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自主学习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自主学习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23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是我校承当的***“十一.五”规划课题。成立于**年6月,我们通过对方案的设计、论证、重新调整后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实验。目前本研究已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效果,现将本实验情况和质量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1、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议同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同学搜集处置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培养同学收集处置信息的能力、创立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教学中重要的学习方式。

在当前网络进课堂的大趋势下,探索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供言语交际的虚拟环境体验,改变保守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和协助同学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已成为大家一起探究的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所说的“网络环境”是指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包括学

课题组成员:******

本报告执笔:**

校的局域网、Internet等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自主学习研究”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动身点,研究教师如何指导小同学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英语的自主学习。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供言语交际的虚拟环境体验,改变保守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和协助同学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2、通过研究,能够根据同学的特点,提高自主学习技能,发挥同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发明性,形成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的操作战略。

3、通过研究,增强课题组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推进学校英语教学的更深层次发展。

4、通过研究,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操作

1、课前自主探究学习的战略。

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学习强调同学自身以独特的视角去选择、组织、运用网络的信息,完成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同学是平等的参与者、研究者。它的基本操作程序是:

①教师转化教学目标,提出情境化的任务。

教师将适宜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转化为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合理的情境。并在学习前告知同学。所定的教学目标必需是可操作的并且同学通过探究能够达到的,教师根据目标创设情境化的任务,便于同学操作,更有利于激发同学的探索热情。

②同学形成自身的探究目标,教师引导。

同学根据老师提出的教学目标,结合自身的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自身的探究目标。

③师生一起收集信息。

利用网络师生一起收集有关信息。由于时间紧迫,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需发挥主要作用。第一步:教师在备课时就准备好相关信息。第二步:同学自主收集作息。第三步:综合教师和同学的信息,取其精华。

④同学独立开展探究活动。

同学根据师生一起收集的信息开展独立的探究活动,自学有关内容,完成教学目标。在这个阶段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掌握学习的进度,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

⑤同学完成探究学习,汇报效果。

同学依托网络完成探究学习,形成效果。可以是以书面方式也可以是口头方式,还可以是完成练习的方式。在这一阶段同学将自身所学到的内容向全班同学展示,具体操作可以是先把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汇报,然后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各自完善自身的学习效果,最后向全班同学汇报。

课前的自主探究学习既可以单独布置时间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前十分钟进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布置:教学内容复杂、有难度的可以单独布置时间;内容简单、易懂的放在课堂教学前进行。效果汇报的时间既可以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之后立刻进行也可以在课堂教学前的复习导入局部进行。

2、课堂师生交互学习的战略。

在课前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交互性学习。教师直接参与同学的学习,和同学一起学习,进行信息交流,完成活动目标的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同学是平等的参与者、研究者。它的基本操作程序是:

①教师制作课件和学件,完成教学准备。

教师根据同学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汇报,了解同学的学习情况后,着手开始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课件、学件的制作。优秀教案需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把课前自主学习(一次学习)没有涉和到的内容和重难点考虑在内,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设计出可操作的教学环节(二次学习)。然后根据优秀教案教师完成课件和学件的制作和准备。课学件可以是教师自已制作,也可以是网络上搜索现成的,但都必需符合以下几点要求:a、符合课堂教学实际。b、操作简单,易上手。c、生动活泼,有吸引力。d、目标明确,适合全体同学。e、良好的交互性。

②教师提出新的目标、新的任务。

在课前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同学完成的情况,制定新的目标、新的任务。在同学汇报完自身自学效果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新的学习目标,提出新的任务,继续完成学习。

③师生确定学习方法,一起学习。

每堂课都有各自适宜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前就要想好使用什么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好的学习方法,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参与同学的学习活动,引导同学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网络环境下课堂师生交互学习的形式大致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和人机互动的多种互动形式。

④师生依托网络,开展互动。

同学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件和信息,开展学习活动。教师依托网络向同学发布学件,同学利用学件展开学习。在师生的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合适的角色,促进同学的学习。教师的角色是a、同学学习的促进者。b、同学学习的指导者。c、同学学习的合作者。

