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役制度 - 制度大全
制度大全 导航

兵役制度

编辑:制度大全2021-09-06

第一篇:兵役制度

兵役制度:

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

1978年3月7日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根据部队需要和本人自愿,将部分义务兵改为志愿兵,并对实行义务兵的服役年限适当延长。从1978年起,义务兵服役的年限分别为:陆军部队的战士3年;空军、海军陆勤部队和陆军特种技术部队的战士4年;海军舰艇部队、陆军船舶分队的战士5年。

(一)义务兵和志愿兵制度

公民有义务服兵役。

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当年未被征集的,在22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

根据军队需要,可以按照上述规定征集女性公民服现役。

义务兵在部队服役,是为国家尽义务。

国家对义务兵家属实行优待政策。

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2年。

义务兵服现役期满,可以改为志愿兵。

(二)民兵和预备役制度

民兵是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预备役是公民在军队外所服的兵役。

义务兵和志愿兵退出现役时,符合预备役条件的,由部队确定服士兵预备役;经过考核,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服军官预备役。

28岁以下的退出现役的士兵和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以及参加军事训练的人员,编为基干民兵;其余18岁至35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编为普通民兵。

2014年为适应现代军事发展的需要,我军已对沿用了21年的志愿兵制度进行彻底改革:取消志愿兵制,实行义务兵和士官制度,同时大幅提高士官待遇,鼓励有技术的士官走上职业军人道路。

把4年服役期缩短为2年服役期,同时为鼓励有文化、有技术的士兵留在部队服役,取消志愿兵制度,改为士官制度。同时,对士官实行初(1-2级)、中(3-4级)、高(5-6级)三级管理;一、二级服役3年,三、四级服役4年,五级服役5年,六级服役9年以上。部队中各类作战、训练、管理、通讯等其他技术兵,都纳入选取晋升士官的范围。

与此同时,士官的各种相关待遇也大幅提高,以鼓励部队里有文化、有技术的骨干力量留在部队,成为职业军人。士官制度规定:士官的工资待遇比以前的志愿兵大幅提高;士官还可以享受军官的各种津贴(职业、伙食、生活、房租、住房公积金等);高级士官可以办理家属随军;被批准随军的士官,同样可以享受分住房、家属再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生活待遇。据羊城晚报消息,此外,高级士官中的五级士官待遇与营职军官相同;六级士官待遇与团职军官相同。士官的安置方面,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初级士官可以作复员安置;对服役满10年的中级士官或高级士官将作为转业安置,原属农村户口的可转为城镇户口;对服役满30年或55岁以上的高级士官将作退休安置,本人自愿的亦可作转业安置。

义务兵役制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年龄内服规定期限兵役义务的制度

志愿兵役制是公民自愿服兵役的制度

第二篇:美国兵役制度的特点

国自1973年实行全志愿兵役制以来,国际安全环境几度变化,自身的军事战略几度调整,并多次向国外派兵参加作战行动,基本上没有出现兵员危机情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的募兵制基本上是成功的。现对美国兵役制度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分析如下:

一、立法比较完备

兵役法是有关国防建设的重要法律。建国之后,美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先后出台了近10部有关兵役制度的法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792年的《民兵法》、1863年的《义务征兵法》、1916年的《国防法》、1917年的《选征兵役法》、1940年的《选征兵役训练与服役法》、1944年的《二次大战士兵权力法》、1948年的《军事选征兵役法人1951年的《全民军训和服役法人1955年的《预备役法》和1967年的《军事选征兵役法》等。这些法律在美国兵役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以完善,使得兵员的招募、任职与晋升、工资与福利待遇、退役退休,经费开支等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美国有关兵役的法律法规适应性较强,因此,美国在各历史时期根据国家安全的需要,适时调整军队的规模,战时扩军,战后裁军,经历了几起几落,没有产生大的社会危机,而且社会本身的承受能力也不断得到加强,战时向军队提供充足的兵员,战后比较妥善地接纳和安置了大批退伍军人。二战时期,美军兵力最多时达1200万人,1946年降至300万人。1947年降至159万余人。越战期间,美军现役兵力最多时达354万人。1975年降至212万人,现行的兵役制度表现出较强的弹性和可操作性,基本上能够满足美国海外扩张的需要。尽管如此,美国兵役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规仍存有漏洞。各历史时期都有人钻法律的空子,逃避兵役。如在1981~1984年5年的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进行兵役登记的役龄青年约有1200万人,而以各种理由逃避登记的役龄青年有150万人,因此受到法律制裁者并不多。此外,募兵工作中的违纪、欺骗现象也屡禁不止。如1988财年总共调查了4159起募兵违纪现象,其中701件成立,992名募兵人员受到纪律处分。个别新兵入伍之后发觉上当受骗,也出现过暴力伤害和自杀等情况。

二、雇佣关系明确

美军是一支雇佣军队,雇佣意识源远流长。实行志愿兵役制,美国主要依靠优厚的薪金、各种福利待遇以及就学和发展机会等吸引青年入伍。美国青年的入伍动机形形色色,但不外乎就业、就学、学习技术和挣钱等。从近20多年的情况来看,美军应募入伍的士兵大多来自中,下等收入的家庭,他们当兵的主要动机首先是解决就业问题。特别是美国经济不大景气的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许多青年就业无门,只好到军队中寻找出路。

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好转,愿意当兵的人随之减少。据调查,美国社会的失业率每下降1%,陆军募兵率就减少8.8%。其次,随着美国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美军技术兵的比例增加,陆军中的技术兵比例为40%以上,、海空军中技术人员比例可达70%以上。士兵训练中学习基础课程和技术课程的时间大幅度增加。多数现役军人期望在服役期间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增强退伍之后再次就业的竞争能力。美军各军兵种的军事院校在教学改革中,注意调整课程设置,向军地通用的课程倾斜,大多数课程的学分得到地方大专院校和用人单位的认可,美军许多单位,包括海外基地,和驻地附近的地方院校联合办学,采取请地方大学教授来部队授课和部队人员到地方大学听课等方式,鼓励军人参加在职学习和条件许可时的脱产进修,既允许官兵为获得学位而积累学分,也鼓励他们修单科结业证书和军地通用的专业技能证书。专业技能证书得到美国劳工部的认可,可用于退伍之后的再次就业。

再次,服兵役为了在退伍之后获得政府资助上大学的机会。1944年的《二次大战士兵权力法》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已经使2014多万军人和家属从中受益。以1992财年为例。约有19.4万服完现役的退伍军人享受助学金,在大专院校或技术院校学习;约有11.4万精选预备役退伍军人享受助学金,在高校深造。享受越战退伍军人助学金的在校生达到4.4万人。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美国大学学费日趋昂贵,美军士兵希望通过《蒙哥马利士兵法案》获得奖学金,退伍之后继续深造,增强再次就业的竞争能力。

最后,服兵役是为了挣钱,这是美军士兵最关心的问题。美国空军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士兵最关心自己的薪金收入。只要加薪和提高福利待遇,就可以保持部队稳定性和吸引力。加薪10%,老兵的再入伍率就会提高39%。由于雇佣思想是主流思想,美军自己也感到军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淡化。根据陆军兵役部门1994年对新兵的调查,他们的入伍动机是:26%为了免费上大学;24%为了学习技术;10%为了发挥个人才能;当兵为国家效劳的人仅占10%。

三、兵员的质量有所保障

美国实行全志愿兵役制以后,美军逐步学会了在人才市场上竞争的方法。美军在招募新兵过程中认真进行入伍考试,严格掌握标准。把不合格的青年拒于军队之外,使入伍新兵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质量。据统计,全军未完成高中学业的军人不到7万人。新兵的武装部队资格考试成绩都在良好以上,持有高中毕业文凭者占95%以上,而美国社会18~23岁的青年中只有75%左右具有高中毕业文化水平。在能力水平方面,新兵中高于一般能力水平的人员为70%,而美国青年中此类人员仅占50%。陆军士兵中3%具有学士学位。空军和海军的平均

文化程度均高于陆军。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开始大规模裁减军队。目前已经减至150万,完成了80%的削减任务。国家对兵员的需求量下降对军队本身和美国社会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兵源市场将进一步缩小,募兵数量将会下降。

从美国公民的年龄结构来看,老龄化的趋势比较明显。1989~1994年的5年时间,美国17~21岁青年的人力市场缩小了25%,预计2014年仅能达到80年代初的水平。其次,削减使得仍在军队中服役的官兵士气下降,产生临时观念。以美国陆军为例,从1990~1994年,陆军的募兵任务削减了22%,经费削减了31%,其中广告费削减了40%,募兵工作人员数量削减了26%,征兵司令部裁减人员27%,募兵站由2014多个削减到1400多个。

军官晋升的机会也随之减少,军旅生涯的吸引力下降。美国防部长佩里在1996财年《国防报告》中称,16~21岁的男性青年中只有25%的人表示愿意参加某一军种。这个数字比1992年的情况下降了2%,比1989年和1990年32%的历史最高数字下降了7%,

陆军募兵部门的调查显示,1991~1994年3年内,美国役龄青年中愿意参军的人数下降了40%;男性役龄青年中表示愿意选择军人职业的由1989年的17%降至1992年的11.3%;黑人役龄青年表示愿意参军的由1989年的53%降至1992年的37%。

四、军士制度行之有效

80年代中期,美军军士达114万人,占士兵总数的63%。目前各军种约有军士60万人,约占士兵总数的一半。军士制度是美军长期以来为了保留军队骨干力量,根据国情,军情和传统创立并且实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兵役制度。与其他国家军队中的军士比例相比,美军军士的比例居世界首位。军士在美军中承担了其他大多数国家多为军官所承担的职务。按照美国的法律规定,军官属于联邦政府的公职官员,其基本职责就是为政府提供军事领导。

实践证明,军队并不需要一个庞大的军官群体,而士兵又由于流动性较大等各种原因,难以形成军队的中坚力量。于是,军士就填补了这一空白。

首先,军士在军队中地位特殊、作用突出。美军素有“指挥靠军官,管理和训练在军士”的说法,认为军士是实施部队管理、教育和训练的桥梁。军士非官非兵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军队中官和兵之间不可缺少的纽带,成为基层部队真正的带兵人,是士兵的直接管理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士兵自己管理自己”;他们可以及时向部队主官报告士兵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便于下情上达,还可

