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音准能力提高几点感受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小学生音准能力提高几点感受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21

小学生音准能力提高的几点感受

本学期参与了提高学生音准能力的课题,在自己的课中也关注了个方面,我觉得学生音准能力是可以改善提高的,以下是本人的几点体会。

1、在语言引导中听。巧妙的语言引导可以让学生听得更轻松、更细致。如《小麻雀》一曲中,下行音程“”的音准学生把握不住,大多数学生存在下行不到位的现象,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受前一句尾音”的影响,唱成上行的。这除了学生年龄和生理上的特点所致外,还跟他们听觉上对旋律的走向体验模糊及无意感知有关。教师可边范唱边引导:“仔细听,小麻雀是往下跳呢,还是往上跳?”经教师提醒,学生便用心倾听,随后惊喜地发现:”“再听听,“小麻雀是往下跳的。教师:你能听出它往下跳的位置吗?”边说,教师边用手势提示音高变化。同样,在《时间像小马车》一曲中,两句模拟小马车的奔跑声是歌曲的难点。教师通过语言(关注小马车跑的方向、路线、起点和终点)和手势,引导学生专注细致地聆听旋律的走向及音的高低变化。这样的聆听,对学生听辨能力的提高帮助是很大的。

2、在手势中听。音的高低可以用空间位置来理解,手势是帮助学生听辨和理解的很好的方式。如,教师弹奏相差八度或三度的不同音高,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以手势在空中的位置表示出它们的音高差别。做这个练习时,要从距离大的音程逐渐过渡到距离小的音程。又如,由两三个音级组成的旋律,学生可以边聆听边以手势在空中运动以表示旋律的轮廓。再如,学习一个新的音级时,把它和已学习的音级放在一起,编成一条旋律,学生聆听后,以手势表示出它和已学音级的位置关系。

3、在模唱中听。每堂课都要安排听辨练习。听辨练习可以和歌曲相结合,也可以是纯粹的音高练习,不论哪种,都要让学生在模唱中听

篇2:培养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探索

培养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探索

文昌市树芳小学符史悦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数的运算占有绝大部分的空间。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又如何培养并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呢?以下就几点谈谈笔者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一、课堂的教学

一堂课40分钟是学生真正学到数学知识,数学素质得到提高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教师必要把握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教师要想方设法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产生学习动力,积极参与学习探索,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因而,要利用学具与教具,故事情节等等手段吸引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二年级“2的乘法口诀”时,播放儿童歌曲“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退……”,让学生跟着唱一遍,问道:“从这首歌曲中,有谁发现了有关2这个数字的知识呢?”学生听着儿歌,带着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2、指导学生理解算理

计算中的算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是难于理解的,就算教师口若悬河地讲解,学生也会不明白,不理解,记不了。马克主义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想要学生理解算理,必须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摆弄中明白算理。例如:教学一年级10以内的加、减法,二年级百以仙的加、减法,先让学生用图形卡片摆弄,接着用小棒摆,然后在计数器上拨数,这样一步一步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对数的运算的理解,算理的理解。

3、鼓励学生算理多样化

创新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第一主题。*x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计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如:教学9-2,学生可以用掰手指的方法,可以想7+2=9,9-2=7这种逆算法。又如教学加、减混合算法,7+2-1,学生可以先算加法,再算减法,也可以先算减法、再算加法,总之,鼓励算法多样化,是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使每个孩子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数学是一门严谨,细致的学科,有的学生写的数字相当潦草,写的算式、竖式也是横七竖八的歪歪扭扭,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避免这类不该出现的错误,就是要让学生认真书写,书写要工整、美观。学生书写的良好习惯养成后,他的认真、细致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外的延伸

