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爆炸原因及预防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煤气爆炸原因及预防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7

煤气爆炸是煤气的瞬时燃烧并产生高温、高压的冲击波,从而造成强大破坏力,这就叫煤气爆炸。

产生煤气爆炸的原因:

(1)煤气来源中断,管道内压力降低,造成空气吸入,使空气与煤气混合物达到爆炸范围,遇火产生爆炸。

(2)煤气设备检修时,煤气未吹赶干净。又未做化验,急于动火造成爆炸。

(3)堵在设备上的盲板,由于年久腐蚀造成泄露,动火前又未做试验,造成爆炸。

(4)窑炉等设备正压点火。

(5)违章操作,先送煤气,后点火。

(6)强制供风的窑炉,如鼓风机突然停电,造成煤气倒流,也会发生爆炸。

(7)焦炉煤气管道胶设备虽然已吹扫,并检验合格,如果停留时间长,设备内的积存物受热挥发,特别是萘升华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范围,遇火同样发生爆炸。

(8)烧嘴不严,煤气泄露炉内,点火前未对炉膛进行通风处理。

(9)在停送煤气时,未按规章办事,或者停煤气时,没有把煤气彻底切断,又没有检查就动火。

(10)烧嘴点不着火,再点前对炉膛未作通处理。

(11)煤气设备(管道)引上煤气后,未作爆发试验,急于点火。

煤气爆炸事故的处理:

(1)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并迅速把煤气处理干净。

(2)对出事地点严加警戒,绝对禁止通行,以防更多人中毒。

(3)在爆炸地点40米之内禁止火源,以防止着火事故。

(4)迅速查明爆炸原因,在未检明原因之前,不准送煤气。

(5)组织人员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6)煤气爆炸后,产生着火事故,按着火事故处理。产生煤气中毒事故,按煤气中毒事故处理。

煤气爆炸的预防:

(1)送煤气前,对煤气设备及管道内的空气须用蒸汽或氮气赶净,燃后用煤气赶蒸汽中氮气,并逐段做爆发试验,合格后,方可送给用户。

(2)正在生产的煤气设备和不生产的煤气设备必须可靠断开,切断煤气来源时必须用盲板。

(3)对要点火的炉子需用严格的检查,如烧嘴开闭器是否关严,有否漏气,烟道伐门是否全部开启,确保炉膛内形成负压,方可点火。燃后稍开煤气待燃着后,再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如点着火又灭了,需再次点火时,应立即关闭烧嘴伐门,对炉膛内仍需作负压处理,待煤气吹扫干净后再点焱达煤气。

(4)在已可靠切断煤气来源的煤气设备及煤气管道上动火时,一定要经检查、化验合格后,方可动火。对长时间未使用的煤气设备动火,必须重新进行检测,鉴定合格方可能动火。

(5)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或管道上动火,应保煤气的正常压力,只准用电焊,不准用气焊。同时要有防护人员在场。

(6)凡停产的煤气设备,必须及时处理残余煤气,直到合格。

(7)煤气用户应装有煤气低压报警器和煤气低压自动切断装置,以防回火爆炸。

(8)检修后投产设备,送煤气前,除严格搂标准验收外,必须认真检查有无火源,有无静电入电的可能,然后才按第一条的规定送气。

(9)停、送煤气时,下风侧一定要管理好明火。

为了防止煤气爆炸,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护人员必须对煤气设备作周密的检查,一切检查和化验必须有记录、有数据:在安全的基础上确认为无爆炸性混合气体时,才准操作人员工作。

篇2:危险化学品储存火灾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危险化学品储存是指危险化学品在离开生产领域而尚未进入消费领域之前,在流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停留。对于易燃、易爆、腐蚀、毒害、危险性的化工原料以及化肥、农药、化学试剂等危险品储存场所,若发生火灾爆炸时,其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等恶性事故,其人员伤亡大、经济损失大、政治影响大的后果已成为当今消防部门及整个社会安全防范的重要对象之一。

