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五大伤害事故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预防五大伤害事故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5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机械伤害、坍塌在建筑中随时威胁着职工的生命安全,把它统称为“五大伤害”。

为了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根据“建筑法”第五章第36条规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核心,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也是我们预防“五大伤害”事故的根本途径。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存在实际情况,公司编写了“预防五大伤害”事故的措施,作为公司内部安全管理法规,望各项目部在施工中,认真按照本措施贯彻执行。

一、预防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措施

(一)项目管理层

1、项目领导和管理层要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重视安全,对存在的各种隐患,一经发现,都要认真按“三定一落实”要求,组织整改。同时,要选派工作责任性强的同志负责项目上安全管理工作。

2、项目上除正常“三级安全教育”以外,同时抓好职工的法制教育,使每个职工能认识到:安全生产法规是施工客观规律的科学总结,是用鲜血换来的宝贵经验,是人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二是对工人进行遵章守纪教育,施工中服从指挥,按规范要求和操作规程作业。三是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工人在施工中增强安全意识,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不被他人所伤害。

3、搭设外脚手架、爬架、吊蓝架、挑架等架子前,必须编制单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查,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要详细向参加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架子搭设完成以后必须有公司安全科参加验收或分段验收合格方准使用,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

(二)各类架子搭设的防护

施工外脚手架

1、作业层外侧必须设双层防护栏,架子外侧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接口封严。

2、作业层脚手板必须满铺,没有探头板,扭曲的木板不能使用,架子离墙间距不大于20CM。

3、钢管脚手架首层第一步要满铺,一层用木板或用竹笆封严,随着施工架子上升,每隔四步在架下设一层安全兜网或用竹笆满铺,防止物体坠落伤人。

4、使用毛竹外架,每步架必须满铺竹笆,毛竹架按三步四跨,钢管架按垂直四米、水平七米设连墙点,毛竹架连墙拉结铁丝不小于12#,双股拉结。

5、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色盲的人员,不准进行架设作业。

6、架子工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不准攀爬上下架子,不准酒后作业。

爬模架

1、采用爬模施工,必须选择有资质的专业化施工队伍。

2、爬模架的组装,必须满足方案计算要求,要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3、爬模架各层的脚手架要满铺,铺严密牢固,作业中下层离墙的孔隙,要用密目安全网封盖,防止作业中物体坠落。

4、升降爬架的手拉葫芦,要使用5吨以上的,架子到位后,要把卡了卡死。

5、固定爬架的穿墙螺栓,必须是双螺帽,并且螺栓要冒出螺帽不少于2MM。

6、爬架上不能过多堆放工具、设备和材料,以防止超重或滑落伤人。

7、每升一次爬架,必须由工长、爬模队长、项目安全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

8、要经常清理作业层的建筑垃圾,以防止坠落伤人,清理的垃圾不能向下倾倒。

自制吊篮架

1、采用自制吊篮架进行外装修,架子的组装必须严格按方案要求进行组装,外侧用密目安全网兜底封严。

2、升降吊篮的手拉葫芦和手把葫芦,不能少于3吨,吊钩有保险。

3、吊篮作业人员必须系挂安全带,上下吊篮不准从窗口攀爬。

4、吊篮使用前,必须有超倍的试压资料,安全系数为3-5倍。

5、升降吊篮时,要把安全带系在保险绳上,其他人员撤离吊篮,升降吊篮必须同步。

6、对钢梁和钢丝绳的受剪部位要有保护,预埋吊环,要经常检查,发现有裂纹,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吊环严禁使用螺纹钢。

7、要随时清理吊篮架上的建筑垃圾和剩余的废料,防止被风吹落,伤害地面作业人员。

挑架

1、挑架的斜立杆要支撑在牢固的基础上,并与主体结构拉结牢固,每层要设拉结点在斜立杆上,横杆间距不大于1.5米。

2、挑架底部要用脚手板或其它木板铺满封严,外侧用密目网兜底封严,每层要满铺竹笆,防止物体滑落。

3、挑架搭设较高的,中间要采取分段卸载的措施,架上材料不能集中堆放。

4、作业层外侧和两端必须双层防护栏杆,密目安全网的接口要束紧。

(三)“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

“三宝”防护

1、进入施工现场任何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以防止物体打击头部。

2、2米以上(含2米)的各种高处作业,周围又无安全依托的,必须系挂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

