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安全工地常见问题治理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文明安全工地常见问题治理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5

一、共性问题

1、八个检查项目均应有专项的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2、八个检查项目应保证至少每周一次的日常自检,并做记录。

3、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根据整改情况填写“整改、复查记录”。

4、应知应会考试应分为管理层和操作层,考试应针对不同专业、工种分别出题。

5、管理制度上墙;

6、资料应装订成册。

二、安全防护

1、首层安全网支搭滞后,不交圈;

2、首层水平网必须保证网底距基准面的安全距离满足规范要求;

3、电梯井水平网有破损未及时修复或更换;电梯井防护门未按要求设置可开启式常闭防护门;

4、作业面防护差,阳台与外防护间隙过大;

5、卸料平台防护不到位,缝隙过大;无挡脚板和安全立网;

6、卸料平台上堆放模板;

7、外架子里侧立杆与结构间隙大,无防护;未按规定设隔层和随层安全网;

8、外用电梯平台处无栏杆,架子与结构拉结不牢;

9、外包协议书无承包工程名称、范围;

10、混凝土泵未按规定搭设防护棚或防护棚立竿太高不能保证首层安全网距地的安全距离;

11、外用电梯与卸料平台间隙过大;

12、资料的检查验收无针对性;

13、高压电线距建筑物太近,无防护措施和方案;

14、安全出入口两侧及作业面应设两道护栏杆,同时设挡脚板并挂立网封闭;

15、作业面除挂立网设挡脚板外,同时设两道护拦;

16、龙门架两组缆风绳未单独设置地锚;

17、阳台和结构临边未拆模处临边无防护;

18、双排架子转角处水平安全网支搭不交圈;

19、马道与结构拉接点太少,稳定性差;

21、马道的搭设方案应进入资料;

22、工字钢挑架楔子应双背并固定;

23、结构工程放线用的洞口用后未及时防护;

三、临电

1、二级配电箱设置不合理,未做到一个回路,一个漏电保护;

2、漏电保护器未设在配电箱内;

3、塔吊接地未实测;接地电阻不符要求应做处理,补做接地并作记录;

4、电器开关未注明控制设备的名称;

5、配电箱防护不到位(四周须设防护栏,配电箱设门加锁,顶部有防雨防砸措施);

6、用电计算书未按系统分别计算且无计算过程或无电流的计算;

7、漏电保护装置接线不合要求,PE线与N线未按规定分别设接线母排;

8、临电使用的配电箱箱底未封闭,不防尘;

9、资料缺总的电流核算;

10、变配电室或室外变台未做重复接地;单独设在总配电箱的重复接地、防雷接地及重复接地应不大于4欧姆;

11、雨施期间摇测电阻值应乘以1.4系数,数值不大于4欧姆;

12、消防电源引线位置不对;应接总电源一次电源上,不受任何电器开关控制,不得设漏电开关和过载保护;

13、系统图与分项不符,线路敷设应分开。

14、配电室内不应堆放材料;

15、配电室未配干粉灭火器(两个)

16、配电箱的防护栏内无足够的操作空间;

17、二级箱子设备与漏电保护器不匹配;

18、二级配电箱开关太小,无法保证箱体内空间及回路数;

19、室外电缆绑扎固定不应使用铁丝,应用绝缘铁线;

20、措施与交底无针对性,应围绕六项(1.配电箱及开关箱,2.线路敷设,3.手持电动工具,4.防雷与接地,5.大型机械,6.照明(含生活区))进行;

四、机械:

1、外用电梯的电线无护套。

2、机械设备开关安装不规范,标识不清。

3、机械未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4、木工、钢筋机械等防护装置缺损。

5、卷扬机无地锚设置或固定方式错误.

6、切断机、调直机等机械传动皮带未按要求安装齐全;

7、大型设备重复接地应定期检测;

8、小型机械如弯曲机缺零件,应经常检查,及时修理,定期保养

9、建议中小型设备验收记录中包含固定装置检查.

10、龙门架进料盘无门。

11、塔吊轨道无接地或有接地无法测试.

