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生命质量艺术探究活动研究》课题简介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生命质量艺术探究活动研究》课题简介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22

【研究目标和内容】

要提高小学生的生命质量,关键在于怎样使其乐学,会学,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学习,爱上学校,爱上我们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

根据学校的《在艺术教育中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实践研究》的主课题,本子课题从“艺术探究”这个角度入手,结合兴趣课教学,主要在硬笔书法、中国象棋、打击、剪纸、剪贴画、茶艺、水晶陈设制作等几个方面进行艺术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同时对相关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在开拓他们眼界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从而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本课题的研究效果将制成网页(内含照片、录像),成为徽三学校网的一个组成局部,方便教师备课和组织教学,也将有利于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自学、巩固和进一步拓展学习相关内容。

【主要内容有】

1.硬笔书法了解书法(各种字体演变)的历史,字体的类别,笔顺规则,书法家介绍,书法家的小故事,名家名作多篇。

2.中国象棋了解棋的种类,各种棋的下法,棋师介绍等。

3.打击乐(南风鼓)包括打击乐器(南风鼓)介绍,演奏方法,作品演奏,名家介绍等。

4.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介绍剪纸的工具、方法,名家作品介绍等。

5.剪贴画了解剪贴画的一些资料、工具,制作方法,作品介绍等。

6.茶艺了解茶的种类,泡茶的方法,品茶的方法等。

7.陈设制作了解水晶陈设的资料、工具,制作方法,作品介绍等。

篇2:教师要懂得距离产生美教育艺术

教师要懂得“距离产生美”的教育艺术

顾婷婷通榆镇中心小学

摘要:我们教师要懂得“距离产生美”的教育艺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做个有心人,用心倾听、保护、尊重孩子,孩子才会懂得倾听、保护、尊重他人,我们就会拥有一个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距离文明育人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怀揣着自以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六年级的学生打成一片。喜欢看到他们开心的样子,坚信谁都不能夺走属于孩子的这份快乐。半个学期过去了,我发现我班的学生和其他班的学生比起来有些不同,他们愿意亲近我、他们背书拖拉、要求布置一点点的回家作业,甚至不再称呼我顾老师,会很远叫我“顾老大!”。我开始不喜欢这些可爱的孩子了,是什么让我的教学陷入迷茫了?我开始拜读名教师们的专著,找到了自己迷茫的原因,问题就是我和学生相处的“心理距离”太近了!心理学将人与人的相处距离分为“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心里距离”,心理距离是核心,而“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是外围、是心理距离的外在表现。距离产生美,师生相处需要距离,我们与学生相处存在哪几种失衡的距离现象呢?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又应该如何更好地把握师生距离,追寻文明的育人境界呢?笔者针对上述问题做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分析师生相处距离不当的现象

教师工作千头万绪,紧张而繁忙。我们的言行稍有不慎便会影响到敏感的师生关系。就会出现教师和学生的双方面的埋怨、冷漠、无人性化,最终有些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是非正常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和不健康的价值观。

1、师生距离过远,导致心理隔膜

学生特别在意老师的评价,哪怕是六年级的学生你的一句表扬能让他们引以自豪,一句批评能让他们羞愧、一句片面的评价会让他们“敬而远之”。语文老师的一句:“李颖,懒!所以那么胖。”这句话让李颖看到语文老师就撇嘴,即便碰面了也偷偷的溜走!

2、师生距离过近,产生审美疲劳

窦桂梅老师《为生命奠基》一书中曾谈到过分宽容学生所带来的苦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下对她友好而不尊重,甚至与老师争辩。于是窦老师在思考班主任工作中曾提议我们教师既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也要做一名明智的长者让学生信任你而又敬重你,也就是说与学生之间相处的距离不能过近,过近会产生审美疲劳,要保持一段距离。

3、师生距离忽近忽远,游离美的本质

学生的眼睛最敏锐,教师对自己的行为稍不在意,我们的基本素质和个人修养留给学生的就是一个差评。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切记不要情绪化。我们教师不能将自己的不开心情绪带进课堂,更不能将学生视为自己发泄情绪的对象。我们教师需要不停地反思自己的言行,约束自己的行为。

教师:这次班会老师想了解一个情况,问题是:你认为我们班上哪位老师最好?

