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大班幼儿一日活动有效性初探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总结:大班幼儿一日活动有效性初探

编辑:制度大全2022-04-11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总结:大班幼儿一日活动有效性初探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主要包括生活活动、锻炼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等,它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

着重要的价值。在有效的一日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能被充分发挥,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

学习效率都能大大的提高。哪些因素会影响一日活动的有效性?仔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一日活动计划是否规范、合理、可操作

2.一日活动实施前是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教师是否具备细致敏锐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能否做到一日活动的有效反思

这些都是影响一日活动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那么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努力提高一日活动的有效

性,依据其影响因素,结合“一日活动优化”观摩和我的教育实践,来谈谈提高一日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一日活动计划的有效性

制定科学合理的一日活动计划,安排适宜的晨间锻炼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

特点和班级幼儿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准备操作材料、设计活动过程。

1.选择切实可行的活动内容

比如晨间锻炼,老师要根据器械轮流表来选择公用活动器械,避免因盲目选择或者随意行选择而造成两

个班级“打架”的现象。再如,教学活动的选择要考虑是否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所需材料是

否能收集到,避免因缺乏直观教具和操作材料而出现老师灌输式的教育形式。

2.制定合理的活动目标

★目标必须简单明确

有的老师在制定目标时喜欢运用“通过……发展幼儿……”的句式,这样的目标虽然具体,但是不够简

明扼要,太罗嗦。

★目标必须适合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切忌过高或过低。

比如美工区剪纸活动,老师准备了构好轮廓线的牵牛花,让幼儿沿着轮廓线剪,这个目标对大班幼儿来

说就显得简单缺乏挑战性。

3.准备实用的教具和活动材料

教具、操作材料选用时,老师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它对本教学活动的价值,

是否有助于幼儿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和发展能力,为促进幼儿的发展服务,不能对幼儿的学习产生干扰

。是选择课件,还是图片、实物都要根据活动的需要,操作起来要方便。例如,音乐活动《蚕豆花》,

老师辛辛苦苦从网上查找并打印了许多图片,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内容,但是在实际运用

中却发现图片内容根本和歌曲内容不符;同时由于图片张数少,而歌词多,在图片运用中反而让幼儿不

知所措。当没有合适的图片时,老师又为了让幼儿能轻松地理解记忆歌词内容,我觉得图片设计还是老

师自己画更好,这样更贴切,更有效。

活动所需材料要早一天准备好,假如当天再匆匆忙忙准备起来,就无法保证其有效性。同时,老师

会因为准备材料而无暇顾及正在晨间活动的孩子,也就无法保证这一活动的有效性。

4.设计活动过程

围绕目标来设计活动过程,重、难点要突出。

晨间锻炼活动、游戏活动的组织,老师要重点把握好本次活动的重点、活动

时间的分配,教学方法等。比如“玩哑铃”,老师指导幼儿开展一物多玩的活动,没有预设好每个环节

的重点和时间问题,所以在组织过程中出现了“头重脚轻”、“比例失调”的现象。在组织游戏竞赛活

动时,老师要考虑到大班人数问题,最多分几组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因人数多而产生消极等待现象,给

幼儿更多的活动机会。

5.相关知识经验的准备

比如有一次观摩活动,老师组织教学活动《月亮船》,在讲到蒲公英看到万里长城的时候,有一位幼

儿说长城有××长,由于老师事先也没有去查阅过这个知识点,所以对幼儿的回答不能作出及时、有效

的回应,如果老师在活动之前能进行相关知识的准备,那么在活动中就能及时地作出肯定、正确的回答

,幼儿也会对老师的知识渊博更加崇拜。

又如一次科学活动,老师事先没有对有关风向的知识点加以研究,所以活动中出现了“纸条往东就

是吹东风,纸条往西,就是吹西风。”显然这种表述是错误的。

面对着动态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活动过程,幼儿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教师自己对活动内容相关

的知识点掌握不到位,甚至理解错误,就会以己昏使人昏,教师要给出科学、适当的答案,必须要有充

足的知识准备,尤其是在科学知识方面更加重要。

二、提高一日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1.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过程

一日活动内容、目标和过程,老师要做到“胸有成竹”,要明确每个环节内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

2.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例如,一次晨间锻炼活动,老师组织孩子们投毽子,要求是将毽子投过一定高度的绳子。孩子们分成了

三组,队伍长长的,前面的孩子越来越靠前(因为没有起点线),队伍七歪八扭,有些孩子自顾自低头

玩,不看前面的小朋友投得怎样;有的孩子还在后面跑开了……换一种玩法了,老师还是请大家排成三

拍,练习投准,要求将毽子投进一定距离远的小塑料筐里,筐子太小,扔不进。有两个排在最后面的女

孩子朝反方向场地上的一个图案进行投掷,我问她们“为什么你们在这里扔?”“我们想练习一下。”

