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锦州市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锦州市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2

1.总则

1.1编制目的、依据

为妥善应对可能发生的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确保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国务院关于特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预案》以及《辽宁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辽宁省特种设备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或受伤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1.3工作原则

(一)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遵循政府领导、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二)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都有义务参加或配合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的救援工作。

(三)救援工作力求做到组织严密、功能全面、职责明确、迅速有效。

2.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

市政府成立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指挥部总指挥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分别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质监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市安监局、公安局、公用局、卫生局、交通局、消防局、环保局、建委、财政局、气象局、民政局、总工会分管领导组成。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办公室主任由市质监局局长兼任。

指挥部下设现场封控组、事故调查组、专家顾问组、宣传报道组。现场封控组由市公安局牵头,成员由市公安局、质监局、公用局、卫生局、环保局组成;事故调查组由市质监局牵头,成员由市安监局、公安局、总工会、建委、监察局组成,业务工作需要时市环保局、消防局、公用局也共同参与;专家顾问组由市质监局牵头,成员由市特检所、科研院所、企业的有关专家组成;宣传报道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成员由市广电局、安监局、质监局、公安局和锦州日报社派员组成。

2.2应急求援职责分工

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工作。

(一)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职责:

(1)领导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协调解决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

(2)负责向市主要领导和省主管领导请示报告应急救援情况;

(3)下达应急救援预案指令,指挥有关部门立即投入相应职责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

(4)必要时依法动员、调动、征用有关人员、物资、设备、器材及占用场地;

(5)决定和发布应急救援结束,指挥部依据应急救援实际情况,在报省有关部门同意后宣布应急救援结束。

(二)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了解、核实、汇总并及时向指挥部领导和省及主管部门上报事故情况和已采取的措施,并提出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建议;

(2)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通知有关单位和人员;

(3)组织特种设备专家组制定事故抢险与救援方案,并根据事故情况,确定抢险队伍及制定具体的应急救援实施方案,视情况提出向省行业主管部门和其他市请求帮助救援的建议;

(4)组织建立与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之间的联络协调机制;

(5)组织有关人员参与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负责起草和上报特种设备事故快报表和特种设备事故处理方面的相关文件;

(6)根据事故隐患或事故发生情况,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发布特种设备安全预警的建议。

(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责:

(1)对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检验检测单位,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开展安全监察;

(2)牵头组建专家组,形成档案和数据库,提供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持;

(3)负责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发生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后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事故现场及发展情况,协调相关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派出前线指挥部对事故进行现场指挥,并负责向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救援请求;

(5)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管理工作;

(6)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决定是否需要保护现场及具体事宜,就事故现场和受影响地区的安全状况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建议。

(四)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职责:

(1)协调有关单位实施事故救援工作;

(2)参加事故调查和处理。

(五)公安部门职责:

(1)参加事故现场抢救及应急处理工作;

(2)负责事故地区的警戒和交通管制,防止和处理事故现场可能出现的骚乱,负责事故可能危及人员的疏散和撤离;

(3)确定死亡人员姓名、身份,通知伤亡人员家属;

(4)参与事故调查和处理,对事故中涉嫌的犯罪行为立案侦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5)武警部队负责事故现场封控,防止事态扩大及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六)公用事业部门职责:

(1)负责城市燃气管道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和技术支持;

(2)参加相关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七)卫生部门职责:

(1)负责组建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制定医疗应急救援方案,负责实施医疗急救工作;

(2)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伤病人员诊治工作情况。

(八)交通运输部门职责:

(1)负责应急车辆的调度,及时将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运送到事故现场;

(2)快速修复损坏的公路、桥梁,恢复正常交通。

(九)消防部门职责:

(1)配合有关单位控制火势、消灭火灾,参与有关抢险救援工作;

(2)参与消防有关的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十)环保部门职责:

(1)负责事故现场污染的应急监测,环境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的评估及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2)负责提出环境污染处置应急方案;

(3)负责污染物质处置方案的制定及参与污染物质处置工作。

(十一)财政部门职责:

负责保障事故抢险和事故处理工作的资金需要。

(十二)气象部门职责:

负责及时、准确地提供气象信息。

(十三)民政部门职责:

(1)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落实基本食宿条件;

(2)组织落实社会救灾物资,协助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十四)建设部门职责

(1)对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的安装、使用实施有效的安全监察;

(2)参加上述设备事故调查和处理。

(十五)总工会职责

(1)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2)参加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

3.事故报告程序和应该救援措施

3.1事故报告程序和内容

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或其他知情人应立即报告事故单位负责人,事故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单位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建委(仅限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的起重机械发生的事故),同时报当地政府。企业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建委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按系统逐级上报,同时报同级政府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公安、工会等部门。有关县(市)区、市政府各部门和单位要在事故发生1小时内报告市政府。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和现场的控制情况。

3.2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报警,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根据设备类别性质实施自救,控制事故危害源,尽可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事故损失,并保护好现场。

(2)市政府接到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立即组建应急救援队伍,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并维护好事故现场秩序,严禁一切无关车辆进入事故危险区域。

(3)根据事故实际情况,指挥调动全市各种力量抢险救援,必要时请求省及其他城市支援。在救援过程中,因抢救伤亡人员和财产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做出标识,并组织拍照录像和做好现场笔录,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现场痕迹和物证。

(4)在抢险救援过程中,紧急借用的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阻拦和拒绝,事故结束后应归还或给予补偿。

(5)交通、供电、供水等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应尽快恢复被损坏的道路、水电等有关设备,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6)公安部门应加强事故现场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对肇事有关人员应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7)卫生部门应立即组织急救队伍,及时提供救护所需药品,利用各种医疗设备抢救伤员,其他有关部门应做好抢救的配合工作。

(8)参加救援抢险工作人员,应配备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并做到防护用品和装置安全可靠。

4.应急救援预防措施

4.1制定应急求援预案

(1)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救援预案,组建机构、落实责任,并报市特种设备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2)组建由市质监局、安监局、公安局、公用局、卫生局、交通局、消防局、环保局、建委等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及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专家组,负责从技术方面提出应急救援方案。

4.2重点预警监测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以下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安全监控:

(1)发生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特种设备;

(2)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

(3)重要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

(4)关系重大经济安全的特种设备;

(5)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特种设备。

应当分级建立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并监督使用单位落实安全监控措施。

4.3严格特种设备使用规定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对特种设备重大危险源,使用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1)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并认真实施;

(2)设立专门机构或配备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3)适时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制定、完善事故应急预案;

(4)及时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按期领取特种设备使用证;