1危险化学品储存火灾原因分析

1.1着火源控制不严

?着火源是指可燃物燃烧的一切热能源,包括明火焰、火星、火花、化学能等。在危险化学品储存过程中的着火源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外来火种。如烟囱飞火、汽车排气管的火星、房屋周围的明火作业、吸烟的烟头;二是内部设备不良、操作不当引起的电火花、撞击火花和太阳能、化学能等。如电器设备、装卸机具不防爆或防爆等级不够、装卸作业使用铁质工具碰击打火、露天存放时太阳曝晒、易燃液体操作不当产生静电放电等。

1.2性质相互抵触的物品混存

?由于经办人员缺乏知识或者是有些危险化学品出厂时缺少鉴定;也有的企业因储存场地缺少而任意临时混存,造成性质抵触的危险化学品因容器渗漏等原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起火。

1.3产品变质

?有些危险化学品已经长期未使用仍废置在仓库中,又不及时处理,往往因变质而引起火灾。?.

1.4养护管理不善

?仓库建筑条件差,不适应所有物品的要求,如不采取隔热措施,使物品受热;因保管不善,仓库漏雨进水使物品受潮;盛装的容器破漏,使物品接触空气或易燃物品蒸汽扩散和积聚均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1.5包装损坏或不符合要求

?危险化学品容器包装损坏,或者出厂的包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都会引起火灾事故。

1.6违反操作规程

?搬运化学品没有轻装轻卸;或者堆垛过高不稳,发生倒塌;或在库内改装打包,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造成事故。

1.7建筑物不符合存放要求

?危险化学品的库房的建筑设施不符合要求,造成库内温缺少保温设施,使物湿度过大、漏雨进水、阳光直射,有的缺少保温措施,达不到安全储存的要求而发生火灾。

1.8雷击

?危险化学品仓库一般都设在城镇郊外空旷地带独立的建筑物或是露天,储罐容易遭受雷击。

1.9着火扑救不当

?因不熟悉危险化学品的性能和灭火方法,适当的灭火方法使火灾扩大,造成更大的危险。

2危险化学品储存防火措施

2.1正确选择库址。合理布置库区

?(1)危险化学品仓库一般都设在城市的边缘地带,与周围的其他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应选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方向,但这样仓库周围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空旷地带,容易遭受雷击。因此,仓库周围应安装自动监测器和火灾报警系统。

?(2)大型库房一般为分设置,仓库内设置库区和生活区,并用2m以上的围墙隔开,围墙与库区内建筑物的建筑距离不小于5m,危险化学品仓库与周围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工矿企业等距离至少保持1000m。

2.2库房建筑设施要符合安全规定

?(1)要有合格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危险化学品仓库应用不导热的耐火材料作屋顶和墙壁的隔热层;屋檐要适当加长,库墙要适当加厚;不开窗,采用间接通风洞,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通风管、采暖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

?(2)危险化学品库房与其他建筑物之间应设防火间距。甲类化学危险物品库房之间至少保持20m防火间距。甲类化学危险物品仓库距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0m,乙类化学危险物品库房之间至少保持30m防火间距,与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距离至少为25m。

2.3严格储存管理制度

(1)危险化学品仓库要有专人管理。工作人员要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熟悉各区域储存的化学品种类、特性、地点、事故的处理程序,负责检查、保养、更换和添置各种消防设施和器材,保证完好随时可用。

(2)库内禁止明火。进入危险化学品库区的机动车辆应安装防火罩。机动车装卸货物后,不准在库区、库房、货场内停放和修理;进入可燃固体物品库房的电瓶车、铲车,应安装有防止火花飞出的安全装置。

(3)严格控制库内温度。在仓库内地面上设置冷却水管,气温在30。C以上时喷水降温,库内温度保持28。C以下为宜。根据物品性质和包装情况,可以在仓库地面上浇水、放冰块、安装空调降温。早晚开窗通风,中午关闭门窗,防止热空气进入。

(4)定期检查,做到1日2查,做好检查记录,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等及时处理。

(5)不同种类毒害品要分开存放,危险程度和灭火方法不同的要分开存放,性质相抵的禁止同库混存。

(6)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前均应按合同进行检查验收、登记,方可出入库。

(7)检查建筑设施、照明线路和避雷装置。

(8)对散落的毒品、易燃、可燃物品和库区的杂草及时清除。

(9)装卸、搬运危险化学品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

(10)各类危险化学品分装、改装、开箱检查等应在库房外进行。

(11)装卸易燃易爆物料时,装卸队员应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等毖需的防护用具,操作中轻搬轻放,防止摩擦和撞击。

篇3:公共场所发生火灾原因预防措施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绝大多数都是人为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

1.由于用电设备和用电量变化无常,为了临时用电在原有的线路上接入大功率的电热设备,使其长期过载运行,破坏了线路绝缘,引起火灾。?

