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及设备保温工艺标准 - 制度大全
制度大全 导航

管道及设备保温工艺标准

编辑:制度大全2020-03-28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供采暖、生活用热水或蒸汽管道及设备的保温和给水排水管道的防结露保温。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保温材料的性能、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合格证。

一般常用的材料有:

2.1.1.1预制瓦块:有泡沫混凝土、珍珠岩、蛭石、石棉瓦块等。

2.1.1.2管壳制品:有岩棉、矿渣棉、玻璃棉、硬聚氨脂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管壳等。

2.1.1.3卷材: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岩棉等。

2.1.1.4其它材料:有铅丝网、石棉灰,或用以上预制板块砌筑或粘接等。

2.1.2保护壳材料有麻刀、白灰或石棉、水泥、麻刀;玻璃丝布、塑料布、浸沥青油的麻袋布、油毡、工业棉布、铝箔纸、铁皮等。

2.2主要机具:

2.2.1机具:砂轮锯、电焊机。

2.2.2工具:钢筋、布剪、手锤、剁子、弯钩、铁锹、灰桶、平抹子、圆弧抹子。

2.2.3其它:钢卷尺、钢针、靠尺、楔形塞尺等。

2.3作业条件:

2.3.1管道及设备的保温应在防腐及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如需先做保温层,应将管道的接口及焊缝处留出,待水压试验合格后再将接口处保温。

2.3.2建筑物的吊顶及管井内需要做保温的管道,必须在防腐试压合格,保温完成隐检合格后,土建才能最后封闭,严禁颠倒工序施工。

2.3.3保温前必须将地沟管井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施工过程遗留的杂物,应随时清理,确保地沟畅通。

2.3.4湿作业的灰泥保护壳,冬施时要有防冻措施。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3.1.1预制瓦块:

散瓦→断镀锌钢丝→和灰→抹填充料→合瓦→钢丝绑扎→填缝→抹保护壳。

3.1.2管壳制品:

散管壳→合管壳→缠裹保护壳

3.1.3缠裹保温:

裁料→缠裹保温材料→包扎保护层

3.1.4设备及箱罐钢丝网石棉灰保温

焊钩钉→刷油→绑扎钢丝网→抹石棉灰→抹保护层

3.2各种预制瓦块运至施工地点,在沿管线散瓦时必须确保瓦块的规格尺寸与管道的管径相配套。

3.3安装保温瓦块时,应将瓦块内侧抹5~10mm的石棉灰泥,作为填充料。瓦块的纵缝搭接应错开,横缝应朝上下。

3.4预制瓦块根据直径大小选用18号~20号镀锌钢丝进行绑扎,固定,绑扎接头不宜过长,并将接头插入瓦块内。

3.5预制瓦块绑扎完后,应用石棉灰泥浆缝隙处填充,勾缝抹平。

3.6外抹石棉水泥保护壳(其配比石棉灰∶水泥=3∶7)按设计规定厚度抹平压光,设计无规定时,其厚度为10~15mm。

3.7立管保温时,其层高小于或等于5m,每层应设一个支撑托盘,层高大于5m,每层应不少于2个,支撑托盘应焊在管壁上,其位置应在立管卡子上部200mm处,托盘直径不大于保温层的厚度。

3.8管道附件的保温除寒冷地区室外架空管道及室内防结露保温的法兰、阀门等附件按设计要求保温外,一般法兰、阀门、套管伸缩器等不应保温,并在其两侧应留70~80mm的间隙,在保温端部抹60°~70°的斜坡。设备容器上的人孔、手孔及可拆卸部件的保温层端部应做成45°斜坡。

3.9保温管道的支架处应留膨胀伸缩缝,并用石棉绳或玻璃棉填塞。

3.10用预制瓦块做管道保温层,在直线管段上每隔5~7m应留一条间隙为5mm的膨胀缝,在弯管处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应留一条间隙为20~30mm膨胀缝,膨胀缝用石棉绳或玻璃棉填塞,其作法如图1-51所示。