(5)按期申报特种设备定期检验,保证设备不超检验期运行;

(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特种设备重大隐患整治或监控率达到100%。

5.应急求援有关要求

5.1监察与报告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规定,严格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责,定期向社会公布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对重大违法行为或者严重事故隐患应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

5.2应急演练

加强专业救援队伍演练,应从本地特种设备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可能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每年至少组织模拟救援训练演习一次,保证一旦发生事故,救援系统能够快速启动,救援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抢救伤员、控制并消除事故隐患,圆满完成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5.3总结与奖惩

应急救援预案在演练和实际应用结束后,质监部门应当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

对在应急抢险救援、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瞒报、迟报、漏报、谎报、误报特大事故和突发事故中玩忽职守、不听从指挥、不履行职责或者临阵脱逃、擅离职守的人员,以及扰乱、妨碍抢险救援工作的单位和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责任追究或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2:某加油站灭火预案

(一)制定本预案的目的:

石油成品油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易渗漏、易产生静电、易受热膨胀和有一定毒性等特性。油站是销售石油商品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处理不当将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为认真贯彻执行江总书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指示精神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加强以防为中心的消防安全工作,切实搞好消防安全管理,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使油库全体职工对各工艺流程、火灾危险性、建筑结构、物资布局、燃烧特性、消防器材等设施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在灭火战斗中的位置及分工,能正确熟练的掌握灭火技能和扑救方法。充分发挥各种灭火器材和设施的效用,提高自防、自救的能力。结合油库防火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

加油站灭火作战的指导思想是:作战迅速,集中优势,把火灾扑灭在初期阶段。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三)灭火作战组织机构:

1:火场总指挥:副总指挥:?

2:义务消防队:?

3:联防消防队:?

4:通讯保卫组:?

5:医疗救护队与后勤保障组(人):?

(四)分工及任务:

a、指挥机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现场总指挥:?

现场副指挥:?

b、作战分工

1、灭火组:

战斗员:?

①发油区负责人:?

?阀门:?

?灭火机:?

?石棉被:?

?消防沙:?

②油罐区负责人:?

?阀门:?

?灭火机:?

?石棉被:?

?消防沙:?

2、设备、电器抢修、消防供水组

指挥:?

设备维修:?

电器维修:?

3、后勤供应和通讯联防组

指挥:?

材料供应:?

车辆保障通讯联络:

伤员救护:?

4、对应支援:

c、灭火程序:

1、当加油站(发油区、储油区)某一部位发生火灾,在场人员应立即取就近的灭火器、石棉被等灭火器材迅速将火扑灭,同时向消防部门报告火警,以求支援。

2、发油、卸油、计量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关闭所有阀门。

3、未在班工作人员听到火警信号,立即奔赴着火地点,利用灭火机、石棉被等灭火器材迅速将火扑灭。

4、后勤供应和通讯联防组,负责火场扑救工作中所有物资、器材的保障,并及时报请消防支队“119”支援。

(五)演习要求:

1、经常对职工进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安全知识教育,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经常检查,整改不安全隐患、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全体职工必须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火警就是命令、火场就是战场,一旦接到火警信号,任何人都必须全力以赴参加灭火战斗。

3、为加强对职工进行消防业务知识教育和消防战术训练,做到人人懂消防知识,个个都会使用消防器材和扑救火灾的方法,演习就是灭火战斗,在演习中全体人员必须严肃、认真、迅速、准确地完成任务。

篇3:某某涂料公司重大事故及灾害应急处理预案

一、企业基本情况

1、?公司地址:**********

2、?公司性质:外资企业,成立于1994年,总投资500万美元。

3、?员工总人数:280人。

4、?安全管理人员:8人。5、?生产面积:3100平方米;

易燃危险仓库面积:260方米,储量最大60吨左右,以甲苯、二甲苯、固化剂、稀释剂等溶剂类原材料为主;

?原材料仓面积:2400平方米,主要储存一般包装原材料和粉料。

?成品仓库面积:2400平方米,主要储存水性成品和油性成品。

5、主要消防设施:

4kg干粉灭火器188个

35kg干粉灭火器?30个

35kg泡沫灭火器?10个

4kg泡沫灭火器20个

消防沙?500KG

室处消防栓11个

室内消防箱8个

报警开关8个

6、?主要产品: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木器漆、金属漆及配套产品稀释剂、固化剂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简单成熟。生主过程中使用到甲苯、二甲苯、丙酮、稀释剂等危险化学品。

7、?危险性质:上述物质在突然泄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存在着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窒息等事故的潜在危险。

二、化学危险区域的确定及分布

根据公司生产、使用、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化学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4个危险场所为应急救援危险目标:

油性生产车间、油性成品仓库、原料仓库、易燃易爆仓库(包括桶区)、

油性实验室、水性助剂区。

工厂内易燃、易爆危险区域示意图(略)

(红色代表高度易燃、易爆区;黄色代表使用和生产易燃、易爆品区)

三、紧急情况下各分工人员的第一反应和行动

(一)?报警人员

1、?事故工段在事故发生后,负责报警的人员应立即采取行动,其中一名报警人员迅速利用通迅工具拔打当班领导的电话,并汇报现场情况。

2、?另一报警人员要高喊“某某工段起火啦!!等”,并迅速按响最近的火警;然后赶到公司电房处切断总电源。

(二)?指挥人员

1、?**在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事故现场,调集人员灭火。

2、?在火灾现场判断火灾大小,决定是否通知公司专人向消防大队报警。

3、?现场协调有关部门处理事故及调查事故的原因。

4、?定纠正预防措施。

5、?疏散组

1、在火灾或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谢正峰、过思达迅速利用喊话工具在车间(仓库)门口通知现场人员撤离。

2、大部分人员撤离后,在指定的安全区域组织清点在岗人员,并将清点结果迅速汇报给指挥人员。

(三)油性车间灭火组、水性车间灭火组、仓库灭火组

A、火灾事故

1、在听到或看到有火灾、事故第一时间,迅速使用就近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2、在指挥人员到达火灾现场时,要积极汇报火场情况,听从指挥人员的调遣。

B、泄漏事故

1、?在看到有危险物品大面积的泄漏时,报警人员应立即向当班领导报告情况。

2、?灭火组成员应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准备好灭火器,并通知其它人员撤离现场。

