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生入园哭闹现象及指导策略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解析新生入园哭闹现象及指导策略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27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课件

解析新生入园哭闹现象及指导策略

小班新生入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也是他们人生中第儿断奶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要从一个熟悉的环境直接进入到陌生的环境,及其陌生的人,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双重的陌生会给他们造成心理及生理上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其外在突出表现形式就是哭闹。根据哭闹的类型我大体分以下几种:

一、不停地哭闹

一般不停地哭闹的孩子大都是胆小且内向的孩子,见不到亲人就没有一点安全感,会烦躁不安、紧张、恐慌。刚接触这类孩子时,他会对你若近若离,想要依靠你,又害怕接近你,对教师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当教师主动拥抱,安抚,听他宣泄过后,他会主动接近你,甚至整天当你的影子跟着你,但是哭闹现象很难停止,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妈妈,妈妈。”但你用语言安抚他时,他会暂停一下,但转脸就又恢复原状了,对环境中任何新鲜事物都不感兴趣。这类幼儿对亲人的依恋程度较高,因分离而产生的焦虑情结也较严重,对心环境适应能力较差,遇到陌生人或陌生的场景、环境,内心不由自主感到拘谨,不知所措,缺乏调整自己心太的能力,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进入状态。

二、间断型哭闹

间断性哭闹的幼儿主要是些独立性较差且较任性的孩子。这类幼儿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持续性不强,不能遇到一丝挫折,出现一点小问题就会哭闹。或是在家里以来成人较多的孩子,不能独立,想去做一些事情,总习惯有家人跟前护后,如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喝水、尿尿、吃饭、午睡等,孩子感到有困难,就会特别想念亲人,导致分离焦虑,从而再次出现哭闹现象。还有些幼儿较任性,当你拒绝他正在进行的错误行为时,也会导致他心生委屈,出现哭闹现象。

三、感染型哭闹

这类幼儿还应该是较为适应集体生活的,可能是因为年龄小,或对环境暂时的不适应回收其他孩子的影响,看到有小朋友哭,就也跟着哭,或看到其他家长来了也哭,但一旦离开这些环境他会立即适应,停止哭闹。这类孩子不但易受周围幼儿情绪的影响,也易受家人都情感影响,家长送孩子时不舍离弃的表情行为,都会为幼儿增强哭闹程度,延长哭闹时间。

四、分离型哭闹

分离型哭闹的幼儿使幼儿入园初期最为正常的一种。它属于正常安全焦虑范围,在与家人分离的时刻表现出不安,哭闹,教师安抚片刻后能够安静下来,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并很好适应集体生活,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不愿意受约束,情绪发泄外显,较强烈。

终上四种类型所述,幼儿初期入园不适应出现的这些哭闹表象,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对家长的生活和工作也造成了影响,这种表现,在心理学上我们都称为“入园分离性焦虑”,根据幼儿的性格及家庭环境因素,其程度不同。消除幼儿分离焦虑帮助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有助于幼儿愉快地参加一日各项活动,有助于幼儿与教师及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缓解家长的焦虑不安。下面我以自己十几年来的工作经验针对上述几种类型谈谈安抚焦虑情绪的一些措施方法:

一、扩大幼儿社交范围,减少幼儿分离焦虑情绪

扩大幼儿社交范围,能够降低孩子对家人的依恋。幼儿如果平时较少地接触家人以外的人或较少参与外界的活动、接触外界事物,在幼儿入园时就更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所以,幼儿在入园前,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和交往的范围,使幼儿初步建立人与人的安全感。

邻家孩子两岁半了,却很少见到,即使有时偶尔撞见,想引逗几句,没料孩子见我就哭,妈妈很是苦恼,“孩子一见生人就这样,这上幼儿园可怎么办呀?”经询问才了解到,孩子两岁之前都和爷奶在老家住,爷奶又特疼小孙子,天冷了怕冻着,天热了怕晒着,偶尔出门,也只是在自家大院转悠转悠,这段日子回来了出门没人理他倒还好,一对他脸说话,他就拼命地边哭边往妈妈怀里装。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妈妈提出一些解决办法:让幼儿从身边的亲朋好友开始接触,多创设环境接触外界陌生环境,多鼓励孩子,大胆与陌生人主动交往;不固定带孩子的人,只要是你信的过的,只要孩子愿意,你都可以将孩子短时间托付给他。妈妈听后照办了,平日里还会带着孩子来园里玩,见我不再哭了,而只是躲闪,就在快要入园的前些日子,孩子见我居然会主动想我问候“阿姨好”。我但是又惊讶有欣慰,妈妈也很是感动。