学生:徐老师(学生齐说),但是有时又很坏!(少数同学小声说着)

教师:什么时候呢?一定是你们成绩不好的时候吧!

学生:心情好的时候对我们特别好,而且作业又少。心情不好的时候,特别坏!(一个学生举手说完,其他同学纷纷点头)

篇3:小学书法教学论文引领学生逐步迈进书法艺术殿堂

小学书法教学论文引领学生逐步迈进书法艺术的殿堂

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秦彦玲

摘要:在崇尚无纸化办公的今天,全社会书写汉字的质量都在严重下滑。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书法----这门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远离"临摹"误区,乐在自主创新,远离"苦学"误区,寓教于乐,硬笔为主,毛笔为辅,精讲精练精批改,学以致用。教师要随时随地激励,对每名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表扬,使学生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挖掘其潜质,提高书写能力,教育学生写出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其书体是楷书和行书。

关键字:书法艺术硬笔为主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对键盘、鼠标的过分依赖,使书法的实用功能被弱化,人们的书写能力正逐渐退化,孩子们更是被冲击者,多数学生没有扎实的书写基本功。在崇尚无纸化办公的今天,重新审视我们的小学书法教育,重拾传统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年8月教育部发文,要求在小学阶段开设书法必修课。

事实上,不仅仅是小学生书写汉字的质量在严重下滑,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乃至于社会书写汉字的质量也在下滑,可以说,几乎全社会书写汉字的质量都在严重下滑。面对汉字书写教育的这种困境,教育部如今郑重其事地重申对学生开展书法教育,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提高学生汉字书写的

对小学生进行书法教育的主要内涵是上述第一点,即教育学生写出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其书体是楷书和行书。

然而,如今的小学书法教学中却存在诸多误区,例如教学上单纯强调技法,临摹贯穿始终,注重实用主义等等。如此教学必然扼杀学生的求美天性,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遏制学生对写字的兴趣,最终使小学生的书法训练演变成为了完成任务而"写字",其字写得横平竖真、千篇一律,如同印刷体一般,毫无艺术性可言。针对以上问题,作为小学语文书法教师,应该顺应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推动他们的求美天性,同时引领他们远离三大教学误区,学以致用,使其兴趣盎然地迈进书法艺术的殿堂。

一、远离"认知"误区,乐在由浅入深

学生在练字时应先学笔画,再学独体字结构、再学偏旁部首、最后学习合体字结构。在练字的过程中,可以边学笔画边讲独体字结构,然后遇上了有偏旁的字,首先可以了解偏旁部首的写法,再学习合体字结构,家长和老师在教学生练习书法时应该注意,低年级的学生书法教学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努力地付出一段时间,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刚刚开始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说,只要达到横平竖直、大小匀称、卷面整洁即可,以培养兴趣为主、以形象教学为主;等稍大点再写得很像也不迟。

低年级学生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不要太过分强调突出笔画的顿笔和倾斜度,应该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为好。低年级学生练字培养良好的习字习惯最重要,例如正确的坐姿、执笔姿势,正确的坐姿有利于身体健康,正确的握笔有利于流畅书写和保护视力。

二、远离"临摹"误区,乐在自主创新

众所周知,书法学习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临帖,这也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但是,书法教师万不可单纯地让学生进行重复、临摹练习,因为那样势必会扼杀小学生的天性,使小学生的书法训练演变成为了完成任务而"写字",其字写得横平竖真、千篇一律,如同印刷体一般,毫无艺术性可言。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从初步模仿中感悟前人的书写法则,学习前人的运笔方法和结构规律,进而做到从无知到感知、从模拟到突破、从吸收到创新。

1、用"眼"临帖。就是指要学会读贴,要对字帖里面的字的结构、用笔、章法等详察细审,静态上理解其形态,动态上掌握其点画呼应的关系等等。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篇4:教学尝试与反思:引导学生填词:词章法艺术

