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过顶板冒落带措施规程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面过顶板冒落带措施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1

一、概况

N21201综采工作面在2010年5月14日中班割煤过程中,82#-75#架顶梁上方发生顶板冒落,高度约6m、走向长0.5m-1.5m、倾斜长12m。由于垮空较高,造成该面无法正常继续向前回采。经矿研究决定采取在87#-75#支架上方搁长钢梁铺假顶、为了安全推过工作面顶板冒落段,特编制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顺序

1、施工队首先在地面组织好工作面过冒落段期间所需的所有材料,矿区科队、必须全力配合,矿调度室重点调度。

2、进入工作面时,施工队必须先断开采煤机的电源。并安排二人、一人在+674北一石门风门外站岗,另一人在机巷距下出口煤壁5m外站岗。

3、开工作面的溜子司机必须在下出口超前进行,严禁正对工作面溜子机头操作,并持证上岗。

4、施工队将工作面损坏的挡矸门全部重新更换完好并上齐上牢,同时将挡矸网放下。

三、回采87#架至83#架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以上工序完成后,施工队再由工作面87#架由上向下逐架回采至83#架。

2、作业方式采用手镐作业:87#架至83#架,每架斜长1.5米*走向1.2米。摸顶留底回采,采高控制在最低过机高度2.1米以上,最高采高不能大于3.0米,保证支架在最低高度时能够通过,支架在采高最高时不发生倒架。

3、施工时先进行敲帮问顶确认安全后,每采出一架空位即时用2根工字钢腿料沿走向架设在液压支架顶梁上方,沿倾斜方向间距0.7米/棚、工字钢的一端必须架在综采支架前探梁上保证0.3m及以上搭接,工字钢的另一端伸入煤壁的梁窝深度0.3m及以上,上方及时用笆片、排材背顶严实,同时支柱拴齐拴牢防倒绳。并在煤壁边和支架顶梁上的工字钢下方各支设一根单体液压支柱。

4、采出的煤用工作面的溜子只能断续开动,严禁溜子长开。

四、82#架至75#架过顶板冒落段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87#架至83#架走向推进1.2米、同时支护完好后,施工队再从82#架向下用手镐回采至75#架。

2、由于82#架至75#架对应煤壁已垮出空位走向长度为0.5米-1.5米,高度6米,斜长12米。回采时每架斜长1.5米*走向长0.6-1.2米。摸顶留底回采,采高控制在最低过机高度2.1米以上,最高采高不能大于3.0米,保证支架在最低高度时能够通过,支架在采高最高时不发生倒架。

3、施工该冒落段时,下方不得有人,并有专人照看安全。先逐架将支架的护帮板收回、将支架对应前方和上方的活矸放下,大块矸石采用风镐破碎后(块度不大于200mm)用溜子运走。

4、施工时先进行敲帮问顶确认安全后,每采出一架空位即时用2根工字钢腿料沿走向架设在液压支架顶梁上方,沿倾斜方向间距0.7米/棚、工字钢的一端必须架在综采支架前探梁上保证0.3m及以上搭接,工字钢的另一端伸入煤壁的梁窝深度0.3m及以上,上方及时用优质方木,圆木笆片铺假顶、垮高空位超过1.0m以上,必须绞架高度不得小于1.0m。并在煤壁边和支架顶梁上的工字钢下方各支设一根单体液压支柱。

5、控好顶后下方的煤炭用手镐或掏扒,禁止风镐采煤,采出的煤用工作面的溜子只能断续开动,严禁溜子长开。

6、每架支架棚顶铺假顶完后、及时在煤壁打上贴帮柱、支柱柱窝深度必须保证在0.2m及以上,同时拴齐拴牢防倒绳。

7、工作面82#至75#支架回采和铺假顶完后,施工队在这八架假顶的工字钢上沿工作面倾斜方向上好抬棚,抬棚用9#工字钢,工字钢与铺假顶的钢梁交岔处用箍抱紧。

8、施工时,工作面冒落段下方严禁有人经过和进入,现场必须有队干值班和专职瓦检员检查瓦斯、发现瓦斯浓度超过1%及以上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将作业人员撤至机巷同时向矿调汇报处理,待瓦斯浓度降至1%以下时方能恢复作业。

