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供应紧缺事件应急预案格式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燃煤供应紧缺事件应急预案格式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2

1总则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燃料供应紧缺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由于燃料供应紧缺事件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稳定有序。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能安全[2014]508号)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大唐集团制〔2009〕47号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江苏省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大唐南京发电厂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2015版)

1.3?适用范围

1.3.1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燃料供应紧缺事件的应急处理。

1.3.2?本预案为《大唐南京发电厂综合应急预案》(简称《综合应急预案》)的专项预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综合应急预案》使用。

1.3.3若因灾情发生后导致全厂停电、环境污染事件等,可按需要同时启动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1.3.4本预案指导发生一般及以上燃料供应紧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2.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职工的基础作用。各公司、部门、专业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2.2.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本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下,各公司、部门、专业项目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2.2.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部门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统一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部门不同专业队伍的作用,依靠统一协调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2.2.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2.2.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事件风险的来源、特性

3.1.1铁路、公路运力不足。

3.1.2常见恶劣天气、道路或桥梁堵塞或阻断、铁路或公路检修。

3.1.3国家能源政策调整或煤价大幅或频繁波动。

3.1.4其它突发事件。

3.2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燃料供应紧缺是指当全厂库存煤量低于警戒线或因缺煤被迫降低机组出力运行或停机,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生活的情况,甚至直接危及电网。

4事件分级

按照燃料供应紧缺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事件分为极度紧缺、严重紧缺、比较紧缺、紧缺四级。

4.1极度紧缺

可能造成本企业全厂停电。

4.2严重紧缺

可能造成本企业二台运行机组停机或跳闸。

4.3比较紧缺

可能造成本企业一台机组停机或跳闸。

4.4紧缺

可能造成本企业机组限负荷。

5组织机构及职责

5.1应急组织体系

5.1.1我厂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组员如下

(一)领导小组

总指挥:厂长

副总指挥:副厂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总工程师

成?员:厂长办公室、安监部、设备部、工会、策划部、人资部、财务部、思政部、物资部、维修部、发电部、物业公司、燃料部、粉煤灰运输公司、实业总公司等部门行政正职组成

5.1.2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以及办公室,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应急办公室主任由厂办公室主任担任,安监部、设备部负责人任副主任。

5.1.3突发事件发生时,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并根据现场需要成立现场抢险救援工作组、稳定生产工作组、综合协调工作组、安全保卫工作组、医疗救护工作组、物资供应工作组、善后处理工作组等。分别为:

1.抢险救援工作组

主任:人资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2.稳定生产工作组

主任:思政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3.综合协调工作组

主任:厂长办公室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4.安全保卫工作组

主任:安监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5.医疗救援工作组

主任:人资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6.物资供应工作组

主任:物资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7.善后处理工作组

主任:厂长办公室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5.1.4响应应急机构结构图

?

5.2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

5.2.1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及集团公司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2)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和部署,负责指挥、协调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和决定应急结束等工作。

(3)统一协调和调度厂内一切有效资源进行事故抢险与应急处理。

(4)接受上一级应急处理指挥部对事故抢险与应急处理资源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5)决定和宣布启动应急预案,负责组建各应急工作组。

(6)发生生产事故后,与有关政府部门配合,负责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7)负责对事故(事件)进行分析,制订反事故措施计划。

5.2.2应急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

(2)组织、督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和演练工作。

(3)负责监督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的落实。

(4)掌握应急处理和恢复情况,组织善后处置工作。

(5)负责汇总、通报事故(事件)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归口管理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及时向地方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等有关单位汇报。

5.2.3现场应急指挥部职责:

(1)接受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命令,具体负责现场的组织、指挥和调度。

(2)全面了解灾害的情况,确保科学、有效、有序施救,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并根据现场实际及时调整应变措施。

(3)掌握灾情发展的趋势,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及时做好与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信息联系,当人身事故或预测升级时,立即汇报。

(4)组织涉及相关设施的处置,必要时决定危险区域现场人员的疏散或撤离。

(5)调动、协调应急工作组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6)具体负责应急后期处置工作,制定现场恢复的措施做好现场的保护工作。

(7)由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授权,抢险救援结束后,宣布应急结束。

5.2.4应急救援现场各工作组职责:

5.2.4.1抢险救援工作组:由应急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组长,由事发部门现场抢险人员、其他分部抢险人员、厂长办公室、安监部、设备部、策划部、人资部、物资部、维修部、发电部、物业公司、燃料部、粉煤灰运输公司、实业总公司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人员伤害的抢险;被困人员的紧急救援;被困人员的紧急疏散;被困物资的抢险;抢修人员的防护用品的使用;抢险、抢修人员的自身安全;设备的抢险、抢修;抢险、抢修中技术支持;灾情过程中生产设备特殊运行方式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应急现场的通信畅通;抢救物资的采购、临时贮存、发放和回收;确保抢救物资质量;为应急救援提供物资保障。

5.2.4.2稳定生产工作组:由当值值长任组长,安监部、设备部、策划部、物资部、维修部、发电部、物业公司、燃料部、粉煤灰运输公司、实业总公司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运行设备的调度和电网的稳定;与省调联系,稳定机组运行;提供灾情引起设备破拆的技术支持;灾情过程中生产设备特殊运行方式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负责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协调生产运行设备的处置和运行操作;组织灾后的设备损失的评估;管辖范围内的设备运行操作;管辖范围内的运行和停役设备及现场的巡检;发现灾情及时汇报;运行设备事故预想的制订;保护事故现场;组织或协助事故调查。

5.2.4.3综合协调工作组:办公室主任任组长,由由厂长办公室、策划部、人资部、财务部、思政部、实业总公司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经总指挥授权向外发布灾情;经总指挥授权,负责联系人力和物资的外部救援;接待外来人员或应对外界媒体;组织救灾全过程的录像摄制;协调与外部应急力量;政府部门的关系;抢险现场人力资源的调配;负责撤离人员的安置;所需救援物资或人员的交通工具的安排;抢险现场,抢险、抢修人员的饮食供应;抢险现场,抢险、抢修人员的物品供应;突发事件信息的统一发布。

5.2.4.4安全保卫组:由安监部主任任组长,由安监部、厂长办公室部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管理;组织监督检查各部室、部门(分部)抢险救灾措施的落实;受灾场所的安全秩序;监督抢险、抢修人员的防护用品的使用;监督和预防次生事故的发生;生产、生活区域的安全警戒;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

5.2.4.5医疗救护组:人资部主任担任组长,由医师、专职等医护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组建抢险现场的医疗救护站;受伤者的紧急救助;与地方医院联手救治;与地方医院联系、护送被救治人员。

5.2.4.6物资供应组:由物资部主任任组长,由财务部主任及专职、策划部主任及专职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调集有效资源,提供最及时、最大限度的物资保障和供应;抢险资金的落实。

5.2.4.7善后处理组:由工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由厂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工会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伤亡员工家属安抚、慰问和补偿;稳定员工情绪,确保生产自救工作顺利进行等工作。

6预防及预警

6.1风险监测

6.1.1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为燃料部、发电部;

6.1.2风险监测的主要对象是可能导致煤炭供应紧张的重要环节,收集各种事故征兆,对事故征兆进?

行分析并建立相应信息档案;

6.1.3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获得的信息人直接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按汇报程序通知

本预案相关人员。

6.2预防措施

6.2.1强化责任追究、落实安全责任;

6.2.2实时把握准确的燃料收耗存信息,进行重要数据的监测;

6.2.3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周边燃料供应和需求情况准确把握并进行分析,坚持“燃料先行”的原则,

把握主动;

6.2.4对周边较大煤场定期摸底,随时更新的燃料紧急供应备选供应商名单;

6.2.5提高厂部各级人员对保障煤炭供应重要性的认识,认清当前煤炭市场供应日趋紧张的形势;

6.2.6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节能的管理力度,努力降低机组发电煤耗;设备部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完善各项技术措施与管理办法;

6.2.7燃料部加强与煤矿、铁路等部门的联系,争取多方理解和支持,与相关运输单位和煤炭管理

机构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

6.2.8燃料部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和联系,保证信息畅通;

6.2.9定期进行供煤单位和运煤单位回访,掌握准确情报,薄弱环节重点监测;

6.2.10随时把握厂部近期和远期负荷曲线数据和走势及机组检修计划;

6.2.11随时把握厂部所在区域的近期和远期气象资料;

6.2.12制定详细可行的煤炭供应年、季度、月、周调度计划;

6.2.13定期召开煤炭供应工作会议,对情报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并作出决策;

6.2.14定期进行数据的统计和总结,掌握市场规律,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6.2.15及时支付供煤单位的货款,加快供应商的资金周转速度,减小供应商的资金压力和生产、运输

成本,在价格相同或略低的情况下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煤炭供应商。在与供煤煤矿的接触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6.3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6.3.1预警分级

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按照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分别代表安全、一般、严重和特别严重四种级别(Ⅳ、Ⅲ、Ⅱ、Ⅰ级)。四级预警如下:

Ⅰ级预警,表示燃料供应紧缺状况特别严重,用红色表示;

Ⅱ级预警,表示燃料供应受到严重威胁,用橙色表示;

Ⅲ级预警,表示处于燃料供应紧缺状况恶化阶段,用黄色表示;

Ⅳ级预警,表示燃料供应处于正常状态,用蓝色表示;

6.3.2预警发布

通过会议或授权形式进行预警信息发布:

(1)召开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会议,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在会议上发布预警;

(2)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授权由应急办公室发布预警;

预警信息包括燃料供应紧缺事故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应采取的措施等。预警信息发布可采用网页公告和短信平台形式,尽快把信息传到所有相关人员。Ⅲ级及以上的预警信息同时上报江苏省公司。

6.3.3预警行动

在应急预警期间,应安排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三级及以上的应急预警期间,每天8:00和20:00前向江苏省公司应急办公室汇报进展情况,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1)按照要求检查确认各类抢险、抢救的防护用品、医疗设备、交通用具、通讯装备、消防设备、生产和照明的备用电力设备、检测设备、器材、备料配备齐全。

2)应急队伍熟悉燃料供应紧缺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和步骤。

3)检查确认人员疏散通道、集合地点安全可靠,适时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妥善安置。

4)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的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作业或活动。

6.3.4预警结束

燃料储量恢复到正常水平,天气状况好转,燃料资源和运输恢复正常,预警情况已解决,未发生或不可能发展成符合Ⅲ级响应及以上的燃料供应紧缺事故,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直接或授权应急办公室通过网页和短信平宣布预警解除,中止预警行动,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6.4预警结束

当经营管理部发现实际库存煤量超过库存煤量警戒线且后续来煤量比较充足时,汇报燃料部经理,由燃料部经理汇报分管经营的厂领导,由分管经营的厂领导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由预警指挥部宣布预警结束。

7信息报告程序

7.1本厂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8888

突发生事件24小时接警电话:外线025-内线8888?

厂部办公室:外线025-内线8011

集控室值长:外线025-内线8888

辅控室:外线025-内线8288?

设备部:外线025-内线8161

安全监察部:外线外线025-内线8091

消防24小时值班:025-内线8094

7.2即时报告

7.2.1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有关岗位人员应迅速向当值值长和部门负责人汇报,接警人员立即向应急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汇报。

7.2.2发生Ⅳ级事件时,应急归口部门负责人及时宣布启动本部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办公室汇报。

7.2.3发生Ⅲ级事件时,有人员伤亡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把信息向上级单位通报。

7.2.4发生Ⅱ级及以上响应条件的事件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省能监办、江苏省公司报告。

7.2.5报告内容

(1)当厂部实际库存煤量低于维持机组7天正常运行的储煤量时,将成为“燃料告急电厂”,发电部及燃料部报请厂长同意后,由发电部向调度发出告急通知,提出降低机组出力要求。燃料部积极组织燃料进厂,争取尽快补充库存。即使库存煤量下降期间,也应全力保证全厂7天的日常库存底线。

(2)当经营管理部发现实际库存煤量接近库存煤量警戒线且后续来煤量不足时,立即汇报燃料部经理,由燃料部经理立即汇报分管经营的厂领导,由分管经营的厂领导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应对措施。并以厂部的名义向相关政府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燃煤告急的请示。

(3)燃料部、经营管理部或厂部也应立即分别向省公司安生部、燃料管理中心汇报,并根据省公司安生部、燃料管理中心要求向电网调度及有关部门报告,按照职责分工协调铁路抢装、矿方多发,做好催交催运,多渠道组织货源,迅速开展煤炭应急供应工作。

(4)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职责和义务配合燃料应急供应工作,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7.2.5.1内部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地点。

(2)事件原因、性质、范围、严重程度。

(3)事件已造成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4)报告人姓名、单位及通讯电话。

7.2.5.2向上级单位的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名称、事故发生时间、受灾中心位置、企业受灾面积。

(2)事件简要情况。

(3)人员疏散、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4)设备设施、建(构)筑物被破坏情况。

(5)现场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应急人员、应急设备、器材到位情况。

(6)道路交通管制情况.