扩大幼儿社交范围,能够降低孩子对家人的依恋。幼儿如果平时较少地接触家人以外的人或较少参与外界的活动、接触外界事物,在幼儿入园时就更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所以,幼儿在入园前,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和交往的范围,使幼儿初步建立人与人的安全感。

二、通过亲子活动,减少幼儿对环境的陌生感

为了不让孩子在入园期造成双重陌生接触,给孩子心理带来恐惧。我们在入

园前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幼儿园活动,体验幼儿园生活。提前让幼儿接触认识老师,小朋友,教师主动用和蔼的语气亲切地与孩子交流,为孩子正式入园时排除一些紧张,也可以组织家长和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让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幼儿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各种室外活动,体验集体生活乐趣。例如做些音乐游戏《找朋友》、《欢乐手指谣》,亲子游戏《口香糖粘什么》,奥尔夫音乐之类的,让孩子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减少幼儿对入园的恐惧与焦虑。或让孩子在大家面前和爸爸妈妈一起作自我介绍,让幼儿敢于面向集体。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通过提前入园与教师潜移默化的交往中建立起信任,使幼儿有了新的依恋对象,与父母的告别就相对容易了。

三、用爱心感化幼儿,让幼儿的依恋有父母转化为教师

为了减轻幼儿离开父母而产生的焦虑,要尽快让他们从依恋父母转化为依恋教师。教师除了雍和爱的语言、亲昵的行动、无微不至的关怀之外,还要及时向家人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习惯及家庭环境,通过了解,解析幼儿特殊行为的原因,针对性的教育。例如有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想要喝水、尿尿不会表达时,会有哪些行为表现;有的孩子离开父母,对物产生依恋,做任何事都抱着自己的衣物或包包不松开,我们也应该理解,给他这样的适应过程。幼儿在入园期出现持续哭闹或间歇哭闹,都是正常的,教师对于哭闹不止的幼儿要给与更多的关爱,不可操之过急,千万不能呵斥吓唬,以免给幼儿造成心理障碍。教师要做到用心去理解、接纳幼儿;用心去温暖、融化幼儿;用心去倾听、关爱幼儿。

四、组织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快乐的融入集体

幼儿的天性就是玩,他们容易被新鲜事物或多彩的活动所吸引。在教室里教师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环境――墙饰的新颖装饰、玩具的多样化、游戏活动的组织等等。为了避免幼儿感染型哭闹,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哭和不哭的两组孩子,分别在两个活动室进行活动。不哭的孩子可以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哭的幼儿,教师采用多种游戏形式――讲故事、玩玩具、出去散步、与他们交流等来转移注意力,缓解情绪,然后进行依次排除法,将情绪慢慢稳定的幼儿也各一个送回进行正常教学活动的幼儿中,这样逐一排除,让大部分幼儿一个个感染情绪过度中幼儿,幼儿更易融入集体。

五、家园协作,版主幼儿更快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前面我们提到分离型哭闹,幼儿在来园、离园时会哭闹,遇到这类幼儿,教师应与家长提前沟通好,告诉家长不要哄骗或随意承诺幼儿办不到的事,要进行正面引导,明确地告诉幼儿,“妈妈要上班,宝宝就在幼儿园与小朋友玩,等下午妈妈下班来接宝宝。”下午接幼儿时间最好准时,不要让孩子单独等到最后,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加剧对上幼儿园的恐惧,害怕被家人遗弃。

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由家庭个体生活转化去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集体生活具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性,因此教师要与家长结合,让幼儿在家也能遵循幼儿园相仿的作息时间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自理方面,拒绝家长大包大揽,让幼儿从小事点滴做起,锻炼成独立的个体,减少分离焦虑,使幼儿更快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帮助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教师的第一使命,对于不同幼儿不同程度的哭闹表现,我们要分析其焦虑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强化教育,与家长共同协作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课件

篇2:教育随笔:新生入园要两近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课

件教育随笔:新生入园要“两近”