12、塔吊资料不全,无锚固顶升方案。

13、塔司、混凝土泵司机、电梯司机和信号工等无应知应会考试。

14、平面图标注不清,要把设备标注清楚;应有编制人和审批人。

15、交底不清,未交底到人。

五、消防

1、作业面既无吸烟室也无措施,楼内有烟头。

2、苯板等易燃物应有防火标志。

3、木工棚等防火重点无消防通道,消防设施不足,防火标志不明显,数量不足。

4、油漆库露天存放,应单独设库。

5、清漆稀料混放,库内不应设普通灯具和开关,库房外明显处无防火标志且未配备消防器材。

6、楼内消防竖管的消火栓处无照明。

7、平面图应标出防火重点(易燃易爆品存放)和消防器材位置.

8、消防许可证复印件未进资料。

9、消防协议不规范,内容格式不对;

10、外包队协议书无消防内容。

11、安全协议应进资料;

六、施工现场

1、工地的围挡不合要求。

2、现场制度牌破损、污染的未做处理。

3、大模板场地未平整夯实。

4、零散料具的堆放不合要求。

5、楼内设有库房。

6、责任区、责任人划分不明确,制度不健全。

7、季节施工措施编制、审批不及时;签字不全或无公章。

8、个别位置有管理死角。

9、现场积水,无排水措施或措施不到位。

七、料具

1、木材堆放过于集中,无防火措施或措施不到位。

2、油漆、稀料、乙炔未分类存放。

3、料具码放归类应详细。

4、钢材、管材标识少,无防潮、防雨措施。

5、钢筋调直与钢筋堆放应划入钢筋加工区。

6、钢筋调直后应分类码放。

7、脚手管存放应分规格。

8、材料进场手续不全。

9、无节约措施或针对性不强。

10、库房管理应分工明确,做到限额领料;并保存记录。

八、环保

1、现场未设置垃圾站,或设置不规范;垃圾未做分拣、垃圾站大敞门或垃圾清运不及时;

2、搅拌机未安装降尘装置或降尘装置不能发挥作用;

3、木工棚、加工区的防噪设施和控制措施不到位;

4、隔油池的安装不规范、没有进行定时清掏及记录

5、油料库的防渗防漏处理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6、内业:

1)施工组织设计中环保措施未进入资料中(附施组的审批表)

2)环保措施的编制人、审批人不全

3)自检记录表的不统一

4)自检记录和检查表的评定的不对应

5)噪声源的分部未在平面布置图中标识或标识不明显、未进行定期测试

九、环卫、卫生

1、现场卫生责任区划分有死角,未全部覆盖;

2、卫生管理制度应包含宿舍区、办公区等;

3、生活区无卫生负责人;

4、生活区厕所未加盖,不符合卫生要求;

5、现场厕所无责任人、制度;厕所无纱门;

6、生活区无生活垃圾箱(桶);

7、民工宿舍卫生较差。缺少卫生用品;

8、食堂人员应统一造册;

9、应知应会考卷应包含卫生、食堂人员。

篇2:工地防雷安全技术措施

雷电是一种破坏力、危害性极大的自然现象,要想消除它是不可能的,但消除其危害却是可能的。即可通过设置一种装置,人为控制和限制雷电发生的位置,并使其不至危害到需要保护的人、设备或设施。这种装置称作防雷装置或避雷装置。

防雷部位的确定:

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施工现场需要考虑防直击雷的部位主要是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等高大机械设备及钢脚手架、在建工程金属结构等高架设施,并且其防雷等级可按三类防雷对待。防感应雷的部位则是设置现场变电所时的进、出线处。

首先应考虑邻近建筑物或设施是否有防直击雷装置,如果有,它们是在其保护范围以内,还是在其保护范围以外。如果施工现场的起重机、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等机械设备,以及钢脚手架和正在施工的在建工程等的金属结构,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的防雷装置保护范围以外,则应按规定安装防雷装置。