3、?一部分人员及时控制泄漏源,另一部分人员迅速利用现场的消防沙覆盖泄漏物。

(四)保安人员灭火组

1、?当班保安首先通知行政部领导,迅速赶到事故现场。

?2、在听到工厂内的消防警报时,应迅速通知其它能快速赶到的其它保安人员到事故现场。

(五)行政部领导

1、行政部领导**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赶到事故现场。

2、同时应指定专人通知车队所有在位的车辆发动后待命。

(六)现场急救组

1、?**(**)急救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带上急救药物赶到现场,听从调用。

2、?对出现中毒、窒息或受伤人员,及时将伤员救离现场,作一般性的医疗急救处理,并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抢救。

(七)后勤支援组

1、?**(**)根据指挥人员的命令,迅速调集事故及灾害抢救所需物资。

2、?及时组织人员对伤员的救治。

3、?维持现场的安全秩序,在事故不能及时控制时,迅速组织其它人员向更安全的位置疏散。

(八)抢修组

1、?**(**)负责组织现场人员做好抢修准备。

2、?根据救灾指挥部的命令,对危险部位及关键设施进行抢险。

3、?负责对发生灾害的装置和设施进行抢险救灾,减少因为设备的原因造成的损失。

4、?协助组织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对发生灾害的装置设备、设施进行检查,迅速抢修,尽快恢复生产。四、事故及灾害报警程序

1、?事故发生后,现场发现人员立即向向当班的车间主任。

2、?当班车间主任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出一人向当班的部门经理报告,一人迅速跑到公司的配电房关闭总电源。

3、?当班车间主任或部门负责人在赶到现场后判断火灾是否为B级以上,并决定是否向消防大队报警求救。

4、?保安队值班人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通知现有保安人员投入救灾工作。并联系其它保安人员尽快赶到事故现场。

事故报警、处理程序示意图(略)

A类事故:火灾事故重大,有大范围蔓延趋势,凭工厂消防人员不能控制火势,并有人员重伤或死亡。

B类事故:火灾事故发生在工厂危险区域,且区域内有大量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工厂内的消防人员不能控制火势,火灾威胁到人员的生命。

C类事故:火灾事故在小范围内发生,且工厂消防人员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火势。

五、抢险救灾的原则

1、?按“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

2、?如果事故现场有大量易燃、易爆物品时,应在灭火的同时尽快转移存放的物品。

3、?救灾指挥部人员到达现场后,抢险救援工作应由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

六、泄漏事故的处置

(一)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

2、?应严禁火种,以降低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3、?在发生大面积泄漏事故时,工厂内的其它人员应迅速撤离。

4、?在现场严禁使用手机、对讲机等工具。

5、?事故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或围观。

(二)泄漏源的控制

1、?在指挥人员指挥下:采取停止作业、转移物料等方法。

2、?容器发生泄漏时,现场人员应立即使用消防沙等器材将泄漏物堵住或围住,防止其四处流淌。

(三)泄漏物的处理

现场泄漏物要及时用消防沙进行覆盖、收容,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七、扑救易燃液体的基本对策

遇易燃液体火灾,一般采用以下基本对策:

1、?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压力及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流淌的易燃液体。

2、?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对较大的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

3、?对小面积(一般50m2内)液体火灾,用泡沫、干粉等灭火器更有效。大面积液体火灾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具有水溶性的液体(如醇类、酮类等),在理论上能用水稀释扑救,但用此方法要使液体闪点消失,水必须在溶液中占很大的比例。这样不仅需要大量的水,也容易使液体溢出流淌,而普通泡沫又会受到水溶性液体的破坏,因此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扑救,用干粉等灭火器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也需用水冷却容器。

4、?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

八、有关规定和要求

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具体措施有:

1、?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救援指挥部和救援人员应按照具体分工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初要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

2、?按照任务分工做好物资器材准备,如: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消防、抢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上述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公司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各队按分工每年训练两次,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对全公司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教育。建立完善值班制、,检查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

篇4: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格式

⊥65⊥总则

?1.1编制目的?建立国家海上搜救应急反应机制,迅速、有序、高效地组织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行动,救助遇险人员,控制海上突发事件扩展,最大程度地减少海上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实施双边和多边海上搜救应急反应协定。?1.2编制依据?1.2.1国内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1.2.2我国加入或缔结的国际公约、协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民航公约》、《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中美海上搜救协定》、《中朝海上搜救协定》等我国加入或缔结的有关国际公约、协议。?1.3适用范围?1.3.1我国管辖水域和承担的海上搜救责任区内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行动。?1.3.2发生在我国管辖水域和搜救责任区外,涉及中国籍船舶、船员遇险或可能对我国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害的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行动。?1.3.3参与海上突发事件应急行动的单位、船舶、航空器、设施及人员。?1.4工作原则?(1)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依法规范。?政府领导:政府对海上搜救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形成高效应急反应机制,及时、有效地组织社会资源,形成合力。?社会参与:依照海上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框架,形成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多部门参加,多学科技术支持,全社会参与的应对海上突发事件机制。?依法规范: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相关部门、单位、个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应急反应的组织、协调、指挥行为。?(2)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统一指挥:对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行动实行统一指挥,保证搜救机构组织的各方应急力量行动协调,取得最佳效果。?分级管理:根据海上突发事件的发生区域、性质、程度与实施救助投入的力量所需,实施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由海上突发事件发生地海上搜救机构实施应急指挥,确保及时分析判断形势,正确决策,相机处置,提高应急反应行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3)防应结合,资源共享,团结协作。?防应结合:“防”是指做好自然灾害的预警工作,减少自然灾害引发海上突发事件的可能;“应”是指保证海上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对海上遇险人员进行救助,减少损失。防应并重,确保救助。?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常备资源,广泛调动各方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发挥储备资源的作用。?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参与救助各方力量的自身优势和整体效能,相互配合,形成合力。?(4)以人为本,科学决策,快速高效。?以人为本:充分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快速高效地救助人命。?科学决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证信息畅通;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作用,果断决策,保证应急指挥的权威性。?快速高效:建立应急机制,保证指挥畅通;强化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应急力量建设,提高应急反应的效能和水平。

