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小班教师建立良好班级常规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托小班教师建立良好班级常规

编辑:制度大全2022-04-19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课件

关于托小班教师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

活动背景:众所周知,建立班级常规是我们教师在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是保证一个班级的幼儿能否稳定发展的基础条件。这学期,我们班来了很多新生,其中有很多新生是其他幼儿园转过来的,这时对于我们教师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保证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展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活动过程:

一、常规培养要讲究方法

1.教师的常规要求要明确

一日常规的培养,首先是老师要告诉幼儿我们需要怎样去做,并教给孩子方法,即如何去做,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从而让孩子最初就明白老师的意图,能够按要求,有方法去完成。

例:午餐时我们会对孩子说:“吃得快一点,要保持桌面干净。”想让孩子吃得快些就要交给孩子一定的方法。如:嘴巴张大,把脖子伸得长一些,让下巴在碗的上面,这样饭菜就不会掉在桌面上了。

2.游戏的形式有助于孩子自觉遵守规则

孩子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孩子的状态是积极主动的,所以教师要创设游戏情境,帮助孩子遵守规则,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

例如我们午睡前幼儿都会要求幼儿整齐的摆放鞋子,那么这方面的常规应该如何培养呢?其实我们可以创设“请鞋子宝宝排队”的游戏情节,让幼儿给自己的鞋子排排队,看看哪个小朋友给鞋子宝宝排得又快又对,让孩子在这个游戏情节中自觉自愿地摆放鞋子,慢慢地养成了习惯。

3.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肯定幼儿

在一日常规培养的过程中,老师在最初的时候可以作为活动的组织者,领导全体小朋友。而进行一段时间后,对于接受快、并能按照老师要求很好完成的幼儿老师必须要给予鼓励,让小朋友有一个学习的榜样,并鼓励让这样的小朋友来代替老师做组织者,这样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例:在日常生活中,有个小朋友帮老师捡起了一本书,将书交给老师时,这时老师要说说:“++小朋友你真棒,真是老师的小助手,请你将书宝宝送回他的家。”千万不要因为这个小朋友做对的只是小事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幼儿会为了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多表扬、肯定孩子遵守规则的行为,巩固这一行为。

4.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孩子都有模仿的天性,教师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很容易被孩子模仿。因此,老师平时的一些坏的习惯以及话语都会给孩子的常规培养带来不良的影响。

比如说:午睡的时候,老师要求孩子保持安静,而自己却大声说话:“,--+++你别讲话!你!!不要说话了!”。可孩子依旧在大声说话。如果老师轻声地说,孩子也会轻轻地说。教师在面对孩子时,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做到这一点,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只有这样,孩子的常规培养才会更加的井然有序。

5.承认孩子间的差异,允许个别孩子出错

另外,在一个集体中,往往有一些有个性的孩子。对这些幼儿来说,强硬的态度往往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教师一定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心理,要用爱心去博得幼儿的信任,就可以更好的进行常规的训练及培养。教师要让幼儿觉得环境是宽松的,幼儿园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什么东西在哪里,小朋友都知道。大人不用在旁边指手划脚的,孩子就会知道他们是可以自主的,不必看大人的脸色行事。

例:我们班就有一位小朋友胆子本来就很小不敢和老师说,而且因为胆子小经常会尿床。对此老师就会特别对特,过一段时间教师都会问她:“你要不要尿尿?要尿尿了要和老师说,老师会让你去尿尿的。”如果当这位小朋友真的尿出了,教师不该是特别严厉的批评她,而是要鼓励她:“下次要尿尿了就要和老师说,老师会让你去的,老师还会因你大胆的说而表扬你。如果下次你又尿湿裤子,老师这里就没有裤子给你穿了。”

二、最后结束语

最后,我想说的是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并不是通过几星期,几个月就能达到我们的最终目标,因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对他进行的每日常规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努力钻研各种课题,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常规环境,让他们愉快有序的生活,并在活动中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课件

