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问型个性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对学问型个性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24

对“学问型”个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个性:我国著名教学论专家胡克英先生说:“教育的伟大力量正在于发展个性,教育的最高价值也在于发展个性。”著名学者刘明霞认为,个性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张扬学生的优良个性,摒弃不良的个性,使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实现最佳的融合,其本质是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个性课堂:

课程意图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课堂。高效的,和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够满足学生差异发展的课堂才能适应现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我们将个性教育理念内化到课堂教学中,依据不同的课程设置需求,以“渗透学科个性、关注学生个性、彰显教师个性”作为个性课堂的基本策略。

模式:

中国进行经济gg开放经过三十多年进入了深水区,新课程改革十多年教育进入了模式研究中。朱永新教授说:“离开模式什么都是‘浮云’,这个时期或者未来时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你这个学校有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有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经营模式”。有的校长说:“课改难在何处?无论当下变革还是未来课堂发展,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符合自主学习理念、科学化、本土化的新课堂操作模式,充分发挥模式的价值。”

学问型:

“学”与“问”是教学两大最基本的行为。现代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指出“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要求学生一定要学会提问,并指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固然可以促进思考,但总是被动的,只有学生思考产生的疑问才是最积极的。”清朝著名散文家刘开《问说》中写道:“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依据科学的学习理论,我们在实践研究中总结出了“学问型”个性课堂教学模式,即先学后教、学问相长、全程评学。学问型个性课堂实现两大转型,第一,由被动学习型课堂向主动学习型课堂转变,体现“学生为本”的理念;第二,由教师传授型课堂向学问结合型课堂转变,体现“学则须疑”的理念。这因为此我校提出了建构“学问型”个性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学问型”个性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基于上面的各个要素,充分让学生独立自学,在自学中生成学习结果和学习的问题,充分体现个性;在组内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探讨,达到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团结协作;全班同学自学提出的共性问题,让学生进行辩学,唇枪舌剑,深入浅出,以理服人,做到学生能讲的教师不教,充分体现数学灵活的思维,清晰的表达能力,真正做到学问相长;在清楚知识的形成环节后,进行巩固练习,由易而难,并适度进行生活中延申与拓展,充分体现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全程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其中,对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充分体现教师对教学的有的放矢,充分体现教与学的自然和谐。

“学问型”个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我校“学问型”个性课堂教学模式总结为五个环节:一、自学生问,二、合学释问,三、辩学解疑,四、展学追问,五、评学反馈。五个环节节节相扣相互渗透,具体实施策略为:

第一环节“自学生问”

这个环节我们总结为五要素:时间、内容、方法、要求和评价。

(1)时间即是自学时间。我们的自学时间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完全在课堂上自学,一般要用20分钟左右,这样的自学才算是较有深度的,如果只给几分钟,学生的思考不充分,也不会深刻领会教材的编排目的,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如何迁移,与生活的联系就更少了。二是让学生在家里进行自学。在家里自学有几大好处:一时间充足,学生自学时间可长可短。二在家里自学的工具充分,可以是学习资料,也可以用以前的书进行知识查找,参考学习进行知识迁移,也可以进行网上学习了解。更关键的是家长也是学生的好老师,好的学习伙伴。家长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讨论,指导孩子自学,同时更能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当然家里自学也有一个缺陷,如果学生不自学或是敷衍自学的行为,父母工作忙没时间或是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是爹爹奶奶监管,无法一起学习的问题,但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们发现几乎每个学生都会主动地参与自学的。

篇2:《同学主体性学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阶段总结

新课程规范的基本理念是“以同学发展为本”,同学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让同学有合作交流、操作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充沛体现出同学学习主人翁精神,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

“主体”只一而无二,“一”指的是同学,而保守模式的课堂教学,一是课堂上教师都是“一言堂”,牵着同学走,削夺了同学自主进行知识探索的权力,让他们机械地获取知识,容易使他们发生依赖的思想;二是教和学的方法由教师设定。教学是“满堂灌”或“问答式”,课堂中只让局部同学发表“高见”,多数同学是“视而不见”等。而主体性教学突破了保守的教学观念,彻底转变了课堂中教师和同学的角色,同学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