9、移架时、先移工作面冒落段的支架由下向上移架,该段采高控制在2.1m-3.0m内,采取带压移架完毕后,处理好顶板隐患后工作面75#架以下才能安排割煤,保证上下煤壁线一致。

10、工作面过冒落段移架前,每次只回撤支架前方对应的第一排支柱,采用卸载专用把手并系上2米长的绳子、人在支架内进行卸载回撤,所架的钢梁不回撤。

11、工作面过冒落段期间,施工队(早班)、生产科(中班)、安全科(夜班)进行三班现场值班,必须做到手上交接班。

12、在回采冒落段期间,施工队和职能部门值班人员必须每班向调度室汇报该班的进尺和安全情况,直至该面安全推过冒落段。

13、其它仍按该面作业规程和补充措施执行。

篇2:浅谈煤矿顶板管理措施与办法

一、概述

我矿矿区内含煤岩系为上二叠系龙潭组之碎屑岩,矿区地表为山坡、农田、水沟,地层稳定,地质构造简单。主采煤层为C5、C8、C11、C12煤层,其中C8煤层厚度1.5米左右,煤层顶板均为页岩,直接顶稳定。自2010年至今,我矿共发生了3起安全事故,其中有2起属于顶板事故,其中未执行敲帮问顶引发事故1起;因支护质量差引发事故1起。在总结事故原因与教训中发现,每一起事故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事故的主要原因都是工人严重违章作业造成的自身伤害。

吸取了教训之后,我们不能不对如何强化顶板管理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进一步探索。

二、探索顶板管理的措施与办法

1合理布置回采工作面,认真编制作业规程

我们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应积极探索适合我矿地质条件和有利于顶板管理的工程设计方案,编制作业规程应从多方面考虑,尽可能周全,充分具有科学性、可执行性及可操作性。我们要求回采巷道要合理布置,沿煤层顶板掘进,这样掘进巷道时施工条件好,在源头上减少了顶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合理选择采煤方法,选用走向长壁式回采方法。

2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审批、学习制度

《作业规程》是煤矿指导生产、保证生产安全的纲领性文件。因此,要求采掘作业规程编制之前都要事先进行水患论证,编制时依据地质资料与矿压观测资料,包括顶板来压规律,进行切合实际的编写。矿长、总工程师应严格把关,制定“四不批”制度,即地质构造不清不审批;顶板管理措施不具体不审批;规程编写不认真不审批;措施没有针对性不审批。“三大规程”出台后必须组织干部和职工认真学习,让大家领会和掌握,同时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

3加强工程技术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

我们矿顶板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于现场管理不严或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低劣造成的。采掘工程质量是顶板管理的基础,从抓好现场管理入手,提高工程质量是防止顶板事故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措施。因此,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经常深入井下作业现场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遇地质构造变化等意外情况,应编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领会后方可继续施工。日常工作中由安全员对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每个月末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验收时应严把质量关,坚决做到工程质量不合格不验收。

4密切关注回采工作面顶板动态,掌握初次与周期来压规律

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容易造成冒顶事故,特别是对于断层、裂隙发育的顶板,一旦采面某个地点的支架失效,就有可能发生局部漏冒,破碎顶板从这点开始沿工作面往上全部漏空,造成大片支架失去平衡,导致漏垮工作面。因此,必须认真搞好初次放顶和周期来压期间的顶板管理,预防大型恶性顶板事故发生。日常工作中要摸索和掌握来压步距,在来压之前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如加木垛、从柱等,确保安全无事故。

5加强现场检查监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1)强化事故多发地点的顶板管理

局部冒顶实质是控顶区内已破碎的直接顶失去有效支护而造成的,采掘工作面较容易发生冒顶事故的位置:一是地质构造破坏附近;二是采面靠近煤壁处、顺槽处及掘进工作面;三是巷道、顺槽交叉口及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处;四是回采工作面放顶线附近。这四个位置是顶板事故多发区域,因此也是顶板管理的重点部位。下面针对这四个区段产生冒顶的原因与特点,结合我矿实际情况,提出六条防范措施。