显然,筐子小了,孩子们的等待时间也太长,缺少练习机会。

在活动中,老师要学会细心观察孩子们的活动情况,就像“猫头鹰的眼睛”一样敏锐,发现问题及时采

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3.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

上述案例中,幼儿因为没有起点线,所以队伍乱糟糟,大大影响了活动秩序。

这位老师说活动前想到用粉笔画起点线,可是忘记带了,她想,“今天忘记了,下次再记牢么好了。”

其实,我觉得这个情况当时就可以解决,方法一,可以请一位能干的小朋友去向附近班级借一支粉笔。

方法二,场地上有白色的地砖,有绿色的塑胶,两种色彩的分界线就可以作为起点线。

当老师发现问题后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而不是等到下次再改正,这样活动开展才会更加有效。

4.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老师组织活动时语言要简洁、明确,不

篇2:小结:大班说常规培养策略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小结:大班说的常规培养策略

一、讲故事或谈话

每个幼儿口述自己听到的或者看到的故事活动中,我都努力寻求有效的策略,以激发幼儿对讲故事活动的积极性。策略一:提问。故事讲完后由讲故事者提问,如:“我讲的故事题目是什么?”“故事里有谁呀?”等,并根据其他幼儿的回答进行判断,如:“你讲得很棒。”“你说的太好了!”等。同时也鼓励听的幼儿发问或质疑。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使幼儿更好的理解了故事内容,而且使听者更专心,讲者更自信。为幼儿主动学习和运用语言创设了机会。策略二:评价。在幼儿讲述故事后,我留一段时间,先请幼儿自己说说“你哪儿讲得特别好?为什么?”再请其他幼儿说说“你觉得他讲得好吗?为什么?”最后教师结合个体讲述故事的真实情境进行评价,考虑到统一的要求,同时兼顾幼儿的个体差异,以肯定鼓励为主,适当提出下次讲述需要提高的地方,一般提出的要求是个体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在这样自评和他评的过程中,不仅为同伴间互相学习创造了机会,而且对提高每个幼儿的讲述能力和信心也是有积极作用的。策略三:奖励。奖励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幼儿参与讲故事活动。每次讲故事后,我除了采用幼儿喜欢的☆作为统一评价的媒介,同时我也采用红五星、苹果等可以粘贴的奖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讲述情况选择喜欢的奖品。在实践中我也发现幼儿特别喜欢自己选择小奖品进行粘贴。我想在奖励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目光、表情、语调、动作等,以更好地表达对幼儿的期望、赞许、鼓励等,从而调动幼儿对讲述故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幼儿情感和发展的需要。

二、本子的记录。

有的时候我们利用“信息”告知家长记录内容,有时是直接给孩子完成口头讲述作业的任务。当孩子按时完成,带来幼儿园后,我们一般都打星给予积极评价,完成出色的不忘写上简单的评语,如:“看来你活动中听的很仔细!加油”。“你讲述的真完整。好样的,孩子!”等激励性语言。不管是记录的本子还是书写的本子,我们除了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而且使孩子感受到记录和书写的乐趣。使孩子主动地来获得良好的习惯。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篇3:指导大班孩子讲述故事建议

文章来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指导大班孩子讲述故事的建议

讲述故事也是一个渐进积累语言的过程。希望各位家长朋友支持、配合,共同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建议您可以这样指导孩子。

1.了解四大要素帮助孩子建构故事框架

要使故事具有完整性,讲述前的构建故事框架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为了构建教完整的故事,通常要引导孩子了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要素。在讲述前可以引导性提问,帮助孩子从四个方面去完善故事的框架,如:“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图片中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通过一次次的引导,孩子在他们的讲述中开始了解和熟悉讲述或编故事的基本要素,大大提高了孩子讲述的完整性。

2.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大意,丰富表述。

仔细观察是讲述完整的又一重要方法,只有把图片画面看清楚,才能正确把握故事的内容和丰富孩子的表述。因此,首先要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片上的环境、人物,如:每一张图片呈现时,引导孩子全面观察图片的主要内容,如有谁、碰到谁,画面的背景是什么等,帮助孩子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其次引导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着,分析人物或动物的心理,运用引导性提问帮助孩子更好地分析画面内容,起因和结果,使孩子对画面外的内容能进行有根据的合理猜想,从而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

同时要指出的是,一般看图讲述都是依据图片进行的,也有利于孩子复述。对一些多幅的图,思维有较大的波澜,可以逐幅出示,引导孩子讲述。而有些情节并无多大曲折的,则一次性就可展出,让孩子有一个概括的印象,然后逐幅仔细观察。而单幅的图可以先整体,再局部观察,也可遮住部分,放大部分等等。总之,可以根据孩子的观察兴趣,运用各种方式出示图片,充分调动孩子的讲述兴趣,丰富孩子感性讲述经验。

3.运用点评指导孩子有重点地讲述,逻辑清晰。

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孩子由于急于表述故事内容,而讲的不连贯,或者会象流水帐式讲述,从而使故事重点不明确,逻辑也不清楚。首先家长对孩子表述中的优点要进行肯定。其次,把存在的问题作纠正引导,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对主次作详略说明并示范。即使示范会用上一些的时间,但成人的示范会让孩子受益,引导孩子在以后讲述中可以怎么说。

文章来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篇4:总结:大班写意教研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总结:大班写意的教研

一、抛出问题,何为写意?