3、无外架的多层建筑首层,必须支搭3米宽的绵纶安全网,安全网外高内低,网底距地面不小于3米,网底下不能堆放材料、设备和其他杂物。

4、高层建筑首层必须支搭双层6米宽绵纶安全网,外口高于里口,网底离地面不小于5米,网下不能存放设备、材料等杂物,随主体升高,每隔四层,增搭一道3米宽的安全防护。

5、高层建筑的电梯井内,首层必须设一道安全网,并随主体升高每二层再设一道安全平网,或用其它材料作封闭。

6、严禁在吊物下穿行或停留。

四口防护

1、楼面上200×200㎜至1000×1000㎜的预留洞,一般可利用结构钢筋网进行防护,也可采用木板严密封闭牢固。

2、楼面预留洞口大于1米以上,周围用双层钢管护栏,中间兜设安全平网。

3、框架结构的首层周围用防护栏杆封闭,留出专用人行通道,并搭设宽于通道两侧各1米的防护棚。高层建筑必须搭设双层防护棚,用5㎝木板封严,不留孔隙。

4、楼梯口采用双层钢管防护,如能利用结构护栏防护更好。

5、电梯井口应采用自制焊接钢筋网自动门,既能并关,又固定牢固。

临边防护

1、深基础临边、楼梯口边、屋面周边、采光井周边、转料平台周边、阳台边、人行通道两侧边、卸料平台两侧边的防护,必须统一用双层钢管防护,并在钢管上涂上红白标记。

2、绑扎钢筋大梁柱用的临时架子外侧,必须架设双层防护栏杆。

3、井字架提升机和人货电梯卸料平台的防护门,必须用钢筋焊接的开关门,不准使用弯曲钢筋作防护门。

二、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1、新开工程项目必须编制施工用电组织设计,实行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使用标准配电箱,动力箱与照明要分开。

2、支线架设要架空,不准把支线架在钢管脚手架上和其他导电体上,现场照明不准使用花线。

3、砼振动器的电源线,严禁在钢筋网上拖拉,以免钢筋丝穿进电源线,造成传电在钢筋上,发生重大触电事故。

4、按规范要求,现场值班电工,每班不少于2人,特别是夜间值班。

5、未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不准操作电工作业,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6、施工现场不准使用无箱家用电器的塑料插座,三角型塑料插座,必须使用末级配电箱。

7、地下室和潮湿的作业场所的照明,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8、现场电源接头用绝缘胶布包扎良好,不准用塑料包扎,接头不能放在潮湿地上和水中。

9、配电箱内的破损电器要及时更换,接线不能搭设或采用线头直插,不准把出线直接接在漏电保护器上。

10、在施工工程外侧与边缘有外高压电线,安全距离小于最小规定要求的,要加屏障遮护,用围栏或防护网进行防护,防止塔吊、脚手架以及长钢筋等触及高压线发生事故。

三、预防机械伤害的措施

1、现场上固定的加工机械的电源线必须加塑料套管埋地保护,以防止被加工件压破发生触电。

2、按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各类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护,防止发生漏电。

3、各种机械的传动部分必须要有防护罩和防护套。

4、现场使用的圆锯应相应固定。有连续二个断齿和裂纹长度超过2公分的不能使用,短于50CM的木料要用推棍,锯片上方要安装安全挡板。

5、木工平刨口要有安全装置。木板厚度小于3公分,严禁使用平刨。平刨和圆锯不准使用倒顺开关。

6、使用套丝机、立式钻床、木工平刨作业等,严禁戴手套。

7、砼搅拌机在运转中,严禁将头和手伸入料斗察看进料搅拌情况,也不得把铁锹伸入拌筒。清理料斗坑,要挂好保险绳。

8、机械在运转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紧固、调整等到作业。

9、机械运转中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或把机械交给别人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作业时思想要集中,严禁酒后作业。

10、打夯机要二人同时作业,一人理线,操作机械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严禁在机械运转中清理机上积土。

11、使用砂轮机、切割机,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严禁用砂轮切割22#钢筋扎丝。

12、操作钢筋切断机切50CM以下短料时,手要离开切口15CM以上。

13、操作起重机械、物料提升机械、砼搅拌机、砂浆机等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坚持十不吊。

14、加工机械周围的废料必须随时清理,保持脚下清,防止被废料拌倒,发生事故。

四、预防坍塌事故的措施

1、坑、沟、槽土方开挖,深度超过1.5米以下的,必须按规定放坡或支护。

2、挖掘土方应从上而下施工,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并做好排水措施。

3、挖出的泥土要按规定放置或外运,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4、基坑、井坑的边坡和支护系统应随时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等危险征兆,应立即疏散人员采取加固措施,消除隐患。

5、挖孔施工应按照“人工挖孔桩安全管理办法”执行。

6、各种模板支撑,必须按照模板支撑设计方案要求,立杆、横杆间距必须满足要求,不能减少和扩大,特别是采用木支撑施工法,防止模板砼施工时坍塌。

7、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

8、距临时围墙2米内不能搭建宿舍、仓库等设施。

9、安装和拆除大模板,吊车司机与安装人员应经常检查索具,密切配合,做到稳起、稳落、稳就位,防止大模板大幅度摆动,碰撞其他物体,造成倒塌。

10、拆除工程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经上级部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动工,较简单的拆除工程,也要制定有效、可行的安全措施。

