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是教师教学好帮手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小学信息技术是教师教学好帮手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08

小学信息技术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校园网络的建立,和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的建立,都使得教育教学得以迅速发展与提高。可以说信息化技术在目前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缩短了世界各国文化与学术交流的距离;缩短了城乡教育教学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教育公平;缩短了师与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距离;缩短了师与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便于老师的辅导和学生的学习。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融合之路;合理运用;教学质量;得力助手

那么首先来学习一下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呢?

何为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包括: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

那么教育信息化的好处体现在哪里?

一.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靠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启动和发展起来的。而多媒体有刺激感官的作用,运用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的传递,加强学生们对知识认知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促进学生们学习潜能的转化。例如在英语课的教学中,学习单词或句型时先让学生看相关画面,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声音来学习单词和句型,从而启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二.信息技术是师生学习的好助手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活灵活现的教学材料,在视觉、情景等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很多时候,学生们在学习上遇得到困惑,电脑就成了学生的好帮手,学生们可以在网上查找自己需要的知识,找到想要的答案。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同时也是老师工作的好帮手。教师可以查找本学科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使自己的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提高教学效果。

说到这里,我必须要说的一件事就是校讯通的开办和使用。

三.校讯通的开办与使用

校讯通这种信息技术直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是我们得力助手。

校讯通方便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便了学生与家长的联系,方便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班级有什么安排,学校有什么通知,通过校讯通,几乎一秒钟内家长就接到了班级和学校的信息。使得家长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孩子在班级的情况,了解到学校的安排。

我们每天通过校讯通,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包括学生们的出席情况,听课状况,成绩检测,作业情况,在校表现等。自从开办校讯通以来,我明显觉得我任教的学科成绩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比如说听写单词一项,学生的满分率在85%以上。由于家长的督促和学生的自律,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了。可以说校讯通真是教学工作中的好帮手!

思考

篇2:信息技术下教师角色转变

关于信息技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第二高级中学闫法强

【摘要】: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以教育信息化破解长期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创新与变革,是我国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在这样的形势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专业知识更新要“快”、教学手段要“新”、实践经验的积累要“厚”、教材制作技术要“高”。也就是说,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协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会带来教育创新,这是“革命性影响”的核心内涵,就这个角度而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

【关键字】:信息技术角色转变信息资源学生学习

信息社会中,人的生存是一种信息化生存。人生活在技术环境中,无法逃避信息技术。因为信息化直接且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生活在信息社会中的生命个体,同时信息成为一种影响人的生命发展的重要力量,呈现出生命特征。在信息化时代,我们的认知正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由此我们的教育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教师扮演的角色以及应具备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那种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的知识积累型教育,无法适应“知识爆炸”的网络时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转换角色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那我们应怎样改变呢?

一、传统教育下教师的角色

以往,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发布者,处于权威的地位。在传统教育下,教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理论。那么,教师是如何“传道、授业、解惑”的呢?教师通过多年的苦读和付出,将这些知识和理论系统化、条理化,然后再传授给学生。为了把知识和理论系统化、条理化,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读大量的著作,了解大量的世事,即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一车水。这是非常艰难和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历足够的日积月累的学习和无数的社会观察。在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和理论后,通过教师这一桥梁和纽带,学生不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就可获得知识。

而很多学生之所以愿意听讲,愿意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一方面是基于教师的知识和理论优势,这种优势是学生在短期内所不具备的,只有不断地吸取老师的知识和理论养分,才能够使自己也成为有知识和懂理论的人。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其自我获取知识、理论等的机会有限,成本高昂,如果不听从老师讲课和安排,自我很难掌握大量的信息,新鲜的知识和高深的理论等。由此,学生处境决定了其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学安排。

