击伤作业人员;钢钎打人盲炮孔,残药爆炸伤人等事故。为了防止上述事故发生,应当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凿岩作业前,应准备好有关设备和工具,如照明设备、长短撬棍、凿岩设备和工具等。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仔细检查工作面空间有无松动浮石,支架有无破损和异常现象,一经发现,应立即处理。处理时,要从安全地点由外向里逐步进行,处理时人员要站在安全地点,使用长柄工具。

3.炮眼开门时,应减少进气量,让钎头钻进3—5cm后再增加进气量。打眼时钎子、风钻和钻架应保持在同一垂直面上,钎子应保持在炮眼中心位置旋转,保证炮眼平直,减少钎子与眼壁摩擦。打眼时,持风钻的人要站在风钻的侧后方,紧贴风钻,不要让风钻左右摇晃,避免断钎。万一断钎,要迅速抱住钻机,以免钎杆进出伤人。

4.放炮后要及时检查有无盲炮、残爆,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处理。严禁沿残眼打眼。

5.严禁打干眼。开钻时要先开水后开风,停钻时要先停风后停水,给水要适量,减少粉尘的发生。

篇3:高大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第一章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一些大跨度、大截面梁高大模板工程使用越来越频繁。由于建筑施工各方主体安全监管不到位,没有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施工中模板支撑失稳倒塌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二章高大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在安全专项方案设计、安全管理和安全监控三个方面存在缺陷或监管、监控不到位。

2.1高大模板支架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1)造成安全专项方案设计缺陷的原因

1)编制、审核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技术人员对《危险性较大的部分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及《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导则》和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不熟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没有针对性,不能指导安全施工。

2)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荷截计算错误或考虑不周。一些施工企业编制的施工方案荷载计算有误;荷载组合未按最不利原则考虑;对泵送混凝土引起的动力荷载在设计计算中不足等,造成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度大幅度下降。

3)施工企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人员没有深入施工现场调查、勘察,对高支模区域及边界作业条件和环境不熟悉,对高支模区域的危险源分析不准确,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构造体系选择没有针对性,支撑体系本身就没安全可靠性。

4)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文本格式不符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设部【2009】87号文)及《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设部【2009】254号)文的要求,有的就是一本厚厚的计算书,没有绘制相应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节点大样图,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根本看不懂计算书,不能指导安全施工。

(2)安全管理不到位

1)一些施工企业不按规定在施工前编制模板支撑系统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有的先按“经验”搭设,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批准后,根据按批准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整改到位,留下安全隐患。

2)选用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建筑施工中模板支架的搭设材料一般采用钢管、扣件、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I30-2011)规定宜采用φ48×33.6㎜钢管,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目前,在建筑市场上,许多施工单位使用钢管、扣件均由市场上租赁而来,由于租赁市场的源头缺乏有效控制,名义上是φ48×3.5㎜钢管,实际测量时,不少钢管壁厚实为φ2.8~3.0㎜,甚至有的只有2.5㎜,其轴向抗压能力降低φ18.7~13.3%。钢管使用多年,普碳钢管易锈蚀,局部壁厚也变薄,严重的出现麻坑,影响其承载力,直接导致模板支撑架结构承载能力下降;有些钢管经过多年使用后,钢管产生变形和弯曲,而模板支撑设计时均按直线钢管来考虑,不考虑其弯曲变形的,实际上钢管弯曲后的承载能力大为降低。有些钢管的管端经多次气割或电焊割,端面严重不平整,用作立杆时,在对接扣件部位出现初弯曲,严重影响立柱的承载力,易失稳。有些钢管材质不符合要求,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但目前市场上Q235、Q215、Q195钢管经常混杂,难以保证为Q235。有些扣件合格率低,规范JGJI30-2011表5.1.7规定对接扣件抗滑承载力为3.2kN,直角与回转扣件抗滑承载力为8kN,从现场检查发现,很难达到此规定。

3)不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①搭设的支撑体系缺少连墙件、剪刀撑,或搭设的剪刀撑不成体系;无扫地杆;纵模水平杆偏少(普遍采用隔一搭一)或未连成整体;立杆间距过大、立杆搭接、使得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无法保证;还有一些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不重视模板支撑立杆底部的基础处理,雨季施工地基产生明显不均匀沉降,导致模板支撑产生较大的次应力,极易发生垮塌。

②扣件拧紧力矩不符合要求。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M·m,实际施工中很多达不到要求,大多在20N·m,有的只有10多N·m,节点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承载力降低。