1.那么什么是写意,首先使我们得理解的一大问题。我们用三个字来概括写意那就是“画以心”。是孩子的感受,他观察的,他想要表达的是从心里面出来的,这是写意作重要的三个字“画以心”。这也是温州就有陈碧霄老师做出的总结。

2.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这么做呢?第一个就是从孩子的绘画特点开始,我们孩子作画的绘画特点(是从美术领域来说的):第一,孩子看见的是他看见的,但是心里表达的是孩子非理性的的表达,我们看不到他的逻辑,他想怎么样表达就怎么样去表达,是画所知的。第二,就是幼稚的概括和夸张。第三个,他满足于表达的过程。所以孩子的有些画我们会看不懂。

3.为什么看不懂幼儿的画呢?1、正表明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意感和情感。2、正表明他们的作品形不对,但只要一解释,就能感受到一种神似,这就是灵性。所以当我们开展意向绘画的时候要去问问孩子关于他的画,并把孩子的画解释给家长听。

4.下面来看看幼儿在不同时期的作画特点。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文斐尔德在《创造精神的发达》(GreativeandMentalGrowth)一书中,把儿童绘画能力发展分成六个阶段: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

(1)错画期―2至4岁。在这一阶段将经历从无序、有控制(如重复动态的东西)到命名的发展,即乱线涂鸦、有控制涂鸦、命名涂鸦。在这里,命名是动觉思考转到想象思维的一个标志。在此阶段,儿童对人体、空间、设计等把握都不甚理想。对于色彩的运用大致有了从纯娱乐意向到用色彩区分涂鸦的不同意义的进步。

(2)前图式期―4至7岁。此间儿童对绘画、思维和环境的联系有所发现,能够具有人体部位的纵向的概念,对空间则产生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开始象征性的描绘尝试,在纸上出现杂乱的物体形象和用头、脚画成的人,大小变化无常。儿童开始用语言补充说明自己的画。

(3)图式期―7至9岁。儿童进入这一阶段,已经形成了人与环境的确切概念。从通过对形式符号式图样的重复获得自信心,发展到通过对图样的偏离而得到体验的表现。描绘人物虽然是以自己的知识和个性为转换,但对人体的掌握已大有进步,尤其是通过偏离而表现的体验有如下特点:a,夸张人体的重要部位。b、忽视或省略不重要的部位。c、符号的变化运用。在空间领域里,开始运用基线(表示画的底部或地面),并且也会偏离基线以表达体验性的主观空间。

(4)写实初期―9至11岁。儿童社会性意识开始萌芽,自我意识的出现使儿童更加拘泥于自我态度所带来的诸种结果。在描绘时有脱离图式的表现,想要描画得像实物,在描绘人体时注意细节,倾向于写实线条。但是在空间上舍弃了基线。因而出现了重叠(如天空下延和基线部分相合)。在色彩方面则从色彩的客观阶段向色彩的表现阶段过渡。

(5)拟写实物―11至13岁.想表现得酷似实物,但又表现得不十分完整,远近透视、凹凸感也有所表现,但不以成人的透视和明暗表现法表现出来而以孩子式的手法表现出来。在视觉和非视觉思考中画出意识的自然主义倾向,注意描绘对象的内心,追求三维空间的再现;在色彩方面,是根据距离和心境等来改变色彩的。儿童开始对绘画的成品逐渐加以重视,并热衷于发展艺术技巧,注意临幕一些流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出现了有意识的风格感。

(6)青少年艺术阶段―13至17岁。这一时期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艺术的敏感性更加明显。但创造性表现停滞,多数学生丧失对美术的兴趣,少数人则能摆脱这一青春期出现的困境,其创造与表现趋于稳定并向成人化过渡。

5.写意教学的好处,所以写意教学有很多好处。

首先是让孩子们走进童趣,走进童真

其次自主写意是想象的触发点,更是绘画的基础

再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捕捉食物特征”和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

