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感悟:在思考中前行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教师工作感悟:在思考中前行

编辑:制度大全2022-04-25

教师工作感悟:在思考中前行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一直坚信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有力量的人!”。的确,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苏格拉底也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思想。”。思想是人的灵魂所在,是生命的精髓。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成为思想的先行者。

我始终认为:高素质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触觉十分敏锐的人。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保持个性应该是每一个教育者坚定的人生信念。郭道胜在《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中也这样写道:“教育应该创生,这种创生是长期积淀、自然追求的结果,它具有洞察尘世万物的穿透力。”。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思想应当而且必须成为自身素养的第一要素。

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我们有些教师成了教参的“搬运工”、“代理人”,视教参为“金科玉律”。于是整天忙于应付出习题,编写资料和考试,使自己成为思想越来越狭窄的“教书匠”。孰不知在教育前行的征途中,需要的正是充满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

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我们有些教师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于是乎,学生一个调皮的眼神都会使他们心惊胆战,一个小小的失误更会让他们如临大敌。孰不知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智慧点燃生命之光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

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我们有些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教学方法死板老套,从来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甚至会武断地把教育困难的原因单方面归结在学生身上。孰不知反思是一个教育者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是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素质的体现。

作为一名初中老师,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特殊性,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思想去指引教育方向,用思想去陶冶孩子的心灵,用思想去塑造孩子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首先要树立新型的“人本观”。人本主义尊重人的自我中心和自我意识,重视发展人的内在潜能,坚信每个人都有发展潜能的欲望,坚信任何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坚持人类本质的完整和完善,强调通过意识体验达到自我肯定。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情绪体验、社会适应性、自控能力以及自我意识等。

其次要确立正确的“人才观”。传统的“人才观”,通常是以一种静态的刻度去评价学生,幻想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这样一来必然会压制学生的天性,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学生是有差异的、独立的个体,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初中学生,他们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如果教育不当,就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我们要有一种新的学生观,以平视的眼光看学生,即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哪怕是一时所谓的“差生”。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不要因为学生犯了错误就大惊小怪,动辄以恨铁不成钢、急于为学生着想为理由惩戒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品质等均不成熟,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认识、想法、观念去看待学生,看不到学生的可塑性、发展性。教师在工作中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要看到学生的变化,看到学生的“未来”,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最后,要培养积极的“反思”观。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可见“一日三省吾身”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能时刻反思学生的成长过程,那我们看到的将不再是一群学生,而是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反思教育事件与过程,每一次感动、每一个遗憾、每一个谜团......都将让我们的心变得更加丰富;反思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的教学艺术将不断改进、不断成熟。“思考着往前走”,是教师成长的写照,也是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

“你有思想吗?”,这也许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时时扪心自问的一个话题。在我们的教育世界中,应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应该让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应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有一天,我们终将年华老去,但我们的思想永远会在曾经的足迹中闪光,并一直照亮着前行的路!

篇2:教师工作感悟: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教师工作感悟: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离不开教育教学思想。肖川先生说过,“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我想,一个教师,要想生活得充实、有意义,有思想恐怕是很重要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思想”要求越来越高。当今教育界,很多人对“名师”比较崇拜,羡慕他们的教学方法、管理方法。其实,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首先他一定是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如何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想,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首先要勤于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学海无涯,教无止境。通过学习,可以取长补短、开阔视野、拓展时空、提升理念。

第二,要善于反思。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都需要相应的变革,变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教师对自身实践活动的反思质量。我们只有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才能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第三,要学会合作。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又是协同合作的世纪。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其实,在教会学生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要学会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应该成为一种工作的必需。一个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人,才能在竞争中超越别人,走向成功。

第四,要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作为一名教师,更新观念、勇于创新,这是时代的呼唤。“昨天的孩子,课本是他们的世界;今天的孩子,世界是他们的课本”,身处课改大潮中的我们,只有不断研究反思,探索创新,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也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学生喜爱的教师,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一个有精神感召力的教师。但思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在年复一年的简单重复教学中自动生成,它需要行动,需要学习、实践、反思、提高。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而努力吧!

