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一年级学习习惯培养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一年级学习习惯培养

编辑:制度大全2022-04-08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一年级学习习惯培养

小朋友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个过程,无论是知识层次、还是学习意识、处事能力等都有一个新的要求,在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上,家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一、物质准备:文具切忌玩具化

进入小学,必要的学习用具不可缺,建议家长给孩子准备实用的学习用具。现在商店里卖的文具盒花样很多,颜色鲜艳,但文具盒最好是简单实用大方的,不要让过于繁琐的文具吸引孩子上课的注意力。

文具不能太多,铅笔、尺子、橡皮、削笔刀是文具盒里必备的。4-5支铅笔,在不削的情况下就够用一天了,提倡用简单实用的橡皮和削笔刀。一年级的新生,文具比较容易丢失,而且很多小孩的铅笔款式和颜色都一样,分不清,所以建议家长买上标签纸,写上孩子的姓名,缠在铅笔顶端,贴在文具的上面。

买书包时还要掂一掂书包的重量,过重不利于孩子身体发育,所以要挑选既轻又结实的书包。关于本子,家长大可不必提前购买,新生报名时,老师会告诉家长准备几个。有的孩子很浪费,旧的本子还没有用完,就扔掉用新的,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节约用纸。可以把孩子没有用完的本子装订起来,用来当练习本。

二、生活准备:学点简单劳动技能

有的学校会在开学前,或者开学第一天开展入学教育或者新生家长会,届时学校会对作息时间、功课表、各科的学习要求等广而告之。孩子可以在这一天提前认识学校,包括学校都有哪些规定,各项设施都有哪些作用,厕所在什么地方,如何使用等。

现在独生子女的生活,家长包办的比较多,入学前训练孩子的生活能力非常有必要。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书包、文具盒、书籍、书桌),每天晚上睡觉前,将第二天要用的铅笔削好,所用的物品准备好;本子、书角揉皱了,要学会抻直;用过的东西及时归位,保持整洁等。

入学后,孩子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外,还要分担班级和学校里的一些劳动任务,所以平时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学习一点简单的劳动技能,比如扫地、抹桌椅等等。

三、心理准备:耐心倾听孩子诉说

孩子上学后,和班里的小伙伴出现了一些矛盾,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处理这些矛盾呢?当出现这些问题时,家长最好让孩子学着自己处理,并相信老师会公正地解决这些事情。家长可以教导孩子和小伙伴相处的时候,多看别人的优点,遇到问题时,多做一些自我批评,如果自己做错了,要勇于道歉,并要学会原谅别人。

家长每天要耐心倾听孩子汇报的学校见闻。其实,孩子在学校度过的每一天,不管是好消息还是有趣的事、不愉快的事,都很想和爸爸妈妈分享,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因为工作繁忙,或者没有时间而拒绝孩子。对于孩子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家长要对孩子多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通过和孩子沟通,善于发现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打断孩子,不要对孩子的看法或者做法冷嘲热讽。

对于学习上出现困难的孩子,家长应尽量找寻原因,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渡过难关,注意培养孩子自信、积极和乐观的心态。

孩子刚上学,在教育理念上家长和学校会有一个磨合期,家长要和老师多沟通。

四、习惯准备:好习惯将终身有益

在上学前,家长还要帮孩子形成这样几个好习惯。

时间习惯: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写作业非常磨蹭。所以从上学第一天起,就要给孩子立好规矩。每天放学回家写作业前,让孩子先喝水,上厕所,然后告诉孩子专心写作业,中途不要上厕所、喝水,或用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写作业的时间。帮助孩子逐步确立时间观念,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闹钟作为进入小学的礼物,同时告诉孩子这是你最好的朋友,要遵守时间。写作业时,让孩子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要多少时间可以完成。

生活习惯: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制定生活作息表,上学和幼儿园不同,不能迟到,要做一个遵守学校上下学时间的好孩子。所以要提前安排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建议小学生尽量在家里吃早餐;吃过午餐后尽量给孩子一个午休的时间;下午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是写作业并且要在晚饭前完成。家长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可以在晚上8:00-8:30给孩子安排一段读书时间,晚上9点一定要上床睡觉,保证孩子每天8-10小时的睡眠时间。在开学前一周内,家长一定要有意识地去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这样开学之后,孩子会很快地适应学校的生活。