?⊥65⊥国家海上搜救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国家海上搜救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由应急领导机构、运行管理机构、咨询机构、应急指挥机构、现场指挥、应急救助力量等组成。?2.1应急领导机构?建立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议定海上搜救重要事宜,指导全国海上搜救应急反应工作。在交通部设立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作为国家海上搜救的指挥工作机构,负责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并承担海上搜救运行管理机构的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结合海上搜救应急反应行动实际情况,发挥相应作用,承担海上搜救应急反应、抢险救灾、支持保障、善后处理等应急工作。?2.2运行管理机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以交通部为主承担海上搜救的运行管理工作。?2.3咨询机构?咨询机构包括海上搜救专家组和其他相关咨询机构。?2.3.1搜救专家组?国家海上搜救专家组由航运、海事、航空、消防、医疗卫生、环保、石油化工、海洋工程、海洋地质、气象、安全管理等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提供海上搜救技术咨询。?2.3.2其他相关咨询机构?其他相关咨询机构应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要求,提供相关的海上搜救咨询服务。?2.4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指挥机构包括: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及地方各级政府建立的海上搜救机构。?沿海及内河主要通航水域的各省(区、市)成立以省(区、市)政府领导任主任,相关部门和当地驻军组成的省级海上搜救机构。根据需要,省级海上搜救机构可设立搜救分支机构。?2.4.1省级海上搜救机构?省级海上搜救机构承担本省(区、市)海上搜救责任区的海上应急组织指挥工作。?2.4.2海上搜救分支机构?海上搜救分支机构是市(地)级或县级海上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其职责由省级海上搜救机构确定。?2.5现场指挥(员)?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现场指挥(员)由负责组织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应急指挥机构指定,按照应急指挥机构指令承担现场协调工作。?2.6海上应急救助力量?海上应急救助力量包括各级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专业救助力量和军队、武警救助力量,政府部门所属公务救助力量,其他可投入救助行动的民用船舶与航空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人力和物力资源。?服从应急指挥机构的协调、指挥,参加海上应急行动及相关工作。

?⊥6预警和预防机制

?预警和预防是通过分析预警信息,作出相应判断,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自然灾害造成事故或做好应急反应准备。?3.1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信息包括:气象、海洋、水文、地质等自然灾害预报信息;其他可能威胁海上人命、财产、环境安全或造成海上突发事件发生的信息。?预警信息监测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别通过信息播发渠道向有关方面发布气象、海洋、水文、地质等自然灾害预警信息。?3.2预警预防行动?3.2.1从事海上活动的有关单位、船舶和人员应注意接收预警信息,根据不同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或减少海上突发事件对人命、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3.2.2各级海上搜救机构,根据风险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应急救助准备。?3.3预警支持系统?预警支持系统由公共信息播发系统、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等组成,相关风险信息发布责任部门应制定预案,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播发。

?⊥6();?>5⊥海上突发事件的险情分级与上报

?4.1海上突发事件险情分级?根据国家突发事件险情上报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海上突发事件的特点及突发事件对人命安全、海洋环境的危害程度和事态发展趋势,将海上突发事件险情信息分为特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4.2海上突发事件险情信息的处理?海上搜救机构接到海上突发事件险情信息后,对险情信息进行分析与核实,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逐级上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国务院有关部门。