①严格控制控顶距,工作面随采随支,遇顶板破碎时严格执行超前支护。

②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岩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③架设支柱要有足够的初撑力,支柱要有3-5度的迎山角,支柱的顶部要背紧背牢。

④布置炮眼时,应使最小抵杭线处在相邻两柱之间,装药量要适度、合理,尽量采用小范围放炮方式。

⑤巷道、顺槽交叉口架设抬棚支护,工作面上下出口的支护必须加密,必要时增设特殊支架。

⑥每班末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发现支架歪斜、断梁折柱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2)强化班组建设,定期培训教育

区队及班组是企业管理和职工从事生产劳动的最基本单位;是有效控制事故发生的基本环节;也是企业实现生产安全的基础。要实现安全生产,关键问题就是要把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包括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安全措施和监督检查等都要在采掘班(组)当中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和企业的安全工作部署变成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把安全生产的标准、制度和措施等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生产工艺流程第一线的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上,达到有效避免各种灾害事故。为此,要切实加强班组建设,特别是加强对班组长的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在顶板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3)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安全监管部门的作用

安全管理部门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管理条例》,对“三违”人员一经查出,都要进行严肃处理,任何人不准讲情,不得护短。对于预防重大顶板事故的有功人员给予重奖。井下一旦发生顶板事故,必须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分析原因,严格追究事故责任人,同时以血的教训教育群众,并制定防范措施,杜绝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三、结语

安全技术措施完善可行是顶板管理的基础,生产现场管理到位是搞好顶板管理的保证,职工安全意识高是顶板管理的关键,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冒顶事故的发生是有条件的,也是有规律的,只要采用正确的手段对顶板实行鉴测,掌握其规律,并提前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将顶板管理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绝大多数顶板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篇3:采面顶板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规范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技术水平,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实现我矿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发展,根据12604采面实际情况,特编制顶板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采煤工作面概况、

12604采煤工作面位于一水平三区段,采面运输巷和回风巷各180米及采面倾斜长度100米,可采储量3.5万吨,可采期为3.5个月,本工作面上覆岩层结构情况简单,顶板基本在回柱后自然垮落,即完全依靠完全直接顶本身悬露岩层达到极限跨距后破坏垮落;但工作面由下向上38米处出现一断层,断层走向为343度,断层倾角30度,断距为18米,两盘落差为3.7米,与工作面推进方向的夹角为39度;工作面按倾向向上推进过断层以+12度坡度施工过断层。

二、工作面顶板管理领导小组

(一)领导机构

1、组长:马俊波(矿长)

2、副组长:刘昌申(安全矿长)、祝星远(安全副矿长)、贾喜臣(生产矿长)、李英杰(生产副矿长)。

3、成员:李奇印、周广银、花金财、黄仁举、陈小平、谢志才、孟阳平、李守贵、封玉权。

(二)、工作职责

1、组长全面负责该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人、财、物的供给调配;并亲自指挥调配,负责顶板管理工作的落实,监管全面安全工作。

2、副组长负责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现场指挥与安全施工。

3、工程师负责对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并对措施贯彻学习实施督促。

4、成员负责该回采工作面顶板隐患排查、管理,现场指挥及现场安全工作。

三、12604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

1、准备好该工作面顶板管理所需的工具及辅助材料(回柱器、铁丝、拉绳、钎子、铁锤、圆木、备用单体支柱、铁丝网、抓丁、镐头、木锯等)

2、12604采面以“见四回一”管理顶板,打柱挂梁支护完毕后,必须严格检查已支护的三排支柱、密集支柱、戗柱和铰梁,观察有无滑柱、顶梁松动压片帮漏顶现象;每班接班后与交班前必须对工作面全面检查一次。

3、处理空顶、漏顶及顶板破碎段时必须有矿级跟班领导,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观察指挥施工安全工作。

四、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由工程师组织相关所有人员现场查看顶板情况后,研究讨论编写,经会审通过后,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本安全技术措施并签字。