教师的指导过程应包括四个步骤:a、在课堂上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示范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过程。b、指导同学通过小组或伙伴合作进行知识的习得。c、让同学独立地进行知识学习。d、对学习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⑤同学完成探究学习,汇报效果。

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汇报主要以练习的方式出现。练习,是指英语课的听说读写语言实践,这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网络环境下的课堂练习特点也是比较明显的:a、动态功能。不论听说练习还是读写练习,练习者始终处于“动态”之中。b、互动功能。练习是师生双向交流和沟通的纽带,练习是教师实施师生互动的主渠道。c、反馈功能。练习中的反馈具有即时特点。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随时捕获同学的反馈信息,和时给予同学调节性评价(练习过程中)和总结性评价(练习之后)。反过来,同学也会从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或调节自身的学习行为。

3、课后生生合作学习的战略。

课后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习是网络环境下同学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局部。经过课前的自主探究和课堂上的师生交互学习,同学对所学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理解,课后的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完善同学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同学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它的基本操作程序是:

①教师形成新的目标,提出新的任务。

课后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也有目标和任务,它是对上两个学习阶段的补充和拓展。

②师生形成异步式拓展交流。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充沛发挥网络跨越时空、交互性强的优势促使虚拟实际世界和经验世界相结合,发明出更多的适合个性化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方便同学进行课后异步式拓展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同学通过E-mail、QQ、论坛等不同的交流途径、通过制作PowerPoint、网页、Flash和建立个人博客等方式,与同学和教师实时和非实时的相互交流,在学校与学校、班级与班级、小组与小组、教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师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多边互动中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并亲身感受和体验世界多元文化的生活,从而促进了同学语言技能的发展。

③同学完成学习,形成作品,教师评价。

在导步式拓展交流的基础上,同学完成作业,并通过QQ、E-mail等网络工具上交作业。教师利用网络实时评价、和时指导。不时完善同学的知识结构,强化运用知识的能力,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五、研究的效果

回顾我们三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本着开拓进取,科研兴校的精神,努力探索,走教育改革之路。新的学习方法给同学带来了胜利和希望,使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体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前进的动力。

1、同学方面

三年的实验不只让同学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同时也真实的记录了同学学习的表示和效果。

①综合同学调查询卷反映的情况和教师的课堂观察,同学在学习兴趣方面存在显著差别。以**届三年级实验班同学为例:

学习英语的兴趣

非常喜欢

喜欢

不喜欢

实验班(48人)

20(42%)

21(43%)

7(14%)

对比班(47人)

17(36%)

18(38%)

12(26%)

结论

差别显著

由数据反映出: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中不太喜欢英语的同学人数存在较大差异。根据谈话调查得知:对比班的同学不喜欢英语的主要原因是不喜欢目前的学习方式、跟不上课堂节奏、学习比较费劲;实验班的同学不喜欢英语的主要原因是家里没有电脑、信息技术不过关,与整个班的学习方式不合拍。由此可见:课前异步式自主学习尊重同学的个体差别性,令同学的焦虑大大降低,从而坚持了同学的学习兴趣。

②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实际验班同学的学习表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仍以**届同学为例:

调查内容

实验前期

实验中期

实验后期

每天在家花十分钟以下时间学习英语的同学

48%

45%

20%

35%

-

21%

每天在家花二十分钟左右时间学习英语的同学

36%

43%

58%

40%

23%

52%

每天在家花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学习英语的同学

16%

12%

22%

25%

77%

27%

经常上网自学英语的同学

9%

15%

57%

30%

69%

30%

由于学习内容、学习手段符合其性格特点,同学掌握了学习方法、品尝了交流的乐趣,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稳步提高,即使在五六年级学业较重的情况下,学习热情仍然未有丝毫减退。

③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异常充沛,同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视野开阔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了。07年六年级全市英语抽测成果均分全市名列前茅,此外,我校同学在市级竞赛中有二位同学获一等奖,五位同学获二等奖,一位同学获三等奖。

