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氰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8

一、严格按《矿交接班制度》进行交接班。

二、安全责任

1、熟知《矿氰化钠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此执行,熟知剧毒氰化物安全使用知识;

2、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不脱岗串岗,不让他人代岗,不在工作岗位干非岗位的工作。

3、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4、不让外人进入本岗位以免发生事故;

5、保护安全防护设施完好无缺;

6、氰化槽顶盖及栏杆要保持完好;

7、搞好文明生产保持地面整洁;

8、按要求做好原始记录。

三、在工作中应做到:

1、《氰化钠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做到的均应严格做到,决不可麻痹大意;

2、在氰化槽内取样一定要站稳,严防将工具杂物掉入槽内;

3、每隔一小时巡回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电动机,变速箱的温度,运转部位有无异常等,有问题立即排除或报告班长;

4、故障停机应立即向班长、车间报告,以免压槽;

5、随时掌握各槽矿浆流动情况,严防溢槽;

6、进入氰化槽的矿浆必须除屑,以免堵塞隔炭筛;

7、严禁违章操作,主动监督并制止他人违章;

8、在氰化槽上工作严禁跨入防护栏以内,以免坠入槽内。

篇2:氰化物应急处理指南规程

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氰化物在工业活动或生活中的种类甚多,如氢氰酸、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实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氰化物的用途很广泛,可用于提炼金银、金属淬火处理、电镀,还可用于生产染料、塑料,熏蒸剂或杀虫剂等。

氰化物大多数属于剧毒或高毒类,可经人体皮肤,眼睛或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钠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本文探讨在出现氰化物中毒、泄漏时应如何开展紧急救援行动的问题。

氰化物中毒

1.接触途径

氰化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接触、食入等方式侵入人体。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经肺吸收。氰化物经皮肤、粘膜、眼结膜吸收后,会引起刺激,并出现中毒症状。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经过胃肠道吸收。

2.中毒症状

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头痛和头晕,然后出现焦虑、木僵、昏迷、窒息,进而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最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骤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氢气体,开始主要表现为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高浓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经口误服氰化物后,开始主要表现为流涎、恶心、呕吐、头昏、前额痛、乏力、胸闷、心悸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昏迷,严重者可出现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若大量摄入氰化物,可在数分钟内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谓“闪电型”中毒。

3.应急处理

(1)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

若怀疑救援现场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员应当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呼吸道防护可使用空气呼吸器,若可能接触氰化物蒸气,应当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现场救援时,救援人员要防止中毒者受污染的皮肤或衣服二次污染自己。

(2)病人救护

立即把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检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无呼吸,可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纯氧和特效解毒剂。对中毒者进行复苏时要保证中毒者的呼吸道不被堵塞。如果中毒者呼吸窘迫,可进行气管插管。当中毒者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施行环甲软骨切开术。

(3)病人去污

所有接触氰化物的人员都应进行去污操作:

①应尽快脱下受污染的衣物,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同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至少5分钟,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

②若皮肤或眼睛接触氰化物,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5分钟以上。若其戴有隐形眼镜且易取下,应当立即取下,困难时可向专业人员请求帮助。

③如果是口服中毒,应插胃管并尽快给服活性碳,洗胃液和呕吐物必须单独隔离存放。

(4)解毒;台疗

对中毒者应立即辅助通气、给纯氧,并作动脉血气分析,纠正代谢性酸中毒(PH<7.15时)。对轻度中毒者只需提供护理,对中度中毒或严重中毒者,建议参考下列疗法:

①紧急疗法:在紧急情况下,施救者应首先将亚硝酸异戊酯1~2支(0.2~0.4ml)放在手帕或纱布中压碎,放置在患者鼻孔处,吸入30秒钟,间隙30秒,如此重复2~3次。数分钟后可重复1次,总量不超过3支。亚硝酸异戊酯具有高度挥发性和可燃性,使用时不要靠近明火,同时注意防比挥发。

施救人员应当避免吸入亚硝酸异戊酯,以防头晕。

②注射疗法:可选药剂为4—二甲氨基苯酚疗法(4-DMAP)或亚硝酸钠疗法。

4—二甲氨基苯酚疗法(4-DMAP):立即静脉注射2ml10%的4-DMAP,持续时间不少于5分钟(用药期间检查血压,若血压下降,减缓注射速度)。

亚硝酸钠疗法:以3%亚硝酸钠10~15ml静脉缓慢注射,速度以每分钟2~3ml为宜。

在用过4—二甲氨基苯酚或亚硝酸钠后,再用同一针头以同样速度静脉注射25%硫代硫酸钠50ml(推注10%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准为100mg/kg)。若在0.5~1小时内症状复发或未缓解,应重复注射,半量用药。

