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应急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应急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6

(1)苯:别名纯苯、净苯、氢化苯。1)性质及用途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易燃液体。一般包装:易燃液体,小开口钢桶。稳定性和危险性:易燃,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易着火、爆炸。蒸汽比空气重,可扩散到相当远距离。毒理学指标:急性中毒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状态,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皮肤脱脂、干燥、皲裂、皮炎。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合成苯的衍生物、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2)安全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佩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3)应急措施急救措施:对于急性中毒者,应迅速将中毒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立即脱去被苯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清洗污染处的皮肤,注意保暖。泄露处置: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带防毒面具和手套,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用雾状水扑灭小面积火灾,驱散蒸汽及泄漏的液体,用活性炭、沙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后排入废水处理系统。消防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进行消防。环境监测方法:水质检测管法、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管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气体速测管。(2)乙基苯:别名乙苯。1)性质及用途

理化性质: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性和危险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毒理学性质:乙苯毒性较低,但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比甲苯强。吸入、食入或经皮肤吸收可引起中毒,出现头痛、咳嗽、呼吸困难,神志不清、腹痛、视力模糊、肌肉抽搐或肢体痉挛等症状,很快昏迷不醒,甚至死亡。大量乙苯泄漏进入水中时,由于比水轻,漂浮在水面。可造成鱼类和水生生物死亡,被污染水体散发出异味。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和用作溶剂。2)安全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3)应急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环境监测方法: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国标方法为气相色谱法、色谱/质谱法。(3)1,4-二甲苯:别名对二甲苯。

1)性质及用途

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性和危险性:稳定。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至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毒理学性质: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主要用途:作为合成聚酯纤维、树脂、涂料、染料和农药等的原料。

2)安全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应急措施

急救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迅速将被二甲苯污染的土壤收集起来,转移到安全地带。对污染地带沿地面加强通风,蒸发残液,排除蒸气。迅速筑坝,切断受污染水体的流动,并用围栏等限制水面二甲苯的扩散。

消防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毒理学性质: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溶剂和用于合成涂料。

2)安全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3)应急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4)一氧化碳(CO)应急处理处置方法: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自吸过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睛。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验。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⑶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5)硫化氢(H2S)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过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6)氨气中毒(NH3)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废料液用水稀释,加盐酸中和后,排入下水道。造纸、纺织、肥料工业中的含氨废料回收使用。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设备名称用途及设备参数功能适用环境防毒面具(接滤毒罐)呼吸防护:最短可防毒时间为120分钟综合防有毒有害气体、各种有机蒸气、氯气、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氢氰酸及其衍生物、毒烟、毒雾等化工、油库、气库、石化、冶炼、制药、农药、炼油、交通运输等泄漏、火灾、爆炸等小型洗消、消毒设备、洗消剂等救援救援各种防化消防车消防部门负责事件处置与救援简易防毒面具呼吸防护防轻度、低浓度有毒有害气体轻、低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可防毒时间60分钟防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化工、石油、厂矿、交通运输等泄漏、火灾、爆炸等事件高压空气压缩机配供正压式空气防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气密防护眼镜现场安全防护防化学物质飞溅、防烟雾等气体报警器有毒气体报警、人员安全防护一氧化碳、硫化氢防化服现场安全防护防有毒气体、芥子气、光气、沙林、耐酸碱等化工、油库、气库、石化、冶炼、制药等泄漏、火灾、爆炸等阻热防护服现场安全防护防火、防热、防静电化工、油库、气库、炼油、火灾、爆炸等防酸碱工作服现场安全防护防酸碱水蒸气化工、冶炼、交通运输等泄漏、爆炸风速风向计测定风速风向、人员安全防护与救援距离测定范围:风速0~60cm/s;风向0°~360°;风向精度:±3%测距仪测定距离、人员安全防护测定距离范围:0.2~200m大气污染事件防爆强光照明设备提供现场照明防爆易燃易爆气体、液体泄漏灭火器现场安全防护灭火附表2序号设备名称用途及设备参数功能适用环境1隔绝式防毒衣全身防护:现场安全防护救援、采样、监测防护有毒有害污染物化工、石油、纺织、印染、造纸、冶炼、酿造、制药、化肥、炼油、制革、交通运输等泄漏、爆炸事件2简易防毒面具呼吸防护:现场安全防护救援、采样、监测防护有毒有害污染物3防毒靴套足部防护:污染采样、监测防护有毒有害污染物4防酸碱长筒靴足、腿部防护:污染采样、监测防护有毒有害污染物化工、石油、厂矿、交通运输等泄漏、爆炸事件5耐酸碱防毒手套手部防护:现场安全防护、救援、采样、监测防护有毒有害污染物6耐酸碱防水高腰连体衣全身防护:现场安全防护、救援、采样、监测防护酸碱污染物7救生衣现场救援防护、采样、监测防护、救援排污口、沟渠、河流8急救箱现场中毒急救及安全防护急救、防护各种污染事件受伤急救9投掷式标志牌现场安全防护、警戒警戒各种污染事件的警戒标志10插入式标志牌现场安全防护、警戒警戒各种污染事件的警戒标志11排水泵、消毒设备、各种堵漏器、堵漏袋、堵漏枪、洗消器;封漏套管、阻流袋等。现场处理、救援现场应急处理、救援各种水污染事件

