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数控操作人员培训工作程序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电脑数控操作人员培训工作程序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14

电脑数控设备操作人员培训程序

鉴于加工设备绝大部分为电脑数控设备,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为此,在建立健全培训制度的同时,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尤为重视,肯于出资求学。从而造就了一批生产技术人才。对生产操作人员培训程序如下:

1、对于新工人,调入公司后必须进行三级教育(公司培训、生产部培训、工作培训),之后进行岗位培训。根据岗位的要求,对完成生产任务所需要的方法、技能进行全面培训,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本岗位所用的仪器、仪表、计量器具、工具和机器设备正确操作方法与技能;

3、本岗位所需用的图样、技术文件、质量控制文件和样件的正确理解与应用;

4、质量保证手册的有关内容、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5、本岗位的质量职责与其重要性;

6、技术安全知识;

7、培训后进行能力认可,由设备部对操作者培训考核后,发上岗证,记录在操作者培训记录中。取得上岗证的人员,方可上岗操作设备。

8、对于进口设备,提前半年制定设备进口计划,并同期选派生产技术能手出国学习设备性能、操作、维护等知识。学习时间为半年。

9、进口设备进厂后,岗位操作人员必须先由出国学习人员进行至少一个月的专门培训,并经考核、资格认定后,发给上岗证,方能上岗操作。

篇2: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工作程序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程序

1、目的:建立容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修理改造、检验、安全附件管理程序

2、范围:压力容器使用单位3、责任者:安全部、工程部、压力容器使用单位

4、程序:

4.1总则

4.1.1严格贯彻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器规程)和《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加强压力容器的管理,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确保安全长周期运行。

4.1.2本规定由各级压力容器管理人员贯彻执行,各级安全技术人员负责监督检查。进4.1.3本规定适用余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的容器管理:

4.1.3.1最高工作压力Pw≥0.1MPa;(不包括液体静压力,下同)

4.1.3.2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其最大尺寸)≥0.15m,且容积(V)≥0.025m3;

4.1.3.3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在一个大气压下的沸点)的液体。

4.1.4压力容器的分类,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执行。

4.2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管理与修理改造

4.2.1.1.压力容器的设计权,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同级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设计应由设计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批准,三类容器的设计,应报省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备

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应有审查批准的字样。

4.2.1.2.设计单位应严格执行容器规程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暂行规程》的规定,并对所设计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性能负责。

4.2.1.3.制造压力容器,必须经省级主管部门和省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审查批准,发给许可证。制造三类容器,还必须报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批准。4.2.1.4.制造压力容器,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并执行设计、测绘、原材料、工艺、生产、质量验收等管理制度。

4.2.1.5.压力容器的焊接和探伤检验工作,必须由取得当地主管部门考试合格的人员进行。

4.2.1.6.制造压力容器,必须严格执行容器规程,国家有关规定和厂制订的压力容器质量检验规定。

4.2.1.7.压力容器的施工安装,必须经各级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安装单位才能进行。4.2.1.8.安装压力容器时,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并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安4.2.2使用与管理

4.2.2.1.从事压力容器安装的单位必须时已取得相应的制造资格的单位或者是经安装单位所在地的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安装单位。从事压力容器安装建监理工程师应具备压力容器专业知识,并通过国家安全监察机构认可的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中国4.2.2.2.下列压力容器在安装前,安装单位或使用单位应向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所在地的安全监察机构申报压力容器名称、数量、制造单位、使用单位、安装单位及安装地点,办理报装手续:

1、第三类压力容器。

2、容积大于等于10m3的压力容器。

3、蒸球。

4、成套生产装置中同时安装的各类压力容器。

5、液化石油气储存容器。

6、医用氧舱。

4.2.2.3.使用压力容器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1、贯彻执行本规程和有关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2、制定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参加压力容器定购、设备进厂、安装验收及试车.