在使用上述药物的同时给氧,可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应注意对症治疗及防止脑水肿,可以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和维生素C,也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但不宜用美蓝。对于神智清醒但有症状的中毒者也可以使用硫代硫酸钠,但不应使用亚硝酸钠或4—二甲氨基苯酚疗法。

氰化物泄漏

1.水上泄漏的应急处理

氰化物泄漏入水后,首先应当分析其水溶性。绝人多数重金属无机氰化物难溶于水,例如氰化锌、氰化亚铜、氰化汞等;其它类氰化物大都易溶于水,例如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钙、氰化铵、氰化氢等。低分子量的有机氰化物(或称腈类)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例如乙腈能与水混溶,丙腈和丙烯腈也可溶解于水,但丁腈以上难溶于水。工业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以碱金属盐类氰化物、丙烯腈等液态腈类较为常见,这类物质在水中大都能溶解,事故处理较艰难。

在运输过程中,如氰化钠或丙烯腈在水体中泄漏或掉入水中,现场人员应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报警和伤员救护,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1)现场控制与警戒

在消防或环保部门到达现场之前,如果已有有效的堵漏工具或措施,操作人员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堵漏操作,控制泄漏量。否则,现场人员应边等待当地消防队或专业应急处理队伍的到来,边负责事故现场区域警戒。

根据2000版《北美化救指南》,大量氰化钠(>200kg)在水中泄漏时,紧急隔离半径应不小于95m。现场人员应根据氰化钠泄漏量、扩散情况以及所涉及的区域建立500~10000m左右的警戒区,应组织人员对沿河两岸或湖泊进行警戒,严禁取水、用水、捕捞等一切活动。

(2)环境清理

根据现场实际,现场可沿河筑建拦河坝,防止受污染的河水下泄。然后向受污染的水体中投放大量生石灰或次氯酸钙等消毒品,中和氰根离子。如果污染严重的话,可在上游新开一条河道,让上游来的清洁水改走新河道。

微溶或不溶性腈类液体泄漏到水中时,对于密度比水大的(例如苯乙腈),应当尽快采取措施,在河底或湖底位于泄漏地点的下游开挖收容沟或坑,同时在收容沟或坑的下游筑堤防止泄漏物向下游流动。对于密度比水小的(例如戊腈、苯乙腈),应尽快在泄漏水体的下游建堤、坝,拉过滤网或围漂浮栅栏,减小受污染的水体面积。

(3)水质检测

检测人员定期检测水质,确定氰化物污染的范围,必要时扩大警戒范围。检测人员及现场处理人员应佩戴橡胶耐油防护手套。

2.陆上泄漏的应急处理

如发生氰化钠陆上泄漏,现场人员应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报警和伤员救护,并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1)现场控制与警戒

在消防或环保部门到达现场之前,如果现场有有效的堵漏工具或措施,操作人员可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堵漏操作,控制泄漏物的影响范围。人员进入现场时可使用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一定要禁止泄漏物流入水体、地下水管道或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若处理工具有限或出于自身安全考虑,现场人员应边等待消防队或专业应急处理队伍到来,边负责现场区域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

若是丙烯腈、乙腈等腈类液体泄漏,这类物质高度易燃、易爆,要注意防止爆炸或火灾事故的发生。现场应杜绝火源、火种,所使用的工具必须是防爆型的。救援人员应当戴白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2)现场处理

小量泄漏时,应急人员可使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冲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时,可借助现场环境,通过挖坑、挖沟、围堵或引流等方式使泄漏物汇聚到低洼处并收容起来。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先用大量水冲洗泄漏物和泄漏地点,冲洗后的水溶液必须收集起来,集中处理。建议使用泥土、沙子作收容材料。

可以使用抗溶性泡沫、泥土、沙子或塑料布、帆布覆盖,降低氰化物蒸气危害。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以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泄漏物至槽车或有盖的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水溶液的处理可采用碱性氯化法,其过程为先将含氰废水调整到PH=8.5~9,再加入氯离子氧化剂,使氰化物氧化分解。氯离子氧化剂可以是漂白液(主要成份为NaClO),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处理后的废水含氰量很低。