3.11用管壳制品作保温层,其操作方法一般由两人配合,一人将管壳缝剖开对包在管上,两手用力挤住,另外一人缠裹保护壳,缠裹时用力要均匀,压茬要平整,粗细要一致。

若采用不封边的玻璃丝布作保护壳时,要将毛边摺叠,不得外露。

3.12块状保温材料采用缠裹式保温(如聚乙烯泡沫塑料),按照管径留出搭茬余量,将料裁好,为确保其平整美观,一般应将搭茬留在管子内侧,其它要求同第3.11。

3.13管道保温用铁皮做保护层,其纵缝搭口应朝下,铁皮的搭接长度,环形为30mm。弯管处铁皮保护层的结构如图1-52所示。

3.14设备及箱罐保温一般表面比较大,目前采用较多的有砌筑泡沫混凝土块,或珍珠岩块,外抹麻刀、白灰、水泥保护壳。采用铅丝网石棉灰保温作法,是在设备的表面外部焊一些钩钉固定保温层,钩钉的间距一般为200~250mm,钩钉直径一般为6~10mm,钩钉高度与保温层厚度相同,将裁好的钢丝网用钢丝与钩钉固定,再往上抹石棉灰泥,第一次抹得不宜太厚,防止粘接不住下垂脱落,待第一遍有一定强度后,再继续分层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

待保温层完成,并有一定的强度,再抹保护壳,要求抹光压平。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保温材料的强度、容重、导热系数、规格、及保温作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保温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说明书。

4.2基本项目:

保温层表面平整,做法正确,搭茬合理,封口严密,无空鼓及松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允许偏差项目:

5成品保护

5.1管道及设备的保温,必须在地沟及管井内已进行清理,不再有下道工序损坏保温层的前提下,方可进行保温。

5.2一般管道保温应在水压试验合格,防腐已完方可施工,不能颠倒工序。

5.3保温材料进入现场不得雨淋或存放在潮湿场所。

5.4保温后留下的碎料,应由负责施工的班组自行清理。

5.5明装管道的保温,土建若喷浆在后,应有防止污染保温层的措施。

5.6如有特殊情况需拆下保温层进行管道处理或其它工种在施工中损坏保温层时,应及时按原要求进行修复。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保温材料使用不当交底不清作法不明。应熟悉图纸,了解设计要求,不允许擅自变更保温作法,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6.2保温层厚度不按设计要求规定施工。主要是凭经验施工,对保温的要求理解不深。

6.3表面粗糙不美观。主要是操作不认真,要求不严格。

6.4空鼓、松动不严密。主要原因是保温材料大小不合适,缠裹时用力不均匀,搭茬位置不合理。

7应具备的质量记录

7.1保温材料及附属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

7.2进场应有验收记录,其性能、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7.3保温前管道及设备应有隐蔽检查验收记录。

7.4保温完工后应有验收记录。

篇2:电力电容器安装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以下、并联补偿电力电容器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电容器应装有铭牌,注明制造厂名、额定容量、接线方式、电压等级等技术数据。备件应齐全,并有产品合格证及技术文件。

2.1.2容量规格及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1.3电容器及其它电气元件外表无锈蚀及坏损现象。

2.1.4套管芯线棒应无弯曲及滑扣现象,引出线端附件齐全,压接紧密。外壳无缺陷及渗油现象。

2.1.5安装用的型钢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无明显锈蚀,螺栓均应采用镀锌螺栓。

2.1.6材料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2.2主要机具:

2.2.1安装机具:手推车、电钻、砂轮、电焊机、汽焊工具、压线钳子、扳手等。

2.2.2测试工具:钢卷尺、钢板尺、塞尺、摇表、万用表、卡钳电流表。

2.3作业条件

2.3.1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齐全。

2.3.2土建工程基本施工完毕,地面、墙面全部完工,标高、尺寸、结构及预埋件均符合设计要求。

2.3.3屋顶无漏水现象,门窗及玻璃安装完,门加锁,场地清扫干净,道路畅通。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设备开箱点件→基础制作安装或框架制作安装→电容器二次搬运→电容器安装→联线送电前的检查→送电运行验收

3.2设备点件检查:

3.2.1设备点件检查应由安装单位、建设单位和供货单位代表共同进行,并作好记录。

3.2.2按照设备清单对设备及零备件逐个清点检查,应符合图纸要求、完好无损。

3.2.3对500V以下电容器,用1000V摇表逐个进行绝缘摇测,3~10kV电容器用2500V绝缘摇表摇测,并做好记录。

3.3基础制作安装或框架制作安装。

3.3.1成套电容器框组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型钢基础。

3.3.2组装式电容器安装前应先按图纸要求做好框架,电容器可分层安装,一般不超过三层,层间不应加设隔板,电容器的构架应采用非可燃材料制成。构架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0.5m,下层电容器的底部距地不应小于0.3m,电容器的母线对上层构架的距离不应小于20cm,每台电容器之间的距离按说明书和设计要求安装,如无要求时不应小于50mm。

3.3.3基础型钢及构架必须按要求刷漆和作好接地。

3.4电容器二次搬运。电容器搬运时应轻拿轻放,要注意保护瓷瓶和壳体不受任何机械损伤。

3.5电容器安装:

3.5.1电容器通常安装在专用电容器室内,不应安装在潮湿、多尘、高温、易燃、易爆及有腐蚀气体场所。

3.5.2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应与电网电压相符。一般应采用角形联接。

3.5.3电容器组应保持三相平衡,三相不平衡电流不大于5%。

3.5.4电容器必须有放电环节。以保证停电后迅速将储存的电能放掉。

3.5.5电容器安装时铭牌应向通道一侧。

3.5.6电容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接地。

3.6联线:

3.6.1电容器联接线应采用软导线,接线应对称一致,整齐美观,线端应加线鼻子,并压接牢固可靠。

3.6.2电容器组用母线联接时不要使电容器套管(接线端子)受机械应力,压接应严密可靠,母线排列整齐,并刷好相色。

3.6.3电容器组控制导线的联接应符合盘柜配线,二次回路配线的要求。

3.7送电前的检查:

3.7.1绝缘摇测:1kV以下电容器应用1000V摇表摇测,3~10kV电容器应用2500V表摇测,并做好记录。摇测时应注意摇测方法,以防电容放电烧坏摇表,摇完后要进行放电。

3.7.2耐压试验:电力电容器送电前应做交接试验。交流耐压试验标准参照表2-40。

电力(移相)电容交流耐压试验标准

表2-40

额定电压(kV)<113610

出厂试验电压(kV)35182535

交接试验电压(kV)2.23.8141926

3.7.3电容器外观检查无坏损及漏油、渗油现象。

3.7.4联线正确可靠。

3.7.5各种保护装置正确可靠。

3.7.6放电系统完好无损。

3.7.7控制设备完好无损,动作正常,各种仪表校对合格。

3.7.8自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调整好(用移相器事先调整好)。

3.8送电运行验收:

3.8.1冲击合闸试验:对电力电容器组进行三次冲击合闸试验,无异常情况,方可投入运行。

3.8.2正常运行24小时后,应办理验收手续,移交甲方验收。

3.8.3验收时应移交以下技术资料:

3.8.3.1设计图纸及设备附带的技术资料;

3.8.3.2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3.8.3.3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3.8.3.4设备绝缘摇测及耐压试验记录;

3.8.3.5安装记录及调试记录。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电容器及其附件的试验调整和电容器器身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安装调试记录。

4.1.2电容器器身不得有坏损及渗油,瓷件无裂纹、瓷釉无损伤。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基本项目