篇3:教师工作感悟:成长的路

教师工作感悟:成长的路

时光荏苒,转眼一学期的时光已不知道消逝在了哪里,我作为一名特岗教师已走过了数月的光阴,不禁感慨万千。今天的我,依稀记得在20**年的夏末,我和其他两位特岗教师初来学校的场景,当时的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准备什么,只觉得茫然和失落,我还有一种莫名的担心和紧张。再过两天就要开学了,该准备些什么呢;怎样和同学们交流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呢;怎样上课效果最好,同学们最容易接受呢...带着这许多的疑惑和担心,我开始了在胜德小学的教学生涯。

刚开学的时候,我担任了四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同时兼任4(1)班的代理班主任,说实话心里是一股热情和兴奋交织在一起,奏起一种特殊奇妙的音符。第一件事,就是去教室收钱,负责学生报名排座位。一到教室我就犯难了,收钱还好说,一会儿就有家长说孩子近视,希望能坐前排,我对这些陌生的名字和面庞根本记不清楚,而且人太多了,我一下子感觉快乐的音符断了线,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没办法就让同学们按以前的位置坐了,等以后熟悉了慢慢调吧。一天下来,觉得什么都没有做,人却筋疲力尽了。接下来的几天,我越发不想上班了,每天都有打架的,家长找的,觉得很崩溃。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校长开会的时候一再强调要给学生一颗好心不能给一个好脸了,的确上课的时候严厉有时候是必需的。

慢慢地我对学生熟悉了,对大家有了新的了解,对大部分学生的情况基本掌握了,和大家关系都不错,但是问题还是很多。有部分学生无法按时交作业,作业完成的质量也不太好,我就开始研究,怎么样让大家先把书写搞好。以后批作业的时候我会把较好的本子留下来全班传阅,对于基础很差的学生,让他先把书上的概念和例题抄写几遍,借此提高他们的基础,经过一个多月,大家确实有所长进了,我真心感到高兴。

十一过后,我接任了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由于本专业是英语,所以我非常高兴。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又遇到了很多问题,顿时感觉问题好多,什么时候都解决不完。总是刚一高兴处理了一个难题,新的问题就会出现,我不知道怀疑过自己多少次,我真的适合当老师吗?不断的彷徨、迷茫和失望,我虽知道自己也在一步一步成长,只是越来越没有自信了,甚至有时候觉得什么清闲带什么才好呢?我知道有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我的人生绝不想就这样得过且过,我要认真地生活。在领导、前辈和家人的鼓励下我又有了干劲和热情,我要开拓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话虽如此,过程却是很艰辛的,我一定要坚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先弄清楚了大概还有多少时间可以上课,还有多少教学任务需要完成,由此可以确定每个模块的学习课时。当然上课的过程是最难搞的,薛老师作为一位带毕业班多年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当时很迷惑,是讲每模块第一单元之前,先把本单元的重点提炼出来系统讲解并做练习呢,还是先把每个单元讲完然后再提炼出来重点复习一节课效果好呢?我一直在不断地尝试不同的方法,薛老师给了我很多建议。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我慢慢地总结出适合班里学生情况的教学进度和时间分配,时间紧张,同时我也经常去听课,不仅听英语,语文数学也经常听,我觉得虽然不同的科目适合不同的方法,但是不管教什么学科,思路开阔,形式多样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探索上课的组织形式方面我现在还不算成功,我也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方法,在教学的成长路上,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尤其是怎么组织课堂教学,怎么引起学生的兴趣,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这门学科是一门艺术,就像美术、音乐、科学一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如屈原所说,在教学的漫漫长路中,我将上下探索,矢志不渝,坚持不懈。世界上,不管什么样的路都是没有尽头的,只有一步一步地向前,拨开迷雾或许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为此,我愿付出青春,收获一份成熟与希望!

