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阅读与作文教学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农村小学生阅读与作文教学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17

浅析农村小学生阅读与作文教学

固始县新桥小学王中强

内容提要

“每周两节作文课,真让我头疼哪!”常听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这样说,“每次写作文,我挖空心思地教方法,学生硬着头皮挤内容,结果写出来的作文还是内容贫乏,语言干瘪。”这对于在农村小学教学多年的我来说,也是常遇到的问题。那如何指导好农村学生初学作文,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树立学生作文的信心?如何使“教者乐此教,学者乐此学”呢?我认为应做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远景目标。一、积累语言,快乐入门。1、熟读成诵,积累词句。2、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3、创设条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4、要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二、抒发真情,催生兴趣。三、走进生活,广积“材”源。引导学生习作“走进生活”,即作文生活化。作为农村教师应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特点,引领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广积“材”源。第四、厚积薄发,勤抓练笔。第五、民主开放,合作互补。“心灵的自由是写作创新的源泉。”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尝试着让学生自主写作、合作互补,让孩子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孩子们通过利用自己身边的、亲身经历的“源头活水”在老师的引导下,变被动的“让我写”为“我乐写”真正地做到了“教者乐此教,学者乐此学”的作文教学目的了。

关键词:阅读积累、抒发真情、生活、乐写

正文

“每周两节作文课,真让我头疼哪!”常听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这样说,“每次写作文,我挖空心思地教方法,学生硬着头皮挤内容,结果写出来的作文还是内容贫乏,语言干瘪。”这对于在农村小学教学多年的我来说,也是常遇到的问题,造成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本来小学生初学作文,就常感到无从下手,一提起写作文就愁眉苦脸,总觉得无话可说,农村的学生尤为突出,因为农村学生平时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社会接触相对较少,且留守儿童居多,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几乎就是自己身边的农村生活。但农村孩子们生活在广袤的乡间土地上,可感知的新鲜事物还是非常丰富的,在他们周围发生的事、出现的人,尤其是山间田野的风光等等,这些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那为何又会出现上面所说的这种局面?我想这与学生平时不留心观察生活,不会从生活中去挖掘写作素材,不会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变成作文语言有关。那如何指导好农村学生初学作文,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树立学生作文的信心?如何使“教者乐此教,学者乐此学”呢?我认为应做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远景目标。

一、积累语言,快乐入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所以感到作文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米”是主要的。如果学生脑子里没有词、句、段等基本的语言材料,没有相应丰富的词汇、多样的句式段式储备,写出来的文章又怎能做到用词确切,表达流畅,语言生动呢?那么,平时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呢?

1、熟读成诵,积累词句。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时期,朗读和背诵,是积累语言、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理解文字能力的好办法,从而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促进写作。在课堂上要注意训练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读得准确,读得有感情,引导学生在读中逐渐学会纠正自己的发音、停顿、语气等方面的错误,提高朗读能力。背诵能发展学生思维,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又能从中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方法,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朱熹说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因此,教师应抓住时机,多方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

2、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写好作文,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农村学生朝夕面对的青山绿水,常有摘野果、捉小鱼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把丰富多彩的事物记下来。

3、创设条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国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说过:“美好的阅读是为了给学生的精神打底。”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作铺垫,学生的作文就会出现精神上和语言上的断流。农村孩子手中可供阅读的课外书籍少之甚少。为了给孩子们提供阅读的机会,可以在班级中增设“图书角”,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电子阅读,甚至推荐性地开出书目,引导学生多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必定有助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篇2:教师巧用信息技术资源促进小学生好习惯养成