4.2.1电容器应符合以下规定:

4.2.1.1位置正确,固定牢固,表面清洁,油漆完好;

4.2.1.2电容器安装距离符合规定。

检验方法:实测和检查安装记录。

4.2.2电容器联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4.2.2.1联接紧密,附件齐全,瓷件不受应力;

4.2.2.2接地正确可靠、无遗漏;

4.2.2.3构架及柜体应按规范水平及垂直安装,固定牢固,油漆完好;

4.2.2.4接线对称一致、整齐美观、母线相色完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成品保护

5.1电容器室应加锁,无关人员不得随便出入。

5.2对未安装及已安装好电容器要用木箱或纸箱将瓷瓶保护好,以防损伤瓷件。

5.3在电容器上方施工时,对电容器要采取保护措施。

5.4保持室内清洁,防止灰尘损伤电气原件。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电容器安装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见表2-41。

7应具备的质量记录

7.1设备材料进货检验记录。

7.2产品合格证。

7.3绝缘摇测记录。

7.4交接试验报告单。

电容器安装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方法

表2-41

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金属构架及基础型钢、焊渣清理不净、刷漆有遗漏

2.接地线不符合规范要求加强对规范接地装置一章的学习

3.配线排列不整齐、不美观、主线路联线压接不紧加强施工工人对电容器的认识、尤其是对电容器电流环节的重视。

7.5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7.6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篇3: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安装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固定式交、直和同步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安装。

2施工准备

2.1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电动机应有铭牌,注明制造厂名,出厂日期,电动机的型号、容量、频率、电压、电流、接线方法、转速、温升、工作方法、绝缘等级等有关技术数据。

2.1.2电动机的容量、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并有出厂合格证及有关技术文件。

2.1.3电动机的控制、保护和起动附属设备,应与电动机配套,并有铭牌,注明制造厂名,出厂日期、规格、型号及出厂合格证等有关技术资料。

2.1.4各种规格的型钢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型钢无明显的锈蚀。并有材质证明。

2.1.5螺栓:除电机稳装用螺栓外,均应采用镀锌螺栓,并配相应的镀锌螺母平垫圈、弹簧垫。

2.1.6其它材料:绝缘带、电焊条、防锈漆、调和漆、变压器油、润滑脂等均应有产品合格证。

2.2主要机具:

吊链、龙门架、绳扣、台钻、砂轮、手电钻、联轴节顶出器、台虎钳、油压钳、扳手、电锤、板锉、榔头、钢板尺、圆钢套丝板、电焊机、汽焊工具、塞尺、水平尺、转速表、摇表、万用表、卡钳电流表、测电笔、试铃、电子点温计。

2.3作业条件:

2.3.1施工图及技术资料齐全。

2.3.2土建工程基本施工完毕、门窗玻璃安好。

2.3.3在室外安装的电机,应有防雨措施。

2.3.4电动机的基础、地脚螺栓孔、沟道、电缆管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质量要求。

2.3.5电动机安装场地应清理干净、道路畅通。

2.3.6电动机驱动设备已安装完毕,且初检合格。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设备拆箱点件→安装前的检查→电动机安装→抽芯检查→电机干燥→控制、保护和起动设备安装→试运行前的检查→试运行及验收

3.2设备拆箱点件:

3.2.1设备拆箱点件检查应有安装单位、供货单位、建设单位共同进行,并作好记录;

3.2.2按照设备供货清单、技术文件,对设备及其附件、备件的规格、型号、数量进行详细核对;

3.2.3电动机本体、控制和起动设备外观检查应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应完好;

3.2.4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3安装前的检查

3.3.1电动机安装前应进行以下检查:

3.3.1.1电动机应完好,不应有损伤现象。盘动转子应轻快,不应有卡阻及异常声响。

3.3.1.2定子和转子分箱装运的电机,其铁心转子和轴颈应完整无锈蚀现象;