6.写意教学的关键在于什么呢?一就是形成绘画语言,二就是学会观察,这两点相当重要。

二、大班写意的指导要点

1、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大班幼儿构思越发丰富、完整,创造的形象感越发丰富、完整,创造的形象越发生动、细致,有一定的情绪,使用色彩越发多样化,主题既明确有清晰,且空间思维开始发展。有了把自己看到的立体物体表达在画面上的需要和能力。他们往往将一些无生命的物体赋予人的思想、情感的行为,作品带有较强的拟人化特征,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大胆地夸张和取舍、简化;还经常把不同角度、不同时间、彼此无关的东西画在一起,因而出现许多奇特、有趣的画面,表现出了求全的特点。在这个阶段,幼儿的绘画能力有了更快的发展的可能。这里面的一些中大班都类似,但是对于大班会有细节的要求,还有遮挡的关系。

2、关于选材方面

选材可以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结构上面的话,中班选取结构相当于简单些的,其实中班画的东西大班都可以画,大班画的东西中班也可以画。所以呢,大班的时候随意随手,随便拿过来就可以画。写意就有一点好处,随笔拿过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是有一点就是一定要复杂一点点的,有的人可能觉得,这么复杂的小朋友怎么会画。还有一点就是选取的材料要有特征。如:(1)鞋子,因为鞋子生活中很常见,随便那一双都有,可以让孩子仔细观察画里面的线啊,线条的粗细,黑白灰这种感觉。听那边的老师说这双鞋子是一个小女孩画的,她是拿着笔倒着画,蹭蹭蹭的画着画着发现后面有一个花瓶,她就一笔笔地画出来了类似花瓶的鞋子。(2)关于画人物,那是更加方便了,随地取材,小朋友画了之后就可以拿出来看这个是谁?可以照片画,实物画,然后可以画爸爸画妈妈画爷爷画奶奶画老师画同伴。当我在听九幼老师说画人物的时候我就想起来我们幼儿园的一位小朋友也是观察的非常仔细的,正好是王嫱老师的公开课上哈哈小人她就画了我,那时候我第一次戴耳环,穿长裙她马上就能在画上体现出来了。(3)不过人物画中最有特点的就是画老人,为什么?老人为什么好画,因为它有特征,而且丰富,有皱纹。

3、说了这些选材以后,我们最重要的是观察。个性观察。

个性观察就是幼儿自身存在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引导幼儿进行多角度个性观察,鼓励幼儿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甚至是用夸张的视角引导区感知、去思考、去想象,还可以通过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等多种感官体验和表现,直接认识、理解描绘对象,建立起明晰的知觉形象,为创造性写意奠定基础。

(1)个性观察一个是分层次观察,这个整体和局部中班有要求,大班也是按这个要求下去的,先来观察整体的,在来观察局部的,接下去是细节,细节大班有要求,中班的话是忽略带过的。举个例子:如《漂亮的发型》。发型可来源于每个班级来源于每个孩子,不管女孩子还是男孩子,他们的发型可能都会不一样。可以引导孩子去看一看同伴们都有什么样的发型。有些是一根马尾的,有的是分开两条的,那么就可以继续引导幼儿去看看了,那么两条辫子的发型是什么样子的?重要的是去引导孩子去发现发线可以用什么线条来表示。那么写意的时候就可以让一个孩子转过来,细节刻画就是画孩子发型的走向,还有旁边辫子纹理的要求然后来画画不同的发型线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个课例---手,也是从孩子身上出来的。那么第一个先来观察整只手,手上,手由什么组成(手掌、手背、手心、手指)。那这个观察了以后,再让孩子看看手上还有什么(还有指纹)。观察完指纹就可以来看看手指上的指纹是可以用圆圈来表示,手指关节上的指纹可以用横线表示,一步步地引导幼儿往下看。接着就可以问孩子关节和关节之间使用什么线条表示(竖线)。那么手指上的线观察完了就可以看看手掌上的指纹。手掌中间的掌纹是什么样子的(长长的、分叉的、像什么呢?)这样观察完了之后,让小朋友看手掌除了有摊开来的形状还有什么形状。那么这里就可以继续启发,让孩子自己摆放。手指手掌变化后又是用不同的线表示,引导孩子去观察,观察完之后去作画。

(2)接下来就是“化大为小”的观察,就是把大对象变成小对象,比如说你想画嘴巴的样子,你就可以把嘴巴放大,可以看看嘴巴上唇和下唇有什么样子的结构,牙齿是什么样子,然后让孩子根据这样的图片进行绘画。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就会形成对嘴巴样子的概念,原来嘴巴是这样子的。那西祠要是要画刷牙的、吃东西的样子孩子们就有结构了。

(3)再接下来就是“多维视角”观察。

我们如果给孩子观察的时候,能尽量给孩子提供实物就尽量给孩子提供实物。因为实物放在这里角度就出来了,如果要图片呢,我们就要选取不一样角度的,让孩子进行观察。还有,我们所有的观察后面有一点夸张想象,接着追问像什么?你把它当成什么?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篇5:春季学期大班教学总结:自主管理对自己负责

