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让我送你回家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幼儿教育随笔:让我送你回家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28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课件幼儿教育随笔:让我送你回家

刚入园的孩子玩完玩具后不习惯把玩具放到玩具橱里,弄的到处都是,很难管理。有一次我对他们说:“小朋友,你们在外面玩累了的时候是不是都想回家呀?玩具跟我们是一样的,都有自己的家,如果小朋友们不玩了,就一定把他们送回家,好不好啊?”小朋友们大声说:“好。”有一天,在整理区角时我发现班里少了一个小球,于是我就到处找,这时赵鸿飞大声说:“老师,刘俊豪把小球拿回家了,那天我看到了。”我奇怪的问:“是吗俊豪?”俊豪小声说:“是。”“咦,你怎么把彩笔拿回家了呢?”他委屈地说:“老师,你不是说玩完玩具要把它们送回家吗?”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课件

篇2:幼儿教育随笔:树也要吃饭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课件

幼儿教育随笔:树也要吃饭

今天上午在幼儿园里,我看见凯来在朝着幼儿园里的小树不停的大口喘气。我以为他怎么了,便走过去问他,你怎么了,在干嘛呢?

他小声的对我说:老师别吵我,我在呼出二氧化碳。我疑惑的问:什么,呼出二氧化碳。他看着我说:“是啊,你没看见路边有好多树吗。二氧化碳就是它们的饭啊,它们不吃饭是会饿的。我正在喂它们吃饭呢。”他又说:“老师你如果以后再发脾气就到我们幼儿园里的小树旁边发,这样他们还可以吃点东西呢。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课件

篇3:幼儿教育随笔:三篇

幼儿教育随笔3篇

1长处

今天语言课上我讲了一个故事:讲的是好朋友之间,只看到别人的短处,别人都不愿意和他玩,后来妈妈告诉他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比如:青蛙可以捉害虫。讲到这儿,我让小朋友讨论一下什么叫长处。

邵凯迫不及待地说:我知道,我也能看到好朋友的长处!我说:“那你说一下你的好朋友是谁啊?”他说:我的好朋友是欣慧。我说:那她有什么长处吗?邵凯说:她的头发很长,还有她的腿也很长。我一听不对,可是又一想,头发长也是优点吧,于是我又问:“还有吗?”邵凯看着我,认真的说:别的好像没有了。

2老师,我来帮忙

一天,户外活动回到教室后,洗手喝水后,我看到慧慧脸色不好,问她怎么了,她说没事。喝完水的时候,慧慧就吐了,正在这时,有的小朋友就惊了,喊起来:“老师,慧慧吐了……”可是在一旁的丫丫说:“老师,等一等,我来帮忙。”说着,丫丫走到洗手间拿了一块纸递给了慧慧:“赶紧擦擦嘴巴。”然后,又到盥洗间用慧慧的杯子接了一杯水放在了桌子上,让她赶紧漱漱口,喝点水。我不失时机地说:“丫丫小朋友助人为乐,帮助小朋友,值得表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说完后看到丫丫拿来了笤帚和老师一起打扫,突然感觉丫丫特别懂事,长大了。

丫丫的表现为小朋友们树立了榜样。其实,我觉得在心理上,为幼儿树立榜样,需要成人协助他们走入社会,一起成长和学习。我们是一个小小的社会,每个幼儿的个性不一样、知识水平不一样、行为能力也不一样,通过孩子之间的差异互补互动,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自主学习,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3《渗入教育的是兴趣还是兴奋》

“开放式教育的老师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不是他们能了解及捕捉幼儿短暂的兴趣,而在于他们能从幼儿身上引发出让幼儿持续学习的兴趣。在他们的教室中,可以看到短暂的和持续两种兴趣的展现,但是,后者才是重点”。-------(Bussis&Chittenden,1970),这是布赛斯和契特丹在分析开放式教育时曾指出的。

在老师选择组织的活动时,我们应该更多考虑的是这样一个活动能给我们带来、引发、刺激幼儿什么样的兴趣点,而不是考虑这样一个活动能够带给我们的幼儿怎样一个兴奋度;既然我们提到了“兴趣”和“兴奋”这个词组,那“兴趣”和“兴奋”的不同之处到底在那里呢?我们根据葛契尔(Getzels)的定义:兴趣是个人自由生活经验中组织的、累积、培养成的特殊气质,会促使个人寻找自己喜欢做的东西,从事喜欢做的活动,寻求特别的技能、知识与目标,以获得注意和学习。凡是能培养或增强此特质的活动,便是具有教育性的活动;而凡是会增强幼儿依赖老师的兴奋式活动,都有阻碍该特质发展的可能性,而且这类活动只能鼓励幼儿成为兴奋的“消费者”、“旁观者”或刺激的“寻求者”,而不可能引发幼儿主动地探索、延伸自己的经验。