二、现代教育环境对教师角色的冲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集成技术等不断发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教学环境开始呈现。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学生想获取任何信息、知识和理论时,都可以有非常便捷的方法和通道,尤其是具有较高“搜商”的学生,其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和新理论的能力非常强大。此时,教师面临着学生信息、知识快速增加的冲击,某些教师通过几十年积累所获得的信息、知识等,学生可以在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内即可获得。另一方面,随着多媒体呈现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等的发展,一些计算机系统或网络平台呈现的知识、理论的讲解比教师更鲜活、更具体、更通俗易懂。由此,原来高深莫测的知识和理论不需要现实中的教师的直接指导,而只需要懂得多媒体操作技术即可很容易的了解和把握高深的知识和理论。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比教师阐释的更好的渠道或途径理解某个知识点或理论。由此,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增强。

现代教育环境下,除了教师的信息、知识和理论的丰裕度以及教师的讲授技巧不能满足学生期待外,更为重要的问题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认为任何知识、理论只要想学、只要抽出某个时间去学,即可学到。因此,在知识运用和理论实践非急迫的情况下,学生不再愿意主动的、积极的去学习,学生越来越适用了需要时再临时学习的习惯和态度。而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往往是无法做到“现学现用”,是无法直接体现为“生产力”或“具体的金钱”。由此,学生对于所学的短期内无法呈现其效用、功能或价值的知识、理论等而越来越不愿意学习,进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理论等不再感兴趣,甚至因此没有任何动力去学习。在此背景下,学生没有学习动机、兴趣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一旦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各种不配合教学的现象,诸如迟到、早退、上课睡觉、讲话、质疑老师等现象都会出现,甚至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篇3: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大悟县夏店镇中心初级中学邓永亮

[摘要]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也带来了新的生机,更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热点、难点问题之一。针对教育信息化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策略。通过在中小学广泛、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探讨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方法,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培训上应用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效果、效率和效益。为今后持续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中小学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学校的发展寻找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理念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应用于教育的每一个领域。它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要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把信息技术熟练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要把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还要凭借信息技术进行交流与合作。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在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同时,实现了教师教育观念和手段的变革,更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性。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生机,更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同时对教育的改革发展及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尤其是因特网与校园网的接轨,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前景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当今教育的发展要求加快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通过教师不断学习得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成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网络技术环境和信息环境。这些都必然促使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同时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也即是走专业发展之路。教师也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才能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把握时代的脉搏,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真正成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

二、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一般说,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化的核心手段。信息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融合,将形成以智能多媒体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时空大规模信息网。“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发展,这一概念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时刻需要不断调整、修正、重新审视、评估、接受挑战和考验。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当前针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办法和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教师进行培训,如Intel未来教育中的教育培训、全国教育技术水平培训等等。这些培训固然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教育信息化水平,但从效果来看,它并没有使教师的信息素养获得大幅度提升,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对受训教师缺乏了解,不能做到培训过程、培训方式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往往是所有的教师培训模式都是一样的,这极大的降低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师在培训中掌握了信息技能,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不知如何运用,使培训与教学实际脱节。

(三)当前教学评价方式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依据,这使得教师为了学生的成绩,而不愿意去采用一些新技术去提升教学质量。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师培训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大为减弱,那么采用何种方式、运用何种方法,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四、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专业。就专业的六个基准:专业知能、专业训练、专业组织、专业道德、专业发展、专业自主而言,教师已经基本具备了专业的要求和特征,并越来越专业化。依上述六个基准作为衡量的尺度,比较分析国内外教师专业化的程度,可以发现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知识结构比例失调,从教能力显得不足

就当今世界各国教师教育而言,在课程与实际做法上,其专业知能一般包括普通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科专业知识(学生毕业后讲授的专门课程)、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材教法、见习实习等)三大类。但各国在教育专业知能的具体内容上,即三大类知识的课时、学分比例如何分配上差异很大。由于我国现行高师本科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片面强调各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忽视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高师学生发展的需要现象,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调。现行教师的从师专业技能、教学基本功类课程与实践等准备不足,这需要从课程设置观需要尽快更新和不断完善。

(二)专业道德危机潜伏,师德建设仍需加强

从专业道德看,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待和教师的道德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根据有关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不足。(2)教师用带侮辱性的语言伤害学生仍然比较常见,体罚学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3)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差的学生。(4)个别教师的拜金、乱发泄等不良行为损害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篇4:信息技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转变