春季学期大班教学总结:自主管理,对自己负责

第一部分这个学期的变化

一、学生自主管理,学习对自己负责

  开学第一周,学生进行了假期总结,通过总结发现每个人在家里都没有在学堂时那么至上和自律。在互相针对假期的状态提出质疑时,学生们也很诚恳,坦言内心“放假了就放纵,回到学堂就收心”的心理。之后,宋青和汪煜峰分享了在今日冬令营的课程和自己的收获。学生们从同学身上的收获看到了自己在假期几乎没有什么成长收获的现实,心很快就收回来了,学习的热情也更高了。

  这种现象反映出学生骨子里不愿意自我负责,习惯于等老师或者家长对我负责任,内心总是有指望的状态。于是老师倡议从运动开始实行自主管理,学会忠实于自己,不要习惯性为了别人而做,这也是校训“诚”的基本原则。试行一周之后之后,开学时比较紧凑的运动状态,变得比较懒散,运动量少,项目偏于拉筋和简单没有挑战空间的活动,比如垫上项目的量只有以往老师安排量的一半,且动作的精确度比较低,边做边聊天。这种现象反映出学生骨子里贪图安逸,对自己没有要求的状态,于是我们引导学生去觉察自己,为什么要运动,设定的运动目标和实际状态是否一致?

  学生开始重新思考运动目的,为什么要练习这些项目,并把思考的结果写下来,重新制定运动计划。相关的内容,博文《三个蹲起换来了什么》有较详细的记载。这之后,运动状态虽然有明显的进步,但在动作的精确度方面还是远远不够。在一次早锻炼的时候,我特意引导学生们观察今日高中的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练习的动作精确度和强度如何。这次观察,学生们看到了今日高中部学生练习时的一丝不苟和时间上的紧凑,也认识到真正至上的人是如何对待训练中的每一个动作的。这以后,大班学生整体的运动状态保持得比较平稳,动作的认真度和精确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大班学生对太乙金刚拳套路比较有兴趣,本学期对每个动作抠细节,整体的熟练度和精确度都比上个学期有了明显的进步。随后,他们迎来了掌门人罗银山师傅的现场指导,这次的指导孩子们很受益,如果没有之前的练习和体悟,对罗师傅所指导的内容感悟就没有那么深了。这正应了“徒弟准备好了师傅就出现”。

  学期后半程,运动侧重于身体左右阴阳的分开和清一跑及风摆杨柳、踢腿、侧手翻等,更强调动作的分解和整体的协调,训练时引导学生从简单的一个部位的动作,逐渐带动全身整体,强调的是对自己身体每个部位的协调和觉察,这种觉知也是学生自我管理。

  生活方面的自主管理:清洁卫生和内务方面,女生都做得比较好且一直保持状态稳定,基本不用老师管。男生还需要老师的监督和提醒,漏扫或者边做清洁边玩的情况较多。由于男生整体的状态表现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因此第二个月开始,男生进入军训阶段,实行的是“强制管理”。后面详细介绍军训的情况。

  整体看这一个学期自主管理下学生的变化,内心成长意愿强的学生进步更大,意愿不强的学生进步缓慢甚至原地踏步。伙伴价值由此显现出来,学生自我负责任的意识,逐渐在学期后半程表现出来,但对自我的要求还不够高,人生目标和至上情节内化得还不够。

二、学习上的变化:

  一是跟随今日网校课程学习;后期男生跟不上改为用科学课训练一元思维,从复述和讲解入手,逐渐提高写作的能力。

  原来的课程,基本上是由我针对学生的需要而选择相关的素材和主题进行学习,今日学堂推出网校课程后,采取的是网校课程学习为主,心理行为辅导+网校课程辅导共同促进学生成长。这有助于学生在心胸、视野和格局上与新教育圈子最高级的能量共振,初期学生不太适应,但几次课程下来,学生对自己的不足有更深的体会,学习的动力比过去更强。

  两名男生做网校作业困难比较大,基本上无法静下来专注地思考,写作业的时候各种玩和小动作不断。这种情况下,男生从第二个月开始,不再以网校课程为主,而是进入军训,半天做事半天运动,军训期间每天写日记,念头,学会觉察和分析自己,把注意力逐渐引向内在。军训结束后针对男生的思维能力开设科学课,以《流言终结者》为教材,训练复述能力和一元思维。经过军训之后的男生,对后来的学习机会比较珍惜,愿意去写日记和完成作业,尽管仍需较多的时间,但分心和小动作少了,用于思考的时间多了一些。

  女生虽然能写完作业,但答题质量不佳,浮于表面,不能深入到题目本身去理解。而在听山长的讲座录音时,很难跟山长共振,甚至感觉听不下去。这背后的因素分析:

  1、体制脑的影响:体制脑的特点是找标答和思维僵化。学生不管是答题还是听讲解,都是只想找答案的心态,没有深入阅读题目和素材;而听山长讲解时,习惯性的搜索观点(正确答案),没有针对不同的观点去找自己和山长有哪些不同,更不会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下一步该如何去提高自己?

