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硬化技术措施规程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底板硬化技术措施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1

为确保6煤.....底板硬化按设计要求完成特编制本措施。

一、施工技术要求

施工作业流程:贯彻学习--施工准备--安全检查--清理巷道--标注腰线--铲垫底板--支模--浇注混凝土--振动--养护--清挖水沟及水仓

1、施工前我公司技术员根据巷道设计坡度,给出施工区域内巷道的腰线控制点,控制点10米一组,施工人员根据双侧控制点挂腰线(工程线)。

2、根据现场腰线卧底,要求巷道底板到腰线1.2m,顶板到腰线不低于1.6m,巷道高度不够或低洼处必须铲平垫实。

3、混凝土施工前必须将巷道清理干净,不得有淤泥、积水、浮渣等杂物。

4、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混凝土和水沟,要求混凝土面至腰线距离为1.0m,地坪厚度不小于200mm,水沟宽度不小于300mm毛水沟,混凝土路面要以3‰坡度向水沟侧倾斜。

5、浇注混凝土要求混凝土强度为C20,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1立方混凝土需要水泥309kg、砂子0.49m?、石子0.86m?,其中水泥为42.5#普硅蒙西水泥;砂子为中粗砂,含土量不超过5%,骨料粒径为<40,砂子、石子必须合格。

6、在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必须搅拌均匀,必须使用振动器振捣防止出现蜂窝麻面。

7、施工地坪后坚持每班洒水养护,养护7天后方可通车。

8、先硬化没有安装皮带的一侧,宽度3m。其余部分待皮带拆除后硬化。

9、硬化前要将工作面的支护材料备足。

10、施工前必须做到配合比试验,按配合比配置混凝土。

11、每300立方米做一组混凝土试块。

12、施工必须严格执行《矿施工管理办法》。

二、安全措施

1、随时检查作业场所顶、帮等安全其情况,不安全不作业。

2、硬化队施工中项目部必须安排一名跟班领导,对当班安全及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无跟班领导现场把关,不得施工。

3、硬化队每班施工前,首先全面检查,做好设备维护,施工中注意防止损坏施工场所附近设备及管道。并准备好施工设备、设施、材料、劳动保护用品。

4、运输及装载车辆要全面检查保养,确保制动、照明、润滑、防爆等各系统完善有效,车厢不得出现滴漏现象,并保持运输路线清洁卫生,必须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原则。