纵观在我们大致了解这两个词组的定义后,我们的老师是否在重新审视、整理自己的教育活动呢?是否会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的活动是否给幼儿带来了负面的兴奋?”“我们的活动中是不是将“兴奋”与“兴趣”混淆了”等问题,其实,在阅读完LilianG.Katz博士这篇《是教育,还是让孩子兴奋》的文章后,我也在回想自己以往的教育活动,也在重新整理自己的活动中是否存在了兴奋式活动,不然之在以往的教育活动中,也遇到了类似将兴奋与兴趣混淆的个案,例如:美术区域是孩子们不是特别关注的区域,当然孩子们也很少愿意主动选择这个区域进行活动,老师为了使幼儿能够选择美术区域,便提供了很多颜料和笔刷在区域中,并提醒幼儿美术区域里面新增加了很多好玩儿颜料和笔刷,孩子们听到老师的介绍后也兴趣颇浓的进入了该区域并开始游戏,几天后孩子们对这个区域里的材料失去了新鲜感,也就不再进入这个区域玩耍,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再次选择这个区域,便又投放了一些纸杯、蛋巢的操作材料,结果当然是孩子们又选择了这个区域,但是几天后又失去新鲜感,而不再选择该区域活动;这个案例其实反应了老师将“兴奋”与“兴趣”这个定义进行了混淆,我们为了使幼儿对某个区域产生兴趣,而使用一些肤浅、短暂趣味、价值低的花招,而模糊了“持续性兴趣与投入的特质”,有时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不是需要让幼儿过度的兴奋,而是需要将幼儿的兴趣投入到活动中,并将自己生活经验中的点点滴滴重新建构在幼儿的活动中,使幼儿产生的不是兴奋而是深度的满足感。

其实,不仅仅是我们的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兴趣”和“兴奋”的混淆,在我们的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交流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家长在了解教育、发现教育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类似混淆的一些个案,例如“家长在参加开放日的厨房活动时,看见自己的孩子对老师活动中出示的材料、演示的操作方法时,与其他幼儿表现的肢体语言对比时,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否是不聪明、不认真等,但是在幼儿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虽然没有其它那些幼儿表现的开心、大声讨论、尖叫等表现,不过这位幼儿确实安静、认真仔细地在进行活动,我们需要的不是幼儿短暂的兴奋,而是幼儿在兴奋下投入活动的兴趣;相信如果我们的家长在看到LilianG.Katz博士的这篇文章后,一定会在孩子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给予幼儿的不再是“过度兴奋”的游戏活动,也不再误解幼儿真实表现的“兴趣”。

在上述个案的剖析后,作为个人方面我也有一些对“兴趣”与“兴奋”的教育看法;在我们从小接受的传统式教育中,早已将“兴趣”这个词组进行了省略,更多的是让我们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高兴、开心甚至是尖叫,这样的表现对于当时的教育评价,就已经时属于一次非常成功的活动,因为这样的一个教育活动使孩子们都“兴奋”了,后来在教育体系不断的改变中,我们发现慢慢在渗透“兴趣”,当然“兴趣”并没有成为主导教育活动的主体,例如“在活动中老师会发现并鼓励你的兴趣点,但是并不会长效的去支持你的兴趣点”,到了现在我们的教育在不断地学习、观摩、交流中,也在改革教育中的“兴趣与兴奋”,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希望我们的活动中渗透“兴趣”而非“兴奋”,并拒绝让我们的幼儿成为兴奋的“消费者”、“旁观者”或刺激的“寻求者”,我们需要的是幼儿通过兴趣点,而引发幼儿主动地探索、延伸自己的经验,这才是我们现阶段教育的需求及目标。

最后,在文章的结束处,我想要强调的是“我们需要在活动中渗入引发幼儿的兴趣,而不是在活动中让幼儿兴奋”,如果教师在活动中一意孤行的让孩子兴奋式活动,那预示这个活动更多的是失败,因为兴奋式的活动会使幼儿形成“毒瘾反应模式”(AddictionPattern),当药效消失时,要再打一针更强的药。这种毒瘾模式会把师生之间的关系局面限于永无止尽的提供与接受上。因此,作为幼儿教育的工作者,我们需要坚持的是为幼儿设计能培养幼儿兴趣并能持之以恒的教育活动,使幼儿通过这个活动能够发现、解决、克服、认真的学习态度。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