信息技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的转变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它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形态,其应用更是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随之也要求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层次。它面向教育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中,增加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增强了教师劳动的创新性质。教师的角色也从权威的知识传授者向多元化角色转变。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更新、结构优化、专业技能提高和专业态度养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

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改变课堂教学的质的变化,离不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实现角色转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论及自我专业意识等各方面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要认真的学习和反思,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适应新形势下专业发展的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全面的、整体的、持续的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伴随教师生涯的永恒的追求。信息技术时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指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借鉴、探究、总结、反思、创新;在教育理念上树立正确的事业心、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在知识结构上能掌握精深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在教学技能上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教学反思、教学研究、教学创新达到一定的层次;在教育规范上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学术规范、言行规范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教学生学将逐渐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这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建构;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教学相长;上课也不是单向度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因此,信息技术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就是在这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成长和发展。比如随着教师对信息技术理解的深入,开始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期间所遇到的困难,也正是专业发展所要帮助解决的。

二、信息技术时代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一)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尤其是因特网与校园网的连接,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更丰富的资源,并产生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形式。**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性的跨越式变革。这种变革给传统的学科教与学带来了深刻变化。

篇5:小学老师教师生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

小学老师教师生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

张影长春市朝阳区慧达小学

【摘要】:如何采取相应措施,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加强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道德教育,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全面提高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信息素质,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课题和重要内容。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计算机作为现代信息化的代表,正以无与伦比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使中国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以及联系方式都大大地改变、扩展与延伸,中国也开始步入一个网络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时代。中国青少年在享受着这顿“世界大餐”的美味时,也不可避免地碰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难题。某些负面的、消极的道德影响甚至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引起了社会对构筑网络道德观念体系的关注。如何采取相应措施,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加强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道德教育,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全面提高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信息素质,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课题和重要内容。

一、善于正确利用网络。

1、我们必须正确地对待网络。网络世界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表现。社会的发展,将来人人都必须掌握和熟练操作现代信息技术,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网络中有其不利的因素,就对网络世界害怕,不去接触它,为此而敬而远之。反之,我们要充分利用其中的在用的东西为我们服务,要正确地控制和操作它。

2、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去除网络的危害,只留下有用的内容。一种名为“虚拟巡警”的软件,可以让父母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决定封闭哪些网站,过滤不要的东西。这样就可以给小孩一片纯净的蓝天,让我们学到有用和知识,接受先进技术带来的方便。

3、就是作为家长和教师都必须懂得相关的信息技术。只有当父母掌握了新的知识,都会真正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并有可能为孩子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不管今天的孩子成长得多么迅速,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依然希望得到父母的指点。可以说,父母是孩子最重要和引航人,同时也是他们最重要的网络过滤器。也只胡当家长掌握了相应的信息技术后,才能了解孩子在网络世界中的动态,才不会有过多的焦虑。

4、就是要加强适合青少年浏览的网站。目前,网络上的各种网站大都是营业性的,什么样的内容都有。但是适合青少年查阅的网站比较少,特别是针对于青少年而建立的网站比较少,更不要说是免费的网站了。因此,必须加强建设一些知识性、趣味性较强,内容健康向上的,适合青少年浏览的网站。只有更多的健康的网站让孩子们去浏览,才能让父母放心,才能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实现教育多元化整和。

网络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应以开放的心态来迎接它。面对网络给青少年良好道德形成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不能应噎废食,粗暴地切断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而是要在青少年接受网络科技知识的同时,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不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绿色文明上网”行动,通过在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使青少年学生在掌握网络这一新兴科学技术的同时,懂得用相关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学校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阵地的作用以及班主任、少先队等组织的教育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抵制网上思想污染、色情污染、暴力污染的教育,提高青少年辨别善恶、美丑、是非的能力;同时告知学生在论坛上发表言论时不违反国家法令,提倡网络文明用语,不违背社会公德,自觉抵制任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行为。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互联网,为拓展视野、增加知识服务,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空间。

三、全方位努力打造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网络德育环境,切实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教育。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