篇2:谈幼儿园小班规则形成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谈幼儿园小班规则的形成

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现在的宝贝做任何事情都是家长代劳,无需宝贝做任何事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幼儿在生活自理上的能力就会很差。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自我服务的活动中来,学习自我服务。

如:孩子在如厕前后教师都要求幼儿洗手,自己使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搬小椅子时要轻拿轻放。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可以说环节较为众多,对幼儿来说,就需要教师时刻提醒,对幼儿施以一定的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孩子们都能学会这些重复的动作,而且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建立规则的意识。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接受事物以感性经验为主,在幼儿规则意识的建立中,需要我们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逐步树立幼儿的规则意识。

1、巧用标记。幼儿对标记感兴趣远远超过教师的说教。如果把生活中的规则绘制成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粘贴在相应的环境中,相信幼儿会被这些图示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改往日教师苦口婆心地教育,而且效果还微乎其微。如:幼儿要到区域里进行活动,可区域里需要幼儿脱掉鞋子并将鞋子摆放整齐。这时,我们可以将一双双小脚丫绘制好,幼儿看见标识就会照做,逐渐地养成了进区域脱鞋子并摆放整齐的习惯。

2、妙用儿歌。朗朗上口的儿歌,很容易被幼儿记忆并进行模仿。如果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环节变成朗朗上口的儿歌,相信会很快被幼儿接受。如在幼儿叠衣服时候,可这样进行儿歌辅助教育。“衣服平平摆,关好两扇门,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鞠躬弯下腰”幼儿会被这些形象的句子所吸引,同时减少了以往的说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这些规则便会深深印在每一位孩子的脑海里,在孩子的心里扎根,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孩子。

3、善用表扬。幼儿最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在规则形成过程中,我们不妨多用一些表扬,激发幼儿的正能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捕捉,而且要及时表扬。如:在离开幼儿园时,总会有小朋友主动将小椅子插好,我们就要把我住这个教育契机,即使表扬,在他之后接的幼儿就会学习他的插小椅子的行为。在幼儿间相成一定的示范效应。

三、形成家园合力,推进规则的建立。

“养不教、父之过”很显然,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幼儿在幼儿园表现很好,一回家,家长往往随其自便,不能严格要求,使幼儿园的规则教育就会功亏一篑。因此,要形成家园合力,让家长参与规则教育,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这样,幼儿便会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将幼儿园的所学、所感延伸到家庭教育中。

小班规则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的智慧引领和不断坚持,唯有这样,幼儿才能渐渐由他律变为自律,成为守规则的快乐宝贝。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篇3:谈幼儿自我管理中小班长那点事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

谈幼儿自我管理中“小班长”的那点事

一直觉得做老师很不简单,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敏感度极高。在"减负"号角的引领下,我们"全力以赴"调转"船头",由原来的重智力因素的培养到现在的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关素质教育的课题犹如雨后春笋般纷沓而至。各学校都在致力研究、反思,从理论层面、从实践层面,无不显得细致入微,各有关学生能力培养的论文、有效策略也层出不穷。当然,我们也不例外,确立了《以"体验教育"为途径,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研究》的课题,从自我认识、自我管理等不同层面,利用儿歌法、游戏法、照片对比法等多种策略,来激发和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可谓是研究的"不亦乐乎"。然而,面对这样"繁华"和"轰轰烈烈",我不禁有些担忧:这难道就是所谓的能力培养嘛?孩子在自我管理了吗?孩子又得到哪些发展?......一串串的反问让我千头万序,剪不断理还乱。不过,一次亲眼目睹的"平常事件"真正地震撼了我。