④在实验过程中,同学通过制作作品,学习使用英语发布信息,因此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提高了,除了简单的电脑画图、幻灯片制作,有不少同学还学会了简单的网页制作。

实验同学信息技术掌握情况

画图

PowerPoint

FrontPage

Flash

手抄小报

实验班48人

45

35

2

4

5

对比班47人

43

28

0

1

2

2、教师方面:

①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快速提高

由于实验的需要,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学习,从网上、报刊、杂志、专著中了解新的教育动向,深入学习《英语新课程规范》,对新课程的认识不时加深,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验教师的优秀论文多次获奖并参与交流,有九篇优秀论文在省市各级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有四篇优秀论文发表。

②实验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稳步提高

在实验初期,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非常艰苦,既要对英语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又必需经常帮他们解决在使用电脑和网络教室时出现的问题,还要负责学科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但所有劳动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英语教师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一个学期之后,信息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了,基天性独立解决出现的问题、能独立制作课件、能维护教学网站,电脑和网络已真正成为他们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为他们今后更好地进行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③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时提高

在未参与实验之前,由于同学人数众多,我们大多数采用机械操练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现在,我们的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方法比较新颖、教学手段比较先进……。在各级评竞赛教中有五人次获省市一二三等奖。

3、实验效果逐步向各学科教学迁移

由于英语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整合,同学的信息技术水平提高得非常快。六年级二班的语文教师说:“自从同学参与了英语课题实验,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了,知识面、观点和见解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促进了语文学科的学习。特别是在上课回答问题时,他们的回答往往出其不意,令人惊奇,而他们的作文所涉和的内容更丰富、思想更活跃了。”

篇2:网络环境对小同学学习心理影响研究方案

【研究背景】l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是根本,能力素质是中心,心理素质是关键。前些年的学校教育,偏重于同学的文化素质,注重了同学能力的提高,却忽视了同学心理素质的培养,加上家庭、社会环境的诸多因素,致使同学在心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开展小同学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同学自身健康生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特别是新世纪的到来,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学良好的心理,特别是培养同学良好的学习心理以增强同学的学习素质,适应社会生活、社会竞争的能力,显得尤其重要。l我校是常熟虞山镇一所普通的完全小学,有24个小学教学班。目前我校共有多媒体计算机127台,97年建成学校网,98年在全省小学系统第一个建立网站,苏州市小学系统中第一个在网上发布学校主页,几年中学校网络设备和其他教育现代化投资200万。九五期间,我校承当了省级课题《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研究,国家级课题《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子课题的研究,省教科所OEH的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与同学的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青年教师人人会制作课件,人人会制作网页,人人会独立操作网络和计算机;同学(五年级以上)人人会上网,发电子邮件,绝大局部同学能制作电脑美术作品,设计电脑小报,制作网页;所有的学科都能通过网络上课。l在九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我们认识到: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网络环境对同学的心理发生了影响。为此,我校选定“网络环境对小同学学习心理的影响”的研究课题,寻找其中的相关,以更好地制定对策,来运用好“网络环境”这一教育手段。【概念界定】l“学习心理”主要指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情感,认知心理,学习态度三方面。l“网络环境”指以多媒体为主体的多种多样信息环境,包括硬件环境、信息源和信息结构。l对照保守的教育教学,信息的丰富性,环境的交互性,评价的和时性,学习模式的新型性(人