篇4:教师工作心得:教改之路与感悟

音乐是人生的最大的快乐、音乐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能够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音乐使人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在以前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现将我这十几年的音乐教学出现的漏洞给大家分享。

一、传统音乐课的操作

1、开设音乐课,但不重视上音乐课,更甚者把它沦为自习课或其它科目的“加点”课。音乐课虽然是必修课,但没有列入升学考试科目之中,一些学校仍然把升学率摆在首位,认为音乐课搞不好无关紧要,因此当升学科目课时缺乏时往往把音乐课放到一边,就连每周的仅一个课时都难以得到保证。音乐不是升学考试科目,认为音乐课可上可不上。此外,许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是为了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他们关心的是统考科目的分数,音乐课考不及格没关系。正是这些认为音乐课“不长知识”的认识上的偏差,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效应。

2、把音乐课简单化,变成流行歌曲的唱歌课。由于农村孩子接触的事物少,鉴赏音乐能力相对较低,分不清乐器的种类和声音,听不懂交响乐,以致有些地方把音乐课成了流行音乐的“唱歌课”,歌曲的内容不加以筛选,只要学生喜欢、容易唱就行。正是这种流行音乐的“唱歌课”,使得学生、教师不断地追求流行音乐里的通俗歌曲,唱着通俗歌曲,心里上感觉到了一种满足,这样的音乐课不但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助长了学生中出现一批“追星族”,扭曲了学生的审美观,甚至思想里出现一些与年龄不相符的想法。音乐教师在每节音乐课里就教孩子们唱几首歌,“满堂唱”的现象随处可见,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及技能、音乐欣赏的教学,使农村许多学生不懂音乐的基本常识,不识谱,甚至不知道《国歌》词、曲作者是谁。

3.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有些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正确,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常常扮演着一个“牧羊人”的角色,驱赶着“小羊们”到这到那、学这学那,课堂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权。一定要他们做一只温顺的“小绵羊”才满意,以致容不得学生有不同的意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还会有什么创新精神呢?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我们要及时变换角色定位,要从一个“牧羊人”转变为一只“领头羊”,去带领学生在知识的大草原上奔驰。我们要以学生的音乐兴趣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育理念,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采用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方法,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

4.口耳相传、逐句教唱式教法仍非常普遍。这种方法非常形象直观,在小学低年级中适当采用,效果不错。能帮助学生很快学会陌生的歌曲,迅速满足学生的演唱欲望。但绝不能多用,多用就会使学生养成依赖性。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演唱基础后,要充分利用音乐弥散性的特点,用整体法进行学唱。整体法的优点是:音乐形象的把握比较完整,容易记住旋律,缺点是不易记住歌词。

5.离琴演唱。有的老师为了教唱方便,在歌曲未唱熟练或刚开始学唱时就离琴演唱。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音乐课中经常可以看到。殊不知这时学生连基本的音调、节奏都还把握不好,如何能唱好呢?如何能体验并进而表达出音乐的美感呢?

二、改革后的音乐课堂

1、转变教学方式是关键.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要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天地。

比如,以唱歌为主的课,不光是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学生还可以自主地选唱歌曲,并有当众表演的机会,有时甚至是以学生选唱为主。乐器演奏则强调学生体验、参与、探索的乐趣。听赏课曲目的选择则要为学生提供多听、反复听、对比听的可能。还有,新教材中出现了一种新颖的教学活动形式--综合表演,小学低年级主要安排了“歌表演”、“随着音乐表演”、“音乐网页”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了歌舞、情景剧等活动形式,教师则在具体环节上给以指导。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艺术表演能力。

2、学生充分感受音乐

音乐课不单纯是教学生唱歌,学生还要看、要听、要动。要让学生充分地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新教材突出了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和音乐创造。注意从学生兴趣出发,开辟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发现的园地,本学期教学已改变了以往的常规教学,走向专业化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自己的拿手戏,会一门艺术(音乐、美术)更能培养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也结合“三段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教学由重“教”到重“学”的转变,创设了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教学情境,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索,迁移内化知识。在事情多方设法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了“学之法”,有效地促进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统一。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发展,“以音乐开启智慧之源,以律动唤醒生命之根”,在这绚丽多姿的教学改革春潮里,如何打破传统、寻求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音乐老师解开缠在身上的让你无法动弹的绷带,冲破一切障碍,尝试学会“跳高”。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它运用听、唱、演、创等多元化的综合艺术手段。在学习过程中动静交替,以动态的美感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学生认为上音乐课就是唱唱歌而已。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转换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更新教学观念,体现人本教育。我们学校的“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来唤醒学生的主图意识。

下面将我对音乐教学的认识感触给大家来介绍一下:

一、创设氛围,展示的舞台。

老师要营造各种愉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想唱就唱环节中,充分来展示自我的风采,还有老师设计优美的语言、直观的多媒体教学,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的设计等等。把课堂还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就是他们的人生舞台,在这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张扬了自己的个性,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了距离,成为了合作伙伴,使学生在快乐和谐气氛中学习音乐。

