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育社区平台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利用教育社区平台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13

利用教育社区平台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临江市花山中心学校尹凤鸣

【摘要】利用“吉林省教育社区”平台,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把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的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中。实现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学方式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吉林省教育社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正文】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是“三通工程”,其中“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三通工程”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未来的发展方向。

“吉林省教育社区”是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一个很好平台。它能让所有教师都拥有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真正把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的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中。实现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学方式改革的目的。

一、“吉林省教育社区”简介

**年3月,吉林省教师博客网开通。**年2月,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于将“教师博客网”华丽转型为“吉林省教育社区”。截止目前,来自全省各地七万基层一线教师在“吉林省教育社区”平台实名注册,组建了759个研修圈子,构建了2.5万个教师网络研修博客,发布教育教学日志、图片、影音等原创信息30余万条。

吉林省教育社区架构于吉林省教育云服务平台之上,由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提供最专业的运维支撑环境,分散于各地的管理员则提供了基于内容的在线管理,创新探索出了一种开放共享的发展模式。

“吉林省教育社区”是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本土化资源共建共享型的社区平台。吉林省教育社区扎实起步,突破地域“数字鸿沟”,协调参与、共同建设,从点滴积累的服务功能做起,不断成熟、强大,业已成为全省广大教师交流教育思想、沟通教学方法、搭建教师友谊的“网上教师家园”。

二、我校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探索

我校开展了以“人人建设网络学习空间,校校拥有网络教研平台”为主题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培训活动。

培训后,我校76名教师全部在“吉林省教育社区”实名注册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空间统一命名为“临江市花山中心学校+姓名+网络学习空间”,组建了“临江市花山中心学校网络学习空间”圈子。

1、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反思、交流经验

我们学校要求每位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外出学习、参加教研活动和各种竞赛的老师必须撰写心得体会。现在要求老师将教学反思和心得体会的电子文档必须在自己的空间发布,供同行交流学习。

2、利用网络学习空间集体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上好课的基础。传统备课都要求老师撰写详尽的纸质教案,教师怨言很大,认为这些纸质教案大都是劳民伤财,不符合实际,又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现在利用网络学习空间集体备课、电子备课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同一学科的老师组成一个备课小组,分工备课,将自己的一次备课撰写的电子教案上传至网络学习空间,使用的老师再在上课前进行二次备课,使其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网络学习空间集体备课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也节约了资源。为今后的学校的无纸化办公计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3、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共享课程资源

篇2: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理化生实验教学

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理化生实验教学

临江市桦树中学赵书民

【摘要】针对目前中学理化生实验教学现状,结合东师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研发的初中理化生虚拟实验平台软件的使用,在实际教学中切实起到了观察现象、掌握知识的目的。通过虚拟实验软件与实际试验的对比,阐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和虚拟软件的益处,同时也发现虚拟软件的不足。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理化生实验虚拟实验平台

【正文】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省已实施多年了,目前的实验教学现状非常令人担忧,实验教学已经跌入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实验教学现状已经严重制约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而实验在理化生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技能,培养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实验技能的全面提高。

在这种矛盾中,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研发的初中理化生虚拟实验平台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东师理想初中理化生虚拟实验教学平台以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实施新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有效支撑手段为目标,以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为导向,以支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活动为中心,全方位支撑理化生教师的实验教学活动,根据学科共性整合点设计支撑工具,实现理化生实验软件的工具化和虚拟化。

临江市桦树中学地处长白山腹地的桦树镇,地域偏远,交通较为闭塞,与城区学校相比有着较大差距。学校的前身是吉林省临江林业局桦树学校,是由原临江林业局第二中学和临江林业局第二小学于1999年合并而成的集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年改制后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学校现在装备了较先进的远程卫星接收系统1套、多媒体电教室3个、装备10台高配置计算机的教师备课室1个,48座多媒体可视语音室1个、配备42台计算机的学生多媒体微机室1个,远程教育资源服务器1台,学校自筹资金安装了4M光纤因特网,建立了100M校园局域网。每个行政办公室都配有办公电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每个教师办公室配备3台办公计算机;体音美教师各配备一台教学电脑。这些都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我校这些山沟里的孩子也能跟城市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缩短了我校与城区学校的差距。