⊥65⊥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

?5.1海上遇险报警?5.1.1发生海上突发事件时,可通过海上通信无线电话、海岸电台、卫星地面站、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或公众通信网(海上救助专用电话号“12395”)等方式报警。?5.1.2发送海上遇险信息时,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件发生的时间、位置。?(2)遇险状况。?(3)船舶、航空器或遇险者的名称、种类、国籍、呼号、联系方式。?5.1.3报警者尽可能提供下列信息:?(1)船舶或航空器的主要尺度、所有人、代理人、经营人、承运人。?(2)遇险人员的数量及伤亡情况。?(3)载货情况,特别是危险货物,货物的名称、种类、数量。?(4)事发直接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救助请求。?(5)事发现场的气象、海况信息,包括风力、风向、流向、流速、潮汐、水温、浪高等。?5.l.4使用的报警设备应按规定做好相关报警与信息的预设工作。?5.2海上遇险信息的分析与核实?海上搜救机构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对海上遇险信息进行核实与分析。?5.3遇险信息的处置?(1)发生海上突发事件,事发地在本责任区的,按规定启动本级预案。?(2)发生海上突发事件,事发地不在本责任区的,接警的海上搜救机构应立即直接向所在责任区海上搜救机构通报并同时向上级搜救机构报告。?(3)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直接接到的海上突发事件报警,要立即通知搜救责任区的省级海上搜救机构和相关部门。?(4)海上突发事件发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水域、澳门特别行政区水域和台湾、金门、澎湖、马祖岛屿附近水域的,可由有关省级搜救机构按照已有搜救联络协议进行通报,无联络协议的,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予以联络。?(5)海上突发事件发生地不在我国海上搜救责任区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应通报有关国家的海上搜救机构。有中国籍船舶、船员遇险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除按上述(2)、(3)项报告外,还应及时与有关国家的海上搜救机构或我驻外使领馆联系,通报信息,协助救助,掌握救助进展情况,并与外交部互通信息。?(6)涉及海上保安事件,按海上保安事件处置程序处理和通报。?涉及船舶造成污染的,按有关船舶油污应急反应程序处理和通报。?5.4指挥与控制?5.4.1最初接到海上突发事件信息的海上搜救机构自动承担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并启动预案反应,直至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工作已明确移交给责任区海上搜救机构或上一级海上搜救机构指定新的应急指挥机构时为止。?5.4.2应急指挥机构按规定程序向上一级搜救机构请示、报告和做出搜救决策。实施应急行动时,应急指挥机构可指定现场指挥。?5.5紧急处置?5.5.1应急指挥机构的任务?在险情确认后,承担应急指挥的机构立即进入应急救援行动状态:?(1)按照险情的级别通知有关人员进入指挥位置。?(2)在已掌握情况基础上,确定救助区域,明确实施救助工作任务与具体救助措施。?(3)根据已制定的应急预案,调动应急力量执行救助任务。?(4)通过船舶报告系统调动事发附近水域船舶前往实施救助。?(5)建立应急通信机制。?(6)指定现场指挥。?(7)动用航空器实施救助的,及时通报空管机构。?(8)事故救助现场需实施海上交通管制的,及时由责任区海事管理机构发布航行通(警)告并组织实施管制行动。?(9)根据救助情况,及时调整救助措施。?5.5.2搜救指令的内容?对需动用的、当时有能力进行海上搜救的救助力量,搜救机构应及时下达行动指令,明确任务。?5.5.3海上突发事件处置保障措施?根据救助行动情况及需要,搜救机构应及时对下列事项进行布置:?(1)遇险人员的医疗救护。?(2)当险情可能对公众造成危害时,通知有关部门组织人员疏散或转移。?(3)做出维护治安的安排。?(4)指令有关部门提供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支持保障。?5.5.4救助力量与现场指挥的任务?(1)专业救助力量应将值班待命的布设方案和值班计划按搜救机构的要求向搜救机构报告,值班计划临时调整的,应提前向搜救机构报告,调整到位后,要进行确认报告。?(2)救助力量与现场指挥应执行搜救机构的指令,按搜救机构的要求将出动情况、已实施的行动情况、险情现场及救助进展情况向搜救机构报告,并及时提出有利于应急行动的建议。?5.6分级响应?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按照海上搜救分支机构、省级海上搜救机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从低到高依次响应。?(1)任何海上突发事件,搜救责任区内最低一级海上搜救机构应首先进行响应。?(2)责任区海上搜救机构应急力量不足或无法控制事件扩展时,请求上一级海上搜救机构开展应急响应。?(3)上一级搜救机构应对下一级搜救机构的应急响应行动给予指导。?(4)无论何种情况,均不免除各省级搜救机构对其搜救责任区内海上突发事件全面负责的责任,亦不影响各省级搜救机构先期或将要采取的有效救助行动。?5.7海上应急反应通信?海上搜救机构在实施海上应急行动时,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指定参加应急活动所有部门的应急通信方式。通信方式包括:?(1)海上通信,常用海上遇险报警、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通信方式。?(2)公众通信网,包括电话、传真、因特网。?(3)其他一切可用手段。?5.8海上医疗援助?5.8.1医疗援助的方式?各级海上搜救机构会同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指定当地具备一定医疗技术和条件的医疗机构承担海上医疗援助任务。?5.8.2医疗援助的实施?海上医疗援助一般由实施救助行动所在地的医疗机构承担,力量不足时,可通过海上搜救机构逐级向上请求支援。?5.9应急行动人员的安全防护?(1)参与海上应急行动的单位负责本单位人员的安全防护。各级海上搜救机构应对参与救援行动单位的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2)化学品应急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应先登记,进行医学检查,有人身伤害立即采取救治措施。?(3)参与应急行动人员的安全防护装备不足时,实施救助行动的海上搜救机构可请求上一级海上搜救机构协调解决。?5.10遇险旅客及其他人员的安全防护?在实施救助行动中,应根据险情现场与环境情况,组织做好遇险旅客及其他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告知旅客及其他人员可能存在的危害和防护措施,及时调集应急人员和防护器材、装备、药品。?5.10.1海上搜救机构要对海上突发事件可能次生、衍生的危害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海上突发事件可能影响的范围内船舶、设施及人员的安全防护、疏散方式做出安排。?5.10.2在海上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内可能涉及陆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海上搜救机构应通报地方政府采取防护或疏散措施。?5.10.3船舶、浮动设施和民用航空器的所有人、经营人应制订在紧急情况下对遇险旅客及其他人员采取的应急防护、疏散措施;在救助行动中要服从海上搜救机构的指挥,对遇险旅客及其他人员采取应急防护、疏散措施,并做好安置工作。?5.11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5.11.1社会动员?(1)各级人民政府可根据海上突发事件的等级、发展趋势、影响程度等在本行政区域内依法发布社会动员令。?(2)当应急力量不足时,由当地政府动员本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民间组织和志愿人员等社会力量参与或支援海上应急救援行动。?5.11.2社会动员时海上搜救机构的行动?(1)指导所动员的社会力量,携带必要的器材、装备赶赴指定地点。?(2)根据参与应急行动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工作安排与布置。?5.12救助效果评估与处置方案调整?5.12.1目的?跟踪应急行动的进展,查明险情因素和造成事件扩展和恶化因素,控制危险源和污染源,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价,调整应急行动方案,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险情造成的损失和降低危害,提高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效率和救助成功率。?5.12.2方式?由海上搜救机构在指挥应急行动中组织、实施,具体包括:?(1)指导救援单位组织专人,使用专用设备、仪器进行现场检测、分析。?(2)组织专家或专业咨询机构对事件进行分析、研究。?(3)使用计算机辅助支持系统进行分析、评估。?5.12.3内容?(1)调查险情的主要因素。?(2)判断事件的发展趋势。?(3)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处置。?(4)对现场进行检测,分析、评价措施的有效性。?(5)针对海上突发事件衍生出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进一步的措施。?(6)对应急行动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5.13海上应急行动的终止?负责组织指挥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海上搜救机构,根据下列情况决定是否终止应急行动:?(1)所有可能存在遇险人员的区域均已搜寻。?(2)幸存者在当时的气温、水温、风、浪条件下得以生存的可能性已完全不存在。?(3)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已获得成功或紧急情况已不复存在。?(4)海上突发事件的危害已彻底消除或已控制,不再有扩展或复发的可能。?5.14信息发布?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负责向社会发布海上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授权下级海上搜救应急指挥机构向社会发布本责任区内海上突发事件的信息。?信息发布要及时、主动、客观、准确。信息发布通过新闻发布会、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媒体作用,邀请记者现场报道形式进行。

?6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置?6.1.1伤员的处置?当地医疗卫生部门负责获救伤病人员的救治。?6.l.2获救人员的处置?当地政府民政部门或获救人员所在单位负责获救人员的安置;港澳台或外籍人员,由当地政府港澳台办或外事办负责安置;外籍人员由公安部门或外交部门负责遣返。?6.1.3死亡人员的处置?当地政府民政部门或死亡人员所在单位负责死亡人员的处置;港澳台或外籍死亡人员,由当地政府港澳台办或外事办负责处置。?6.2社会救助?对被救人员的社会救助,由当地政府民政部门负责组织。?6.3保险?6.3.1参加现场救助的政府公务人员由其所在单位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6.3.2参加救助的专业救助人员由其所属单位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6.3.3国家金融保险机构要及时介入海上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按规定开展赔付工作。?6.4搜救效果和应急经验总结?6.4.1搜救效果的总结评估?(1)海上搜救机构负责搜救效果的调查工作,实行分级调查的原则。?(2)海上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6.4.2应急经验总结和改进建议?(1)海上搜救机构负责应急经验的总结工作,实行分级总结的原则。?(2)海上搜救分支机构负责一般和较大应急工作的总结;省级海上搜救机构负责重大应急工作的总结;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负责特大应急工作的总结。