2.有的电工对线路缺乏维护和检修,致使年久使用的线路绝缘破损发生漏电、短路等引起火灾。

3.有的火灾是铜铝导线连接,接触不良或使用时间过长,造成接触电阻过大,打出火花或接点温度过高引起的。?

4.使用移动灯具的插头和插座接触不良而发热;照明灯具的位置与可燃物的距离过近,也会因温度过高而燃烧起火。?

5.人们使用熨烫服装的电熨斗、修整发型的电吹风、焊接仪器设备的电仪器铁等,用后忘记切断电源,搁置在可燃的基座上;或者用完后,余热未散,立即装入可燃的包裹内,因温度过高引起火灾。?

6.公共场所人们使用的电热杯、电炉子、电褥子等电热设备长期通电,或忘记关闭电源开关,也容易造成火灾事故。?

7.公共场所人们随额意吸烟,乱扔烟头或火柴杆,也是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例如:1985年4月19日哈尔滨天鹅饭店的火灾事故,就是一美国人晚上酒后躺在床上吸烟引着被褥起火造成的,致使中外旅客10人死亡,7人受伤,不但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影响。?

8.在影剧院、俱乐部演出时,为了增强演出效果,使用鞭炮、烟火等易燃易爆物品引起。

9.有的火灾是在维护公共场所时,违章使用电、气焊不采取安全措施使火花落在可燃物上引起。?

10.有些场所停电时,一些人便使用蜡烛照明,忽视安全,引燃幕布等可燃物或动用明火找东西等引起。?

为了有效地预防公共场所发生火灾,除对人们加强防火常识教育外,还必须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在公共场所使用电热设备时,要远离可燃物。如使用的红外线取暖器等,因表面温度很高,若靠近易燃物质,很容易引起火灾。?

2.使用的照明灯具要与可燃物质保持安全距离。否则,照明灯具若紧贴在木板或其他可燃物上,其危险性也时很大的。因为灯泡的表面温度很高。比如60W的白炽灯,表面温度可达135~180℃;100W的白炽灯,表面温度可达170~220℃。所以,当灯泡与可燃物接触时间一长,就会引着起火。?

3.人们使用电熨斗熨烫服装,或使用电吹风修整发型时,用完后,应及时将电源切断,并放置在不燃的基座上,灯余热散尽后,再收存起来。不要用完后,立即装入纸箱内,那样其余热会引着其它可燃物品,而发生火灾。?

4.在公共场所人们维修电器设备使用的电烙铁,用完后,也应先拔掉电源插头,然后放在不燃的基座上或放在水泥地上,千万不要放在地板上和书桌上,以防温度过高引起地板和书桌等可燃物起火。

5.住在宾馆和饭店内的客人,尽可能不要使用点热杯和电褥子等电热用具。如确因身体所需,可先请示服务人员,经同意后,方能使用,并注意看管。电褥子的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4个小时。应注意,切莫偷偷使用,更不要将电热杯等放在床下烧水或做饭。那样一旦遇有急事或外出办事等忘记切断电源,长时间通电,杯干后会造成线路起火。?

6.在收看完电视节目后,要及时关闭电源。当人们离开房间时,要将电源插头拔掉。?

7.在参加公共场所活动时,尽可能不要吸烟。假若要是吸烟的话,烟头或火柴杆一定不要随便乱扔。要放在烟灰缸或痰盂内。否则扔掉的烟头或火柴杆因风吹、脚踢等弄到床下、柜台里,遇可燃物质,就会引起火灾。因为烟头的表面温度很高,一般可达200~300℃,中心温度可达700~800℃。而可燃物质的燃点大都在烟头表面温度以下,如纸张130℃,松木250℃。所以,吸烟时烟头或火柴杆乱扔十分危险。特别是扔在电梯井、垃圾井、电缆井危险性更大。因为在这些部位可燃物质很多,极易引起火灾事故。?