(7)已采取的措施和救援请求。

8应急响应

8.1启动条件

发生燃料供应紧缺事件时启动本预案。

8.2响应分级

按照燃料供应紧缺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Ⅳ级响应四级。

8.2.1Ⅰ级响应

燃料供应紧缺事件造成全厂停电或全厂全部运行机组停机或跳闸。

8.2.2Ⅱ级响应

燃料供应紧缺事件造成一台运行机组停机或跳闸。

8.2.3Ⅲ级响应

燃料供应紧缺事件造成机组限负荷。

8.2.4Ⅳ级响应

燃料供应紧缺事件造成一般设备事故。

8.3响应程序

8.3.1各级响应由厂长宣布启动,由分管经营的厂领导召开应急会议,组建应急领导小组,指挥领导

小组的常务工作。

8.3.2各岗位人员按照本预案进行处理。

8.3.3各应急小组人员及时进入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8.3.4由发电部负责向省公司安生部汇报并根据安生部要求向电网调度及有关部门报告。

8.3.5由燃料部负责向省公司燃料管理中心汇报同时以厂部名义向相关政府部门汇报,请求政府部

门协调电煤供应紧张的问题。

8.4应急处置

8.4.1燃料数量应急措施

(1)?明确多处煤源齐头并进厂的原则。

(2)?明确异常紧急情况下宁降负荷不停机原则。

(3)?每日由燃料部组织,分管经营的厂领导组织参加燃料供应调度会,集中解决燃料供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各方面关系;

(4)?燃料部派专人驻港随时监控装船情况,并随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5)?燃料部计划调运人员要及时掌握每日海轮的排班情况;

(6)?燃料部派专人深入各供煤单位了解生产情况,矿方存煤质量和数量情况,必要时派驻矿员监督火车装运情况,为有效调控提供保证。

(7)?燃料部派专人深入煤矿产区了解生产、库存等情况,为后续调运提供保证。

(8)?燃料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协调政府部门采取措施保证运输畅通。

8.4.2生产应急措施

(1)?认真做好掺配煤管理与燃烧调整,防止出现因煤质问题而影响机组出力和发生非停。

(2)?加强煤堆测温,烧旧存新,防止自燃。

(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

(4)?全力以赴保障安全生产,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用电需求。

8.4.3扩大应急响应

8.4.3.1现场应急指挥部对事故的发展态势及影响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并随时反馈给上级应急管理部门,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如升级达到启动高一级响应程序条件,应及时提高应急响应界别、改变处置策略,同时向上级和社会救援力量求助。

8.4.3.2初步处理无效果或险情扩大时,应急领导小组调配机动突击队进行抢险救灾,同时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汇报、联系,请求社会力量进行抢险救灾。

8.4.3.3经应急处置后,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下达扩大应急响应命令。

8.4.3.4现场指挥部应随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应立即向地方政府、调度和上级主管单位报告,由应急领导小组协助调配其他应急资源参与处置工作。

8.5应急结束

当实际库存煤量恢复到7天用量时,根据库存和后续来煤情况,由厂长宣布危急情况终止,关闭该应急预案。

9后期处置

9.1由发电部向省调提出申请,启动机组或增加我厂机组出力。

9.2各部门和单位在人身安全不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要坚守岗位,使生产、生活正常进行,按照职责分

工,做好各自的日常工作。

10应急保障

10.1应急队伍

应急队伍包括发电部、维修部、设备部、安监部、厂办负责人等。

10.2应急物资与装备

10.2.1建立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等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10.2.2加强对储备物资的管理,防止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建立与其它单位和供货商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以备物资短缺时,可迅速调入。

10.2.3应急救援物资的调用由应急办统一协调,由设备部负责组织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存、由厂办及物资部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拨和紧急供应。

10.3医疗卫生保障

10.3.1人资部劳保专职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各级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造成人员伤亡特点,组织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

10.4治安保障

10.4.1保安人员负责门卫警戒,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重要物资和设备的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必要时请求柳新派出所协助事故灾难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

10.5经费保障

10.5.1在年初资金预算中设应急救援资金,从成本中列支,预算费用。主要用于应急物资的配备、预案演练、奖励和发生事故时的急用。

10.5.2会同省公司财务部做好应急救援专项费用计划,建立专项应急科目,保证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中各项活动的开支。

10.5.3发生重、特大事故时,若江苏省公司暂时无力承担,由集团公司协调解决,保证有足够的应急救援资金。

10.6通信与信息保障

10.6.1制定应急通信支持保障措施,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都能够通信畅通,信息传递及时。

10.6.2完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系统,以移动电话、固定电话、行政电话、调度电话、无线对讲机为核心,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稳定、可靠的应急通信系统。

10.6.3公布应急汇报电话,并根据职务及任职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联系方式,同时将联系方式发放相关单位。

10.6.4应急指挥部与应急响应人员以及与集团公司、江苏能监办、江苏省公司、电网公司、地方政府办公室、安监局、公安局、消防支队、气象局、地震局、医疗机构等救援力量之间要通过有线电话、微波电话、手机等通信手段,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并做到24小时有人值守。

10.6.5信息管理部门建立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系统以及运行维护机制,并保障信息安全、可靠、及时传输,保证应急响应期间通信联络和信息沟通的需要。

10.7交通运输保障

10.7.1厂办在应急响应时,保证及时调运有关应急救援人员、装备和物资。

10.8医疗卫生保障

10.8.1人资部劳保专职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各级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造成人员伤亡特点,组织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

10.9其他保障

10.9.1成立以行政正职为组长的突发事件领导小组,以及突发事件专项小组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任务、目标和运作程序等。

10.9.2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熟悉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事件处置措施,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

10.9.3配置完善的应急物资和技术装备,建立并落实严密的日常检查、维护等标准化管理制度,使各类事故处于可控状态,应急系统处于完备状态。

10.9.4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针对每一类突发事件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报大唐江苏省公司备案。

10.9.5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以及恢复重建。

11培训和演练

11.1.1将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生产一线人员100%经过心肺复苏法培训,100%经过消防器材使用的培训,电气人员100%经过触电急救培训。

11.1.2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管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程序、应急资源保障情况和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等。

11.1.3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应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11.2预案演练

应急预案的演练方式可以选择实战演练、桌面演练其中的一种,每年年度演练计划制定,全厂应急预案演练每年不少于22次,其中实战演练方式不少于4次,全厂停电和防汛、消防类应急预案演练必须纳入其中。

12附则

12.1术语和定义

12.2预案备案

12.2.1本预案按照要求地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南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江苏能监办等单位评审后备案。

12.2.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至少三年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及时修订,修订后按照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1)当生产规模发生较大变化或进行重大调整;

(2)隶属关系发生变化;

(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重大危险源;

(4)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

(5)应急预案评估报告提出整改要求;

(6)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要求。

(7)本预案由燃料部起草、归口并负责解释。

12.5预案实施

本应急预案自发布日起实施。

篇2: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预案格式

1总则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能安全[2014]508号)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大唐集团制〔2009〕47号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江苏省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大唐南京发电厂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2015版)

1.3适用范围

1.3.1适用于本企业所属生产、生活区域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1.3.2本预案为《大唐南京发电厂综合应急预案》(简称《综合应急预案》)的专项预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综合应急预案》使用。

1.3.3本预案指导传染病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2.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职工的基础作用。各公司、部门、专业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2.2.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本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下,各公司、部门、专业项目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2.2.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部门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统一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部门不同专业队伍的作用,依靠统一协调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2.2.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2.2.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风险的来源、特性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3.2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突发的传染病疫情,可能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或社会秩序、经济发展等,严重时会造成社会动荡,需要紧急采取措施。

4事件分级

4.1重大疫情

发生肺鼠疫病例、霍乱大规模暴发、乙类或丙类传染病流行以及鼠疫、霍乱、炭疽、天花、肉毒杆菌毒素等生物因子污染事件。

4.2较大疫情

发生腺鼠疫病例;发生霍乱小规模暴发疫情;发生新出现的传染病有集中发病趋势的疫情;发生乙类传染病较大规模暴发疫情,即在局部范围内,在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生出血热、伤寒、副伤寒、急性病毒性肝炎、痢疾、发生丙类传染病局部流行倾向。

4.3一般事件

发生霍乱散发病例、带菌者;生新出现的传染病确诊病人;发生乙类、丙类传染病小规模暴发疫情,即在局部范围内,在该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痢疾或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应急组织体系

5.1.1我厂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组员如下

(一)领导小组

总指挥:厂长

副总指挥:副厂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总工程师

成?员:厂长办公室、安监部、设备部、工会、策划部、人资部、财务部、思政部、物资部、维修部、发电部、物业公司、燃料部、粉煤灰运输公司、实业总公司等部门行政正职组成

5.1.2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以及办公室,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应急办公室主任由厂办公室主任担任,安监部、设备部负责人任副主任。

5.1.3突发事件发生时,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并根据现场需要成立现场抢险救援工作组、稳定生产工作组、综合协调工作组、安全保卫工作组、医疗救护工作组、物资供应工作组、善后处理工作组等。分别为:

1.抢险救援工作组

主任:人资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2.稳定生产工作组

主任:思政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3.综合协调工作组

主任:厂长办公室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4.安全保卫工作组

主任:安监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5.医疗救援工作组

主任:人资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6.物资供应工作组

主任:物资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7.善后处理工作组

主任:厂长办公室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5.1.4响应应急机构结构图

?

5.2职责

5.2.1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及集团公司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2)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和部署,负责指挥、协调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和决定应急结束等工作。

(3)统一协调和调度厂内一切有效资源进行事故抢险与应急处理。

(4)接受上一级应急处理指挥部对事故抢险与应急处理资源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5)决定和宣布启动应急预案,负责组建各应急工作组。

(6)提出修订“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负责每年组织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预案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应急演练。对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发生的事件进行决策,调动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7)负责对事故(事件)进行分析,制订反事故措施计划。

5.2.2应急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

(2)组织、督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和演练工作。

(3)负责监督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的落实。

(4)掌握应急处理和恢复情况,组织善后处置工作。

(5)负责汇总、通报事故(事件)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归口管理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及时向地方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等有关单位汇报。

?5.2.3现场应急指挥部职责:

(1)当传染病疫情流行或可能流行启动应急预案时,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示,安排人员协调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将当地政府的指(命)令、卫生主管部门和疾控中心的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和要求,迅速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

(2)安排人员对全体人员进行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隔离以及个人防护等专业的培训,做到对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发现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时,及时联系上级疾控中心,在上级疾控中心专家的指导下对病人或者疑似病人进行隔离和转运,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制做表格分发到各部门,对各部门人员的体温进行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5)配合上级防疫部门调查、登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史;对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情况采取集中隔离或者分散隔离的方法进行医学观察。

(6)对来自疫区的人员(本企业出差,学习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子女)中有可能接触传染病源的人员进行监测,必要时对接触病人或可疑病人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每天进行1-2次常规检查,直到有效隔离期满后解除隔离,并对其它有可能造成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途经、经过路线、接触人员的范围,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

(7)安排人员选择消杀效果好的药品,对发生确诊或可疑病人的疫区、空间、交通工具、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呕吐物、排泄物,进行有效消毒;对不宜使用化学消杀药品消毒的物品,采取其它有效的消杀方法;对价值不大的污染物,采用在指定地点彻底焚烧,深度掩埋(2米以下),防止二次传播。

