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中学初中化学教与学方式变革实践研究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乡村中学初中化学教与学方式变革实践研究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08

乡村中学初中化学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实践研究

左文博海南省文昌市冯平(爱心)学校

【内容摘要】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是为适应目前的教育教学。为了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而努力。学生学得情况决定了教师的教,教师的教要根据学生学得情况来决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以学定教”吧。而知识只是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给学生的方法和生活习惯。课堂之外的教学一样不容忽视。

【关键词】教与学教学方式改变乡村初中化学

一、乡村初中化学现状。

海南省乡村中学化学学困生较多。从**--**年的中考可以看出,除了**年之外,其他年份及格率都在50%以下。特别是近三年及格率越来越低,**年已经是39.39%,突破了40%的关口。而低分率却越来越高,已经达到了43.81%近一半的学生39分及以下。20**年及格率有所提升,但仍然是有53.69%的学生不及格,**年低分率降低了,但是及格率只有40.04%,将近60%的学生不及格。这样的数据是让人触目惊心的。而这些不及格、低分率的贡献最大的就是出自乡村中学

二、情况分析

1、乡村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

在乡村,部分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较低,部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也相对较低,所以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存在较大的障碍。教师讲得辛苦,学生的收获却少得可怜。所以我们需要研究教育教学方式。

2、听、说、读、写的分析

叶圣陶:语文学习要听、说、读、写四者并重[2],我们化学教学也要重视这些。但是要根据乡村中学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变。比如学生听的能力较弱(乡村这样的学生很多,语文基础较差。)这样我们在化学教学时就要减少学生的听,而增加学生的读、写、说。当然语文教学还是要并重的。

3、过去的教学方法方式

我们不少老师拘泥于过去的讲授式教学中,认为自己讲得越多学生就会学得越多。现实却不是这样,现实是学生的基础较差的情况下,教师如果改变一下以前的讲授式教学,效果会很明显。

篇2:有效提高化学成绩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总结

有效提高化学成绩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总结

第一轮复习:

学校会发复习资料,那些资料都是学校多年比较而精选出来的,因此资料上的题每道题都别拉下,仔细回答,至于别的资料丝毫别管.

根据资料进度,提前记全记准记牢该课的知识,宁可不做题也要挤时间把课本上的知识点记住.

一切以课本为中心,所有题的答案都能从课本中得来,一定要首先把课本上的知识点记住.

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是老师分概念,知识点,元素,化合物总结概念,每部分知识都画成联系图,我才开始没注意,后来发现许多以前没注意甚至根本不知道的知识,而且知道那些自己掌握的还薄弱,而且根据图可清楚地看出来各个概念,知识点,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可以达到旁击侧应,由于化学的知识是相连的,做题时就知道往哪里思考.

第二轮时我懒得管其他科,只愿意做数学化学,因此把第一轮的旧资料,第二轮的新资料根据自己的情况分版块作题,我当时化学无机和数学函数图形不好,所以一天到晚只作这个版块的题,所有的题一个不漏都又作了遍.其他资料,其他版块都没管.

第三轮复习:

第三轮时学校化学教研组里找经典题印成套,我没头没脑发一张作一张,因为这一轮是熟悉考题类型

所谓的典型习题其实高考试卷类型题,到最后会发现高考化学其实太简单了,连高考考的什么都清楚,题目类型做来做去都是那几个,例如:高考试卷上化学选择题肯定有

满足***的电子结构是

在**x的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篇3:高中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有关原电池知识点的总结

一、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

(1)电极材料。两种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和其它导电性(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等);(2)两电极必须浸没在电解质溶液中;

(3)两电极之间要用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说明:

①一般来说,能与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成分发生氧化反应的是原电池的负极。②很活泼的金属单质一般不作做原电池的负极,如K、Na、Ca等。

二、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来说,较活泼的或能和电解质溶液反应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但具体情况还要看电解质溶液,如镁、铝电极在稀硫酸在中构成原电池,镁为负极,铝为正极;但镁、铝电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原电池时,由于是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失去电子,因此铝为负极,镁为正极。

(2)根据外电路电流的方向或电子的流向判断:在原电池的外电路,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3)根据内电路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化学反应判断:原电池中,负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因此可以根据总化学方程式中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

