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构件吊装运输安全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大型构件吊装运输安全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8

一、资金和信息保证:

1、保证足够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物资投入。

2、建立完整、可靠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保证及时、准确地传递、处理和反馈各类有关安全生产的信息。

二、吊装作业中的安全措施:

1、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都必须挂有安全警示牌。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的照明,电力线路必须由专业电工架设及管理,并按规定设红灯警示,并装设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

2、季节施工时,认真落实季节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储备足够的水泵、铅丝、蓬布、塑料薄膜等备用材料,做到防患于未然。汛期和台风暴雨来临期间要组织相关人员昼夜值班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风雨过后,要对现场的大型机具、临时设施、用电线路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当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继续施工。

3、进场的机械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按照机械设备技术试验规程和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鉴定和试运转,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场投入使用。大型起重机的行驶道路必须坚实可靠,其施工场地必须进行平整、加固,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4、吊装作业应划定危险区域,挂设明显安全标志,并将吊装作业区封闭,设专人加强安全警戒,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吊装危险区。吊装施工时要设专人定点收听天气预报,当风速达到15m/s(6级以上)时,吊装作业必须停止,并做好台风雷雨天气前后的防范检查工作。

5、施工现场必须选派具有丰富吊装经验的信号指挥人员、挂钩人员,作业人员施工前必须检查身体,对患有不宜高空作业疾病的人员不得安排高空作业。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吊装挂钩人员必须做到相对固定。吊索具的配备做到齐全、规范、有效,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必须经检查合格方可使用。吊装作业时必须统一号令,明确指挥,密切配合。构件吊装时,当构件脱离地面时,暂停起吊,全面检查吊索具、卡具等,确保各方面安全可靠后方能起吊。

6、吊装的构件应尽可能在地面组装,做好组装平台并保证其强度,组装完的构件要采取可靠的防倾倒措施。电焊、高强螺栓等连接工序的高空作业时,必须设临边防护及可靠的安全措施。作业时必须系挂好安全带,穿防滑鞋,如需在构件上行走时则在构件上必须预先挂设钢丝缆绳,且钢丝绳用花篮螺栓拉紧以确保安全。并在操作行走时将安全带扣挂于安全缆绳上。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和走道通行,不得在非规定通道攀爬。

7、吊装作业前检查吊装用具,如钢丝绳,卡环……确保有足够的安全系数,钢丝绳的股丝如有磨损要及时更换,其他吊装器具如有磨损,或者创伤也要及时更换。

8、构件起吊时先试吊一次,确认合格后再正式起吊,必须确保吊点准确,吊具安全,吊点牢固,特别注意不得超载起吊。

9、特殊大型构件吊装时,施工人员必须要以作业设计的形式,明确构件的重心、吊点、以及钢丝绳长及直径,以及卡环的大小和吊耳的破断垃圾能否承受构件的重量。

10、吊装时应避免独立柱现象,若因作业需要或来料不及产生时,应以钢锁固定。

11、凡参加吊装作业的人员应持证上岗,挂牌作业。高空作业人员要进行严格体检,不宜高空作业的人员坚决不做安排。

12、禁止在高空抛掷任何物件,传递物件用绳拴牢。高处作业中的螺杆、螺帽、手动工具、焊条、切割块等必须放在完好的工具袋内,并将工具袋系好固定,不得随意放置,以免物件发生坠落打击伤害。

13、现场焊接时,要制作专用挡风斗,对火花采取接火器接取火花等严密的处理措施,以防火灾、烫伤等,下雨天不得露天进行焊接作业。

14、焊接操作时,施工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下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拆装应由专业电工进行,并应设单独的开关,开关放在防雨的闸箱内。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板或木板上。更换场地或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划分动火区域,现场动火作业必须执行审批制度,并明确一、二、三级动火作业手续,落实好防火监护人员。电焊工在动用明火时必须随身带好“二证”(电焊工操作证、动火许可证)“一器”(消防灭火器)“一监护”(监护人职责交底书)。气割作业场所必须清除易燃易爆物品,乙炔气和氧气存放距离不得小于2m,使用时两者不得少于10m。