一次,在组织幼儿外出参观实践活动中,突然出现这样一件令我惊讶的一幕。当全体幼儿离开幼儿园兴高采烈的排着队前往参观目的地时,也许是因排队走路时间长了,也许......有一位孩子总是在队伍中"捣乱",几经伙伴提醒任全然不顾,还要"横眉冷对"。孩子们纷纷将此情况告知老师,只见老师领过该幼儿,毫不犹豫地说了这样一句话:"艳艳(幼儿化名),他不听话,只有你这个小班长能管住他。"。只见那位叫艳艳的小女孩瞪着双眼疾步上前,一下子抓住该幼儿衣服,并拉回到自己的身边,同时还在该幼儿的小手上拍了两下。说也奇怪,该幼儿前后倒是判若两个人,乖乖地接受这位小班长的"处罚",安静而有序地在她身边跟着队伍前进。一场小*x就此而"平息"。

不用说,班级管理中采用幼儿自我管理已不足为奇。班级设置小班长是民主管理的体现,更是促进孩子有他律到自律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对孩子的一种全新的、自主的管理,孩子可以在这样轻松自主的氛围中"当家作主",知道要做什么?怎样做才是合理的?同时,也是老师充分利用这一特殊资源来实现幼儿自我服务的有效策略。

但试问,上述事件中,幼儿在班级中扮演着怎样的社会角色?在老师和幼儿心目中的"小班长"又扮演了怎样一种角色?难道小班长就是我们成人仅仅用来管理班上小调皮的"工具"吗?我们一直在高调地倡导要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这难道就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结果吗?显然与我们的目标是相悖而行的。那么,孩子的这些表现,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我们必须深思而后行。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老师们犯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错误--概念错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相当然就把"小班长"划归为协助老师整顿纪律或分担任务的小帮手,出发点有时只是为了轻松老师而不是服务于同伴,它的服务对象完全颠倒。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最终应该为幼儿的精神服务,不仅仅只为幼儿的身体服务。

其次,在"小班长"产生的过程中,看似通过平等选举而产生,实质总是为了民主而民主,形式走过场,最后定板还是由老师择优而用。而这些"小班长"一旦产生,就是"终身制"。

这些"小班长"由于平时表现较好,老师的表扬过度,使得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自认为样样都比同伴好。同时,也使得其他幼儿总觉"自叹不如"。就这样,"暗示效应"的催化,使幼儿群体中诞生"王者"。

最后,这也是最重要,最具影响性的原因,就是教师的行为暗示。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家庭,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同样,什么样的老师也带教出什么样的幼儿。在实施班级常规管理的过程中,老师往往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加之极具中国特色的班级容量,老师们总是急火攻心,免不了偶尔的"粗暴",孩子是看在眼中,记在心中的。他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些表面现象,并没有真正了解其中之巧妙,这就给孩子一个错误的讯息--管理就是呵斥,管理就是强压。

不可否认,老师在管理过程中利用幼儿的内在需要而实施自我管理,通过"小班长"的设定,可以帮助孩子确立自信,这是值得肯定。但我们不能违背教育的核心,否则我们将会影响孩子的一身。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幼儿的自我管理?如何发挥好"小班长"的特殊管理功效呢?我们进行了再次的尝试:

一、明白--"我是谁?"

1.小班长→工作者

"小班长"这一称呼似乎总会与"小领导"划上等号,在潜意识中会有错误指向,认为小班长就是老师选派出来"管理人"的而非"服务于人"的。因此,我们要对"小班长"的内涵进行思考,重新审视,不能把"小班长"担当的赋予,仅看成是一种班级管理的手段。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孩子从概念入手,转变认识。也许,换一种角度或换一种解释,孩子可能会更于理解--称呼替换。以"值日生"代替"小班长"、"小组长"等职务的称呼。只有"值日生"似乎才更能让孩子明确其任务和职责,了解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它的核心是服务于他人,管理好自己。

另外,"值日生"最突出的词就是"做事",就像处于社会的人一样,他的任务和目标是具体而实在的。也就是说,在班级这样一个小社会中,他所担当的就是一个"工作者"的角色,他的任务是为班级、为伙伴服务的,这同样也是幼儿间接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途径。