?7应急保障

?7.1通信与信息保障?各有关通信管理部门、单位均应按照各自的职责要求,制订有关海上应急通信线路、设备、设施等使用、管理、保养制度;落实责任制,确保海上应急通信畅通。?7.2应急力量与应急保障?7.2.1应急力量和装备保障?(1)省级海上搜救机构收集本地区可参与海上应急行动人员的数量、专长、通信方式和分布情况信息。?(2)专业救助力量应按照海上搜救机构的要求配备搜救设备和救生器材。?(3)省级海上搜救机构依据《海上搜救力量指定指南》,收集本地区应急设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布局信息。?7.2.2交通运输保障?(1)建立海上应急运输保障机制,为海上应急指挥人员赶赴事发现场,以及应急器材的运送提供保障。?(2)省级海上搜救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配备应急专用交通工具,确保应急指挥人员、器材及时到位。?(3)省级海上搜救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与本地区的运输部门建立交通工具紧急征用机制,为应急行动提供保障。?7.2.3医疗保障?建立医疗联动机制,明确海上医疗咨询、医疗援助或医疗移送和收治伤员的任务。?7.2.4治安保障?(1)省级海上搜救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与同级公安部门建立海上应急现场治安秩序保障机制,保障海上应急行动的顺利开展。?(2)相关公安部门应为海上应急现场提供治安保障。?7.2.5资金保障?(1)应急资金保障由各级财政部门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合理承担应由政府承担的应急保障资金。具体参照《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有关规定执行。?(2)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省级海上搜救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按规定使用、管理搜救经费,定期向同级政府汇报经费的使用情况,接受政府部门的审计与监督。?7.2.6社会动员保障?当应急力量不足时,由当地政府动员本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民间组织和志愿人员等社会力量参与或支援海上应急救援行动。?7.3宣传、培训与演习?7.3.1公众信息交流?公众信息交流的目的是使公众了解海上安全知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增强应对海上突发事件能力。?(1)海上搜救机构要组织编制海上险情预防、应急等安全知识宣传资料,通过媒体主渠道和适当方式开展海上安全知识宣传工作。?(2)海上搜救机构要通过媒体和适当方式公布海上应急预案信息,介绍应对海上突发事件的常识。?7.3.2培训?(1)海上搜救机构工作人员应通过专业培训和在职培训,掌握履行其职责所需的相关知识。?(2)专业救助力量、有关人员的适任培训由应急指挥机构认可的机构进行,并应取得应急指挥机构颁发的相应证书。?(3)被指定为海上救援力量的相关人员的应急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由各自单位组织,海上搜救机构负责相关指导工作。?7.3.3演习?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应举行如下海上搜救演习:?(1)每两年举行一次综合演习。不定期与周边国家、地区海上搜救机构举行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联合演习。?(2)每年举行一次海上搜救项目的单项演习,并将海上医疗咨询和医疗救援纳入演习内容。?(3)每半年举行一次由各成员单位和各级海上搜救机构参加的应急通信演习。

?8附则

?8.1名词术语和缩写的定义与说明?(1)海上突发事件是指船舶、设施在海上发生火灾、爆炸、碰撞、搁浅、沉没,油类物质或危险化学品泄漏以及民用航空器海上遇险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事件。?(2)海上搜救责任区是指由一搜救机构所承担的处置海上突发事件的责任区域。?(3)本预案中所指“海上”包括内河水域。?(4)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8.2预案管理与更新?(1)交通部负责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的编制及修改工作。?(2)本应急预案的附录,属技术指导性文件的,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审定;属行政规章的,其修改工作由发布机关负责。?(3)省级海上搜救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负责编制各自的海上应急反应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及时报送中国海上搜救中心。?(4)专业搜救力量制定的预案应报同级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并接受应急指挥机构的监督检查。?8.3国际协作?(1)收到周边国家或地区请求对在其搜救责任区开展的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给予救援时,视情提供包括船舶、航空器、人员和设备的援助。?(2)在其他国家的救助机构提出外籍船舶或航空器为搜寻救助海难人员的目的进入或越过我国领海或领空的申请时,要及时与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联系,并将是否准许情况回复给提出请求的搜救机构。?(3)与周边国家共同搜救区内的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需协调有关国家派出搜救力量,提供必要的援助。?(4)与周边国家搜救机构一起做出搜救合作和协调的行动计划和安排。?(5)为搜寻海上突发事件发生地点和救助海上突发事件遇险人员,救助力量需进入或越过其他国家领海或领空,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与有关国家或地区海上搜救机构联系,说明详细计划和必要性。?8.4奖励与责任追究?8.4.1在参加海上应急行动中牺牲的军人或其他人员,由军事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批准为革命烈士。?8.4.2军人或其他人员参加海上应急行动致残的,由民政部门按相关规定给予抚恤优待。?8.4.3对海上应急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或省级海上搜救机构报交通部或省级人民政府按照规定,给予奖励。?8.4.4对按海上搜救机构协调参加海上搜救的船舶,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或省级海上搜救中心给予适当的奖励、补偿或表扬。奖励、补偿或表扬的具体规定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另行制订。?8.4.5对推诿、故意拖延、不服从、干扰海上搜救机构协调指挥,未按本预案规定履行职责或违反本预案有关新闻发布规定的单位、责任人,由海上搜救机构予以通报,并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或给予党纪处分;对违反海事管理法律、法规的,由海事管理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4.6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搜救机构工作人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和党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5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5:某加油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目的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一旦事故发生,立即组织施救。防止事故扩展,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国家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方案。

2工作原则

应急救援工作应遵循“先控制,后救灾,救人重于救灾”、“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和团体协作的原则。

3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山东潍坊石油分公司加油站范围内发生的消防、中毒、跑冒油、治安等各种安全事故时所进行的应急救援行动。

4职责

各级人员和单位职?责指挥领导小组负责片区内加油站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发布和解除作战命令信号,组织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加油站经理负责本站应急管理工作;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组织制订修改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检查、培训和演练;负责向上级、地方政府请求外部增援,协调配合救灾和紧急疏散工作加油站员工发生险情时,按照预案分工进行抢险救护和应急处理。

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1组织领导和指挥系统片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片区ME、ME助理及其他管理人员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ME任总指挥,ME助理任副总指挥,负责片区加油站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片区ME办公室。

5.1.1组织领导片区安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

5.1.2指挥系统应急救援总指挥:应急救援副总指挥:火场指挥:

5.1.3加油站人员编制站经理:加油员:

5.1.4义务消防队队长:消防队员:

5.1.5治安联防队队长:联防队员:

5.1.6安全小组组长:队员:?

5.2加油站基本情况

5.2.1加油站地理位置例:四片区第十八加油站位于地理位置图见附录1

5.2.2加油站情况

a)加油站油罐总容量?m3,其中汽油罐?座,每座容量?m3,柴油罐?座,每个容量m3,加油机有台。

b)加油站罩棚为钢架构件,高度为米,面积为?m2,营业室、办公室等建筑物为砖混结构,高度为米,面积为m2,耐火等级为级。加油站现有职工人,上班为“2班倒”。

c)对外联系电话:

d)?灭火器材配备情况:?