(8)安排人员准备一定数量防护眼镜、隔离衣、防毒面具、防护手套、口罩等。

5.2.4应急救援现场各工作组职责:

5.2.4.1抢险救援工作组:由应急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组长,由事发部门现场抢险人员、其他分部抢险人员、厂长办公室、安监部、设备部、策划部、人资部、物资部、维修部、发电部、物业公司、燃料部、粉煤灰运输公司、实业总公司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人员伤害的抢险;被困人员的紧急救援;被困人员的紧急疏散;被困物资的抢险;抢修人员的防护用品的使用;抢险、抢修人员的自身安全;设备的抢险、抢修;抢险、抢修中技术支持;灾情过程中生产设备特殊运行方式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应急现场的通信畅通;抢救物资的采购、临时贮存、发放和回收;确保抢救物资质量;为应急救援提供物资保障。

5.2.4.2稳定生产工作组:由当值值长任组长,安监部、设备部、策划部、物资部、维修部、发电部、物业公司、燃料部、粉煤灰运输公司、实业总公司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运行设备的调度和电网的稳定;与省调联系,稳定机组运行;提供灾情引起设备破拆的技术支持;灾情过程中生产设备特殊运行方式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负责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协调生产运行设备的处置和运行操作;组织灾后的设备损失的评估;管辖范围内的设备运行操作;管辖范围内的运行和停役设备及现场的巡检;发现灾情及时汇报;运行设备事故预想的制订;保护事故现场;组织或协助事故调查。

5.2.4.3综合协调工作组:办公室主任任组长,由由厂长办公室、策划部、人资部、财务部、思政部、实业总公司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经总指挥授权向外发布灾情;经总指挥授权,负责联系人力和物资的外部救援;接待外来人员或应对外界媒体;组织救灾全过程的录像摄制;协调与外部应急力量;政府部门的关系;抢险现场人力资源的调配;负责撤离人员的安置;所需救援物资或人员的交通工具的安排;抢险现场,抢险、抢修人员的饮食供应;抢险现场,抢险、抢修人员的物品供应;突发事件信息的统一发布。

5.2.4.4安全保卫组:由安监部主任任组长,由安监部、厂长办公室部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管理;组织监督检查各部室、部门(分部)抢险救灾措施的落实;受灾场所的安全秩序;监督抢险、抢修人员的防护用品的使用;监督和预防次生事故的发生;生产、生活区域的安全警戒;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

5.2.4.5医疗救护组:人资部主任担任组长,由医师、专职等医护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组建抢险现场的医疗救护站;受伤者的紧急救助;与地方医院联手救治;与地方医院联系、护送被救治人员。

5.2.4.6物资供应组:由物资部主任任组长,由财务部主任及专职、策划部主任及专职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调集有效资源,提供最及时、最大限度的物资保障和供应;抢险资金的落实。

5.2.4.7善后处理组:由工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由厂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工会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伤亡员工家属安抚、慰问和补偿;稳定员工情绪,确保生产自救工作顺利进行等工作。

6预防与预警

6.1风险监测

6.1.1?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传染病疫情事件由厂办安排专人负责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及时获取疫情信息。

6.1.2?风险监测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人资部负责搜集、整理、及时监控疫情发展情况,收集汇总各部门人员身体异常情况日报表,对所有可能存在疫情的区域,给予指导各部门进行彻底消毒,并对易感染人群,特别是发热病人给予及时监控及甄别。

6.1.3?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当发现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时,发现人或病人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报告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按照规定要求上报上级各相关单位。

6.2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6.2.1预警分级

传染病疫情事件的传染病疫情人数达到30人及以上时,或造成严重影响时,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理,具体分级如下:

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Ⅰ)级):一次传染病疫情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较大传染病疫情事件(II级):传染病疫情人员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一般传染病疫情事件(III级):一次传染病疫情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6.2.2预警发布程序

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后,疑似病例所在部门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汇报,各部门每天定时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汇报本单位疫情情况(是否有发热病人或情接触情况),如出现疑似病人由人资部专人进行甄别和处置。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根据疑似病例、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发布预警通报,通知各部门作好应急准备。

6.2.3预警发布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

发生传染病或疑似病例后,应对疑似病人及时进行甄别,并予以有效隔离,同时向上级疾病控制部门进行报告,根据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统一专人专车转运至定点治疗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

人资部专职及时将疑似病人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情况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

6.3预警结束

疑似病人经医学观察排除传染病例,或疑似病人经治疗处理后确认康复,厂区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应急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根据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后发布预警结束通报。

7信息报告

7.17.1应急电话

突发生事件24小时接警电话:外线025-内线8888?

厂部办公室:外线025-内线8011

集控室值长:外线025-内线8888

辅控室:外线025-内线8288?

设备部:外线025-内线8161

安全监察部:外线外线025-内线8091

消防24小时值班:025-内线8094

7.2即时报告

7.2.1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有关岗位人员应迅速向当值值长和部门负责人汇报,接警人员立即向应急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汇报。

7.2.2发生Ⅳ级事件时,应急归口部门负责人及时宣布启动本部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办公室汇报。

7.2.3发生Ⅲ级事件时,有人员伤亡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把信息向上级单位通报。

7.2.4发生Ⅱ级及以上响应条件的事件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省能监办、江苏省公司报告。

7.2.5报告内容

7.2.5.1内部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地点。

(2)事件原因、性质、范围、严重程度。

(3)事件已造成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4)报告人姓名、单位及通讯电话。

7.2.5.2向上级单位的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名称、事故发生时间、受灾中心位置、企业受灾面积。

(2)事件简要情况。

(3)人员疏散、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4)设备设施、建(构)筑物被破坏情况。

(5)现场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应急人员、应急设备、器材到位情况。

(6)道路交通管制情况.

(7)已采取的措施和救援请求。

8应急响应

8.1响应分级

应急响应分级按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级别相对应分为四级

发生Ⅰ级和Ⅱ级突发事件时,应急响应由集团公司、省公司组织实施,厂级配合应急响应;

发生Ⅲ级突发事件时,启动厂级应急响应;

发生Ⅳ级突发事件时,启动部门应急响应,各相关部门进入预警状态。

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8.2响应程序

8.2.1?一般事件:当发现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时,发现人或病员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对疑似病人予以有效隔离,同时向上级疾病控制部门进行报告,根据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统一专人专车转运至定点治疗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应急救援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主任作为此级响应启动责任人。

8.2.2?重大疫情和特大疫情:部门发现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报告,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命令启动“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应分别通知应急指挥部人员及应急救援机构的各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理。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作为此级响应启动责任人。

8.3应急处置

8.3.1?当发现传染病突发事件时,发现人或病员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各级健康人员要在不被传染的情况下坚守本职岗位,使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8.3.2发现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向公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报告,并建议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根据情况命令启动“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应分别通知应急指挥部人员及应急救援机构的各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理。宣传部门及时做好宣传工作,稳定职工和病员情绪。

厂办布置安排好人力、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厂工会及二级单位工会应抽调人力做好患者亲友的接待、安抚工作。

各部门接到应急反应的通知后,应按各自的职责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8.3.3?当传染病疫情暴发,虽采取措施但不能有效控制时,为保证生产有序进行,对部分健康的运行、检修和管理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居住,统一食宿,减少外界接触,以保障上述人员不被感染。

8.3.4?应急处置程序流程图见附件

8.3.5?病人的治疗和转运

医护人员带好防护用具,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对所发现的疑似病人,按有关规定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联系或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转运。

转运时用专车将病人转送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将发病情况,诊断或疑似诊断(病历)向收治医院详细介绍,帮助收治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8.3.6扩大应急响应

8.3.6.1现场应急指挥部对事故的发展态势及影响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并随时反馈给上级应急管理部门,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如升级达到启动高一级响应程序条件,应及时提高应急响应界别、改变处置策略,同时向上级和社会救援力量求助。

8.3.6.2初步处理无效果或险情扩大时,应急领导小组调配机动突击队进行抢险救灾,同时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汇报、联系,请求社会力量进行抢险救灾。

8.3.6.3经应急处置后,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下达扩大应急响应命令。

8.3.6.4现场指挥部应随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应立即向地方政府、调度和上级主管单位报告,由应急领导小组协助调配其他应急资源参与处置工作。

8.4应急结束

在本厂所辖区域,应隔离时间段内,已隔离病员均得到有效治疗,且未发生新增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时,由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由组长宣布“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结束。

9后期处置

9.1?“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结束后,按照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原则,及时做好生产、生活恢复工作。

9.2?财务部负责牵头核算救灾发生的费用及后期保险和理赔等工作。

9.3?传染病疫情事件调查组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及时、准确查明传染病疫情的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落实责任制,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9.4?应急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各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总结评估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10应急保障

10.1应急队伍

按照厂《安全生产危急事件管理实施细则》及各部门工作职责,各部门成立相应的应急队伍,并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和演练,做好日常应急准备检查工作,确保危急事件发生后,按照突发事件具体情况和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及时到位,具体实施应急处理工作。

10.2应急物资与装备

10.2.1建立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等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10.2.2加强对储备物资的管理,防止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建立与其它单位和供货商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以备物资短缺时,可迅速调入。

10.2.3应急救援物资的调用由应急办统一协调,由设备部负责组织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存、由厂办及物资部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拨和紧急供应。

10.3医疗卫生保障

10.3.1人资部劳保专职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各级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造成人员伤亡特点,组织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

10.4治安保障

10.4.1保安人员负责门卫警戒,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重要物资和设备的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必要时请求柳新派出所协助事故灾难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

10.5经费保障

10.5.1在年初资金预算中设应急救援资金,从成本中列支,预算费用。主要用于应急物资的配备、预案演练、奖励和发生事故时的急用。

10.5.2会同省公司财务部做好应急救援专项费用计划,建立专项应急科目,保证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中各项活动的开支。

10.5.3发生重、特大事故时,若江苏省公司暂时无力承担,由集团公司协调解决,保证有足够的应急救援资金。

10.6通信与信息保障

10.6.1制定应急通信支持保障措施,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都能够通信畅通,信息传递及时。

10.6.2完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系统,以移动电话、固定电话、行政电话、调度电话、无线对讲机为核心,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稳定、可靠的应急通信系统。

10.6.3公布应急汇报电话,并根据职务及任职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联系方式,同时将联系方式发放相关单位。

10.6.4应急指挥部与应急响应人员以及与集团公司、江苏能监办、江苏省公司、电网公司、地方政府办公室、安监局、公安局、消防支队、气象局、地震局、医疗机构等救援力量之间要通过有线电话、微波电话、手机等通信手段,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并做到24小时有人值守。

10.6.5信息管理部门建立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系统以及运行维护机制,并保障信息安全、可靠、及时传输,保证应急响应期间通信联络和信息沟通的需要。

10.7交通运输保障

10.7.1厂办在应急响应时,保证及时调运有关应急救援人员、装备和物资。

10.8医疗卫生保障

10.8.1人资部劳保专职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各级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造成人员伤亡特点,组织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

10.9其他保障

10.9.1成立以行政正职为组长的突发事件领导小组,以及突发事件专项小组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任务、目标和运作程序等。

10.9.2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熟悉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事件处置措施,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

10.9.3配置完善的应急物资和技术装备,建立并落实严密的日常检查、维护等标准化管理制度,使各类事故处于可控状态,应急系统处于完备状态。

10.9.4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针对每一类突发事件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报大唐江苏省公司备案。

10.9.5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以及恢复重建。

11培训和演练

11.1.1将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生产一线人员100%经过心肺复苏法培训,100%经过消防器材使用的培训,电气人员100%经过触电急救培训。

11.1.2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管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程序、应急资源保障情况和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等。

11.1.3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应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11.2预案演练

应急预案的演练方式可以选择实战演练、桌面演练其中的一种,每年年度演练计划制定,全厂应急预案演练每年不少于22次,其中实战演练方式不少于4次,全厂停电和防汛、消防类应急预案演练必须纳入其中。

12附则

12.1术语和定义

12.1.1传染病

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并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有的可导致后遗症、残疾或死亡。