以“为民请命”,向上反映士兵的要求和意见,对缓和官兵矛盾和冲突也起到重要作用;军士执法较严,士兵敬畏军士甚于军官。

其次,美军有比较完备的军士选拔、晋升,培训、使用,福利待遇和退伍退休安置法规,美军的《军士条例》和《军人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军士的职责、地位和任务。美军最低一级军士长的权力和待遇与低级军官大致相同,但是军士的服役期限较长。由于军士相对稳定,有些军士甚至可以在基层干到退休,因此他们是基层部队的老资格和当然的军事技术骨干。美国西点军校的“连队管理”等课程几十年来一直由优秀军士教授。

军士和其他军人一样享受政府优待,在地方就业考试成绩中军士可多加10分,国防部也优先从退役军士中录用文职人员。但是,尽管这样,军士在管理士兵的工作中,由于接触直接而频繁,冲突和矛盾在所难免。军士在新兵训练中采取体罚的做法也比较多见,有时关系比较紧张,甚至升级为暴力事件。

五、兵员成分多元化

美国实行全志愿兵役制以来,人员的成分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美军士兵结构出现了“四多”的情况。这种情况给美军的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第一,已婚士兵多。二次大战以前,美军规定,中士以下各级士兵不准结婚,后来取消了这一规定。60年代,美军士兵的已婚率为36%左右;70年代上升为55%,80年代达到60%左右。根据美国陆军1994年的统计,陆军军官的已婚率为,79%,而陆军士兵的已婚率为62%,士兵中双军人的家庭有35039户,约占陆军士兵总数的8%,有些士兵常受到家庭和孩子的拖累而影响工作和训练。由于美军近年来参加地区性和全球性作战和维和行动较多,危险地区不允许带家属,造成一些家庭两地分居的时间较长,开支较大,关系紧张,离婚率略有上升。

第二,非白人士兵和军官的比例上升。美军近年来在募兵工作中强调各种族一视同仁、公平竞争,非白色人种军人的比例有所提高。1995年,美国黑人在军队中的比例为20%,但是黑人只占全国人口的12.4%。1994年,白色人种军人占陆军总人数的62%,其中,白人军官占军官总数的82%,白人士兵占士兵总数的59%;黑色人种军人占陆军总人数的27%,其中,黑人军官占军官总人数的11%,黑人军士长占军士长总数的28%,黑人士兵占士兵总人数的30%,陆军323名将官中,26名是黑人将官,占8%;其他种族军人,如亚洲人、南美洲人等,占陆军总人数的10%,其中,军官占军官总数的6.9%,士兵占士兵总数的11%。同美国社会一样,军队中的种族歧视问题依然未能得到很好

地解决,黑人等非白人种族军人在使用、晋升和专业分配等方面不能受到真正的平等待遇,矛盾比较突出。

第三,技术兵多。美军武器装备比较先进,因此专业分工细致。陆、海、空军和陆战队设有人事管理、公关和媒体、医疗保健、工程科技、行政、勤务、车辆机械、电子及电子设备维修、建筑、机器操作、运输与后勤物资保管、作战等12大类别,127种专业,约2014个不同性质的工种。基本上每一种专业都需要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培训和在职工作经验的积累。由于地方单位的同类工作薪水较高,地理位置较好,工作环境优越和稳定、没有出国作战的危险性等因素,军队中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岗位依然有人材外流的情况。

第四,女军人多。二战以后,美国国会规定,女军人的比例不得超过2%。60年代以前,美军女军人的比例一直低于国会规定的这个百分比数字,如1964年为0.9%。1973年恢复募兵制时为2.4%,1977年为6.7%,80年代初为10%。1995年,美军现役士兵总人数为1268489人,其中女兵为163004人;美军现役军官总人数为237602人,女军官为31443人。近年来,美国女军人分配到作战部队任职一事在军内外引起较大的争议。美国有关人士认为,女军人虽然具有男军人所不具备的优点,但是,只能作为单个人员使用,而不能作为整体来发挥作,因为女军人在某些方面对部队的凝聚力和组织纪律性还会产生一些涣散作用。

第三篇:我国古代的兵役制度

我国古代的兵役制度

首先说明,这里的兵役只是兵,没有役,只涉及兵役,不涉及劳役。由于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在兵役这个词的解释上有所不同,所以这里说明一下。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制度建设也发展地比较完善,兵役制度便是其中之一。自商代起,国家机器已初步成型,军队,作为暴力机构,是国家机器成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更多请搜索)。但由于那个时期流传下来的文献不足,今天,那个时期的兵役制度已不太可考。而周朝的各项制度已基本形成,其中自然包括兵役制度,因而本文自周朝讲起。

周代是宗法社会,实行的是贵族政治,采用的是封建制度。但是,自东周开始,进入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代,兵役制度也渐渐发生了变化,讲周朝的兵役制度,主要是讲其中的变化。那时交通不便,为了更好地统治国家,因而实行了封建制度,每一个封建主都是贵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都是贵族,只不过分别是大宗小宗的差别。贵族的社会地位高,力量也更强大,所以他们才能有制造军械,养育战马的能力,才能有足够的时间提高战斗力,而平民是无力参与的,所以那个时代,只有贵族可以参加军队,成为将领这些也恰恰是贵族保持其地位的一种事业,所以,贵族都能形成一定规模的军事集团。至于战争时候需要更多的兵士,则“捉夫力”,农民只是军队中的附随,没有正式编入军队的权利和资格。

但是我们知道,没有永远适用的制度,必须随时变化。贵族兵役制慢慢就不适用了,因为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奢侈安逸,无法适应战国时代规模更大、更加激烈的军事战争,把农民编入军队成了各国变法的需要。从车战改为步战能看出这一变化。贵族渐渐失去了以往的地位,秦楚两国更是在变法后以军功授予爵位,以前是贵族为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宗法封建制度大为破坏,训练农民兵新军国兴起,最典型的当属秦国。

秦统一天下后继续实行战国时代的兵役制度,汉因之而有所损益。汉代是全民皆兵的,每个人到二十三岁开始服兵役,所以这也是义务兵役制。汉代的兵役分三种,去中央的叫做卫兵,去边疆的叫做戍卒,留在本地的叫做民兵。理论上一个人的一生这三种兵役都要服。各地方壮丁轮流到中央做卫兵一年,卫兵的待遇比较好,往来路费由国家负担,平日吃穿也不用花钱。去边疆作戍卒一般是三天,但没有卫兵这么幸运,一切吃穿用度都是自费,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效率低,因为戍边是沿袭的封建时代旧制,那时国家小,去边疆守卫三天,来回算上路程也就五六天,可是汉朝疆域广阔,从扬州荆州到幽州边境,路途往返要半年以上,还要中间不生病。不过虽然制度不合理,汉朝人还是有变通的,就是你可以不去边疆,但你要交三天的兵役钱,国家找人替你,有一百个人交钱,不就能雇一个人一口气服三百天了么。在地方的民兵归都尉管,这是地方的军事长官,民兵每年秋季操练一个月。一旦遇到战争,这三种军队都可以调用。汉代的兵役制度比较完备,和这个国家的各项制度也比较相配,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军队的战斗力不强,因为这些军人平日毕竟都是农民,不能天天操练他们,真正战斗力强的军队数量不是很多。所以一旦在政权对峙的时代,此种兵役制度便不太好用,需要新的制度来适应更多的战争需要。

汉代以后中国进入了长达三百年的乱世,三国鼎立,五胡乱华,南北对峙,直到隋唐大一统,这中间,兵役制度由全民皆兵发展为府兵制。这是一步步发展过来的,这中间少数民族的那种全民皆兵且不谈,单谈制度比较完备的政权的兵役制度。府兵制的不是全农皆兵,而是全兵皆农,其雏形源自于曹操的屯田,只不过后来把这定为了一项制度。全兵皆农的优点有两点,第一,国家不需要这么多人服兵役,像汉代那样人数多,战斗力不强,反而没必要,第二,军队自行生产,不用花国家的钱。府是地方的军事单位,唐代有八百个府,三百个在长安地区,其余的分布全国,边疆地区多一些,每个府有八百到一千二百名府兵。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当府兵的,当时的户口本分九等,下三等民户是没有资格当兵的。国家对当兵还是很优待的,免去他家庭的租庸调,不过军人没有军饷,一切装备也需自备。每个府兵需到首都宿卫一年,其余时间在本府于农隙间操练。唐朝尚武,府兵在从初唐到盛唐一

直有较强的战斗力,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武功。

不过一项制度只适用于一个时期,时代变了,便需要些改变,盛唐以后,府兵制便实行不下去,并不是说这个制度不好,而是人事变了。一百多年的歌舞升平,整个国家,尤其是统治阶层的心态再也不像前几代那样了。府兵的待遇不像以前,很多府兵由士兵变为将帅显贵的劳役,另外,国家对阵亡府兵的抚恤也大不如以前。政府开边,这就需要戍守边疆的军队,按说府兵打完仗就该回来,可是这样一来只能长期驻守边关了。如此,很多人便不愿当府兵了,不过战争还要继续,反正政府有钱,那就雇佣士兵来打仗,这便是募兵制。唐代时华夷之分不强,少数民族的战斗力强,所以就大量雇佣他们来打仗。募兵都是职业军人,吃国家粮饷,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打仗,所以战斗力很强。不过唐代也正亡于此,好多将领拥兵自重,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终于军阀混战的乱世出现了。

五代十国时期兵乱频繁,读书是没有出路的,大家都去当兵,开始这些兵还像样,可是几十年后,老弱病残也并没有被裁汰,等宋朝建立的时候,有很多军队都不像样。但是还是不能让士兵复员,人家打了一辈子仗了,不能到老就不管了,另外,宋朝并未统一,还有一个更强大的敌人,需要好好防备才是。为了精兵,宋太祖从旧军队中挑出精壮编为禁军,驻守中央,戍守边关,也轮流调派禁军去,挑选剩下的士兵叫厢兵,守卫地方。宋代也是募兵制,没有退役一说,老兵不中用,只得再招新兵,因而兵员越来越多,所以政府养兵负担十分沉重。募兵制适合短期使用,有一个明确目标,专门训练,在很多时候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把它用来长期防御,则导致了宋代积贫积弱。禁军虽强,也不敢于敌国决一死战,因为一旦战败,国本动摇,所以宋朝一个又一个地签合约。