名称?规格数量摆放位置

二氧化碳灭火机4kg(个)办公室

干粉灭火机4kg(?个)?加油场地

干粉灭火机8kg(?个)?加油场地

干粉灭火机35kg?(?个)?油罐区

石棉被?1.5*1.5m?(?块)消防棚

沙池2m3(个)油罐区附近

消防锨张?(?张)消防棚

5.3应急响应

5.3.1发生火灾的扑救方法

5.3.1.1油罐车火灾的扑救方法:

a)油罐汽车在加油站着火时,应首先迅速驶离油品作业现场,再进行扑救。

b)如果在油罐车罐口着火时,可首先用石棉被,湿棉衣或者湿麻袋等将油罐口盖严,使起火窒息而灭,也可使用随车携带的灭火器对准油罐口将油火扑灭。

5.3.1.2车辆火灾扑救方法:

a)因车辆电器短路或其它原因引起火灾时,应立即将车开出站外,然后用灭火器材进行扑救。来不及开出站时,应立即用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b)如果车辆油箱口着火,可用石棉被或其它覆盖物将油箱口堵严,窒息灭火。

c)如果摩托托车发动机着火时,应立即停止加油,先设法将油箱盖盖上,然后再用灭火器材扑救。

5.3.1.3电器火灾的扑救:发生电器火灾,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机或二氧化碳灭火机扑灭。电器火灾严禁用泡沫灭火器或水(包括湿棉被)等进行灭火。当无法切断电源时,灭火者应身着耐火绝缘鞋、服装、防止身体直接接触电源附近金属、电线、地面、墙柱等,以免触电。然后,用干粉灭火机或二氧化碳灭火机直接向闸门、开关、电线或电动机上的火源喷射灭火剂灭火。创造条件,尽快切断电源。然后全面灭火。

5.3.1.4燃烧爆炸的火灾扑救:加油站发生油蒸气燃烧或爆炸时:

a)立即停止加油,包裹住油罐通气管道,操作井、加油机,切断电源、清理疏通站内或站外消防道路。

b)报警告消防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

c)指挥组织加油的车辆迅速驶离加油站,并派人在交叉路口等待和引导消防车。

d)加油站站经理组织在场人员立即利用现有器材扑灭油火,同时转移地面上的油桶等小型贮油容器,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

e)配合消防支队按预定方案投入灭火战斗。

5.3.2火灾事故应急

5.3.2.1事故处置火灾发生后,发现人立即向站经理(义务消防队长)报告并及时报警。总指挥立即组织救援队伍使用现有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a)?灭火组:?

i.(?)用35公斤干粉灭火机,在上风对准火源,从火源根部由近至远,由窄至宽逐渐扩大战果,直至火焰熄灭。?

ii.(?)将8公斤干粉灭火机迅速提至火场上风,上下颠倒几次,然后,拔开皮塞左手握住喷嘴,右手拔出插销,并按下压把,对准火源根部由近至远,由窄至宽,?逐步扩大战果直至火灾扑灭。

iii.(?)用双手将石棉被两折握住四角,迅速跑至火源附近,放开外层两角,将石棉被盖于起火部位,并将四周捂严。直至火焰窒熄。?

iv.(?)用消防锨将防火沙迅速压向火灾,由近至远,由小到大,逐步扩大战果,直至将火焰全部压灭。

b)抢险组:()

i.立即停止作业。

ii.迅速切断电源。

iii.关闭阀门。

iv.推出车辆。

v.抢救人员、物资。

vi.根据总指挥的命令和现场情况做好其它抢险工作。

c)救护组:()?

i.立即抢救伤员。

ii.将伤员抢至安全区域现场进行救护。

iii.及时联系附近医务人员和救护医院。

iv.护送转移伤员。

d)警卫组:(?)?

i.及时疏散现场和周围人员。

ii.划定警戒区域进行警戒。

iii.实行局部交通管制。

iv.看管好设备物资。?

v.保护好现场。

e)外援力量:?

总指挥(或指挥领导小组)对外来作战力量进行部署分工,根据消防设施的配备情况,立即组织人员投入灭火作战。

5.3.2.2灭火实战演练站经理组织义务消防队经常进行教育演练,实战演练至少每半年举行一次。将演练记录在安全管理台帐中。

5.3.2?跑冒漏油应急

a)当向贮存罐卸油时发生跑、冒油,应及时关闭油罐车卸油阀门,切断电源,停止营业,并向站经理报告。

b)站经理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警戒,疏散站外人员,推出站内车辆,准备消防器材。

c)对现场已跑、冒的油品用棉纱、毛巾等进行必要的回收,禁止用铁、塑料等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器皿进行回收,回收后用沙土覆盖残留面,待充分吸收后将沙土清除干净。

d)检查所有井口是否有残油,若是有残油应及时清理干净,并检查其他可能产生危险的区域是否有隐患存在。

e)计量确定跑、冒油损失,做好记录台帐。

f)检查确定无其他危险隐患后继续营业。

5.3.3油品中毒事故应急

a)汽油为麻醉性毒品。汽油急性吸入中毒后,应迅速脱离有毒环境,移至新鲜空气处,送医院抢救。

b)被汽油污染的皮肤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c)呼吸困难者,可给予“鼻管给氧”或“密闭口罩输氧”。

d)口服中毒者,可给予饮用牛奶或温开水洗胃,并灌肠。但应注意保护肝脏和肾脏。

e)预防措施:当汽油蒸气大量泄漏时,应加强通风,作业人员应使用长管或送风式防毒面具,汽油蒸气浓度2%,可使用过虑式3型防毒面具。尽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汽油。作业时,应戴耐油防护手套。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病、结核病和肝实质性病变等的人,一般不宜从事接触汽油的工作,妇女妊娠及哺乳期亦应暂时脱离接触。

5.3.4治安防范应急

a)站经理担任指挥,在发生治安事故时,应立即组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国家财产遭受损失,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机关侦察破案。

b)保卫组:由在岗班长或安全员担任,负责在发生事故时,及时、果断、正确地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保护员工生命安全,防止国家财产损失。

c)报警组:由在岗开票员担任,负责发生治安事故时,及时向110报警,并向主管部门领导汇报。

d)保护组:由在岗人员担任,负责保护现场,防止闲杂人员进入,以便公安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和救护伤员工作。5.4?恢复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片区指挥小组首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在短期恢复中应注意的是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长期恢复包括站区重建和受影响区域的重新规划和发展。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汲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5.5应急预案的评估和修订