篇3:网络环境中同学自主学习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我校是江苏常熟虞山镇上一所普通的完全小学,目前有教学班30个,其中小学部24个教学班,全校目前共有同学1462人。教职工6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1人,占教师总数60.3%,小学高级34人,占教师总数52.3%。目前我校共有多媒体计算机127台,97年建成学校网,98年在全省小学系统第一个建立网站,苏州市小学系统中第一个在网上发布学校主页,几年中学校网络设备和其它教育现代化投资超越200万。九五期间,我校承当了省级课题《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改革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国家级课题《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子课题的研究;省教科所OEH的实验研究。在进行九五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与同学的素质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教师有十多人在苏州市级以发表优秀论文数十篇,青年教师人人会制作课件,人人会制作网页,人人能独立操作网络和计算机。同时,于九七年校就率先开展网络教学实验。同学的发明力与能力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五年级以上同学做到人人会上网,发电子邮件,绝大局部同学能创作电脑美术作品,设计电脑小报,能制作网页。所有的研究效果受到了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人民教育》、《江苏教育报》《中央电视台》都刊登或播放了我校开展实验的情况。进入二十一世纪,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时突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方式的改变发生重大的冲击。同学获取、处置、贮存、发布信息的能力将对他们今后自己和社会发展都会发生深刻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科技,科技发展*劳动者素质,全面素质培养*教育。尤其是知识经济和数字化信息时代已悄然而来,根据未来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保守的教育、教学模式正在酝酿着重大的突破。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同学获取、处置、加工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课题。因此我们选定“网络环境中同学自主学习研究”的课题。二、概念界定“网络环境”是指以多媒体网络为主体的多种、多样信息环境,在创设、优化网络环境的过程中不时优化信息源和信息结构。同时,它不只是硬环境的建设,更是教育观、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内容的改革。“同学自主学习”主要是指同学“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网络环境中信息来源的多渠道性,信息形式的多样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信息评价的和时性,培养同学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有效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发明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交流合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三、理论依据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要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广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在全社会普和信息化知识和技能。作为学校教育自身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人、发展人、开发人的潜能,而同学学习过程是不时探索、感悟、内化的过程,学习是人的丰富性需求。作为教育发展的视野来看,当前迫切需要在全体国民中,传达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并据此改革教育模式,在新的一代人身上塑造信息时代所必需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使我国广大教师与同学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鉴于以上的认识,我们的研究思路是进一步创设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环境,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络建设,进一步优化信息文化环境,进一步提高师生驾驭网络的技能,驾驭教与学的能力,获取、处置、传达信息的能力,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与同学。四、实验变量自变量