2.个别→人人

基于以往,我们取消了"小班长"终身制和个别独当制,由原来的个人到现在的多人。我们采用"自我推荐、大家推选、相互选择"的方法,教师在其中扮演着协调者的角色,通过小朋友之间的交流、讨论,推荐4--6名幼儿,"强弱搭配"地合作完成值日生的任务,能力强的幼儿更好地起到了榜样和带头的作用,而能力弱的幼儿,由于受到了同伴的邀请,会感受到自己被同伴的接纳,充满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如中班有位孩子,由于个子娇小,在家里父母视为掌中宝,事事都与他"绕道而行",这也在的他幼小心灵中产生了一种依赖和一种不自信,不仅不会自己的事儿自己做,而且还经常应赖床而迟到。当好朋友邀请他共同担任值日生时,他极为欣喜。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舞台",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从一开始的不敢,到大胆,直至"工作"游刃有余。也正因为有了但当,他爱睡懒觉的毛病也迎刃而解,每天都会早早来到幼儿园,那种热情、那种责任溢于言表。

二、知道--"我要做什么?"

任何一个职位都不是闲置的,它必须发挥最大功效,这样才具有"社会效应"。面对尚处于发展期的孩子来说,角色定位、角色认识很重要。在明白了"值日生"是什么后,接下来就是进入该角色,扮演好该角色了。

1.自我挂牌----提示自己的群体角色

为帮助幼儿理解、掌握复杂的群体活动规则,我们实行挂牌制--加强幼儿自我角色的认识。在班级内设立一个"今天我值日"的小区域,每天的值日生会"挂牌上岗",通过这样每天的挂牌,强化幼儿记住自己是今天的值日生,同时控制、调整自己的行为。还可以通过识别标牌熟悉别的幼儿,监督同伴的行为。

2."点击"工作菜单--明示自己的工作任务

概念转换后,接下来就是要明确具体的工作条目了。不过,我们的原则还是突出"自主"。正如成人的社会一样,有人喜欢工作有人喜欢休闲,有人喜欢这项工作有人喜欢那项工作,有人喜欢这个时候工作有人喜欢那个时候工作;个人的性格决定个人的选择。于是我们帮助幼儿创建一张《工作菜单》,有的地方是用汉字,有的地方请会画的小朋友画简图,利用这张工作菜单,幼儿就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内容。同时,我们将工作项目以插卡形式呈现,当幼儿选择工作任务后,就可以在自己的工作栏插上"工作项目",同时,胸前挂上相应的任务标牌,如:图书管理员、餐具管理员、区域管理员等等。任务非常明确,工作热情也相当之高。

三、反思--"我做的如何?"

为了避免出现"倒行"现象。"倒行"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字,这里指的是:当某幼儿想当上"某职"的时候,他会出现自觉的自我管理和自我遏制;当他成功获得担当以后,因为没有监督机制,他要变本加厉的把之前自我约束时丧失的"快乐"和"自由"追加回来。因此,我们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法,用自己的眼睛和同伴的眼睛来"监控"自己的行为,使他们能更加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同时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1.每天一谈,自我调整。

"今日事,今日毕"。一天的"工作"完成后,由大家通过谈话讨论,对"值日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在给予肯定的同时,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在听取别人的评价中,孩子会进行自我的调整。

同时,我们结合照片反思法,把值日生做的每一环节,以及伙伴们活动的每一环节拍成照片,和幼儿一起边看边讨论,帮助幼儿把环节的名称和实际活动联系起来,并分析"值日生"这样的行为是否适当,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才能及服务好伙伴又管理好自己。采用这样的自我反思的方式,幼儿能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由此及彼,达到全班幼儿集体进行自我管理的效应。

2.小组小结,迁移经验。

自主性小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交往、冲突、解决矛盾的机会,还可以帮助"值日生"从中了解其他同伴、调节自己行为,积累管理的初始经验。老师通过鼓励、支持、丰富幼儿的选择和活动来促进幼儿解决矛盾,调节自我行为,在实施值日生时难免会遇到一些"不良"行为,我们尝试通过共同制定规则,来约束不良行为能力的提高。当幼儿具有参加小组活动的自我管理经验以后,其活动的规模、范围会逐渐扩大,管理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升。