宋亡后,元代的兵役制度沿袭了游牧传统,不多说,明代是卫所制度,这也相当于府兵制。士兵平时在卫所里面,也进行农耕,自给自足,所以养兵百万却不费百姓一粮,不过兵装由政府提供。在建国初,卫所制度很好,士兵都是久经战阵的,战斗力强,可是后来,一百多年都不打仗,政府也就不每隔几年更新兵装,士兵的战斗力也大大下降,所以后来连倭寇,农民军和满清骑兵都打不过,这也可想而知,全国各地的人操着不同的方言,拿着朽烂的装备,必败。这个时候募兵制又出现了,比如戚继光的戚家军,比如李成梁的关宁铁骑,国家花费重金,给予他们优厚待遇,他们也不负众望,立下赫赫战功,否则明朝早就该亡国了。

清代实行的是八旗制度,地方军队叫绿营,不过首领都是满族人,八旗兵自然待遇高很多,也是最主要的军事力量,这依然是部族传统。后来不论八旗还是绿营,都没有战斗力,于是只能依靠地方官员办团练,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都是办团练出身,他们筹集军费,招募士兵,严加操练,战斗力很强,在晚清时期起到重要作用。不过这样的募兵也引发了地方割据,到了清末就比较明显了。

纵观中国历史,在和平年代,兵农合一的情况比较多,尤其是建国之初,因为这样才能减轻国家负担,并且那时的战斗力还很强。可是时日一长,便显露出战斗力不足的弱点,开始实行募兵制,这适合短期使用,像宋代那样当作长久制度,便会引发问题。另外,全民皆兵不适合中国国情,因为人口太多,不需要这么多士兵。当兵的标准也在不断降低,一开始是富家子弟才能入伍,后来众人皆可,而很多殷实之家不愿让儿子去送死,这也反映了更加重视文治的情况。

第四篇:古代兵役制度

古代兵役制度

①、府兵制:源于西魏终于唐朝的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与社会组织制度。西魏初创时基本上采取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一人当兵全家编入军籍,称为军户,不属州县管理。隋文帝时军人户籍编入州县,不再实行军民异籍,“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制开始与均田制结合。唐初调整与健全府兵制,增加军府数量,安排大量军府驻守关中,“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将帅与兵士分离,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出征时自备武器粮食。唐武则天时府兵制开始动摇。唐玄宗开元年间府兵制走向崩溃。府兵制是魏晋隋唐的基本兵制,基础是均田制,其实施有利于农业生产,有利于户口和赋税管理,有利于扩大兵源,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也有益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融合,但后来加重农民负担,恶化了政府与人民的矛盾。

②、募兵制:唐玄宗时实行的兵将隶属的军事制度。特点在于士兵以从戎为职业,衣食由国家供给,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存有隶属关系。募兵制是唐中后期的重要兵制,前提是均田制的破坏和府兵制的崩溃,实施初期有助于增强军事力量,有助于减轻农民兵役负担,有助于发展生产,但后期导致将帅拥兵自重以及军阀力量的形成。

③、节度使制:唐后期募兵制恶化发展的军事制度与军事现象。唐玄宗开元年间为加强边防始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天宝之乱后广泛增设藩镇。其特点在于节度使政治上有自主权,经济上有财权,军事上有强悍武装以及将士可世代相承同节度使建立义父子关系。节度使制是藩镇割据的基础,藩镇割据是地方豪强势力膨胀的产物,是地方与中央矛盾难以调和的必然结果,是唐后期统治崩坏的历史根源,为后代封建王朝提供了统治宝鉴。

④、保甲制与将兵制: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实行的军事制度与社会组织制度。保甲制实行兵民一体,保丁农闲练兵,战时入战,利于控制人民和减少军费开支。将兵制在于训练禁军,利于操练军队和充实边防力量。它的实行有助于增强北宋的军事实力和抵御辽夏的军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⑤、猛安谋克制:金太祖阿骨打实行的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与社会组织制度。猛安谋克原是女真族氏族部落组织,阿骨打建金后为加强统治力量而大力推广。它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各户壮丁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它的实行有利于推动女真族的封建化和金社会的发展。

⑥、都督制:明太祖推行的军事制度。特点在于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都督府有统兵但无调兵之权,兵部有调兵但无统兵之权;遇有战事,兵部奉旨调兵,由皇帝临时任命将领和总兵而统率军队作战。都督制的实行强化了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⑦、八旗制: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与社会组织制度。是一种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古代社会地方组织制度。明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按照黄白红蓝和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旗号实行女真人军事编组,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平时耕猎,战时出征;八旗将领平时管理民政,战时充当将领。清朝建立后八旗兵大多集中在京城内外,其余驻防各省以监视人民。17世纪中叶后八旗兵逐渐腐化。清亡后八旗制瓦解。其特点在于军政合一与兵民一体;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伐和组织生产三项功能;八旗首领都是满洲皇族与亲贵。八旗制的实行有助于统一涣散的女真各部落,推动满族的形成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保证入主中原、维护清庭统治、平定叛乱以及镇压人民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⑧、议政王会议制与军机大臣制:清朝重要的行政制度与军事制度。清初保留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决定军国大事,其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削弱。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跪受皇帝笔录后负责传达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至此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消议政王大臣会议。从沿用议政王大臣会议到设置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第五篇:美国的兵役制度

美国的兵役制度

兵役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军事制度,必须符合现代社会的规律,顺应历史的潮流,满足国家军事战略的需求。美国建国二百多年来.从防务需求出发,曾在不同历史时期采用过民兵制、单一募兵制、单一征兵制、征募混合制和全志愿兵役制等兵役制度。现行的“全志愿兵役制”是1973年3月尼克松总统在

美军全部撤出越南后宣布实行的。该制度既强调爱国主义,强调为国家、社会、制度和美国价值观效力,同时又通过较高的工资津贴、优厚的福利待遇、充足的职业发展和高校深造机会来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加入军队,献身国防事业。根据这一制度,服兵役相当于个人与军队达成就业法律协议,军方负责提议.并付工资,保证福利待遇,进行业务培训;而军人则按照服役合;在军队中工作若干年。与一般合同工作不同的是,签定合同后,没有特殊情况,不得随意中止合同离开服役岗位。合同期满后可续签合同,或按规定退役退休。

美国实行全志愿兵役制,既是出于临时性的需要,也有更深刻的历史原因。说它是出于临时性需要,这是因为越南战争后美军纪律涣散、土气低落、战斗力急剧下降、社会威信一落千丈,与此同时大规模的兵员裁减和预算紧缩使军队处境极为困难,招兵工作遇到重重困难。越南战争表明,服役期过短的义务兵是不适合进行一场长期战争的。尼克松总统就是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宣布取消征兵制,改行全志愿兵役制的。说它具有更深刻的历史原因,那是因为志愿兵役制比较符合美国人的所谓“自由、民主”的传统,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市场竞争规律,符合美国宪法关于“不得强迫劳役”的规定,而征兵制却有违背个人意愿之嫌。当然,全志愿兵役制一开始执行得并不顺利。

70年代,全志愿兵役制在实行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主要是因为越战遗留下的后遗症短期内难以克服,部队管理混乱,吸毒、种族歧视、谋杀、盗窃、拒服命令等现象层出不穷,加之预算减少,部队工资水平尚不足以吸引大批地方优秀人才入伍。而且,招兵工作中采用的甄别测验法漏洞百出,其测试使新兵入选的得分远远高于其实际

能力,结果从1976年至1980年陆军招的新兵有四分之一(35万余人)不合格。兵员质量严重下降,老兵再入伍率低,募兵工作数年完不成任务,“土气和战斗力跌入二战后的低谷”。难怪全国49个州人事部门的发言人曾沮丧地指出,美国“动员不了一支足以打败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部队”。

70年代末发生了伊朗扣押美国人质和苏联入侵阿富汗两件大事,促使于1981年上台的里根政府和新一届国会为军队大幅度增加拨款。随着经费的到位,军人工资和福利待遇获得较大提高,加之80年代初的经济萧条,地方大批优秀人才争相入伍,军队招兵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越战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忘,军队的形象有所改善,民众对军队的支持率有所提高。美军先后在格林纳达、利比亚、巴拿马和海湾等国家和地区实施一系列军事行动,基本上取得了成功,在国人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80年代后期进行的盖洛普和哈里斯民意测验表明,美军被列为“美国最可信的组织机构”之

一。1980年,陆军废除了70年代执行的漏洞百出的甄别测验法,而采用全新的新兵入伍甄别法,结果使新兵质量获得了较大提高。新兵中高中毕业生的比例年年提高,1980年为68%,1981年上升到sl%,1982年上升到85%。进入90年代,对新兵质量要求就更高。1997年,海军、海军陆战队和空军的新兵中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分别为91%、95%和99%。陆军最初为88%,经过努力达到90%。目前,美军高学历人员较多,约有博士2868人,硕士90472人,学土159755人、可以说,全志愿兵役制经过80年代的发展,到90年代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这主要体现在兵役组织体制比较健全、官兵入伍和选拔程序比较完备、军人各种待遇有法可依。

美国兵役组织体制分政府和军队两套机构,前者(国家选征兵役局)负责登记,通过各级选征兵役分局及全国各地的2060个兵役委员会,依法对19~24岁的适龄男性青年进行登记;后者(国防部兵役机构)负责募兵,通过各军种的募兵机构和设在全国各地的几千个募兵站招募现役和预备役军人。美国虽然实行的是全志愿兵役制,但役龄公民必须依法进行兵役登记,这是公民的义务。保留兵役登记并不是要实行征兵制,

但征兵仍然是国家应付危机的重要手段。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首先动员的是国民警卫队和后备队。但根据1948年第50届国会通过的《军事选征兵役法》,联邦政府的“选征兵役系统”在必要时可采取征兵手段,但前提是必须在危机爆发后的193天内从进行过兵役登记的青年中征集第一批新兵,并将其送到部队服现役。

“选征兵役系统”的最高领导机构是直属白宫的选征兵役局,其任务是和平时期进行兵役登记,确保紧急情况下国家有足够的兵员。美国全国划分为东北部、南部、中西部、西南部、中部和西部6个大区,每个大区设一个地区局,辖若干州的兵役工作;各州设有州选征兵役局,而兵役登记的基层单位则是散布全国各地的2060个兵役委员会。联邦选征兵役局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各地区基层单位的数据进行处理;各地方兵役委员会负责各地区役龄青年的兵役登记和档案保管等工作。目前,约有1.2万余人在兵役委员会任职,而且都是不领薪水的义务任职。