4、检查压力容器的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

5、压力容器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

6、编制压力容器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7、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当年压力容器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8、压力容器事故的抢救、报告、协助调查和善后处理。

9、检验、焊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管理。

10、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4.2.2.4.工程部必须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并统一保管,技术档案内容按容器规程第117条执行。

4.2.2.5.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应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要求办理登记手续。

4.2.2.6.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应在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压力容器操作要求,其内容至少应包括:

1、压力容器的操作工艺指标(含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

2、压力容器的岗位操作法(含开、停车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3、压力容器运行中应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置和报告程序。

4.2.2.7.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对压力容器的操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与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工作由地、市级安全监察机构或授权的使用单位负责。

4.2.2.8.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规定的报告程序,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规定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2、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现象。

3、安全附件失效。

4、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

5、发生火灾等直接威胁到压力容器安全运行。

6、过量充装。

7、压力容器液位超过规定,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8、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危及安全运行。

9、其他异常情况。

4.2.3修理改造

4.2.3.1.从事压力容器修理和技术改造的单位必须是已取得相应的制造资格的单位或者是经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查批准的单位。压力容器的重大修理或改造方案应经原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同意并报施工所在地的地、市级安全监察机构审查备案。修理或改造单位应向使用单位提供修理或改造后的图样、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

4.2.3.1.1.压力容器的重大修理是指主要受压元件的更换、矫形、挖补,和符合本规程第51条规定的对接接头焊缝的焊补。压力容器的重大改造是指改变主要受压元件的结构或改变压力容器运行参数、盛装介质或用途等。

4.2.3.1.2.压力容器经修

理或改造后,必须保证其结构和强度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4.2.3.2.压力容器检验、修理人员在进入压力容器内部进行工作前,使用单位必须按《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要求,做好准备和清理工作。达不到要求时,严禁人员进入。

4.2.3.3.采用焊接方法对压力容器进行修理或改造时,一般应采用挖补或更换,不应采用贴补或补焊方法,且应符合以下要求:

4.2.3.3.1压力容器的挖补、更换筒节及焊后热处理等技术要求,应参照相应制造技术规范,制订施工方案及适合于使用的技术要求。焊接工艺应经焊接技术负责人批准。生*5e{

4.2.3.3.2缺陷清除后,一般均应进行表面无损检测,确认缺陷已完全消除。完成焊接工作后,应再做无损检测,确认修补部位符合质量要求。

4.2.3.3.3母材焊补的修补部位,必须磨平。焊接缺陷清除后的修补长度应满足要求。4.2.3.3.4有热处理要求的,应在焊补后重新进行热处理。

4.2.3.3.5主要受压元件焊补深度大于1/2壁厚的压力容器,还应进行耐压试验。

4.2.3.4.改变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使用条件(介质、温度、压力、用途等)时,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省级或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同意后,由具有资格的制造单位更换安全附件,重新涂漆和标志;经具有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内、外部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后,由使用单位重新办理使用证。

4.3检验

4.3.1容器的定期检验分为外部检验,内外检查和内压试验三种。检验间隔为:

4.3.1.1.外部检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4.3.1.2.内外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每六年至少一次,安全状况为3级,每三年至少一次。

4.3.1.3.耐压试验:对固定式压力容器,每两次内外部检验期间内,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移动式压力容器,每六年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4.3.2内外部检验级、耐压试验及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具体检验要求执行容器规程133-139条规定。

4.4安全附件

4.4.1安全阀爆破片的制造单位必须持有国家劳动部发给的制造许可证,才能进行制造。使用单位不得自行制造。

4.4.2安全阀的使用管理按本厂安全阀管理安全管理办法执行。

4.4.3容器上装有爆破片时,爆破压力不得超过容器的设计压力,并能保证使容器内的压力迅速泄放。

4.4.4有毒、易爆介质容器的爆破片排口应设放空导管,并引至安全地点或妥善处理。4.4.5爆破片应每年更换一次,超压未爆破的爆破片,应立即更换。

4.4.6爆破片的爆破压力复验时(在工作条件下试验)应有设备主管和安全技术人员在场。

4.4.7压力表的装设、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规定,压力表至少每年校验一次,新购进的压力表应经校验后才能使用。经检验后的压力表应有合格证铅封。

4.4.8压力表必须经计量部门批准的单位和人员进行检验。

4.4.9低压容器的压力表精度不低于2.5级,中压以上容器应不低于1.5级。

4.4.10压力表盘直径不得小于100毫米,表盘刻度极限值应为容器最高工作压力的1.5-3倍,最好取2倍。装设压力表的位置,应便于操作人员观察,且避免受高温,冻结及震动的影响。