3.3.1.3电机的附件、备件应齐全无损伤。

3.3.2电动机的性能应符合电动机周围工作环境的要求,电机选择应符合表2-34的规定。

表2-34电动机型式的选择

序号安装地点采用电动机型号

1一般场所防护式电动机

2潮湿场所防滴式及有耐潮绝缘电机

3有粉尘多纤维及有封闭式电机

火灾危险性的场所

4有易燃、易爆炸危防焊式电机

险场所

5有腐蚀性气体及有密封式及耐酸绝缘电机

蒸汽浸浊的场所

3.4电动机的安装:

3.4.1电动机安装应由电工、钳工操作,大型电动机的安装需要搬运和吊装时应有起重工配合进行。

3.4.2应审核电动机安装的位置是否满足检修操作运输的方便。

3.4.3固定在基础上的电动机,一般应有不小于1.2m维护通道。

3.4.4采用水泥基础时,如无设计要求,基础重量一般不小于电动机重量的3倍。基础各边应超出电机底座边缘100~150mm。

3.4.5稳固电机的地脚螺栓应与混凝土基础牢固地结合成一体,浇灌前预留孔应清洗干净,螺栓本身不应歪斜,机械强度应满足要求。

3.4.6稳装电机垫片一般不超过三块,垫片与基础面接触应严密,电机底座安装完毕后进行二次灌浆。

3.4.7采用皮带传动的电动机轴及传动装置轴的中心线应平行,电动机及传动装置的皮带轮,自身垂直度全高不超过0.5mm,两轮的相应槽应在同一直线上。

3.4.8采用齿轮传动时,圆齿轮中心线应平行,接触部分不应小于齿宽的2/3。伞形齿轮中心线应按规定角度交叉,咬合程度应一致。

3.4.9采用靠背轮传动时,轴向与径向允许误差,弹性联接的不应小于0.05mm,钢性联接的不大于0.02mm。互相连接的靠背轮螺栓孔应一致,螺帽应有防松装置。

3.4.10电刷的刷架、刷握及电刷的安装;

3.4.10.1同一组刷握应均匀排列在同一直线上;

3.4.10.2刷握的排列一般应使相邻不同极性的一对刷架彼此错开,以使换向器均匀的磨损;

3.4.10.3各组电刷应调整在换向器的电气中性线上;

3.4.10.4带有倾斜角的电刷,其锐角尖应与转动方向相反;

3.4.10.5电刷与铜编带的连接及铜编带与刷架的连接应良好。

3.4.11定子和转子分箱装运的电动机,安装转子时,不可将吊绳绑在滑环、换向器或轴颈部分。

3.4.12高压同步电机轴承座有绝缘时,应用1000V摇表测定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佟£

3.4.13电机接线应牢固可靠,接线方式应与供电电压相符。

3.4.14电动机安装后,应做数圈人力转动试验。

3.4.15电机外壳保护接地(或接零)必须良好。

3.5电动机抽芯检查:

3.5.1电动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做抽芯检查:

3.5.1.1出厂日期超过制造厂保证期限;

3.5.1.2经外观检查,或电气试验,质量有可疑时;

3.5.1.3开启式电动机,经端部检查有可疑时;

3.5.1.4试运转时有异常情况;

3.5.1.5交流电动机容量在40kW及其以上者,安装前宜做抽芯检查。

3.5.2抽芯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3.5.2.1电动机内部清洁无杂物;

3.5.2.2电机的铁心、轴颈、滑环和换向器等应清洁,无伤痕、锈蚀现象,通风孔无阻塞;

3.5.2.3线圈绝缘层完好,绑线无松动现象;

3.5.2.4定子槽楔应无断裂、凸出及松动现象,每根槽楔的空响长度不应超过1/3,端部槽楔必须牢固;

3.5.2.5转子的平衡块应紧固,平?螺丝应锁牢,风扇方向正确,叶片无裂纹。

3.5.2.6磁极及铁轭固定良好,励磁线圈紧贴磁极,不应松动;