篇2:预防控制石化企业化学品危害措施

为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促进工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人们必须大量生产和使用种类繁多的化学品。但有许多化学品是有害的,在化学品的生产、贮存、使用、销售和运输直至作为废物处理过程中,滥用或处置不当极易发生化学品危害事故。化学品的主要危害有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化学品的火灾与爆炸危害及化学品的环境污染危害。

青岛石油化工厂是炼油、化工型企业,涉及到30多种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贮存、运输和销售。在生产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任何小的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化学危害事故。因此,如何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中化学品的危害,防止火灾爆炸、中毒与职业病的发生是抓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在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的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作为石油化工企业,其生产性质决定了化学品潜在的危害要始终贯穿于整修生产操作过程中,必须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消除或者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场所中的职工在正常作业时受到化学品的危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和材料。

2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一些危险场所可以采用比较先进的控制系统来取代人的手动操作,尽量减少职工直接接触化学品的时间,来达到减少化学品危害的目的。

3在许多存在潜在化学品危害的场所,可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增设隔离、通风设施,将化学品危害的程度降到最低。

4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为从事化学品作业的职工配备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和适合好用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空气呼吸器等)。

5根据各个装置的实际情况,在装置的危险区域设置灵敏好用的检测报警设施(可燃气体报警仪、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等)。

6在加工和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时,应该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生产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应当有计划地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

管理控制是指按照国家法律和标准建立起来的管理程序和措施,是预防作业场所中化学品危害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管理网络,并配备专人全面负责化学品的管理工作。企业的化学品管理工作主要应该从对物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两方面入手。

1对物的管理: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对生产所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和进出口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有效动态管理。

a)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识别:首先企业应该查明生产所涉及到的所有化学品,并对这些化学品有比较详细的危害性分析,主要是弄明白它们是怎样引起伤害事故和职业病的,怎样引起火灾、爆炸的,泄漏或者溢出是怎样危害环境的等。

b)化学品的安全贮存:安全贮存是化学品流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事故。不同性质的化学品有不同的贮存要求,企业必须了解并严格按照化学品贮存要求进行,应该特别注意不兼容的物质、贮存物料的适当位置、适当的堆放排列和气候条件等。

c)化学品的安全运输:企业内部的化学品一般是以管道、铲车、汽车等形式传送。用管道输送化学品时必须保证阀门与法兰的完好,整修管道系统无跑、冒、滴、漏现象;用汽车或铲车运送化学品时应该尽量减少碰撞和溢出,运送危险化学品特别是剧毒化学品的司机和押运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配备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

d)化学品的安全使用:使用化学品过程中必须根据作业环境的具体情况配备适当的个体防护用品,按国家有关规定对作业场所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控制污染和危害源,对一些易燃、易爆的化学品要严格控制火源、热源,防止发生火灾或爆炸。

e)废弃化学品的安全处理:由于废弃化学品的处理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但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所以往往引不起企业的重视,很容易被忽视,这样就极易造成严重的化学品危害事故。有害废弃物的处理必须严格按照规程到指定地点进行销毁处理。

f)按国家规定完成化学品的登记注册工作:根据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经贸委《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到国家指定的机构完成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工作,实现化学品管理信息共享,将企业的危化品管理纳入整个社会的危化品管理系统中。登记注册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如实填写《危险化学品登记表》;编写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委托有关机构设立应急服务电话,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2对人的管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既是造成化学品危害事故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同时又是化学品危害事故直接或者间接伤害的主体,因此,对人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的一项重要内容。

a)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教育: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在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培训教育要使职工充分了解企业所涉及的化学品的燃爆危害、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掌握一些必要的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和互救、自救措施,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职工对事故的应变能力;掌握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维护和保养知识,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意识,懂得在事故情况下如何很好地保护自己,避免受到化学品的伤害,有效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等。

b)加强对职工的健康监护:健康监护是指监护机构依据一定的方法手段、程序内容和标准,对劳动者健康受职业危害因素(含某些化学品)影响程度而进行的经常性或定期性的动态观察。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职工在接触有害因素的早期的健康改变和职业危害,有助于企业在职业危害初期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各种职业危害(含化学品危害)。

