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车间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三) - 制度大全
制度大全 导航

硫磺车间设备润滑管理制度(三)

编辑:制度大全2020-03-20

七、设备润滑加油(脂)标准

1油润滑

加油以刻度线为准,无刻度线时应符合如下规定。

1.1循环润滑

正常运行时油箱油位应保持在2/3以上。

1.2油环带油润滑

1.2.1油环内径D=25~40mm时,油位高度应浸没油环D/4。

1.2.2油环内径D=45~60mm时,油位高度应浸没油环D/5。

1.2.3油环内径D=70~130mm时,油位高度应浸没油环D/6。

1.3浸油润滑

1.3.1滚动轴承的浸油润滑

a.n>3000r/min时,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动体中心以下,但需浸没滚动体下缘。

b.n=1500~3000r/min时,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动体中心以上,但不得浸没滚动体上缘。

c.n<1500r/min时,油位在轴承最下部滚动体的上缘或浸没滚动体。

1.3.2变速机的浸油润滑

a.圆柱齿轮变速机油面应浸没高齿轮副低速齿轮齿高的2~3倍。

b.圆锥齿轮变速机油面应浸没其中一个齿轮的全齿宽。

c.蜗轮蜗杆减速机油面应浸没蜗轮齿高的2~3倍,或蜗杆的一个齿高。

1.4强制润滑

应按有关技术要求或实际标准确定。

2脂润滑

2.1

n>3000r/min时,加脂量为轴承箱容积的1/3。

2.2

n≤3000r/min时,加脂量为轴承箱容积的1/2。

八、废油品回收

1废油的回收应该坚持勤俭节约的方针,车间应采取积极措施,排放及更换下的废润滑油应按品种牌号进行回收,认真做好废油品的回收、再生、和处理工作。

2车间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废油品回收指标避免浪费,回收的废油脂可用于刮泥机链条、轨道的保养,废油用于螺栓等保养。

篇2:车间点检制

1.点检是车间设备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目的是通过点检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

2.范围

办法适用于机械动力部所辖维护设备,实行全员点检定修制度。

3.点检实施

3.1根据设备分类,制定详细的点检周期、点检内容。

3.2根据设备分类制定排污周期、润滑周期、润滑部位、给油脂种类等。

3.3制定设备卫生清扫周期及清扫标准。

3.4对点检的设备详细记录部位、运行情况,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要详细,记录故障情况、处理过程、更换器件型号、种类、件数。

3.5点检工具、检测工具要携带齐全。

3.6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无法处理的问题,要及时汇报。

3.7除做好点检记录外,日常检修也应详细记录。

4.点检内容及周期

4.1公共点检内容:

4.1.1对所辖区域内的设备进行点检,查看岗位生产记录,与岗位有关人员交换信息、收集设备运行状况并进行分析,掌握机件的劣化程度。

4.1.2根据点检情况,提出预防、改善设备性能的意见。

4.2仪表部分:

4.2.1对现场仪表的点检:(每日一次)

(1)仪表要保持安装姿态,垂直水平。

(2)外观要保持完好、清洁、证牌齐全。

(3)仪表引线保持整齐,牢固无脱落、裸线。

(4)导压管保持安装姿态,无堵、漏、无扭曲。

4.2.2对现场管线的点检:(每日一次)

(1)管线要保持安装姿态,垂直水平。

(2)线槽、线管无拖吊,导线无裸露,线槽盖板齐全完好。

(3)管路、接头、气源、保温是否有堵、漏、渗现象。

(4)阀门要完好,开闭灵活可靠,手轮齐全,丝杠无弯曲。

4.2.3对室内盘面仪表的点检:(每日一次)

(1)外观完好、证牌齐全,部件无缺损。

(2)仪表内外保持清洁。

(3)显示准确,画线正常清晰,按钮开关灵活可靠。

(4)自动调节系统品质要保持良好。

4.2.4盘后布线的点检:(每日一次)

(1)布线整齐规范,端子接线牢固,接触良好。

(2)改造线、临时线要进线槽,做到规范。

(3)照明要良好。

4.2.5对电源的点检:(每日一次)

(1)电源线应无破损、裸露,绝缘良好。

(2)保护盖齐全无损坏。

(3)24VDC要符号要求,电流正常。

4.2.6对执行器、调节阀的点检:(每日一次)

(1)执行器、调节阀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2)连杆、调节杆无弯曲、螺丝无松动。

(3)可动部分润滑良好。

篇3:车间主任设备管理职责标准

一、执行《企业工作标准》。

二、在厂长的领导下,领导设备工作人员贯彻国家和上级部门关于设备管理有关规定。

三、负责审核车间制订的有关各项业务工作制度、审批重要文件。

四、组织审查车间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计划,并协调实施。

五、组织拟定车间设备更新改造,大修理中长期规划。

六、组织制订提高生产设备管理水平的规划和措施。

七、组织编写审核有关规章制度、技术规程、技术标准。

八、加强对车间设备管理部门的指导,调查研究设备管理问题、监督各项政策,计划的贯彻执行。

九、组织对生产设备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

十、参加生产有关设备事项,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十一、参加设备检查、评优工作,提出表扬批评、奖励处分意见。

十二、车间工作中认真贯彻上级有关规定,并按期、按质、按量完成车间的工作计划;检查、考核车间各岗位工作,并提出奖惩意见。

十三、检查指导车间设备管理工作、状况,对有违犯有关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应提出批评、制止或处理意见。

篇4:车间工艺管理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为规范工厂的工艺管理工作,提高车间工艺管理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技术开发等内容,适用于工厂生产中车间的工艺管理。

第3条责任权限。

1.工厂工艺管理工作由技术部负责,其他各部门配合。

2.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工艺员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3.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技术部和生产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车间进行实施。