军队系统的兵役机构由国防部主管部队管理和人事的助用国防部长统一领导和协调。各军种都有自己的兵役机构,陆军的征兵司令部,设在肯塔基州诺克斯堡;空军的军事人员中心,设在得克萨斯州伦道夫空军基地;海军的军事人员中心设在华盛顿五角大楼内;海军陆战队的人力与预备役事务部也设在五角大楼内。各军种的兵役部门通过设在全国各地的募兵站为本军种招募男女军人。募兵站站长通常由经验丰富的军士担任。

征兵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流动性高又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各军种一般都选拔军龄较长、熟悉部队情况和有强烈事业心的军官和军士担任募兵工作人员。80年代以来,美军连年动用高达2亿美元的宣传费(目前仍高达1.2亿美元)来搞兵役宣传工作。其具体做法是:

①每年向全国适龄青年邮寄i90o万份宣传材料;

②免费向全国三百余万名高中生邮寄包括军队职业介绍等内容的各种杂志;③广泛进行武装部队职业能力系统考试;

④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军队在公众中的形象等。

兵役宣传的目的是鼓励青年踊跃报名应募,以提高军队新兵的质量。

美军为志愿入伍的青年制定了严格的条件和标准,主要包括综合标准、体格标准、智力标准和道德标准等。综合标准主要是对年龄(l~35岁)、国籍(美国公民)、身高(男l.52米~2.03米,女1.47米~2.03米)、体重、视力、病史、文化程度(高中毕业)、能力、品行和婚姻状况(有子女的单身青年不得入伍)等进行规定和限制。体格标准主要采用“pui-h-es”身体等级代码(p指体力或耐力,u指上肢,i指下肢,h指听力,e指视力,s格精神)来?量应募人员的体格状况。智力标准主要通过“武装部队职业能力系统考试”对应募者的智力进行检测,考试包括10个科目,即:词汇知识、段落理解、算术推理、数学知识、一般科学、汽车和修理知识、机械知识、电子知识、数字运算和编码速度。美军人事部门根据考试成绩、军队的需要和应募者的意向对新兵的专业分配进行统一安排和调配。应试人员可根据自己的成绩和爱好来选择专业。设立道德标准主要是将不适合服役的人员(具有反社会和反军队倾向,同性恋者,患有精神病、心理病及有过犯罪前科的人)筛选出来。

???全志愿兵役制度下,军队与个人之间构成了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初次入伍的士兵称为“一首期兵”,完成首期服役合同并签定再次服役合同的士兵称为“职业兵”。首期兵的标准服役期限是现役加预备役共8年。陆军士兵的首次服役合同期一般为1一3年现役加5年预备役或2年现役加6年预备役;空军士兵的首次服役合同期多为4年现役加4年预备役,约有10%的士兵则签定6年现役加2年预备役的合同;海军土兵的首次服役合同期也多为4年现役加4年预备役的方式;而海军陆战队士兵的首次服役合同期一般为4~6年现役,外加4~2年预备役。完成8年服役期后,若本人志愿,工作能力和身体状况合格,经上级指挥官推荐并考查通过,可与军队签定3~6年不等的再次服役合同,成为职业兵。职业兵一般选择服役20年以上,以便获得退休资格和相应的福利待遇。

美军现役士兵分为10级,即三等兵(新兵)、二等兵、一等兵、下土、中土、上土、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和军种总军士长。军土包括下土、中土、上

士和军士长,是士兵中的骨干力量。一般情况下,新兵服役半年可晋升为二等兵;晋升一等,兵活服役1年;晋升下士至少需服役2年以上。中士以上的晋升比较严格,由资深军士和部队主官组成“晋升审选委员会”对拟晋升人员进行考核,以分数制进行量化筛选(1~1000分不等)。考核的主要内容有:服现役时间(最高100分);军龄(100分);工作表现(150分);技能资格考试(150分);受过的奖励(50分);专业训练和学历等(200分);审委会评分(250分),主要根据军容风纪、口才、时事与军事知识、军事才干、潜在领导能力等进行评判;体育锻炼达标情况(60~100分)等。一般情况下,450分以上才能晋升中士,550分以上才能晋升上士。

美军军官属联邦政府公职官员。每年美军新任命军官约有1.7万人,其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各军种军官学校毕业生,如陆军的西点军校、设在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斯普林斯的空军军官学校和设在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的海军军官学校。这3所院校每年为部队输送约二千五百名军官,相当干部队每年新任命军官的15%。二是各军种候补军官学校和军官培训学校毕业生,此类学校主要招收大学毕业生和具有大学二年级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一般要进行20周的培训。这类军官每年约占美军新任命军官的21%。三是各军种后备军官训练团毕业生,美军在全国约一千四百所大专院校设有此类军官培训机构。它每年为部队输送40%以上的新任命军官。四是直接任命,即对医疗、工程技术、宗教、法律和军乐等专业人员,通常从地方大学物色人选,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后直接任命为军官。五是战时从士兵中直接提拔军官或从预备役和退役军官中征召人员服现役等。

现役军官分为10级,即: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准将、少将、中将和上将。每个衔级都有明确的名额和比例限制。军衔与职务的关系比较固定,通常在晋职时,也要相应地晋衔。各级军衔与指挥职务的关系是:上将――参联会主席、副主席、各军种参谋长和战区司令;中将――各军种副参谋长、陆军军长、空军航空队司令和海军舰队司令;少将――陆军师长、军种二级部部长;准将――独立旅旅长;上校

――旅(团)长、空军联队队长、海军大型舰只舰长;中校――团长、舰艇中队长;少校――营长、舰艇分队长;上尉和中尉――连长;少尉――排长。军官的晋升大都采取审选制,即各军种部长每年根据法定的各级军官人数和实际需要,确定本年度各级军官的晋升数额和审选范围,组成各级各类军官晋升审选委员会;由各审选委员会根据军官档案和具体考核情况,提出待晋升军官名单,经军种部长审定,报总统批准,由参议院确认通过。

美军预备役军官,尤其是精选预备役军官,是美军总体力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美军服现役的军官约有半数是预备役军官,为军队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精选预备役部队每年领薪参加训练和演习的时间大大超过两周的规定,并且频繁地执行各种任务和非战争军事行动,有时成建制地派到海外遂行军事行动。美军预备役军官分为8级,即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准将和少将。服现役满11年的预备役军官必须自动转为现役军官,否则作退役处理。

推荐其他文章:

中国古代各朝兵役制度

兵役制度显示中外不同军事意图

浅析中韩两国兵役制度之异同

中华民国兵役制度略考

兵役法律制度广播稿

篇2:养殖场管理制度

第一篇:养殖场管理制度

养殖场管理制度

一、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止动物疫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二、积极申请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配合元宝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进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

三、自觉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以及抽样和监测。

四、引进和出售畜禽时,积极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取得检疫合格证明方引进和出售,并对引进畜禽进行隔离观察,经检疫确无疫病才并入大群饲养。

五、建立健全兽药及生物制品的购买和使用制度。不购买和使用来历不明兽药产品及生物制品、假劣兽药及生物制品、禁用药、人用药和无进口兽药许可证的进口兽药,认真做好购买和使用记录。兽药和生物制品保存堆放时,按照兽药和生物制品说明及物理特性,分类堆放。如需要冷冻的药物和生物制品则按照要求放入冷冻柜,要求避光的则放入暗室。

六、从事畜禽养殖,按照法律法规要求,遵守下列行为:

(一)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使用或添加国家明令禁止饲喂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

(二)不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潲水饲喂畜禽;

(三)不在垃圾场或者使用垃圾场的物质饲养畜禽;

(四)不用垃圾或塑料等作为燃料煮潲水、取暖和煮饭;

(五)人畜(禽)居住分开、畜禽养殖分开;

(六)不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危害人和畜禽健康的其他行为。

七、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养殖档案,配备专门的档案盒,并载明以下内容:

(一)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二)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

(三)检疫、免疫、消毒情况;

(四)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五)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畜禽档案保存2年以上;种畜禽场依法经营,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畜禽合格证和系谱证“三证”齐全,归档并长期保存。

八、猪、牛、羊等实行标识管理。按农业部规定使用耳标、电子标签、脚环及其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物,并按规定加施畜禽标识。

九、发现有突发重大疫病时,及时报告镇动物卫生监督站或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动物卫

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处理,不自行处理染疫畜禽。

十、每天对畜禽养殖场围栏及周围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每周灭鼠、灭蝇一次。

十一、不随意丢弃病死畜禽。对非传染病死亡的动物尸体及动物内脏器官,用密封袋或密封箱运到郊外偏僻地方洒上消毒粉深埋处理或送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及其收集点进行处理。对因人畜共患病死亡的动物尸体或动物内脏器官及时送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及其收集点进行处理。

第二篇:规模化养殖场管理制度

规模养殖场免疫制度

一、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止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

二、规模养殖场严格按照规定的动物免疫程序进行疫苗免疫注射。

三、对强制免疫病种(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经强制免疫的畜禽加施畜禽标识。

四、强制免疫病种疫苗必须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当地乡镇畜牧兽医站领取。

五、非强制免疫病种疫苗,购进时必须确认疫苗销售商的经营资格(兽用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以及疫苗的批准文号、有效期等。

六、疫苗应按标签说明妥善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做好注射器械和注射部位的消毒,原则上一畜一颗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第三篇:养殖场管理制度

xx县新塬乡亚虎养殖场管理制度

一、场长职责规范:

1.负责牧场全面工作,在公司规定的用人指数内,合理安排各岗位员工,在权限范围内科学有效地组织与管理生产。

2.负责监督执行牧场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3.制订并实施牧场内各岗位的考核管理目标和奖惩办法。

4.定期对所有技术人员和各岗位员工进行考评,根据考核成绩对员工予以适当的经济奖惩、教育或辞退。

5.及时圆满地执行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定期向公司有关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6.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定期对职工组织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牧场整体生产技术水平。

7.历行增产节约,努力提高牧场经济效益。

8.安全生产、杜绝隐患。

二、技术员职责规范:

1.参与猪场全面生产技术管理,熟知猪场管理各环节的技术规范。

2.负责各群猪的饲养管理,根据后备猪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成母猪

的产奶情况,依照营养标准,参考季节、胎次、泌乳月的变化,合理、及时地调整饲养方案。

3.负责各群猪的饲料配给,发放饲料供应单,随时掌握每群猪的采食情况并记录在案。

4.负责猪群周转工作。记录猪场所有生产及技术资料。

5.负责各种饲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6.掌握猪只的体况评定方法,负责组织选种选配工作。

7.熟悉猪场所有设备操作规程,并指导和监督操作人员正确使用。

8.熟悉各类疾病的预防知识,根据情况进行疾病的预防。

三、兽医职责规范:

1.负责猪群卫生保健、疾病监控与治疗、贯彻执行防疫制度、制订药械购置计划、填写病例和有关报表。

2.合理安排不同季节、时期的工作重点,及时做好总结工作。

3.每次上槽仔细巡视猪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认真细致地进行疾病诊治,充分利用化验室提供的科学数据。遇到疑难病例,组织会诊,特殊病例要单独建病历。认真做好发病,处方记录。

5.及时向领导反馈场内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配合畜牧技术人员,共同搞好饲养管理。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6.努力学习、钻研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普及奶猪卫生

保健知识,提高职工素质。掌握科技信息,开展科研工作,推广应用成熟的先进技术。

四、配种员职责规范:

1.年底负责制订下年奶猪配种繁殖计划,参与制订选配计划。

2.认真观察猪群,做好发情鉴定,适时配种,按规定时间做妊娠诊断。拟好停奶通知单,及时通知班组。

3.做好奶猪产后监护工作,负责奶猪繁殖疾病的预防及诊疗。

4.及时记录奶猪发情、配种、妊检、流产、产犊、治疗等技术数据,填写繁殖卡片。

5.做好精液、药品的出入库记录和汇总,月底上报财务室。

6.按时整理、分析各种繁殖技术资料,及时上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场内的各项工作有何想法,要及时与领导沟通。

7.向职工普及奶猪繁殖知识,努力学习,掌握科技信息,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

五、资料员(兼统计员)职责规范:

1.正确填写奶猪谱系,依照谱系的有关内容和规定,定期测量后备猪的体重、体尺,测定和记录成母猪泌乳月产奶量、乳脂率,并及时填写。

2.负责奶猪各项育种指标分析、日粮营养分析和泌乳月分析。

3.负责参加dhi报告猪只的采样工作,及时把数据输入电脑并做数据分析。

4.负责猪群异动、产奶及销售、人员任用等各项数据的整理,于每月初4日前填写生产报表,上报公司。

5.每月月底完成计件工资所需的数据统计。

6.妥善保存各类原始资料。

7.努力钻研业务,热爱本职工作,实事求是,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六、核算员(兼保管员)职责规范:

1.严格执行公司主管部门的操作规范,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2.进出物资要严格检查质量、数量,各项记录及时完整,各种报表要及时准确,

3.妥善保管和调用物资,先进先出,避免霉坏、变质及非正常损耗。注意防火、防盗。每月盘存,做到帐实相符,实事求是。

4.如实记录各类饲料的进出库及奶猪饲喂情况,及时核算奶猪饲料成本。

5.每月底根据物资周转周期及适当库存,按实际需要做好下月的采购计划,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

6.做好食堂伙食调整、管理饭票。把握伙食价格,做好非赢利性服务工作。

七、饲养员职责规范

总则:

1.保证奶猪充足的饮水供应;经常刷试饮水槽,保持饮水清洁。

2.熟悉本岗位奶猪饲养规范。饲喂保证喂足技术员安排的饲料给量,应先粗后精、以精带粗。勤填少给、不堆槽、不空槽,不浪费饲料。正常班次之外补饲粗饲料。饲喂时注意拣出饲料中的异物。不喂发霉变质、冰冻饲料。

3.猪粪、杂物要及时清理干净。猪舍、运动场保持干燥、清洁卫生,夏不存水、冬不结冰。上下槽不急赶。坚持每天刷试猪体。

4.熟悉每头猪的基本情况,注意观察猪群采食、粪便、乳房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

5.配合技术人员做好检疫、医疗、配种、测定、消毒等工作。

a:犊猪岗位职责规范:

1.注意观察犊猪的发病情况,发现病猪及时找兽医治疗,并且做好记录。

2.喂奶犊猪在犊猪岛内应挂牌饲养,牌上记明犊猪出生日期、母亲编号等信息,避免造成混乱。

3.新生犊猪在1小时内必须吃上初乳。

4.犊猪喂奶要做到定时、定量、定温。

5.及时清理犊猪岛和猪棚内粪便,犊猪岛内犊猪出栏后及时清扫干净并撒生石灰消毒。舍内保持卫生,定期消毒。

6.喂奶桶每班刷洗,饮水桶每天清洗,保证各种容器干净、卫生。

7.协助资料员完成每月的犊猪照相、称重工作。

b:育成猪、青年猪岗位职责规范:

1.注意观察发情猪并及时与配种员联系。

2.严格按照饲养规范进行饲养。

3.保证夜班饲草数量充足。

c:成母猪岗位职责规范:

1.根据猪只的不同阶段特点,按照饲养规范进行饲养。同时要灵活掌握,防止个别猪只过肥或瘦弱。

2.爱护猪只,熟悉所管理猪群的具体情况。

3.按照固定的饲料次序饲喂。饲料品种有改变时,应逐渐增加给量,一般在一周内达到正常给量。不可突然大量改变饲料品种。

4.产房要遵守专门的管理制度,协助技术人员进行奶猪产后监控。

d:产房岗位职责规范:

1.产房24小时有专人值班。根据预产期,做好产房、产间及所有器具清洗消毒等产前准备工作。保证产圈干净、干燥、舒适。

2.围产前期奶猪临产前1~6小时进入产间,后躯消毒。保持安静的分娩环境,尽量让母猪自然分娩。破水后必须检查胎位情况,需要接产等特殊处理时,应掌握适当时机且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3.母猪产后喂温麸皮盐水,清理产间,更换褥草,请兽医检查,老弱病猪单独护理。

4.母猪产后0.5~1小时内进行第一次挤奶,挤出全部奶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速度不宜太快。第二次可适量增加挤出量,24小时后正常挤奶。

5.观察母猪产后胎衣脱落情况,如不完整或24小时胎衣不下,请配种员处理。

6.母猪出产房应测量体重,并经人工授精员和兽医检查签字。

7.犊猪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等部位内的粘液,距腹部5cm处断脐、挤出脐带内污物并用5%碘酒浸泡消毒,擦干猪体,称重、填写出生记录,放入犊猪栏。如犊猪呼吸微弱,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八、饲料工岗位职责规范:

1.严格按照饲料配方配合精饲料。饲料原料、成品料要按照不同品种分别摆放整齐,便于搬运和清点。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各类饲料机械,确保安全生产。

3.每天按照技术员的发料单,给各个班组运送饲料。要有完整的领料、发料记录,并有当事人签字。

4.运送或加工饲料时,注意检出异物和发霉变质的饲料。

5.每月汇总各类饲料进出库情况,配合财务人员清点库存。

九、挤奶工岗位职责规范:

1.服从班组长的工作安排,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2.按照挤奶操作规程进行挤奶。严格执行猪奶卫生制度。

3.注意观察上挤奶机的奶猪,发现患乳房炎猪只,不得上机挤奶,应及时通知班组进行特别护理和治疗。开始挤出的第一、二把乳汁、应用抗生素及停药后5天内的乳汁、血乳、病猪乳、初乳、末乳及变质乳要按规定单独挤,单独存放,严禁混进大罐。

3.保持个人和挤奶环境的清洁卫生。

4.爱护挤奶设备,注意观察使用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十、乳室工岗位职责规范:

1.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挤奶设备、制冷奶罐进行操作。爱护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正常运转。

3.保持设备和环境的清洁卫生。按规定拆洗挤奶机、清洗制冷奶罐。输送猪乳的管道、奶泵、奶桶、奶车用前要消毒,用后要清洗。清洗水排入地下,严禁混入奶中。

4.按规定计量每班次的产奶量和鲜奶出库情况,及时上报生产技术办公室。

十一、电工、维修工职责规范:

1.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不迟到,不早退。

2.严格按操作规程安全操作,不违章作业。

3.及时处理各种紧急故障,如停水、停电。

4.除工作时间外,因场内紧急工作需要应随叫随到。

5.定时检修维护各种机械设备,保持设备完好性,不能耽误正常生产,不能跑、冒、滴、漏。

6.完成场方交给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十二、司机岗位职责规范:

1.爱护车辆,按时保养。保持车内清洁卫生。

2.安全行驶,遵守交通规则。严禁酒后驾驶,严禁飞车。

3.经常检查车辆,确保运转良好,不耽误生产需要。

4.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工作时间不干私活。

5.合理安排出车计划,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驶成本。

十三、保安员职责规范:

1.看好大门,监督、检查人员、车辆进、出场消毒操作。

2.对持物进出场人员要询问清楚,检验相关手续,做好记录。

3.负责全场的治安、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4.上班时间要坚守岗位,不准私自脱岗、不准串岗聊天、睡觉、做游戏等有碍工作的事情。

5.认真执行上下班的交接班制度。

6.认真完成其它各自分管的工作。

十四、炊事员岗位职责规范:

1.保证食堂环境和饭菜的卫生。按时开饭。

2.非赢利性操作:公布菜价,每月底公布食堂帐目。

3.接受职工监督,不断改善炊事水平。

4.烧好茶炉。

5.适当满足职工合理要求。

第四篇:养殖场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清单

1、运输车辆一台

2、运输罐一个

3、制冷机二套

4、鱼骨式挤奶设备一套

养殖场管理制度

免疫制度:准时准量免疫接种,做到头头免疫注射。

用药制度:采用环保型消毒剂,严禁使用毒性杀虫剂和毒性灭菌(毒)防腐药物;兽用生物制品购入、分发使用必须为符合国家《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

检疫申报制度:为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动物养殖场的动物在离开养殖场前必须实行产地检疫申报,未经检验申报的动物禁止调入本场。疫情报告制度: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度,养殖场负责人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第一责任人。

消毒制度:装卸动物,动物产品的车辆在装前、卸后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开展消毒工作,要规范使用消毒产品,领取配置应有记录,手续齐全。无害化处理制度:检疫中发现病死的动物,按照规定在检疫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无害化处理。