11、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顺序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当拆除某一部分的时候,应该防止其他部分发生坍塌。

12、除建筑物一般不能采用推倒办法,遇有特殊情况必须采用推倒方法的时候,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砍切墙根的深度不能超过墙厚的三分之一,墙的厚度小于两块半砖的时候,不许进行掏掘。

b)为防止墙壁向掏掘方向倾倒,在掏掘前,要用支撑撑牢。

c)建筑物推倒前,应该发出信号,待全体工作人员避至安全地带后,才能进行。

13、架子上不能集中堆放模板或其他材料,防止架子坍塌。

篇2:桥面铺装常见病害分析预防措施

1、概述

目前,在公路桥梁中,桥面行车道铺装一般采用水泥混凝土,高等级公路的大中桥桥面多采用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双结构层铺装,由于桥面铺装在我国尚缺乏较成功的经验,再加上施工工艺上的不足,使得桥面铺装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一些病害问题。根据河北省、唐山市养护调查资料表明,正在使用的大中桥80%以上桥面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病害,20%以上已严重地影响了使用,本文就其中较普遍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施工经验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预防改进措施。

2、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

在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使用和养护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铺装层的龟裂、破碎和漏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原材料质量不合格。石料压碎值指标不符合要求,细集料中杂质含量过高,粗骨料粒径不合格等均可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使其达不到设计强度,难以满足使用要求,从而发生龟裂破碎现象。

(2)水泥混凝土铺装与桥梁行车道板未能很好地连结成为整体,有“空鼓”现象,另外,桥面钢筋网下沉,上保护层过大,钢筋网未能起到防裂作用,这样桥面不能适应反复荷载引起的振动而发生破坏。

(3)铺装层厚度不够,由于在桥梁下部结构或预制梁施工时未能控制好标高,安装后致使梁顶标高偏高,为了保证路线总标高不变而减少了桥面铺装厚度,使得钢筋网上下保护层不够,强度严重不足而发生破损,严重时出现漏筋现象。

(4)未按规定要求进行养生及交通管制,桥面车道铺筑完成后养生不及时,在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即开放交通,允许车辆通行,从而造成了铺装的早期破坏。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影响桥面混凝土铺装质量的因素很多,如不注意,就会缩短铺装层的使用寿命,过早地发生破损,不仅妨碍交通,亦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要想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必须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

(1)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各类粗细骨料必须分批检验,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配料时砂子应过筛,石料也应认真进行筛分试验,拌合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2)为使桥面铺装混凝土与行车道板紧密结合成整体,在进行梁板预制时其顶面必须拉毛,一般应垂直跨径方向划槽,槽深0.5~1.0cm横贯全宽,每延米10~15道,在绑扎桥面钢筋网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清除梁顶结合面上的浮浆,用空压机吹净,冲洗干净,以保证梁板与桥面铺装的结合。在浇筑桥面混凝土之前必须严格按设计重新布设钢筋网,以保证钢筋网上下保护层,从而减少裂缝。

(3)在进行桥梁上、下部结构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标高,以保证桥面铺装层的厚度,如果标高有问题,按原设计不能保证铺装层厚度,要通过设计部门适当提高路线标高以确保铺装的厚度。在浇筑桥面混凝土时振捣要充分,保证密实,初凝前要按规范拉毛,以保证桥面摩擦系数。

(4)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完成后必须及时覆盖和养生,并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之后才能开放交通。

3、沥青混凝土桥面

铺装在大中型水泥混凝土桥中,桥面铺装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应满足与混凝土桥面的粘结,防止渗水、抗滑及有较高抵抗振动变形能力等功能性要求。然而在实际运营使用过程中,桥面沥青混凝土开裂脱落却往往成为桥面铺装的主要病害,主要由于:

(1)设计上先天不足。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厚度宜为4~10cm,同时必须保证不能渗水,高等级公路上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应厚一些,而有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设计时厚度严重不足,或为保证路面设计标高而擅自降低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厚度,但沥青混凝土的配比却未做相应的调整,致使铺装层的抗振变形能力减弱,造成了面层开裂脱落。

(2)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漏水,在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中间形成一层水膜,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两层分离,产生龟裂,造成脱落。

(3)粘层油未渗入到混凝土面层中,未起到粘结作用。

(4)压实度不够。施工时未按规范要求进行碾压,沥青混凝土松散,强度不足,经重车反复振动碾压,长时间就会破碎脱落。

因此,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时,为保证工程质量,预防上述病害的发生,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严格控制:

(1)在设计上应保证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厚度满足使用要求,对于高速公路桥面,其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厚度应≥9cm,一般等级公路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厚度应与相接公路面层一致并一起施工。