3.明星"值日生",鼓励中强化。

积极性总是在不断表扬和鼓励中持续的,每周我们针对一周"值日生"的总体表现,实行投票选举和自我竞选,产生本周的明星"值日生"。同时,会把的"明星"照公布在宣传栏中,那种荣誉感就油然而生。

此外,还有一项看似不足为奇,实为不可忽视的一环,就是成人的示范和指导。任何事都不是天生会做的。作为幼儿活动中的指导者,教师在幼儿正式"上岗"之前,一定要提供几次细致规范的操作示范。这样,孩子才会有能力去从事他所要从事的工作。

实践让我们渐渐发现,教育只有通过生动的场景,有趣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用"心"来感受,才能迸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让幼儿在活动中产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

篇4:小班班级管理亮点介绍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

小班班级管理亮点介绍

小班幼儿刚进幼儿园,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习惯各不一样,各方面的习惯都未养成,而小班第一学期却是习惯养成的最重要时期,经常会有小朋友小便解出、衣服不会穿、不会脱,叠衣服不会叠,排队没有先后顺序等等一系列的习惯问题。那么如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保证幼儿一日生活环节有效进行成为了我们班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之一。下面我就班门弄斧,说说我在班主任工作上的一些做法,希望大家批评指正,以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大地进步。

一、以游戏、儿歌为载体促进幼儿习惯的养成。

我们把一日生活常规编成一小段有趣的儿歌,让他们边学会儿歌边做动作,这样他们既容易理解常规要求又能从中得到乐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在卫生习惯上

洗手一直以来是我们很注重的一个生活环节,特别是在六星级的复评中,我们尤为重视。为了能让每个轻松接受并能了解洗手的重要性,我们将洗手的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卷卷袖口,湿湿手;抹抹肥皂,搓搓手;手心搓搓,手背搓搓、虎口搓搓、交叉搓搓;冲洗干净,甩甩手;再用毛巾擦擦手。

2、在自理能力上

随着冬季的来临,幼儿身上的衣服逐渐增多了。每当睡觉前,都要脱去外套,有的幼儿能按老师的要求把衣服叠好后放到固定的地方,有的幼儿根本不会叠衣服,脱掉的衣服随手一仍就睡觉,小床上很乱。那么针对这些现象我们也将叠衣服编成了一首儿歌:“两扇大门关一关,两个手臂抱一抱,点点头,弯弯腰,我的衣服叠好了”

另外还增加了穿套头衫和开衫的儿歌:“钻进大洞洞,钻出小洞洞,两列小火车一一出洞洞”。“抓住小领子,盖好小房子,小老鼠来钻洞洞,钻好洞洞扣扣子”。

脱衣服:“缩缩手,拉出你的小袖口,缩缩头,拉拉你的乌龟壳”。

3、在就餐习惯上

利用儿歌:小餐桌,四方方。吃饭坐桌旁。一口饭,一口菜,啊呜啊呜全吃光。让幼儿学习拿碗、勺的正确方法和体验一口饭一口菜愉快进餐的乐趣。

4、在排队喝水时

“白开水,真好喝,你一杯,我一杯,宝宝喝了身体棒”。

二、家园配合是关键。

利用“成长册”这个交流平台,让家长一起配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请家长拍下孩子在家中自理能力的表现。在12月份的时候我们还举行一次穿脱园服、叠园服的比赛,比赛后孩子们拿到奖状都很开心,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现在我们班的孩子穿衣服脱衣服和叠衣服速度明显快了很多,午睡的时候基本不用老师和阿姨帮助都能自己完成。

三、环境渲染。

利用班级中区域角进行创设,在我们的生活区投放了很多废旧的衣服、鞋子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利用图示法帮助幼儿理解穿脱衣服的方法,发展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这学期中的一点点经验之谈!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