篇3:地震灾害后苯氯氨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理措施

一、苯泄露应急处理措施

(一)功能与用途

用于地震发生所导致的苯泄露事故,主要涉及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处理和个体防护。

(二)技术简介

1.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撤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就医。忌用肾上腺素。

食入: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尽快洗胃。就医。

2.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吹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3.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进入人员应佩带气体检测仪(推荐使用M5-PID,也可以使用相对较好的进口可燃性气体检测仪如E*2000或MC-E*)。建议应急处理人员配备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推荐使用RNMK2或PA94),穿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露: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所处理。

4.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至少佩戴过滤式有机气体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适合长时间工作使用,但最好换用用长管空气呼吸器或背负式正压空气呼吸器)。

眼部防护:戴防化眼镜眼罩或防护面屏。

躯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防护服(建议使用最高防护等级A级防护服TK或GTB)。

手部防护:戴防化手套。也可使用皮肤防护膜。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二、氯泄露应急处理措施

(一)功能与用途

用于地震发生所导致的氯泄露事故,主要涉及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处理和个体防护。

(二)技术简介

1.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2.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全面罩(配备过滤罐)或隔离式正压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3.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并且戒严周边配备气体检测仪(如单一气体检测仪GAxt-C防水型),根据扩散情况和浓度,随时扩大戒严范围.鉴于氯气毒性较强,议应急处理人员配备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

二、氨泄露应急处理措施

(一)功能与用途

用于地震发生所导致的氨泄露事故,主要涉及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处理和个体防护。

(二)技术简介

1.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3.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4.泄露发生后可采取如下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护服,如4T571或TK/GTIM,GTB,CHEMMA*3.

手部防护;戴防化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5.废气回收

液氨整理加工过程有废气排出,其组成有水蒸气、空气和氨气,其中氨气是有害气体,影响健康污染环境,为此要减少排放,加强回收,一方面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保护环境。

氨的回收有吸收法,把来自液氨整理机排出的气体,通过管道输送至回收装置的洗涤塔(吸收塔),把混有空气的氨气在此塔内用水吸收成氨水,此时空气被清洗并排出塔外,然后通过蒸馏塔将氨和水分离,氨被蒸馏吸收制成浓氨水,浓氨水经精馏即成浓氨气,再将浓氨气经压缩机加压和冷凝冷却成液氨,最后输入贮存罐。

在氨的回收装置中,洗涤塔顶部有排气口,要控制排放气体中的含氨量,要低于环保要求。澄江纺机厂和南京化工大学协作创制的氨回收系统,是吸收和压缩相结合的方法。当年2000年1月由中国纺机器材协会组织的专家现场考察,一致认为该氨回收循环系统是成功的,在整个回收系统是创造性地运用了低压吸收、低压精馏、低温除水、压缩冷凝的“三低一压”技术,既简化设备又节约能源,该法是在低温低压下操作运转,安全系数大,还有利于减少维修力量。主要有洗涤塔(吸收塔)、精馏塔、压缩机、冷凝器、液氨贮存罐。

?

篇4:甲醇理化性事故预防措施

一、甲醇理化性质:

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有毒液体,常温下对金属无腐蚀性(铅、铝除外),略有酒精气味。分子量32.04,相对密度0.792(20/4℃),熔点-97.8℃,沸点64.5℃,燃烧热725.76KJ/mol,闪点12.22℃,自燃点463.89℃,蒸气密度1.11,蒸气压13.33KPa(100mmHg21.2℃),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6~36.5%(体积比),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但是不与石油醚混溶,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挥发途中也会使物体油漆表面遭腐蚀。燃烧反应式为:

2CH3OH+3O2→2CO2+4H2O

二、用途:

甲醇用途广泛,是基础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优质燃料。主要应用于精细化工,塑料等领域,用来制造甲醛、醋酸、氯甲烷、甲氨、硫酸二甲酯等多种有机产品,也是农药、医药的重要原料之一。甲醇在深加工后可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也加入汽油掺烧。甲醇和氨反应可以制造一甲胺。

三、制法:

甲醇的生产,主要是合成法,尚有少量从木材干馏作为副产回收。合成的化学反应式为:2H2+CO→CH3OH

合成甲醇可以固体(如煤、焦炭)液体(如原油、重油、轻油)或气体(如天然气及其他可燃性气体)为原料,经造气净化(脱硫)变换,除去二氧化碳,配制成一定的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在不同的催化剂存在下,选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单产甲醇(分高压法低压和中压法),或与合成氨联产甲醇(联醇法)。将合成后的粗甲醇,经预精馏脱除甲醚,精馏而得成品甲醇。高压法为BASF最先实现工业合成的方法,但因其能耗大,加工复杂,材质要求苛刻,产品中副产物多,今后将由ICI低压和中压法及Lurgi低压和中压法取代。