5、清理巷道、起底和清挖水沟所需空压机必须安装牢靠,手动风镐、钎子、管路的报告要做好班后保养和班前检查、试运转,空压机及风镐每班施工前仔细检查。

6、风动工具的软管必须绑扎牢固,在工作之前应先通气吹清管内杂物,吹冲时排气口严禁对着人。

7、空压机供气管路严禁拐死弯,不得出现扭绞和变形;软管使用双股10#铁丝绑扎牢固。

8、施工中更换工具附件或交换工具时,应事先关闭电源切断气源,并将管内余下的空气排尽后方可进行更换操作。

9、硬化队人员当班作业结束后,作业场所杂物清理干净,人员、工具、设备安全撤出。

10、本措施经审批贯彻到施工人员后实施。

篇2:局部冒顶事故成因防治措施规程

局部冒顶实质上是控制区内已破碎的直接顶失去有效的支护而造成的。常发生地点:?(一)靠近煤壁的局部冒顶;?(二)上下出口的局部冒顶;?(三)放顶线附近的局部冒顶;?(四)地质破坏带附近的局部冒顶。(一)、靠近煤壁的局部冒顶这类事故的发生是由于采煤过程中,裸露的破碎顶板支护不及时,支护不当,支护质量不好等原因造成的。一)直接顶破碎的原因由于原生构造及采动等原因,在一些煤层的直接顶中,存在着许多原生裂隙,在采煤或爆破落煤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支护或支柱打得不紧。这类游离岩块受采动影响后,就会逐渐脱离岩体,无约束的自由下移、冒落,以致造成局部冒顶事故。当采用爆破法采煤时,如果炮眼布置不恬当或装药量过多,也可能在放炮时崩倒支架导致局部顶板事故。此外,当老顶来压时,煤壁附近的直接顶可能破碎,如果煤层本身强度较底,则容易片帮,从而扩大了无支护空间。也会造成局部冒顶。二)?防治措施?1、采取正确的支护办法。对采煤后露出的顶板要采用及时支护、超前支护。在加设支架前,必须敲帮问顶,以防岩块掉落伤人。同时支柱要有足够的初撑力,支得稳,抗得住,力求控制裂隙的发展,岩块的移动、滑落。?2、防止放炮崩倒棚子。放炮时,炮眼布置及装药量要适度、合理,采用小范围放炮方式,尽量避免崩倒支架;支柱的质量牢固有劲,不准打在浮煤浮矸上。?3、对易片帮的煤层,支柱应尽量贴近煤帮。(二)、上下出口的局部冒顶上下出口冒顶的原因?1、上下出口位于采煤工作面与顺槽的交结处,控顶范围比较大,加之应力迭加,掘进顺槽时由于巷道支护初撑力一般都很小,很难控制直接顶不下沉、不松动、不破碎。?2、在上下出口处经常要进行工作面输送机头,机尾的拆卸工作,这时难免要替换原来的支护,有时还要碰到替换棚子,就在老柱拆下或碰倒而新支柱未支上时,已破碎的直接顶可能局部冒落而造成事故。?3、工作面不断前移,往往要用工作面支护替换原来巷道的支护,出口处始终处于反复支撑状态,在一拆一支间隙中,已破碎的直接顶也可能局部冒落。?4、上下出口处的支护还受到老顶来压的影响,直接顶施给支柱的不仅是垂直压力,还有侧压力,可能推倒部分支柱而造成局部冒顶。?5、顺槽和工作面连接处有时会在顶板和底板出现台阶下沉,使得此处难以支护,造成局部冒顶事故。防治措施?1、合理布置顺槽,尽可能将顺槽布置在受地质影响比较小的地段;?2、合理设计顺槽断面,顺槽断面尽量不破坏顶板,不留顶煤,保持巷道顶板的完整性;?3、适当加大工作面上下出口的支护密度,增加特殊支架,可在机头机尾处使用抬棚支护,每对台棚随机头机尾的推移逐步前移支护;在工作面与巷道相连处,宜用一对抬棚逐步前移,托住原巷道直接的棚架。?4、支架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侧抗力,以防老顶来压时推倒支架。推广使用“十字”铰接顶梁端头支架来提高支架的稳定性是防止上下出口局部冒顶比较理想的措施。(三)、放顶线附近的局部冒顶一)冒顶原因?这类事故的原因:1、是回柱操作不合理,由于先回“吃劲”的柱子时,引起周围破碎顶板的冒落。回柱作业人员来不及退到安全地点,就可能被砸着而造成事故;2、是当顶板中存在由断层、裂隙、层理等切割而成的大块游离岩块时,回柱后游离岩块就会旋转,从而推倒支架导致冒顶;二)防治措施。?1、正确的回柱方法,防止顶板压力向局部支柱集中,造成局部顶板破碎及回柱工作的困难。?2、为保证人工回拆吃劲的柱子及分段回拆最后一棵柱子时的安全,如果工作面用的摩擦支柱,可以在这些柱子的上下多支一棵木支柱作替柱,然后回拆金属支柱,最后用铰车回木替柱。