4.技术部负责工厂工艺备品及备件计划的审核,对设计生产技改工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

第2章车间工艺文件管理

第4条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与作业指导书。

1.工厂各车间都应有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岗位作业指导书

2.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由技术部负责组织编写,总经理批准实施。

3.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技术部组织,生产人员配合进行。

4.技术部应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健康,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第3章生产过程的工艺管理

第5条生产过程工艺管理。

1.在车间的生产过程中,技术部应派工艺员在生产现场进行巡检、监督、指导工艺规程与生产操作规程的实施。

2.生产中出现不合格品时,应迅速查明原因,并做出以下有效处理。

(1)若属于工艺本身原因,现场的工艺员应及时上报技术部、由技术部根据工艺的更改方法进行工艺的改进。

(2)属于工艺执行原因时,现场的工艺员上报技术部后,技术部负责制定更改措施和预防方法。

(3)不合格品与工艺无关时,现场的工艺员应协同相关部门进行解决,提供与工艺相关方面的帮助。

第6条关键过程管理

1.关键过程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或不稳定的过程。质量不稳定或重要的产品在必要时有技术部设置关键过程,由车间对工艺参数实行连续监控,车间定期对过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技术部定期检查

2.关键过程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时,由技术部和生产车间组织人员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提高过程能力。

3.短期查不出原因时,技术部应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第4章工艺变更管理

第7条工艺变更范围。工艺变更范围包括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第8条工艺变更程序。

1.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车间工艺员提出详细工艺方案,以书面形式报技术部,并填写工艺变更审批单。

2.技术部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车间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技术副总审批。

3.工艺变更后,由技术部负责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4.对重大工艺变更,直接由技术部制定技术方案,并由专家定委员会论证,报工厂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5章工艺事故处理

第9条事故处理原则。

1.查清事故原因。

2.处罚事故责任人。

3.制定事故预防措施。

4.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第10条事故处理与上报。

事故一旦发生应及时报工厂企业管理部并组织抢险,重大事故要报工厂有关领导。对工艺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应在3天内提交事故报告。

第6章工艺记录管理

第11条工艺记录。

1.工艺记录由车间工艺员负责收集保管。

2.工艺记录主要包括岗位操作记录、生产交接班记录、中控质量分析记录、巡回检查记录(工艺、设备、机修)、工序能力分析记录、工艺月度总结、工艺变更文件等。

第12条工艺记录要求

1.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无超前和滞后现象。

2.原始记录必须字体清楚整齐。

3.记录有误时允许及时更改,但要进行标注。

4.记录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

第7章奖罚办法

第13条奖罚办法。

1.对工艺改进及新产品开发、工艺管理做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奖励办法按祥光的奖罚规定执行

2.对违反工艺管理规定、对产品质量和消耗造成影响、违反工艺操作规程造成损失的人员按工厂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8章附则

第14条本制度有技术部制定,解释权归技术部所有。

第15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篇5:车间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效率的高低是否稳定提高,关键看设备能否正常运转、安全运行,为此必须加强设备管理,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为搞好车间的设备管理工作,特作如下规定。

1、运行管理所有设备、管道、阀门、电缆、电气仪表(及工量器具)的运行(使用)管理维护保养由各使用岗位(人员)负责。

设备管理实行车间全过程的管理和责任追究制,车间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关心设备、维护保养好自己所使用的设备。发生设备事故,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的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订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得到处理不放过)和三个对待(小事故当大事故对待;未遂事故当已成事故对待;外单位事故当本单位事故对待)的原则进行分析处理。

2、设备维护保养

设备是进行生产的物质基础,设备状况是否良好,是完成生产任务的重要因素。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坚持合理的操作和及时的维护保养。包机、包修人员必须贯彻“维护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认真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2.1贯彻设备谁使用谁负责维护、保养的原则。

2.2操作工在运转期内要精心使用和保养,保证安全运转,不发生任何故障和事故。

2.3维护工在所包的时间内不能因检修不及时或质量差引起故障和事故。

2.4在用设备实行三级保养制:

①日常保养:由操作工班前班后进行,每班不少于20分钟,对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做好设备润滑和场地清洁。

②二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维护工作必要的技术指导。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畅通油路,调查设备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松动部位。

③三级保养:以维修工为主,操作工参加,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零件,润滑系统清洁换油,对电气系统进行检查修理。

2.5合理润滑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零部件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操作工对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润滑要做到“五定”(定人、定点、定时、定质、定量)。

2.6设备维护保养要坚持做到:

①清洁:设备无油污、无积尘。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运动面不脱油,场地房所周围无脏物。

②润滑:油枪(杯)齐全,油路畅通、油标清晰,油位适当,油质适用,定期加油,合理润滑。

③整齐:工具、附件、成品堆放整齐。

④检查:紧固调整、防腐防漏,掌握设备技术状况,保证设备安全。

⑤观测:经常对设备机件的磨损规律和消耗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为检修提供实际资料。

2.7操作工和维修工对设备需进行日常检查和季节性检查,对观察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防止扩大,并填写运行检查记录。认真交接班,重大问题及时汇报,日常检查内容:

①各种控制仪表的指数和波动范围。②安全保护装置的灵敏准确程度。③机械磨损件的温升,振动情况。④传动减速装置与轴承部位运转声音是否正常。⑤各种连接紧固件是否紧固可靠。⑥润滑和冷却系统是否正常。⑦电气动力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季节性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检查制度,巡检中将“看、摸、听、闻、查”做到位,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解决,这是设备维护保养主要环节。

3、设备检修

设备的计划检修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时消除缺陷,防止设备事故,保持设备完好状况掌握生产主动权的主要措施,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设备计划检修制度。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