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更需要学会心理自我调整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教师更需要学会心理自我调整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08

教师更需要学会心理自我调整

海口一中罗俊娥

教师是一种服务行业,助人的职业,有人把教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学校、家长给老师很大的压力,由于职业的特点,我们教师被要求对工作要充满激情,要有奉献精神,但时间一长,我们教师容易情感枯竭,特别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容易产生低成就感,所以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所以我们教师需要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学会心理自我调整。(一)修正认知观念,调整认知角度。我们要学会接纳每位学生,积极关注他们的优点,及时清理对学生的一些不合理的观念。(二)悦纳自己,建立合理的期待。我们教师也是普通的人,同时也在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我们的时间,精力与能力也是有限的,只要我们尽心尽责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不要对自己和学生寄太多或过高的期望,否则我们的压力就太大了。(三)直面压力,主动解决。由于社会、学校、家长给老师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面对它,正视它,处理它,然后忘掉它,而不能采取逃避的态度,我们要牢记方法总比问题多,所以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压力。(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善环境。教室是我们与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改善我们的教室环境,与学生共同布置教室,建设班级文化,让大家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习和工作。(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会让我们的心情愉悦,我们也能适当宣泄心中的焦虑感,也会缓解心中的压力。(六)建立并妥善运用支持系统。我们的一生中要扮演许多角色,我们离不开亲情、友情和爱情。如果我们能家庭和睦,婚姻幸福,孩子能茁壮成长,有一帮谈得来的朋友,那我们是幸福的,我们就会心情愉悦,工作的动力会更大,工作的效果会更好。

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身边的每个人和每件事,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一切人与事,他们也会以积极的结果回报我们。

篇2: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考试题精选

最新整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观察法:在自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活动中,适当控制某些条件以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活动。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管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抑制过程: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管的机能由相对活动状态转向休息状态

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是指当大脑皮层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而是身周围神经细胞传布开来。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第一信号系统:就是动物和人的大脑在客观现实的影响下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指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和集中。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一种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不同。

感觉阈限:就是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的刺激量

适应:就是由于刺激物作用而引起的感觉性变性变化。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表象:就是被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来。

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遗忘:就是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重现。

前摄抑制:就是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就是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想象:就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幻想:是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动作思维:是依据动作作为支柱的思维

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为支柱的思维。

抽象思维:以概念为支柱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

集中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导出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朝着多个方向导出导出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

分析与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并把各个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心境: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激情是种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由妯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状态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根据一下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意志:是人自学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为:是指在意志支配下的进行的行动。

动机:是推动和指引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具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种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决定,并积极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不屈不挠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

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诚面貌。即个人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指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兴趣: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结色彩的心理倾向。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直接兴趣:指直接由事物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

间接兴趣:指由事物或活动的结果引起的兴趣。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般能力: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有目的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与产品的能力

再造能力:指人们根据提供的样式以相同或相追认的方式进行活动的能力。

性格:指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对客观两岸关系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气质:指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

学习:指由经验引起的较持久的行为变化,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

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觉观念建立生的非人为性的联系。

机械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

接受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某种学习需要的外显。

学习兴趣:是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概念:是指由符号所代表的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

概念同化:指学习者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纳入自己谁知结构的适当部位通过辨别新概念与原有有关概念的异同而掌握新

概念

创造性:指产生独特非凡而有一定人类价值产品的能力。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品德:是个体现象,它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现象,并引导学习者作出相应行为的过程。

顺从:是表面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识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顺从深入一层

内化:指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学校心理健康指导:指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

健康:不仅是没有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障碍: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异常心理。

学习障碍:指学生某种学习能力的缺乏,而导致学习活动的明显困难。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专门技术。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

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教程、情结与情感过程、意志教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其中认识过程的主要内容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2)个性心理具体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

2、学习心理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

(1)理论意义:

1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

2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

3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和学习

(2)实践意义:

1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

2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3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率

4对提高教育、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

3、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4、唯心主义心理观与唯物主义观的区别是什么?

(1)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心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2)唯物主义认为心理的产生有依赖于物质的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心理是物质的产物。

篇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什么是心理健康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一词,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看法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很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例如,《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对健康的解释为:“(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把健康界定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人既是一个生物性的个体,也是一个社会性的个体。人的健康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也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上述两个方面即构成了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

心理健康,小学生,知识

篇4:维护学生心理权益老师应该做什么?

维护学生的心理权益,老师应该做什么?

我认为维护学生的心理权益,教师应做到;一、依法执教,以德施教。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倡教学相长的原则。三、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教育不仅仅是发展人的智慧和潜能,而要把教育看作是对人的关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去关爱和帮助学生,。最后,教师要学会做一名“心理医生”。

但是,为什么不同样要求学生维护老师的心理权益呢?我觉得,要求学生关爱老师比要求老师关爱学生要容易得多,实惠得多。一是一个老师的学生多,而一个学生的任课老师少,学生关爱每一个任课老师更有可行性。二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不要建立在老师爱学生上,而是老师爱工作上,这样就算老师对某些学生某时候有看法,因为爱工作还是会好好工作。而要求老师什么时候都爱全体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三是如果老师一味去勉强自己爱学生,会精疲力竭,感情用事,以至于没有精力去搞好业务。只有理性地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持续地不受感情干扰地做好工作。四学生爱老师是更加可靠的发展条件,亲其师信其道是也。做什么,老师

篇5:对中学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思考

对中学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思考

海口市第一中学林盈盈

【摘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梳理,找出问题原因之所在,并从两者的联系进行分析,探讨整合是否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及整合的策略。

