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测量工程施工方法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高层住宅测量工程施工方法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21

高层住宅项目测量工程施工方法

根据北京市标准DBJ-012195《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及《工程测量规范》(GB500

26-93)的要求,本工程外廓边长测距相对中误差应<1/15000mm,相邻轴线误差应<2mm,层间轴线竖向传递投测的允许中误差<2.5mm,总高以下轴线投测的允许总误差<5mm,测角中误差≤12″。整个楼层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10mm,层间标高误差≤±3mm。

在工程施测过程中,安置仪器一定要严格对中和定平。

一、平面控制测量

1、建立首级控制网(楼座定位用)

本工程的首级控制网采用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呈"L"形布设。

以甲方提供的城市导线网测量结果为依据,对该工程的建筑红线进行校验,确实无误后将其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并结合该工程的实际特点,建立相对独立的建筑坐标控制系统,即首级多边形控制网。本工程的坐标控制点应由业主提供,我公司将以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建立首级控制网。

当验线合格后,在首级平面控制网外轮廓线上测定建筑轴线控制桩,作为施工全过程的轴线控制依据。选点时须注意选择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维护的地方。

桩点必须用砼浇筑,并用钢管进行维护。

2、建立轴线控制网

在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轴线控制网的加密工作。根据已校验的坐标控制点和主控轴线结合图纸,利用激光经纬仪测定每条轴线的具体位置,并在建筑物外围钉桩标识。各轴线的控制偏差不超过2mm,累计偏差不超过5mm(可以根据二级建筑方格网法测点和定点)。

3、设定主控轴线并上传

主控轴线是建筑物细部位置放样的依据。本工程在建立了主控制轴线后,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建筑物的每条轴线。

利用经纬仪将各主控轴线引测到施工楼层,施工验线时辅以吊线坠的方法检查。每层每流水段行线、列线各2条,投点容许误差为±2mm。

根据由下层投测上来的轴线,在楼板上分间弹线。投测时,把经纬仪安置在轴线控制桩上,后视墙体底部的轴线标点,用正倒镜取中的方法,将轴线投测到上层楼板边缘或墙体上。当各轴线投到楼板上之后,用钢尺量其间距作为校核,其相对误差应小于1/2000。经校核合格后,开始该层的施工。

本工程在首层楼面上留置主控轴线的交叉内控制点,依次向上传递轴线。当建筑物施工高度到达±0.00M的位置时,在±0.00M板面上按轴线内控点的位置预埋200*200*10mm的钢板,在其上做好坐标交点的标识,以后所有上层板均在同一位置预留200*200的洞口(距两侧轴线均为800mm),作为依次向上传递轴线的依据。照准点投测到作业层后,校核间距用钢尺丈量。其精确度按二级建筑方格网的精确度要求。

4、±0.00M以上轴线的投测

在楼面上主控轴线交叉内控制点部位预留200*200mm的方洞,以便上下通视。通过水准仪将高程传递到该层楼面;用经纬仪定出该层楼面的主轴控制点,通过测量其闭合差和对角线验证其精确度。当确认无误后,通过平移法定出各分轴线的所在位置。由此,再分别定出各墙、梁等的所在位置和几何尺寸。

5、轴线投测注意事项

轴线投测时,外界因素如:风、雨雪、昼夜温差等都可能影响投测精度。因此投测宜选择在天气晴好、风力较小、早晚气候条件下进行。投测时要求塔吊、混凝土泵机等尽量停止运行。

二、高程控制测量

1、高程控制网布设

本工程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法建立,主控制点由业主提供。我公司中标后,将根据业主提供的主控点分别设在周围围墙或附近居民楼上设置分控制点,点距约50m。

2、标高传递

本工程结构施工时采用水准测量法传递高程。

基槽抄平:为了控制基槽的开挖深度,当基槽快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用水准仪在槽壁上测设一些水平的上木桩,使木桩的上表面离槽底的设计标高为一固定值。为施工时使用方便,一般在槽壁各拐角处和槽壁每隔3-4m测设一水平桩,必要时,可沿水平桩的上表面拉上白线绳,作为清理槽底和打基础垫层时掌握高程的依据。

主体结构施工时采用钢尺直接丈量垂直高度传递高程。施工到±0.00m以上时,在结构外墙抄出+1.00m(或+0.50m)水平线,在该水平线上方便于向上挂尺的地方,沿建筑四周均匀布置四个点,作出明显标记,以这几个点为基准,向上拉尺到施工面上,以确定各楼层施工标高,在施工面上首先闭合检查四点标高的相对关系,当相对高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层标高的后视读数,并抄设出该层的+500mm水平线。