二、留有空间,自由创造

把课堂还给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让每位学生都能按自己的理解、爱好、专长老进行自由地想象、表现和创作。通过学生的活动,将知识、创作、表演融为一体,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创造才能得到发展,达到了体验美、创造美的艺术境界。

三、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表演

教师营造了一个“敢想敢说”的氛围,缩短心里距离,让学生乐意与你合作,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才能,让学生坚信“我的课堂我做主”、“我学生对于兴趣的培养,先让学生自己来报你喜欢的,比较愿意学的,进行分组教学,比如初二、四班冯如月喜欢练习键盘,我就提供了她的愿望,在音乐教室里练习,一开始教给她手型、手指、触键的力度,不要心急,弹出来的音要实而不需,有一定的力度。经过一节课的练习,进步很大,手型也很轻松,有了明显的效果。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枯燥无味的技能训练,会使学生丧失学习音乐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我能行”、“我最棒”、“我的课堂我称帝”。

以上几点都是我个人微薄的认识和想法,当然,这种模式还需要各位老师共同来研究学习,我想在这次改革的春风里,更好的为我们的学生个性张扬指明了方向,我想我们音乐课堂教学一定会走出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地!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奠定他们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更好的完善素质教育。因此,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以激发、培养、发展音乐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篇5:教师职业感悟心得随笔

教师职业感悟心得随笔

从事教育十几载,从不敢懈怠,因为教育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它不只是影响一个人的一辈子,它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民族的命运。所以,每时每刻都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了敬畏,都在不断地警省自己,有没有尽全力,足不足够真诚,......一路走来,总在反思,在这里,我愿采撷思海浪花里的那么两三朵,全为抛砖引玉,以与各位教育同仁共勉。

教师的激情--源于对学生的爱

教师激情的源头活水是对教育、学生的爱。心中没有爱,试问,怎么能教育好学生、感动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转变。一个缺乏爱的教师就不可能充分理解人性。这样的教师,不会在心中有阳光,不会拥有教育的智慧和灵感;这样的教师,不会爱护、尊重学生的人格,缺乏对社会和人生的责任感。夏尊丐先生说过:“爱对于教育,犹如池塘之于水,没有水,便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便不能称其为教育。

所以,教师的激情源于对学生的爱,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孜孜以求,才能够精益求精,专心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吃透教材、熟悉教案、了解学生,正真成为教材文本和学生的“知音”;才能够每天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声情并茂地滋养学生的心灵。

教师的幸福--源于教育理想

教师幸福是个人需要满足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体验。教师有生理的需要,即物质生活的保障;心理的需要,期待尊重和爱的滋润,渴望心灵自由的空间;社会性的需要,有自我实现的梦想和追求,需要得到满足,教师才可能营构幸福的教育人生,凸显主体生命的意义。

做为教师,当你对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自如时,那是一种幸福:当你不断进取,执着追求自己的教育信念时,那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教师的幸福是看到学生的毕业证书上,是节假日收到学生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只有那些一直往前走的教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脚步;只有那些勇于付出的教师才能抓住教育幸福的时光;只有那些善于不断进去的教师才能登上教育幸福的天堂,只有那些执着追求教育理想的教师才能真正体验教育的幸福。

教师的微笑--源于学会享受生活

教师有了微笑,才能有师生心灵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能使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时时并发出创新的火花。

教师的微笑,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体现出的是一种正确的教育理念。保持微笑,是自信、是乐观、是热情,是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希望;而这些,恰恰是对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洒向学生,也滋润着教师自己的心田;抚慰着学生,也愉悦着教师自己的心田。

教师,请保持微笑,莫以师道尊严代替微笑。做生活中真实的你,就能还给学生真实的生活。学会享受生活,才能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学会享受生活,才能呵护孩子的情感,关爱孩子的生命;教育才不会是驯兽式的冷酷,你关注的目光才会在孩子的心灵生起灿烂的太阳!

要学会享受生活就要珍惜、善待自己;敬畏生命,用生命点燃生命,力求使自己“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

美好的生活属于每个人,教师学会享受生活,让微笑永驻你心间吧!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