4.4.11压力表与容器之间应装三通旋塞式形阀,以便拆下校对或更换压力表,盛装蒸汽的容器压力表与容器之间应有存水弯管。盛装高温及强腐蚀介质的容器与压力表之间,应有隔离缓冲装置。

4.4.12工作介质为气液两相共存的容器,应装设液面计或液面指示器。

4.4.13盛装易燃、剧毒、有毒介质的液化气体的容器,必须采用板式玻璃液面计式自动液面指示器。

4.4.14液面计或液面指示器上应有防止液面计泄漏的装置和保护罩。

4.4.15液面计的汽、液相连管上应装设有切断阀,还应有排污阀,以便清洗和更换。

篇3:酒店康乐部设备使用标准工作程序

酒店康乐部设备使用程序标准

1、登山机(台阶练习器)程序

(1)双足与踏板完全接触,成站立姿势。

(2)按下开始键(enter),根据指令输入自身体重。

(3)根据指令选择所需锻练图案,并将其输入程序。

(4)根据指令选择合适的锻练目标强度。

(5)根据指令选择自己所需锻练时间,并锁定。

(6)将所需数据输入后,便可开始锻练(按enter)。

使用注意事项:

(1)身体应随时保持直立。

(2)踩踏时脚部不必完全着地。

(3)避免膝关节和肘关节僵硬,应有弹性。

(4)随时保持对身体平衡的控制。

(5)避免双脚同时着地。

2、跑步机程序

(1)双脚分开,站在跑步机的边缘上。

(2)按下电源开关键,使数据表盘闪示。

(3)按下开始键(enter),使皮带轮转动。

(4)双脚踏在皮带轮上随其走动。

(5)按下快速键(first),使其达到自身所需目标。

(6)当需减速时按下慢速键(slow),使其达到自身所需目标。

(7)当需检查行使中的各项数据时,按下检测键,可随时得出行驶中的步幅、时间及距离。

使用跑步机时的注意事项:

(1)先开动机器,后站在皮带轮上。

(2)双手握住手杆,当达到所需频率时,再将双手离开。

(3)双脚的频率应与皮带轮的转速一致。

(4)双脚正确地接触轮面,随时保持身体平衡。

(5)双臂自然摆动,避免全身僵硬。

3、划船器程序

(1)按下复原键,使表盘上的数据显示为零。

(2)按下时间键,选择所需运动时间。

(3)若按下距离键,选择所需完成的距离。

(4)当确定了时间或距离键后,按下准备就绪键,即可开始锻炼。

(5)当在规定的时间或距离完成后,查找所需数据(热量、瓦数、心率等)

使用时注意事项:

(1)成坐姿,绑好脚带,双手握紧手把。

(2)准备划时,两臂伸直,两脚弯曲,上体重心稍前倾。

(3)划船时,两脚用力蹬直,身体重心后移,同时用力将把手拉至胸前。

(4)两腿弯曲,身体重心前移或开始姿势,重复进行。

4、使用健身自行车程序

(1)先成坐姿,调整坐姿角度。

(2)根据表盘上的显示,拨动阻力键,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强度。

(3)根据指令选择自己所需锻炼时间。

使用健身自行车的注意事项:

(1)调整好坐姿,再开始蹬车。

(2)坐高的正确与否似膝盖,近似伸直为准。

(3)身体应保持正直,两臂支撑在把上。

(4)两脚的蹬踏频率应与目标频率一致。

5、使用自动麻将机程序

(1)先插上电瓶的电源。

(2)打开电瓶的开关。

(3)再打开自动麻将机的开关。

(4)打开贮藏麻将的绿色电钮,先放进一副麻将牌,待机器反映到台面后,再放另一副麻将。

(5)如关机,先拿下麻将机的开关,再关电瓶的开关。

使用自动麻将机的注意事项:

(1)对初次使用麻将机的客人,服务员必须讲清楚使用方法。

(2)机器开关数码正常显示为15,其他为不正常。

(3)告知客人轻压机器,出的牌轻放在台面上,避免敲动任何键。

(4)火机之类的小东西避免放在台面上,否则不小心会和牌一起推进机器里。

(5)机器报警后,立即按关机程序关机,打开机板,将两副牌一颗不少地拿出来,重新按开机程序启动,将两副牌重新洗过。

6、多功能厅工作程序

会议程序:

(1)根据接到会议预定单,按照预定单布置会议场地。

(2)根据会议要求摆放桌椅。

(3)根据会议人数确定会议服务人员。

(4)会议期间,服务员随时为客人提供服务。

(5)会议结束后,通知收银员,根据预定单,打单结账。

婚典程序:

(1)接到婚典预定单,提前布置好多功能厅。

(2)根据婚典预定单的要求,准备好婚典所需物品。

(3)通知婚典仪式所需的主持人,唱诗班等。

(4)婚典当日,及时与婚典的司仪取得联系,确保婚典的顺利进行。

(5)婚典结束后,及时通知收银,根据预定单打单结账。

7、保龄球室机器程序

(1)上班先行检查每台置瓶机是否有配件损坏或螺丝松脱现象。

(2)开启稳压电源。

(3)开启每台置瓶机的CPU及电源。

(4)每台置瓶机应先行运转3次,才开门营业。

(5)开启前台控制器,F2→道数→enter→人数→enter→ESC

(6)由前台控制器开启机器进行比赛。

(7)F6→道数→enter→人数→ESC

(8)下班前关闭前台控制器。

(9)关闭每台置瓶机的CPU及电源。

(10)关闭稳压电源。

8、高尔夫电脑操作程序

(1)开启机器程序

开启电源→变压器→照明灯→电脑→转换器→红外线→

1、中文

选择语言2、英文→开始比赛或练习→选择球场→OK输入

3、日文

(2)关闭机器:E、T、*三键同时按,然后再按1-2-3-4-5

(3)日常检查

A、检查银幕是否绷紧,当银幕没有绷紧时,打球方向及距离亦受影响,所以银幕要保持绷紧,有弹力不松。

B、开机前检查投影机的三支电子枪是否有碰撞过,请不要开机通知供应商公司。

C、检查电源电压是否达到200V-220V,当电压不稳定时,将会造成投影机画像闪动。

D、当银幕没

有画像时,请检查投影机电源是否正常,以及检查电脑是否有讯号输出,二者都正常的活,再检查投影机是否用R、

G、B输出讯号开关,当选择其他的开关时,投影机将没有画像输出。

E、当红外线对球没有感应时,检查红外线之电源供给是否正常,红外线电源D、C、5V+0.5%。

F、日常必须清洁红外线的盖上的灰尘,保证球的感应灵敏度。

篇4:炼铁厂相关方管理工作程序

1?目的

为向进入天钢作业场所内的相关方宣传、传达公司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管理体系要求,对相关方施加影响,达到确保不危及人员安全与健康以及保护环境的目的,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建筑及装修施工、运输、固废处置、设备安装与维修等所有进入生产区域的可对其施加影响的相关方人员。

3?术语和定义

相关方: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和团体。包括:培训、实习人员;政府公务人员、外来参访者;生产临时用工;外施工人员;保驾人员;设备、原料供应商;运输承包方;其他不隶属天钢与天钢有业务关系的人员。

4?职责

4.1安全管理部是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方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各部门对相关方的控制和管理。

4.2能源环保部是公司环境相关方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监督各部门对相关方的控制和管理。

4.3.行政卫生部负责通勤班车、绿化公司、食堂、固废处置单位等相关方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

4.4销售部负责对顾客和产品运输承包方的管理。

4.5规划建设部负责工程项目外来施工单位、外来设计勘察、工程监理等相关业务单位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

4.6原料部和材料部负责外来销货方(供方)、相关方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

4.7设备部负责设备检修工程项目外来施工单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督管理。

4.8生产技术部负责固体废物运输承包方的管理。

4.9保卫部负责外来人员在厂区内的治安管理;负责检查办理外来人员进入公司的相关手续。

4.10人力资源部负责外用劳务单位、外来培训实习人员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

4.1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辖范围内的建筑承包方、设备安装与维修承包方、运输承包方、生产生活固废承包方和参观者的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的管理工作。各部门在科研、技术交流工作中做好相应的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的管理工作。