防雷保护范围是指接闪器对直击雷的保护范围。

接闪器防直击雷的保护范围是按“滚球法”确定的。所谓滚球法是指选择一个其半径hr由防雷类别确定的一个可以滚动的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包括被利用作为接闪器的金属物),或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包括与大地接触并能承受雷击的金属物),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未被触及部分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

篇3:船舶涂装过程安全注意问题

船舶涂装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特别注意。

①船舶船底、外壳、上层建筑、大型舱室等的涂装和修补工作,一般属于高空作业。在进行高空作业时,要搭设牢固可靠的脚手架等,不论在舱内和舱外都必须带上合格的安全防护带;过高作业时,下面要设安全网,以防高空坠落造成事故。

②在货舱、油舱、机舱或船台等作处作业时,必须戴上安全帽,注意工作件是否安装牢固,防止踏空和物件下落造成事故。

③涂装烟囱和桅杆等高空物品时,下面要有专人配合;若利用坐板时,要系腰绳。

如遇六级以上大风,应停止高空作业。进行烟囱涂漆时,事先关闭蒸汽管路;在雷达等电路涂漆时,应事先切断电源。

④船舶涂装时,焊接的工作很多。必须注意采取防火、防爆、防触电、防毒等措施。

⑤在狭小舱室除锈或涂漆时,必须安装通风设备,换气量每小时20—30回,人员穿着防护服和使用防毒面具或送风罩,并能将新鲜空气直接送到操作人员面部。入孔口要安装照明灯,舱外要有专人守护,不可一人单独操作,并定期轮换人员。工作完毕必须将入孔口盖好。

⑥在狭小舱室和生活舱不应采用溶剂含量高的涂料,应采用高固体份、无溶剂或水性涂料。不应采用喷涂等方法,一般采用滚涂或刷涂施工。

⑦在水上涂刷或清理船体时,浮筏及其上面的木料必须牢固,筏上需备有救生圈或人员穿着救生衣。

⑧操作人员施工时,如感觉头痛、心悖或恶心时,应立即离开工作地点,到通风处换气;如仍不舒畅,应予以急救或治疗。

篇4: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控制措施

通过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结构钻孔桩施工实例,简要介绍了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成因及控制措施。

1、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某车站为地下双层三跨岛式车站,车站主体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基坑长178.4m,标准段宽20.9m,端头井宽26.6m。基坑开挖深度标准段为17.05m,端头井为18.03m。车站主体采用钻孔灌注桩及旋喷桩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设计桩径800mm,沿车站结构外墙布置,桩间间距1200mm.基坑中部为1#桩,桩长21.05m,共计229根;东、西端头井为2#桩,桩长22.03m,共计125根。钻孔灌注桩采用C25混凝土浇筑;钢筋笼主筋为3028(双层),内加强筋为20,外螺旋筋为12。

2、工程地质及水文

2.1工程地质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车站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1)人工堆积层:粉质粘土填土、杂填土,层底标高45.43~42.61m。

(2)新近沉积层:粉土、粉粘土、粉细砂及粒径为10~20mm的圆砾,D大=200mm,分布在标高38.09~35.28m之间。

(3)一般第四纪沉积层:粉土、粉质粘土,层底标高36.37~32.08m;粉细砂,层底标高35.07~30.88m;粉质粘土、粘土层、粉土层、细中砂层,层底标高24.69~20.88m;卵石、粉细砂,层底标高22.09~10.52m;粉质粘土、粘土、粉土、细中砂,层底标高10.79~7.63m;粉细砂、粉质粘土,层底标高8.38~7.03m.