2、运输巷、回风巷超前支护不小于20米,支柱要排成一条直线,偏差不小于±50mm,柱距偏差不小于±100mm,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并严格按作业规程中规定打设,发现支柱漏液、卸压、歪斜、损坏、铰梁横向位移要及时补打、替换支柱,纠正铰梁。

3、超前支护20米内出现片帮或顶板破碎时,应及时打点柱支护,必要时加密棚梁打柱支护,超前支护外应及时维修巷道。

4、工作面支护必须实行三、四排控顶管理,最大控顶距4米,最小控顶距3米,柱距0.6米,排距1米;顶板破碎区段,应缩小柱距为0.5米。

5、工作面打柱必须按线操作,应似垂直顶底板,迎山角度2-5度。

6、打柱时要挖柱窝,防止柱底移位,支柱要打在实底上;部分底板松软段,打柱时穿木鞋,防止柱子钻底,造成顶板下沉;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

7、挂铰接梁时,必须使用平板销,要打紧打牢,安全链小勾挂在铰梁上小孔内,防止顶板来压,挤出平板销,飞出伤人;每个铰接梁上必须放三块木板,木板上敷设铁丝网,铁丝网之间要用铁丝连接,严禁间断连接或不连接;木板放在铰梁头和铰梁中;铰梁之间必须铰接,严禁出现独梁独柱支护;若需校正柱距时,必须在打完单柱梁后反铰一梁打上支柱。

8、工作面以“见四回一”管理顶板,打柱挂梁支护完毕后,必须严格检查已支护的三排支柱、密集支柱、戗柱和铰梁,观察有无滑柱、顶梁松动压片帮漏顶现象;每班接班后与交班前必须对工作面全面检查一次,发现问题立即处理,严禁把隐患留给下一班。

9、处理空顶、漏顶及顶板破碎段时必须有跟班矿长、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观察指挥施工安全工作;当空顶超过作业规程要求时,及时在铰梁上架打木垛,木垛上部敷设铁丝网罩顶,给支柱再一次升压,使支柱铰梁与木垛一起有足够对顶板的支撑力。

10、每班接班后要把本班工作区段内的支柱从新注一次压,保证支柱有足够的支撑力,防止顶板来压与放炮使支柱歪斜或崩倒。

11、放炮崩倒崩歪斜的支柱,必须及时扶正和扶起升紧;放炮后要及时挂梁护顶,在梁下打好临时支柱,待推溜后及时打好基本支柱。

12、打眼时要注意打眼的位置和角度,防止角度错误破坏顶板;装药必须根据顶板情况进行,如果顶板易破碎、煤壁有片帮现象,要少装药放底炮或不装药,采用手稿落煤。

13、爆破落煤距离要根据现场顶板情况而定,但必须保证炮后能及时挂铰梁护顶(接顶),支柱全部打完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放炮。

14、放炮崩下的大煤块(岩块)必须破碎,防止运煤(岩)过程中煤(岩)大块滚动撞倒支柱,造成冒顶。

15、工作面煤壁要直,煤壁出现裂缝的煤块,要及时处理掉,打好临时支柱,防止片帮、冒顶现象发生。

16、放炮后进入工作地点,首先要敲帮问顶,处理掉活煤(岩),挂上铰梁护顶(接顶),防止在攉煤时落下伤人。

17、煤壁上方伞檐不得超过200mm,超过时要及时处理掉。

18、上下两安全出口处要使用长排钢梁(一梁三柱)五对,成对迈步前移,长钢梁间距0.5米.

19、排钢梁必须在安全出口与巷道交界处向里架设,最外一对应架设在交界处,作为抬口棚使用。

20、排钢梁上部必须接顶背实,如出现空顶必须用圆木接顶,以增强安全出口的稳固性。

21、排钢梁下的机头、机尾必须打好压柱,防止机头、机尾拉起撞倒支柱造成冒顶。

22、顶板压力大、过断层及断层两侧顶板易破碎区段应加密和加强支护。

23、采面支护的高度应视煤层高度而定,但最低支护高度必须达到1.5米,煤层较薄时尽量以破底板增加采面高度,严禁留护顶煤或以煤层中的夹矸岩层为顶板进行支护。

24、工作面按倾向向上推进过断层时以+12度坡破顶板岩层施工过断层与上端煤层顶板高度吻合进行支护。

25、支柱打好后及时栓好防倒绳,防止支柱受压倾倒伤人;支柱的三向阀要与煤壁平行,防止受压飞出伤人。

26、工作面严禁使用损坏、卸压、漏液单体液压支柱,一经发现立即更换。

27、必须保证高压液压管路完好;严禁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使注入支柱的乳化液体有足够的液压。