畜禽标识制度:动物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从外地引进的动物需要再次加施标识,在右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养殖档案:对动物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进行记录。

第五篇:养殖场管理制度

养殖场管理制度

消毒管理制度

兽药管理使用制度

饲料管理制度

疫苗的管理使用制度

以养牛场为例:

一、场长职责规范:

1.负责牧场全面工作,在公司规定的用人指数内,合理安排各岗位员工,在权限范围内科学有效地组织与管理生产。

2.负责监督执行牧场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3.制订并实施牧场内各岗位的考核管理目标和奖惩办法。

4.定期对所有技术人员和各岗位员工进行考评,根据考核成绩对员工予以适当的经济奖惩、教育或辞退。

5.及时圆满地执行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定期向公司有关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6.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定期对职工组织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牧场整体生产技术水平。

7.历行增产节约,努力提高牧场经济效益。

8.安全生产、杜绝隐患。

二、技术员职责规范:

1.参与牛场全面生产技术管理,熟知牛场管理各环节的技术规范。

2.负责各群牛的饲养管理,根据后备牛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成母牛

的产奶情况,依照营养标准,参考季节、胎次、泌乳月的变化,合理、及时地调整饲养方案。

3.负责各群牛的饲料配给,发放饲料供应单,随时掌握每群牛的

采食情况并记录在案。

4.负责牛群周转工作。记录牛场所有生产及技术资料。

5.负责各种饲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6.掌握牛只的体况评定方法,负责组织选种选配工作。

7.熟悉牛场所有设备操作规程,并指导和监督操作人员正确使用。

8.熟悉各类疾病的预防知识,根据情况进行疾病的预防。

三、兽医职责规范:

1.负责牛群卫生保健、疾病监控与治疗、贯彻执行防疫制度、制订药械购置计划、填写病例和有关报表。

2.合理安排不同季节、时期的工作重点,及时做好总结工作。

3.每次上槽仔细巡视牛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认真细致地进行疾病诊治,充分利用化验室提供的科学数据。遇到疑难病例,组织会诊,特殊病例要单独建病历。认真做好发病,处方记录。

5.及时向领导反馈场内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配合畜牧技术人员,共同搞好饲养管理。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6.努力学习、钻研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普及奶牛卫生

保健知识,提高职工素质。掌握科技信息,开展科研工作,推广应用成熟的先进技术。

四、配种员职责规范:

1.年底负责制订下年奶牛配种繁殖计划,参与制订选配计划。

2.认真观察牛群,做好发情鉴定,适时配种,按规定时间做妊娠诊断。拟好停奶通知单,及时通知班组。

3.做好奶牛产后监护工作,负责奶牛繁殖疾病的预防及诊疗。

4.及时记录奶牛发情、配种、妊检、流产、产犊、治疗等技术数据,填写繁殖卡片。

5.做好精液、药品的出入库记录和汇总,月底上报财务室。

6.按时整理、分析各种繁殖技术资料,及时上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场内的各项工作有何想法,要及时与领导沟通。

7.向职工普及奶牛繁殖知识,努力学习,掌握科技信息,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

五、资料员(兼统计员)职责规范:

1.正确填写奶牛谱系,依照谱系的有关内容和规定,定期测量后备牛的体重、体尺,测定和记录成母牛泌乳月产奶量、乳脂率,并及时填写。

2.负责奶牛各项育种指标分析、日粮营养分析和泌乳月分析。

3.负责参加dhi报告牛只的采样工作,及时把数据输入电脑并做数据分析。

4.负责牛群异动、产奶及销售、人员任用等各项数据的整理,于每月初4日前填写生产报表,上报公司。

5.每月月底完成计件工资所需的数据统计。

6.妥善保存各类原始资料。

7.努力钻研业务,热爱本职工作,实事求是,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六、核算员(兼保管员)职责规范:

1.严格执行公司主管部门的操作规范,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2.进出物资要严格检查质量、数量,各项记录及时完整,各种报表要及时准确,

3.妥善保管和调用物资,先进先出,避免霉坏、变质及非正常损耗。注意防火、防盗。每月盘存,做到帐实相符,实事求是。

4.如实记录各类饲料的进出库及奶牛饲喂情况,及时核算奶牛饲料成本。

5.每月底根据物资周转周期及适当库存,按实际需要做好下月的采购计划,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

6.做好食堂伙食调整、管理饭票。把握伙食价格,做好非赢利性服务工作。

七、饲养员职责规范

总则:

1.保证奶牛充足的饮水供应;经常刷试饮水槽,保持饮水清洁。

2.熟悉本岗位奶牛饲养规范。饲喂保证喂足技术员安排的饲料给量,应先粗后精、以精带粗。勤填少给、不堆槽、不空槽,不浪费饲料。正常班次之外补饲粗饲料。饲喂时注意拣出饲料中的异物。不喂发霉变质、冰冻饲料。

(本站推荐:)3.牛粪、杂物要及时清理干净。牛舍、运动场保持干燥、清洁卫生,夏不存

水、冬不结冰。上下槽不急赶。坚持每天刷试牛体。

4.熟悉每头牛的基本情况,注意观察牛群采食、粪便、乳房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

5.配合技术人员做好检疫、医疗、配种、测定、消毒等工作。

a:犊牛岗位职责规范:

1.注意观察犊牛的发病情况,发现病牛及时找兽医治疗,并且做好记录。

2.喂奶犊牛在犊牛岛内应挂牌饲养,牌上记明犊牛出生日期、母亲编号等信息,避免造成混乱。

3.新生犊牛在1小时内必须吃上初乳。

4.犊牛喂奶要做到定时、定量、定温。

5.及时清理犊牛岛和牛棚内粪便,犊牛岛内犊牛出栏后及时清扫干净并撒生石灰消毒。舍内保持卫生,定期消毒。

6.喂奶桶每班刷洗,饮水桶每天清洗,保证各种容器干净、卫生。

7.协助资料员完成每月的犊牛照相、称重工作。

b:育成牛、青年牛岗位职责规范:

1.注意观察发情牛并及时与配种员联系。

2.严格按照饲养规范进行饲养。

3.保证夜班饲草数量充足。

c:成母牛岗位职责规范:

1.根据牛只的不同阶段特点,按照饲养规范进行饲养。同时要灵活掌握,防止个别牛只过肥或瘦弱。

2.爱护牛只,熟悉所管理牛群的具体情况。

3.按照固定的饲料次序饲喂。饲料品种有改变时,应逐渐增加给量,一般在一周内达到正常给量。不可突然大量改变饲料品种。

4.产房要遵守专门的管理制度,协助技术人员进行奶牛产后监控。

d:产房岗位职责规范:

1.产房24小时有专人值班。根据预产期,做好产房、产间及所有器具清洗消毒等产前准备工作。保证产圈干净、干燥、舒适。

2.围产前期奶牛临产前1~6小时进入产间,后躯消毒。保持安静的分娩环境,尽量让母牛自然分娩。破水后必须检查胎位情况,需要接产等特殊处理时,应掌握适当时机且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3.母牛产后喂温麸皮盐水,清理产间,更换褥草,请兽医检查,老弱病牛单独护理。

4.母牛产后0.5~1小时内进行第一次挤奶,挤出全部奶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速度不宜太快。第二次可适量增加挤出量,24小时后正常挤奶。

5.观察母牛产后胎衣脱落情况,如不完整或24小时胎衣不下,请配种员处理。

6.母牛出产房应测量体重,并经人工授精员和兽医检查签字。

7.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等部位内的粘液,距腹部5cm处断脐、挤出脐带内污物并用5%碘酒浸泡消毒,擦干牛体,称重、填写出生记录,放入犊牛栏。如犊牛呼吸微弱,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八、饲料工岗位职责规范:

1.严格按照饲料配方配合精饲料。饲料原料、成品料要按照不同品种分别摆放整齐,便于搬运和清点。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各类饲料机械,确保安全生产。

3.每天按照技术员的发料单,给各个班组运送饲料。要有完整的领料、发料记录,并有当事人签字。

4.运送或加工饲料时,注意检出异物和发霉变质的饲料。

5.每月汇总各类饲料进出库情况,配合财务人员清点库存。

九、挤奶工岗位职责规范:

1.服从班组长的工作安排,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2.按照挤奶操作规程进行挤奶。严格执行牛奶卫生制度。

3.注意观察上挤奶机的奶牛,发现患乳房炎牛只,不得上机挤奶,应及时通知班组进行特别护理和治疗。开始挤出的第一、二把乳汁、应用抗生素及停药后5天内的乳汁、血乳、病牛乳、初乳、末乳及变质乳要按规定单独挤,单独存放,严禁混进大罐。

3.保持个人和挤奶环境的清洁卫生。

4.爱护挤奶设备,注意观察使用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十、乳室工岗位职责规范:

1.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挤奶设备、制冷奶罐进行操作。爱护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正常运转。

3.保持设备和环境的清洁卫生。按规定拆洗挤奶机、清洗制冷奶罐。输送牛乳的管道、奶泵、奶桶、奶车用前要消毒,用后要清洗。清洗水排入地下,严禁混入奶中。

4.按规定计量每班次的产奶量和鲜奶出库情况,及时上报生产技术办公室。

十一、电工、维修工职责规范:

1.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不迟到,不早退。

2.严格按操作规程安全操作,不违章作业。

3.及时处理各种紧急故障,如停水、停电。

4.除工作时间外,因场内紧急工作需要应随叫随到。

5.定时检修维护各种机械设备,保持设备完好性,不能耽误正常生产,不能跑、冒、滴、漏。

6.完成场方交给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十二、司机岗位职责规范:

1.爱护车辆,按时保养。保持车内清洁卫生。

2.安全行驶,遵守交通规则。严禁酒后驾驶,严禁飞车。

3.经常检查车辆,确保运转良好,不耽误生产需要。

4.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工作时间不干私活。

5.合理安排出车计划,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驶成本。

十三、保安员职责规范:

1.看好大门,监督、检查人员、车辆进、出场消毒操作。

2.对持物进出场人员要询问清楚,检验相关手续,做好记录。

3.负责全场的治安、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4.上班时间要坚守岗位,不准私自脱岗、不准串岗聊天、睡觉、做游戏等有碍工作的事情。

