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班主任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04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有较大的权威性,是一名与学生"亲密接触"的师长,是学科知识的传播者,还负有协调各科任老师商讨本班教育教学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科课业负担的责任。对班集体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通过谈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也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首席执行者。

一、班主任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教师的心理处于健康正常状态,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因为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状态才易于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包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品德。从另一个角度看,个体如果处于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往往倾向于接受主流的社会规范价值观相悖的观念,对不良规范失去抵抗力从而形成不良品德。因此,班主任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如果忽视了每个受教育个体的心理状态,尤其忽视了对不平衡心理状态的疏导,不能使之处于乐于顺应主流规范的常态.学生往往出现各种消极情绪,如发呆、走神、沉默甚至抵触.反之,若班主任常能敏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甚至有意识的心理训练,才易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有利于建立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主要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从家庭方面看,家长的经济地位、生活态度、思想倾向、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氛围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对独生子女的管理模式往往是:在物质享受上百般迁就;在学习上百般苛求.前者使他们缺少心理承受力的锻炼,而后者又使他们面临压力,这样的管教模式会使青少年无休止陷入心理不平衡之中。面对生活压力,孩子父母往往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祖辈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顾太多,使之能力得不到发展,在自主、自立、承挫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不足;从社会因素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独生子女往往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孩子们中也开始流行起来,孩子生日讲排场,家长对孩子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孩子们之间相互攀比,将艰苦朴素等优良作风抛之脑后;从学生心理因素分析,新时期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相对以前有所提高,受新思想影响较大,自我表现欲过强,希望得到周围人群的肯定,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形式表现自己。如有些学生希望老师注意他,让老师看到他的能干,故意在课堂上讲话、吵闹、搞一些恶作剧等。

从学校方面看,在呼唤素质教育同时,毋庸置疑,相当多的学校还是抱着考分这个饭碗不放.学生的"能力"都量化到分数上,分数竞争激烈,学生对自我价值认识不足,自信心缺乏,难以发挥内在潜力,常处于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心理状态下。在班级管理中,成功的班主任懂得象经营家庭,关心子女一样体察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动用心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培养;运用心理输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消费、交际、危机等方面的引导,既能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又能缓解学校教育的压力。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有做主人的感觉,容易形成上进的、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且应该成为学生的保健医生,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班主任,应以人文主义的思想进行班级管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如果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为人处事通情达理、性格开朗、学识渊博……,那么,学生一定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师的人文关怀下,道德生命健康成长。

1.尊重是前提。

教育首先从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开始,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提。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学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我们老师不尊重他,他也感觉不到自尊,教育过程中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我们在接手一个新班级时,首先要摸清班情,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然后聆听学生心声,尊重学生的意见,实行民主的管理方法,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充分享受到人的尊严。尊重学生的选择,对学生在业余爱好和理想追求上的多元选择,教师应在尊重的基础上加以适度而恰当的引导;尊重学生的差异,意味着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而且还要把这些差异看成是丰富的资源,在因材施教和班级管理中加以充分利用,尽可能创造一个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空间,使学生在班级中有归属感。

2.爱心是关键。法国教育艺术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是的,教师的阳光就是热爱学生的心。有了爱心才会对学生多赞扬、多激励,少训斥、无讥笑,才会使学生处在自由、民主、开放的环境中,才会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智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如果,我们每一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童言无忌”,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的“盲目过错”,让每个学生在教师面前都能畅所欲言,敢于展示,那么就会真正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3.宽容是保证。斯宾塞在《快乐教育》里说:“教育者要有效地教育孩子,就必须做一些教育的准备,要点钻研,要点机智,要点宽容,还需要自我克制的耐心。”的确,教育是爱的艺术,宽容是爱的体现。当学生偶尔犯错时,我们应用发自内心的宽容取代严厉的训斥。这样,当我们给学生以宽容时,学生的心中便会燃起希望的火花、宽容的力量,将在期待与尊重中,成为儿童成长的内驱力,一种实实在在的属于激励成长的力量。我想,这样的教育才属于理想中的主体性德育,才能让学生在心灵的震撼中成长。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积极的心育环境。

营造积极的心育环境。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特色学校的特色为特征,这种环境是人文化和自然化的有机结合。健康的心理教育模式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要进入教学的主渠道

篇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的分析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入学适应问题、学习方面问题、厌学逃学问题、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意志障碍、问题行为、人格障碍、依赖心理、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等方面。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并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剖析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有实践价值的对策。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入学适应问题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对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良好的、以及在幼儿园受过入学准备教育的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二)学习方面的问题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据辽宁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60%,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有近70%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

篇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共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共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摘要】中学生正值一个人身心迅速发展的黄金阶段。中学生学生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楚;有友爱的温馨,也有误解的痛苦;有追求的充实,也有挫折的迷茫。这些客观事实反映在他们的生活中,愉快的体验往往给他们带来生活的信心、前进的动力,而不愉快的体验会使他们沮丧或烦躁,日积月累则会导致心理障碍,甚至引起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对中学生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发展教育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和变化的规律,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潜能,从而全面提高受教育者身心素质的教育活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广大中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和挫折适应等四个方面容易出现心理困扰。在学习方面,一些学生感到心理压力太大,部分学生出现了考试焦虑症,也有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在人际交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同学和家长的沟通上都存在一些问题。青春期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闭锁心理、情绪激荡、表露而又内敛以及早恋所带来的困扰。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等方面都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应对挫折,在遭到挫折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一、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身心健康”的术语和内容也通过各种途径为人民所逐步认识和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已被纳入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去,以其为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身心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迎接“丢脸”,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孩子抓起,从小促进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很多学生遇到困难就会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他们只会顺水推舟,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中学生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因此,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小面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身心健康健康成长。