对于受污染的包装物可直接用漂白液浸泡处理,检验合格后再进行焚烧、深埋。对于氰化钠包装物,不准再用于与食品行业有关的用途上。

篇3:配制和使用氰化物溶液安全操作规程

①氰化物不得与酸类放在一起,更不得将酸类物质带入氰化物溶液槽内。氰化物溶液与酸溶液不能共用抽风机。经过酸液浸蚀过的工件在进入氰化物溶之前,必须对所粘附的酸类物质进行彻底清洗干净。要特别注意防止有肓孔和袋状的零件将酸液带入氰化物溶液中。

②当操作者的手、脸及其它部位有割伤或皮肤破伤时,严禁与氰化物接角。如在操作中不慎氰化物接触了,应立即用清冲洗,并速去医院治疗。

③严格规定使用抽风装置和穿戴防护用品。接触氰化物时,绝对禁止进食和吸烟。

④配制氰化物镀液时,操作者必须站在上风方向,以防止中毒。

⑤盛放过氰化物的容器和工具以及工作场地,必须采用12%的硫酸亚铁溶液与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再用水彻底冲洗干净。

⑥下班后,操作者应立即更换工作服及其它防护用品。必要时应对防护用品进行消毒.清洗,专柜保存,不准带到其它场所,同时,还要对手.脸及全身进行严格的消毒清洗。

⑦发现氰化物中毒时,可用手帕或药棉在1min内蘸吸五滴戊烯酯,同时在0?4%的高锰酸钾或双氧水(10ml双氧水加3ml水)溶液,并立即送医院抢救。

⑧氰化物的存放、称量及其溶液的配制,应有专人负责。

篇4:工贸企业氰化浸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班前、班中严禁喝酒。

2、上岗操作要注意防滑、防跌、防坠落,进入冬季要防止地面、楼梯、平台等积水结冰,造成滑跌。

3、与含氰矿浆接触时,要配戴乳胶手套,空气中氰化物超过标准时,上岗操作要佩戴防毒面具。

4、与氰化钠溶液接触时,要配戴乳胶手套及防毒面具。

5、随时检查氰化钠管道及阀门、风管是否堵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随时检查设备的温升、润滑情况,有无异常声响,震动及气味。

7、设备及电器的保护装置安全可靠,否则职工有权拒绝操作。

8、检修、擦试运转设备时,严禁戴手套。

9、严禁用水冲洗电机、配电箱、开关、按钮,电路湿水受潮的设备严禁开启。

10、检修设备时,应切断配电箱内电源,并出示“禁止合闸”标识牌。

11、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

篇5:工贸企业氰化调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开车前准备

1、接酸渣陶瓷过滤机通知后,通知氰化浸出岗位做好接矿准备。

2、按照检查要求检查本岗位设备、电器、管道、阀门等是否完好。

3、通知碱液配制岗位输送碱液,氰化药剂岗位输送氰化钠及调浆水。

4、检查化肥储备是否充足。

5、以上确认无误后,准备开车。

二、开车步骤

1、通知二洗浓密机岗位向浆化槽输送上清液。

2、待浆化槽中液体没至搅拌叶轮时,启动搅拌机。

3、通知酸渣陶瓷过滤机岗位排渣。

4、⑴通知碱液配制岗位输送碱液,并控制碱液加入量。

⑵通知碳铵配制岗位输送碳铵液体,并控制加入量。

5、通知氰化药剂岗位输送氰化钠,并控制氰化钠加入量。

三、正常操作中的控制

1、按运转检查内容及要求检查本岗位设备运转情况。

2、按照工艺技术要求的工艺参数控制生产,精心操作。

3、经常检查浆化槽中矿浆的浓度及氰化钠浓度。

4、2小时测定一次矿浆PH值。

四、停车步骤

(一)计划停车(需停搅拌机)

1、观察排渣螺旋机,确认无误后关闭碱液阀门、氰化钠阀门。

2、通知二洗浓密机岗位停止输送上清液。

3、用胶管将浆化槽事故阀和矿浆泵进口接起来。

4、打开事故阀,启动矿浆泵,把矿浆打入氰化浸出槽。

5、当槽中矿浆液位降至槽深1/3时,关闭搅拌机。

6、待槽中矿浆排完后,用水冲洗浆化槽及泵,继续开一段时间,再停泵。

(二)短期停车(不需停搅拌机)

1、当螺旋排澄机停止后,通知有关岗位停止输送碱液,氰化钠溶液及上清液。

2、停止矿浆泵,将泵中矿浆放出。

(三)突然停电或事故停车

1、突然停电或事故停车后,应立即切断电源。

2、停止进液进料。

3、报告值班长及时处理,若不能尽快处理,应打开事故阀放净槽内矿浆。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