如果工作面用的是木支柱,直接用铰车回柱就可以了。?3、为防止直接顶中大块游离岩块时在回柱时旋转推倒采场支架的冒顶事故,应采取下列措施:?第一,加强地质及观察工作,搞清楚大石块的位置及尺寸;?第二,在大石块范围内用木垛等办法加强支护;?第三,当大岩块沿走向的尺寸超过一次放顶距时,在大石块的局部范围要延长控顶距;?第四,如果工作面使用的是单体金属支柱,采用木支柱替换金属支柱;?第五,待大岩块全部都处在放顶线以外的采空区时再用铰车回木支柱。(四)、地质破坏带附近的局部冒顶一)冒顶原因1、客观原因(1)采煤过程中因围岩应力重新分布、采煤方法选择不当和巷道布置位置不合理,所需支承压力大于支护的支撑力,从而造成顶板垮落冒顶事故。(2)作业规程不能适用于突然出现的地质构造,如采煤工作面出现小断层,工作中没注意分析与观察,采取通常的支护方法往往发生冒顶事故。2、主观原因(1)采掘工作规格质量低劣。作业时不坚持敲帮问顶,发现隐患不及时排除;控顶距离掌握不当;空顶作业;违章放炮;冒险回柱作业。(2)管理不善。煤矿生产管理不同于其他行业,井下生产条件随时有所变化,生产管理者不深入现场,不带班作业,不严格按三大规程办事,盲目开采、违章指挥、纪律松弛等,常常会造成事故二)?防治措施1、首先要求支护完整,不致出现顶板局部漏洞;若出现局部漏洞,立即加以堵塞,以防其进一步扩大;2、顶板必须背严背实;3、严禁放炮、移溜等工序弄倒支架,防止出现局部冒顶。二、冒顶预兆1、顶板破裂严重时,出现顶板掉渣。掉渣越多,说明顶板压力越大。2、煤体压酥,片帮煤增多。3、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增大时,木支柱会发出劈裂声,出现折梁断柱现象;金属支柱的活柱急速下缩,也发出很大响声;铰接预梁的楔子被挤;底板松软时,支柱钻底严重;有时能听到采空区顶板断裂垮落时发出的闷雷声4、裂缝变大,顶板裂隙增多。5、有淋水的采面,顶板淋水有明显增加。6、顶板出现离层,用“问顶”方式试探顶板。例如,顶板发出“咚咚”声,说明顶板岩层之间已经离层。7、在含瓦斯煤层中,瓦斯涌出量会突然增大。8、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有时会因背顶不严或不牢出现漏顶现象。漏顶后,会造成支架托空而出现松动,引发冒顶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是:?(1)在工作面上下平巷掘进时不要破坏其复合顶板,应托伪顶施工。?(2)工作面初次推采时不要向采空区侧前进。?(3)避免上下平巷与工作面斜交形成三角形。?(4)严禁仰斜开采。?(5)提高支柱的初撑力。?(6)用拉钩器将工作面支架上下连成一体。?(7)灵活地应用戗柱或抬棚,使它们迎着顶板岩层可能推移的方向支设。五、大块游离顶板旋转推垮型冒顶?(一)冒顶原因?当煤层顶板存在由断层、裂隙、层理或薄弱岩层切割成大块游离顶板时,这个游离顶板可能旋转而下,把工作面支柱向煤壁推倒,造成推垮型冒顶事故。?(二)防治措施?1、加强地质及观察工作,准确分析顶板破碎、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地质变化情况,判断游离顶板的范围。?2、在游离顶板范围内加强支护,不要进行回柱作业,特别要注意放炮震动的影响。?3、如果工作面使用的是金属支柱,要用木支架代替金属支架。?4、待游离顶板全部都处在放顶线以外的采空区时,再用铰车回柱。六、采空区冒矸冲入采场的推垮型冒顶?(一)冒顶原因?在煤层上直接是石灰岩等较硬岩层,当其大块在采场区垮落时,可能顺着已垮落的矸石堆冲入采场,推倒支架,(从根部推倒采场支柱而不是从顶板),从而导致推垮型冒顶。?(二)防治措施?1、用挑顶等办法使采空区小块冒矸超过采高,从而使大块冒矸无法冲入采场。?2、用切顶敦柱或特种支护切断顶板,一方面减少冒矸面积,一方面阻挡冒矸使其不能冲入采场。七、急倾斜煤层顶板事故?急倾斜煤层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1、预测回采工作面围岩动态?2、确定合理的支护强度?3、加强工作面支护的稳定性,防止底板滑移

