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孩子课堂注意力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有效提高孩子课堂注意力

编辑:制度大全2022-04-12

有效提高孩子课堂注意力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一起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良好的学习常规和习惯,包括专心听讲、坐姿端正、积极动脑、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过去一学期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幼儿大部分都有较好的课堂常规,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但也有个别幼儿,似乎毫无课堂这一概念。当其他幼儿都已经坐下来学本领学知识时,他们仍然大声讲话吵闹,甚至奔跑于教室各个角落。于是,经常会把原因归结于孩子本身,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调皮,怎么这么不听话。一次偶尔的机会,让我改变了原来的想法,我开始思考我们教师自己是不是该好好想想,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具是否对孩子有吸引力,是否能真正调动孩子积极性。

记得那次是一节社会活动《玩具找朋友》。我在网上下载了狗哥哥、狗弟弟、大汽车、小汽车、大骨头、小骨头等图片,做成了ppt。在活动刚开始时,我们班那几个特别调皮的孩子跟以往一样,仍然自顾自的在玩,毫无上课这一概念。可是当我出示ppt时,他们被那些形象好看的图片给吸引了,自己乖乖地把小凳子搬来坐了下来。当我提出给狗狗玩具找汽车、找骨头时,他们也非常认真地思考是选择大汽车呢还是小汽车,大骨头呢还是小骨头。记得还有一次是一节语言活动,是教孩子们一首儿歌,当时因为某些原因,教具准备得不是很充分。教儿歌时,我便打算我念一句让孩子念一句。原本以为,这么简单的儿歌,用跟念的方法孩子们肯定马上就学会了。没想到,我们班那几个调皮的孩子,根本静不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坐在小凳子上学儿歌,总是自顾自地讲话,或者站起来走动。导致班级其他孩子也无法安安静静地学习儿歌。那么是否说明,有时候孩子上课不认真,只不过那些内容不吸引他们呢?那么怎样有效地提高孩子注意力呢?我觉得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教具准备充分。

教具是集体教学活动必不可少,丰富、新颖的教具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比如当教师出示一个娃娃时,他们会非常好奇,这个娃娃是用来干嘛的?这个娃娃要干什么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难易程度适中,选择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内容作为教学活动。有时候,我们所教学的内容,可能对部分幼儿来说,已经非常地了解,甚至有些已经上过小班的幼儿,他们对这些课已经非常熟悉,因此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毫无兴趣的情况下,让他们端端正正地坐在小椅子上,的确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是那些幼儿没有接触过的,又是比较新奇有趣的教学内容,他们自然会被这些内容所吸引,安安静静地听老师讲。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幼儿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我们老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制作一些ppt,下载一些好看的图片或者具有教育意义的儿歌视频等,来辅助我们的教学。教师还可以运用手偶头饰等,采用情景模拟法、演示法等,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形象。

四、游戏吸引幼儿。

幼儿的天性就是玩,在玩的过程中他们非常开心和无忧无虑。那么在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并不是随意让幼儿玩,更多的可以采用规则游戏的方法,像美术游戏、音乐游戏。记得在一次社会活动《带你去旅游》中,我摆放了三把小凳子做成了小汽车,我戴上司机的头饰,拿好方向盘,模拟开车,并邀请小朋友上车。他们非常地想被我邀请坐上车,于是我鼓励他们坐得端正我就会邀请他们。那几个调皮的孩子也乖乖地做得非常端正。后来我还请一个平时调皮的孩子做了警察叔叔出示红绿灯。整节课堂气氛都很不错,这么一个简单的游戏,使那几个平时上课怎么也坐不住的孩子这下也坐得端端正正了。

篇2:课堂的有效提问教学反思

课堂的有效提问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师: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想到了什么?

师:哪位同学起来交流一下你想到了什么?生:我想到我们同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生:我想到了我们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生:我想到了我们应该谦虚,不能像铁罐一样傲慢无礼。

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成语、谚语或格言来概括你的想法吗?

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师:一起说!(生齐)生: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师:一起说!(生齐)

生: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师:一起说!

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师:老师也来送给大家一句格言“用左眼看自己的短处,右眼看别人的长处。”谁来重复?

生:(重复!)