28、、工作面回柱放顶前,煤壁必须清理直顺,不得留有伞檐和开裂、松动的煤矸。采面支护(支柱、密集柱、丛柱、戗柱、铰梁等)质量必须达到作业规程及放顶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铰梁必须全部铰接牢固、铰梁端头紧靠煤壁。

29、放顶时必须用木板与放顶所下来的铁丝网挡在切顶排支柱前,防止矸石窜入工作面影响行人和通风。

30工作面应达到动态的质量标准化要求,确保“三直、一平、两畅通的质量要求。

31、、实施中若出现本措施有不妥或不完善之处,必须立即向矿长汇报,以便及时修正、补充、完善,确保安全。

阳箐煤矿技术组

2013年7月12日

篇4:工作面顶板管理及采空区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一、顶板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1.坚持按正规循环作业.

2.工作面支架要完好无损,保证无跑、冒、滴、漏和卸压现象.

3.支架的安全闸要完好,并时常观察,保证支架要足够的支撑力和支护强度.

4.当采煤机割完顶刀时,要及时移架,并打起片帮.

5.当移架到位后,要及时伸出前探梁,并保证移完支架整齐,间距一至.

6.移端头时,坚持先打后撤,一梁不少于一柱的原则.

7.交接班前后,要检查端头和超前支护的单体是否卸压,卸压支柱立即更换。

8.机道侧严禁行人,机头机尾清煤时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

9.当出现切顶和架前冒顶时,要加快推进速度,架后严禁过量放煤,并做好每次切顶的记录。

10.做好矿压侧记录和周期来压预测工作。

11.严禁随意损坏和拆除矿压观测设施和支架的压力表.

12.清理机头,机尾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工作.

二、防突冒安全技术措施

1.严禁支架过度放煤,确保支架上有足够的垫层,严禁放端头近尾巷采空区侧的煤,确保两端头和采空区侧留有一定垫层,防止顶煤突然垮落推垮端头而损坏支架等.

2.加强两端头支护,特别是端头,必须坚持使用,切顶支柱必须保证数量质量和强度,在近采空区侧打单体支柱,以抗水平冲力.

3.保证均压通风系统的稳定,严格瓦斯管理和检查制度,要求瓦斯员在工作面重点把关.

4.工作面的所有人员必须”三戴”齐全,并且完好.

5.在工作面停风后,必须立即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员到安全地点.

6.当工作面气体异常时,工作面人员必须立即撤到安全地点,在再采取可靠措施后,工作面一切正常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

7.所有参与生产的人员必须配戴好自救器,在发现气体涌出时或老塘垮落时,按规程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点.

8.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汇报调度室,队长跟班干部必须负责人员撤到安全处,并严格执行本安全措施.

9.区队跟班干部严把现场管理关。

三、防片帮,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1、防片帮、冒顶

(1)对于片帮倾向性的区域的工业区层应及时准确的用好前探梁移架后及时伸出前探梁,护住煤壁.

(2)采煤机割煤后要尽快移架,立即升起前探梁,及时护住暴露的顶板,禁止全工作面割完后才移架.

(3)在发生片帮的地段,要停止割煤,立即采取刹顶的措施,加强端头支护,防止因片帮,增加空顶面积而发生冒顶。

(4).发生冒顶地段必须采取可靠的刹顶措施,在完全控顶后再开始移架,严禁不刹顶而强行移架.

(5).对于发生片帮,冒顶地段,处理完片帮,冒顶后,采煤机割煤时严格控制采高,保证片帮,冒顶不再发生.