(2)沥青混凝土配比要采用连续密级配,确保沥青混凝土不渗水,同时在泄水孔的设计、施工时,保证泄水孔的顶面标高低于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标高,确保一旦渗水可将渗下的水排出,以防止渗下的水浸泡沥青混凝土。

(3)施工前应对水泥混凝土桥面进行清扫和冲洗,对尖锐突出物及凹坑应予打磨或修补,以保证桥面平整、粗糙、干燥、清洁。

粘层油宜采用乳化沥青或改性沥青,洒布要均匀,确保充分渗入以起到粘结作用。

(4)在施工时,沥青混凝土宜采用胶轮压路机复压及轻型钢筒式压路机终压的方式,不得采用可能损坏桥梁的大型振动压路机和重型钢筒式压路机,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施工碾压一定要严格控制压实度,同时要加强检测,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规范的要求。

4、结束语

桥面铺装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整条公路的运营管理和行车安全,因此在施工和养护过程中切不可掉以轻心,只有严格按技术规范施工,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防患于未然,保证公路桥梁的畅通无阻。

篇3:居民建筑火灾原因预防措施

在居民住宅火灾中,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火灾占绝大部分,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和电力事业迅猛发展,电气引起的火灾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另外一些意外因素如自然现象等引起的居民住宅火灾也占一定的比例,这三个方面是居民住宅火灾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笔者针对这一现象对居民住宅火灾原因和预防措施作一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居民住宅火灾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由于我国消防教育及宣传起步晚、底子薄、投入少,加之教育宣传对象面广难度大等客观条件限制,使得全民的消防意识相对淡薄,缺乏对灾害的自防自救能力,直接导致了人为原因造成的火灾事故常年居高不下,据火灾原因起数统计表明: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火灾起数每年所占比例在60%左右徘徊不下,人为火灾大致又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1、厨房用火不慎:用易燃液体引火或灶前堆放柴草过多,引燃其他可燃物;用液化气、煤气等气体燃料时,因各种原因造成气体泄露,在房内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遇明火引发火灾;家庭炒菜炼油,油锅过热起火;未完成熄灭的燃料灰随意倾倒引燃其他可燃物。

2、生活、照明用火不慎:夏季驱蚊,蚊香摆放不当或点火生烟时无人看管;冬季烤火疏忽大意造成火灾;停电使用明火照明,不慎靠近可燃物,引起火灾。

3、吸烟不慎:未完全熄灭的烟头、火柴梗随手乱扔;酒后或睡觉躺在床上吸烟;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吸烟。

4、小孩玩火:俗话说“烫痛的孩子仍爱火”,儿童缺乏生活经验,不知火的危险性,在家中玩弄火柴、火机、爆竹、开液化气玩“过家家”等。

5、人为纵火:百姓生活,难免磕磕碰碰有口角之争,但一些愚昧、自私、狭隘而又缺乏法律知识的人会放火泄愤或由于精神病患者病情发作对自己的行为失去控制能力而放火成灾。

(二)随着经济和电力事业迅猛发展,电气产品的种类和投入使用量争骤增加,但人们对电气线路及电器产品的认识不足,安装不当,使用操作不对或产品质量低劣引起的火灾明显增多。

1、电线线路引起的火灾:往往是因为短路、过负荷运行、接触电阻过大、漏电等原因而产生火花、电弧或引导起绝缘导线、电缆过热而引发火灾。

2、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因为电能的使用,主要是把电能转化成光能、热能、机械能等,这样必须要用到一些如灯、电动机、电热器等用电设备,这些设备和装置如选择不当、使用不合理或质量存在缺陷,也极易引发火灾。

(三)除了用火不慎和电气故障会引起火灾事故以外,其他的一些意外因素,如静电、雷击、自燃、飞火、辐射热等也会造成火灾事故。人们对这类火灾的最初认识是“祸从天降”,总认为这是天灾人祸没有办法的,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群众对一些自然现象和防火规范的认识不足造成的。

二、居民住宅火灾的预防措施

(一)由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主要有炊事用火不慎、生活照明用火不慎和吸烟、小孩玩火等。

1、炊事用火的防火措施:厨房用火潜在的危险性很大,我们要正确使用灶具,小心谨慎对待可燃物,沉着冷静扑救初起火灾。

2、照明用火的防火措施:尽量使用电灯,在缺电地区使用油灯时,必须有人看管,明火灯具不得靠近可燃物或进入狭小空间,明火灯具要注意使用的油料危险性,并尽量使用灯罩。

3、吸烟的防火措施:不要躺在床上吸烟、酒醉后不得吸烟,做到烟头熄灭人再离去,不得扔在废纸蒌、畚箕里,更不可随手乱扔。

4、预防小孩玩火的措施:加强对儿童玩火行为的说服教育,尽可能的使儿童与火源隔绝,严禁儿童玩打火机等点火器具。

5、人火纵火的预防措施:加强消防法制教育和消防安全的管理,对于精神病患者,严加看管,禁止让他们接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