【关键词】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分析

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两者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这许多问题,甚至有时两者看似“背道而驰”。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学校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已经成为新的趋势。整合是否有助与解决存在的问题呢?本文希望对出现的一些问题,从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进行分析,理清两者整合的思路。

一、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

(一)道德教育的定义

道德教育简称为道德教育,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校道德教育即“大道德教育”,涵盖的范围很广。《中学教育大纲》中明确指出“道德教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在现实学校教育中,往往把一些重要但有没有实际部门承担的各种教育都纳入道德教育来抓,诸如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劳动教育、习惯教育、社会实践等,也包括了心理健康教育。

狭义的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系统过程,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形成道德习惯等。本文要讨论的道德教育是指狭义的道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外延,它包括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几种模式。

二、学校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自古有之。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教育被赋予更深远的意义和更高的教育地位,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教育理念、相关理论知识、评价标准、教育方法手段和管理(执行)组织结构等。而作为“舶来品”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的开展不过十来年的时间,以其教育理念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获得了中国教育界高度的关注。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各地的许多中小学校系统地开展和实践。但是,无论是“历史悠久”的道德教育,还是“崭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的实行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以下就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

(一)实行的方向:智育为“主”,道德教育为“副”,心理健康教育为“末”

学校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道德教育为首”是共识,但是长期以来,在“以高考选拔人才”的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道德教育为首”在实际操作中却流于表面,许多学校片面追求高升学率,片面强调智育,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成为“曲高和寡”的“主旋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改革所推行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很大的关注,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力度相形见绌。不少教师和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个别教育,没必要在学校教育中普及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学校甚至都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向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帮助。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师严重匮乏。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任课教师、心理咨询员通常由思想政治教师或班主任充任,甚至由非教师的行政人员担任。有的学校在心理教师的选用上,甚至出现“学非所用,滥竽充数”的现象。少部分教师缺乏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或者本身心理素质较差,从而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教育内容混乱:心理问题被“道德化”

在传统教育中,只重视学生思想觉悟、知识技能水平,无视学生心理需求,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往往把心理问题归结为道德品质问题,不能科学和客观地认识和对待心理问题.诸如把学生因心理缺陷而引起的不稳定情绪和不安的举措看成故意破坏纪律,甚至把心理障碍同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混为一谈,激化师生矛盾,导致了教师在面对学生心理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或事倍功半。

(三)教育的方法:被简单化、被混淆

在教育形式、方法上,传统道德教育常常陷入说教式、单一化、公式化、压制化的简单模式,例如在很多学校道德教育被“简化”为政治课、一周主题班会课和重大历史纪念日的集体活动。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渗透”原则,更没有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以至于有些学生对学校道德教育产生逆反情绪,双方都陷入“不受教”的恶性循环。

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新成员,却常被忽略其教育职能的独特性,与之相对应的“另类”教育方法也与其他的常规教育方法“混淆”,例如将道德教育的“主动”教育方法生搬硬套到具有一定“被动”色彩的心理健康教育上。

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究其原因,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两者的重要性和内涵认识不清。根本原因,则是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自本身就有着不同的缺陷。对两者进行整合,是否可以取长补短,实现优化、和高效,从而解决目前的问题呢?如何整合呢?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已经成为现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三、学校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一)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尽管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属于“大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是不同性质的教育,有着各自的独立性。研究两者的一些基本区别,以有助于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促进两者的整合。

(1)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道德教育按社会要求规范学生的个体行为,重在提高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以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德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价值观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注重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塑造完善的人格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个体的自我完善。

(2)内容上有所区别

在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以集体主义为先,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等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是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①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内容体系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是教育的灵魂,社会主义道德是道德教育的主旋律;理想和人生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精髓。”②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了“学生智力发展的教育、非智力因素即动机、情绪、兴趣、意志等心理品质的教育、环境适应的教育、人际关系和谐的教育以及人格健康的教育”③等内容。它往往更侧重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它的功能也更多地体现在预防性、发展性、矫正性上。

综上(1)(2)所述,道德教育相对注重公德,即重视学生对国家、社会、集体的公德教育,而忽略私德,即缺乏对学生个体内在的“道德”(心理素质)的培养,如自尊、自爱、自信、自主、自立。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于这一方面。

(3)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

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阶级性、社会性,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道德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内容和任务都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x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为理论指导,同时涉及我国几千年历史传承的儒家思想等。道德教育具有比较确定的政治观点、哲学思想和道德标准,因此在教育过程有很强的价值观导向。心理健康教育很少受到阶级性和社会制度的制约,主要是以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学、社会学为理论指导,价值观中立,可接受性很强。

(4)运用的方法不同

道德教育更多地运用集体教育的方式,如开设思想政治课,主要采用说服教育和正面灌输的方法,如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树立榜样,具有公开性、群众性等特点。德育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是教育的对象,这种关系也使道德教育变成为一个主动教导的过程,并且道德教育工作的评价标准是预定的,有固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面对着多种多样的学生个体,德育所运用的方法相对缺乏灵活性。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这社会科学性质和自然科学性质,通常采用一整套科学严密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心理辅导、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技术手段和测量指标,而且以各种心理学流派为其理论依据。其主要方法则是会谈、自由讨论、心理测量、角色转换、行为矫正等方法,带有更多“被动性”的色彩,具有教育者倾听、学生自主教育等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一个讨论、沟通、疏导的过程,

(二)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两者之间同时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存在着整合的趋势。

(1)教育的对象一致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所面向的对象都是学生。

(2)教育的目标相通

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教育职能是“育人”,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自信乐观的个性、诚实守信的品质、坚定的意志、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品格等。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