15、施工时应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如不得不交叉作业时,亦应避开同一垂直方向作业,否则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16、施工现场应整齐、清洁,设备材料、配件按指定地点堆放,并按指定道路行走,不准从危险地区通行,不能从起吊物下通过,与运转中的机器保持距离。下班前或工作结束后要切断电源,检查操作地点,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17、现场使用的油料、油漆必须设置专人进行保管,防腐涂装施工所用的材料大多为易燃品,大部分溶剂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为此,防火、防爆、防毒是至关重要的,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关注。防腐涂料施工中使用擦过溶剂和涂料的棉纱、棉布等物品应存放在带盖的铁桶内,并定期处理。

三、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1、所运钢构件最大宽度为4.8米、最大长度为18米、最大重量为30多吨,属于行驶公路的超限运输。

2、坚持安全第一,守法运输,高效运输。承担该运输项目的运输业户和从业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装载和运输,不得违法进行超限超载运输;对于能够解体的钢构件,在运输时要尽量分散装运,保证运输车辆的车货总重、轴重以及长、宽、高等几何尺寸都不超限;对于不可解体的大型钢构件,在配载时要尽量用多载车辆,确保运输车辆的轴重控制在10-35吨左右。

3、对于大型构件一定要用倒链、钢丝绳封车、枕木垫高,保证构件运输的平稳性,倒链、钢丝绳与构件之间加夹小木方,一可以防止磨损构件,二可以使构件绑扎的更加牢固。

4、合理选择行驶路线,确保运输安全畅通。我方与承运方应在现有运输初步方案的基础上,要尽快与沿线公路管理机构联系协商,共同确定本运输项目的运输线路,行驶路线原则上要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首选,特别是要通过现场勘察和验算,合理确定从厂家到高速公路、以及下高速公路后到施工现场的行驶路线。承担该运输项目的运输业户和从业人员应按照确定的行驶路线行驶。

5、本运输项目的承运方在组织超限运输任务时,要提前告知沿线省级公路管理部门,并严格按照规定申请和办理“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

6、是对于不需要采取加固和拓宽措施的长、宽超标和超重的钢构件超限运输车辆,要特事特办,由货物始发地公路管理部门依法办理“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并告知沿线各省、市公路管理机构,一证全线有效通行。其中,对于宽度小于3.5米的尺寸超限运输车辆,可办理半年有效期的通行证。宽度在3.5米-5米的尺寸超限运输车辆,应每车每次办证。

7、是对于运输钢构件超重、超宽情况严重的车辆,承运方要商请沿线公路管理机构对选定行驶路线的桥梁、收费道口以及匝道等进行验算、核实,必要时联系收费道口等单位采取加固、拓宽措施,以确保钢构件运输安全通行。

篇2:电瓶车运输安全措施

我队施工的东部13-1南运输大巷,因运输距离长,使用对拉绞车存在安全隐患,且工人推车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经矿领导同意,在该巷道使用一部5吨的电瓶车运输矸石、材料等。为了电瓶车的安全使用,特编制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1、电瓶车司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资格证,持证上岗。

2、电瓶车司机必须按信号指令行车,在开车前必须发出开车信号。机车运行中严禁司机将头或身体探出车外,严禁司机在车外开车,严禁不松闸就开车。

3、每班开车前必须对电瓶车的完好状况进行检查。电瓶车的闸、灯、警铃、连接装置和撒沙装置,任何一项不正常或防爆部分失去防爆性能时,都不得使用该电车。

4、电瓶车司机不得擅离工作岗位,严禁在电车行驶中或尚未停稳前离开司机室。暂时离开岗位时,必须切断电动机电源,将控制器手把转至零位,取下手把,扳紧车闸,但不得关闭车灯。