8.住在宾馆、饭店、公寓的客人,一定要吸取哈尔滨天鹅饭店的火灾教训,不躺在床上吸烟,特别是不要酒后卧床吸烟。以防入睡后烟头掉在被褥上引起火灾。年纪大的老人和病人卧床吸烟时,应有人照看。

9.剧场、俱乐部因剧目需要演员吸烟时,要有专人管理,以防烟头扔到幕布或布景上引起火灾。

10.当参加公共场所活动时,要禁止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因为易燃易爆物品,一旦遇到明火,即可起火爆炸。如剧场、俱乐部演出时,使用的发令枪纸、鞭炮、烟火等易燃易爆物品,应有专人监护,并远离可燃物。?

11.公共场所停电后,使用蜡烛等照明时,要离可燃物远一些,并将其固定在非燃烧体的材料上。同时,现场不能离人。当人员要做其他的工作暂离现场时,要将蜡烛熄灭,防止蜡烛燃烧到最后或倒后引着其他可燃物起火,造成火灾事故。?

12.安装电器设备时,一定要按照额定电流安装,切不可超容量安装。

篇4:木材加工厂火灾危险性预防措施

木材加工在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木材的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加工厂点也不断增多。由于一般木材加工厂的厂房耐火性能较低;加工的原料都是可燃物质(燃点一般在250—300℃,自燃点一般在350℃左右);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锯未、刨花、木屑等比木材更易燃烧,其中,如木屑等遇火后,阴燃时间较长,不易及时发现;为了缩短生产周期,常采用人工干燥法(烤房)进行干燥,使用明火多,用电量大;有的工序还需使用易燃易爆液体做胶料,相应地增加了火灾危险性。木材加工企业一旦发生火灾,燃烧猛烈、蔓延发展快,易造成“火烧连营”。但是由于一些木材加工业主对防火工作认识不足,且大多存在侥幸心理,造成许多火灾隐患。笔者通过近年来对木材加工行业的防火监督检查,将木材加工企业消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木材加工行业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主管审批的各职能部门缺乏相互制约机制。长期以来,在木材加工企业审批过程中,各主管部门之间没有完全建立起相互制约的机制。造成许多分布在乡村的木材企业在建厂之期漏审,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就投入生产,造成先天性隐患突出。

二是木材加工企业多是简易建筑,耐火等极低。从事木材加工厂的生产车间和库房有的是租用居民住宅,有的则是用木板石棉瓦(油毛毡)搭建,形成绝大多数木材加工企业都是耐火等级低的简易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必将助长火势的迅速蔓延扩大,给防火、灭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是规划不合理,违章用电、用火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受到土地的限制,大部份木材加工厂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布局随意性较大,厂内的生产区、木材堆场、库房、生活区等混为一体。电气设备的安装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厂内私拉乱接电线、电线老化、穿越可燃物的线路不穿管保护,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自备发电机、柴油机加工,在通道、门口、机器设备和电气设备周围堆放原料和成品等现象普遍存在。

四是消防基础设施和灭火器材匮乏。木材加工企业大多数设在郊区和离市区、县城较远的地段,在那些地段没有公共消防给水管网。而多数加工厂房消防灭火器材配备不足,有的缺乏保养失效。

五是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大部分木材加工厂无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无安全操作规程,一些企业虽有一些简单的防火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但只能做到制度上墙,口头落实。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不能及时改正,只做表面文章。

六是自防自救能力及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有待提高。小型木材加工企业只注重生产经营,忽视消防安全工作。大部分企业主及员工没有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知识匮乏,自防自救能力差。对木屑废料不及时清扫,对机械设备和消防器材不及时保养检查等现象突出,不能正确使用现有的消防设施和器材,一旦发生火灾,不知道该怎样进行火灾的扑救、人员和物资的疏散。

二、做好当前木材加工行业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一是建立各相关部门的联动管理机制,加强对木材加工企业的各项审核工作,从源头上堵住火灾隐患。在木材加工厂建厂之初严格各项审核制度,特别是建筑防火审核和验收,是避免火灾隐患的重要手段。当地的工商、林业、消防等各相关部门应相互联系、联动管理、严把建审关。企业主应将建筑施工图和厂区的规划图送消防部门审核后方可施工,对没有消防部门审核意见书的单位,建设部门不发给施工许可证;对消防验收不合格和未经消防审核的加工企业,林业、工商等不给办理登记、注册、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