5.认真执行上下班的交接班制度。

6.认真完成其它各自分管的工作。

十四、炊事员岗位职责规范:

1.保证食堂环境和饭菜的卫生。按时开饭。

2.非赢利性操作:公布菜价,每月底公布食堂帐目。

3.接受职工监督,不断改善炊事水平。

4.烧好茶炉。

5.适当满足职工合理要求。

本网推荐其他文章:

养殖场管理制度

养殖场管理制度

肉牛养殖场管理制度

养殖场管理制度

肉牛养殖场管理制度

篇3:养老保险制度

第一篇:日本养老保险制度

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来源:中国养老金网日期:2014-11-02日本从1942年开始推行养老保险制度,1961年建立了基础养老金(也称国民养老金)制度,规定20岁以上的国民都有义务加入基础养老金,日本从此实现了“全民皆有养老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日本又在国民养老金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企业薪职人员为对象的厚生养老金和以公务员为对象的共济养老金。养老金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国民养老金和厚生养老金保险费的征收是强制性的,国民养老金的资金来源于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和国家财政预算,厚生养老金和共济养老金的资金由个人和企业对半分担,国民养老金和厚生养老金采用“后代人扶养前代人”的社会保险方式,由国家统一管理,所以又称为公共养老金。

养老金的支付除了基础部分之外,还要考虑物价和工资的增长。也就是说,在养老金支付额中还包括随工资上升而增加的“工资滑动”部分和随物价上涨而上浮的“物价滑动”部分。目前,一对老年夫妇只要他们在退休前缴足了公共养老金保险费,就能每月领到金额为23万日元养老金,相当于在职人员平均实际月收入的80%。在有自己住宅的前提下,生活费、衣着费、医疗费、交通费以及通信费和娱乐费都能得到基本保证。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尤其是泡沫经济破裂以来,由于日本经济长期萧条,失业者迅速增加,在职人员收入减少,而且由于出生率下降导致“少子化”和“高龄化”以超过预料的速度发展。缴保险费的人及其所缴的保险费额在不断减少,而依靠养老金生活的人却在迅速增加。据厚生省的估计,1999年在职人员缴纳的保险费在其工资收入中所占比率需由去年的17.35%提高到19.5%,以后每5年要再提高5%,到2014年人口高龄化进入高峰时将达到34.3%。保险费在工资收入中所占比例如此之大,不仅将挫伤在职人员的劳动积极性,而且必将扼杀经济再生的活力。因此,改革现行的以“后代人扶养前代人”为特征的养老金制度,降低保险费收费标准已成为日本在职人员的共同呼声。

经过长期的缴烈争论,日本厚生省已经制定了《养老金制度改革方案》,方方面面的人士和机构也提出了各种改革设想。综合起来,比较一致的有以下几点:1.增加财政对国民养老金的投入。先将财政承担的国民养老金比例由现行的1/3提高到2/3,将来逐步实现财政全额承担。这样,不仅能减轻因保险费不断增加而给在职人员带来的经济压力,而且也有助于消除种种不公平感,从而避免国民养老金日益走向“空心化”。财政用于国民养老金的支出可通过提高消费或其他税种填补。

2.控制养老金的支付额。为此,拟将养老金开始支付的年龄统一定为65岁;养老金支付额不再随平均工资的增加而上浮,但随物价上涨而增加;仍在工作的65岁到70岁老人,其收入如果超过平均工资,不仅不对其支付养老金,还要让其继续缴纳保险费。

3.开拓“积累式”新型养老金业务,将现行“后代人扶养前代人”的“义务式”厚生养老金改为以“自我努力”和“自我负责”为前提的“积累式”。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简介作者:张久松发布时间:2014-07-0711:22:15随着经济、医疗和社会的发展,综观世界,人口老年化已成为人类所共同面对的一大问题。日本面临人口老年化的问题。为此,日本制定了养老保险制度。

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多层次、多部门、多基础的特点,比较复杂。养老金制度属于公共年金范畴,是一种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社会保险。日本养老金的经费由雇主、雇员、国家三方负担。除了养老金制度外,日本还有老年福利年金,领取这种年金者不需要交纳保险费,年金额为18万日元,月金额为1.5万日元。这种福利金的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所以,有严格的收入限制,如6口之家年收入不超过876万日元,才可领取。二战结束时的日本经济处于混乱状态。急剧的通货膨胀,使得劳动者的生活愈加贫困,支付保险费也愈加困难。随着养老保险积累金的贬值,未来年金给付的财源也面临严重问题。因而,养老金的给付水平很低,覆盖面也很小,其功能十分有限。50年代初期,随着日本经济的全面恢复,日本政府开始重视劳动者的养老保险要求,为了重建厚生养老保险制度,1954年,对养老保险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颁布了《厚生年金法(新法)》。把过去只是报酬比例制的养老金,改为定额部分加报酬比例部分的双层次的养老金。养老金给付的开始年龄,也由55岁分阶段地提高到60岁。此外,为了避免保险费负担的急剧增加,还设定了比平均保险费还低的保险费率。此次改革,奠定了日本现行厚生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体系。1959年颁布《国民年金法》,1985年建立双层养老保险制度,即第一层次覆盖所有公民的国民年金制度(又称基础年金),20岁以上60岁以下的在日本拥有居住权的所有居民都必须参加。第二层次是与就业收入相关联的雇员年金制度,按照加入者职业的不同又可称为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其中5人以上私营企业

职工的年金称为厚生年金;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公营企业职工、农林鱼团体雇员、私立学校教职员工各有专门的年金,统称为共济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领取者的待遇由统一标准的基础年金部分和与收入关联的报酬年金部分组成。因此,加入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这两种年金的职工自然加入国民年金,其基础年金部分实际上就是国民年金,报酬年金部分则按照加入者保险费缴纳的多寡来决定保险金数

额。国民年金的资金来源于从雇员年金缴费中转出的部分和政府的补助,其中政府的补助约占国民年金开支的三分之一,主要来自财税收入。雇员年金的资金来源于雇员和雇主(或政府)的缴费。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而相应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对我国养老保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日本大幅修改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05月13日11:10云南日报

日本“养老保险金改革相关法案”在经过朝野一番激烈较量并引发了一场政治地震后,

于11日在国会众议院获得通过。然而,由于该法案的重点在于逐步提高养老保险费,并逐年

减少养老保险金的支付额,因此遭到了广大日本国民的强烈反对。失去国民信任的日本养老

保险制度今后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非常复杂,分别由“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公务员共济年

金”等几个方面组成。这些养老保险金的保险费也由不同方面分别交纳。“国民年金”主要

由个体工商户、农民、自由职业者等零散人员加入。目前,每位被保险者每月交纳1.33万日

元。“厚生年金”是由企事业单位职工参加的养老保险。“公务员共济年金”是由公务员参

加的养老保险。这两种养老保险的保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本人交纳,总额为职工工资的

13.8%,双方各交一半,从工资中直接扣除。另外,日本政府每年还从财政预算中拨出资金,

构成了养老保险基金的一部分。目前,日本政府每年负担的金额约为6万亿日元。

在领取养老金时,参加“国民年金”的被保险者每人每月领取6.6万日元。加入“厚生

年金”和“公务员共济年金”的,原则是根据每人交纳保费的多寡来领取保险金。目前,平

均每人每月为23.3万日元,相当于目前日本职工平均实得工资的59.3%。

随着日本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社会负担越来

越重。因此,日本各方面都担心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今后难以为继。为了解决老有所养的问

题,减轻国民对未来的担忧,日本政府决定修改“养老保险相关法案”,通过加大政府财政

拨款、提高被保险者必须交纳的养老保险金额、减少养老保险金的支付额等措施,努力确保

养老保险的“财源”,稳定养老保险体系。

这次通过的法案规定,将从2014年10月开始逐年提高被保险者养老保险费,到2014财年,

将“厚生年金”和“公务员共济年金”的保险费提高到占职工工资的18.3%,并一直维持在

这个水平上。为此,每位年收入为800万日元的职工平均每年要比现在多支付18.88万日元的

保险费。“国民年金”的保险费将从现在的每月1.33万日元逐年提高到2014财年的1.69万

日元。与此同时,向被保险者支付的保险金额将被逐年降低,“厚生年金”和“公务员共济

年金”的支付额将从现在相当于职工平均实得收入的59.3%逐年降低到2014财年的50.2%。

养老保险制度是日本法律规定的一种强制性制度。但是,许多日本年轻人对将来能否拿

到养老金十分悲观,因此拒绝交纳养老保险费。根据日本政府有关方面的统计,在“国民年

金”中,有37%的人没有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交纳保险费,这成了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大不

稳定因素,并很有可能动摇养老保险制度的根基。

为了解决部分人拒交保险费的问题,日本政府已经决定采取查封银行存款、冻结个人资

产等非常手段,强迫被保险人交纳养老保险费。然而,最近却相继传出日本政府7名高官以及

多名在野党领导人和国会议员没有交纳养老保险费的丑闻,最后导致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

和民主党最高负责人菅直人被迫引咎辞职。这一事件无疑严重地损害了政府形象,加大了征

收养老保险费的难度。

第二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公平视角下的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养老保险制度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一直起着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降低老年贫困率,解决社会风险造成的一部分劳动者退休后无法享受基本生活水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平等和安全,从根本上为解决社会不平等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中养老金差距过大、老年贫困人口增加、“退保”事件迭起等现象的日渐显现,如何进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为了社会舆论话题。在阅读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我了解到进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为老年人提供可靠的养老金替代率,避免陷入老年贫困,使其通过累积制的个人账户获得超过总额工资增长率的投资收益。然而现实操作中,我国对个人账户仅采取参照一年期银行存款利息计息,这与制度设计之初关于收益率可与工资增长率相当的假设相去甚远。因此,进行何种改革让大众受益最多更广,真正体现公平合理,成为了讨论的焦点话题。

下面,我将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存在的缺陷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等几个方面来论述我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公平化改革的一些认识。具体内容如下:

(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先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即职工参加养老保险计划期间的缴费并非直接用于自己,而是用于已退休职工的养老支出,因而没有养老金的积累。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旧有的制度安排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因此必须进行改革。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城镇企业的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养老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中,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又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通常意义上的养老保险主要是指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这是我国当前养老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虽然改革使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起来,但是个人账户空帐、保障水平不同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

