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EMS程序文件:文件控制程序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公司EMS程序文件:文件控制程序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11

公司EMS程序文件范本:文件控制程序

七.文件控制程序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方法和职责。

本程序适用于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控制工作。

2.引用标准和文件

《ISO14000: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0: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3.职责

3.1推行办负责《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体系程序》和《环境管理体系作业文件》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3.2与控制环境质量相关的其他文件由文件编制单位管理和控制。

4.程序

4.1文件和资料的分类

4.1.1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由四个层次组成,即《环境管理手册》为一级文件;《环境管理体系程序》为二级文件;《环境管理体系作业文件》为三级文件;《记录》为四级文件。

4.1.2资料包括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工艺文件、环境审核报告等。

4.2文件、资料的编制和批准发布

4.2.1《环境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制,总裁审批发布;《环境管理体系程序》由推行办组织编制,管理者代表批准发布。

4.2.2推行办组织编写作业文件,品保部部长审批生效。

4.2.3所有文件的审批均使用手签体。

4.3文件的发放

4.3.1文件经审批后由其控制部门组织发放。

4.3.2各文件发放部门必须编制文件发放目录,明确本部门控制的文件和资料。

4.3.3各文件发放部门必须编制文件更改一览表或在文件一览表中对当前使用文件的修订状态加以标识。

4.3.4各文件发放部门必须明确文件受控范围,统一编号,加受控标识,并保存发放记录。

4.3.5各文件使用部门必须编制《文件资料目录》,详细列出指导本部门开展工作的质量文件。

4.4文件的更改

4.4.1《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体系程序》的更改由使用部门提出,推行办组织修改并审核,由原批准人批准执行。

4.4.2《环境管理体系作业文件》的更改由使用部门提出,推行办组织修改,由原审批人批准后执行。

4.4.3资料的更新由原审定发放部门进行。

4.4.4文件的基准版本更改由原控制部门进行,其他部门使用的文件或文件由其他部门分发时,各部门应根据原控制部门下发的更改通知单对本部门使用或分发的文件进行更改。原控制部门应对更改情况进行定期抽检。

4.4.5文件更改次数较多时,由控制部门发放新文件。

4.5作废文件的回收和处理

4.5.1文件和资料的控制部门及时从受控现场撤回所有作废文件,并做回收记录。

4.5.2作废文件回收后,经原批准发布人同意后由控制部门组织销毁,并保存销毁记录。

4.5.3对因法律或信息保存原因而存档的任何作废文件加以适当标识。

5.支持性文件、作业文件

篇2:公司EMS程序文件:运行控制程序

公司EMS程序文件范本:运行控制程序

八.运行控制程序

1.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了对生产活动中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过程进行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过程进行控制工作。

2.引用标准和文件

《ISO14000: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0: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3.职责

3.1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生产过程中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过程的控制工作。

3.2各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所需控制过程的书面程序。

3.3推行办负责运行控制工作的统一管理。

4.程序

4.1控制对象

控制对象包括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化学危险品、资源、能源消耗和新、扩、改建项目产生的污染等与环境影响有关的各项活动。

4.2作业指导书

4.2.1对于与环境影响有关的各种过程,由相关单位制定书面的作业指导书,以明确所控制过程操作者权限、职责,并对操作内容提供明确的指南,规定操作原则。

4.2.2如果过程的不符合会导致环境影响,作业指导书还应规定当不符合发生时应如何处理。

4.2.3操作者应参与作业文件的编写工作。

4.3过程的操作者应针对作业指导书进行培训,以保证操作者能够胜任该项工作。

4.4对于操作过程应有详细的记录,以证明过程是处于受控状态下的。

5.支持性、作业文件

篇3:公司EMS程序文件:环境潜在事故紧急情况控制程序

公司EMS程序文件范本:环境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控制程序

十.环境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控制程序

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对防止潜在的环境事故的发生和环境紧急情况发生后能够得到及时处理,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潜在环境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工作。

2.引用标准和文件

《ISO14000: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0: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3.职责

3.1各单位负责组织确定本单位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3.2保卫部负责紧急情况发生后公司的总指挥调度工作。