12.1.2传染源

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在体内生长、繁殖,然后排出体外,再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其他人或动物,这些能将病原体播散到外界的人或动物就是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被感染的人和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

12.1.3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再进入另一个易感者所经历的路程和方式。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播途径,有的传染病有几个传播途径。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1)空气传播(2)水源、食物传播(3)接触传播(4)生物媒介传播(5)血液及其制品传播(6)经土壤传播(7)垂直传播

12.1.4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对某种传染病易感的人群整体。易感者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整体中的某个人。易感者的抵抗力超低,其易感性就越高。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就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

12.1.5甲类传染病

是指鼠疫、霍乱。

12.1.6乙类传染病

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肺结核、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又增加了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12.1.7丙类传染病

是指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12.2预案备案

12.2.1本预案按照要求地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南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江苏能监办等单位评审后备案。

12.2.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至少三年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及时修订,修订后按照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1)当生产规模发生较大变化或进行重大调整;

(2)隶属关系发生变化;

(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重大危险源;

(4)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

(5)应急预案评估报告提出整改要求;

(6)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要求。

(7)本预案由人资部制定、归口并负责解释。

12.5预案实施

本应急预案自发布日起实施。

篇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预案格式

1总则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能安全[2014]508号)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大唐集团制〔2009〕47号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江苏省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大唐南京发电厂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2015版)

1.3适用范围

.3.1适用于本企业所属生产、生活区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1.3.2本预案为《大唐南京发电厂综合应急预案》(简称《综合应急预案》)的专项预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综合应急预案》使用。

1.3.3本预案指导生产、生活区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2.1?统一领导、分级响应的原则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发生后,应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尽快判定事件性质,评估其危害度,并根据疾病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已有的疾病控制实践经验,选择适宜的应急处置措施。

2.2?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病因调查并重原则

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采取适当措施的同时,应尽快查找致病原因。对有些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别是新出现的传染病暴发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查明病原的,应尽快查明传播途径及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病因),以控制疫情蔓延。

2.3?调查与控制兼顾原则

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处置,需坚持调查和控制并举的原则。在事件的不同阶段,应根据事件的变化调整调查和控制的侧重点。若流行病学病因(主要指传染源或污染来源、传播途径或暴露方式、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不明,应以调查为重点,尽快查清事件的原因。流行病学病因查清后,应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2.4?快速响应与规范调查相结合原则

对危害严重的群体性不明原因事件应尽快做出响应,采取控制措施。同时,按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步骤规范地开展调查。

2.5?事件信息发布与公众引导原则

调查处置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及时利用广播、板报、局域信息网等媒体宣传注意事项,并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社区进行沟通,充分利用、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媒体已介入或群众反响较大的事件,正确对待社会传言,防止事件恶化。按规定权限,及时公布事件有关信息,并利用媒体向公众宣传防病知识,传达政府对群众的关心,正确引导职工和家属积极参与疾病控制工作。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风险的来源、特性

突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具有发病快、人数多的特点。

3.2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突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因为致病的原因不明,会造成社会的恐慌,影响较大。

4事件分级

4.1?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当厂内职工和家属50人以上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2?较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当厂内职工和家属30人以上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3?一般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当厂内职工和家属10人以上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应急组织体系

5.1.1我厂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组员如下

(一)领导小组

总指挥:厂长

副总指挥:副厂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总工程师

成?员:厂长办公室、安监部、设备部、工会、策划部、人资部、财务部、思政部、物资部、维修部、发电部、物业公司、燃料部、粉煤灰运输公司、实业总公司等部门行政正职组成

5.1.2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以及办公室,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应急办公室主任由厂办公室主任担任,安监部、设备部负责人任副主任。

5.1.3突发事件发生时,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并根据现场需要成立现场抢险救援工作组、稳定生产工作组、综合协调工作组、安全保卫工作组、医疗救护工作组、物资供应工作组、善后处理工作组等。分别为:

1.抢险救援工作组

主任:人资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2.稳定生产工作组

主任:思政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3.综合协调工作组

主任:厂长办公室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4.安全保卫工作组

主任:安监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5.医疗救援工作组

主任:人资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6.物资供应工作组

主任:物资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7.善后处理工作组

主任:厂长办公室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5.1.4响应应急机构结构图

?

5.2职责

5.2.1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及集团公司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2)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和部署,负责指挥、协调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和决定应急结束等工作。

(3)统一协调和调度厂内一切有效资源进行事故抢险与应急处理。

(4)接受上一级应急处理指挥部对事故抢险与应急处理资源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5)决定和宣布启动应急预案,负责组建各应急工作组。

(6)提出修订“群体性不明原因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负责每两年组织群体性不明原因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培训,监督检查各部门应急演练。对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发生的事件进行决策,统一指挥、协调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调动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7)负责对事故(事件)进行分析,制订反事故措施计划。

5.2.2应急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

(2)组织、督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和演练工作。

(3)负责监督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的落实。

(4)掌握应急处理和恢复情况,组织善后处置工作。

(5)负责汇总、通报事故(事件)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归口管理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及时向地方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等有关单位汇报。

5.2.3现场应急指挥部职责:

(1)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病例时,联系医务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在上级防疫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对病人进行隔离和转运,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制做表格分发到各部门,对各部门人员的体温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3)安排人员配合上级防疫部门调查登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史;对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情况采取集中隔离或者分散隔离的方法进行医学观察。

(4)选择消杀效果好的药品,对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疫区,空间,交通工具,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呕吐物,排泄物,进行有效消毒;对不宜使用化学消杀药品消毒的物品,采取其它有效的消杀方法;对价值不大的污染物,采用在指定地点彻底焚烧,深度掩埋(2米以下),防止二次传播

(5)对需进入的非本厂人员进行初步筛查。

(6)当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可能流行,启动应急预案时,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示,协调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将当地政府的指(命)令,卫生主管部门和疾控中心的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和要求,迅速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

5.2.4应急救援现场各工作组职责:

5.2.4.1抢险救援工作组:由应急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组长,由事发部门现场抢险人员、其他分部抢险人员、厂长办公室、安监部、设备部、策划部、人资部、物资部、维修部、发电部、物业公司、燃料部、粉煤灰运输公司、实业总公司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人员伤害的抢险;被困人员的紧急救援;被困人员的紧急疏散;被困物资的抢险;抢修人员的防护用品的使用;抢险、抢修人员的自身安全;设备的抢险、抢修;抢险、抢修中技术支持;灾情过程中生产设备特殊运行方式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应急现场的通信畅通;抢救物资的采购、临时贮存、发放和回收;确保抢救物资质量;为应急救援提供物资保障。

5.2.4.2稳定生产工作组:由当值值长任组长,安监部、设备部、策划部、物资部、维修部、发电部、物业公司、燃料部、粉煤灰运输公司、实业总公司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运行设备的调度和电网的稳定;与省调联系,稳定机组运行;提供灾情引起设备破拆的技术支持;灾情过程中生产设备特殊运行方式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负责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协调生产运行设备的处置和运行操作;组织灾后的设备损失的评估;管辖范围内的设备运行操作;管辖范围内的运行和停役设备及现场的巡检;发现灾情及时汇报;运行设备事故预想的制订;保护事故现场;组织或协助事故调查。

5.2.4.3综合协调工作组:办公室主任任组长,由由厂长办公室、策划部、人资部、财务部、思政部、实业总公司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经总指挥授权向外发布灾情;经总指挥授权,负责联系人力和物资的外部救援;接待外来人员或应对外界媒体;组织救灾全过程的录像摄制;协调与外部应急力量;政府部门的关系;抢险现场人力资源的调配;负责撤离人员的安置;所需救援物资或人员的交通工具的安排;抢险现场,抢险、抢修人员的饮食供应;抢险现场,抢险、抢修人员的物品供应;突发事件信息的统一发布。

5.2.4.4安全保卫组:由安监部主任任组长,由安监部、厂长办公室部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管理;组织监督检查各部室、部门(分部)抢险救灾措施的落实;受灾场所的安全秩序;监督抢险、抢修人员的防护用品的使用;监督和预防次生事故的发生;生产、生活区域的安全警戒;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

5.2.4.5医疗救护组:人资部主任担任组长,由医师、专职等医护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组建抢险现场的医疗救护站;受伤者的紧急救助;与地方医院联手救治;与地方医院联系、护送被救治人员。

5.2.4.6物资供应组:由物资部主任任组长,由财务部主任及专职、策划部主任及专职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调集有效资源,提供最及时、最大限度的物资保障和供应;抢险资金的落实。

5.2.4.7善后处理组:由工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由厂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工会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伤亡员工家属安抚、慰问和补偿;稳定员工情绪,确保生产自救工作顺利进行等工作。

6预防与预警

6.1风险监测

厂办根据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监测数据及信息,及时进行收集汇总、科学分析、综合评估,早期发现潜在隐患。

医务人员按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对病人筛选,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建立三级监测网络:人资部(一级);车间工会(二级);基层班组(三级)。

各级监测责任人要根据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例监测,每日定时报告监测情况。

6.2?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6.2.1?预警分级;

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三级预警:Ⅰ级(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Ⅱ级(较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Ⅲ级(一般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6.2.2?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后,所在部门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汇报,并每天定时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汇报本单位疫情情况(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根据疑似病例、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发面预警通报,通知各部门作好应急准备,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

6.2.3?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后,对疑似病人及时进行甄别,并予以有效隔离,同时向上级疾病控制部门进行报告,根据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统一专人专车转运至定点治疗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

6.2.4及时将疑似病人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情况上报,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党委、厂部通报厂区的疫情变化。

6.3?预警结束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病人经医学观察确诊病因,或疑似病人经治疗处理后确认康复,厂区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应急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根据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后发布预警结束通报。

7信息报告

7.17.1应急电话

突发生事件24小时接警电话:外线025-内线8888?

厂部办公室:外线025-内线8011

集控室值长:外线025-内线8888

辅控室:外线025-内线8288?

设备部:外线025-内线8161

安全监察部:外线外线025-内线8091

消防24小时值班:025-内线8094

7.2即时报告

7.2.1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有关岗位人员应迅速向当值值长和部门负责人汇报,接警人员立即向应急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汇报。

7.2.2发生Ⅳ级事件时,应急归口部门负责人及时宣布启动本部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办公室汇报。

7.2.3发生Ⅲ级事件时,有人员伤亡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把信息向上级单位通报。

7.2.4发生Ⅱ级及以上响应条件的事件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省能监办、江苏省公司报告。

7.2.5报告内容

7.2.5.1内部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地点。

(2)事件原因、性质、范围、严重程度。

(3)事件已造成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4)报告人姓名、单位及通讯电话。

7.2.5.2向上级单位的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名称、事故发生时间、受灾中心位置、企业受灾面积。

(2)事件简要情况。

(3)人员疏散、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4)设备设施、建(构)筑物被破坏情况。

(5)现场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应急人员、应急设备、器材到位情况。

(6)道路交通管制情况.