5、严禁使用“逆电流(打倒车)”的方法制动电机车。

6、押车工必须配备能正常发出声音的哨子,信号要清晰准确。司机未听清信号或信号含意不明时,不得开车。押车工只准站在列车尾部押车,严禁站在任何两辆矿车之间。

7、电车在接近巷道交岔口、弯道、岔道、坡度较大或噪音较大处,以及前面有行人或视线有障碍时,必须减速并发出信号。

8、正常情况下,电车必须在列车的前端牵引行驶,严禁顶车行驶。

9、车场调车确需顶车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顶车行驶必须在押车工指挥下进行。

(2)顶车前,押车工要事先看好路线,做好安全监护工作。

(3)顶车区域内严禁有人逗留或行走。

(4)严禁异轨顶车及车辆间不挂链、不插销顶车。

10、车辆掉道时,严禁用电车强行复轨。

11、摘挂钩操作要在电车停稳后才能进行。严禁站在两车之间进行摘挂钩,严禁摘跑钩。

12、电车必须定期检修,保持完好,不得带病运行。必须有备用电瓶,电瓶充电要放在专用充电台上进行,并有专人负责,严禁电瓶车直接充电。

13、开车前,信号工必须认真检查挂车数辆是否符合规定,装载是否稳妥,绑扎是否牢固,保险绳是否挂得符合要求。确认一切安全后,方可发送开车信号。

14、信号工收到不明信号时,不得发送开车信号,发出开车信号后,发现矿车的运行方向与信号规定的方向不一致时,应立即发信号停车。

15、电瓶车内必须放有一定量的沙子。

16、运送超宽、超高、超长等大型设备或材料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篇3:设备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一、运输前的准备工作

1、车辆检查:设备运输前必须检查运输车辆的完好情况,如车辆有问题必须进行更换;

2、检查巷道情况:巷道管线是否影响,轨道是否被压坏挤宽,是否上好卡轨器,枕木是否压烂,双轨平面是否平整,巷道前方两侧的障碍物是否进行清理,等所查问题进行排除完善后方可进行提运工作。

3、检查绑车情况:检查设备或配件绑车是否牢固可靠,检查平板车运输方向是否合理,平板车上携带的固定支架螺丝是否齐全,使用花架车装大件前后必须用圆木挡好,且将圆木用铅丝与花车绑牢。

4、物件检查:检查物件是否超高、超宽(高度不超1.8米,宽度不超过1.3米)且车辆承载是否平衡,易损物件是否有防护措施。如有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5、检查各部绞车:绞车固定情况,按钮、信号、离合器

及刹车是否灵敏可靠,钢丝绳有无断股,连接绳头、绳卡、绳皮是否齐全,如有问题立即处理。

6、检查连接件:连接件(连环与贯销)是否完好,联车销必须是专用销。

7、同一辆车装多件设备或器材时,应用1~2cm厚的木板夹在之间或两边捆牢、绞紧;对不平整的设备或器材要在平板车上垫方木,使其平衡并进行加固。

8、地面装车时,必须由专用起吊车将支架安放于平板车上,对准平板车固定孔,用专用螺丝拧紧,经详细、反复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准备挂绳启运。

二、运输时的注意事项

1、运输重车,一次只准运一辆,必须坚持使用好护箱绳。主井运输支架必须使用专用慢速绞车。

2、车辆在提升或下放时,无论是经上坡或下坡,车的两侧及下坡方向严禁有人。

4、运输中途需要停车时,水平巷道必须在车辆前后上好双轨阻车器,倾斜巷道必须将绞车闸把刹紧,然后,在车辆下方上好双轨阻车器。

5、绞车司机必须是经过专门培训,并持有有效合格证的人员担任。

6、绞车司机必须注意力集中,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必须要立即刹车,停车处理。严禁离岗作业。

7、跟车工必须清楚各个信号、道岔的位置。

注意:在上坡时应跟在车辆的前方,下坡时要跟在车辆的后方一旦发生运输异常要立即打点停车,进行处理。

8、每段运输完毕后,要将绞车收绳并停电,并将车辆支好。

三、车辆运输安全措施

1、车辆掉道处理措施:

重车一旦掉道,必须立即将绞车停车。两轮掉道时,先将未掉两轮用双轨阻车器支好,再用长杠杆将掉道方抬起上道。如四轮全掉,则用长杠杆一端一端上。先上好一端后支好车再上另一端。如用杠杆无法上道,则必须用导链起吊、起道器或顶溜器上道。在上道时,车辆两侧严禁站人。如处理支架掉道时,要在支架两侧打设防倒柱。

2、组织管理措施:地面及井下必须各设一名小组长。组长职责:进行详细检查设备装车情况、车辆运输情况、巷道行人情况,并指挥作业,一旦遇意外情况能解决的及时解决,如不能解决的及时汇报。

3、安全注意事项:

(1)严禁车前车后跟人,严禁人员站两侧或下侧,防翻车伤人。

(2)严禁人员站两侧推运车,防止造成出轨、跳道、挤压等事故。

(3)严禁爬车、踩车。支架内的空间严禁放其它物件。

(4)正常运输时应设好警戒,严禁行人,并使用好语言声光信号和挡车器。

(5)在提升时,严禁人员站在有余绳接头处,防止被套住或其他伤害。

(6)捆绑必须使用新绳,直径不小于15.5mm,并在前后左右捆绑牢固。

(7)严禁使用旧绳或腐朽、磨损严重的钢丝绳进行捆绑。

(8)必须有专人负责装卸、捆绑;捆绑好用绞杆绞紧。

(9)各班运输组长全面检查,确认车辆稳定牢靠后,方可操作运行。停电或下马背时严禁急刹车,防止断绳跑车。

(10)经过道岔时,要缓慢行驶,防止车辆掉道。

篇4:铁路运输安全措施

铁路运输安全(safetyofrailwaytraffic)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亦即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即为不安全。

铁路运输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过程而存在的。只要存在运输生产活动,就会出现安全问题。然而,安全又是生产的前提和保证,正常有序的生产同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管理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率、效益的矛盾。

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关键是管理。铁路犹如一台大联动机,其运输生产过程是由车、机、工、电、辆等多工种联合的多环节作业过程,涉及设备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设备布局的延续纵深和操作人员岗位独立分散的特点,使各工种和各环节的协同配合都离不开严格有效的管理。此外,虽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往往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管理看似间接原因,但追根溯源确是根本的、本质上的原因。

处在高速运动状态的列车,一旦发生设备异常或人的操作失误,可供纠正和避免事故的时间很短暂,可供选择的应急方式也很有限。加之,铁路线路、机车车辆等硬设备的成本很高,列车对旅客和货物承载量很大,事故不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而且由于运输中断将波及路网,打乱运输秩序,影响社会生产和运输的全局。更重要的是,铁路对其运输对象——旅客和货物没有所有权和支配权,而只提供必要的运输服务,因此事故损失涉及广泛的社会因素,会极大地损害铁路的形象甚至政府的威信,其社会影响的严重性难以估量。

保障系统?配备在运输系统上,起保障运输安全作用的所有方法和手段的综合。

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就是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在组织生产,指挥生产时,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业企业生存与大发展的第一要素和保证条件。“预防为主”就是要求铁路运输企业以主动积极的态度,从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上,增强运输安全保障系统的整体功能,把事故遏制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构成?从本质上讲,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系统是一个以“管理”为中枢、“人”为核心,“机”为基础、“环境”为条件组成的总体性的以保障铁路运输安全为目的的人—机—环境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管理”要渗透到每一环节,对促使各个要素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起着中枢性的作用。在系统中,“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对象,“人”在系统中的主导作用不会变,可变的只是管理层次越高,其主导性越强。“机”是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但这一物质基础的存在还只是一种“可能”的生产力要素,它只是在“管理”要素的作用下,与“人”和“环境”有机结合后,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素。“环境”是对运输安全有重大影响的要素群,其中有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安全,有的则以雷霆万钧之势影响安全,有的属于系统难以控制的影响因素,有的则属于系统可控的影响因素,而且环境影响安全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但其影响既可能产生正效应,也可能性产生负效应。对安全而言,系统可以发挥“管理”要素的中介转换功能,即通过改善可控的内部小环境来适应不可近控的处部大环境,以强化其正效应或削弱其负效应,并创造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良好条件。