3.3各单位负责紧急情况下本单位的指挥调度工作。

3.4各责任单位负责参与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4.程序

4.1确定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4.1.1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可考虑以下情况:

a.油库严重泄漏、爆炸;

b.火灾;

c.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的泄漏、燃烧等严重污染环境的事故;

d.因特殊气候造成的环境影响。

4.1.2各单位对本单位内部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排查,以确定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并制定清单,报推行办。

4.1.3推行办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汇总,并将汇总表交保卫部和相关单位。

4.2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4.2.1保卫部设立专职值班人员和紧急情况专线电话,负责紧急情况发生时的联络工作应急措施的调度工作。

4.2.2紧急情况发生后,各单位立即组织进行处理,并将情况通报保卫部。

4.2.3存在紧急情况的单位,应制定应急措施。应急措施要求切实可行,有针对性。

4.2.4存在紧急情况的单位,应成立应急组织,明确成员职责,并对应急组织成员进行应急措施的培训。

4.2.5保卫部对各单位制定的应急措施进行检查,并在有条件时,定期对应急措施进行试验,以验证其有效性。

4.2.6应对于可能发生紧急情况的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应急措施的培训。

4.3紧急情况处理完后,保卫部应组织对应急措施进行评审,并对效果不显着的予以修订。

5.支持性、作业文件

篇4:公司EMS程序文件:环境监测控制程序

公司EMS程序文件范本:环境监测控制程序

十一.环境监测控制程序

1.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了环境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和环境目标、指标的实现及环境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目标、指标的实施情况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的检查工作。

2.引用标准和文件

《ISO14000: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0: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3.职责

3.1推行办负责制定检查计划。

3.2推行办负责组织检查组对各单位实施检查。

3.3各单位负责进行自查,并协助检查组进行检查。

4.程序

4.1监察计划

4.1.1推行办制定检查计划,确定检查目的、时间和检查依据。

4.1.2检查项目

a.现场运行控制情况;

b.目标、指标及方案的完成情况;

c.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d.上次检查所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e.不合格项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f.应急措施的检查;

g.部门自查情况;

h.其他情况。

4.2检查方式

包括定期检查和抽查。定期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抽查视实际情况随时进行。

4.3检查的实施

4.3.1推行办组织检查组,确定检查组成员。

4.3.2根据检查计划,对各单位实施检查。

4.3.3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下发整改通知单。

4.3.4有条件时,依据标准进行实际测量。

4.4检查结果的处理

4.4.1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要求责任单位限期进行整改,并对其进行追踪。

4.4.2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5.支持性文件、作业文件

篇5:公司EMS程序文件:不合格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公司EMS程序文件范本:不合格、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十三.不合格、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了纠正、预防不合格项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体系中不合格项的纠正与预防工作。

2.引用标准和文件

《ISO14000: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0: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3.职责

3.1推行办负责监督落实各单位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3.2各单位负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程序

4.1不合格项的调查/确定

4.1.1通过对各单位的日常监督、审核及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

4.1.2对不合格的发现,应考虑以下原因:

a.对环境方针的符合情况;

b.策划过程的符合情况;

c.实施与运行的符合情况;

d.存在的潜在事故;

e.社区抱怨;

f.不合格项的跟踪情况。

4.1.3必要时,运用统计技术确定产生不合格的原因。

4.2不合格分类

根据不合格项的发生情况,可分为:

a.不符合ISO14000标准;

b.不符合环境体系文件的要求;

c.实施过程无效,未达到预期效果。

4.3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

4.3.1推行办确定不合格事实,并形成“不合格项报告”,下发有关单位。

4.3.2相关单位接到“不合格项报告”后,针对性地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将其反馈到推行办。

4.3.3纠正、预防措施中应明确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并确定整改方法、期限、责任人,同时考虑到经济性和可行性,并对潜在不合格提出控制要求。

4.3.4措施应切合实际情况,并能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影响,且便于持续改进。

4.4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责任单位根据纠正和预防措施中具体要求,组织实施。

4.5整改情况的跟踪

4.5.1推行办对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以验证其效果。

4.5.2根据整改的具体情况,推行办可对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提出建议或写出报告,上报管理责任者。

4.5.3对于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不利的单位和个人,推行办给予响应的处罚。

4.5.4对于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由推行办将其纳入体系文件,并进行管理评审。

5.支持性文件、作业文件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