四、健康危害:

甲醇被大众所熟知,是因为其毒性。工业酒精中大约含有4%的甲醇,被不法分子当作食用酒精制作假酒,而被人饮用后,就会产生甲醇中毒。甲醇的致命剂量大约是70毫升,酒中人饮用的最高限量为o.lg/Kg。

甲醇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急性中毒症状有:头疼、恶心、胃痛、疲倦、视力模糊以至失明,继而呼吸困难,最终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慢性中毒反应为:眩晕、昏睡、头痛、耳鸣、视力减退、消化障碍。甲醇摄入量超过4克就会出现中毒反应,误服一小杯超过10克就能造成双目失明,饮入量大造成死亡。致死量为30毫升以上,甲醇在体内不易排出,会发生蓄积,在体内氧化生成甲醛和甲酸也都有毒性。在甲醇生产工厂,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空气中允许甲醇浓度为50mg/m3,在有甲醇气的现场工作须戴防毒面具,废水要处理后才能排放,允许含量小于200mg/L。

甲醇的中毒机理是,甲醇经人体代谢产生甲醛和甲酸(俗称蚁酸),然后对人体产生伤害。常见的症状是,先是产生喝醉的感觉,数小时后头痛,恶心,呕吐,以及视线模糊。严重者会失明,乃至丧命。失明的原因是,甲醇的代谢产物甲酸会累积在眼睛部位,破坏视觉神经细胞。脑神经也会受到破坏,产生永久性损害。甲酸进入血液后,会使组织酸性越来越强,损害肾脏导致肾衰竭。

职业禁忌症:视网膜及视神经病;

职业疾病: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

健康检查周期:2年

五、解毒方法:甲醇中毒,通常可以用乙醇解毒法。其原理是,甲醇本身无毒,而代谢产物有毒,因此可以通过抑制代谢的方法来解毒。甲醇和乙醇在人体的代谢都是同一种酶,而这种酶和乙醇更具亲和力。因此,甲醇中毒者,可以通过饮用烈性酒(酒精度通常在60度以上)的方式来缓解甲醇代谢,进而使之排出体外。而甲醇已经代谢产生的甲酸,可以通过服用小苏打(碳酸氢钠)的方式来中和。

急性甲醇中毒患者应及时送医院抢救。误饮甲醇者,早期可用苏打水洗胃,以排除甲醇在胃内的贮留。超过3日者,可用发汗剂及泻药。遇到视力紊乱时,应反复进行腰椎穿刺,以预防视神经萎缩,并给以大量维生素B族和血管扩张剂,或给以氧气吸入和少量多次输血。也可采用针刺和中药等治疗。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篇5:大型甲醇装置硫磺理化分析应急措施

0前言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大化集团年产500kt甲醇装置,是属于化1:企业中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的装置,其中的副产物H2S与SO2经低温甲醇洗之后,送到硫回收系统,生产出硫磺,在硫磺的生产过程中,稍有不注意就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冈此,硫磺的危害性和相应的应急措施,都应了解与掌握。

1硫磺的理化常数

国际编号:41501

CAS号:7704.34.9

中文名称:硫磺

别名:硫、胶体硫、硫磺块、硫磺粉

分子式:S

分子量:32.06

熔点:1l9摄氏度

沸点:444.6摄氏度

密度:相对密度(水=I)2.0

危险标记:8(易燃固体)

外观与性状: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

蒸汽压:0.13千帕,183.8摄氏度

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_丁二硫化碳

稳定性:稳定

主要刚途:用于制造燃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医药等

2对环境的影响

2.1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冈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H2s而被吸收,故人餐口服可导致H2s中毒,急性H2s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

2.2毒理学资料

毒性:属丁.低度类,但其蒸汽及硫磺燃烧后发生的SO2对人体有剧毒

危险特性: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产生静电,可导致硫尘起火。粉末或蒸汽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3环境标准

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6mg/m

4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4.1泄露应急处理

隔离泄露污染,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或白吸过滤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化工催化荆及甲醇技术2009年第1期15

不要直接接触泄露物。小量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

场所。大量泄露: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同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4.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偏高时,佩带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许戴护目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r作现场禁_Il卜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农。注意个人清沽卫生。

4.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农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帘,用流动请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遇小火用沙土闷灭。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