2.2水文地质

(1)潜水:含水层主要为圆砾、粉细砂,透水性好,水位标高为39.51~41.59m,水位埋深为4.50~6.50m,处于车站结构站厅层中。此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系联系密切,由于受附近水塘、湖渗漏影响,本层地下水直接接受地表水补给。

(2)第一层承压水。含水层主要为粉土、粉细砂,透水性一般,水位标高为32.41~35.88m,水位埋深为10.10~13.50m,处于车站结构站台层上部,水头高度1~4m.第一层承压水与地表水及潜水联系极密切。

(3)第二层承压水。含水层主要为卵石及粉细砂层、渗透系数大,为强透水层,水位标高为29.33~33.13m,水位埋深为13.00~16.40m,处于车站结构站台层下部,水头高度7~9m.。

3、施工安排

根据工期要求,为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场地及地质水文条件,采用旋挖钻机施工,直升导管灌注混凝土成桩的施工方法。另外配备一台冲击钻机(只做为辅助使用,当旋挖钻机难以通过卵石、圆砾地层时,可采用冲击钻机通过)配合施工。为防止钻孔时两桩相距太近或时间间隔太短,造成塌孔,采取按每间隔两孔分批跳孔施作的顺序。

4、施工工艺流程图

5、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过程控制措施

5.1孔壁坍落

(1)原因分析:

①护壁泥浆密度和浓度不足,起不到可靠的护壁作用;

②护筒埋深位置不合适,埋设在砂或粗砂层中;

③成孔速度太快,在孔壁上来不及形成泥膜;

④孔内水头高度不够或出现承压水,降低了静水压力;

⑤掏除钻渣或下放钢筋笼时,撞击孔壁;

⑥排除较大障碍物形成较大空洞而漏水致使孔壁坍塌。

(2)控制措施:

①在松散砂土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对泥浆的密度、粘度和胶体率进行调整;

②将护筒底部贯入粘土中0.5m以上;

③根据地质情况合理选取成孔速度;

④如地下水位变化大,应采取升高护筒、增大水头,或用虹吸管连接等措施;

⑤从钢筋笼的绑扎、吊插以及定位垫块设置等环节均予以充分注意;

⑥如孔口发生坍塌,应先探明坍塌位置,将砂和粘土混合物回填到坍孔位置以上1~2m,如坍孔严重,应全部回填,等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进行钻孔。

5.2护筒冒水、漏浆

(1)原因分析:①埋设护筒时周围填土不密实;②起落钻头时碰动了护筒。

(2)控制措施:①埋设护筒时,四周的土要分层夯实,发生冒水、漏浆时重新选用含水量适当的粘土填筑;②起落钻头时要防止碰撞护筒;③开始发现护筒冒水,可用粘土在四周填实加固,如护筒严重下沉或位移,则应返工重埋。

5.3缩孔

(1)原因分析:塑性土膨胀。

(2)控制措施: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

5.4钢筋笼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

(1)原因分析:①钢筋笼堆放、起吊、搬运没有严格执行规范要求,支垫数量不够或位置不当,造成笼体变形;②钢筋笼安放入孔时不是垂直缓慢放下;③清孔时孔底沉渣或泥浆没有清理干净,造成实际孔深与设计要求不符,钢筋笼放不到设计深度。

(2)控制措施:①在制作过程中,每隔2.0m设置加劲箍一道,并在笼内每隔4m装一个临时十字形加劲架,在钢筋笼安放入孔后拆除;②对已发生变形的钢筋笼,进行修复后再使用;③钢筋笼应垂直缓慢放入孔内,防止碰撞孔壁,加强入孔后的固定措施;④清孔时应把沉渣清理干净,保证实际有效孔深满足设计要求。

5.5断桩

(1)原因分析:①混凝土坍落度太小,骨料粒径太大,未及时提升导管或导管倾斜,使导管堵塞,形成桩身混凝土中断;②混凝土供应跟不上,使混凝土浇注中断时间过长;③提升导管时碰撞钢筋笼,使孔壁土体混入混凝土中;④导管没扶正,接头法兰挂住钢筋笼;⑤异常恶劣天气原因导致混凝土灌注被迫中断。