学习习惯:家长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可以静心学习的环境,有孩子自己的桌椅、台灯、小书架等。回家之后,孩子可以在自己的区域里做自己的事情,给孩子留一个相对独立的、固定的学习空间。切忌父母在客厅看电视,孩子在房间写作业。有不少学生反映,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经常会心理不平衡,写作业也会不专心。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习惯,比如每天做完作业之后,可以让孩子自己检查一下。一二年级主要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一般来说,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孩子到了中高年级容易出现学习困难。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终身的学习都非常有益。

篇2:语文教学心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语文教学心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从去年新参加工作开始,1-2年级组就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前一段时间在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最后一个大题也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多识字、少写字,而且把识字集中在低年级教学。可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呢?在这一年多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培养兴趣,游戏中识字。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喜欢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知识,像猜字谜、找朋友、开火车等游戏,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踊跃参与。如山字下面半个多(岁);上小下大(尖);两人土上蹲(坐);一人门里躲(闪);一只手放在眼睛上向远处(看);而教“照”这个字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识了这个字,因为沈彦男出了这样一个谜语:一个小日本,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了四滴血......真厉害,孩子们的联想多么丰富呀,教学“休”“看”等字时,出示“人、木、手,目”等字,让学生去找,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而开火车更是将学生的兴趣推向了高潮,使得原本枯燥的识字变成了有趣的游戏。课堂成了孩子的乐团。

2、掌握识字方法,识字规律。

中国古代遣字方法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而我们的课文中很多这样的字,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规律,像“亭”字就属于象形字,“明”属于会意字,“菜园”属于形声字等,当然还有我们平时爱用的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等,通过视频的观看,我又学到了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尝一尝,做动作等多种方法。

3、多读书,学习更多的字。

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的效果最好。学校要求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介绍学生读一些有趣的课外读物,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让孩子每天读书半小时,积累字词量,每周的周三下午为阅读课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分析,这样既能有效地巩固识字,又能使学生及早受到独立阅读的训练,得到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

4、在生活中识字。

培养学生多留意身边的事物的良好习惯,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在生活中识字,如上课时,可让学生观看室内的桌椅、电器等我们身边常见的事物,引导学生说出这些事物的名称,然后再在黑板上写下来认读;回到家可在家长的帮助下认识室内的一些生活用品,如“衣柜”、“沙发”等;走上街道可留意店铺名称、灯箱广告、海报等。当然,我们年级组还让孩子设计了识字本,把认识的商标、贴画、有字的塑料等剪下来贴在本子上,注上拼音,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更多的字。

看了专家的视频,我的感受很深,由此写下了我的感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去学习、请教、探索、总结,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好汉字,爱上识字,爱上语文,为今后的阅读、写作乃至工作打下坚实地基础。

篇3:语文教学心得:语文教学中的“炼字术

语文教学心得:语文教学中的“炼字术”

所谓“炼字”,即锤炼、琢磨文字,“炼字”的本质在于“炼意”。清代诗人沈德潜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语文教材中,有时不甚起眼一个字,往往意蕴深远,情感丰富。教学中若能扣住这些看似平常的字眼,加以锤炼琢磨,往往就能“见奇、见险、见新、见色”的效果。

一、绘字入文,巧妙引导。

新课的导入方法有很多种,而仅仅是借助于一个字导入的却不多。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卧薪尝胆》一课就独辟蹊径,“王”字当先,带领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师:要学好语文,就要会观察,会倾听,会思考,会想象。请你仔细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王”字的象形图案。)

师:这是一个象形字,大家看它像什么?

生:像一只铁锚。

生:像一只帆船。

生:像一把斧头。

生:像倒放的一把伞。

生:像一个“王”字,就是老虎头上的那个“王”字。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这个图在古代表示一件兵器,叫“钺”。战场上谁拿着“钺”,谁就是指挥官。后来这个图就象征着权力,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国君就称为“王”。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卧薪尝胆》中有两个“王”,一个是?

生:吴王夫差(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师:另一个是?