人因控制?由于人的因素在各国铁路行车事故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控制人的不安全不安全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各国铁路为此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对人员的结构和素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容易发生事故的人员层次和个人,以及最常见的人的不安生行为。然后,对对人的身体、生理、心理进行检查测验的基础上合理选配人员。从研究行为科学出发,加强对人的教育,训练和管理、提高生理、心理素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消除不安全行为。如进行职业适应性检查,加强职工培训,建立物质和精神的激励机制,积极进行现场教育,提高遵章守纪的自学性等。

设备保障?质量良好的设备,既是运输安全的物质基础,又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保障铁路设备安全质量的思想,贯穿于设备从设计、制造到运用和维修保养的全过程。在设备的设计阶段,就要认真考虑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可维修性、易操作性、状态的可监测性以及发生故障时导向安全性等问题;在制造阶段,研究设备的材质、加工和装配工艺及质量控制问题;在使用及维修阶段,研究设备的相互作用如轮轨作用、弓网作用的安全要求,解决设备状态监测、设备维修周期、维修工作组织和维修质量保证等问题。此外,各国铁路对保证运输安全的各种技术装备也都给予高度重视。如列车自动控制和超速防护系统、电气集中、自动闭塞、列车调度无线通信、热轴探伤、钢轨探伤、车辆检测、列车火灾报警、道口防护设备等等。运输安全技术设备的装备率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地改变了各国铁路的运输安全状况。

灾害监测铁路运输处于全天候的自然环境中,大风、洪水、雪害、塌方滑坡等,无一不对运输安全造成危害。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的措施来减轻和防止灾害造成的损失:一是安装监测和报警系统,在环境变化达到临界状态以前给出报警;二是制定异常气候及灾害发生条件下的安全行车规则。

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健全有关铁路法律是增强运输安全的生要保证。日本、英国、美国等都有经过国会、议会等国家最高权力机构通过后颁布执行的有关交通安全的系列法令和法规。例如美国的运输法、铁路旅客运输法;英国的运输法、铁路法;日本的新干线处罚特别法以及中国的铁路法等。政府机构可通过法律对交通运输部门的生产和安全衽监督管理,广大公众和铁路运输员工也可以法律为准绳,约束自己的行为,共同促进运输安全。

安全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构是保证运输安全的基本环节。为了保证国家有关铁路安全法规的比贯彻,许多国家都设有专职的铁路安全监督机构,监督检查铁路企业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法规的情况,调查处理事故。中国铁路的安全管理职能部门,是由铁道部安全监察司、铁路局和铁路分局安全监察室组成的三级机构,专门负责监督检查行车安全,参与制定、修改和维护行车安全法规,调查处理行车事故的事故和路外伤亡事故,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安全生产经验和提出安全生产的报告、建议及指导性措施等等。

事故类别?铁路运输事故主要包括行车事故、客运事故和货运事故。凡在行车工作中,因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或技术设备不良及其他原因,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行车或危及和车安全的,均构成行车事故(如冲突、脱轨、火灾或爆炸)。铁路行车事故分为列车事故和其他列车的事故两大类,前者又分别客运列车事故和其他列车事故;后者包括机车车辆在整备作业中发生的事故。若按事故的性质、损失及对行车造成的不同影响,可将行车事故分为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4等。客运事故包括旅客伤亡事故和行李被盗、丢失、破损、票货分离或票货不符、误交付和其他7种,并按损失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大事故和一般事故3等。货物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发生灭失、短少、变质、污染、损坏以及严重的差错,在铁路内部均属于货运事故。货运事故分为火灾、被盗、丢失、损坏、变质、污染及其他,并按照损失程度,分为重大事故、大事故和一般事故3等。

