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21

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摘要:计算机技术应用广泛,日新月异。一个人只有具备自学能力,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培养;自学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计算机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以至于令人感到各种新事物出现得太快,需要学习的新知识、需要了解的新信息实在太多。在学校学的知识再多,也无法赶上知识更新和增长的速度。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这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笔者在多年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了如下一些尝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成功的教育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只有当我们老师真正用一颗真诚的心,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悉心爱护,平等对待,对每一位学生自始至终都充满期望,充分信任,对学习困难者倍加关心,适时启发点拨,才能通过学习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相信自己、感到自己能行。在这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下,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才具有可行性。

毫无疑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突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到“学”,注重学生自己去思考、体会、讨论、探究、下结论,增强学习的研讨性、互动性,同时要注意进行角色转换:由过去的“权威”、“领导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从而使学生成为教学共同体的平等成员,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要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作一个重要目标来对待,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决定自己的学习进程。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铁匠在打铁以前便先去把铁打热……一个做教员的人在传授学生知识之前,必须同样先使他的学生渴求知识。”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之母。”学习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去学。在日常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采用语言激趣,设置悬念,创设情景,做游戏等教学方法,做好导向作用,让学生探究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例如:在学习word软件时,我让每位学生为自已的好友或亲人制作一份生日贺卡,并且事先许诺帮助学生打印出最后的作品,并进行一次作品展览评比。同学们对如何使用编辑修饰命令美化自己的贺卡有着强烈的兴趣,想方设法去钻研。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篇2:农村教师对信息技术理论认识计算机辅助教学

农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论认识计算机辅助教学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宁远中心小学韩翠霞

【摘要】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要求,信息本身对教育改革的要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现代化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关键词】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镇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重视基础教育,促进全面发展,我镇教育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20**年,镇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宁远镇关于切实做好扫盲工作的通知》、《宁远镇关于切实做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统一了全镇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发出了“治穷先治愚,治愚先兴教”的号召,确立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发展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营造出全民抓教育的大气候,相继解决了“普九”建校、教育投入、初中师资、保学控流等重大问题,使得宁远教育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年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全面完成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寄宿制工程;实施素质教育态势良好,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考自然上线率、录取率连上新台阶,“普九”工作正在扎实推进.正因为有了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我镇教育事业正在稳步、健康发展。

我国教育信息化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将日益显著。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迎接信息时代的浪潮,缜密梳理、用心感受各种新的教育技术手段究竟是如何改变现实教育教学的。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基础教育中各门学科就从信息技术中获得了很大的好处。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成为促进教育发展的手段,结合我们的做法,我谈以下两点:

一.我们的观念大大转变。通过参观学习、培训教育,我们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现代化的优越性和紧迫性。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次改革,开展计算机普及及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师生具有一定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了这些能力,就能适应信息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这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促进教育的核心。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全校教师均参加了计算机初级、高级及课件制作培训。我们采取集体学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主体观、主导观;强调计算机教学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强调教学要展示自己过硬的基本功,即从语言艺术、板书艺术、多媒体教具操作艺术等方面来感染学生。

二.信息技术的良好效应。经过几年的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学习,以及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我校师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变化。教师乐教、善教,学生乐学、会学,新型的师生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了,体现学科特点的现代教学模式也已形成。例如我们把cai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把绘画用电脑显示出来,扩大了教学容量,进行了高密度的知识传授;让学生的眼、脑、耳、手综合运用,优化了训练过程,再加上教师及时地反馈和迅速地调控,从而使教育教学进入一种最佳状态。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上也得到广泛应用。我们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上课,老师用几分钟制作出来的课件,让学生玩上几星期都不会失去兴趣,这才说明我们的老师真正把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了。这样,效率提高了,负担减轻了,可教学效果反而更好了,这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根本目标,反之,则吃力不讨好。

综上所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相信,乘着西北部崛起战略实施的东风,迎着新世纪的阳光,勤劳勇敢的宁远儿女,将一路高歌猛进,昂首阔步,迈向辉煌的明天。我们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并促进了教育的稳步发展。

篇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区别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区别

摘要: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广泛的推广与使用,现今计算机技术已普及到了教育领域,从刚开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到现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然而对于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领域,容量与熟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混淆。本文分别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了梳理,在两者的比较中,明确了双方的内涵与区别。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我们从最开始教育观念的革新到计算机技术的溶入,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到现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但是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两者的理论和实践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很多教师都误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这我阐述一下本人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整合”(CURRICULUMINTEGRATION)的说法是从国外传来的,因此,国际上比较权威的和认同度较高的说法是“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该标准的原文对整合的定义是:CURRICULUMINTEGRATION:Useoftechnologytosupportandenhancelearningandteachinginthedailycourseofstudyingacademiccontent.