  2、缺乏自我超越的主动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自己的不足,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主动求索,不断突破原有的局限。但女生们在遇到困难后,希望回到原来的学习方式,由老师给予更多的提示,而不是通过自己思考和讨论走向思维的深处。

  二是写作要求的改变,女生要求先写提纲和思维线,后写文章。男生要求把自己的观点分析清楚。

  由于以上原因,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作业和日记都不理想。在辅导中,我们指出了问题,让学生意识和觉察到自己的真实状态,激发他们自我改变的动力。相应的,我们和学生共同讨论了以下主题:

  如何听讲座,

  如何写日记,

  如何提问,

  如何整理思维线。

  这几个主题的讨论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一一分析之后,学生自然找到调整的方向。后面,学生反复听山长的讲解,努力去找到自己和山长思维上的差距,心态上比之前更加虔诚一些,心也更静一些,对新的作业和素材的阅读也比之前更专注。从日记中可见,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写作方面,本学期要求女生先写提纲和思维线,然后再动笔。目的是让学生建立新的习惯――“谋而后动”,从我“想写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个?写下之后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写?”入手,让学生先清晰的思路,再动手写。避免像以前那样写好之后反复改,毕竟改提纲比改文章要简单的多。结果,刚开始的几次提纲也很“难产”,理顺提纲就要3、4遍,写作的进度更慢了。也暴露出几个问题:

  1、无法把握自己的想法,容易停留在感觉本身,一追问就断;

  2、观点并非来自自己的思考,而是来自书本或者老师,结果观点和观点之间比较乱;

  3、抓不住问题的根本,停留在现象上无法深入分析;

  4、习惯记录知识点,不去主动思考。

  通过指导,到期末时,女生的文章架构逐渐立起来,分析的过程逐渐有了自己的逻辑。

  对男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从复述课堂内容开始。当男生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完整的复述时,自己都有点惊讶,原以为简单的事情自己竟然都做不到。因此,在后面的课程中,他们的专注度有所提高。但复述的过程仍以“回忆”为主,还没有真正理解内容的因果联系。经过两周的训练之后,能够把一个问题表达清楚了。

  写作方面主要通过对日记中观点和结论的追问,引导男生一步步分析,直到把整个问题说清楚。经过这样反复几周之后,到期末,男生在写作中能把自己的观点和内容相对完整的表达出来,并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表达,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三是通过背诵博文,理解山长的思维和境界

  本学期前两周,学生读经展示的情况不佳,整体比较懒散。错和漏都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下,我对大班学生背诵博文提出以下要求:

  第一个层次,通过背诵提高专注力,能背出原文即可;检验标准是背诵无差错。

  第二个层次,理解和记住文中的理念和观点,以此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开阔眼界;检验标准是能回答是什么和简单的复述。

  第三个层次,理解和清晰文章思维线;检验标准是能回答为什么和前后文的关系。

  第四个层次,体会到山长的境界。无具体检验标准,通过改写博文来对比找差距。

  这个要求提出之后,学生对背诵博文的理解提高了,女生提出要达到第三个层次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她们背诵的进度比原来更快了,背诵时努力去理解文章的内容,相关的理念逐渐在影响着她们的行为。直观的体现是,当我提到某篇博文的观点时,她们立刻接上后话,并且心领神会的样子。从整个学期的表现来看,不论男生女生,背博文对他们的思维和行为都有很积极的影响,我们也更加坚定了在大班坚持背博文的教学方向。

三、学生整体状态从阴到阳

先说女生。

  这个学期女生表现出明显的青春期现象:情绪化,找感觉,阴气较足,不爱运动。本学期头两个月,大班女生基本上处在这种状态中。具体事件我就不再赘述,这里主要分析一下原因:

  1、受荷尔蒙驱动,开始寻找些什么,但内心并不清晰。这时候,很容易受到男性的吸引或者某种契合内心感受的东西吸引。如果男女分校,则容易受到有男性气质的女性吸引,如果这时候对方刻意去做要吸引大家注意力的事情,就很容易被对方所吸引,产生崇拜甚至说不清的感情。