由于钢尺的长度有限,因此向上传递高程时采取接力传递的方式。传递时,施工面及水准点的观测应同时进行,并在钢尺下方悬挂配重(要求轻重适宜),以保持钢尺铅垂向下。

三、施工测量注意事项

1、测量仪器定期应进行检测,不合格品、过期的测量工具,严禁使用。

2、测量人员必须负责、认真、严格的工作,做到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绝对不允许弄虚作假。

3、测量人员要定期对使用仪器、钢尺等及时检查校正,进行维护、保养。

4、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要注意仪器使用安全保护,同时要遵守工地安全生产规定,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和不随意破坏现场安全设施。

篇2:棚改小区测量施工方案技术措施

棚改高层小区测量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本工程平面布置较简单。施工测量重点、难点在于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的建立,及楼层面的轴线、标高传递。

第一节放线依据

±0.00标高的引测依据,根据甲方提供的高程点作为原水准点,建筑物定位依据:依据业主方提供的放线点及**省乐山市工程勘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绘制的总平面图。

第二节测量人员及测量器具的配置

本工程的建筑定位,轴线的引测和传递由项目专职测量员(备注:有测量员上岗证)进行施测。

测量器具:DJ2经纬仪一台,DS3水准仪二台,JD-91激光铅直仪一台,50m钢卷尺二把,5m塔尺六把,1.5kg铅锤一个,测钎、木桩若干,双面板尺一把。

第三节测量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一、组织一支测量小组,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测量员主测,测量结果至少检测校核一遍并绘制施测记录。

二、施测人员应全面熟悉总平面布置图和结构构件的顶面标高、线关系,并根据现场条件制定各阶段的施测操作方案。

三、施测人员使用的施测仪器应在检校有效期内。

第四节建筑物的定位

一、建筑物的定位顺序为:甲方提供红线、施测点→建立建筑轴线网→单位工程控制网建立→建立单位工程轴线控制桩。

二、建筑主轴线的测设

根据**省乐山市工程勘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总平面图,在拟建的建筑物角点的空地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作为本工程的建筑主轴线,其施测步骤如下:

第一步:施工测量前由业主方、设计所、规划部门提供拟建建筑物两处纵横墙外边线交点的座标位置。

第二步:将经纬仪移至红线上的某一端控制点,照准另一控制点,采用正倒镜测回法,转角90度,钢尺量距(为保证施测精度采取抬尺法,做出一条位于场地中央与道路中心线平行的直线,且在两端点处建立临时性轴线控制桩。

第三步:通过钢尺量距找到该直线的中心点,将经纬仪移至中心点,照准远端,转角90度,作出一条与该直线垂直的直线,此时该工程的施工直角坐标系己建立。

第四步:根据己建立施工直角坐标系和施工总平面图计算出建筑物每个大角点在此座标系下的坐标位置。

三、单位工程矩形控制网和轴线控制桩的建立

第一步:依据已建立的直角坐标系,经过多次转角90度(正倒回测量法),钢尺量距,定出建筑物大角点,再依据总平面图上,拟建建筑物与施工围墙间几何关系,复核无误后,建立临时性轴线控制桩。

第二步:依据己形成建筑物大角点临时性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平面布置图,将经纬仪架设于建筑物大角的某一控制点上,照准建筑物另一大角控制点,一人手持木桩,按测量人员指挥,在视线方向上根据所需距离,钢尺量距定出轴线控制桩的位置。采用相同方法定出建筑物垂直于该方向上轴线控制点的位置。

第三步:将经纬仪移置各轴线控制桩点,以长边施测短边,转角90度,引控制桩于基槽坑3m外,建立半永性控制桩。

第五节原水准点的引测和±0.00标高的确立

根据甲方提供的原水准点,采取复合回法将甲方提供的原水准点引测于现场,施测结果满足《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要求。并在施工现场的不易破坏变形处建立2-3个永久性高程点,作为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标高控制基准点。

第六节基础施工阶段的测量放线

一、基础开挖线的确定

第一步:根据己建立建筑物轴线控制网,采用经纬仪将房屋轴线投测于拟建范围内,并在轴线交点处用木桩示于地面上,并在桩顶钉上小钉作为标示。

第二步:检查轴线间距离,其误差不超过轴线长度的1/2000,符合要求后,根据中心轴线和基础垫层的宽度,经纬仪定线,钢尺量出距离作出平行于轴线基础的开挖线,并用石灰在地面上撒出基坑的开挖线。

