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为什么一定要听话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教育随笔:为什么一定要听话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21

文章来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教育随笔:为什么一定要听话

前段时间在一家学校听课发现一个好玩的现象,一年级孩子的课堂无比热闹,老师一个问题,台下便七嘴八舌抢着要发言。这却也是老师们大为头疼的一件事情,用老师们的话说,这样的课堂太乱,孩子没有规矩。二年级的孩子便安静了很多,知道举手发言,表现得规规矩矩。年级越高,课堂上表现得越是安静,他们再也不会在课堂上七嘴八舌地发言。老师偶尔提问,下面鸦雀无声。老师们说这群孩子很听话。

可我却想,为什么一定要听话?

似乎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求我们做个听话的孩子。小时候听父母的话,上学了要听老师的话,工作了要听领导的话。似乎大家都很喜欢“乖巧”的人,但是所谓的“乖巧”常是一种懒惰的逻辑。养育一个孩子太辛苦了,所以很多父母就希望孩子乖一些,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省心很多。然而,心中充盈着爱与被爱的体验的孩子,是不会太乖巧的。相反,他们会醒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怕给父母惹麻烦。同时,他们也会努力地去表达自己的爱,而不会轻易退缩。这种“调皮”的背后似乎还隐藏这一些能量,而最终你也会发现有能量的孩子,比乖巧的孩子更健康,也更容易适应这个社会。不信,回过头想想你的学生时代,成绩好乖巧的好学生大多都庸庸碌碌,反而那些有独立思想、有主见,看似调皮的“坏学生”更容易出成就。

有人可能会反驳,如果一个人谁的话都不听,会不会无法无天,甚至有人都会想到,那不会导致杀人放火等罪恶事件发生吗?

这种想法背后的逻辑是:孩子自己独立走路的话,一定会走歪,所以得由大人给他们划定一个活动范围和一个成长路线。这样,一切才能按照他们内心预设的路线有序进行。比如,控制欲望强的父母,总是会担心一些小的失序。比如,担心孩子吃不饱,于是孩子不想吃了还强喂他;担心孩子冻着,于是孩子不冷还给他强加衣服;担心孩子写不完作业,于是每天晚上都盯着;担心孩子学坏,于是孩子抽一下烟、喝一点酒他们就会暴跳如雷。总之,在这样的父母看来,孩子的自发行为中有太多可能的失序发生,于是他们努力控制。实际上在这种担心的背后,从头到尾都以自己的感觉为标准。这种想法的背后也隐藏着很强的控制欲,换句话说,在“控制者”的眼中别人什么都做不好,自己的感觉最重要,别人的感觉不重要。可悲的是这个逻辑竟然无处不在,家庭、学校、单位,就像接力比赛一样,很多人都愿意扮演“好心”的掌控者的角色。但无论控制者的出发点有多么好,最终都会收获一个恶果:培养出无数缺乏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好孩子”,或者叛逆成性的“坏孩子”。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克特提出了真自我和假自我的概念。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有假自我的人,自动地寻求别人的感受,并围着别人的感受转,他为别人而活。而后者最终就像一个提线木偶一个,活得毫无生气。

这一点,存在主义可以很好地解释。我选择,我活过,我按照自己的意志为自己的生活做选择,这就叫存在。哪怕你遭遇过很多挫折,但如果都是你选择的,你就会有存在感,你就会精神,会坚韧不拔。相反,有些人好像从来没有做过错误的选择,他们顺利地生活了好多年,但这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父母、老师帮他做的选择。那么,他们并不会觉得幸福,相反会觉得自己好像没有怎么活过。

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现在却有很多人曲解了其中的含义。真正的规则是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孩子该跑、该跳、该闹的年纪,你要允许他像小草黄钻出地面一样,恣意地向上舒展,尽情释放。蒙特梭利说,孩子每一个自发行为都是精神胚胎发育的需要。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发育的孩子,会有极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最终,他将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创造力的人。

所以,孩子小的时候你可以站在背后,轻轻扶着他向前走。等他长大了,能够享受跌跌撞撞前行的快乐时,“控制者”们,请收起你们的好心吧。让他享受奔跑时的快乐和跌倒后真实的痛楚。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有权利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而不是你希望的样子。无论孩子或成人。

试想,谁愿意像个提线木偶一样总是活在别人的操控之下?

文章来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篇2:教育随笔:让幼儿安静用餐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

教育随笔:怎样让幼儿安静用餐

怎样让幼儿安静用餐?针对这个问题,曾经的我也有所困惑。我们班孩子特别的活泼,也特别的爱说。就连吃中饭、点心的时间也都不放过,总是滔滔不绝。不过最近,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就给大家讲讲我自己的小小经验吧!

首先,在进餐的前十几分钟,我们让孩子们放松的坐在椅子上听听故事,等待开饭。并在就餐时给孩子提供安静进餐的环境,让孩子能够静下心来专心吃饭。

其次,在就餐前几分钟,跟孩子聊聊吃饭的时候该怎么做,并结合自编的小故事,让孩子明白吃饭的时候不该讲话以及其原因。

最后,鼓励表扬那些吃饭安静的小朋友,并做一些奖励,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这样过了几天,孩子们自然就形成了安静的就餐习惯。(有个别孩子偶尔会说一两句闲话,我会提醒孩子等到吃完饭再说。)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

篇3:教育随笔:巧妙调动孩子积极性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课件

教育随笔:巧妙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今天户外活动,我和小班的孩子们练习双手交替拍皮球。当我把这个活动告诉幼儿之后,他们都显得很兴奋,积极性非常高。在活动之前,我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活动前的热身运动。然后练习左右双手交替拍球,边拍边数数,按二八拍进行。有些幼儿拍的非常好,动作要领基本掌握,知道球要跑了,马上就把它拍回来,不让球逃跑,能力强的能拍上几个了,没有掌握动作要领的幼儿也能拍上个一两个了,看到自己拍了几下,就马上跟我来说“老师,我刚才拍了5下球了”,“老师,我刚才拍了两下,等一下我会拍更多的。”在汇报个数的同时还不忘给自己加加油。这是亮亮小朋友喊了声:“老师,我没……”。在孩子们啪啪地拍球声中我没有听清楚,走进他问:“你会拍吗?”他很认真地说:“我会拍,但我没劲拍”。

此时我灵机一动鼓励他说:“劲是练出来的,你看老师和别的小朋友都有使不完的劲,来老师和你一起拍,好不好?”