课堂教学完成后,也需要学生课外的消化,才能真正学会了知识。在课外的教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天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锻炼口算、估算能力。例如:1张课桌的长度大约1米,教室里的黑板长约有多长?教室的门板大约有多高?一本练习本6角,20角大约可以买几本?等等,课标指出:口算就是心算,它基于个人对数的基本性质和算术运算的理解,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实践意义。估算可以发展学生对数的认识,并对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见,培养学生口算、估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容忽视的。

三、强化训练

对于强化训练,就是教师要了解本班学生对哪些计算题目经常出现错误,掌握力度不够的利用上课前5-10分钟的时间,出一些针对性的计算题,让学生多加以练习,如一些混淆题目的训练7+2-1=7-1+2=16+7=17+6=23-7=27-3=……这样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后,相信学生的计算能力会大大提高,错误率很快就会降下来。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是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发展能力,那么,学生在数学中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篇3: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万宁市第二小学柳艳

《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方式灵活和运用合理的基本要求。《新课标》中规定“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方式灵活和运用合理的基本要求。《新课标》中规定“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在教学要求中也强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在计算时出现错误,是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有时是“屡说无效”和“屡禁不止”的,我班学生在做作业,完成习题时都比较粗心,尤其现在五年级了,计算量相当大,可以说这册教材基本都是以计算为主。如: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解方程、求多边形的面积等内容。开学的那段时间,学生的作业做得差,课堂上练习完成不好,使我比较着急,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准确呢?我在数学的教学中,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的。

1、从口算训练入手,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因此,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以卡片、PPT课件、听算、小黑板视算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答,然后由我计时,看该组学生答完十道题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于是我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学生答对的人数最多,并且答十道题用的时间最少,哪组就为本星期的口算优胜组,并给予优胜组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的兴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2、笔算是关键,利用每周十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因此,这一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粗心,因此要通过不断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3、增强简算意识,提高计算的灵活性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简算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是学生进行简算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五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篇4: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一年级口算教学能否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如何利用自制教具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手脑并用直观演示建立表象。

从直接感知实物过渡到表象的运算,是低年级口算的重要形式。因此,我从学生认识10以内数开始,就始终注重直观教学。课前师生共同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棒等。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图片、小棒,再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指,强化数感训练。再通过分一分、并一并的直观操作活动建立表象,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熟练地口算10以内加减法,再如进位加法9+2的表象建立,我是这样进行的:课堂上先出示盒子里9个小球,外面2个小球,想一想,怎样摆就可以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呢?学生很快地想出办法来,说:“我将外面2个中拿1个放到盒子里,这样盒子里就是10个,外面是1个,一共11个。”我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当场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表示对他的奖励,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方法叫“凑十法”,看到9,就想9和几凑成10。在此基础上我马上出了几道:8+3=?,9+4=?……学生都对答如流,并准确地说出了凑十的方法,这样既建立了表象又提高了口算的准确率。

二、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速度。

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生理解算理,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又能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不仅仅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算法,而且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上课前选进行两数凑十和前两数和是10的三个数连加式的铺垫练习,教学时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9加几需要将较小的数拆成1和几,并能类推出8加几,7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后,要求学生会讲口算过程,会画思路图,最后再通过举一反三地训练得以巩固。再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上课一开始出示16-7=(),问:“16减7等于几呢?”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等于9。”我又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学生说:“因为9+7=16,所以16-7=9”,我马上表扬:“你说得很好,这种方法就叫‘做减法想加法’”。我又进一步引导:“大家能不能想一想用其它的办法来做这道题呢?”这时学生马上来了兴趣,个个都在积极动脑筋。一会儿有一位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7=3,再算3+6=9。”另一位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6-6=10,再算10-1=9。”这时学生的思路活了,兴趣被激发了起来,个个争相发言,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说完之后,我及时出示不同的退位减法,请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思路说一说口算过程。通过说理训练,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三、科学设计训练方法,巩固提高口算能力。

小学生思维表象力强,不通过合理的训练很难形成技能,我在口算训练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措施:

1、视算听算结合训练。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的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脑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在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积极状态。