教师巧用信息技术资源促进小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在小学阶段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生活习惯等。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们后天的成长发展奠定好的基础。总所周知,儿童少年时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而直接承担这项艰巨任务是小学教师。也就是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对学生影响极大。针对当前孩子迷恋网络,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的情况下。我认为老师们就利用孩子们对网络游戏,网络交往有浓厚兴趣的特点,巧用信息技术资源促进小学生好习惯的养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才喜欢专注,也会言听计从。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电话、手机、电脑走进千家万户。教育网络资源覆盖城乡学校。教师们采用电化媒体手段教学,推动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减轻了工作压力,节省了时间,充实了内容。教学方法的更新及先进的教学手段,深深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上电化教学课。更多的好奇心使孩子们也迷恋网络,偷偷玩网游戏,不爱完成作业。本来家长给买的手机是为了方便联系。,这也被孩子们利用。也在偷偷聊QQ。老师困惑,家长苦恼。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儿童少年的特点,正面引导他们认识网络,明白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发挥的巨大作用,用积极的态度来应用网络信息资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是网络化教育有序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以下是几点做法:

一.跟孩子交心。让网络成为师生互动的桥梁。

要教育好学生,我们必须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动态;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特点之一就是善于模仿,单纯、天真无邪的他们对班主任老师盲目的崇拜,说话比家长有力度;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作为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对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以教师的示范带动学生的规范,说得多好不如做得好。首先调查家里安装电话、电脑、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其次,教师要注意把这些情况记录下来,分类登记。利用班队会时间,跟学生探讨交流,孩子们对信息教育的要求,对网络一些事情的看法,问问大家都喜欢什么样的网络游戏。这一点很重要。摸这样底一般孩子们不敢说实话。这时候需要老师要难出一颗诚心。对一些游戏进行肯定。很多游戏适当的玩是增强智力的,也促进好习惯的养成。因为游戏都是有规则的,只有遵循规则的人才能胜利。游戏可以玩,在什么情况下玩?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谈体会。建议学生把体会发布到校园网上。不会建博客的,老师指导,学生互相帮助,这样还可以拉近师生。生生间的距离。建议学生每天坚持发表校园博客,提高写作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跟孩子们说。每天认真完成作业后可以玩儿半小时的游戏,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左右手并用健脑。老师同学之间建QQ群,老师布置作业可以发布到群里,大家可以互相问候,让网络成为师生活动的桥梁。

二、对孩子用心,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爱很简单,就是拿出一颗心来,布袋半棵草。课堂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战场。课前指导学生预习。充分理由校园网络平台。学生上网查到所需资料。搜索资料内容丰富,提高阅览量。课堂上,针对本科内容,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教师及时肯定评价让学生产生荣誉感。会促使学生互相卯足劲,一次比一次认真。网络知识量的强大无法估量,很多知识不是书本能学得到的。有了这种网上阅读的好习惯会让学生受益一生。教师注意随时跟踪,避免学生行为的偏离。毕竟网络深深,对孩子不可放松。更要征得家长的支持。另外其他学科的教师也要效仿。共同用爱心、恒心、细心去关心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他们。针对小学生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善于幻想、主动活泼、追求高尚道德的特点。我们应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让真、善、美在他们心中牢牢扎根与科任教师勤沟通,了解情况,让科任教师感到班主任对科任学科的重视,也是对课任教师自身的尊重。意见一致,求的共鸣共同配合教育学生。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课堂上手机时不能开启的,所有的看资料时间要在课余时间完成。可见不懂的地方需要老师指导的,可以询问。决不能顾此失彼。对学生必须严要求:上课专心听讲;不搞小动作;不溜号;上课积极发言讨论;不懂就问;认真做好笔记;认真完成作业。

篇3:高效率低负担作文批改方法

谈谈高效率低负担的作文批改方法

海南省定安县龙塘中学冯海蓉

【摘要】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能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等,真正体现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本文谈了利用班级q群进行学生作文批改的简单做法。

【关键词】班级q群批改作文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批改是一种重要而且常用的评价手段和方法。首先,作文批改可以强化学生写作的动机,不断调动他们对习作的积极性。其次,作文批改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方面重要的反馈信息,这些反馈信息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文批改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一直以来,作文批改都是困扰语文老师的难题,而且总摆脱不了低效、繁重的包袱。学生写写写,老师批批批,可效果却总不能如人所愿,这不但扼杀了学生原本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加重了老师的负担。随着网络的普及,经过几年的实践尝试,我探索出了一条将班级q群与作文批改科学地结合起来的高效率、低负担的网络评改作文之路:

一、利用班级q群进行范文点评

过去我们在评议典型范文的时候,普遍是将范文宣读一遍,然后师生评论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就算认真的同学,听了也只对文章大概的内容有一个模糊的印象。班上还有一部分同学虽然侧耳倾听,但对文章的内容却一无所知。整个过程下来,就成了老师唱独角戏,同学们基本上没有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费时费力,效果一点不明显。现在,学生都带有手机,我让学生组建班级q群,通过网络对学生范文进行点评。如:这一学期第一单元习作写访谈录,在学生完成草稿后,我首先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通过网络发在班级q群里,然后和学生针对文章的格式、内容、语句等方面进行点评、修改。整个过程学生感兴趣,参与时热情高涨,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这样评析作文的过程不但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提高了他们对作文的热情。

二、利用班级q群为学生相互评改作文搭建平台

通过班级q群这个平台,学生可以互相评改作文。在班级q群里,学生可以谈自己的作文,又可以发表自己对别人作文的观点;可以谈哪些句子写得好,哪些词语不恰当,结构有什么问题,选材是否得当……还可以开展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这样的修改,打破了传统的修改模式,既充分发挥了同学们对网络感兴趣的优势,又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学们既要认真负责地指出别人文章的不足,又都得到他人的关注,获得众多的建议,吸取别人的优点,便于进一步修改自己的文章。当然,在此过程中,对发现存在的共性问题,我总是及时在群里反馈给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让学生共同进步。

另外,每期作文,我都选出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发在班级q群里,规定时间让学生通读全文,在此基础上,再由我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劣,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我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讨论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举一反三,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在论辩中还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

三、利用班级q群及时对作文进行评改

以往的作文评改大多是老师书面批改为主,而且批改一次以后就很少再去评了,即使是评,也要到下次作文之前。中间间隔的时间较长,学生对上次作文的印象已渐模糊,总评不及时,对学生的水平很难有实质性的促进。利用班级q群,师生可以通过平台快捷地进行多重交流,学生写完作文后,很快就可以发给老师或上传到群里,可以及时得到老师或同学们的多重评价。如:有一次习作是让学生写一次家务活,并让他们把自己的习作放到自己空间,以方便我浏览。有一位同学很快把她的作文传到了她的空间,她写的是“第一次包粽子”,她把准备的过程写得很具体,句子写得很通顺,但包的过程却一笔带过。于是我在她的作文后留言:老师看到你那么精心准备包粽子,还准备向你学习怎么包粽子呢?你怎么不把包粽子的过程具体写一写呢?当我第二天再看她的习作时,她已经把包粽子的整个过程具体生动地展现在我的面前。这说明班级q群能使作文评改及时迅速,效果也比较明显。

总之,利用利用班级q群进行作文评改,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开辟了作文评改新途径,改变了传统的评价观,使作文评改更科学、更合理。这种评改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作文的主人。

篇4:当作文教学遭遇网络语言策略

当作文教学遭遇网络语言的策略

澄海湾头中学黄惠群

内容提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冲击着初中作文教学,教师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该怎样引导学生?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语言作文教学新课标策略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现在却出现了与“文从字顺”“常见”似乎相违悖的作文语言表达现象,那就是网络语言。当作文教学遭遇网络语言,教师该怎么办?

什么是网络语言呢?网络语言指的是网络交际中所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如“菜鸟”“886”“美眉”“TMD”等。网络语言以其新颖时尚、方便快捷、风趣幽默等特点,受到广大中学生的追捧,他们不仅在上网时大量使用,在日常交际中随口而出,而且在作文中屡屡出现。从现阶段看,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网络语言正在冲击着传统的语言表达习惯,冲击着常规的作文教学,给广大学生、教师和作文教学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它出现在网络中时,作为一种网络现象,无可厚非,教师也没办法左右,但当它影响着作文教学,影响着语言教学的时候,我们该怎样看待就成了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了。