导者和参与者。同学在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自行获取知识,不知不觉就增强了同学的胜利感、自信心,培养同学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发明性。

实验又近一年,回顾进行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构建以同学探索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能让同学自主地、合作地、发明性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促进全体同学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同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例如:教学“9加几”的实际问题时,先通过合作动手摆小花,第一行摆了蓝花9朵,第二行摆的黄花是5朵,再组织同学观察,小组合作交流,黄花里有几个?红花有几个?红花的朵数是蓝花朵数的几倍?让同学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索中得出计算方法。

2、重视同学个性

在主体性教学实践过程中,同学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需尊重同学的个性,重视同学的学习兴趣,允许不同的同学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同学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使每一个同学都获得胜利感。例如:教学“5、4、3、2加几”一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红花5朵,蓝花4朵,黄花3朵,白花2朵。让同学说出它们个是几朵?再分别加9,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3、培养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离不开实践操作。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让同学操作实践。在教学中用实物、教具、学具让同学通过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同学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认识直角”时组织小组合作用两个相同的三角板拼出直角,用不同形状的纸片折出直角,再在点子图上画出直角,在这让同学通过拼、折、画中去掌握知识。

4、培养同学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1)引导同学主动地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在主体性教学把课堂还给了同学,鼓励同学多问个为什么,有充沛的考虑时间,有自主探索的空间,能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想求出什么?如:在教学乘法的有关应用题时,有道题是这样的,有一跑道男孩跑了3圈,女孩跑了2圈,跑道的长是400米,在这让同学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自身想要知道的问题。这时同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生:我想知道女孩比男孩少跑了多少米?

生:男孩比女孩多跑了多少米?

生:一共跑了多少米?等问题。

通过提问题的形式,激励同学思维的灵活性。

(2)培养同学自主探索的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师为同学搭建适当的自主探索学习的平台。在教学中尽量让同学在解决问题中独立探索或小组合作寻求方法。例如:在教“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以合作研讨的形式来教学,充沛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一起发现问题,培养起主动学习的能力。首先设计了一项分类活动,在分类活动中同学发现像44+38这样的进位加法有困难,从而发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兴趣。然后研讨44+38的算法有哪些?在研讨后,同学交流算法时,出现了许多精彩回答,他们想出了好多种方法,以下是他们想到的方法:

生1:40+30=704+8=1270+12=82

生2:44+30=7474+8=82

生3:44+40=8484-2=82

生4:44+8=5252+30=82等……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完全把课堂交给同学,让同学充沛体现出主体地位。

实验只进行了二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大家一起的努力,已初见效果。我的教学观念转变了,同学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仍有许多缺乏,相信在今后的不时努力和学习中会克服。

篇3: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有机结合继续深化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继续深化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十字路小学全坤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正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全方位迅猛地展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刻,既担负着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承,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摇篮的中小学,该如何来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呢?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已是为实践所证明的雄辩命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庞大系统工程,它要求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全新教育体系,因而必然涉及到诸如目标与任务,决策与管理,模式与评价,环境与资源,手段与技术,科研与培训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而,对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这个过程必须逐步探索,及时总结,切莫等闲视之。经过本人的全面了解和系统分析,结合周边学校的一些实际情况,以下我粗浅地来谈一谈本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

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离开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所需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成不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教学环境,决非仅仅硬件系统而已,而是硬件、软件和潜件三者有机的综合系统,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势:①.增强了共享学习资源的通信功能;②.实现了教学设施的网络化;③.促进了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完善。对于这一块的建设,我校领导层以长远的眼光,审时度势,在学校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耗巨资跨出了迈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在这几年里,为了能满足学生信息化学习的需要,逐步建立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宽带校园网、电子阅览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想办法,多方筹集资金,加紧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致力于建设用于信息化教和学的各种支持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等。