师: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写在书上以此来勉励自己。

教学反思

以上片段是本课将要结束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我不失时机地渗透了积累的训练,并且特别注重训练的实效,学生每说一句就让全体学生跟读。即使老师送学生的格言也不放弃让学生重复的机会,最后让学生以书面形式写到书上激励自己。从生说到跟读到写到书上,积累的训练步步深入,扎实有效。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又让学生积累了语言,指导了行为。

篇3:如何用有效的课堂提问活跃英语课堂

如何用有效的课堂提问活跃英语课堂

一、背景和状况

这学期,我还是接收二十三和二十五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开学一个月下来,就发现两个班的在课堂上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上初二后,明显感觉课堂学习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特别的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除了极少数同学举手表示愿意回答之外,更多是同学默默的坐在座位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原因?该怎么样来改变这种状况呢?我思来想去,决定从关注自己的课堂出发,同时多听同行老师的课,把课堂的有效提问作为一个问题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了我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二、课堂实录和自我解析:

现以我教的《新目标8年级上》Unit93aReading为例。整个3a讲述了李云迪从出生到他获得国际肖邦音乐节这一段时期的音乐之路。针对课文的内容我设计了5个T/F的判断题:

Step1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

T:Let’slistentothetapeandthentrytoanswersomeTorFquestions.

()1.LiYundididn’tlovemusic.

()2.Hewasbornin1982inChangsha.

()3.Hebegantolearntheaccordionwhenhewasseven.

()4.Hetookpartinthe14thChopinInternationalpianoCompetitioninEngland.

()5.Hewonthefirstprize.

自我解析:判断正误题目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所以,设计较简单。紧扣文章的内容,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都能再听过录音后都能回答出来。再加上我允许学生再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向同伴求助,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向周围学生寻求帮助,教室里面的一片繁忙的景象。

三分钟后

许多自告奋勇的学生都从座位上“冒”出来了。这种回答方式远胜于教师一对一的点名回答。学生没有压力和紧张情绪,一个学生只有一次的回答机会,避免了问题被一两学生承包的现象。其它学生只有当陪衬的弊端。使得更多的学生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

Step2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细节

T:NowIwillgiveyouthreeminutestoreadthetextandfillintheblanksin3a.Workingroupsandmakesureallthegroupmemberscananswerthequestions.AfterthatIwillaskanymemberinothergroupsandmakesureallthegroupmemberscananswerthequestions.Let’sseewhichgroupcandothebest.学生听到指令后,迅速按照惯例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

自我解析:分组是通过讨论的,确保每个组优差生的搭配,保证任务的完成,优生又担当者答疑解惑的作用。因为不知道谁会被提问,所以任何学生都不敢怠慢,这样每个学生都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没有一个人被忽视,课堂气氛自然浓烈。

Step3自我挖掘文章细节与重点

T:Iwillgiveyouanotherthreeminutestoreadtext.Thentrytodesignsomequestionstoaskotherstudentstoanswer.

自我解析:这一环节重在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更深入的理解,设计问题本身需要一定的功底,需要不错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另外表面上是让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但问题设计者本身早就找到了答案。仔细的研读,比老师问一百个问题要好得多。“学生问,学生或者老师答”又是一种新颖的问答方式,它不仅让学生获取了答案,更加拉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课堂气氛活跃和谐。

三、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中,学生之所以能够以改往日沉闷的课堂气氛,原因有两个:

1、有效的课堂提问。

从T/F到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再到学生“Designquestions”,教师问题设计合理,环环相扣,直至顺利解决问题,然后再到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回答问题得到升华,可以说,学生通过各个环节很好的掌握了全篇的文章意义。

2、提问方式的多样化。

从学生自告奋勇的回答到学生之间互问互答,多样的课堂提问完全不同与以往课堂上的问答的局限,问答面向全班同学。每个同学有事可做,积极参与。综上所述,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帮助老师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观点和态度。所以,教室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的问题,讲究提问艺术,竭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在设计问题时,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合理把握问题的广度,深度和难度。真正做到这些,课堂的激情自然会点燃。

篇4:小学语文教学心得: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呢?下面就谈谈自己是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一、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才有课堂的高效。设计知识呈现的方法,设计逻辑思维的过程,设计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师理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活动和情感交流中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游离于学生思考和生生互动之外的。

二、要有正确的引导,恰到好处的启发。

今天的课堂中,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教师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样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与其说是引导,倒不如说是‘“牵引”,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被抹杀了,而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转。在学生出现的问题点上,作出正确的引导。在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时,作出恰到好处的启发,让学生茅塞顿开,打开了思路,延续了思维想象。这样学生的理解就深刻,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学习效率提高了。

三、把课堂参与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情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的教学环节,更应体现一个“趣”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所谓“趣”就是课堂要上得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教学中有许多时候可以让孩子通过运用表演加深对课文理解,比如:在教学《小雨点》一课时,当学生读到“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时,就让同桌二人表演读,一个有感情朗读,另一个双手张开在下巴下做出花开的动作。使学生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花儿张嘴巴”就是花开的意思。同样“鱼儿乐得摇尾巴,苗儿乐得向上拔”也让孩子做出鱼在水中欢快游动和苗儿挺拔生长的样子。在孩子感兴趣的表演中,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浓厚的兴趣如磁铁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驱使他们积极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因此,阅读教学充分挖掘这一有利因素,把认知与炼能有机融入到生动形象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在兴趣中强化,学习效果就会在兴趣中显现,学习能力就会在学习中形成。学生在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激活了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调动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真正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课堂教学的主题策略落实到实处。