篇4:网络环境对中同学影响调查与考虑

为了研究网络环境对中同学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厦门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网络德育专题调研组”。调研组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以无记名方式对399名中同学(初中占34.1%,高中占65.9%)、222名中同学家长(文化程度为识字不多、小学初中、高中以上的分别占4.1%、40.3%、55.2%)、257名中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同时,还通过社区走访、个案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分别召开了中同学、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4次座谈会。一、调查结果与分析(一)中同学和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1.中同学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局部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同学。调查显示,93.5%的中同学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同学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我市中同学的上网率高达92.1%,其中有24.5%的中同学是互联网上的常客。75.8%的中同学每月上网的总时间在10小时之内,而6.8%的“网虫”则超越了30小时。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同学们上网的高峰时段;9%的中同学表示平时每天的课余时间都能够上网,21.3%的中同学上网时间并不固定;35.5%的中同学能自我约束在每次1小时内,24%的中同学每次要在网上滞留3小时以上,24.5%的中同学则不固定。与小朋友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局部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缺乏。26.7%的教师具有3年以上的上网经历,64.4%的教师则是近一两年内才融入网络的大潮;在上网的教师中,30%表示经常上网,9.1%每天上网;51.9%每次上网时间不超越一小时。同时,还有55.7%的教师坦陈自身很少上网,有近10%的教师称从不“触网”。2.家里是中同学上网最主要的场所,网吧的主要客源是中同学过去,我们对于中同学在上网方面的行为规范教育主要针对学校、网吧等公共场所。调查标明,家里才是中同学们上网的最主要场所,应当是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依照上网的时间和次数的多少,对学校、网吧、家里进行排序”一项上,68.2%的中同学首先选择“在家里上网”,远高于首先选择“在学校上网”(28.2%)和首先选择“在网吧上网”(5.8%)。同时,中同学也是网吧的常客。调查显示,34.4%的中同学到网吧上过网。一些网吧经营者供认,和近学校的中同学是他们的主要客源。78.3%的中同学反映,网吧管理员从不查验自身的身份,衣着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进去;有的中同学反映,穿校服的会被布置到较偏僻的角落。去年以来,关于“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新规定实施后,情况已大为改善。3.多数中同学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近年来,厦门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推出全市统一的教育宽带网,各校也纷纷加快了学校网的建设。然而,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同学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其中十分不满意的占40.6%)。24.9%的中同学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同学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17.9%的家长强烈呼吁校方能提供和改善在校上网的条件,43.1%的家长提出学校要在加强中同学网络知识和能力上发挥作用。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学校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沛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沛满足同学们在校上网的需求。4.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同学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中同学交往的方式。调查发现,42.4%的中同学拥有网友,其中,26.7%同时有5个以上,0.8%甚至有15个网友。55.6%的中同学只喜欢与同龄的网友交谈,找年龄较大、较小的网友交谈的分别只有8.2%与0.8%。同时,中同学们还供认,他们更喜欢结交异性网友。68.4%的中同学在网上聊过天,其中26.2%经常在网上聊天,“聊天室”和QQ是其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大局部中同学坚持了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在“你觉得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一项中,完全不同意的占42.8%,比较不同意的占37.5%,二项合计占80.3%。但必需注意的是,7.3%的中同学仍相信“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持完全相信的态度。绝大多数(83.4%)的中同学知道网友是虚拟实际的产物,选择“不见面”;同时,也有小局部(14.3%)在网下会过面。5.多数中同学供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网络是个聚宝盆,也是个大染缸,各种色情、暴力、*x信息大行其道,需要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力。调查显示,76.6%的中同学认同“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9.6%的中同学则不赞同这种看法。座谈会中,对于接触不良信息的问题,中同学们要求客观看待,不要把他们“一棍子打倒”。他们说:“请相信我们还是有判断力和自制力的。”然而,家长们的疑虑看来难以消除,特别是那些不懂得电脑、无法进行有效监管的家长,其焦虑更甚。6.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局部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加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小朋友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身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x、暴力信息,发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同样的矛盾也存在于大多数教师身上。