③杆件的接头不符合要求。检查时常发现一些工地模架立杆的接头均在同一水平面上。

④斜撑与地面连接处有防滑措施。多数工地在斜撑与地面的接触外不加处理,没有构造措施,大大影响斜撑的受力性能。

⑤立杆顶部自由臂尺寸过大。支撑系统立杆顶部自由臂采用顶托支承的模架,检查时,常发现立杆顶部伸出顶部水平杆的长度过大,严重影响立杆的刚度及水平位移。

⑥周边无拉结。模板支架应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构件(墙、柱)通过连墙件进行可靠连接,而实际检查中经常未设置。

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①有的施工现场将模板支架的搭设工作包给没有取得建筑架子工特种作业操作证的木工,造成模板支架搭设的缺陷。

②有些工地未按有关标准配备专职安全员,有的配备了专职安全员,但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期间,没有按规定进行有效的现场安全监督。

③高大模板支架搭设前施工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未按规定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搭设过程中也没有分阶段组织检查验收,任由操作人员凭经验随意搭设,高大模板支撑使用前未进行有效的验收。

(3)安全监控不到位

1)有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制定安全监控措施。

2)有的安全监控措施未按要求设置监控点,绘绘监控点布置图;有的设定的预警值、报警值不符合规范要求。

3)有的安全监控措施未按要求明确监控责任人;有的没有明确监测使用的仪器;有的没有规定监控记录内容和达到预警值、报警值时的处置要求。

2.2预防高大模板支架坍塌的措施

(1)方案编制管理措施

?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及《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导则》和相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施工前按规定对本工程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发现符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的危险性较大工程,应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2)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横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3)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4)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技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械、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求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6)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7)计算书: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每项计算列出计算简图和截面构造大样图,注明材料尺寸、规格、纵横支撑间距。

8)相关图纸:包括支模区域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支撑系统立面图、剖面图,水平剪刀撑布置平面图及竖向剪刀撑盎投影图,梁板支模大样图,支撑体系监测平面布置图及连墙件布设位置及节点大样图等。

(2)审核论证管理措施

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不需要组织专家论证审查的,企业技术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应当认真审查,符合要求的应当签字并报监理单位审核、审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按照上述要求审核、审批后,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审查。经专家论证审查后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修改符合要求后经企业总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组织施工。

(3)验收管理措施

1)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留存记录。

2)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应按相关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资料。

3)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4)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5)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时,还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对梁底扣悠扬应进行100%检查。

6)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4)搭设管理措施

1)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使他们知道怎样做。

2)搭设模板支撑架体的作业人员必须取得建筑施工架子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作业人员应严格按规范、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正确配戴相庆的劳动防护用品。

3)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地基承载力、沉降等应能满足方案设计要求。如遇松软土、回填土,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平整、夯实,并采取防水、排水措施,按规定在模板支撑立柱底部采用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垫板。

4)对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其高度与宽度相比大于两倍的独立支撑系统,应加设保证整体稳定的构造措施。

5)高大模板工程搭设的构造要求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支撑系统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应设置扫地杆、纵横向支撑及水平垂直剪刀撑,并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接。

6)搭设高度2m以上的支撑架体应设置作业人员登高措施。作业面庆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7)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塔吊等起重设施钢结构架体机身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禁止与施工脚手架、物料周转科平台等架体连接。

(5)使用与检查措施

1)模板、钢筋及其他材料等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放平放稳。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荷载要求。

2)模板支撑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立柱底部不得松动悬空,不得任意拆除任何杆件,不得任意拆除任何杆件,不得松动扣件,也不得用作缆风绳的拉接。

3)施工过程中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立柱底部基础应回填夯实;

②垫木应满足设计要求;

③底座位置应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

④立柱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

⑤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可靠;

⑥安全网和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要求。

(6)混凝土浇筑管理措施

1)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确认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混凝土浇筑令,方可浇筑混凝土。

2)框架结构中,柱和梁板的混凝土浇筑顺序,应按先浇筑柱混凝土,后浇筑梁板混凝土的顺序进行。浇筑过程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并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

3)浇筑混凝土时要派专人进行监测、监控。施工时不要超负荷施工,发现支架沉陷、松动、变形或变形超过预敬值等情况,应当立即停止作业,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工程技术人员应当立即研究解决措施并进行处置,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继续施工作业。

(7)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管理措施

1)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应核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浇筑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审批签字手续。