(二)电气引起的火灾主要是由于电气线路、电器产品和设备引起的。

1、电气线路火灾预防措施:正确使用导线类型和导线截面;严格施工,禁止居民自己私拉乱接;短路和漏电保护,切忌用铜丝、铁丝替代保险丝。

2、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灯具与可燃物保持50cm以上的距离,注意防爆;严禁购买和使用质量低劣的电气设备;电热设备必须有专人看护;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规范操作;电气设备安装必须由专人负责。

(三)其他方面的防火措施

1、家庭危险物品防火:杜绝在家中存放汽油、柴油、香蕉水、油漆等易燃易爆物品,如必须使用要少量并注意通风;发胶、打火机气瓶等应放在阴凉通风处;破除“破家值万贯”的旧思想,切莫囤积成堆的杂志、报纸、旧衣服和玩具。

2、家庭装修防火:尽可能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保持施工现场通风;可燃易燃材料与着火源保持距离;电气线路应能满足日常最大用电负荷。

3、燃放烟花爆竹防火:不在易燃易爆场和人员密集场燃放;禁止在楼顶、阳台及室内燃放;放完要检查现场是否有火灾隐患;不要购买劣质产品。

4、静电和雷击火灾的预防:严禁采用塑料桶储存汽油或用塑料桶给车辆加油;房屋如有高耸构件应设避雷装置;电闪雷鸣时禁止使用室外接收天线收看电视节目。

居民住宅火灾,不仅给失火居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无法弥补的精神创伤,更为严重的是,一家着火,有可能殃及他人,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水火无情,面对火灾带来的巨大的灾难,城镇居民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预防火灾的发生,必须事先做好“曲突徙薪”,莫待“亡羊”才“补牢”。

篇4:扣件式钢管高大支模架坍塌事故分析技术措施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体系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广泛,但因对支模架体系受力性能认识不清、搭设构造不规范等导致的模板支架坍塌事故时有发生。如何有效防止发生高大支模架突发性整体坍塌事故一直是工程建设人员关注的热点,为此建设部规定了高大模板工程所指的对象为: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并规定对高大支模工程应加强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专家审查,以避免支架整体坍塌。

1高大支模架基本受力特性

扣件式钢管高大支模排架一般有两种受力模式:一是钢管排架顶部水平杆传力支模模式,梁或板等水平混凝土构件的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底模下的木枋将荷载传至水平杆,水平杆又通过与立杆扣接的直角扣件将荷载传至立杆,如图1所示。试验表明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可取8kN;双扣件在20kN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可取12kN[1]。对于钢管排架顶部水平钢管传力支模形式,其支架的承载力主要是由支架顶部水平钢管与立杆的扣件抗滑力决定的。二是钢管排架立杆顶端设可调托座传力支模模式,在钢管顶端插入Tr38、长度为600mm的可调托座,支架立杆呈轴心受压状态。这种支模方法在高架桥或其他连续箱梁桥施工中应用较多,其支架的承载力主要由支架的稳定承载力决定,如图2所示。

2高大支模架坍塌事故分析

2.1钢管排架立杆顶端扣件滑脱的坍塌模式2004年南京某高架桥浇筑混凝土连续梁桥面时,近50m的桥面突然发生支模架整体坍塌,造成正在施工的数十名工人受伤。

经查看坍塌的扣件式钢管支模架,其排架水平杆步高为1.6m,桥墩的墩梁处搭设架体的基本尺寸为双向600mm×600mm,纵向的箱室梁腹板部位的架体基本尺寸为600mm×900mm,板下基本尺寸为900mm×900mm,每根立杆每步的双向水平杆均不缺少,因此该架体构造基本完整[2]。

由于顶部梁板下的150mm×150mm的大木枋均搁置在扣件钢管顶部的水平杆上,通过顶部支架节点的扣件摩擦力传递施工荷载,这种支模形式的支架承载力一般由顶部扣件抗滑力决定。调查结果表明,由于顶部传力双扣件的拧紧力矩不足,导致在混凝土浇筑至接近顶板基本完成时,因直角扣件节点抗滑力不足而发生支架整体下沉直至缓慢坍塌。

2.2钢管排架顶部立杆伸出水平杆长度过大的坍塌模式

2.2.1事故概况

北京“西西”工程4号地项目中庭为处于地面上1-5层的一个共享空间,由于长25.2m、宽16.8m的扣件式钢管高支模架发生整体坍塌事故,造成施工人员8死21伤。该厅堂楼盖面积为423m2,为四周支承于框架梁上的预应力空心楼板(板厚550mm,折算厚度376mm,板内预埋¢400GBF管),南侧边梁KL17截面850mm×950mm、北侧边梁KL22截面1000mm×1300mm,东西两侧边梁K27和K30均为600mm×600mm,混凝土总量为198.6m3。基本架体间距1200×1200mm,步高1500mm,顶部插可调托(图3),总支模高度为21.8m,插有可调托的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为1200~1500mm,扫地杆离地300~500mm[3]。