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具体做法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有些人有很高的学习效率和很强的学习能力,而有一些人却相反,其实他们之间并不是智力上有差距,而是学习习惯好坏有区别。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终生受用。著名思想家孔子曰:“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目前正是学生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父母课堂》20**年10月期中有一篇文章《让孩子不再说谎》中就介绍了如何培养让孩子不再说谎的良好习惯,家长可以阅读学习,了解其中的一些做法。在10月期这一本《父母课堂》中,家长还可以学习到很多有关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方面的文章,供家长参考。

篇4:多媒体教育与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多媒体教育与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湖北恩施活龙晓溪小学冉欢张修玲

摘要:

笔者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小学生,因为这样的成长环境,局限在狭小的自我世界里,得不到解放和发展,笔者学校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配备多媒体系统和几位心思细腻的女教师,且在每个周每个班都排了一节心理健康课。在这个机构里,通过不断的交流沟通,摸索处理,我们逐渐发现了多媒体教学与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光明方向。

关键词:

多媒体教育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正文:

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风气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分裂两份,每年都有更多地家长舍弃农村耕地生活,赴外地打工挣钱。家里的孩子,多数交付给老人或者邻里。渐渐的,便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群,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学因此变革成寄宿制小学,这不仅体现了当代农村交通与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却是更多地彰显出了农村留守儿童群缺乏安全性的无奈。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儿童各种事故的频繁出现,他们的心理健康变成了举国教育的重视大事。现今,多媒体技术开始普及农村小学,特别是班班通的普及,带给留守儿童通过除开电话之外的媒介,他们了解多姿千色的大世界,在接受信息爆炸冲击的同时,也承受着更大的挑战和迷惘。作为农村小学的教师,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在教学的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做更精准的指引。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自己的需要,在家里,家长通常是一个家庭的支柱,而大多数的家长,缺乏知识,缺少文化素养。多数家长对孩子的爱表现在钱物方面,孩子是否饥饿,寒热,手里有没有零花钱,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在孩子的思想方面,绝大多数家长是忽略的,这种干燥教育方法的源头,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成长环境便是如此,祖辈的表达方式影响了父辈,父辈又用这样的表达方式对待孩子,于是造成了农村孩子待人接物腼腆易羞,内敛不善表达这样的通用性格。事实上孩子们并不真的像父辈一样老实巴交,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等信息媒介的冲击,当代农村孩子并不似父辈年少时那么平淡面世,当代的孩子们,因家庭兄弟姐妹过少,或者独生子女的原因,无处沟通却渴望着更多的关爱,更多地见识。父辈们恰恰却在这一方面吝啬着给予,或者父辈们也不知道如何给予,造成了现在的农村小学生的另一个重要性格特点:易怒,自闭,任性,自卑,妒嫉,抑郁。

在农村小学生的思维中心里,基本是所有事围绕着自我,他们因隔代教育或者父母干燥教育,不懂得为他人着想。当他们做了坏事,想到的通常是为自己开脱,遇见好事,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怎么把好处往自己身上揽。他们遇事容易发怒,找不到解决方法的时候通常选择农村式的蛮干,吵架,打架,斗殴。但事过之后这些孩子又往往觉得后悔不已,却为了面子不肯面对悔过。他们面对自己的想要的东西,大多数都会选择极端方式去获得,比如偷偷的拿取。如果事情败露,往往会绞尽脑汁的开脱责任,或者大哭大闹。他们面对自己学习方面的不足,常常选择漠视,从不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自卑心理促使成绩差的小学生,在面对成绩好的学生时,不由自主的不自信,将谈话的主动权交予成绩好的学生等……

工作的这些年,笔者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小学生,因为这样的成长环境,局限在狭小的自我世界里,得不到解放和发展,笔者学校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配备多媒体系统和几位心思细腻的女教师,且在每个周每个班都排了一节心理健康课。在这个机构里,通过不断的交流沟通,摸索处理,我们逐渐发现了多媒体教学与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光明方向。

篇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

  我爱我,让爱牵动你我他

二、活动时间:

  五月

三、活动目的:

  1.让教育系的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525;

  2.通过让同学们参加活动,可以体会到爱的温暖;

  3.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自己,积极乐观,树立自信心。

四、活动对象:

  大一、大二学生

五、活动内容:

  开幕式由各班班长、团支书、心理委员以及心理中心工作人员出席参加

  1.介绍5.25由来

  2.宣布教育学院第二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幕

六、微笑征集

  1.大一、大二参加,一共八个班,各班心理委员向班内同学征集照片,并将班里每位同学的照片作成电子相册,在班内播映。

  2.将征集回来的照片进行筛选,老师也可参与,制作电子相册并播映。

  主题活动我爱我,让爱牵动你我他

  放飞心情,跟爱走动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心情、祝福,梦想以及想说的话写在气球上,之后挂在校园内展示。

  闭幕式大一大二同学参加

  1.总结活动

  2.心理委员代表总结工作

  3.宣读获奖名单,并颁发奖状

  4.喊口号,布置写感受

七、活动宣传:

  1.制作版面

  2.制作条幅(内容:教育学院第二届5.25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3.班里宣传

  八、经费预算

  1.条幅 70元

  2.版面 10元

  3.白板笔 10元

  4.气球 10元

  5.奖状 5元

  6.打印费8元

  备注: 活动经费从奖金中支出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