2)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应大于两层。设有附墙连接的模板支撑系统,附墙连接必须随支撑架体逐层拆除,严禁先将附墙连接全部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支撑架体。

3)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拆除时,严禁将拆卸的杆件向地面抛掷,应有专人传递至地面,并按规格分类均匀堆放。

4)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地面应调协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范围。

结论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施工管理工作中,认真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和施工方案的要求施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全员安全意识,高大模板支架坍塌事故是安全可以避免的。

篇4:某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处置措施

为落实全公司2016年度工作业绩目标任务和全面贯彻落实政府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以防火灾、防爆炸、防人身伤害事故、防交通死亡事故为重点,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红线意识,以全面落实新安法为主线,准确把握省局十三五提出的“四提升、五杜绝”安全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继续开展专业安全评估,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管理,切实防范各类事故发生,保持全州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安全责任体系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以贯彻落实新安法和“五落实、五到位”为重要抓手,各单位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要按照“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各级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着力构筑“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安全生产格局,将各项安全责任渗透到每个流程、每个环节、每个节点。

二、夯实基础管理工作,提高安全风险防控水平

1.进一步完善安全制度。各单位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技术标准规范和工作流程,及时梳理、整合、简化和优化制度措施,提高制度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管理实效。

2.强化安全标准化岗位达标工作。各单位要在前期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的基础上,以标准化自评为手段,各单位每年至少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自我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以标准和准则为依据,针对本单位实际情况,细化并制订各类岗位安全工作规范,深入推进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三个层面的岗位安全达标工作落到实处,强化岗位安全培训,制订岗位达标评价办法,开展评价单元自查、所在部门自评、企业复核评价工作,把岗位安全达标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水平。

3.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依据《某某公司事故隐患排查及治理制度》要求。建立隐患发现机制、整改机制、记录机制和通报机制,健全管理事故隐患的工作体系。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要求、重实效”要求,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做到有计划、有记录、可追溯,实现制度化、常态化,严查、细查,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不搞下不为例,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每次安全检查要明确一个主题及重点,发现问题,深入剖析,务求实效。对发现的事故隐患,遵循“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重点场所、重点领域、重点作业环节、重点岗位、重大活动和特殊时段隐患排查治理,落实标准化操作和安全防范措施,保证作业现场管理规范、安全有序,强化设备设施检查巡视及设备点检,强化维修维护与技术改造工作,确保设备设施保持良好状态,安全防护装置、设施齐全、有效。进一步加大隐患治理力度,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立查立改,一时整改不了的,要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隐患的整改,要确定验证人员,采取现场验证、图片验证或资料验证等方式,逐条进行验证,评价整改效果,保存验证记录;对达不到效果的要重新制定措施实施整改,确保达到根除隐患的目的,对多发、易发的隐患,应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治而复发,反复治理。

4.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各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大力开展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知识、事故警示等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以“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为主题的第15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切实做好119消防宣传日等集中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体员工安全防范能力和抵御事故灾害能力。

5.强化专业安全评估工作。按照国家局、省局的要求,以防火灾、防爆炸、防触电、防燃气泄漏等为重点,根据全州某某公司安全风险特点,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对消防系统、电气系统、库房仓储等设备设施的专业安全评估工作,及时消除常规安全检查难以发现的潜在事故隐患和问题,不断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三、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强化事故防范能力

1.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强化对机动车辆及驾驶员的管理,严格落实《交通安全法》和行业管理规定,要通过交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推广运用,加强系统应用的培训和考核,促使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和应用各系统功能,动态管理基础信息,适时开展预警分析,强化交通安全制度落实,规范交通安全管理,为全面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实现交通安全目标提供有力保障,确保不发生重大交通责任事故发生。

2.加强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基建项目要严格落实“三同时”管理规定,项目主管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要落实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加大对作业现场的监管力度,重点关注危险作业、特种设备及手持电动工具,严格执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和设备器具台账式管理,约束、规范施工人员作业行为,确保“四不伤害”。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记录要如实、详细、规范填写,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收集,妥善保管。

3.加强相关方安全管理。要进一步加大对项目承包方、劳务派遣人员、临时施工作业人员等安全管理力度,规范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对相关方单位资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教育、安全交底等工作进行严格把关,将劳务派遣人员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开展针对相关方业务内容的安全监察和绩效评价,督促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4.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要以“卷烟”仓库、分拣生产车间、变配电间、计算机机房、单位厨房等场所为重点,加强安全巡查和监管,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审批和火种管理制度,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全面落实有关消防法规和技术标准,依法达标配置符合本单位实际要求的消防设施,必须做到配置齐全、运行有效。