2.2.2支架坍塌计算分析

按支架实际搭设尺寸建立有限元整体模型,计算支架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假定如下:

(1)模板支架结构为三维空间杆系结构,立杆支座与地面铰接;

(2)水平杆与立杆之间半刚性连接,节点刚度系数取东南大学试验测试值;

(3)忽略偏心作用,立杆顶端受轴心竖向力P;

(4)节点刚度在结构失稳前保持不变,不考虑节点偏心作用。

钢管壁厚按实测取3.0mm计算,立杆顶层悬臂端长度1500mm,弹性模量为2.06×105N/mm2,钢材为Q235,水平杆与立杆为半刚性连接,其抗扭转刚度按拧紧力矩20N?m取为1.6×107N?mm/rad。

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模板支架由于立杆顶端局部侧移过大导致支架呈整体失稳破坏形式,其单根立杆稳定极限承载力Pcr=10.9kN;而按该工程混凝土构件的尺寸,按荷载标准值组合,立杆轴力N=1.0NGK+1.0NQK,NGK和NQK分别为恒荷载和活荷载在立杆中引起的轴力标准值,计算得出楼板下支架单根立杆N板=16.4kN;对比计算机模拟算得的极限承载力Pcr与实际支架立杆轴力标准值,说明由于支架顶部立杆伸出水平杆长度过大导致架体必然失稳破坏。

2.2.3悬臂长度与支模架极限承载力的关系

在其他构造条件与“西西”工程4号地项目构造一致的条件下,分别计算不同悬臂长度下支架整体稳定承载力极限值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对于顶部设置可调托的扣件式钢管支模架,支架顶部承受轴心压力,悬臂长a=1.5m的稳定承载力比悬臂长度a=0.3m的稳定承载力降低约37%,因此位于支模排架顶部的立杆伸出水平杆的长度显著影响了支模架的稳定承载力。

综上所述,该工程支架发生事故除未设置剪刀撑、扫地杆高度过大等搭设构造问题外,主要是轴心受压支架体系悬臂长度过大,最终导致支架整体坍塌。

2.3立杆间每步水平杆单向交错设置的坍塌模式

2.3.1事故概况

2004年9月1日晚22时48分,江苏南京江宁某工程在浇筑2幢框架楼间9-13轴线廊道顶层屋面梁板混凝土时,发生了模板支架系统整体坍塌的恶性事故,造成作业人员22人伤亡。

该工程坍塌的结构部分为东西两个教学楼的联络通道顶屋盖,跨度16m,楼板厚100mm,反梁尺寸为350mm×1200mm,楼面结构自重213t。扣件式钢管支模架总高18m,搭设的架体平面基本尺寸为纵横向1000mm×1000mm,水平杆步高1800mm。事故发生后查看现场搭设情况,支架无扫地杆、无剪刀撑,东西向的水平杆每步均设,南北向的水平杆每三跨(每隔两根立杆)设置,如图3所示。

2.3.2支架坍塌计算分析

按支架实际搭设尺寸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支架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假定及有关计算参数同2.2.2。整体计算模拟表明,模板支架呈整体失稳破坏形式,其单根立杆极限稳定承载力Pcr=6.8kN;而按该工程浇筑混凝土构件的尺寸,算得350mm×1200mm梁下支架立杆轴压力标准值N梁=7.5kN,因此支架设计存在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2.3.3设置双向水平杆与支模架极限承载力的关系

在其他构造条件与本工程一致的条件下,计算得出每步均设双向水平杆支架整体稳定单根立杆可承受承载力极限值Pcr=10.1kN,单向每三跨设置水平杆支架整体稳定承载力降低约30%。

经测算该支模系统南北向水平杆仅搭设需用量的30%,造成50%的立杆仅东西方向受水平杆的约束作用。因此该支模系统整体坍塌的最直接原因为:由于未设置双向正交水平杆,导致模板支撑系统整体刚度严重不足而造成失稳坍塌。

3避免高大支模架坍塌事故的技术措施

从已发生的扣件式钢管高支模架坍塌事故案例分析看,发生整体坍塌的支架一般均具有严重的构造缺陷。在目前所用扣件、钢管质量普遍较差的条件下,分析高大支模架坍塌的原因,提出避免高大支模架坍塌事故的技术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对于钢管排架顶部水平杆传力支模模式,避免支架坍塌的一个关键是验算顶部扣件抗滑移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同时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检查顶部扣件拧紧力矩应为40~65N?m之间。