5.5.1应急预案制定单位每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审,内容包括:

a)通信指挥系统能否正常运行;b)作业处理步骤是否安全、有效;c)应急救援步骤是否安全、有效;d)应急救援物资是否储备充足、品种齐全、保管完好;e)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f)应急救援人员对应急预案是否完全掌握。

5.5.2在以下几种情况时,应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a)应急预案演练所暴露出来的问题;b)应急预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c)经营活动、设施、设备、人员发生变化,无法按预案的要求进行应急处理;

d)其它必须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的情况;

e)因环境条件变化或法律法规导致原应急预案失效的。

5.6信息传递和启动

5.6.1事故灾情发生后,发现者在扑救的同时,应立即向现场最高领导者报告。

5.6.2其他相关人员接到事故和灾情报告后,服从应急指挥组织的调度。

5.6.3应急指挥小组根据灾情情况,应迅速做出具体生产处理和抢险救灾工作安排,并向上级应急指挥组织汇报。

5.6.4应急预案启动,当最高管理者不在岗位时,按在岗的最高行政领导排列顺序为应急总指挥。

5.6.5由当地政府组织的应急抢险,服从其指挥并提供相应技术资料。

5.7检查监督零售中心应对所属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对检查过程发现的不符合情况,应及时制止纠正。

6事故预防

6.1防抢劫:重点部位:营业室、财务室和超市。防范措施:

a)当遇到歹徒抢劫时,要及时按下报警器,并拨打110报警。

b)营业室、财务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交纳油票、油款时一律在窗外。

c)当班收取的现金要及时存入银行或放入不易被人发现的位置。不能过夜和超规定存放。

d)去银行送款必须两人以上,不要将放有现金的提包放在自行车筐内,携包行走时要将包缠绕在手腕上。

e)一旦遇到犯罪分子闯入室内,要大声呼喊,使左邻右舍、过往行人和驻站人员听到后前来救援。

f)如遇歹徒人多,无法抵抗时,要首先保护员工生命安全,机智地与歹徒周旋,拖延时间,把装有现金的保险柜钥匙放在隐蔽处,等待救援。

6.2防盗窃:重点部位:宿舍、仓库、休息室、油罐。防范措施:

a)员工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仓库、休息室要清点好物品,建立实物登记,要有专人管理,专人负责。

b)宿舍、仓库没人时,要随手锁门窗。

c)对进入宿舍区、仓库区的陌生人要多加注意,形迹可疑的要立即盘问清楚,严禁一切闲杂人员进入储油区。

d)夜间值班人员不能睡觉,要密切注视检查站内动向,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e)油罐量油口、卸油口要及时上锁,并经常检查。6.3防诈骗重点部位:加油工区、开票收款区。防范措施:

a)对不熟悉的客户加油必须先交钱后加油,防止加油后不付款跑掉。

b)遇到纠缠不休的客户,要做好解释工作,恰当处理。

c)夜间值班与客户对话,答话不要靠近身边。要在1.5米——2米以外对话。尽量不让其接近财物。

d)夜间值班收取的款,票要及时整理,除留有部分小面额外,大面额要随时存放在隐蔽处。

e)注意观察进站车辆牌号、颜色和车型,随时记住进站车辆和人员的面貌特征、口音及言行。6.4防破坏

a)?员工必须熟悉周围的治安情况,了解当地的治安重点人员情况。

b)在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的接触中,要注意其动向,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c)值班期间要对油罐、加油机、配电室等重点部位全面检查,对可疑人员要重点防范。

d)每次接卸油料和计量油料完毕后,要及时上锁。以防坏人破坏。

e)注意留心观察加油站内、外情况,预防突发事件发生。

6.5要求:

a)加油站要有明确的分工,落实责任制,各负其责,防止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工作无序而出现防范漏洞。

b)每位员工都要熟记治安防范预案,加强责任心,增强治安防范意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c)要准备必要的防范器械,增强正当防卫的能力,以抵御不法分子的暴力行为。

d)做到技防、物防、人防的“三防”到位。

e)建立与友邻单位及当地派出所的联防和夜间巡查制度,遇有特殊情况,便于及时联系出动。f)治安防范形成制度,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

6.6防汛、防洪、防台风、防雷

a)每年雨季到来之前,首先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制,明确分工。

b)对加油站安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c)疏通加固排水沟道,备好防汛物资。

d)遇有紧情况时,经请示上级同意,空油罐和容量较大的油罐要采取注水措施。库存数量较少时,要及时通知物流配送部门保持油罐内适当库存,防止漂罐事故发生。

e)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加油站的机电设备和其它贵重物资。

f)遇有台风、打雷天气,要暂时断电,停止收、发油作业,工控机按操作步骤进行处理,待天气恢复正常,要检查加油机、工控机等设备,恢复正常营业。

6.7防地震

a)接到地震预报后,要拆断油罐阀门处的管线,防止因地震造成管线拉断跑油等事故。

b)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好加油站的现金和各种帐册表单及档案资料。

c)切断电源,停止收、发油作业,工控机按操作步骤退出管控系统。

d)疏散站内车辆及人员,将人员撤到开阔地带,按照分工责任的原则,坚守岗位,确保加油站财产及人身安全。

e)随时注意可能发生的次生事故

7、消费者投诉、媒体曝光、系统外检查应急

7.1消费者投诉

a)发生消费者投诉时,现场人员首先要立即通知加油站经理。

b)加油站经理要耐心听取客户投诉,了解投诉内容,分情况进行处理。

c)如属服务方面的投诉,要耐心向客户解释,尽量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取得客户的谅解,礼貌送客,并按有关规定对当事人进行处理。

d)如属数量问题投诉,加油站经理要耐心告知安全容量知识和加油机检定知识,若仍有异议要立即查询电脑记录,用标准计量筒检测,如无误,礼貌送客;若有误,向客户赔礼道歉,赔偿客户损失,停止使用该加油机,报请维修、检定并上报片区ME。

e)如属质量问题投诉,站经理应及时取样,检查油品的颜色、气味等,如无问题,要耐心向客户解释,礼貌送客;如属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对应油罐的作业,向片区ME报告,并按规定作出处理。

7.2媒体曝光、系统外检查

a)如遇媒体曝光、系统外检查,首先要求对方出示有关证件,了解对方人员的姓名、单位及检查的目的。

b)立即向片区ME报告。

c)由主管部门决定是否接受采访和检查。

d)未经主管部门的同意,一律不得擅自接受采访、检查、拍照或摄像,不得泄漏加油站任何经营机密。

e)对上述人员,加油站要礼貌劝阻离站,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引起纠纷,影响加油站经营。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