四、工作面过破碎带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安全顺利地通过此破碎带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面推进到破碎带前提前做好顶板管理工作,加强端头支护,进入破碎带时,时刻必须观察顶板破碎情况做好敲帮问顶工作,打好端头支护的同时,在空顶处要及时用2.5米半圆木、道木和木板加强支护,单体初撑力必须符合要求,2.8米初撑力不小于90KN,2.5米初撑力不小于60KN,无空顶空帮,无卸压支柱必须保证“一梁一柱”的原则。工作面端头作业人员必须按作业规程操作,执行“先打后撤”的原则,时刻要注意安全以免发生事故。

2、因为原有巷道支护方式为锚网支护,沿工作面推进此巷破碎带处要补打锚杆防止煤质破碎跨落,打不成锚杆的地方应及时用钢梁、半圆木、道木、木板和单体加强支护,操作时应上述规定执行。严禁出现空帮空顶。

3、工作面推进到破碎带后严格控制采煤机割煤高度,不要割煤过高引起冒顶发生事故。

4、工作面推进到破碎带后应保证安全生产的条件下争取尽快过破碎带,减小破碎带给生产工作带来的影响。

5、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工作人员必须要能知道避灾路线,安全出口要畅通可靠要无障物影响人员撤离。

6、过破碎带时,所有设备、电缆、管线必须加强保护,不得出现冒顶砸坏设备、电缆、管线。

7、移端头支架时所有人员必须撤到安全地点,支架工站在不易冒顶伤人处操作支架,同时设好监护。

8、严格执行跟班干部现场跟班指挥制度,发现异常立即撤人。

9、其他安全技术措施一律按《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矿审批通过的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五、工作面采空区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开采过程中观察采空区顶板的垮落情况,发现采空区悬顶超过10㎡时要制定专门措施,减慢工作面推进速度或放震动炮处理采空区悬顶,避免顶板一次性大面积垮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损伤。

2、每班检查开采工作面内的温度、一氧化碳浓度、瓦斯浓度等火灾参数,及时发现采空区自燃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防灭火措施,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3、由于开采的煤层埋藏较浅,要对顶板及地面设置监测、监控系统,并派专人值守,随时观测采空区及地面的裂隙情况,对地表裂隙采用压埋灌浆等措施进行堵漏,确保采空区地表不漏风。

4、一旦采空区有发火情况,火势较弱时,可以采取加快回采速度的办法使发火区尽快进入窒息带,自动熄灭;当发现火势较强时,必须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采空区进行封闭后再进行注氮灭火工作。

5、采煤面停采、回撤期间,应及时减少工作面风量;停采后,利用束管对采空区气体进行监测,每天至少测定一组数据;采煤面回采结束后,应在40天内回撤完毕。

6、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应在45天内完成采空区的密闭工作。

7、在采空区密闭内设置束管监测探头,建立采空区密闭管理及检查制度,每7天对密闭内外温度、一氧化碳浓度、瓦斯浓度等参数进行检查,建立台帐。

8、防灭火手段采用的是黄泥灌浆和喷洒阻化剂。泥浆输送管道采用无缝钢管,从风井井筒自流至井下;喷洒阻化剂位置为工作面上下隅角及各支架架间。

9、对防灭火系统及设备要定期维护。日常应加强阻化剂泵站的保养和维护工作,确保各种防灭火手段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10、其它未涉及之处,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相关规定执行。

篇5:首采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安全防范措施

一、矿井概况

丰汇煤矿位于沁水煤田阳泉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东北部,李家沟(精查)区东南部,昔阳县方位202°方向13km处的麻汇村至田瞳一带。年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

1、井田地质构造

井田内褶曲发育,轴向主要为近东西向,分布于井田中南部,构成本井田的基本构造形态,主要特征为排列紧密,间距约1500m左右,两翼不对称,向斜西北部较缓,倾角一般为10°左右,向斜东南部较陡,倾角可达19°。背斜轴部开阔,产状平缓。井田内断层较少,落差不大,多为走向北东、倾向北西之正断层。陷落柱较多。