3.5.2.7鼠笼式电机转子导电条和端环的焊接应良好,浇铸的导电条和端环应无裂纹;

3.5.2.8电机绕组连接正确、焊接牢固;

3.5.2.9直流电机的磁极中心线与几何中心线应一致;

3.5.2.10电机的滚珠轴承工作面应光滑、无裂纹、无锈蚀,滚动体与内外圈接触良好,无松动;加入轴承内的润滑脂应填满内部空隙的2/3。

3.6电机干燥:

3.6.1电机由于运输、保存或安装后受潮,绝缘电阻或吸收比,达不到规范要求,应进行干燥处理;

3.6.2电机干燥工作,应由有经验的电工进行,在干燥前应根据电机受潮情况制定烘干方法及有关技术措施。

3.6.3烘干温度要缓慢上升,铁芯和线圈的最高温度应控制在70~80℃。

3.6.4当电机绝缘电阻值达到规范要求时,在同一温度下经5h稳定不变时,方可认为干燥完毕。

3.6.5烘干工作可根据现场情况、电机受潮程度选择以下方法进行:

3.6.5.1采用循环热风干燥室进行烘干;

3.6.5.2灯泡干燥法。灯泡可采用红外线灯泡或一般灯泡使灯光直接照射在绕组上,温度高低的调节可用改变灯泡瓦数来实现。

3.6.5.3电流干燥法。采用低电压,用变阻器调节电流,其电流大小宜控制在电机额定???流的60%以内。并应设置测温计,随时监视干燥温度。

3.7控制、保护和起动设备安装:

3.7.1电机的控制和保护设备安装前应检查是否与电机容量相符。

3.7.2控制和保护设备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一般应装在电机附近。

3.7.3电动机、控制设备和所拖动的设备应对应编号。

3.7.4引至电动机接线盒的明敷导线长度应小于0.3m,并应加强绝缘,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应套保护管。

3.7.5高压电动机的电缆终端头应直接引进电动机的接线盒内。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在接线盒处加装保护措施。

3.7.6直流电动机、同步电机与调节电阻回路及励磁回路的连接,应采用铜导线。导线不应有接头。调节电阻器应接触良好,调节均匀。

3.7.7电动机应装设过流和短路保护装置,并应根据设备需要装设相序断相和低电压保护装置。

3.7.8电动机保护元件的选择:

3.7.8.1采用热元件时,热元件一般按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1~1.25倍来选。

3.7.8.2采用熔丝(片)时,熔丝(片)一般按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5~25倍来选。

3.8试运行前的检查:

3.8.1土建工程全部结束,现场清扫整理完毕。

3.8.2电机本体安装检查结束。

3.8.3冷却、调速、润滑等附属系统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分部试运行情况良好。

3.8.4电机的保护、控制、测量、信号、励磁等回路的调试完毕动作正常。

3.8.5电动机应做下列试验

3.8.5.1测定绝缘电阻:a.1kV以下电动机使用1kV摇表摇测,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M伲

篇4:变压器检修工艺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峡阳电站变压器的检修内容、维护要求、过程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峡阳电站变压器的检修。

1.3下列人员应通晓本规程

1.3.1领导人员:生产副总、生产部门经理(主任)、副经理(副主任、经理助理)、专职技术人员。

1.3.2生产人员:值长、运行值班员、维护班人员。

1.3.3本规程侧重于检修质量的管理,对安全经济考核方面按有关规定执行。

1.3.4对全部或局部更换绕组、铁芯等非标准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另行确定修理方案。

1.3.5在执行过程中,若与国家标准、部颁标准、条例、上级文件有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部颁标准、条例、上级文件为准。若某些条文需要修改,必须按审批程序,最后由生产副总经理批准。