(2)对于钢管排架立杆顶部设置可调托座传力支模模式,在满足基本搭设构造要求的前提下,应控制立杆超出顶部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大于600mm。

(3)支设高大支模架时,应注意不应缺少每步的双向水平杆,且扫地杆、竖向剪刀撑及水平剪刀撑等基本构造应完整,以保证不会因整体刚度不足导致支架坍塌破坏。

篇5:基坑坍塌常见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基础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基础施工的安全防范十分重要。根据建设部近几年的事故统计,在基础施工中,基坑基槽、人工挖孔桩施工造成的坍塌占坍塌事故总数的65%,说明基坑基槽的安全性对保证建设基础施工的安全至关重要。目前成都地区的房层建筑进行基础施工时,普遍采用基坑形式,基坑坍塌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因此,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基坑坍塌的可能性,搞好基础施工的安全防范。

一、基坑坍塌的常见原因

1.坑壁的形式选用不合理

基础施工时,坑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坡率法,即自然放坡;二是采用支护结构。实践证明,基坑坑壁的形式直接影响基坑的安全性,若选用不当会为基坑施工埋一隐患。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过多考虑节省投资和缩短工期,忽视对坑壁形式的正确选用,从而出现坑壁形式选用不当。

在大多数工程中,由于采用坡率法比采用支护结构节省投资,因此,这种方式常被施工单位作为基坑施工的首选形式。但坡率法只能在工程条件许可时才能采用,如果施工场地有限不能满足规范所要求的坡率或者地下水丰富、土质稳定性差,一般不能考虑坡率法,否则,容易出现隐患,造成坑壁坍塌。

当不具备采用坡率法的条件时,应对基坑采用支护措施。成都地区常用的支护结构有:土钉墙支护、喷锚支护、混凝土灌注支护等。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所处周边环境、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对支护形式进行合理选择、设计,若为节省资金仅凭经验确定支护形式,很可能达不到支护的目的,同样容易出现坑壁坍塌的情况,造成安全事故。如20**年5月,我市某工地喷锚护壁发生坍塌事故,坍塌范围长13m,宽2.5m,高6m,造成紧邻该施工现场的某大楼汽车通道中断,基坑边一φ200mm的地下供水管漏水,排水沟破裂,基坑周围民房、围墙及道路开裂严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该处基坑与某大楼地下室仅隔一条汽车通道,采用喷锚护壁,锚杆的长度受到限制,因此,对这种坑壁,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效果更为理想,安全性更高。

2.坑壁土方施工不规范

一些施工单位在基坑施工中,不重视施工管理控制,随意更改施工设计,违反技术规范要求,也是带来基坑施工隐患,造成坑壁坍塌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一是采用坡率法时坡率值不足。当工程条件许可时,基坑施工一般采用坡率法。但采用坡率法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搞好基坑施工的坡率控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常常因为土方开挖时坡率控制不好或地勘资料不准确,造成开挖深度大于预计深度,出现基坑坑壁坡率小于设计值的情况,使基坑坑壁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最容易出现坑壁坍塌。如我市某工地基坑施工,依据地勘报告设计开挖深度为2.7m,开挖后发现土质情况与地勘报告不符,需要超挖2.1m,由于场地所限,无法满足设计放坡系数,造成基坑坑壁坡率小于设计值,施工过程中坑壁出现坍塌,在对坑壁采取支护措施后才继续施工。

二是支护结构施工时未按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在进行土钉墙支护或喷锚支护结构施工时,按照规范要求,应根据土钉或锚杆的排距分层开挖,开挖一层土方后立即进行支护,待支护结构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开挖下一层土方。但现场施工时,常因土方开挖作业与护壁施工未紧密配合,土方挖运速度过快,使坑壁直立土方大面积长时间裸露,为坑壁坍塌创造了条件。2004年8月,我市某工地在进行土钉墙支护施工时,一次性开挖深度近5m,未能及时进行土钉墙支护,土方大面积坍塌,致使坑边一层砖木结构房屋基础裸露、下沉、墙体开裂,不得不将此段砖墙拆除,基坑内用重力式挡土墙作为支护结构,回填土方,平整夯实后重新砌筑砖墙。

3.对地表水的处理不重视

基坑施工的“水患”一是地下水,二是地表水。由于地下水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基础工程的施工并对基础坑坑壁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因此建筑工程相关各方都对地下水的处理非常重视,从勘察、设计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均能得到保证。现在,成都地区普遍采用管井降水,降水效果良好,有效地消除了地下水对基坑坑壁的不良影响。