这时亮亮也同老师拍起来,并随着老师的声音一起数起来:一、二、三、四……

“有劲了吗?”

他自豪的告诉老师:“我全身有劲,我要拍的(技术)比你还好,咱比赛吧。”

“奥,劲是不是越练越多啊?”他高兴地说:“是”。接下来的时间我便和亮亮进行比赛式的拍皮球,亮亮双手拍得是那么欢。

通过这样的拍球活动使我感触到:面引导幼儿的每项活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来自于老师适时的正确引导和鼓励,只有调动起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幼儿获得自信心,让幼儿在支持、鼓励中去创造表现,相信更有教育效果。

用自己的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像亮亮这样带有某种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现欲。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例如老师说:“没什么,只要你一试,一定会比老师做的好;老师支持你,相信你一定能行”等激励的话语。这时幼儿会信心百倍地投入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与自豪感。

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去引导孩子,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功收获。

文章来

源制度大全课件

篇4:教育随笔:眼神妙用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教育随笔:眼神的妙用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如果能够巧妙的运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时真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孩子最喜欢模仿别人,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他们都会从中体会到老师对每件事的看法,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去探寻老师的目光,看看老师是怎么看他的,这时,你就可以用眼神来告诉他们你对这件事的态度。

上课时,如果某个孩子乱讲话或随便的小动作,干扰其他的孩子听讲,你可以轻轻的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膀,或者摸摸他的头,给他一个制止的眼神,孩子会立刻表现得非常好。这样做比老师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强行制止他好得多,能使幼儿容易接受,也不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一次活动中,曹光宇抢走了侯炳旭的球,侯炳旭不高兴了,我走上前看着曹光宇问:“侯炳旭为什么不高兴啊?”刚开始曹光宇没在乎,还笑眯眯的看着我,于是我严厉的盯着他,十几秒的对视中,曹光宇把球还给侯炳旭,还说了对不起,于是我又对他投以赞扬的目光。他高兴的跳了一下说:“侯炳旭,我和你一起拍球吧!”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运用眼神,正确表达自己的态度,无形中与孩子们建立了一种默契,在无形中解决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使幼儿快乐自信。

文章来源

制度大全课件

篇5:教育随笔:教育无处不在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课件

教育随笔:教育无处不在

“老师,你不是说以后下楼梯的时候要拉着我的手吗?”看着睿群一脸认真的跟我说这句话时,我的心里怦然一动:原来他一直都记得。事情的起因还得从两三个星期以前说起:每次领着孩子们下楼活动时,总有那么两三个男孩子喜欢顺着楼梯的扶手往下滑,这是件很危险的时。每次叫他们下来时出了一个孩子外其他的孩子都会赶紧下来,这个孩子就是睿群。当我提醒他不要从楼梯上滑下来时,他还振振有辞:“这样不是更快吗?”经过几次后,别的孩子就有意见了:为什么睿群老是滑呢?孩子们很是不平,睿群能滑,我们就不能滑吗?并且有的孩子还有学睿群的迹象。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也为了消除孩子的不平心理,我就对睿群说:“以后下楼梯的时候我们两个就拉着手吧。”当时睿群也欣然同意了。然而好景不长,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外出做操或散步时,不是滑楼梯就是到处乱跑,有时候忙于照顾其他的孩子也就顾不上拉着他的手。我以为他早就把这件事忘记了,没想到他竟然还记得。于是我对他说:“老师当然记得,以后你可不要再忘了。”睿群很乖的拉起我的手,一边走一边跟我说话,那样子与平时的他简直判若两人,像极了一个斯文的小孩儿。如今他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我一下子被感动了,这种感动大概除了当父母的也就只有幼儿教师能够体会到。于是我问睿群:“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提出和你拉着手吗?”“是你很喜欢我吗?”“老师是很喜欢你,但是老师喜欢你从楼梯上滑下来这种行为吗?”“不喜欢。你是不想让我从楼梯上滑下来。”“对,因为那样做很危险,就算你自己很小心掉不下来,但是你能保证你前面的小朋友不被你撞倒吗?”听了这些睿群低下头不说话了,只是乖乖得跟着我往下走。我知道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只是还需要我帮他继续保持好的习惯。

孩子并不是不懂事,只是有时候他们比较贪玩,往往把安全置之脑后;孩子也不是故意不听话,有时候他们也有自己的看法,要让他们认清事情的对错可能要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工具来摆布,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如果你处事不公,他们是不会心服口服的,即使当时不说什么,但他们的心里肯定会对你有看法。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想找一中最快捷、最有效的教育方法,而事实上教育本来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次两次可能看不到效果,但是时间长了,一种习惯就养成了;教育孩子也不是必须听到他亲口认错,才算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有时孩子的表情和动作更能表达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这件事上我也更坚信了:世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是有时我们稍稍缺乏了那么一点耐心。

文章

来源制度大全

课件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