四、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充实安全管理专业人员,保持队伍稳定,切实开展各级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安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培养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深造”意识,通过不间断自学,提高其在电气、消防等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水平,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安全工作管理队伍的建设水平。

篇5:工程项目突发安全事故预防处理措施

针对本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施工特点及周边环境特点,结合我公司在类似工程施工中所取得的经验,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故,如塌方、停电、涌水、管线破坏等,从施工一进场就成立突发安全事故预案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任副组长,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案,设置严密有效的监测系统,作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提高安全隐患的防范能力。作好预案物资准备,所有预案物资专物专用,严禁挪做它用。一旦出现苗头,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的发展扩大。

1管线沟槽失稳

开挖前做好沟槽周边截、排水沟,畅通排水系统,确保避免水流冲刷边坡或进入沟槽。

合理安排挖土顺序,防止产生过大侧向压力,并及时架设支撑。

严禁在沟槽周边停放大型施工机械、车辆,搭设临时建筑物、库房,集中堆土、堆放材料。加强地表沉降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及时增加支撑,确保稳定。

2管线破坏

施工前认真核实地下管线资料,调查清楚各管线的类型、规格、埋深,做好详细的保护方案,经监理批准后实施管线保护。

加固保护管线前,与管线管理单位建立联系,向管理单位咨询保护的技术要点,对可能破坏的各类管线,结合施工现场及工程施工阶段分别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取得相应管理单位的认可。

根据管线的分布及特点,建立各自的安全区域,挂牌标志,严禁机械设备碰撞。

确保各类管线闸阀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一旦出现渗水、漏水等异常情况,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并与管理单位取得联系,确保管线安全。

3平板拖车运输

大型预制构件平板拖车运输,时速宜控制在5km/h以内。

运输超高、超宽、超长构件时,必须向有关部门申报,经批准后,在指定路线上行驶。牵引车上应悬挂安全标志。超高的部件应有专人照看,并配备适当工具,保证在有障碍物情况下安全通过。

平板拖车运输构件时,除一名驾驶员主驾外,还应指派一名助手,协助嘹望,及时反映安全情况和处理安全事宜。平板拖车上不得坐人。

重车下坡应缓慢行驶,并应避免紧急刹车。驶至转弯或险要地段时,应降低车速,同时注意两侧行人和障碍物。

在雨、雪、雾天通过陡坡时,必须提前采取有效措施。

装卸车应选择平坦、坚实的路面为装卸地点。装卸车时,机车、平板车均应刹闸。

4木工机械

(1)开机前必须添加润滑油脂,先试机,待各部机件运转正常后,方可开始工作;

(2)机械运转中,如有不正常的声音或发生故障时,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检修;

(3)操作人员工作时,要扣紧衣扣和袖口,理好衣角,严禁戴手套作业;留长发的必需戴工作帽,长发不得外露;

(4)木工机械上的转动部分,要装设防护罩或防护板;工作中更换刨刀、锯片、钻头或刃具时,必须切断电源,停止转动后方可拆装;

(5)使用铁夹钩吊运送木材时,应将铁夹钩钩牢,防止木材掉下。

5暴雨

由于本工程工期跨越雨季,特别是三季度,暴雨或大暴雨时常出现,为确保工程安全,减小暴雨对工程的影响,拟采取以下措施:

⑴注意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在暴雨来临前,停止受暴雨影响较大的土方开挖,混凝土灌注等作业,做好妥善安排。

⑵采用可靠的措施围护水泥库房,变、配电设备等;施工机械设备停放在地势较高,排水顺畅的地方。

⑶检查排水设备及管网的可靠性,疏通排水通道,根据天气预报的雨量大小,必要时设置排水沟槽和抽水设备。

⑷降雨过程中,停止室外作业,由专人巡回检查施工便道、料库、施工区段和生活区段,并及时将水引至边沟或排水管道。

⑸对变、配电设备设置可靠的防雷装置,并派专人看守。

6停电

加强电缆线路的检查、维修和保护,对存在问题或老化的电线线路及时维修和更改,确保不因线路问题导致停电。

在施工现场配备一台发电机,一旦停电,立即启动发电机临时供电,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7火灾

⑴第一火灾发现人及时报告项目部并报火警;

⑵组织的兼职消防人员用备好的灭火器和现场的注水管进行灭火,其余工作人员撤离。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