二是加强消防组织建设,保证消防设施完整好用。大多数木材加工厂远离消防队,许多地方交通、通讯不便,因此必须着力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首先建立防火安全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防火员,做到有专门组织、专人抓企业防火工作。对企业的消防设施器材专人管理、维修,对消防安全作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对安全隐患能及时整改;其次要建立规章制度,层层制定责任制。责任到位、齐抓共管、把消防安全工作融入到企业管理当中去。

三是加大消防的执法监督力度,适时开展治理,规范木材行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执法监督是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纠正违法违章行为,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基本手段。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能当场改正的要督促其当场改正,对一时不能整改的,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边生产边改正,对一些重大火灾隐患要采取停业整改,对拒不改正和无法整改的单位,要采取调销营业执照、相关许可证或搬迁改变用途等强制措施解决。公安消防机构在对木材加工行业的消防安全检查中应注重督促落实解决以下问题:

1、督促企业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自检自查,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加强消防工作。

2、对本地木材加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状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3、木材加工厂房的耐火等级,占地面积和防火间距均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对目前仍在使用的易燃建筑应要求逐步加以改造。

4、木材加工厂内的厂房、库房、烤房、料厂、生活区要分开设置,并留有一定的防火间距,对无法留足防火间距的采用防火墙进行分隔。

5、要求木材加工厂露天堆放的原木应堆放整齐,不得占据通道,堆放地点应在远离锅炉及其他明火作业地点,不得靠近危险物品仓库及成品仓库。

6、木材加工厂车间内堆放的木材量要严格控制,不得存放过多。加工的成品要及时运走。通道、门口、机器设备和电气设备周围不得堆放原料和成品。

7、木材加工生产中产生的锯末、木屑,不得堆放在车间内。刨花和废料应每天清除。

8、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的敷设应符合《电气设备安装规程》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要督促更换、检修、保证用电安全。

9、督促木材企业落实基本的消防灭火设施和器材、修建消防水池并保证消防水源充足。

10、不得在木材加工车间内使用电焊、气焊、气割或其他明火,必须使用时,应办理审批手续,采取防火措施,将动火部位及周围的可燃物彻底清除,并准备好灭火器材,动火后应有专人检查,防止留下余火。

11、加强干燥工序的防火措施,改进和淘汰一些落后的、火灾危险性大的生产工艺。

总之,木材加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要靠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高度的重视,公安消防部门和公安派出所应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督促企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做到重点人员培训到位,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到位,重点部位防范措施到位,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到位,火灾隐患整改到位,确保安全管理不留漏洞、不留死角,从而使企业的消防安全行为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为木材加工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篇5:防止制粉自燃爆炸措施

因煤质变化较大,为防止高挥发份时制粉系统自燃爆炸,执行下列措施:

一、制粉系统自燃和爆炸的预防:

1、高挥发份时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不超过60℃;排粉机出口温度不超过100℃,注意观察各喷燃器出口是否有着火距离太近的现象,如有,开启周界风;

2、经常检查和及时处理设备缺陷,消除系统内的积煤与积粉;

3、大、小修时煤粉仓应彻底烧空,停炉后封闭粉仓;

4、停止制粉系统时,严禁不减煤直接停止给煤机,应缓慢减煤,停止给煤机后空磨运转5~10min,将磨内煤粉抽净。磨煤机停运后监视出口温度不高于45℃,并保持制粉系统在微负压状态。如发现磨煤机入口热风门关闭不严造成磨煤机入口温度高,应立即联系检修处理。开磨前先通入冷风;制粉系统通风时间不少于10分锺,磨煤机出口温度50℃开启磨煤机;

5、经常检查来煤与煤质情况,消除煤中引燃物,防止外来火源;

6、保持煤粉细度和水分在规定范围内;

7、严禁在运行的制粉系统设备上进行动火工作。在停用的制粉系统设备上进行动火工作,必须将此设备处积粉清扫干净,并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执行动火工作票;