四、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中央教科所张田若老师也指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因此,我觉得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克服那种浮光掠影,泛泛读上两三遍的做法。在语文教学中,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并在这样的氛围中,吸引学生融入情景,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深长,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不断的练习中熏陶情感,发展智力,增强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智慧的生长。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心不到,则情无共鸣。文本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朗读目的与情感之间朗读时间与情感的联系。

五、把创造的乐趣带给学生

学生主动发展的火把,需要教师点燃。课上要激发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感知,主动质疑,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主动的核心是创造,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创设语言文字训练的创造情境,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提倡学生发表异见,独见,创见,品尝创造的乐趣。在教学了《狐狸和乌鸦》,大家都说:狐狸是个很狡猾的坏东西,专门欺骗其他小动物。有个学生却提出:狐狸是很聪明的,它能够想办法从乌鸦的嘴里得到肉,我们应该学习它遇事多动脑筋。这个学生,打破了定向思维的模式,从另一种角度去看待分析事物,这是一种超越,是真正意义的创新思维。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鼓励他们的创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对话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在这个流程中,师生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之中。那么,如何使对话能优质、高效地展开呢?交际学理论告诉我们: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对话”作为课堂教学的新形态,首先要求的是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融洽、亲和,将使彼此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心灵的愉悦。此情此景中,学生能大胆展示心灵的自由,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首先要将自己当作学习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成为学生学习的同伴。其次,要有宽容的胸襟。提问时,教师都希望学生能作出准确的回答,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个时候,一定要宽容,要有耐心。只要学生能沾一点儿边,就要加以鼓励、引导,不要用标准答案去统一学生。即使是违背主旨的回答,学生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应给予一定的理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要不断地改进教法,真正把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到实处,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尝试性学习机会,使他们的个性在尝试中得到发展,为学生提供相互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在竞争中求发展,把独立学习,小组学习,班集体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地学习中主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成为21世纪的创新人才。

篇5: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有些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本人的点滴看法。

一.激发兴趣,增强课堂效率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在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学习潜力,促进智慧更加有效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主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来增强效率。

1、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创设一个故事情景:孙悟空、猪八戒分饼,最后只剩下1块饼,怎样才能平均分成2分呢?这样自然的引入到新课,先请学生猜每人分得多少块饼,再实践操作分一分,分得半块就要用分数1/2表示。让每一个学生动手动脑,初步感知分数的产生,知识的过渡水到渠成。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顺利地直观地完成了预设目标。

2、这样的环节设计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但并非所有的操作都是有效的,教师要放得开,收得拢,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目标、内容,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张弛有度,才能收到预测的效果和目标。如《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学完后,在班上组织了“小小商店”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选择不同的角色,如当售货员或顾客,使每个孩子对人民币的互换以及使用都更加熟练。

二.灵活机动,选择适当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代数知识、几何知识、统计知识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几何知识时我采取从直观到抽象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统计知识时采用让每个孩子经历统计过程的方法,让他们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2、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如过多的讲授对一年级学生效果不大,因为他们年龄小,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将一些概念强加给他们,只会带来低效或负效。再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培养习惯,提高参与自觉性

1、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在学习相遇应用题时当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后,有出示这样的练习:王师傅开着客车从甲地去乙,每小时30千米,同时李师傅开着货车从乙地去甲地,每小时40千米,经4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当学生正确解答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王师傅,你停在相遇点向前看你还能解决什么问题?要是王师傅回头看呢?如果换成李师傅你们还有什么新问题?让学生通过解答自己提出不同的叙述方式的问题,加深数量关系的理解,同时提高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口说、用心体验,多种感官协调参与,提高学习活动效率。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提问题的兴趣;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圆柱,体验圆柱的形状;接着让学生动手用尺子、绳子量一量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和周长;然后用剪刀剪开圆柱的侧面进行观察;最后让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从而认识了圆柱的特征。这种的自主探究活动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目的和每一项活动的目标要求,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新知识探索活动,要认真观察活动现象并分析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与所学新知之间的关系,积极思考活动对解决的问题启发和帮助作用。促进对新知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4、培养学生主动发言、认真倾听的习惯;要鼓

励学生大胆地参与课堂交流活动,积极发言,充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认识和发现,以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促进其他同学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认真听老师的讲授,还要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包括小组交流时时同伴的发言。要学会从同学的发言中吸取好的、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的积极因素。

5、培养学生自觉修正、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习惯;

“创新”需要扎实、牢固、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作基础。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整理、自觉修正、合理构建知识结构,能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在每堂课的最后教师要舍得留些时间,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结,梳理所学的知识、修正自己探索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提出改进意见。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