一、网络语言出现在作文中的原因。

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在网上聊天、写博客、发微信的人越来越多,广大青少年学生成为其中的一支大军,网络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大部分。网络的虚拟性、便捷性和自由性,使大量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民以各种方式不断地创造网络特有的交际语言,有用语言的谐音创造出来的,如“7456”就是“气死我了”,“杯具”就是“悲剧”;有用符号象形创造出来的,比如“^^”代表眼睛;有用英语缩略创造出来的,如“U2”表示“youtoo(你也是)”;有用诙谐指代创造出来的,如“公司总裁”是表示“公司总在裁员”等等,由于它们的生动形象、风趣幽默、书写方便,使广大网民趋之若鹜、大量模仿。青少年学生往往具有崇尚创新、追求时尚的特点,所以,此类语言很快就被他们所接受,并形成很大市场。在他们的博客、QQ聊天中,许多学生是以不能说上几句网络语言为耻的。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语言就从网上走到网下,并以不可抵挡之势迅速走进了学生的作文。学生的作文中,常不由自主地崩出几句网络语言,比如:“我的GG(哥哥)真是TMD(他妈的)懒惰。”“她真是个漂亮MM(美眉)”。“那真是杯具(悲剧)了”。动不动就用“晕”“东东”等字眼,让教师不知所云,而又无可奈何。尽管大部分教师对网络语言很不喜欢,但现实中,网络语言还是在作文中占了一席之地。

二、网络语言对作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事物总有正面和负面作用,我们要客观分析,努力充分利用其正面作用,避免其负面作用。网络语言对作文教学有什么正面、积极的影响呢?

首先,网络语言有利于学生作文的创新性。

篇5: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之我见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之我见

中原镇中心学校翁秀琼

摘要:要培养小学生四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让学生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产生预习愿望,培养预习的习惯;二、通过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三、通过从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复习的习惯;四、通过精心设计作业、家校配合、激励性评价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呢?下面谈谈自己几点浅见。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1.让学生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产生预习愿望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使学生对老师上课时所教的新知识有思想准备;可以让学生了解学习教材中的新知识要用到哪些旧知识,起到巩固旧知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发现新教材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大大提高听课效率……同时,在教学中要及时针对预习的同学和不预习的同学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当场表扬预习的学生,使学生尝到预习的甜头,从而产生“我要预习”的主观意愿。

2.让学生明确预习的任务,知道预习什么

每上新课的前一天晚上,老师要布置好预习的任务,结合设计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指导:

(1)看一看。看学习内容,包括本课主要讲什么,重点和难点是什么;看这部分知识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哪些是你可以独立解决的;那些是自己不能解决的,用笔记下来,以便上课时寻求答案。

(2)想一想。根据教师课前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3)做一做。预习例题以后,学生可以把例题后面的练习先尝试性地做一做,通过练习,检查一下自己看懂了多少知识,不会做的或看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上课时注意听或提出来。

3.建立评价机制

建立评价机制,对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的做法是:对于预习的学生,每次奖励一颗“聪明星”,一段时间后,比一比,评一评,看谁的“聪明星”多,除了口头鼓励以外,还适当买一些小礼物奖励,久而久之,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为学生能听好每一节课,是学好功课的重要一环。如果教师搞“一言堂”,整节课一人从头讲到尾,要学生由始至终认真听,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认为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老师要讲求教学艺术,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要做到这一点,应注意留给学生四个“空间”:

1.自主探索的空间。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活动的空间,适当允许由于学生积极探究和尝试所带来的有序的“混乱”和“喧闹”,让学生去探索、体验、发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

2.充分参与的空间。如何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是课堂教学能否产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所在。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来说一节课中留给学生发言与活动的时间应不少于1/2。

3.师生沟通的空间。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作为教师,应当把学生看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的人而加以理解和爱护,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笑容去感染学生,营造欢乐、合作、和谐、温馨和健康的课堂氛围。

4.留出充裕的练习空间。一堂好课,不在于它是否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学生充分地动口、动手和动脑。数学课堂中应该留有充裕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自我审题、自我思考、自我计算、自我修改”的实践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