二、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资源,如学科教案、电子教材、各类素材、试题、百科知识、教研论文、教育新闻信息及各类教育统计数据等等。信息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展与控制;有赖于通过对各类教育信息资源的传播分析、处理、加工、利用等手段来进行。换句话说,离开了教育信息资源,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活动便难以开展,教育信息化更是无从谈起。时下不少的中小学赶浪潮耗巨资建立的校园网,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难以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应有的作用与效益,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校园网的设施将面临着急速贬值的尴尬境地。这便是称为“有路无车无货”的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严重缺乏,这一问题也成为了制约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现象所形成的“瓶颈”,我们已充分认识到了其中的厉害关系,及时从市场上引进和购置了大量的各学科电子教材教案,各类素材,共享软件、试题,并从K12、百年树人及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引进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弥补了由于教育教学资源不足形成的“瓶颈”,并且与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以适应信息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需求。

三、教育信息化与师资培训

现代信息技术向人类发起的挑战,使得整个基础教育界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促使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都随之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自然地,被视为课改之关键所在的教师,其职能、角色的定位,也将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这种新型教师的职能转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得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必须包含现代化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对于师资培训,培养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型教师这项工作,我校虽然已走在了前面,但校领导认为,这个问题仍将作为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管理下一步最主要的工作。可见我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学校已经不惜重金初步建成了能适应学生信息化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并且引进和完善了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所需的两个基本条件都基本具备的情况下,要走好走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下一步工作便是转变教师职能,将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目前,这项工作已是制约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对此,当务之急应是立即启动和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针对老教师的特殊情况,从头从快从优开展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切实地转变教师职能,这项工作已刻不容缓,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我校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走在前列。

篇4: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引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

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

信息技术正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以它特有的功能,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主体性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

一在课前:

(一)为教师的课前备课提供参考

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我们在备每一节课的教材时,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这时我们就需要去广泛阅读有关的资料,包括教学参考书、报刊杂志、浏览网上信息。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搜集处理功能,使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借助教材和教参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撷取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开阔教师的眼界,拓展教师上课的思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对信息的整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和艺术。

(二)为学生准备学习素材提供途径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应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把学生培养成能充分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展了信息传递的途径,丰富了信息资源的门类,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手段,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同时增强了人们的信息意识,这使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而且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成为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工具。利用各个网站,可以获得网络环境下珍贵的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库,学生可以从中查找所需的学习素材。

例如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二、在课中: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展示知识间的联系,引起兴趣,利于很好的理解知识。

例如: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原来有5只鸡,又来了9只鸡。学生在观察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表示的意义,引出“合并”。多媒体展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形象生动,学生能很好的理解。

篇5:构建自主课堂追求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

构建自主课堂追求有效教学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盐城市滨海县通榆镇中心小学刘卫民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成为每位教师的共同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构建“五步式”自主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理念,整个过程中学生在自主的“学”,教师在有针对性的“导”,充满了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五步式自主教学模式

一、现状与困惑

我国从19世纪末开始讲授法一直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客观地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和应对考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激增,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与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和深化。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线教师将“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局面。然而,在一节节精彩的课堂教学背后,也有着种种矛盾和困惑:

1.学生差异的困惑。课堂上的探究交流活动,一部分学困生总在当观众,学习行为缺少自主性,没有预习的习惯,课前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没有自我的问题和预设目标,活动中处于的被动状态,缺乏参与意识,缺少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

2.教师观念的困惑。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把教学内容讲深讲透,几乎占用了课堂内的全部时间。这样做达到了传授知识的目的,但达不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目的。这种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3.时间资源的困惑。在课堂上,前面探究的挺热闹,后面却没有时间很好地归纳、小结和巩固,虽说可以增加课时进行,但每个内容都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学必然无法按时完成。为了完成后面的内容,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只得蜻蜓点水,很难有实质性的效果。

4.课堂生成的困惑。学生自主探究总会有预设之外的发现,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现场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得心应手。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起始状态把握很难到位,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无法充分的了解,教师预设的教学的重点、难点、目标准确度和有效度不高,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无法达成预期效果。

以上种种不足,较大程度上妨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显得紧迫和必要。

二、探索与实践

这项实验是从**年开始的,在实验中,实验班以“自学”为主,按照“五步式”的教学模式,重在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对照班以传统教法为主,重在老师讲授。具体实践如下:

(一)组建合作型学习小组

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性别,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个小组,以相邻两桌四至六名同学为一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特长,学生轮换担任学科组长。平时由小组长带领组员阅读教材,组织探讨,相互检查部分作业。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