我校在**年九月份参加了临江市教育技术装备办公室举办的初中理化生虚拟实验软件使用培训班,学习后我校就立即安装使用,使用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经验。

20**年和**年我校先后派人参加了吉林省电教馆组织的数字化校园管理软件培训,更加深了对理化生虚拟实验平台软件使用的心得。下面就我校在理化生虚拟实验平台的管理和使用中的体会,做以下阐述。

一、加强虚拟实验平台的管理

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电教中心主任及理化生实验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学校非常重视理化生实验虚拟软件的安装与使用,平台的使用,不仅缩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而且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利用平台上课可以生动的演示出教学中的课堂内容,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有兴趣,对教材上的内容很容易理解吸收,可以说为学校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

为此,我校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资源,专门利用一台计算机安装了理化生实验虚拟平台软件,并作为服务器。责成电教实验中心指派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随时为师生提供服务。

二、加强对理化生教师的培训

我们加强了对理化生教师使用虚拟实验平台的培训工作,确保培训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切实提高理化生教师的实际操作水平。

培训前,我校电教员就开始对培训所需的教学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调试,提前下载视频并进行了试播,保证了研修期间的视频收看和网络畅通。

篇3:在小学教育中开展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

在小学教育中如何开展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迅猛的信息化浪潮也强有力地冲击着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但是,在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欠缺的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网络教学的开发与利用呢?下面浅谈一些笔者的体会。

一、教师与学生如何开发、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1、课前精心准备

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一般应先在网上查找、收集大量的背景材料,汲取其精华,经过加工,制作成为课堂中可以使用的教案和课件。同时将自己认为有用的、精彩的网址推荐给学生,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查找资料时,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2、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

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多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学生发挥自主探究特长

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中查找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效果结合的资料,有利于学生探究问题,学生可以从一开始就进入问题实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由于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技术手段多样性等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一般采用讨论、探索、协作等方法。这些方法自主性强、选择面宽,可以增强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4、创造集成化的学习环境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养成在互联网上获取有价值信息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具备一整套集成化的学习方法。比如多媒体学习系统、辅助学习工具、实践环境、演示环境、师生交互环境等等,这些学习环境使学生完全有条件并且能够完成自主学习的全过程。网络环境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讨论主题的需求,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这样更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规律。

5、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呈现方式

利用计算机将有关资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也可以以表格、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课间让学生自主上机操作,浏览自己想了解的内容,可输入自己的研究资料,供他人阅读,与他人讨论。这时的学习环境已成为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所学的抽象理论已变得形象直观,其过程由被动学习便成为从知识经验中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6、将网络应用于各个层面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拓展了学习的空间,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地点获得有关学习资料。

二、学校如何开发与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1、提供学习小平台

面对风起云涌、群雄并起的网络资源建设,面对互联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更多的教师在兴奋之余感到迷茫:往往在网上转悠几个小时,才能获得一两个有价值的资源,更何况说课堂教学受时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为了一个知识点而在茫茫“网海”中捞针。这就要求全体教师围绕某一学习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制作虚拟网页,提供学习小平台,确保教师与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顺利地开展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活动。

2、重组商品化资源

篇4: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拓宽教学讲台论文

关于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拓宽教学讲台的论文

摘要: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结合了教育现状与网络资源的利用,指出小学教育不能只局限于三尺讲台,应该拓宽思路,大胆地利用网络资源,让教学和进修都能更好的利用网络资源。不仅仅是从学生的听课地点来谈,更注重身教、更注重走出课堂的小圈子,无论是教,还是学,都不再仅仅依靠讲台来完成。信息技术与教学充分结合,才能迎来教学的高效,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设想。媒体的使用,更让教学如虎添翼,通过多媒体的小小平台,打开了学生认识理解世界的窗户,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

关键词:讲台;多媒体;教学;拓宽

“三尺讲台四季晴雨,一支粉笔两袖风华”、“三尺讲台显身手,一支粉笔写春秋”似乎,人们已经习惯用三尺讲台和一支粉笔来形容老师的工作。而我常常都在思考,这种说法因何而起?有什么根据?是因为老师的工作必须依靠三尺讲台来完成吗?是说三尺讲台就是老师的活动范围吗?还是说教师的人生价值要依靠三尺讲台来实现呢?百思不得其解。并非我爱钻牛角尖,只是觉得用三尺讲台似乎不能高度概括老师的工作罢了。