篇3:巷道顶板灾害防治规程

1、掘进工作面迎头冒顶事故的原因

•掘进工作面迎头支架架设时间短,未来压上劲,容易被放炮崩倒;人员作业经常在空顶条件下进行;同时受到地质构造变化影响,所以掘进迎头冒顶事故较多。

•(1)根据掘进工作面顶板岩石性质,严格控制空顶距,坚持使用超前支护。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

•(3)在地质破碎带或层理裂隙发育区等压力较大处要缩小棚距。

•(4)合理布置炮眼和装药量,以防崩倒支架或崩冒顶板。

•(5)在掘进迎头往后10m范围内采用金属拉杆或木拉条把棚子连成一体,必要时还须打中柱以抵抗顶板突然来压和放炮冲击。

•2、巷道交又处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巷道交叉处控顶面积大,支护复杂,是预防巷道冒顶的重点部位。

•(1)开岔口应尽量避开原来巷道冒顶范围、废弃巷道和硐室。

•(2)必须在开口抬棚支设稳定后,再拆除原巷道棚腿。

•(3)注意选用抬棚材料的质量与规格,保证其强度。

•(4)当开口处围岩尖角被压坏时,应及时采取加强抬棚稳定性措施。

•(5)抬棚上顶空洞必须堵塞严实,空洞高度较大时须用木垛接顶。在码木垛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地点,并设专人观看。

•3、锚杆支护巷道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

•锚杆支护巷道发生冒顶事故,除地质因素外,主要是由于锚杆支护系统的锚固力不足所造成的。提高锚杆的锚固力的措施有:

•(1)合理选择锚杆间、排距。

•(2)科学选择锚杆支护材料。

•(3)提高锚杆支护施工质量。

篇4:防止矿井突然停电措施规程

矿井为两回路电源线路供电,正常运行时供电电源分列运行,一旦某一回路电源突然停电,通过倒闸操作,能迅速恢复供电,保证了矿井供电的可靠性与连续性。

地面变电所10kV配电所的10kV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该接线简单清晰,供电安全可靠性高。变电所10kV配电装置采用GG-1A(FⅡ)防误型固定高压真空开关柜(五防"闭锁功能: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防止误入带电隔室;防止误分、合断路器;防止带接地线送电;防止带电挂接地线)。为矿井的安全可靠供电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矿井一、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线路供电,一旦主电源突然停电,备用电源能很快投入运行,确保了供电的可靠连续性。

矿井建有完善的停送电管理制度,一遇问题时,电气操作人员,能依照制度进行处理。使用双电源,一路断电即合上另一路开关,以保证井下供电的连续性;不能及时恢复供电时,必须撤出井下人员。

1.检修、停电时,必须制定停电及恢复供电的措施。变电所或电厂在停电以前,必须将预计停电时间通知矿调度室。

2.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3.安全监控系统当电网停电后,系统有备用电源并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2h。

4.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站必须实时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测日报表必须报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阅。

5.矿井变电所禁止装设负荷定量器

6.变电所应设专人值班,每班必须有人守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篇5:某某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规程

一、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定本措施。

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二、适用范围:

公司所属各单位和个人在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建筑防水、防腐保温、油漆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均应执行本办法。

三、防治方针: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各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四、职业病危害种类:

根据企业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为六大类:

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建筑行业施工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建筑物的拆除,均可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缺氧和一氧化碳的危害: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时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密闭。狭窄。通风不畅、特别是在这种作业环境内使用内燃机和燃烧器,耗氧量极大,又因缺氧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

3、有机溶剂的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4、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5、生产性躁声和局部震动危害: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躁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躁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躁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6、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五、防护措施:

(一)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1、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识别、确定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警示标志。

3、施工现场在进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除等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行之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

4、在地下室等封闭的作业场所进行防水作业时,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措施,配备行之有效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并派专人进行巡视。

5、对从事高危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工作时间应严格加以控制,并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二)个人防护措施:

1、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2、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带防尘口罩。

3、从事防水作业,喷漆作业的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通风设施是否运转正常,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带防毒口罩。

4、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带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5、进行躁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正确佩带防护耳罩,并减少躁声作业的时间。

6、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减少工作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并佩带好防护用品。

7、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告之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

六、安全检查措施:

1、企业对生产中的安全工作,除进行经常的检查外,每年还应该定期地进行二至四次群众性的检查,这种检查包括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这几种检查可以结合进行。

2、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并且必须建立由企业领导负责,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检查组织,以加强领导,做好这项工作。

3、安全生产检查应该始终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群众,边检查,边改进,并且及时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有些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应该定出计划,按期解决,必须做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待。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