补偿措施?各国政府和铁路企业均把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对货物运输一般以负责运输为原则,即货物和行李包裹从承运时起,到交付时止,由铁路企业负责安全。发生事故,由铁路企业赔偿。但由于自然灾害、货物本身性质、违章托运和发货人、收货人责任造成的损失,铁路方面不负赔偿责任。对旅客运输,一般实行人身保险。旅客在运输途中发生意外伤害,按照伤害程度,可取得一定数额的保险金。在中国,凡持票乘车的旅客,均由铁路局办法手续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不另签发保险凭证。旅客因意外事件造成伤害,应享受意外伤害强制保险赔偿和铁路运输责任赔偿。

展望随着铁路重载和高速的不断发展,铁路系统的复杂化程度不断增加,一旦发生事故,其影响之大,伤亡之多,损失之重、补救之难,都是传统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加之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又不容许通过事故重演来深化对安全的认识,此外,人们对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认识在时间上往往是滞后的,难以预先认识到铁路运输中存在和面临的各种危险和隐患。因此,铁路运输安全面临相当艰巨的任务,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旧的安全问题解决了,新的安全问题又会产生,抓安全需要长期不懈,始终如一。为此,各国政府和铁路企业均建立了适合自身特点的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系统,通过重视人的因素、强化设备安全质量、加强对环境与自然灾害的检测与报警、加强立法与重视管理等方面,不断改善铁路运输安全状况。

篇5:铁路运输安全技术规程规范

1.铁路技术设备防洪、防寒、防暑、防火等的相关规定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分别对防洪、防寒、防暑、防火工作进行了规定。

防洪工作。由铁路局发布防洪命令,有关单位应及早做好准备,按时完成防洪工程,储备足够的料具及车辆,组织抢修队伍。对流量大、河床不稳定的桥梁建立观测制度。一旦发生灾害,积极组织抢修。

防寒工作。应提前做好准备,铁路局应对有关人员进行防寒过冬教育,对铁路技术设备进行防寒过冬检查、整修,储备足够的防寒过冬材料。

防暑工作。在相关生产车间、候车室应设有降温设备,炎热季节应有足够的防暑用品和药物。暑季前应对防暑降温设备进行检查、整修。

防火工作。蒸汽机车应有火星网,严禁在非指定地点清炉,运行中要关严灰箱门。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及客车等均应备有灭火器,客车内的锅炉、餐车炉灶应有防火、防爆措施。

2.设置道口的有关规定

铁路与一般道路平面交叉的地点,应设置道口;在交通繁忙或通行高速列车的地方,应采用立体交叉;在车站内不应设置道口。道口的等级与标准,按铁道部规定执行。

3.列车制动机试验的有关规定

自动制动机、手动制动机和货车的自动制动机对空、重车调整装置作用良好,制动梁及吊、各拉杆、杠杆无裂损。

4.调车作业速度的有关规定

调车作业要准确掌握速度,不准超过下列规定:在空线上牵引运行时,40km/h;推进运行时,30km/h;调动乘坐旅客或装载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超限货物的车辆时,15km/h;接近被连挂的车辆时,5km/h;遇天气不良等非正常情况,应适当降低速度;在尽头线上调车时,距线路终端应有10m的安全距离。

5.救援列车进入封锁区间后速度控制

救援列车进入封锁区间后,在接近被救援列车或车列2km时,要严格控制速度,同时,使用列车无线调度电话与请求救援的司机进行联系,或以在嘹望距离内能够随时停车的速度运行(最高不得超过20km/h),在防护人员处或压上响墩后停车,联系确认,并按要求进行作业。

6.列车退行速度的限制规定

列车退行速度不得超过15km/h。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