2、含煤地层及煤层

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其中:山西组地层平均厚度53.69m,含煤6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2、3、4、5、6号煤层,属不稳定不可采煤层。

太原组地层平均厚度108.98m,含煤11层,自上而下为含81、82、8、9上、9、11、12、13、14、15、15下号,其中15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1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下距K1砂岩6.72m,上距K2灰岩17.02m,本井田厚度为4.20-6.20m,平均4.97m,含0-4层夹矸,结构较简单,夹矸岩性为泥岩,厚度在0.07-0.60m之间。顶板为深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水平层理,含植物化石,底板为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铝质泥岩。

3、矿井涌水量

根据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推算矿井生产能力达1200kt/年时,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0m3/d,最大涌水量800m3/d。主要含水层为K2、K3、k4。

4、矿井开拓

矿井采用斜井单水平开拓。全井田划分三个采区,西翼一采区、南翼二采区、东翼三采区。一采区为双翼采区,南翼前进,北翼后退,开采15#煤层。

初采工作面设在一采区南部。西运输大巷、西轨道大巷、西回风大巷均沿15#煤层布置,西轨道大巷与西运输大巷间距为20m,西运输大巷与西回风大巷间距为30m,两侧留足煤柱30m。一采区皮带巷、一采区轨道巷、一采区回风巷均沿15#煤层布置,一采区皮带巷与一采区轨道巷间距为20m,一采区轨道巷与一采区回风巷间距为30m,两侧留足煤柱30m。

二、15101工作面概况

工作面两顺槽平行布置,西侧顺槽为运顺,东侧顺槽为轨顺,尾巷平行于轨顺、间距20m布置。三巷道均沿煤层顶板布置。切眼沿井田南部边界煤柱布置。工作面长度150m,走向长度915m。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全部垮落法顶板管理。采高3m,放顶煤高度1.5m,采放比1:0.5。

工作面选用:ZF4600/18/30型综放液压支架;上下两端头各配置ZFG5400/19/32型过渡支架。

三、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的安全防治措施

1、矿压观测

由于15101工作面是首采面,矿压观测资料不充分,工作面直接顶厚度大,岩性为砂质泥岩,节理、裂隙发育,预计直接顶初次跨落步距较小,相应的来压强度也应较为缓和。为防患于未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压力控制:

(1)安装、布置工作面矿压监测设备,对工作面各参数进行监测:在每组液压支架上安装测压表,监测支架工作阻力及初撑力的变化情况。

(2)每隔20m支架安装一条电脑圆图自记仪监测线,监测支架受力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分析顶板来压状况及规律。

(3)在两顺槽巷道设置巷道变形观测点,观测超前压力影响下巷道变形规律。

(4)用单体支柱检测仪、单体支柱记录仪检测两顺槽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受力的变化情况。

(5)定期观察两顺槽顶板里曾以及锚杆、锚索测力计数据变化情况。

(6)根据多项检测仪器仪表的监测数据,及时掌握顶板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或顶板异常压力变化,提前采取加强支护或预防措施,确保工作面安全。

2、工作面在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采取就针对性措施,预防顶帮事故:

(1)采取多循环的作业方式,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以保持煤壁完整性,使之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2)缩小控顶距及空顶时间,落煤后及时移架支护,减少工作面煤壁压力。

(3)严格支架支护质量,防止漏顶片帮。

(4)沿放顶线增设1-2排密集柱加强支护。

3、加强对工作面上下端头的管理

(1)工作面上下端头和上下隅角是工作面的安全管理重点,是工作面的顶板、有害气体管理集中区域,要做到重点检查。

(2)做好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确保超前支护,并保持通风及行人畅通。(3)单体穿鞋,支撑有力。防止顶压传递到煤帮。

4、通防及瓦斯监测

(1)每天由专人对工作面定期进行测风,确保通风满足要求,防止出现瓦斯积聚。

(2)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期间,配备专职瓦检员跟班进行瓦斯等有害气体及气体成分和温度检查和监测,随时对工作面上下隅角及可疑地点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撤人,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3)严格按要求在工作面上下隅角安设了束管和瓦斯断电报警仪探头及便携式瓦检仪。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