(2)控制措施:①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其塌落度及粗骨料粒径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②拔管时掌握导管埋深,避免导管脱离混凝土面;③当导管堵塞,混凝土尚未初凝时,可吊起一节钢轨或其它重物在导管内冲击,把堵塞的混凝土冲开,使混凝土继续浇注;④如果混凝土发生断桩,可用比原桩稍小的钻头,在原桩位钻孔,至断桩部位以下适当深度时,重新清孔,在断桩部位增加一节钢筋笼,其下部埋入新钻孔中,然后继续浇注混凝土;⑤如果导管接头法兰挂住钢筋笼,钢筋笼埋入混凝土又不深,则可提起钢筋笼,转动导管,使导管与钢筋笼脱离;⑥施工期间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尽量避开异常恶劣天气影响。

6、施工总结

实践证明,通过对以上常见问题原因深入分析,制定详细的安全、质量、环保等措施,并经过严格的过程控制,加强施工过程动态管理,在本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解决了出现的相关问题,确保了安全生产,按期完成车站围护桩施工任务,经低应变动力检测桩身完整性抽检,Ⅰ类桩占被检测桩数的99.6%。

篇5:钢筋混凝土冬季施工常见问题措施

我国北方地区,冬期施工一般3~6个月,工程所占比重最高者可达30%。由于冬期施工有其特殊性及复杂性,加之我国建筑施工队伍技术水平高低不一,据多年经验,在这个季节进行施工也是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多发季节。所以,选好施工方法,制订出较佳的质量保证措施,是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并减少能耗及材料消耗的关键。

一、典型问题

(1)不是采用蓄热法、不进行热工计算,仅利用水泥自身发热来发展早期强度而遭受冻害。

(2)抗冻剂掺量不准造成质量事故,如掺氯盐量过多,造成钢筋锈蚀,掺早强剂过量,促使混凝土假凝使结构报废,掺阻锈剂例亚硝酸钠过量使后期强度降低。

(3)外加剂掺量不足的质量问题,一些施工人员对抗冻剂掺量与气温的关系不甚清楚,未经试配按说明书掺用,假如在-20℃的用量,保温措施又未采取,致使在受冻前未达到抗冻临界强度,使后期强度损失过大不能达到设计的强度。

(4)模板支撑不妥出现质量问题:地面已受冻,支撑在冻土层上,冻胀加重会引起梁板反拱,如上部浇筑后未过到强度,下雨融化解冻表层土会发生意外事故。

(5)越冬措施不当使结构开裂:例底层房间洞口未封闭造成地面冻胀损坏;一些孤立构件未及时回填,冻胀移位造成损失;管理不当对水、砂、石料按规定加温,入模温度低、测温不及时无记录;测温位置、养护温度无要求、骨料中含有的活性物质较多未重视到等。

二、应对措施

(1)所有外加剂抗冻剂必须是合格品,符合国家标准(GB-J119—88)的技术条件,根据结构类型、部位、气温、保温条件,经试配确定参量,对掺防冻剂混凝土的强度在其内部温度低于使用温度前必须达到临界时的强度不低于3.5MPa。

(2)冬期模板及支撑必须在坚实的不胀土上,或下部垫板扩大面积。

(3)对不能正常保暖的新建、跨年在建工程,在入冬前均应有防护对策;地下室及底层洞口应进行封闭保温;底梁土应掏空100mm以上,两侧用砖挡土回填;对强冻区土冻结深度大于1.5m时,基础侧应有防冻切措施,在两侧壁回填厚度不小于200mm的中粗砂、干炉渣等,也可贴一层油毡;对裸露在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的外部也应防护。

(4)加强冬施的管理,定期测温,按冬施规范规定增设试块组数,与结构同条件养护,一组用以检验混凝土受冻前强度,另一组用于以检验进入常温养护28d的实际强度。

(5)受冻前混凝土强度的确定:用蓄热法养护的混凝土,留设测温孔中有一处在0以下时;对抗冻外加剂或综合蓄热法养护的混凝土,全测孔中有一测温孔达到该抗冻剂实用温度以下时,此种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所压强度,即是受冻前的代表强度。

对综合蓄热法或掺抗冻剂养护的混凝土,不论是矿渣或普通水泥,其受冻临界强度一律不低于3.5MPa。

一般混凝土受冻前强度应高于受冻临界强度时,后期强度才不会降低转入常温养护不会低于设计强度。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