5?管理内容和要求

5.1各联系部门应对相关外来人员的资格、身份进行严格审查,确认后给予接洽安排。

5.2接待单位负责向外来人员介绍天钢有关安全、环保要求,内容应包括:

5.2.1?工作现场的危险因素;

5.2.2?本公司安全操作规程;

5.2.3?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和使用;

5.2.4?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5.2.5?工作现场的环境因素;

5.2.6?本公司的环保管理制度。

5.3?接待单位应对进入现场的外来人员安全健康负责,安排熟悉现场的人员陪同和监护。

5.4?各单位与相关方业务往来签订合同时,合同或协议内容必须有关于公司职业安全健康条款及环境保护条款。并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对合同方人员进行培训并记录。

5.5?对关注公司环境与安全健康绩效的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来访人员,通过宣传安全健康方针、环境方针,汇报工作等方式宣传本公司对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的承诺,以促进持续改进。

5.6?施工承包方的管理

5.6.1承包方确定之前,负责施工的各部门应要求承包方提供相应资料,如资质证明、公司简介、经营范围、施工方案等。

5.6.2负责施工的各部门承包方签订合约时,应先签定安全协议和环保协议,并在相关条款中规定承包方应遵守公司环保及职业健康安全规范。

5.6.3负责施工的各部门向为本公司施工的承包方宣传本公司方针,并对其施加影响,鼓励其建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5.6.4承包方入厂施工前,负责施工的各部门向其传达公司环境和安全方面的要求,需传达的主要内容有:固废管理、化学品管理、噪声管理、用电管理、用水管理、消防管理和施工过程安全和环保管理等,承包方制定相应管理规定。

5.6.5?承包方作业人员进入公司施工作业时,应遵守公司相关法律法规。

5.6.6?施工现场要洒水抑尘、禁止焚烧废弃物;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防止环境污染,具体按《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程序》、《水污染防治管理程序》、《噪声污染防治管理程序》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程序》执行。

5.6.7承包方入厂进行特种作业之前,承包方应有相应的特种作业资质,相关单位方可与其签订合同,其作业人员要持特种作业证上岗。

5.6.8在公司内动火施工前必须办理相应级别的动火证,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5.7运输承包方的管理

5.7.1承包方的运输车辆在厂区内要按规定的道路行驶,禁止鸣笛,必须遵守公路交通运输法律、法规,车辆行至路口、转弯时要减速行驶。

5.7.2运输车辆在运输散流体时要苫盖,不准遗洒。

5.7.3进入厂区内的运输车辆尾气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运输货物时车高、车宽和载重要符合国家要求。

5.7.4运输车辆在厂区发生故障时,检修后的废物应进行收集带走,不能随意遗弃,严禁往排水管网倾倒废油。

5.7.5运输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有相应的资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槽罐以及其它容器,必须由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并经检测、检验合格。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驾驶员、装卸管理员、押运人员必须了解所运载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具体按《危险化学品管理程序》执行。

5.8固废处置承包方的管理

固废处置承包方必须具有环保局认可的处置资质。到公司回收固废时要具备相关的运输资质,并严格遵守公司安全、环保规定。

5.9设备安装与维修承包方的管理

5.9.1设备部和各部门要选择有资质的承包方和人员进行设备安装与维修,特种设备的维修要选择有特种作业资质的承包方和人员进行维修,其作业人员要持特种作业证上岗。

5.9.2负责与设备保驾队签订承包合同的部门必须将环保要求、安全要求作为合同附件向承包方传达公司环境和安全方面的要求,需传达的主要内容有固废管理、噪声管理、用电管理等,并要求承包方依照相应规定作业。附件中提出的环保要求内容应经能源环保部认可并签字盖章。

5.9.3环保工程承包方及特种设备、危险气体管道和压力容器承包方的评价,必须有安全管理部、能源环保部、保卫部和设备部参加。

5.10参观者的管理

5.10.6?参观者主要包括外来技术交流人员;培训、实习人员;政府公务人员、外来参访者和其他与公司有业务关系的人员。

5.10.7?接待单位负责向外来人员介绍公司有关安全、环保要求,告知生产区域安全环境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环境控制措施,为外来人员配备所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