自从当上幼儿教师,就听老教师们讨论接小班新生入园这项工作怎样怎样的难做。这个孩子哭、那个宝宝闹,这个孩子要跑回家、那个宝宝也急的跳,老师最害怕这个情景了,不知怎么做,束手无策。我一开始遇到此种情景也是如此,尽管自己忙的浑身是汗,可是宝宝也哭得衣服都湿透了。

通过翻阅书籍,了解了孩子的世界,得出总结:新生入园要“两近”,还别说用上还真管用。我们班孩子总是比同行班的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快。

孩子入园之所以哭闹,是因为他们对幼儿园环境的不适应、对老师不熟悉而导致的。为此我们必须尽快的让孩子还快的与我们熟悉。所以我们教师就需要做到“两近”。

一是:贴近

贴近,是说皮肤的贴近。

每当早晨入园后,从家长手里接过孩子时,我就会亲亲他们的小脸蛋;每当孩子午休醒来时,此时孩子们很兴奋,我就会抱抱他们;每当孩子入厕时,我就会牵着他们的小手。就这样,我班的宝宝们还快就步入正轨了,从开始入园的哭,变成现在的笑。

孩子入园离开妈妈、奶奶,此时的他们很无助、很害怕,我们教师要用大手去拉拉他们的小手,用我们的大脸蛋亲亲他们的小脸蛋,给孩子送去一点点的温暖、一点点的安慰,他们会觉哭大闹,甚至停止他们的哭声、停止他们的“反抗”。

二是:拉近

拉近,是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通常我们都知道,只有心与心之间没有距离,那样我们才会彼此的相信、信任,等等。三岁的孩子们也不例外,那么要想让他们信任、相信我们,我们也要消除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我们在与孩子交流时要蹲下,这样他们会觉得我们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恐惧感。还有一方面,从礼仪方面讲,只有蹲下来,才能说明我们教师是尊重他们的。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取得相互的信任。

总之新生入园时,我们教师要非常“用心”,说实在的要做到这几点,确实是很累,但是当我们看到孩子由开始的哭脸变成现在的笑脸时,我们心里就会很“甜”的。得幼儿园里很“温馨

”的;他们会觉得我们教师很“温和”。那样他们就不会在再大

手指游戏的奥妙

故事总能让孩子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这天饭前时刻,我又让孩子们回到了故事王国中,《皮皮鼠吃跳跳糖》的故事中,一双双小眼睛聚集我,眨都不眨的样子,让我丝毫不敢怠慢,有感情又比划的讲着说着。

四只皮皮鼠的小调皮样、每次出现小小“事故”去医院,都会引来孩子们一阵阵大笑,看着孩子们乐呵呵的样子,我也满心欢喜。因为听的认真,因此问题回答的完美无缺,我也当然很是欣慰。其实,故事也因此应该告一段落,忽然一下想起,前一阵教给孩子们的手指游戏《三只猴子》,每次孩子们都玩得乐此不疲。这个故事的情节跟它有些相像,何不把故事改编成有趣的手指游戏,让孩子们在闲暇时刻玩玩乐乐呢?

我和孩子们开始改编,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老师,皮皮鼠在床上跳的可以和小猴子的一样。”“掉下床来的时候可以说是有一只皮皮鼠掉下床。”“第二次的时候不是床啦。”“不是床改成柜子不就行啦!”“然后再是衣橱和厕所。”“最后还得有从医院回来的呢!”在孩子们的商商量量中,我们改编成功:四只皮皮鼠在床上跳,有一只掉下床磕破头,爸爸穿好衣服送它去医院,没有皮皮鼠在床上跳;三只皮皮鼠在柜子上跳,有一只掉下柜子磕破头,爸爸穿好衣服送它去医院,没有皮皮鼠在柜子上跳;两只皮皮鼠在衣橱上跳,有一只掉下衣橱磕破头,爸爸穿好衣服送它去医院,没有皮皮鼠在衣橱上跳;一只皮皮鼠在厕所里跳,掉进了马桶磕破了头,爸爸穿好衣服送它去医院,没有皮皮鼠在厕所里跳;四只皮皮鼠回到了家,从此不再吃跳跳糖,不再乱蹦和乱跳,终于安静的睡着啦!

孩子们说着、做着、笑着、乐着,而我在一边看着、听着、欣慰着、骄傲着……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课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