二、基坑找平

采用水准仪将基底设计标高引测于基坑内,在基坑坑壁四周和基坑中央打入一小木桩,在木桩上引测同一高度的标高,以便根据该标高控制基础各结构顶面的设计标高。

第七节主体阶段测量放线

一、轴线的垂直传递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采用一台JD-91激光铅直仪和一台DJ2经纬仪配套使用,采用内测法进行施工测量,具体作法如下:

(一)基础施工至±0.00后,在建筑物四大角埋设四个永久性控制点,作为向上投射控制垂直度的初始控制点。

(二)每层楼板施工时,在对应控制点所在的垂直位置预留控制桩上的"十字"交叉点方孔,便于激光铅直仪发射激光往上投射。

(三)控制竖向垂直度和楼层测量放线时,各点均由初始控制点向上投测,控制垂直误差范围为:层间测量差≤3mm,总高竖向垂直偏差≤20mm。

二、标高的传递

结构施工上升到±0.00时,将场内水准点引测到建筑物楼梯间内,待上一竖向施工段的现浇构件侧模拆除后,采用钢尺、线锤将标高向上垂直传递,然后将楼层标高在每层现浇柱上标出,用三角形符标记。

篇3:超高层住宅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措施

超高层住宅楼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措施

一、工程定位控制测量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工程定位控制测量时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与业主的场地移交工作: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放样控制点建立首级控制点。

2、根据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条件,选择适当地方按一次埋设,多种用途、长期使用的原则埋设首级控制点、组成一个完全能满足施工放样及沉降观测需要的永久性施工控制网。控制点按要求进行技术处理、控制点所处位置要保证今后不被占用且障碍较少、以使对控制点进行使用和保护。控制点既作平面控制之用,又作标高控制之用。

3、根据工程结构情况,利用首级控制点,放出二级控制点作为施工的二级控制,并进行复测。该控制点既可用于细部点的放样,同时以可用作对工程上各结点的复合检测。

4、利用全站仪对所有控制点进行精确测定,并将他们与附近的国家城市等级点进行联测,使其坐标与高程统一为一个系统,便于今后使用。

5.利用配套计算机对所有观测值进行严密平差,保证整个控制精度完全能够符合国家工程测量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平差成果存入计算机内,需要时可以随时调用。

6.随着施工的进展,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经常对所有控制点作必要的检测。

二、工程平面放样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本工程的平面放样基础部分采用外控法,主体部分采用内控基点竖向投测。

7.基础部分采用外控法

(1)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平面控制网点上进行平面投测。

(2)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3)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利用控制网点直接向施工层投测。

(4)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

8.主体部分采用内控基点竖向投测

(1)首层平面放线直接依据平面控制网,其它楼层平面放线,从首层控制网引投到高空,不得使用下一楼层的定位轴线。平面控制点的竖向传递采用内控天顶法,投点仪器选用天顶垂准仪。在控制点上方架设好仪器,严密对中,整平。在控制点正上方,在需要传递控制点的楼面预留孔处水平设置一块有机玻璃做成的光靶或原仪器附带的光靶,光靶严格固定。仪器从0°、90°、180°、270°4个方向向光靶投点,用0.2MM笔定出这4个点。若4点重合则传递无误差;若4点不重合,则找出4点对角线的交点作为传递上来的控制点。

(2)所有控制点传递完成后,则形成该楼面平面控制网。对该平面控制网进行角度观测(2″全站仪二测回)及边长量距(精度l/20000)。由观测成果作经典自由网平差,根据平差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较,若边长较差ΔS≤±2.0MM,角度较差Δβ≤±12″,则说明4点精度达标,则记录不作归化;若边长较差±2.0≤ΔS≤3.0mm,角度较差±12″≤Δβ≤±24″,则说明4点精度不够,必须归化;若边长较差ΔS>±3.1mm,Δβ>±24″,则说明投点精度不够,必须重新投点,直至满足精度要求。

三、标高传递

9.在现场场地质比较坚硬且安全可靠的地方,埋设四个标高基准点,具体埋设位置由现场施工人员会同建设、监理方踏勘选定,这四个基准点既可用来控制楼层标高,又可作为沉降观测水准点。现场标高基准点埋设后,使用不低于S1级水准仪,在建设方指定的水准点上,按国家II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以闭合水准路线法引测一地基准点上,其闭合差应小于±5nmm(n为测站数)。

10.楼层的标高传递采用沿结构边柱向上竖直进行,为便于各层使用和相互校核,每单元至少由三处向上传递标高。先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0.000水平线在各向上传递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然后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按量取,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收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以两条后视水平线进行校核。