生:越王勾践。(师板书“勾践”,并提示“勾”字的写法。)

师:他们原来是什么关系?后来又成了什么关系?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注意关键的词语和句子。

一个普普通通的“王”字,在教学《卧薪尝胆》一课时也许很少有老师会关注它。但是薛老师却“慧眼识字”,借助“王”字的象形图案,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引出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吴王与越王,并以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化为主线来理解感悟文本内容。另外,对“王”字象形图案的绘写与解读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体会到了汉字的奇妙无穷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及对汉字的喜爱之情。薛老师正是因为善于琢磨文字,善于锤炼文字,所以才会造就出这样的精彩。

二、换字品文,反复体会。

“一枝一叶总关情”,文本中的一字一词,往往饱含浓情,蕴藏深意。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是体会文本的有效手段之一。特级教师孙建峰教学《白鹭》一文第七小节时,是这样组织学生揣摩文意的。

师:我认为这里的“钓”可以改成“捉”,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捉鱼。同学们觉得可以吗?

生:我认为不够准确。因为“钓”是在那里等待着鱼过来,而“捉”是主动去捉鱼。

师:你的意思是说“钓”是等待,“捉”是主动出击。

生:是这样的。

师:请说说原因。

生:因为“钓”是等待鱼上钩,而“捉”是主动出击去捉鱼。

师:怎么没有掌声?(生鼓掌)还有--

生:我觉得“捉”是一种动态的美,“钓”是一种静态的美。

生:我觉得静态的美更好一点。

师:白鹭在那里钓鱼,表面是等待着鱼,实际呢?

生:希望鱼尽快上钩。

师:难怪你说静态的好,“捉”比较忙乱。

生:我觉得白鹭钓鱼比较闲静,像人一样。这是拟人化的写法。

生:我觉得用“钓”,显得白鹭很悠然。

师:无忧无虑,等着鱼儿上钩。姜太公还要一个鱼竿,可白鹭不要竿和钩,只要悠然地等着鱼上来。我改的“捉”远远不如这个“钓”字。

“换字”是体会文章的有效方法,教学中孙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用“钓”字好还是“捉”字好,巧妙地激发学生对教材进行探究,使学生体会自鹭的“悠然”。孙老师倾听学生的回答,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思维活跃,尽显个性,形成了浓郁的学习气氛。通过对“钓”与“捉”这两个字琢磨与推敲,白鹭悠然自在的静态美在学生的眼前渐渐地清晰起来。这样的“炼字”教学方法洋溢着自由、平等、亲和的对话氛围,使课堂充满了灵性,涌动着真情。

三、扣字悟文,深入探究。

阅读教学中感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字词的意义和情味,只有抓住重点词、关键字仔细咀嚼、深入探究,才能更好触摸作者的心弦,感悟出句中的意韵,品味文本的情感。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的做法就是最好的例证。

师:“母亲却已经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同学们这句话中有个细节,王老师相信你特别有感触。

生:塞在我手心里。(师要求学生圈出“塞”字)

师:请大家认真读一读,母亲的“塞”是怎样的“塞”?

生:迅速地塞。

师:完完整整地再读这句话。

师:这还是怎样的一塞?

生:充满企盼的一塞。

师:把充满企盼放到句子中读。

生:慈爱的一塞。

师:这还是怎样的一塞。

生:紧紧地一塞。

师:这是毫不犹豫,慷慨地......一塞,我们一起来读。

师:母亲塞到我手里地仅是钱吗?

生:是爱,是企盼。

生:母亲对我的希望。

生:是辛勤劳动的汗水。

师:塞进我手里的不紧紧是一元五角钱,那更是母亲对我的爱,企盼和母亲辛勤的汗水。回想母亲挣钱的画面,再看母亲给钱的那个细节,我们感受到的是......(生读课题)

师:这是多么深厚的慈母情啊。板书--深厚。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认真揣摩、品味文中的重点词句,让文字灵动起来、飞扬起来,让其在整个文本中寻求到更佳的落脚点。教学中王老师正是有了对文本内容的敏锐把握,紧扣住了一个“塞”字,并让学生深入探究这是怎样的一塞,从而让学生感悟到了深厚的慈母情。这既是对文本主题的深入感悟,又是对文本情感的高度升华,可谓“点晴之笔,妙在一字。”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看来,语文教学中的“炼字术”不仅一项高超的课堂教学技巧,更是一种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