一、“讲台”变了。

(一)课堂教学,教师的“讲台”变大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不再是以老师为主演,学生当配角的舞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成了课堂的主旋律。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学习,教师融入其中。教师不在是高高在上的播放器,而是学生的合作伙伴,走进教室,你也许得在学生中间,才能找到老师。试问还有谁讲课必须依赖三尺讲台呢?多媒体的使用,更让教学如虎添翼,通过多媒体的小小平台,打开了学生认识理解世界的窗户,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

(二)信息平台,成为新的“讲台”。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很多培训都可以足不出户就参与其中,那么教师,也未必和学生面对面,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学习。虽然,这种意识有点超前,但未必不是发展趋势。我就把我的qq号留给学生家长,方便日常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孩子的问题。也可以就有些难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讲解。更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信息。

二、讲台之外有更大的舞台。

(一)讲台之外,为人师表

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深远。因此,讲台之下,课堂之外,教师的表率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

(二)讲台只是教师工作的一个缩影。

1、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工作是由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来组成的,只有在上课时,教师才有可能站在讲台上。而备课、批改、辅导的工作量更大,却是台下的暗功。

2、继续学习,厚积薄发

面对教育、面对学生,学无止境。观念需要更新、理论需要提升、技能需要提高、能力需要拓展、视野需要开阔。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更好地投入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为此,继续学习也是教师的工作之一。

总之,讲台不是教师唯一的工作场所,教育未必通过讲台来完成。教师的工作远远超出讲台之外。因此,“讲台”何止三尺宽?

篇5:利用现代学校网络信息化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利用现代学校的网络信息化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道沟镇中心小学张峰瑞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世纪,将现代的学校建成包括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计算机教育自动控制平台在内的多种功能基于一身的计算机实验室,建成百兆以太网为主干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环境,我们把教育目标定位在以计算机高新技术和校园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把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应用能力融入每一个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当中,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进行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以计算机对于人的主观能动创造性为基础,逐步形成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智能体系,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大的提高。通过我们大家的实践,寻找出利用我们建立的计算机校园网络构成的综合教育资源,使我们成为具有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适应新世纪快速发展的教师团队,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推进学校整体改革进程。

一.网络信息化教育技术是素质教育的技术核心,计算机网络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平台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其综合素质

1、以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育为基础的素质教育具有优化教学过程的特征,它集中体现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创造性。实践证明,把计算机网络教育信息融入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信息实践能力。

2、生态理论学科认为,智力不是在人个体的脑子里,而是与人脑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智能化学习环境,是有利于学生智力、能力、心理发展的一种环境。原因有四点:

首先,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动力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学校考试的外力作用,需要依靠教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反复强调来进行督促,然而在计算机网络教育的环境中,学生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获得知识,通过独立摸索或者和同伴协同作战,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能动作用,使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在这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不再是简单的“填鸭式教育的对象”。这种变化,实质是由传统“教”向“学”的转变,是由外在的控制向内在主动的控制进行转变,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更轻松、更安全、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其次,同传统的教育形式相比,计算机所能提供的丰富的网络资源信息结构与人的信息结构很相似,特别是能够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信息结构。

第三,网络信息化教育环境中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都是学生通过计算机来进行的。学生应该掌握的一些知识,包括一些新的概念的提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的消化以及知识的巩固,都需要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才能完成。这种方式适应了学生喜欢探索和主动体验的心理特征,它是学生拥有学习动力的源泉,它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育环境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方式和实际操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经专家研究,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育更适合开展“互通”式的教学模式

依据何克抗、李克东等专家的专项研究,“互通”式的教学模式介于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两种教学模式之间,它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要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认知作用。因此既要把两者的长处吸收过来,又把两者的消极因素加以避免。这就是在基本保留“填鸭传授式”教学活动进程的条件下,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教育的基础环境,在理论指导下通过“互通”让学生更多地去主动学习。

“互通”模式的操作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成了教育理论的基础,教育实践的主要精神,只能围绕主体并由主体来进行。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