(7)已采取的措施和救援请求。

8应急响应

8.1?响应分级

一般事件:当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发现人或病员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通知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日常管理机构人员向应急指挥部报告,联动厂工会、物业公司、车辆管理中心、居委会、思政部。

重大疫情和特大疫情:部门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应立即向厂部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报告,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命令启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应分别通知应急指挥部人员及应急救援机构的各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理。

8.2?响应程序

8.2.1?一般事件:当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发现人或病员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通知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日常管理办公室对其进行甄别并有效隔离,同时向上级疾病控制部门进行报告,根据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统一专人专车转运至定点治疗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

8.2.2?较大疫情和重大疫情:部门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应立即向厂部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报告,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命令启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应分别通知应急指挥部人员及应急救援机构的各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理。

8.2.3?响应行动流程图见附件

8.2.4?厂办按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及时、准确向上级单位、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电力监管等机构报告疫情情况。

8.2.5?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报告内容见附件

8.2.6扩大应急响应

8.2.6.1现场应急指挥部对事故的发展态势及影响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并随时反馈给上级应急管理部门,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如升级达到启动高一级响应程序条件,应及时提高应急响应界别、改变处置策略,同时向上级和社会救援力量求助。

8.2.6.2初步处理无效果或险情扩大时,应急领导小组调配机动突击队进行抢险救灾,同时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汇报、联系,请求社会力量进行抢险救灾。

8.2.6.3经应急处置后,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下达扩大应急响应命令。

8.2.6.4现场指挥部应随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应立即向地方政府、调度和上级主管单位报告,由应急领导小组协助调配其他应急资源参与处置工作。

8.3?应急处置

8.3.1?当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发现人或病员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通知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应急处理工作应实行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科学有序、及时有效控制事态发展的原则,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尽快判定事件性质,评估其危害度,并根据疾病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已有的疾病控制实践经验,选择适宜的应急处置措施。

8.3.2?启动预案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启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理预案。根据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级别、处理需要,各部门及时到现场配合协调处理。

8.3.3?应急到位

接到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报告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需要,在厂内调集征用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立即派出医务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等应急处理,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提请派出专家进行指导和协助开展工作。

8.3.4?初步核实、分析病因、调查与控制兼顾

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进一步核实,对所有患者进行个案调查。了解流行病学史、体征和检验结果,追寻共性特征在采取适当措施的同时,应尽快查找致病原因。。

通过现场疫情调查、环境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分析探索引起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因。对有些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别是新出现的传染病暴发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查明病原的,应尽快查明传播途径及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病因),以控制疫情蔓延。

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处置,需坚持调查和控制并举的原则。在事件的不同阶段,应根据事件的变化调整调查和控制的侧重点。若流行病学病因(主要指传染源或污染来源、传播途径或暴露方式、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不明,应以调查为重点,尽快查清事件的原因。流行病学病因查清后,应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8.3.5?寻找病因线索

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临床治疗结果及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为判定疾病主要影响的器官、病原种类、影响流行的环节提供最基本的线索。病因线索的调查先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查找病因线索,然后逐步细化。

(1)根据起病方式、发热(热度、热程、热型)、病情进展、常规检验结果,判定是感染性疾病,还是非感染性疾病;

(2)考虑为感染性疾病时,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诊断性治疗反应,进一步判定是细菌性、病毒性,还是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再判定有无传染性,然后通过临床综合分析提出可疑的病原;

(3)考虑为非感染性疾病时,需先判定是否为中毒。各类中毒都有相应的靶器官,根据疾病发生经过、毒性特点确定中毒的可能性。同时结合进食、职业史等暴露资料,寻找可能引起中毒的毒物线索。

综合分析疾病的分布信息,以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在合理的、能被调查事实所支持的、能解释大多数病例的前提下提出病因假设,包括致病因子、危险因素及其来源、传播方式(或载体)、高危人群等。

8.3.6?综合控制措施

(1)救治危重病人,隔离治疗病人和疑似病人。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寻找共同暴露者。

(3)排查可疑致病源。

(4)对疫点的处理,对可能污染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

(5)启动预警机制,进行公众健康教育。

(6)做好医护人员的合理防护。

(7)应急救援工作人员进入疫区时,应先喷洒消毒、杀虫剂,开辟工作人员进入的安全通道,对工作人员采取保护性预防措施,对疫点和可能污染地区采样、进行现场检测。

(8)重症病人、其他病人和疑似病人应立即送隔离医院治疗。治疗前必须先采集相关标本,立即封锁疫点,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虫、灭鼠,配置必要的隔离防护设施。

(9)根据初步调查结果,确定隔离范围,提出大、小隔离圈及警戒圈的设置意见,报当地政府应急指挥机构批准。

(10)严格实施消毒,谨慎处理人、畜尸体。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根据需要采集有关检验标本。

(11)病人家属和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在洗澡更衣后,送往隔离场所留验、观察,并采取预防性服药等措施。新设立的隔离场所使用前须进行消毒、杀虫、灭鼠,配置必要的隔离防护设施。

(12)疫点周围小隔离圈内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场所、环境、动植物等须进行消毒、杀虫、灭鼠等卫生学处理。

(13)对大、小隔离圈内的人群应进行全面的检诊、检疫,并酌情给予化学药物预防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如发现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应立即送往隔离医院治疗或隔离场所留检,观察。全面搜索大隔离圈的患病动物和动物尸体,所有动物应一律圈养。

(14)对疫点、小隔离圈及现场临时隔离场所的消毒、杀虫、灭鼠效果进行检测。根据需要捕抓动物、昆虫标本送检。积极开展卫生防病宣传,加强食品、饮用水的卫生管理。

(15)参加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按要求进行防护,每天工作结束后用水彻底清洗身体,并接受医学检诊。

(16)当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暴发不能有效控制时,为保证生产有序进行,对部分健康的运行、检修和管理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居住,统一食宿,减少外界接触,以保障上述人员不被感染。

8.3.7开展群防群控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时,家委会应当组织、发动群众,团结协作,群防群控,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及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疏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职工和家属宣传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8.3.8健康教育和技术培训

(1)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地区要迅速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综合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做好自我防护,尽量避免与可疑病例接触,发生类似症状时及时主动就医。

(2)针对事件性质,有针对性的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消除公众恐慌心理,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3)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及时组织相应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敏感性。

8.3.9开展医疗救治

当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在开展病因推断、采取综合控制措施的同时,启动医疗救治工作机制,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别管理,对疑似患者及时排除或确诊。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和医疗废物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同时做好疫情报告。

8.3.10资料整理归档

(1)报告记录;

(2)应急处理机构组织形式及成员单位名单;

(3)调查处理方案;

(4)调查及检验、诊断记录和结果材料;

(5)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材料;

(6)总结及其它调查结案材料。

8.3.11应急处置程序流程见附件

8.4应急结束

在本厂所辖区域,应隔离时间段内,已隔离病员均得到有效治疗,且未发生新增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时,由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由组长或当地县级以上政府官员宣布“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结束。

9后期处置

9.1“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结束后,按照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原则,及时做好生产、生活恢复工作。

9.2财务部负责牵头核算救灾发生的费用及后期保险和理赔等工作。

9.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调查组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及时、准确查明传染病疫情的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落实责任制,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9.4应急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各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总结评估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10应急保障

10.1应急队伍

按照厂《安全生产危急事件管理实施细则》及各部门工作职责,各部门成立相应的应急队伍,并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和演练,做好日常应急准备检查工作,确保危急事件发生后,按照突发事件具体情况和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及时到位,具体实施应急处理工作。

10.2应急物资与装备

10.2.1建立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等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10.2.2加强对储备物资的管理,防止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建立与其它单位和供货商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以备物资短缺时,可迅速调入。

10.2.3应急救援物资的调用由应急办统一协调,由设备部负责组织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存、由厂办及物资部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拨和紧急供应。

10.3医疗卫生保障

10.3.1人资部劳保专职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各级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造成人员伤亡特点,组织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

10.4治安保障

10.4.1保安人员负责门卫警戒,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重要物资和设备的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必要时请求柳新派出所协助事故灾难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

10.5经费保障

10.5.1在年初资金预算中设应急救援资金,从成本中列支,预算费用。主要用于应急物资的配备、预案演练、奖励和发生事故时的急用。

10.5.2会同省公司财务部做好应急救援专项费用计划,建立专项应急科目,保证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中各项活动的开支。

10.5.3发生重、特大事故时,若江苏省公司暂时无力承担,由集团公司协调解决,保证有足够的应急救援资金。

10.6通信与信息保障

10.6.1制定应急通信支持保障措施,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都能够通信畅通,信息传递及时。

10.6.2完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系统,以移动电话、固定电话、行政电话、调度电话、无线对讲机为核心,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稳定、可靠的应急通信系统。

10.6.3公布应急汇报电话,并根据职务及任职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联系方式,同时将联系方式发放相关单位。

10.6.4应急指挥部与应急响应人员以及与集团公司、江苏能监办、江苏省公司、电网公司、地方政府办公室、安监局、公安局、消防支队、气象局、地震局、医疗机构等救援力量之间要通过有线电话、微波电话、手机等通信手段,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并做到24小时有人值守。

10.6.5信息管理部门建立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系统以及运行维护机制,并保障信息安全、可靠、及时传输,保证应急响应期间通信联络和信息沟通的需要。

10.7交通运输保障

10.7.1厂办在应急响应时,保证及时调运有关应急救援人员、装备和物资。

10.8医疗卫生保障

10.8.1人资部劳保专职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各级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造成人员伤亡特点,组织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

10.9其他保障

10.9.1成立以行政正职为组长的突发事件领导小组,以及突发事件专项小组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任务、目标和运作程序等。

10.9.2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熟悉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事件处置措施,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

10.9.3配置完善的应急物资和技术装备,建立并落实严密的日常检查、维护等标准化管理制度,使各类事故处于可控状态,应急系统处于完备状态。

10.9.4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针对每一类突发事件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报大唐江苏省公司备案。

10.9.5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以及恢复重建。

11培训和演练

11.1.1将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生产一线人员100%经过心肺复苏法培训,100%经过消防器材使用的培训,电气人员100%经过触电急救培训。

11.1.2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管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程序、应急资源保障情况和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等。

11.1.3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应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11.2预案演练

应急预案的演练方式可以选择实战演练、桌面演练其中的一种,每年年度演练计划制定,全厂应急预案演练每年不少于22次,其中实战演练方式不少于4次,全厂停电和防汛、消防类应急预案演练必须纳入其中。

12附则

12.1术语和定义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12.2?预案备案

本预案经应急指挥部审批后上报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上级单位备案。

12.3预案修订

本预案应适时进行修订,最长期限不超过三年。

12.4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制订、解释。

12.5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篇4: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格式

1总则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能安全[2014]508号)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大唐集团制〔2009〕47号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江苏省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大唐南京发电厂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2015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9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第376号令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8号

1.3适用范围

1.3.1适用于本企业所属生产、生活区域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1.3.2本预案为《大唐南京发电厂综合应急预案》(简称《综合应急预案》)的专项预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综合应急预案》使用。

1.3.3本预案指导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2.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职工的基础作用。各公司、部门、专业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2.2.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本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下,各公司、部门、专业项目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2.2.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部门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统一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部门不同专业队伍的作用,依靠统一协调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2.2.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2.2.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风险的来源、特性

3.1.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

3.1.2真菌毒素中毒: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入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

3.1.3动物性食物中毒: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如河豚中毒、猪甲状腺中毒。

3.1.4植物性食物中毒:一般因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去掉。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曼陀罗、银杏、苦杏仁、桐油等。

3.1.5化学性食物中毒:食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是: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一般进食后不久发病,常有群体性相同的临床表现。

3.2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食物中毒事件可能造成职工、家属健康严重损害和影响安全生产。

4事件分级

4.1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

4.2较大食物中毒事件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人,或食物中毒导致死亡病例。

4.3一般食物中毒事件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应急组织体系

5.1.1我厂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组员如下

(一)领导小组

总指挥:厂长

副总指挥:副厂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总工程师

成?员:厂长办公室、安监部、设备部、工会、策划部、人资部、财务部、思政部、物资部、维修部、发电部、物业公司、燃料部、粉煤灰运输公司、实业总公司等部门行政正职组成

5.1.2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以及办公室,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应急办公室主任由厂办公室主任担任,安监部、设备部负责人任副主任。

5.1.3突发事件发生时,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并根据现场需要成立现场抢险救援工作组、稳定生产工作组、综合协调工作组、安全保卫工作组、医疗救护工作组、物资供应工作组、善后处理工作组等。分别为:

1.抢险救援工作组

主任:人资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2.稳定生产工作组

主任:思政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3.综合协调工作组

主任:厂长办公室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4.安全保卫工作组

主任:安监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5.医疗救援工作组

主任:人资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6.物资供应工作组

主任:物资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7.善后处理工作组

主任:厂长办公室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5.1.4响应应急机构结构图

?