  2、自我认知价值感不足。越是内在虚空,不自信的孩子,越容易在这时候掉得深,难以自拔。

  3、理性思考能力不足,喜欢找感觉,即使提醒也无法自拔。

  4、眼光短浅,缺乏长远的人生目标指引。

  解决之道就是以运动提升阳气,同时通过与学生交流,引导她们看到问题的真相,提高觉察力来让自己走出来。这期间,为了更好的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走出了课室,不拘形式地开设各种课程:

  有寝室里的聊天课,办公室的“揭秘会”,也有阳台上的青春诗会,当然也少不了教室里的主题课和电影课。

  课题包括:1、认识青春期;2、我是怎样被圈进来的?3、找感觉不是爱情;4、从电影《鸟人》看扭曲的情感是怎样发生的;5、从《阳光灿烂的日子》认识我们缺乏理性而动物一样的青春期;6、心理辅导《与过去的我告别》;7、从电影《乱世佳人》分析女性如何得到尊重和幸福……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山长博文《一动分阴阳解读“爱”》和《一动分阴阳解读美》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状态进行分析。

  由于这些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而进行的,学生的“心结”也是一步步解开的。到后半学期完全走出来之后,女生们更是觉得自己当时的一些行为很莫名其妙,感觉自己在情感游戏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同时也为自己能够及时走出来而感到庆幸。

再说男生。

  男生虽然没有明显的青春期现象,但是整体上学习意愿不强,怕苦怕累,阳刚之气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磨”的方式,军训前期男生每天的安排是上午学习下午运动,但是两个男生学习并不上心,于是改为上午背水做事下午运动。被剥夺了学习机会的男生,开始向老师申请能否恢复“上课”,我们的答复是先学会利用做事的机会,觉察自己的念头,聚焦做事,并在每天的日记中分析自己的念头和每天的得失。如果日记写得务实(不是简单的概念和表态),并且能够坚持,将会得到上课的机会。

  这激发了男生学习的动力,之后,男生每天的日记都要写到十点多,写作从简单的流水账到有一些简单的分析,愿意不断的修改以把事情说清楚。对于运动和做事,也没有像之前那样能偷懒就偷懒,而是更加踏实一些。在运动中也能主动去挑战自己,比如空翻的练习中,从最开始的屁股着地到现在能够脚着地,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现在觉得运动做事都没有想像的那么累了。到最后一个月,男生终于得到重新上课机会。

  学习方面也经历了由阴到阳的转变。

  前面提到学生无法与山长的讲座共振,而显得兴趣不高。有一次在与学生聊天的时候,学生告诉我她们喜欢我把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一点点的讲给她们听。这个反馈让我很警惕。因为这种方式其实是老师阳,学生就“阴”,不去主动思考。满足了学生“听课”中的消费者心理。而对于老师来说,要培养的是学生经营者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就需要更多的逼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后再听老师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答案和老师的差异在哪里,不能仅仅从结论上找差异,而是要问“老师是怎样想到的,而我却没有想到?”

  这才是真正和老师的思路共振。

  这之后,学生们才意识到自己为何在跟随网校课程学习时不适应,是因为没有主动跟圈子里的顶级大师山长共振,而是等着老师和自己共振。调整之后,学生的状态才真正由阴转阳,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自主管理的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游学

  本学期,出于对学堂下一步发展的探索,我们组织了一次大理游学。具体情况在网络家长交流会中已经做过详细的介绍了,这里就不再细说。主要介绍一下这次游学对学生最大的影响,以及对我们下一步教学的影响:

  1、对身体、大脑、精神三者的成长有了清晰的理解。第一次去firuz家的时候,firuz就详细的给孩子们讲解了我们用食物来发展身体,用知识和思考发展大脑,但却不知道用什么来发展精神的事实。接着告诉孩子们,要用美德去发展我们的精神。这对学生们来说是第一次有这样的解读,也与新教育“慧命”的理念完全一致。在firuz家里,从85岁的firuz到17岁的伊蔓、12岁的安德烈,孩子们都感受到他们散发出来的服务他人、乐于分享、完全接纳的美德,眼见为实,学生们真实感受到之后,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人。

  2、三天的生存挑战孩子们切实看到了自己有多“被动”:等车、找车都指望老师;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受思维限制以至于完全被动得不到机会;因不自信而抱团结果错过独立创造的机会……这些现实使得他们很想突破却又不得要领。这背后其实是学生没有对自己负责任的意识和习惯,尤其是回会泽之后,与网校学生共同分享10天的收获,并PK谁的收获更大,结果网校学生大比分获胜(完全由学生自己评分)。这个结果让大班学生很受挫,看到自己的收获更多是来自老师的点评,少了自己的主动思考,从而意识到唯有主动思考,才能真正对自己负起责任,收获自然会更大。