调查显示,72.1%的老师认为网络对于同学学习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获取有用信息,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45.6%的教师同时又认为,同学上网不只浪费时间,影响学业,而且会耽于玩乐,无心向学。支持同学上网的教师只有31.9%,42.7%的教师则认为平时应禁止同学上网,只有假期才干允许,21.8%的教师觉得还是任其自然为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同学上网的观点和态度,往往会通过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作用到家长和同学身上。(二)网络环境对中同学的影响1.网络环境对中同学的积极影响(1)中同学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同学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2)互联网为中同学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同学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3)中同学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同学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示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坚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4)中同学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2.网络对中同学的负面影响(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同学深受其害。(2)中同学迷恋网络对学业发生冲击。(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同学坦言自身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同学往往是受害者。(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同学的道德意识。(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同学造成诸多问题。二、讨论与考虑1.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机遇(1)网上德育更具有时效性和普和性互联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网上德育信息的传达、浏览与被吸收的速度之快,远高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保守媒体,也强于班会课、主题活动、家访、外出观赏等保守德育手段,其教育覆盖面更比“一对一”式的个别交谈要大得多。德育工作者可针对中同学存在的思想、心理、生活问题,或和时发布新的教育信息,或组织浏览有关的教育主页,或在聊天室、论坛、BBS里进行在线引导和教育。(2)网上德育更具有生动性和吸引性在网上,德育信息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视于一体,并能应用虚拟实际手段,使中同学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自觉浏览的同时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而保守的德育往往流于说教,形式较单一,内容较乏味,忽视了中同学的接受心理和情感需求。(3)网上德育更具有互动性和有效性在网上,可通过E-mail、OICQ、公告板、聊天室、论坛、网上心理咨询等,德育工作者和中同学都以平等的身份、以匿名的方式进行思想、情感的双向交流。相互无拘无束,袒露真情,防止了保守的面对面交流所发生的隔阂与难堪,有利于德育工作者抓住思想教育契机,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1)在观念上目前,社会、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着一种“网络有害论”,片面夸大中同学们在上网过程中潜在的负面影响,过度渲染网上有害信息给小朋友带来的伤害,对报纸披露的典型案例感到过度焦虑。许多家长不敢给小朋友买电脑,更不敢让他们上网“冲浪”;许多教师不是积极地引导中同学们利用好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而是消极地对上网行为加以劝阻和禁止。同时,在面对中同学上网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时,许多家长和教师不是以一种宽容、理解的心态,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和防范措施,而是紧张过度,一味进行苛责和惩办,甚至取消小朋友的上网资格。这种因噎废食的态度,其实并不能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堵截”、“打击”,而在于引导和教育。(2)在队伍上现有德育队伍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还相对缺乏,网上德育运作的机制明显滞后,效果未能如意。有些学校的领导或认识缺乏,或重视不够,或自身缺乏必要的网络德育常识;大局部教师的上网时间少、网络经验相当贫乏。座谈会上教师们惊呼,许多中同学的网络水平已远远走在自身的前面,如个别中同学甚至在课余时间里担任电脑公司的顾问角色。德育工作者自身不深度“触网”,就无法了解中同学们在网上的所作所为,不能承当起网上“引路人”和督导者的角色。同样家长自身不知道什么是网络,又如何能够对小朋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呢?有些家长还以为小朋友一上网,不是去搞网恋,就是去浏览不健康的信息,难免忧心忡忡。因此,有必要对家长加强宣传和引导。(3)在网络硬件设施和网络资源上近年来,厦门市按“宽带网络+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的思路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建设全市教育信息网。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配计算机3万多台,平均12名同学1台计算机,其中,城区平均5名同学1台计算机。全市共建有计算机网络机房近400多间,大局部学校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大多数学校都建有教师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然而,仍存在着不少弊端,如大局部网站各自为政,重复投资,网页内容单薄,更新速度慢,学习资源库对外封锁,德育素材严重缺乏等,不能满足中同学和家长日益增加的需求,陷入了低利用率、低点击率和低满意率的窘境。三、对策与建议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沛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同学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幼稚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同学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同学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同学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篇5:初三同学英语口试心理焦虑水平调查报告