5.2职责

5.2.1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及集团公司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2)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和部署,负责指挥、协调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和决定应急结束等工作。

(3)统一协调和调度厂内一切有效资源进行事故抢险与应急处理。

(4)接受上一级应急处理指挥部对事故抢险与应急处理资源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5)决定和宣布启动应急预案,负责组建各应急工作组。

(6)负责组织和领导本部门人员组成食物中毒事件救援队,对未入院病人进行现场催吐,尽快通知或积极将同次进食人员送到医院进行救治,防止误食人员病情加重或发生人身死亡事故;及时了解掌握中毒人员数量、中毒地点和范围,根据事故程度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

(7)负责对事故(事件)进行分析,制订反事故措施计划。

5.2.2应急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

(2)组织、督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和演练工作。

(3)负责监督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的落实。

(4)掌握应急处理和恢复情况,组织善后处置工作。

(5)负责汇总、通报事故(事件)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归口管理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及时向地方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等有关单位汇报。

?5.2.3现场应急指挥部职责:

(1)接受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命令,具体负责现场的组织、指挥和调度。

(2)对未入院病人进行现场催吐,尽快通知或积极将同次进食人员送到医院进行救治,防止误食人员病情加重或发生人身死亡事故;

(3)及时、全面了解掌握食物中毒人员数量、中毒地点和范围,根据食物中毒事故发展的趋势,及时调整救援方案。确保科学、有效、有序施救,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4)医务人员应及时对病员进行救治,分析中毒产生因素,采取相应救治方案,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根据事件情况及时向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将危重病人转入市内定点医院救治。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发现同次进食人员发病,有可能构成食物中毒事件的,应及时通知生活服务省公司采取相应措施。

(5)将造成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所售食品及库存食品和本单位常用有害物品(如灭虫、灭鼠药等)进行封存,配合职能部门做好对事件的调查。

(4)组织涉及食物中毒相关中的食品留样的处置,及时送职工医院或疾控中心化验。

(5)调动、协调应急工作组参与救援工作。

(6)具体负责应急后期处置工作,制定现场恢复的措施做好现场食品、盛放食品容器的保护工作。

(7)由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授权,救援结束后,宣布应急结束。

5.2.3现场应急指挥部职责:

(1)当传染病疫情流行或可能流行启动应急预案时,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示,安排人员协调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将当地政府的指(命)令、卫生主管部门和疾控中心的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和要求,迅速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

(2)安排人员对全体人员进行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隔离以及个人防护等专业的培训,做到对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发现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时,及时联系上级疾控中心,在上级疾控中心专家的指导下对病人或者疑似病人进行隔离和转运,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制做表格分发到各部门,对各部门人员的体温进行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5)配合上级防疫部门调查、登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史;对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情况采取集中隔离或者分散隔离的方法进行医学观察。

(6)对来自疫区的人员(本企业出差,学习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子女)中有可能接触传染病源的人员进行监测,必要时对接触病人或可疑病人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每天进行1-2次常规检查,直到有效隔离期满后解除隔离,并对其它有可能造成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途经、经过路线、接触人员的范围,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

(7)安排人员选择消杀效果好的药品,对发生确诊或可疑病人的疫区、空间、交通工具、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呕吐物、排泄物,进行有效消毒;对不宜使用化学消杀药品消毒的物品,采取其它有效的消杀方法;对价值不大的污染物,采用在指定地点彻底焚烧,深度掩埋(2米以下),防止二次传播。

(8)安排人员准备一定数量防护眼镜、隔离衣、防毒面具、防护手套、口罩等。

5.2.4应急救援现场各工作组职责:

5.2.4.1抢险救援工作组:由应急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组长,由事发部门现场抢险人员、其他分部抢险人员、厂长办公室、安监部、设备部、策划部、人资部、物资部、维修部、发电部、物业公司、燃料部、粉煤灰运输公司、实业总公司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人员伤害的抢险;被困人员的紧急救援;被困人员的紧急疏散;被困物资的抢险;抢修人员的防护用品的使用;抢险、抢修人员的自身安全;设备的抢险、抢修;抢险、抢修中技术支持;灾情过程中生产设备特殊运行方式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应急现场的通信畅通;抢救物资的采购、临时贮存、发放和回收;确保抢救物资质量;为应急救援提供物资保障。

5.2.4.2稳定生产工作组:由当值值长任组长,安监部、设备部、策划部、物资部、维修部、发电部、物业公司、燃料部、粉煤灰运输公司、实业总公司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运行设备的调度和电网的稳定;与省调联系,稳定机组运行;提供灾情引起设备破拆的技术支持;灾情过程中生产设备特殊运行方式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负责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协调生产运行设备的处置和运行操作;组织灾后的设备损失的评估;管辖范围内的设备运行操作;管辖范围内的运行和停役设备及现场的巡检;发现灾情及时汇报;运行设备事故预想的制订;保护事故现场;组织或协助事故调查。

5.2.4.3综合协调工作组:办公室主任任组长,由由厂长办公室、策划部、人资部、财务部、思政部、实业总公司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经总指挥授权向外发布灾情;经总指挥授权,负责联系人力和物资的外部救援;接待外来人员或应对外界媒体;组织救灾全过程的录像摄制;协调与外部应急力量;政府部门的关系;抢险现场人力资源的调配;负责撤离人员的安置;所需救援物资或人员的交通工具的安排;抢险现场,抢险、抢修人员的饮食供应;抢险现场,抢险、抢修人员的物品供应;突发事件信息的统一发布。

5.2.4.4安全保卫组:由安监部主任任组长,由安监部、厂长办公室部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管理;组织监督检查各部室、部门(分部)抢险救灾措施的落实;受灾场所的安全秩序;监督抢险、抢修人员的防护用品的使用;监督和预防次生事故的发生;生产、生活区域的安全警戒;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

5.2.4.5医疗救护组:人资部主任担任组长,由医师、专职等医护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组建抢险现场的医疗救护站;受伤者的紧急救助;与地方医院联手救治;与地方医院联系、护送被救治人员。

5.2.4.6物资供应组:由物资部主任任组长,由财务部主任及专职、策划部主任及专职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调集有效资源,提供最及时、最大限度的物资保障和供应;抢险资金的落实。

5.2.4.7善后处理组:由工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由厂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工会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伤亡员工家属安抚、慰问和补偿;稳定员工情绪,确保生产自救工作顺利进行等工作。

6预防与预警

6.1风险监测

应急救援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食物中毒事件的日常监测工作,定期收集整理重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数据及其主要症状体诊相关信息,对重点食品、生活用水和食源性疾病进行监测。

应急救援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接到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后,要详细询问事件发生的情况以及报告人、联系电话等,填写专用记录表格,根据报告程序立即向应急指挥部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食物中毒事件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发展趋势和涉及范围、人员伤亡与危害程度等情况;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初步推断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以及已经采取的控制措施等。

6.2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6.2.1?预警级别

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三级预警: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具体情况如下:

⑴一般:中毒人数3-9人,没有死亡病例的;

⑵较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⑶重大: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

6.2.2?预警发布

根据监测所获得的信息,按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其对职工和家属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提出相应级别的预警。

6.2.3?应对程序和措施

发现食物中毒事件病例后,病例所在部门应立即应急救援日常管理

机构人员汇报,并每天定时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汇报本单位食物中毒事件情况(是否有食物中毒病人或与食物中毒者共同进食情况),如出现疑似病人由医院进行甄别和处置。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根据上述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发布预警通报,通知各部门作好应急准备,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

6.2.4?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及时将食物中毒病人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情况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党委、厂部报告。

6.3预警结束

疑似病人经医学观察排除中毒病例,或疑似病人经治疗处理后确认康复,厂区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应急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根据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后发布预警结束通报。

信息报告

7信息报告

7.1应急电话

突发生事件24小时接警电话:外线025-内线8888?

厂部办公室:外线025-内线8011

集控室值长:外线025-内线8888

辅控室:外线025-内线8288?

设备部:外线025-内线8161

安全监察部:外线外线025-内线8091

消防24小时值班:025-内线8094

7.2即时报告

7.2.1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有关岗位人员应迅速向当值值长和部门负责人汇报,接警人员立即向应急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汇报。

7.2.2发生Ⅳ级事件时,应急归口部门负责人及时宣布启动本部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办公室汇报。

7.2.3发生Ⅲ级事件时,有人员伤亡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把信息向上级单位通报。

7.2.4发生Ⅱ级及以上响应条件的事件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省能监办、江苏省公司报告。

7.2.5报告内容

7.2.5.1内部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地点。

(2)事件原因、性质、范围、严重程度。

(3)事件已造成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4)报告人姓名、单位及通讯电话。

7.2.5.2向上级单位的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名称、事故发生时间、受灾中心位置、企业受灾面积。

(2)事件简要情况。

(3)人员疏散、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4)设备设施、建(构)筑物被破坏情况。

(5)现场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应急人员、应急设备、器材到位情况。

(6)道路交通管制情况.

(7)已采取的措施和救援请求。

8应急响应

8.1响应分级

8.1.1?一般中毒事件:当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发现人或病员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通知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物业公司经理作为此级响应责任人向应急指挥部报告,联动卫生人员、工会、车辆管理中心、宣传部门。

8.1.2?较大和重大中毒事件:物业公司、卫生人员发现食物中毒事件时,应立即向厂部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报告,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命令启动“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应分别通知应急指挥部人员及应急救援机构的各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理。

8.2响应程序

8.2.1?当发现食物中毒事件时,发现人或病员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进食人员等),通知食品加工单位和物业公司。

8.2.2?食品加工单位如发现本单位生产食品构成食物中毒事件时,应立即向物业公司或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报告,并请求启动“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8.2.3?物业公司接到报告后,根据中毒症状和中毒人数,构成食物中毒事件的,应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汇报,并建议启动“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8.2.4?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命令启动“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应分别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及应急救援机构的各部门人员,参加应急救援。

8.2.5?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上级单位、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电力监管等机构报告食物中毒事件情况。

8.2.6扩大应急响应

8.2.6.1现场应急指挥部对事故的发展态势及影响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并随时反馈给上级应急管理部门,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如升级达到启动高一级响应程序条件,应及时提高应急响应界别、改变处置策略,同时向上级和社会救援力量求助。

8.2.6.2初步处理无效果或险情扩大时,应急领导小组调配机动突击队进行抢险救灾,同时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汇报、联系,请求社会力量进行抢险救灾。

8.2.6.3经应急处置后,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下达扩大应急响应命令。

8.2.6.4现场指挥部应随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应立即向地方政府、调度和上级主管单位报告,由应急领导小组协助调配其他应急资源参与处置工作。

8.3应急处置

8.3.1?在医务人员尚未赶到时,病人意识清楚时,可用压舌板、匙柄、筷子、硬羽毛等刺激咽弓或咽后壁,使病人呕吐。但病人发生意识不清、昏迷时,不得使用。

8.3.2?现场人员要做好可疑有毒食品现场的保护和分析工作,争取尽快寻找到中毒原因。

8.3.3?各单位人员在集体中毒事件发生后,在避开食物中毒源的情况下要坚守本职岗位,使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8.3.4?保卫人员一定要布置安排好人力、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工会及二级单位工会应抽调人力做好食物中毒患者亲友的接待、安抚工作。宣传部门及时做好宣传工作。

8.3.5?对于中毒原因清楚或已查清的,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恢复食物和饮水的供应,并注意在操作中避免二次中毒,使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复正常状态。

8.3.6?对于中毒原因不明或暂时未查清楚的,应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根据情况限制现场恢复程度,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恢复部分食物和饮用水的供应,使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趋于正常状态。

8.3.7?虽采取措施但食物中毒人员继续增加,或中毒人员病情恶化,立即请求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支援。

8.3.8?病人的治疗和转运

(1)医护人员带好防护用具,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对所发现的疑似病人,按有关规定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联系或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诊断、治疗和转运。

(2)转运时用专车将病人转送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并将发病情况,诊断或疑似诊断(病历)向收治医院详细介绍,帮助收治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8.3.4?应急处置程序流程图见附件

8.4应急结束

本厂所辖区域,食物中毒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或末例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由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宣布“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结束。

9后期处置

9.1?“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结束后,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做好各项工作,使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复为正常状态。

9.2?财务部负责核算救灾发生的费用及后期保险和理赔等工作。

9.3?保卫部门加强对重点保卫部位的检查和巡视,堵塞漏洞。

9.4?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组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及时、准确查明食物中毒的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落实责任制,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9.5?应急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各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总结评估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10应急保障

10.1应急队伍

按照《安全生产危急事件管理实施细则》及各部门工作职责,各部门成立相应的应急队伍,并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和演练,做好日常应急准备检查工作,确保危急事件发生后,按照突发事件具体情况和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及时到位,具体实施应急处理工作。