而地表水因其对基础施工影响不明显而常常被忽略,其实,地表水对基坑坑壁稳定性的作用同样影响很大。地表水可分为“一明一暗”两种情况,“明”主要是指施工现场内地面可能出现的地表水,如雨水、施工用水、从降水井中抽出的地下水等;“暗”主要是指基坑周边地面以下的管网渗漏、爆管等产生的地表水。这两种情况若不及时处理都会对坑壁的稳定性产生威胁,有可能造成坑壁坍塌,特别是地下管网产生的地表水,因其不易被发现,造成的后果往往更为严重。2004年8月底,成都市区降暴雨,某工地土钉墙护壁突然发生坍塌,事后分析原因,发现坍塌部位有一废弃的雨水沟,雨量大时,其他雨水沟不能及时排水,雨水倒灌在该沟内,直接流入护壁内侧土方,导致护壁整体下坠,发生坍塌。

4.支护结构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

因基坑支护结构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项临时设施,目前许多施工单位对其施工质量重视不够,护壁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约束,不按设计方案施工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存在坑壁坍塌隐患。如某工程采用土钉墙作基坑支护,设计土钉间距为1.2m,施工单位施工时却将土钉间距扩大到1.8m,降低了支护结构的强度,护壁开裂,出现了坍塌的先兆。

二、防止基坑坍塌的措施

1.选择适合的基坑坑壁形式

基坑施工前,首先应按照规范的要求,依据基坑坑壁破坏后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确定基坑坑壁的等级,然后根据坑壁安全等级、基坑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施工作业设备和施工季节的条件等因素选择坑壁的形式。

当坑基顶部无重要建(构)筑物,场地有放坡条件且基坑深度≤10m时,可以优先采用坡率法。采用坡率法时,关键是要确定正确的坡率允许值。一般坑壁的坡率允许值可按工程类比的原则并结合已有稳定边坡的坡率值分析确定。如:土质均匀良好的硬塑粘性土,当坡高小于5m时,坡率允许值可确定为:1:1.00~1:1.25。若坑壁土质较软或基坑顶部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坡率允许值还必须采用圆弧滑动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确定。

当施工场地不能满足设计坡率值的要求时,应对坑壁采取支护措施。选择支护结构,首先要确定基坑坑壁的安全等级。按照规范的要求,坑壁的安全等级按其损坏后可能造成的破坏后果的严重性、坑壁类型和基坑深度等因素,确定为一、二、三级。坑壁安全等级一、二级适合采用挖孔灌注桩护壁,坑壁安全等级二、三级适合采用土钉墙护壁。

2.加强对土方开挖的监控

基坑土方一般采用机械挖法,开挖前,应根据基坑坑壁形式、降排水要求等制定开挖方案,并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开挖时,应有技术人员在场,对开挖深度、坑壁坡度进行监控,防止超挖。对采用土钉墙支护的基坑,土方开挖深度应严格控制,不得在上一段土钉墙护壁未施工完毕前开挖下一段土方。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层高不宜超过1m。对采用自然放坡的基坑,坑壁坡度是监控的重点,当出现基坑实际深度大于设计深度时,应及时调整坑顶开挖线,保证坑壁坡率满足要求。

3.加强对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的监督

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内部支护结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是保证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质量检验的对象包括支护结构所用材料和支护结构本身。对支护结构原材料及半成品应遵照有关施工验收标准进行检验,主要内容有:(1)材料出厂合格证检查;(2)材料现场抽检;(3)锚杆浆体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强度等级检验。对支护结构本身的检验要根据支护结构的形式选择,如土钉墙应对土钉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对混凝土灌注应检测桩身完整性等。

4.加强对地表水的控制

在基坑施工产前,应摸清基坑周边的管网情况,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管网造成损害,出现爆或渗漏。同时为减少地表水渗入坑壁土体,基坑顶部四周应用混凝土封闭,施工现场内应设地表排水系统,对雨水、施工用水、从降水井中抽出的地下水等进行有组织排放,对坑边的积水坑、降水沉砂池应做防水处理,防止出现渗漏。对采用支护结构的坑壁应设置泄水孔,保证护壁内侧土体内水压力能及时消除,减少土体含水率,也便于观察基坑周边土体内地表水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泄水孔外倾坡度不宜小于5%,间距宜为2~3m,并宜按梅花形布置。

5.搞好支护结构的现场监测

支护结构的监测是防止支护结构发生坍塌的重要手段。在支护结构设计时应提出监测要求,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经设计、监理认可后实施。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目的、监测项目、测试方法、测点布置、监测周期、监测项目报警值、信息反馈制度和现场原始状态资料记录等内容。监测项目的内容有:基坑顶部水下位移和垂直位移、基坑顶部建(构)筑物变形等。监测项目的选择应考虑基坑的安全等级、支护结构变形控制要求、地质和支护结构的特点。监测方案可根据设计要求、护壁稳定性、周边环境和施工进程等因素确定。监测单位应定期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通报监测情况,当监测值超过报警值时应立即通知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