1.6生产副总经理、技术支持部主任、安保部主任、厂领导、部门领导及有关技术人员均应熟悉本规程有关规定,变电检修人员应熟知本规程并全面掌握、严格执行。

2变压器检修周期和项目

2.1检修周期

2.1.1主变、坝变等新安装投入运行后的五年内应进行一次大修,以后每隔5-10年应进行一次大修。隔膜密封的主变,可视运行情况及试验结果适当延长大修间隔。

2.1.2其它如未超过的正常负荷限值运行的变压器每十年大修一次。

2.1.3变压器在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经试验判明有内部故障或承受出口短路后应提前大修。

2.1.4变压器小修可结合预防性试验进行,每年至少一次。

2.1.5各项检修试验的最小周期

3检修项目

3.1变压器大修项目

3.1.1吊开钟罩(或吊出芯子)对芯子进行检修:

3.1.1.1对绕组、引线检修。

3.1.1.2围屏装置的检修。

3.1.1.3分接开关的检修。

3.1.1.4铁芯、穿芯螺杆、轭梁、压钉、绑扎带、接地铜片的检修。

3.1.2油箱、套管、散热器、压力阀、安全气道和储油柜等的检修。

3.1.3风扇、散热器阀门、管道等附属主设备的检修。

3.1.4瓦斯继电器、电阻测温计的校验、保护、测量装置及控制回路的检查、试验。

3.1.5变压器油的处理或换油。

3.1.6变压器油保护装置(净油器、呼吸器、隔膜等)的检修或更换。

3.1.7各密封胶垫的更换。

3.1.8油箱内部的清洁、油箱外壳及附件的除锈、涂漆。

3.1.9必要时对绝缘进行干燥处理。

3.1.10进行规定的测量和试验(电气预防性试验、绝缘油试验等)及试运行。

3.1.11对铁芯、穿芯螺丝、轭梁、压钉、绑扎带及接地铜片的检修。

3.1.12其它改进项目。

3.2小修项目

3.2.1检查并消除已发现的缺陷。

3.2.2清扫绝缘子、瓷件、外壳、油枕、散热器及风扇。

3.2.3检查引线接头有无异常,并用0.05毫米的塞尺检查,确保有75%以上的接触面积。

3.2.4检查油枕、套管油位和密封情况,打开油枕积污槽的螺丝排污至清洁为止。

3.2.5检查各阀门及各连接处密封是否完好,渗漏油处理。

3.2.6检查绝缘瓷套有无裂纹、闪络、放电痕迹并进行清扫。

3.2.7检查分接开关位置及密封。

3.2.8检查瓦斯断电器是否完好,能否正常动作。

3.2.9各保护测量控制回路检查试验。

3.2.10对本体外壳进行检查清扫。

3.2.11检查硅胶、呼吸器内干燥剂有无受潮变色、是否要更换等。

3.2.12检查本体外壳接地是否良好。

3.2.13充油套管及本体补充变压器油。

3.2.14进行规定的测量和试验。

4检修的组织管理

4.1修前组织工作

4.1.1制定检修项目(根据年度检修计划及变压器运行中遗留缺

篇5: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工艺规程

1总则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14.6MW水轮发电机组的检修工艺与注意事项,适用于公司14.6MW灯泡贯流式机组的检修工作。

2设备技术规范及检修周期规定

2.1设备规范

2.1.1水轮机技术规范

2.1.1.1水轮机型号:GZ4BN28A-WP-550

2.1.1.2额定水头(m):Hr=6.85

2.1.1.3加全平均水头(m):7.41

2.1.1.4最大水头(m):8.3

2.1.1.5最小水头(m):4.5

2.1.1.6设计流量(m3/s):Q=246.74

2.1.1.7额定转速(r/min):Ne=85.7

2.1.1.8飞逸转速(r/min):Nf=260.9

2.1.1.9旋转方向::顺时针方向(上游往下游看)

2.1.1.10水轮机主轴中心安装高程: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