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修饰文字》教学设计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小学信息技术《修饰文字》教学设计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26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宁夏教育自治区教育厅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课时《修饰文字》。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格式工具栏”和“格式菜单”完成对文字进行字体、字号、颜色等修饰以及对文字进行加粗、倾斜、下划线效果的设置。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选定文字的基本操作方法,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掌握修饰文字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熟练操作。

2、知道字母B、I、U按钮所表示的含义。

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不同方法设置字体格式

难点:

1、取消字体格式的设置

2、掌握操作的熟练程度

五、教法、学法

创设情景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获得的。从而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创造。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教学中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让课堂洋溢着人文气息。

在学习方法上,本课主要让学生运用尝试学习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发现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实际操作、演示等方式逐步完成的,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

六、教学准备

PPT教学课件、凌波多媒体电子教室、“小猪的作业”文档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一片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群小动物,老山羊呀为这群小动物举办了一个电脑培训班,昨天,他们学习了修饰文字。山羊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份作业。今天老师把小猪和小猴的作业带给大家看一看,让大家给他们当一次评委。比较一下,谁做的最好呀?(小猴的),好在哪里呀?有同学来说一下吗?(字体、颜色等)

(通过有趣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设置任务,引导学习。

师:由于小猪上课太贪玩什么也没学会,今天就让小猪和我们一起学习

篇2: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如何组织和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摆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研究和解决的紧迫问题。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它既是教学理念的载体又是教学实践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思路和设想。

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一)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二)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三)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五)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二、新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概述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正是在一般的教学设计发展了几十年之后,在出现了信息技术学科以后,为了追求信息技术学科最优化自然而然产生的,是教学设计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自然应用。当然,由于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学科特点,其教学设计也有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的特点。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把握信息技术的特征。

根据新课程理念并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应该也所改革、有所创新。

(一)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发生行为变化的期望和追求,这种行为变化在教学后学生必须能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即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过程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教学目标体现教学主体的愿望和主观的要求,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可以说,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培养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可划分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等。

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并接受与遵守未来信息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目标,又要促进条件目标。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一般原则

1.一般原则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强调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一些原则。我国学者提出了相关的要点:

(1)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2)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交流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

(3)重点对信息资源进行设计,使学生可以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活动。

(4)注意应用“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的思想和方法,注重设计有具体意义的情景。

(5)强调“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可以满足信息技术学科所面临的学生基础水平差异过大的实际困难,满足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多向的学习交流。

(6)重点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设计进行评价。

(7)设计内容不一定局限于某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以教学单元或模块进行设计。

当然,所谓一般原则、是适合大多数情况的原则,就一些特殊的教学内容及实际场合还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教学设计。

三、总结

有人说,一节好的课能反映一种教学思想。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急遽变革,教育改革将更加频繁、广泛和深刻,教师将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模式、过程、手段与方法,因而要求教师不仅要自觉地在情感、意志上不断调适,而且要具备能够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能力。因此,探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力求把握信息技术的课程理念,用以指导教学实践,也是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的反思教育的能力。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