(5)根据电极质量的变化判断:原电池工作后,若某一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该电极得电子,该电极为正极,活泼性较弱;如果某一电极质量减轻,说明该电极溶解,电极为负极,活泼性较强。

(6)根据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判断:原电池工作后,如果一电极上产生气体,通常是因为该电极发生了析出氢的反应,说明该电极为正极,活动性较弱。

(7)根据某电极附近pH的变化判断

析氢或吸氧的电极反应发生后,均能使该电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因而原电池工作后,该电极附近的pH增大了,说明该电极为正极,金属活动性较弱。

三、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是书写电极反应的关键

如果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失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一定错误。上述判断正负极的方法是一般方法,但不是绝对的,例如铜片和铝片同时插入浓硝酸溶液中,由于铝片表明的钝化,这时铜失去电子,是负极,其电极反应为:负极:Cu-2e-=Cu2+正极:NO3-4H+2e-=2H2O2NO2↑

再如镁片和铝片同时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虽然镁比铝活泼,但由于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而铝却反应,失去电子,是负极,其电极反应为:

负极:2Al8OH--2×3e-=2AlO2-2H2O正极:6H2O6e-=6OH-3H2↑(2)要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在正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电解质溶液紧密联系,如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在酸溶液中,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出现OH-,在碱溶液中,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出现H,像CH4、CH3OH等燃料电池,在碱溶液中碳(C)元素以CO32-离子形式存在,而不是放出CO2气体。

(3)要考虑电子的转移数目

在同一个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数必然等于正极得到的电子数,所以在书写电极反应时,一定要考虑电荷守恒。防止由总反应方程式改写成电极反应式时所带来的失误,同时也可避免在有关计算中产生误差。

(4)要利用总的反应方程式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而两个电极反应相加即得总反应方程式。所以只要知道总反应方程式和其中一个电极反应,便可以写出另一个电极反应方程式。

四、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原电池原理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化学电源:人们利用原电池原理,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制作了多种电池。如干电池、蓄电池、充电电池以及高能燃料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的作用不可代替,大到宇宙火箭、人造卫星、飞机、轮船,小到电脑、电话、手机以及心脏起搏器等,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池。2.加快反应速率:如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用纯锌生成氢气的速率较慢,而用粗锌可大大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这是因为在粗锌中含有杂质,杂质和锌形成了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3.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一般来说,负极比正极活泼。4.防止金属的腐蚀:金属的腐蚀指的是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发生化学反应,使金属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而消耗的过程。在金属腐蚀中,我们把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形成的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腐蚀称为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又分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表面吸附一层薄薄的水膜,里面溶解了少量的氧气、二氧化碳,含有少量的H+和OH-形成电解质溶液,它跟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的碳形成了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铁作负极,碳作正极,发生吸氧腐蚀:

2.负极:2Fe-2×2e-=2Fe2

3.正极:O24e-2H2O=4OH-

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用更活泼的金属与被保护的金属相连接,或者让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均可防止金属的腐蚀。

高中,化学,原电池,知识点

篇4:初三化学教学教法

浅谈初三化学教学教法

改革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实验兴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针对初三化学的教与学生的学我浅谈以下几点,供大家一起探讨:

一、努力改进教法,开拓学生思维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个作用紧密结合的过程,也就是传播知识、发展思维与培养能力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如何使这个过程做到科学、优化,经过实践―反馈―再实践的过程呢,我认为课堂教学应初步形成“读、做、议、讲、练”结合的教法。

“读”,是各个环节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每章节我都列出阅读提纲,教会学生围绕提纲阅读课本内容,思考疑难,找出答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过程中,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是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感知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是发展思维的基础。根据初中学生兴趣广泛并喜欢自己动手的特点,尽可能地利用实验组织教学,让学生有更多实验的机会。

“议”,是读与做这两个环节的深化,也是师生交往的阶段,旨在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问。