2、形式多样乐此不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⑴、抢答口算题。

抢答练习能提高口算速度,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提前把口算题写在卡片上,通过快速的出示卡片,让学生抢答。

⑵、笔录口算争奖章。

这种练习可以加大练习量和练习面,教师提前设计一种精美的“雏鹰神算子”奖章,备用。练习时教师用投影仪出示或口述提前设计好的算式,全班学生在作业本上将口算结果快速地写好,前几名上台互批,全对的当场奖一枚“神算子”奖章。

⑶、小组口算比赛夺红旗。

这种练习,在培养口算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集体荣誉感,训练时将全班平均分成四组,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四组算式,每组八道题,每小组出八人参赛,由老师发令同时开始,每组只用一支粉笔,每组第一个人做完第一道,才允许第二个同学接算下一道。哪组又快又对奖哪组优胜小红旗。

⑷、数数传球。

这种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发令开始数数,拿着皮球的同学开始按顺序传球,老师背对学生说停,球在谁的手里就算一道口算题。

⑸、卡片辅助找朋友。

每人准备一套20以内数字卡片,课堂上就运用这些卡片根据所学内空进行找朋友游戏,每人拿一张,如果前二名学生用卡片出示8+7,看他俩的朋友是谁?

⑹、课堂擂台赛。

练习时,大家推荐一名学生为擂主,手持十张20以内数的口算卡片。让全班学生轮流“打擂”,“打擂者”如能流利地答对擂主出示的十张卡片上的题,就算打擂成功。而成为新的“擂主”,擂主再出示十张卡片上的题,其他同学“攻擂”,依次类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口算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游戏效应,我有时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如“小蝌蚪找妈妈”、“手拉手找朋友”、“龟兔赛跪”、“抽签答题”等,让学生在玩中促练、练中有提高。

3、新旧知识对比练。

一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快,但遗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我经常采用新旧口算题对比练习。如:进位和不进位的对比;减法和加法对比;乘法与加法对比;除法和乘法对比。这样训练使学生既掌握新知,又复习旧知,进一步明确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使新旧知识互相沟通,形成完整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4、分散集中经常练。

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先集中认识进位道理,然后分散练习9加几,8加几,7加几……最后再集中起来训练,找一找9加几,8加几……各有几道,并有规律地排列起来。20以内退位减法学完之后,可将加减集中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一道加法算式,想出两道减法算式,能根据相关联的三个数8、7、15很快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这样通过集中

篇5: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摘要:计算机技术应用广泛,日新月异。一个人只有具备自学能力,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培养;自学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计算机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以至于令人感到各种新事物出现得太快,需要学习的新知识、需要了解的新信息实在太多。在学校学的知识再多,也无法赶上知识更新和增长的速度。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这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笔者在多年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了如下一些尝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成功的教育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只有当我们老师真正用一颗真诚的心,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悉心爱护,平等对待,对每一位学生自始至终都充满期望,充分信任,对学习困难者倍加关心,适时启发点拨,才能通过学习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相信自己、感到自己能行。在这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下,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才具有可行性。

毫无疑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突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到“学”,注重学生自己去思考、体会、讨论、探究、下结论,增强学习的研讨性、互动性,同时要注意进行角色转换:由过去的“权威”、“领导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从而使学生成为教学共同体的平等成员,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要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作一个重要目标来对待,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决定自己的学习进程。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铁匠在打铁以前便先去把铁打热……一个做教员的人在传授学生知识之前,必须同样先使他的学生渴求知识。”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之母。”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去学。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采用语言激趣,设置悬念,创设情景,做游戏等教学方法,做好导向作用,让学生探究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例如:在学习word软件时,我让每位学生为自已的好友或亲人制作一份生日贺卡,并且事先许诺帮助学生打印出最后的作品,并进行一次作品展览评比。同学们对如何使用编辑修饰命令美化自己的贺卡有着强烈的兴趣,想方设法去钻研。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