10.2应急物资与装备

10.2.1建立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等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10.2.2加强对储备物资的管理,防止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建立与其它单位和供货商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以备物资短缺时,可迅速调入。

10.2.3应急救援物资的调用由应急办统一协调,由设备部负责组织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存、由厂办及物资部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拨和紧急供应。

10.3医疗卫生保障

10.3.1人资部劳保专职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各级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造成人员伤亡特点,组织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

10.4治安保障

10.4.1保安人员负责门卫警戒,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重要物资和设备的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必要时请求柳新派出所协助事故灾难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

10.5经费保障

10.5.1在年初资金预算中设应急救援资金,从成本中列支,预算费用。主要用于应急物资的配备、预案演练、奖励和发生事故时的急用。

10.5.2会同省公司财务部做好应急救援专项费用计划,建立专项应急科目,保证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中各项活动的开支。

10.5.3发生重、特大事故时,若江苏省公司暂时无力承担,由集团公司协调解决,保证有足够的应急救援资金。

10.6通信与信息保障

10.6.1制定应急通信支持保障措施,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都能够通信畅通,信息传递及时。

10.6.2完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系统,以移动电话、固定电话、行政电话、调度电话、无线对讲机为核心,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稳定、可靠的应急通信系统。

10.6.3公布应急汇报电话,并根据职务及任职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联系方式,同时将联系方式发放相关单位。

10.6.4应急指挥部与应急响应人员以及与集团公司、江苏能监办、江苏省公司、电网公司、地方政府办公室、安监局、公安局、消防支队、气象局、地震局、医疗机构等救援力量之间要通过有线电话、微波电话、手机等通信手段,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并做到24小时有人值守。

10.6.5信息管理部门建立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系统以及运行维护机制,并保障信息安全、可靠、及时传输,保证应急响应期间通信联络和信息沟通的需要。

10.7交通运输保障

10.7.1厂办在应急响应时,保证及时调运有关应急救援人员、装备和物资。

10.8医疗卫生保障

10.8.1人资部劳保专职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各级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造成人员伤亡特点,组织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

10.9其他保障

10.9.1成立以行政正职为组长的突发事件领导小组,以及突发事件专项小组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任务、目标和运作程序等。

10.9.2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熟悉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事件处置措施,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

10.9.3配置完善的应急物资和技术装备,建立并落实严密的日常检查、维护等标准化管理制度,使各类事故处于可控状态,应急系统处于完备状态。

10.9.4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针对每一类突发事件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报大唐江苏省公司备案。

10.9.5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以及恢复重建。

11培训和演练

11.1.1将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生产一线人员100%经过心肺复苏法培训,100%经过消防器材使用的培训,电气人员100%经过触电急救培训。

11.1.2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管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程序、应急资源保障情况和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等。

11.1.3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应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11.2预案演练

应急预案的演练方式可以选择实战演练、桌面演练其中的一种,每年年度演练计划制定,全厂应急预案演练每年不少于22次,其中实战演练方式不少于4次,全厂停电和防汛、消防类应急预案演练必须纳入其中。

12附则

12.1术语和定义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患。

12.2预案备案

12.2.1本预案按照要求地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南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江苏能监办等单位评审后备案。

12.2.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至少三年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及时修订,修订后按照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1)当生产规模发生较大变化或进行重大调整;

(2)隶属关系发生变化;

(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重大危险源;

(4)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

(5)应急预案评估报告提出整改要求;

(6)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要求。

(7)本预案由物业公司起草、归口并负责解释。

篇5:放射性物质泄漏应急预案格式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保证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在从事辐射作业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及时作出正确防护和处理,减少辐射事故对人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能安全[2014]508号)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

《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9号)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

《关于γ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环发[2007]8号)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

《γ射线探伤机》(GB/T14058-93)

《工业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132-20**)

《工作场所有害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大唐集团制〔2009〕47号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江苏省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大唐南京发电厂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2015版)

1.3适用范围

1.3.1本预案适用于我厂2×660MW机组范围内用于对工业设备进行射线检测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发生意外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理。

1.3.2本预案适用于本厂范围的无损检测工作中涉及γ射线源运输、保管、使用等环节。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2.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职工的基础作用。各公司、部门、专业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2.2.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本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下,各公司、部门、专业项目部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2.2.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部门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统一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部门不同专业队伍的作用,依靠统一协调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2.2.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2.2.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事件风险的来源、特性

本厂2×660MW机组范围内金属无损检测工作均由外委单位实施,本厂金属实验室无射线检测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事件风险来源为外委单位在本厂进行金属射线检测过程中涉及的放射性同位素(γ射线源)与射线装置以及γ射线源运输、保管、使用等环节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

3.2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放射源丢失、失控、被盗或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造成辐射污染事故,造成辐射范围内人员受到超年剂量限值的照射、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甚至急性死亡。

4事件分级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放射源事故分为:

4.1特大事故(Ⅰ级):指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4.2重大事故(Ⅱ级):指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4.3较大事故(Ⅲ级):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4.4一般事故(Ⅳ级):指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应急组织体系

5.1.1我厂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组员如下

(一)领导小组

总指挥:厂长

副总指挥:副厂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总工程师

成?员:厂长办公室、安监部、设备部、工会、策划部、人资部、财务部、思政部、物资部、维修部、发电部、物业公司、燃料部、粉煤灰运输公司、实业总公司等部门行政正职组成

5.1.2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以及办公室,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应急办公室主任由厂办公室主任担任,安监部、设备部负责人任副主任。

5.1.3突发事件发生时,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并根据现场需要成立现场抢险救援工作组、稳定生产工作组、综合协调工作组、安全保卫工作组、医疗救护工作组、物资供应工作组、善后处理工作组等。分别为:

1.抢险救援工作组

主任:人资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2.稳定生产工作组

主任:思政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3.综合协调工作组

主任:厂长办公室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4.安全保卫工作组

主任:安监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5.医疗救援工作组

主任:人资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6.物资供应工作组

主任:物资部主任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7.善后处理工作组

主任:厂长办公室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5.1.4响应应急机构结构图

?

5.2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

5.2.1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及集团公司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2)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和部署,负责指挥、协调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和决定应急结束等工作。

(3)统一协调和调度厂内一切有效资源进行事故抢险与应急处理。

(4)接受上一级应急处理指挥部对事故抢险与应急处理资源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5)决定和宣布启动应急预案,负责组建各应急工作组。

(6)发生生产事故后,与有关政府部门配合,负责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7)负责对事故(事件)进行分析,制订反事故措施计划。

5.2.2应急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

(2)组织、督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和演练工作。

(3)负责监督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的落实。

(4)掌握应急处理和恢复情况,组织善后处置工作。

(5)负责汇总、通报事故(事件)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归口管理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5.2.3现场应急指挥部职责:

(1)接受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命令,具体负责现场的组织、指挥和调度。

(2)全面了解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情况,确保科学、有效、有序施救,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并根据现场实际及时调整应变措施。

(3)掌握泄漏事故发展的趋势,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及时做好与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信息联系,当人身事故或预测升级时,立即汇报。

(4)组织涉及相关设施的处置,必要时决定危险区域现场人员的疏散或撤离。

(5)调动、协调应急工作组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6)具体负责应急后期处置工作,制定现场恢复的措施做好现场的保护工作。

(7)由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授权,抢险救援结束后,宣布应急结束。

5.2.4应急救援现场各工作组职责:

5.2.4.1抢险救援工作组:由应急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组长,由事发部门现场抢险人员、其他分部抢险人员、厂长办公室、安监部、设备部、策划部、人资部、物资部、维修部、发电部、物业公司、燃料部、粉煤灰运输公司、实业总公司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发生辐射事故后,负责启动本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和清消工作;负责人员伤害的抢险;被困人员的紧急救援;被困人员的紧急疏散;抢修人员的防护用品的使用;抢险、抢修人员的自身安全;抢险、抢修中技术支持;抢险过程中生产设备特殊运行方式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应急现场的通信畅通;抢救物资的采购、临时贮存、发放和回收;确保抢救物资质量;为应急救援提供物资保障;配合环保、公安、卫生部门的辐射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参与受照射人员伤害程度鉴定和补助福利工作。

5.2.4.2稳定生产工作组:由当值值长任组长,安监部、设备部、策划部、物资部、维修部、发电部、物业公司、燃料部、粉煤灰运输公司、实业总公司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运行设备的调度和电网的稳定;抢险过程中生产设备特殊运行方式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负责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管辖范围内的设备运行操作;发现放射性物质泄漏及时汇报;保护事故现场;组织或协助事故调查。

5.2.4.3综合协调工作组:办公室主任任组长,由由厂长办公室、策划部、人资部、财务部、思政部、实业总公司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经总指挥授权向外发布事故报告;经总指挥授权,负责联系人力和物资的外部救援;接待外来人员或应对外界媒体;组织抢险全过程的录像摄制;协调与外部应急力量;政府部门的关系;抢险现场人力资源的调配;负责撤离人员的安置;所需救援物资或人员的交通工具的安排;抢险现场,抢险、抢修人员的饮食供应;抢险现场,抢险、抢修人员的物品供应;突发事件信息的统一发布。

5.2.4.4安全保卫组:由安监部主任任组长,由安监部、厂长办公室部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突发事件应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管理;组织监督检查各部室、部门(分部)抢险措施的落实;受灾场所的安全秩序;监督抢险、抢修人员的防护用品的使用;监督和预防次生事故的发生;生产、生活区域的安全警戒;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

5.2.4.5医疗救护组:人资部主任担任组长,由医师、专职等医护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组建抢险现场的医疗救护站;受辐射人员的紧急救助;与地方医院联手救治;与地方医院联系、护送被救治人员。

5.2.4.6物资供应组:由物资部主任任组长,由财务部主任及专职、策划部主任及专职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调集有效资源,提供最及时、最大限度的物资保障和供应;抢险资金的落实。

5.2.4.7善后处理组:由工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由厂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工会等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伤亡员工家属安抚、慰问和补偿;稳定员工情绪,确保生产自救工作顺利进行等工作。

6预防与预警

6.1风险监测

6.1.1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为设备部。

6.1.2风险监测的主要对象是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的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收集各种事故征兆,对事故征兆进行纠正活动,防止该现象的扩展蔓延,逐渐使其恢复到正确状态,并建立相应信息档案。

6.1.3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获得的信息人直接报告值长,值长按汇报程序通知本预案相关人员。

6.2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6.2.1预警分级

一级?预期发生Ⅰ级响应事件,或者已经发生Ⅱ级响应事件,有可能扩大者

二级?预期发生Ⅱ级响应事件,或已经发生Ⅲ级响应事件,有可能扩大者

三级?预计将要发生Ⅲ级突发安全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

四级?预计将要发生Ⅳ级突发安全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展。

6.2.2预警发布程序

6.2.2预警发布

依据现场放射源丢失、失控、被盗或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造成辐射污染事故情况,应及时做好全厂放射性物质泄漏的预警工作,通过会议或授权形式进行预警信息发布:

(1)召开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会议,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在会议上发布预警;

(2)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授权由应急办公室发布预警;

(3)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可根据放射性物质泄漏危害程度,及时变更预警等级,由应急办公室发布预警。

预警信息包括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原因、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事项、应采取的措施等。预警信息发布可采用网页公告和短信平台形式,尽快把信息传到所有部门和班组,同时上报江苏省公司。

6.2.3预警行动

(1)任何部门任何人员发现放射性物质泄漏,有可能威胁人员安全时应在第一时间向设备部金属专职、值长报警。

(2)当设备部金属专职接到报警后,应做到迅速准确判断事故原因、性质、范围、严重程度,确认处理方案,避免事故升级,同时通知当值值长。

(3)当值值长通知应急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抢险救援小组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5)在预警状态下,各应急处置工作组要做好全厂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应急准备工作,按照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要求,落实各项预警控制措施。

(6)在预警情况下,各应急处置工作组要以保证人身安全为目标,全力以赴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

(7)任何个人不得故意破坏现场、毁灭证据;不得隐瞒事故,不得拖延不报或者谎报.