根据广州市考试招生办公室的要求,在**年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英语科考试中首次增加英语口语考试。针对此要求,课题组对同学在口语考试时的心理焦虑水平进行了调查,了解初中同学对英语口语考试的心理发展过程和造成焦虑水平不正常、不能在考场发挥出原有的英语口语水平的原因,对同学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素质培养,从而提高同学的现场应试能力、快速思维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也为提高英语总体水平打下基础。有鉴于此,我们课题组对我校的初三同学进行了调查。一、调查对象本校(C层次)的随机抽出初三年级3个班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在第一次口语考试后,进行心理焦虑水平的问卷调查。这些同学在以前从未进行过口语考试,只在课堂和课后进行初步的口语交际。各班的人数和男女生比例如下所示:初三(1)班女生17人男生19人共36人初三(3)班女生18人男生21人共39人初三(6)班女生17人男生18人共35人二、调查方法课题组根据同学平时在课堂进行口语练习的一些表示,并借鉴《健康学习心理与能力测评新概念》的一些有关考试焦虑度的测试题,反复修改,制定了初三同学口语测试焦虑水平问卷。调查询卷共35题,共105分,四个选项。分别为A、B、C、D。结果分四个级别,0-24分(镇定);25-49分(轻度焦虑)、50-74分(中度焦虑)、75分-105分(重度焦虑)。测试总分在0-24分之间属于镇定水平,说明考生能够以较为平静和轻松的心情对待考试。一些同学是后进生,对分数的高低持无所谓的态度,就不会有一些反常表示,就表示为镇定。也有一些考生经常上台发言,对这些局面已能应对自如也表示为平静和轻松。总分处在25-49分之间属于轻度焦虑水平,说明考生面对考试心情比较激动,有点惶恐不安。这属于正常临考和考试状态,因为轻度的焦虑水平能使考生行动起来,积极认真备考。总分处在50-74分之间属于中度焦虑水平,说明考生心情过于激动和担心,焦虑不安,以这样的心情去参与考试会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从而难以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这局部考生必需通过正确的心理素质辅导和提高,来降低焦虑水平,克服口语考试的心理障碍以体现真实口语的水平。75分以上说明是处于重度焦虑水平,说明考生以患上考试焦虑症。它会导致考生的考试失败,学习水平不能正常发挥。他们表示为心情极度紧张,不时冒汗,打颤,脸色惨白手足无措等。必需进行一系列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才干发挥出原有的英语口语水平。三、结果与分析1)心理焦虑度情况分析随机抽查一个班的问卷分析,多数考生口语考试前表示为感到紧张,怕题目难,担心自身考试不和格,心跳加速。有些同学因为以前没参与过口语考试,心里没底,对考试没有信心而心慌;有同学因为害怕抽到题目难的考卷,会考出低分而担心,心情不好、烦躁;有局部考生手心出汗,双腿哆嗦,甚至坐立不安;有同学觉的脑子一片空白,害怕失败。我们采用SPSS11.0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第一次心理焦虑度测试情况和第二次(抽三个班前后对比)进行比较(如和表1所示)。在第一次的口语考试和心理测试后,课题组依据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习得能获得足够的语言摄入(input)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进行过滤作用。情感因素因人而异。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发生真正的习得。最佳条件有三:学习者有最强烈的学习动机;充溢信心;心情舒畅、无什么焦虑感等。课题组对同学进行有关英语考试心理的专题辅导,如邀请广州市现代教科中心的心理学教授进行题为《谁让我们焦虑?》的讲座,通过这次心理辅导讲座和我们课题组成员为实验同学进行题为《轻轻松松上考场》、《口语考试不用怕,我能行。》《如何克服口语考试怯场》等心理专题研讨活动课,在与第二次口语考试后进行了考试心理调查情况前后对比,有明显的进步。通过SPSS11.0的统计,p=0.000<0.05,前后两次有显著差别。同学的口语考试焦虑度大大降低。2)口语考试成果情况分析口语考试题型模仿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样题设计。分三大题:一、朗读短文;二、回答问题(只读一次);三、口头表达(用所给的中文提示词语对话或者说话)各5分,共15分。学校第一次口语考试和第二次口语考试的成果比较:实验班和对比班在第一题的朗读短文方面P=0.002<0.05,有显著差别。说明经过心理专题辅导和同学对考试过程的自我认识,了解口语考试的心理发展过程,做好心理调适。就能发挥出原有水平,提高英语口语的水平。3)性别心理情况和口语成果分析从第一次的心理焦虑水平测试结果来看,女生的焦虑程度比男生的略高些,人数也比男生多,反映女生在心理调适方面不如男生。这也许是由于女生的生理特点或性格特征等原因所致。从口语成果来分析,女生和男生的成果各题分布是P=0.009<0.05,有明显差别。女生平均分比男生高,特别是第二和第三题尤为明显。四、研究的方向由于对同学进行心理辅导时间不长,对同学进行的口语技能训练还没有系统化,还在探索阶段。因此,口语成果还没有很大进步,由于两次口语考试是“人人对话”,而对于“人机对话”的考试方式,同学的心理焦虑程度如何?同学的考试心理调适能力如何?男生和女生的心理辅导是否要看不同情况分层次来开展心理和技能辅导?这些有待下阶段进一步研究。我们期待今年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英语口语考试后再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和研究。参考文献:1.胡春洞王才仁主编《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出版社2.彭剑飞《考试心理分析和指导》湖南人民教育出版社3.徐海涛等主编《健康学习心理与能力测试新概念》西藏人民出版社4.何广铿周榕主编《英语口语考试教程》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5.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6.景丽珍《中小学外语教学》**年4期《从高考英语口语测试看中学英语教学》7.陈福华《中小学外语教学》**年5期《英语口语考试研究》8.戴军熔《中小学外语教学》**年7期《行动研究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9.吴军《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年9期《情感因素与英语课堂口语练习》10.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1.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2.周榕何广铿《中小学外语教学》**年2期《对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习战略和情感态度的现状调查》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