教学尝试与反思:如何引导学生填词:词的章法艺术

章法,指词体的篇章结构及其方法,主要包括起结、过片、开合、转折等内容。章,本指音乐单位,音乐的一曲为一章,后引早为指配合乐曲歌唱的歌词的一篇为一章,诗文的一篇为一章。词,配乐歌唱,和诗的“体形”很不一样,章法当然也有别。词副虽短小,但词人就是要在这方寸之地争奇斗艳,起转承合,极力使笔下的词跌宕起伏,美不胜收,整体上又要浑然一体。其中,起结和过片,是搭起词这个金屋子最重要的地基、斗拱和梁架。

一、起

写文章,跟美女打扮一样,最要紧的是头脸,要让人初一见,惊为天人。清代词评家沈祥龙说:“诗重发端,惟词亦然,长调尤重。有单起之调,贵突兀笼罩,如东坡大江东去是。有对起之调,贵从容豆类整炼,如少游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是。”(论词随笔)这是从形式上来说起句方法,从内容上来看,词的起法很多,而且要求达到的艺术不能一览无余,要留有神秘感,让他好奇不已,才会引人入胜。宋词常见的开头方式有:

1、以景起

这种这种方式最为常见,翻开全宋词,信手拈来。“小径红稀,芳郊绿遍”(晏殊“踏莎行”);“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周邦彦“兰陵王”);“落日熔金,暮云合壁”(李清照的“永遇乐”);“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吴文英“八声甘州”)。当然“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苏幕遮)凋零寂寞的深秋,烘托了守边将士的无边愁思。辛弃疾一生壮志难酬,这份豪杰的激愤喷射到秋景上,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水龙吟的壮阔沉郁。)

2、以情起

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词情笼罩全篇。如大将军岳飞一开口就怒吼:“怒发冲冠凭栏处”(满江红),真是响遏行云,振聋发聩。李煜在汴京对景难遣心中悲哀,就直直地长叹:“往事只堪哀”(浪淘沙),蓦然而来,真是悲戚彻骨。词如果用情语开启,情感大多强烈真率,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引起情感共振。

3、以事起

先叙事,再就事生发,这种方式远远少于景起句。如:“无言独上西楼”(李煜“相见欢”);“水调数声持酒听”张先“天仙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初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引弓待发,紧接着会开出另一番天地景致,或笔锋一转,如悬崖飞瀑,一泻而下,使文势跌宕起伏。

4、以问起

先劈头盖脸地提出一个问题,读者不由得一惊,再回答。“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这种问起法,于千回百转之中喷薄而出,其情感更震撼人心,比直陈更觉摇曳灵动。

当然,也有久叩柴扉久不开的时候,正待要转身离开,却突然发现“一枝红杏出墙来”,这种起法,被形象地称之为“扫处即生”,比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更出人意料地转出了“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的浪漫来。又如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扫出了花落后喧嚣归于平淡的另一种美。

其实,不管是平起还是刻意突兀而起,词的起法之美在于拉开一道帷幕,戏刚一开声,就赢得了一个碰头彩,更多的好戏还在后头。

踏莎行,神秘感,美女,音乐,文章

篇5:小学教育反思语言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可不少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缺陷。

学校强调学生不准迟到,我平时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但有的学生就是不注意,有一次,预备铃都响过了,班里的牛放还没来,我焦急的站在楼上往下看,也没看到人影儿,同学们都在专心的读课文,“报告”,同学们听到声音都停止了朗读,看到他,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经常迟到,我昨天找他谈话时,他保证说再也不迟到了。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老师,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几点了。”我没等他说完,便接过他的话头训斥了他一顿,然后就让他站在门口,再也不理会他了,课后才了解到,他奶奶生病了,他去给奶奶拿药,所以才来晚了。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我后悔自己没有听完他说的话,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并向他道了歉,他很诚恳地说:“老师,这没什么,谁让我以前老爱迟到呢。”

反思:作为教师,有时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应该,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