篇5:管理经验:班级常规管理活而不乱

章来源制度大全课件

qiquha.coM管理经验:班级常规管理活而不乱都说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做到“活而不乱”呢?这就需要进行良好的班级常规管理。作为第一年的新教师,第一次带班,而且又是小班,因此,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我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第一,对待孩子要有爱心、耐心、信心,做到手到、眼到、心到。小班幼儿第一次过集体生活,什么都不懂,特别是刚开学的几天,有几个小朋友不停地哭闹,不断地要找妈妈,这时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给他们充足的安全感,信任感,对待孩子要有爱心,你只有充分地去爱他们、关心他们,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才能让他们相信你,依赖你,愿意安静地听你讲话,从而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我们班的邱邱小朋友第一天入学就哭着抱着奶奶,不让奶奶走。之后,一定要老师抱着,只要老师一放手马上就哭,上课的时候也一定要拉着老师的手,连午睡的时候都要拉着老师的手,至于吃中饭,更是需要老师喂,这影响了班级整体的常规,但是考虑到幼儿年龄小,第一次离开家庭,因此,我就开始转移她的注意力,桌面游戏的时候,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就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拼了一只漂亮的蝴蝶,用言语和行动成功的吸引了她的注意,在我的鼓励下,慢慢的,她也开始能够自己玩桌面游戏了。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慢慢地她开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排队、喝水、游戏、午睡等。所以,教师的爱心、耐心、信心是建立班级良好常规的前提。

第二,建立健全的规则体系。光有爱心、耐心是远远不够的,健全的规则体系是班级良好常规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结合《纲要》精神,并针对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督促小朋友认真洗手、排队喝水、整理物品等方面我都会进行不断的强调,甚至练习,并且采用多种方式联系,如开展我会洗手的比赛或者利用榜样示范法,请常规好的幼儿示范,其他幼儿学习等。但是一定的规则体系,如果一段时间不强调,幼儿就会忘记,印象比较深的是,我班幼儿在洗手的时候常常忘了擦肥皂,特别是时间比较赶的时候,水龙头上冲一下就草草了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虽然班级建立了一定的常规,但是要多强调,因此,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多督促、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家园合作,幼儿园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信任、支持、与宣传,幼儿良好的习惯也离不开家长的培养,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只有社会、家庭、幼儿园紧密结合,才能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全方位的健康和谐发展。因此,我积极和家长交流,将幼儿在园表现反馈给家长,同时,利用班级论坛和家访的形式,让家长督促幼儿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如坐姿、洗手、小便等。

最后,注重个别差异。

众所周知,每个个体都存在着差异性,一些“特殊”的幼儿往往不能很好的融入班级,这使得整个班级管理出现问题。因此,面对这类型的幼儿,批评指责往往是没有用的,要充分提高他的优点,降低他的缺点才是最适宜之道。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次进行户外活动,我正在讲游戏规则时,我班最调皮的小朋友又开始不乖了,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蹲下去。我想到:不如派给他个任务,让他帮我捡沙包。于是高兴地接受了任务。自始至终都很认真地捡沙包,每个小朋友一投完,他就会捡好沙包送到下一位小朋友手里,真是服务周到。游戏一结束,我就当着全体幼儿的面,表扬了他,夸他是老师的小帮手,他裂开嘴笑得好甜。调皮,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掩盖了他所有的优点,也成为了老师对他习惯性的评价。今天我发现,调皮的孩子也有很多优点,调皮的孩子也是很可爱的,相信他可以。因为有时仅仅因为个别调皮的幼儿而影响整个班级的常规,所以,一定要注重个别差异,特别关心这些“特殊”的幼儿,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

总而言之,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常规工作非一朝一日就能解决的,这里面需要教师的智慧、耐心,需要教师不断地引领,这样才能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由自律走向他律,班级常规也会越来越好,我也会多看、多听、多思考,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更上一层楼。

章来源制度大全课件

qiquha.coM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