5.10.8?接待部门应安排熟悉现场的人员陪同和监护参观者,并对进入现场的外来人员健康安全负责,直至参观结束。

5.11劳务人员的管理

5.11.1劳务单位应备齐作业方案、作业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环境污染防护措施文件及施工协议。用工部门负责人根据作业方案和作业现场的具体情况,审查作业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环境污染防护措施文件的适宜性和可行性,提出具体意见并签章。协议办理须经协议方单位法人签章。

5.11.2用人部门在劳务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环保教育培训及作业现场环境保护要求和危险、有害因素告知,并在实施书面安全交底后,劳务单位人员才能进入作业现场作业。用人部门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环保监督检查,对作业人员的违约行为进行处理。

5.11.3用人部门对劳务单位作业现场实行过程安全管理,并对劳务单位的安全绩效测评,结果反馈到安全管理部和人力资源部。

5.12其它相关人员的管理

5.12.1禁止外来闲杂人员擅自进入生产区域,保卫部负责监督管理。

5.12.2机电公司、绿化公司、医用气体厂等相关方的人员由相关部门进行安全环境告知、培训和监督检查。

5.13相关方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按合同和协议条款执行,未签订合同和协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5.14相关方造成环境污染事件,遵循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处理。

5.15接待单位接洽完毕后,方可解除对相关外来人员的安全/环保管理责任。

5.16各部门应建立并保持告知、培训、监督检查及处置等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的记录。