6.3预警结束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确认无引发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可能性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直接或授权应急办公室将预警解除信息通过广播、通信、信息网络等方式通知各应急处置组,宣布预警解除,中止预警行动,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7信息报告

7.1我厂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8888

突发生事件24小时接警电话:外线025-内线8888?

厂部办公室:外线025-内线8012

集控室值长:外线025-内线8888

辅控室:外线025-内线8288?

设备部:外线025-内线8161

安全监察部:外线外线025-内线8091

消防24小时值班:025-内线8094

金属专业:外线025-内线8168

7.2即时报告

7.2.1现场金属检测部射线探伤人员确认已发生放射源事故后,在15分钟内向设备部金属专职、当值值长汇报,接警值长立即向应急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汇报,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直接或授权应急办公室通过网页和短信及时发布预警。

7.2.2发生Ⅱ级及以上响应条件的事件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在1小时内上级主管单位汇报,并督促外委单位向当地公安部门、环保部门、上级安全主管部门报案。

7.2.3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值长“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的汇报后,宣布启动放射性物质泄漏应急预案,并电话通知各应急处置组组长,要求所有应急处置组组长及时到达集控室。

7.2.4应急处置组组长接到应急救援总指挥启动放射性物质泄漏应急预案的命令后,立即召集所属应急处置组成员,及时到达事故现场待命或处理。

7.2.5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到达现场了解故障情况后,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最迟不超过1小时。

7.2.6突发事件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位置以及事故现场情况;简要经过;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影响范围以及泄漏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后,本厂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8应急响应

8.1响应分级

根据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分级和分级响应原则,应急响应级别相对应分为四级,发生Ⅰ级和Ⅱ级突发事件时,应急响应由集团公司、省公司组织实施,厂级配合应急响应;

发生Ⅲ级突发事件时,启动厂级应急响应;

发生Ⅳ级突发事件时,启动部门应急响应,各相关部门进入预警状态。

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8.2响应程序

启动本预案后,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整个事故的处理过程。所有人员应服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挥。应急领导小组所有成员应迅速到达现场,做好协调工作,召开应急会议,安排应急队伍进入事故现场,积极开展救助、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

8.3应急处置

8.3.1通用措施

8.3.1.1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时,首先疏散与事故处理无关的全部人员,封锁事故区域,除事故处理人员外,禁止其他一切人员进入。

8.3.1.2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根据设备部金属专业的意见,在第一时间通过广播或会议、网络,说明射源特性、危害、防护处置措施,通报事故的大致区域、时间,同时组织污染场所全体员工迅速按指定路径疏散、撤离工作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事故范围的环节;

8.3.1.3由金属专业负责人组织专业人员,经安全和技术交底后实施事故处理方案。安全保卫组负责事故处理过程的现场监护,监督执行应急任务的放射工作人员佩戴防护用品和限时工作;

8.3.1.4设备部金属专业监督现场放射工作人员迅速用仪器测定事故现场的辐射强度及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根据测量结果划定事故警戒区域。安全保卫组派专人24小时看护,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不得解除封锁;

8.3.1.5事故处理中,金属专业指定一人要尽可能记录下现场辐射强度、事故处理人员的有关情况等,以便对相关人员所受辐射剂量进行估算,及进行善后的医学处理;

8.3.1.6医疗救护组指定一人负责,对可能辐射伤害人员,立即将其送至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医院或有条件救治放射损伤病人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或者请求医院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采取救治措施;

8.3.1.7监督外委检测单位对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进行调查分析与处理,配合公安、卫生部门调查处理。

8.4射源丢失、被盗应急措施

8.4.1应急管理领导小组通过广播或会议,查明射源丢失、被盗是否系现场员工所为;

8.4.2若未发现系人为偷盗,设备部金属专业组织专业人员,穿戴铅服等防护用品,用专业检测工具在工作场所搜寻;

8.4.3若在现场发现丢失射源,应警戒后,由外委检测单位迅速处理;

8.4.4若现场搜寻不到,督促外委检测单位按事故报告分析调查处理程序报公安、环保、卫生部门。

8.5放射源的卡、堵、脱落或传输系统故障使放射源不能收回应急措施

8.5.1当电脑全自动控制系统失效,源不能收回时,则应采用辅助手动操作系统,摇动手柄,将放射源收回γ射线探伤机内。

8.5.2当手动操作系统失效(如摇把失效、传输软轴卡死或摇断等),使放射源不能收回时,应拆开手动控制装置,采用手拉或老虎钳拽拉传输软轴的方法,将放射源收回到探伤机内;

8.5.3输源导管与辐射头连接松脱或是输源导管与探伤机连接松脱引起放射源掉出事故,应用仪器对该区域进行测试寻找。同时将γ射线探伤机两端(接上的)导管卸下,当测试到发现掉落的放射源后,用长柄钳把放射源夹住送回探伤机内;

8.5.4放射源掉在输源导管内(未卡住),可用长柄钳夹住辐射头,提高并抖动,使放射源在管内向探伤机方向运动,同时用仪器测试跟踪,逐步前移,直至将放射源“抖送”进探伤机内;

8.5.5放射源卡在输源导管内某处,先用仪器测定放射源在导管中的具体位置,再采取拉、扯直导管并抖动的方法,或用手动操作传输软轴“顶”的方法,使放射源在管中活动后,再按8.5.3放射源掉在输源导管内(未卡住)的处置方法把放射源“送”回探伤机内。如果拉、扯、抖、顶都不能使卡位的放射源活动,则应用屏蔽物盖住卡源部位,从探伤机上卸下导管,并在靠近卡源处小心仔细地切开导管后,用长柄钳夹住放射源,将其送回探伤机内;

8.5.6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用手(或身体其它部位)接触放射源进行事故处理;

8.5.7事故在外委检测单位无法排除时,应立即联系设备生产厂家或其他有能力的机构协助解决。

8.3.6扩大应急响应

8.3.6.1现场应急指挥部对事故的发展态势及影响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并随时反馈给上级应急管理部门,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如升级达到启动高一级响应程序条件,应及时提高应急响应界别、改变处置策略,同时向上级和社会救援力量求助。

8.3.6.2初步处理无效果或险情扩大时,应督促外委检测单位按事故报告分析调查处理程序报公安、环保、卫生部门,同时联系,请求社会力量进行抢险。

8.3.6.3经应急处置后,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下达扩大应急响应命令。

8.3.6.4现场指挥部应随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一旦发现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有可能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应立即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由应急领导小组协助调配其他应急资源参与处置工作。

8.4应急结束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确认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得到有效处理,无再次引发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可能时,必要时经环保部门监测,核辐射强度已达安全标准时,应出具书面监测报告,由上级机关发出解除封锁、停止监测命令后,由厂长通过广播、通信、信息网络等方式宣布本预案结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9后期处置

9.1后置处理内容

9.1.1各单位生产人员在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发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况下要坚守本职岗位,使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进行。

9.1.2根据实际情况保证生活区的供水供电,物业公司要及时与值长联系,做好各项工作。

9.1.3按“四不放过”原则,协同外委检测单位对本次事故进行认真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者,做出相应的处理,并制订防止此类事故的防范措施以及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

9.1.4救援行动结束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及相关工作组负责组织事故(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尽快消除事故(事件)影响,保证机组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9.1.5在恢复过程中,由发电部会同安监部、设备部等相关部门组织制定现场恢复的措施,尽快安排实施,防止恢复过程中发生次生事故。

9.1.6应认真分析事故(事件)原因,制定防范措施,上级公安、环保、卫生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时,应积极配合,提供相关资料。

9.1.7应急响应结束后,有关部门应做好预案的持续改进,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专家对对突发事件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总结报告逐级上报。

9.2事故调查与应急评估

9.2.1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造成重大影响等突发事件后,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事故调查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查清事故原因、发生过程、恢复情况、事故损失、事故责任等,提出防范措施和事故责任处理意见。

9.2.2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应急处置后,组织或聘请有关专家对事件应急处置过程进行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现场调查结果;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责任认定等结论性意见;事故处理结果或初步处理意见;事故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改进工作的建议和应对措施等。

9.3应急工作总结与评价

9.3.1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应急处置完成后,应急指挥机构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研究事故发生机理,分析事故发展过程,吸取事故教训,提出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9.3.2应急指挥机构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对事故应急处理过程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改进工作的建议和应对措施等,提高整体应急处置能力。

10应急保障

10.1应急队伍:应急队伍包括运行人员、检修人员、设备点检人员、消防队员等。

10.2应急物资与装备

10.2.1建立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等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10.2.2加强对储备物资的管理,防止储备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建立与其它单位和供货商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以备物资短缺时,可迅速调入。

10.2.3应急救援物资的调用由应急办统一协调,由设备部负责组织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存、由厂办及物资部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拨和紧急供应。

10.3医疗卫生保障

10.3.1人资部劳保专职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各级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造成人员伤亡特点,组织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

10.4治安保障

10.4.1保安人员负责门卫警戒,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重要物资和设备的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必要时请求当地派出所协助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

10.5经费保障

10.5.1在年初资金预算中设应急救援资金,从成本中列支,预算费用。主要用于应急物资的配备、预案演练、奖励和发生事故时的急用。

10.5.2会同省公司财务部做好应急救援专项费用计划,建立专项应急科目,保证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中各项活动的开支。

10.5.3发生重、特大事故时,若江苏省公司暂时无力承担,由集团公司协调解决,保证有足够的应急救援资金。

10.6通信与信息保障

10.6.1制定应急通信支持保障措施,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都能够通信畅通,信息传递及时。

10.6.2完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系统,以移动电话、固定电话、行政电话、调度电话、无线对讲机为核心,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稳定、可靠的应急通信系统。

10.6.3公布应急汇报电话,并根据职务及任职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联系方式,同时将联系方式发放相关单位。

10.6.4应急指挥部与应急响应人员以及与集团公司、江苏省公司、电网公司、地方政府办公室、安监局、公安局、消防支队、环保局、医疗机构等救援力量之间要通过有线电话、微波电话、手机等通信手段,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并做到24小时有人值守。

10.6.5信息管理部门建立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系统以及运行维护机制,并保障信息安全、可靠、及时传输,保证应急响应期间通信联络和信息沟通的需要。

10.7交通运输保障

10.7.1厂办在应急响应时,保证及时调运有关应急救援人员、装备和物资。

10.8医疗卫生保障

10.8.1人资部劳保专职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各级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造成人员伤亡特点,组织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

10.9其他保障

10.9.1成立以行政正职为组长的突发事件领导小组,以及突发事件专项小组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任务、目标和运作程序等。

10.9.2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熟悉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事件处置措施,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

10.9.3配置完善的应急物资和技术装备,建立并落实严密的日常检查、维护等标准化管理制度,使各类事故处于可控状态,应急系统处于完备状态。

10.9.4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针对每一类突发事件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报大唐江苏省公司备案。

10.9.5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以及恢复重建。

11培训和演练

11.1为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人员能及时、正确应对,应加强员工教育,提高员工对危急事件的认识、分析、判断、处理的能力,力求险情发生后在预案实施过程中各级人员各尽其责迅速投入到抢险工作中去,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小影响和损失。

11.1.1将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应急救援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生产一线人员全面得到培训。

11.1.2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管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程序、应急资源保障情况和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等。

11.1.3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应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11.2应急领导小组、专业应急小组人员熟悉本预案内容,每年组织相关部门的员工对本预案进行学习。

11.3演练要求:每年组织一次演练,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与外委检测单位联合进行模拟。由总指挥布置,安监部组织,各相关部门具体实施。

11.2预案演练

应急预案的演练方式可以选择实战演练、桌面演练其中的一种,每年年度演练计划制定,全厂应急预案演练每年不少于22次,其中实战演练方式不少于4次,本预案每年实战演练一次。

12附则

12.1术语和定义

12.2应急预案备案

12.2.1本预案按照要求地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南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江苏能监办等单位评审后备案。

12.2.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至少三年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及时修订,修订后按照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1)当生产规模发生较大变化或进行重大调整;

(2)隶属关系发生变化;

(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重大危险源;

(4)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

(5)应急预案评估报告提出整改要求;

(6)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要求。

(7)本预案由本预案由设备部制定、归口并负责解释。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