  3、教育要更加服务于学生的生活。

  这次生存挑战的主要收入,来自“卖艺”,展示太乙金刚拳以及平时练习的如倒立、侧空翻等技能,使得学生们享受了一次平时练功的利好。而第三天提出“不走老路”要继续创新赚钱的来源时,学生考虑问题不周,以至于新的赚钱手段仅收入5元之后便夭折。这些问题使我们思考,为什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做事能力方面如此不足?对于下一步教学的方向有了更清楚的思路。

第二部分大班学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上面已经谈到在本学期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让您更加清晰,进一步分析如下:

一、立志入脑不入心

  尽管从上个学期开始,所有的课程都围绕着价值观的梳理和人生目标的设定而进行,但这仅仅是在学生的大脑中进行了一次“清洗式辩论”,她们从原来贪图安逸享受认识到要成长和发展思维能力更加重要,立志要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远不足以支持他们在生活中真正围绕人生的目标去行动,从运动和学习、做事方方面面保持对自己的高要求。即使已经制定了目标,也很难坚持,容易被食物和贪图舒服的念头拉回到原来的舒适状态,停滞不前。本学期在运动和学习上的不足是最直观的表现。要真正立志,把追求至上变成骨子里的反应,还需要至少3-5年的磨练。并且需要以下条件的配合:

  1、完全自立的环境,真正认识到需要对自己负责而非由别人对他负责;

  2、有追求至上的伙伴共同成长;

  3、家长舍得:舍得让孩子吃苦,不怕孩子抱怨;舍得拒绝(如孩子提出的基本生活需要之外的需求);

  4、学堂课程和环境的引领,帮助学生扩大心胸格局,深化人生目标。

二、为何不入心?因为不用自我负责

  上面提到,学生要从环境中认识到需要对自己负责,然而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很清楚,就算自己不去想不去做,家长或老师也会做的。从小到大,家长们都是这样做的,孩子也把这种“我不用对自己负责”的理念贯彻得很好。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11岁小女孩,她的成长意愿完全来自于没有任何退路和强烈的要报仇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似乎是多余的,她主己找老师,主动学习,很快在心智和能力上超越同龄人甚至很多大人。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如果剥夺了这些“现成的照顾”,孩子会否对自己更负责任一些?

  造成家长不放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家长有需要:家长通过照顾孩子体现自己是个好妈妈或者好爸爸;家长需要孩子的优秀或出人头地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2、家长受束缚:自己的行为遭到周围人的非议甚至被口水淹没时,没有勇气面对,只好妥协。当家长不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时候,孩子怎么可能得到来自父母的力量学习为自己负责?所以当家长不能对自己完全负责的时候,从家长到孩子的力量的传递断了。

  作为老师,我们会尽可能的去创造需要孩子对自己负责任的环境,尤其是对12岁以上的孩子,但这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有一些不适应,难免有些孩子会有抱怨和逃避的心理,这时家长一心软,也开始抱怨老师,去给孩子找更“体贴”的老师。办学五年来,这样的例子很多。生活中真正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更多的还是环境逼出来的。国外的贵族和精英教育,都很重视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孩子的意志,其目的也就是培养孩子主动对自己的负责任的意识,并由此激发出坚持的毅力和成长的动力。

三、思维方式需要改变

  思维上的问题,与学生心不静有很大的关系。进入学堂之前,孩子在生活中受到的诱惑特别多,各种美食,假期旅游,电视,游戏,小说,流行歌曲,各种聚会吧,还有各种“愿望和期待”……,这种生活方式总体上是喧闹和浮躁的,是不断诱惑人去追随和放大欲望的。人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寻找自我的价值,获得“想要”的满足感。

  而来到学堂之后,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生活,训练的是能专注到一件事中的静气,追求的是精神品质和意志力的成长,这更需要不断的去挑战和超越自己。通过超越自己而找到自我的价值感,这是往内看的,与过去的思维方式不同。

  要实现这种改变对学生的挑战有三个方面:

  1、去掉自大。需要不断发现和面对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开阔眼界和格局,看到自己只是世界的一个部分。

  2、不把别人的观点答案当成自己的,怎样质疑和思考才能发展出自己的观点?

  3、从过去的习惯走出来,找到真正自己想要的人生目标。

  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与思考能力和价值观不可分的,因此思维改变面临的挑战更大。

  以上学生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家长、学生和学堂之间的密切配合。学生是核心,但家长是孩子的神,老师不过是神请来的帮手,共同帮助孩子成长。因此,下个学期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将取决于家长和老师的配合。作为学堂,我们下学期的教学安排和变化如下。

第三部分下个学期对大班教学管理的计划

  1、学生完全自主管理,老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由学生讨论解决。

  2、以今日学堂网校课程为主,学堂老师只提供辅导。

  3、武功和运动方面,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要求,运动量和运动品质不能低于今日夏令营的标准。

  如果家长希望学堂对您的孩子更多的辅导和课程,可写出您的需求,找宁静老师沟通。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