翻译过来是:课程整合:在学术性知识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利用技术来支持、加强学和教的过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包含着多种思想、多样实践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课程整合做出了不同的界定。

(1)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2)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克东教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祝智庭教授:

课程整合是指把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时,技术整合与课程才是有效的。技术应该像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

篇4: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类型,而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初中时就对学习毫无兴趣,基础差,缺乏自信心。对这样一些进入了中职学校的学生,如何才能让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能学到技能,学得好,出得去呢?我认为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学习习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只有从教学方法和技巧上适应当今社会人才观的需求,才能培养出更能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计算机技术人才,从而使中职的计算机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学习效率;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属于实践性很强的操作课程。作为计算机教师,要教好计算机学科,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一般地,刚开始学习计算机时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非常想学计算机,有的学生还认为学电脑可以打游戏,好玩。但随着学习进度的不断深入,有的学习内容需要记忆理解,并且枯燥无味,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这时就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尽快提高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课堂上使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计算机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实际运用能力,同学们不但学得好,而且学得开心;不但能“知”,更加能“行”。

一、设置目标,明确任务。

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在计算机语言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当前学到的新知识。要真正让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产生持久的兴趣,可采用培训学生计算机操作能手的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由浅入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是抽象、复杂、难度较大,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这便给教学增大了难度。对于计算机这一新事物,刚学习的学生会感到好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会适时的抓好这一机会,在刚开始的几节课中,想方设法抓住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专业课产生好奇心理,要真正让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提高学习兴趣

针对计算机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编写校本教材,把学生感兴趣、易上手操作的内容和枯燥的理论部分、复杂的操作部分有机结合,先易后难,由浅入深,逐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例如:针对学生喜爱上网浏览网页、下载MP3、查看图片、视频的特点,IE浏览器的使用教学提前到课程计划的最前面。把IE基本操作与WINDOWS操作有机结合;把IE查看下载MP3、视频等与文件管理知识有机结合;由查看下载图片、视频、MP3等与图片、视频以及下载等应用软件的使用有机结合。

篇5: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应用

关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手段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教学领域里越来越显现出不同凡响的优势。改变了以往的教具单一、教法单调、枯燥乏味的传统模式,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大大激发和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多媒体教学虽然已成为一种教学手段,但在使用时也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如果只顾贪图增加教学内容,过多地设置图文画面,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如果教学中教学内容有动作又有对话的同时出现,有的学生往往只重视了画面上的动作,却忽视了对话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紧紧围绕重点难点来设计,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章可循。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题,屏幕上不断出现教学新内容,有的学生会出现“吃不下”、“嚼不烂”、“消化不良”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学生接受能力,练习时间的不同精选例题,不能单为追求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增加教学内容,造成中差生的负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多媒体教学要注意学练结合。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强的学科。如何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这是直接影响教学好坏的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集中精力,但只注重讲解而忽视了练习,必定不会收到良好效果的。因为上机操作练习能强化感性认识,书面练习可以巩固理性认识。所以,实际教学中既要有讲解和演示,更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领会、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使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要与传统教学结合。

作为一个崭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它的独特性、先进性、高效性,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而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虽说传统的教学模拟不具备以上优点,但数千年来的运用和改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精华部分。实践证明,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在教学中只要教学媒体运用恰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就是一堂好课。

总之,多媒体这一新鲜事物,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诸多不足,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但要注意把握好它在课堂中应用的尺度,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将之纳入课堂教学的现代化轨道,而不是被多媒体所吞没。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充分利用好学校多媒体设备的同时,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做到优势互补,为社会培养创造型,探索型的人才。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