11.为保证高程传递的精度,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1)仪器观测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

(2)所用钢尺经过计量检定且固定使用;

(3)当从±0.000以上向上量取时,要用规定的拉力且加上尺长和温度修正;

(4)上、下司尺员事先要碰头交底,做到心中有数,配合默契。

四、沉降观测控制

12.浇筑基础或首层柱砼时,按设计确定的沉降观测点数与位置埋设好临时观测点,并进行首次沉降观测,整个基础浇筑完毕应不少于1次。到±0.000时,再按设计要求埋设永久性沉降观测点,并将高程引测量新观测点上以保持沉降观测的连贯性。沉降观测使用精密水准仪和钢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观测,其闭合差应符合±5nmm的要求,观测次数按设计或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执行。

13.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采用以下措施:

(1)固定使用经过计量检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并定期进行检验校正;

(2)使用固定的水准点并定期进行高程检测,对水准点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高程变动造成差错;

(3)首次观测前到现场确定仪器安置位置和选定监时水准点(转点),并与永久性水准点一起绘制一张沉降观测路线图,以便每次观测时按规定的路线进行;

(4)首次观测值是计算变形量的起始值,其高程正确与否至关重要,以连续观测2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各点的高程;

(5)作业时,观测员、记录员、立尺员三位一体,要基本固定且做到密切配合;

(6)每次观测结束后,由测量工程师负责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所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

根据沉降变形特征点处布点和大面积均匀布点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层均匀布设沉降观测点若干个。为便于长期观测,标志点用钢质结构,均设于墙柱内,每增高一层观测一次,计算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以便及时掌握平均沉降量和各点间差异沉降。

篇4:住宅楼测量控制放线施工方法

住宅楼测量控制及放线施工方法

1、采用井字型布孔法,从第二层起使用激光铅垂仪进行垂直线控制,引测到楼层之后拉通线弹线放样。放样采用经纬仪正、倒镜测点,±0.000之后布置激光铅垂测点,中间留两个引测点,以便校核。

2、高程控制以地面稳固处设点作水准基准点,随着楼层的升高,采用悬挂钢尺传递法进行测量,每五层设标高传递点,并通过地面经纬仪验证。楼层标高用水准仪测量。

3、沉降观测:

为基准点引测,该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水准点固定方式见图(见图1)。

沉降观测点按设计要求埋设牢固稳定,能长期保存,观测点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以保证观测点上能垂直置尺,通视条件良好,本工程采用燕尾形观测点(见图2)。

(图1)沉降观测点图(图2)水准点固定示意图

1-φ18圆钢2-细石砼回填3-混凝土

沉降观测时,应特别注意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确定。

沉降观测与工程的位移、倾斜和可能出现的裂缝观测必须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定期进行,工程竣工后亦需进行变形观测,以便积累大量资料直至稳定为止。

沉降观测后应及时进行成果处理,并输入电脑进行存档比较。

沉降观测作业中应特别遵守以下规定:

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要用皮尺丈量,或用视距法测量,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

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根水准尺。

前视各点观测完毕以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篇5:高层住宅工程测量施工措施

高层住宅工程测量的施工

(一)制定测量方案的基本原则。

以业主提交的测量控制点为依据建立适合本工程的测量体系,保证建筑物定位准确,保证轴线、标高正确。

1、施工平面控制网的测点

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在场区内引测2~3个控制点桩位,用经纬仪定出主控制轴线,(11)轴、(F)轴为主控轴线,并根据主控轴线弹出其他轴线位置。

地下室施工完毕后,在±0.000结构面进行一次轴线闭合检查。

主楼轴线控制用激光经纬仪向上传递,控制点设置于地下室内,平面分别位于主控制线两端处,并在其他各楼层控制点相应位置预留200×200小方孔向上传递。

2、标高控制

(1)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DS2水准仪往返测,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并在旁边注建筑标高,以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同一区域、同一层平面内红""不得少于三个,间距分布均匀并要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且红""需设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则认为合格,在施测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两个红""上顶线以作校核。

(2)±0.000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并在投测层标记红"",复检核合格后,方可在该层施测。

(3)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拟建筑物的质量要求。

(二)高程基准点的测设对水准点的检测及要求

(1)对场内设的水准点,每月定时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仪器采用DS2精密水准仪,精度按二等水准技术指标执行。

(2)对检测后的数据须采用微机电算,电算成果须作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三)控制点的保护

控制桩按测量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一般埋设在坚固地方,桩顶周围砌筑20cm高的保护台。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