8、手动测量煤粉仓粉位时,仓内浮筒应缓慢升降,以免撞击墙壁产生火花,发生煤粉爆炸;

9、经常检查煤粉仓、输粉机吸潮管有无堵塞,吸潮门开度应使粉仓负压保持适当数值;

10、定期切换排粉机及相应的给粉机。备用排粉机及相应的给粉机停用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11、输粉机一期每周一、四空转一次,二期每天空转一次,防止输粉机内积粉自燃;

12、及时消除防爆门漏风,保持各小筛子完整,防止在发生爆炸时大块燃烧的煤粉落入粉仓,引起粉仓爆炸;

13、经常检查制粉系统各部温度有无异常,如有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13.1在降粉仓粉温时,如久降不下,应检查相邻粉仓的下粉管温度是否正常,粉仓地面温度是否发热,防爆门上方是否存在积粉自燃现象,如有用水将火熄灭,将积粉挖出。如果相邻粉仓粉温高,应立即开启对应的排粉机、给粉机降粉温;

13.2在已发现粉仓温度高,降粉位之前,可根据情况先充入N2或CO2,关闭输粉机、粉仓吸潮阀及其下粉插板;

13.3粉仓任何一点温度超过75℃,应立即开排粉机降粉位;

14、制粉系统蒸汽灭火、CO2或N2灭火装置应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15、应及时了解煤质情况,对于挥发分高的煤种,应合理配风,适当控制磨煤机入口温度,保持磨煤机出口温度不超过规定值。

二、制粉系统自燃爆炸时的处理预案

制粉系统出现自燃或爆炸后应积极扑救并迅速向消防队报警,值班人员应熟记报警电话号码119。对出现人身伤害,应联系厂医院,电话号码2841。

1、制粉系统自燃时的处理:

1.1磨煤机入口发现火源时,可适当加大给煤量,缓慢减少热风,增加冷风,缓慢降低磨煤机出口温度。操作时应缓慢小心,严禁大幅度调整风量,防止达到煤粉爆炸浓度;

1.2向磨煤机内浇冷水,待确认明火熄灭后方可缓慢停止磨煤机运行。停磨后,严禁开启再循环吹扫,保持磨煤机入口负压,严禁正压,以防止磨煤机内风粉回流发生爆燃;

1.3根据情况投入蒸汽灭火;

1.4如需启动磨煤机,应先打开人孔门和检查孔,全面检查系统内确无火源,并消除积煤后,方可重新启动;

1.5如制粉系统有火源,此时若磨煤机在运行中跳闸,应立即全关热风门,全开冷风门,关闭再循环门,此过程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不得上升;

1.6一次风管自燃时,应立即断绝风源,待自燃的煤粉熄火后,再将风管疏通,必要时从吹扫孔通入二氧化碳灭火,确认一次风管内无火源时,开启一次风挡板进行吹扫,吹扫时对应的磨煤机不能运行,以免乏气带粉引起爆炸。

2、制粉系统爆炸后的处理:?

2.1立即投入油枪,稳定燃烧,防止锅炉灭火,紧急停止该系统磨煤机、给煤机。同时进行倒风操作;

2.2如排粉机入口防爆门爆破,无法维持风压,停止该排粉机和相应的给粉机,降负荷运行;

2.3消除各部火源,确认其内部无火源时,方可允许修复防爆门;

2.4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问题后,重新启动该制粉系统;

2.5若因制粉系统爆炸造成锅炉灭火,按锅炉灭火处理。

3、煤粉仓自燃及爆炸后的处理:

3.1若磨煤机入口自燃着火,应加大给煤量,同时压住回粉管锁气器,切断风源,停止磨煤机,投入灭火装置;

3.2一次风管自燃时,应立即停止对应的给粉机运行并切断风源,从吹扫孔通入蒸汽或CO2灭火;

3.3制粉系统爆炸时,视情况停止该制粉系统,并注意防止锅炉灭火,维持一次风压正常,消除火源。确认内部无火源时修复防爆门;

3.4粉仓温度异常升高时,向煤粉仓送粉,关闭粉仓吸潮阀,注入足够的CO2或N2并进行降粉。降粉后迅速提高粉位,进行压粉;经降粉后,若煤粉温度继续上升,应停止向粉仓送粉,并使用灭火装置。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