“讲”,是水到渠成的阶段,也是知识点梳理、交代规律的环节。学生在读、做、议的基础上对教材有所感知,如果能得到老师点拨,将会实现新的飞跃。

“练”,是知识实验阶段,也是对知识的巩固深化、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环节,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练,首先要加强课堂练习,在课堂上做到“读做议”中有练,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编选基本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有计划地布置给学生练习,这样既照顾到大多数,又有利于对尖子生的培养。

4、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中考化学试题中常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因此对我们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5、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

多听课,多探讨,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6、加强实验教学。

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化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如果我们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对中考成绩的提高会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

7、理直气壮抓好学有余力。我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这可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每年都选取几名学生进行特别培训,在参加竞赛后他们都能取得比校满意的成绩,取得竞赛最好成绩是在**年,当时我选了七名同学参加奥赛,两名全国一等奖,三名重庆市二等奖,两名重庆市三等奖。

二、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如何学习化学,志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初三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学法,有一个认识和适应过程。有的学生说:“学化学跟学英语一样,枯燥无味。”把化学看成一门“死记硬背”的科目,这就暴露了学生中有一个学习方法的认识问题。因此,我们为师者不能一味向学生灌输死的知识,而是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交给学生学习化学的“钥匙”,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提高学习的兴趣。

1.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分析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多提几个为什么,让学生用眼看,动脑想,动口议。

在实验中,我重视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在每一个实验中,都从实验内容、实验装置、反应原理、结论和处理方法几个方面加以研究,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实验去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观察去掌握实际现象,去说明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学会用实验去鉴别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2.指导学生会记忆,减轻学生负担

学化学要强调必要的记忆。学生初学化学时,元素符号、化合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接踵而来,所以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记忆。

3.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意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勤于思考的习惯。

三、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两者可以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内容丰富充实,教师指导得当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开展智慧的翅膀,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鼓励、启示,诱发兴趣和灵感,产生创造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初三化学,教学

篇5:初三化学周云老师示范课酸性质

初三化学周云老师示范课酸的性质

酸的性质

△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硝酸。

请同学们说说还有哪种酸?

碳酸、醋酸、磷酸等。

我们来复习常见酸的性质:

(一)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1)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挥发性。

习题1、选择题:

1某同学使用浓盐酸后,忘记盖上瓶盖,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结果是()

(A)溶液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减小

(C)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溶质质量增大

2、简答题:

2我们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盖时看到“白雾”,你能说出原因吗?

答:是因为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

3实验室里能不能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

答:因为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二)硫酸(H2SO4)

(1)、物理性质:不挥发、密度比水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有较强的脱水性、吸水性和腐蚀性。

习题:1、选择题:

1不慎被浓硫酸沾到皮肤上,下面采用的急救方法正确的是()

(A)立马用水清洗(B)马上涂上NaOH溶液

(C)立马用布拭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NaHCO3

2刚制取的CO2气体可以通过下列哪种试液来进行干燥()

(A)浓盐酸(B)浓硫酸(C)浓硝酸(D)氢氧化钠溶液

2、简答题:

3我们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不能把水加到浓硫酸中进行稀释?

答: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酸液溅飞发生危险。

(4)实验室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来取二氧化碳?

答:因为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物质,包围在石灰石的周围,使石灰石与酸隔离,反应很快中止。

CaCO3+H2SO4=CaSO4+H2O+CO2↑

(三)硝酸(HNO3)

1、物理性质:易挥发

△酸的化学性质

由于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H+,所以它们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酸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a、紫色石蕊遇到酸变红色。

b、无色酚酞遇到酸不变色。

这样说对吗?

“酸遇到紫色石蕊变红色”

(2)酸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盐和氢气(HCL、H2SO4)

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H2SO4+CuO=CuSO4+H2O↑

6HCl+Fe2O3=2FeCl3+3H2O

2HNO3+MgO=Mg(NO3)2+H2O

3H2SO4+Fe2O3=Fe2(SO4)3+3H2O(除铁锈的原理)

(4)酸与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HCl+NaOH=NaCl+H2O

H2SO4+2NaOH=Na2SO4+H2O

H2SO4+Ca(HO)2=CaSO4+2H2O(改良土壤)

(5)酸与碱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

H2SO4+BaCL2=BaSO4↓+2HCL

HCL+AgNO3=AgCL↓+HNO3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