6?相关文件

?TG/C*-4.2.4-01?《记录控制管理程序》

?TG/C*-7.7-02?《建设项目安全和环保管理程序》

TG/C*-7.7-04?《危险化学品管理程序》

?TG/C*-8.3.2-01?《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程序》

TG/C*-8.3.2-02?《水污染防治管理程序》

?TG/C*-8.3.2-03?《噪声污染防治管理程序》

?TG/C*-8.3.2-04?《固体废物管理程序》

篇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管理工作程序

1?目的为规范危险源管理工作,使危险源点受控。依据《安全生产法》和《重大危险源辨识》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各部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的管理。3术语和定义3.1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包括固态和动态两种形态。3.2危险源辨识是指运用安全系统分析原理,对生产系统运行情况、周围环境及人员行为进行考察研究,结合钢铁生产行业的历史事故教训,找出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不安全因素,这一过程通常称为危险源辨识。3.3危险点是指事故的易发点、设备设施隐患的所在点和人员失误的潜在点。作业中的危险点是指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设备和工器具等。3.4?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4?职责4.1公司专业职能部门职责:4.1.1负责对一级危险源(点)监督管理。安全管理部组织设备部、生产技术部、保卫部、能源环保部、自动化部等职能部门对公司危险源(点)按分口专业进行管理,各职能部门负责对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危险源(点)进行等级划分审核、组织制定防范措施、进行专业监督抽查。4.1.2监督相关部门对一级危险源(点)控制管理工作。4.1.3每半年(安排在春季和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对一级危险源(点)管理和控制状况分专业进行全面检查及不定期检查,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设备部、生产技术部、保卫部、能源环保部、自动化部等专业管理职能部门实施。4.2各相关部门职责:4.2.1负责对一、二级危险源(点)所在的相关部门负有管理责任,明确一、二级危险源的相关部门的管理责任人。4.2.2监督作业区(科室)对一、二级危险源(点)的检查、控制管理工作和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管理的责任落实情况。4.2.3负责对一、二级危险源(点)管理和控制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整改、评估、监控,并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在遇紧急情况时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4.3作业区(科室)职责:4.3.1负责对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管理和落实所管辖一、二级危险源(点)的作业区(科室)管理责任,明确一、二、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的作业区级管理责任人。4.3.2监督班组(岗位)对一、二、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的管理控制工作和督促检查三、四、五级危险源(点)的责任落实情况。4.3.3负责对作业区危险源(点)管理与控制情况进行日常检查。4.4班组职责负责对本班组所管辖一至五级危险源(点)进行检查和全过程控制,按制定的班组(岗位)安全检查项目逐项检查,明确管理责任人。5?管理内容和要求5.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5.1.1公司进行初始状态评审时,要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5.1.2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变更,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发生变化时,可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必要时对重大风险控制进行更新策划。5.2危险源辨识:5.2.1安全管理部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发放到各部门。5.2.2进行危险源辨识。5.2.2.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5.2.2.1.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5.2.2.1.1.1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5.2.2.1.1.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2.2.1.1.3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5.2.2.2在辨识过程中,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5.2.2.2.1危险源辨识要包括以下四方面:5.2.2.2.1.1物的不安全状态;5.2.2.2.1.2人的不安全行动;5.2.2.2.1.3作业环境的缺陷;5.2.2.2.1.4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5.2.2.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公司采用基本分析法:对于某项作业活动,依据“作业活动信息”(作业经过的描述),对照危险源分类和事故类型(或相关病症的类型),确定本项作业活动中具体的危险源。5.2.2.4?危险源辨识充分性的确认:覆盖已发生的事故的原因,通过查阅事故档案、资料和员工的回忆,列出所有发生过的事故的原因。辨识出危险源应覆盖所有事故的原因,以及同行业企业已发生事故的原因。覆盖法规的要求,将辨识出的危险源与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相对照,除辨识出的危险源之外,不应存在其它的违法现象。5.2.2.5各部门危险源辨识完成后,进行风险评价。5.3风险评价5.3.1各部门组织本部门各级人员采用定性法和半定量法(LEC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5.3.2风险评价及风险级别的确定风险评价采用定性法和半定量法(LEC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5.3.2.1先用定性评价,满足下列任意一项时,可直接判断为重大风险。5.3.2.1.1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5.3.2.1.2涉及发生过死亡事故、重伤事故、三次以上轻伤事故的风险,且未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5.3.2.1.3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5.3.2.2直接判断无法确定时用半定量法进行评价(LEC法)计算公式是:D=L×E×C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D:风险性分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分?值完全可以预料10相当可能6可能,但不经常3可能性小,完全意外1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5极不可能0.2实际不可能0.1E—暴露频率(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频繁程度分?值连续处在危险环境中10每天在危险环境中工作6每周几次3每月几次2每年几次1几年一次出现在危害环境中0.5注:8小时不离岗为“连续处在危险环境中”;8小时内暴露1至几次为“每天在有危险环境中工作”。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分?值10人以上死亡1003—9人死亡401—2人死亡15重伤7轻伤3微伤1根据事故的定义,把仅有财产损失列入危害辨识的范围,按仅有财产损失评价时,E统一取固定值1。仅有财产损失时,C的值如下表:财产损失金额分?值>100万元110>20—100万元55>8—20万元25>3—8万元7>1—3万元3≤1万元以下1当人员伤害与财产损失同时存在时,以人员伤害为主进行评价。风险等级的判断:D—风险性分值D值风险程度风险等级是否重大风险>320极高风险1是>160—320高度风险2是>70—160显著风险3否>20—70一般风险4否≤20稍有风险5否各部门风险评价完成后,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形成本部门的重大风险清单,上交安全管理部。5.3.3重大风险的确定5.3.3.1确定重大风险的准则风险性分值大于320的,确定其为重大风险源,由安全管理部进行登记,并形成公司级的重大风险清单。5.4风险控制策划5.4.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策划风险控制措施,排定风险控制优先顺序。5.4.1.1风险的控制方式5.4.1.1.1制定目标、管理方案;5.4.1.1.2制定运行控制程序;5.4.1.1.3培训与教育;5.4.1.1.4制定应急与响应预案;5.4.1.1.5保持现有措施,加强现场监督检查。5.4.1.2风险控制措施的顺序风险控制措施应首先考虑消除风险,再考虑降低风险措施,将个人防护措施作为最后手段。5.4.2落实目标、指标和方案5.4.2.1将重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填入《重大风险与控制计划清单》中,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安全管理部下发至各部门。5.4.2.2安全管理部将《重大风险与控制计划清单》发放到各部门,各部门根据《重大风险与控制计划清单》中的与本部门相关的内容调出来,形成本部门的《重大风险与控制计划清单》,以及为此形成目标、指标和方案,各部门按照方案去组织实施,并按照方案规定的时间去检查、落实。安全管理部对各部门的落实情况要进行监督检查。5.5各部门应每年年初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进行评审,具体工作由安全管理部进行组织。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