1、制度中保障主体城乡发展不统一,形成“二元格局”。养老保险的对象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然而受生产力水平和国家财力的制约,传统体制下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较全面的保障,农村居民基本无保障,虽然养老保险体制的覆盖范围随着改革的推进逐步扩大着,但是城乡居民之间保障权利的严重不平衡却成为了现实。

2、制度中对政府职能的规定不清晰。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政府政策带有随意性、临时性和非连续性,养老发展各地区存在差距。此外,未正确区分出和规定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不同角色定位,形成“人人靠社保,社保靠财政,财政靠中央”的局面,责任难以落实,不能及时保障大众的权益。

3、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监督和问责机制不完善。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立法不健全、立法层次低、缺乏法律责任制度等问题,因而必然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缺乏对欠缴保费的行为的法律制裁措施、非法挪用社保基金的行为得不到有效解决。因此,必须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合理使用社保基金,保障大众权益。

(三)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公平的政策建议:

1、尽快完善、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即要通过适当的调查,研究制定出恰当的养老保险范围、项目、费率、水平等具体的养老保险方法,从制度层面上解决体制问题,改善城乡发展不平?、保障对象待遇不统一等现象。制度完善才是促进养老保险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严格规范养老保险金领取和使用条件。首先,要严格控制提前退休的条件,真正做到只有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老人才能领取养老保险基本;其次,对仍在就业的退休人员,若其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应及时停发养老金并继续上缴养老保险费;最后,严格审核养老保险基金的发放情况,建立基金支付的制约机制,做到透明化操作。

3、将“隐形养老金债务”显化,建设可持续的养老金体系。这一措施,有利于社会公平,也将提升养老保险体系的透明性和共性度,从而提升投保率。显化养老金债务,能让民众清晰地了解到养老基金的现状,有利于吸纳资金。因而,要通过显化方式来???进养老保险事业的良性发展。

当然改革措施还有很多,但我认为这三点便是目前最需要进行改革的,也是

能促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公平合理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真正公平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是所有公民公正公平的享有基本养老保险的基本权利,既要避免同为公民,一部分享有基本养老保险权益而另一部分却享受不到的状况,也要尽量避免同为公民,相同的状况下却因工作岗位、工作性质不同而基本养老保险权益差别较大的状况。这既是我国进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也是改革最值得借鉴的地方。

第三篇: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

养老保险国际比较及其借鉴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国外养老保险的主要做法比较分析,从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目标、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养老保险体系和养老保险管理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比较分析,认为国外养老保险的做法对我国的启示有:养老保险理念是构建一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宗旨、构建适应本国国情的养老保险体系是一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关键、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选择是一国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核心,养老保险管理方式是一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现手段和保障。

一、国外养老保险的主要做法

(一)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德国养老保险的目标在于养老金应是以保障退休者(及其配偶)的生计,维持其购买力。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三大支柱是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法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较广,既包括一般的年老养老金,也包括职业康复待遇、职业能力或就业能力丧失养老金及遗嘱养老金。原则上讲,所有雇员都是法定养老保险的义务参保人。法定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缴费,费率???取根据实际需要一年一定的办法,1997年缴费比例为工资的20.3%,由雇主和雇员各负担一半,当雇员月收入低于某一限额时,由雇主单独支付。此外,法定养老保险每年还获得国家补贴,约占当年养老保险总支出的五分之一。

德国曾对养老保险基金采取部分积累模式,但是由于这种资金运转方式难以承受经济波动期尤其是大规模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巨大贬值压力,同时,对于人口众多、经济持续发展亟需资金的国家来说,储备大量资金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德国于1957年改变了资金运转方式,由部分积累式改为现收现付式。另外,德国的公务员不参加养老保险,实行退休制度,养老金由财政预算安排。养老金根据退休者退休时的工资和工龄长短计算,但最高不超过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工资的75%(徐瑞娥,2014)。

(二)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美国的社会养老保险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1935年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后来,经过数次补充和修改,扩展成了一个包括老年和残障者在内的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美国社会保障法规定,凡交纳社会保险税的年满65岁的公民都可享受养老退休金,62-65岁退休者只能享受部分养老退休金。此外,对于参加保险的因伤残退休者和其未成年的子女、配偶也给予一定的保险费。美国的养老保险费是强制性的,每月在投保者工薪中(雇主与雇员分担)扣除。每人都有一张个人社会保险卡,保险卡上注明应缴纳款项,一般为工薪的7%,全美90%以上的公民都参加了这一保险。对于未投保的老人,在1974年前,由联邦政府按全国统一标准发放。

由于美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一种现收现付制的,缴费者投入的社保税中大部分被发放给现在已经退休的工人,而剩下的部分则被用于购买特种国债,因此该基金是一种非累积型的。其良好的运转需要依靠两个条件,一个是实际工资的不断增长,另一个是劳动人口的增长。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如果时间是无限的,在自由变化的缴费率下(设定一个上限),除非人口增长率和实际工资增长率之和永远小(本文来自制度大全)于利率,此即所谓“艾伦条件”(aaron

condition),现收现付制才能够在代际之间进行帕累托有效配置,否则,基金制一般都不是帕累托有效的改进。然而,由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从而实际工资增长也变得非常缓慢),现收现付制的运转基础发生了变化。

(三)英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英国的养老金包括基本养老金和附加养老金两部分。凡是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公民都可得到基本养老金,而附加养老金只有平时按规定金额交纳社会保险金的公民退休后方可得到。附加养老金的多寡由公民交纳的社会保险金时间的长短决定。交纳保险金的时间越长,附加养老金就越多。对于延期退休者(男性65―70岁,女性60―65岁),本人不再交纳保险金,雇主代他交纳。如果丈夫已经退休,而依赖其收人生活的妻子还不到退休年龄,丈夫可以领取较多的养老金。在英国,年满65岁的男性,年满60岁的女性即可退休并有资格享受养老金待遇。公务员年满60岁即可退休,年满65岁的,强制其退休。

(四)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具有多层次、多部门、多基础的特点,比较复杂。日本的养老保险属于公共年金范畴,是一种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社会保险。日本养老金的经费由雇主、雇员、国家三方负担。在企业中,劳资双方每月各交工资的一定比例,如女性职工交纳5.65%,男性职工交纳6.2%,矿工交纳6.8%,企业主按工资总额的17%交纳,国家每年补贴实际开支的70%;政府公务员的共济年金保险,由公务员和单位每月各交纳工资的7.12%,国家每年补贴实际开支数的15.85%;非受雇者的国民年金保险,个人每月交纳6740日元,国家补贴实际开支数的33%。

除了养老金制度外,日本还有老年福利年金,领取这种年金者不需要交纳保险费,年金额为18万日元,月金额为1.5万日元。这种福利金的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所以,有严格的收入限制,如6口之家年收入不超过876万日元。

(五)瑞士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瑞士的养老保险由“三个支柱”构成,包括强制性的基本养老保险、补充性的职业养老保险和个人自愿的商业养老保险。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用于保障基本生活水平,由政府强制执行。其范围为:保险对象为所有在瑞士定居或从事有薪工作的人,以及在瑞士联邦驻外机构工作的瑞士公民。养老金的标准根据工资和物价的变化每两年调整一次。其资金筹集方式为“现收现付制”:基金80%来源于雇主和雇员的缴费。一般缴费率为工资收入的8.4%,其中雇主和雇员各负担

4.2%。对于自雇者,缴费率为7.8%。非工资收入者根据其资产缴费,每人每月缴费从324-8400瑞士法郎不等。除雇主和雇员的缴费外,基金年支出的52.76%来源于联邦及州政府,其中16.36%来自联邦政府,36.4%来自州政府。基金由联邦政府管理。另外,联邦财政部还为所有联邦雇员缴费。

第二支柱:职业补充养老保险。目的在于保证投保人的生活水平和以往的生活水平相当,也是强制性执行。其范围为:年收入在24120-72360瑞士法郎之间者,必须参加保险。其支

付方式为:男性年满65周岁、女性年满62周岁,即可领取养老金。年领取养老金为其帐户积累的7.2%。目前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养老金合起来的替代率为60%。其资金筹集实行“完全积累制”:基金来源全部为雇主和雇员的缴费。其管理由分散的保险基金会管理基金并负责基金的运作,联邦社会保险局负责监督。

第三支柱:各种形式的个人储蓄和商业保险。作为对第一和第二支柱的补充,以满足个人的特殊需要,特别适应于不工作和中高收入者。第三支柱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雇员的最高免税额为5789瑞士法郎,自雇者最高为28944瑞士法郎。由各私人保险公司管理,受联邦私营保险业监督局监督。

(六)北欧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瑞典、丹麦和挪威等北欧国家是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国家,北欧国家的社会保障原则是“社会保险,人人受益”。在瑞典,养老退休金包括基本年金和附加年金,约为退休前工资的70%。1976年前社会福利和保险的经费主要来自各级政府,1976年后,虽然政府补助部分大为减少,但法律规定由雇主代雇员交纳全员保险金和保险费中的40%,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分别占24%和28%,基金利润占8%。在北欧国家“人们在国营里出生,然后进国营的幼儿园,由国家资助上大学,如果失业,可参加国家安排的培训班,最后在国家的养老院安度晚年”。这就是典型意义上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

二、国外养老保险政策与管理方式的比较分析

(一)国外养老保险政策分析

由于各国政治、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各国政府所奉行的社会保障政策也是不同的,其中的养老保险政策自然就存在着差异。

(1)北欧国家把为每个社会成员谋福利看作是社会集体的责任。由于北欧各国强调以公民平等为基础,养老保险计划设立的出发点是平等地给居民分配福利。所以,在社会福利分配中,政府的作用大于市场的作用,政府通过对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普遍化、法律化,实际上包揽了全体公民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福利。因此,这种福利制度已经变成北欧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而不是某种边际性或补助性的政策。然而,这种福利制度一方面在给社会带来稳定的前提下,另一方面,它已经成为国家的沉重包袱,一旦经济发展放慢,财政危机就显得十分突出。(2)美国政府注重自由竞争,对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更注重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美国人心目中,过多的社会福利会鼓励懒惰。因此,其社会保险业落后于西欧和北欧国家,分配领域中的贫富悬殊问题长期存在。即使是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美国政府主要还是将费用承担责任置于雇主和雇员身上。

(3)日本政府虽然基于东亚文化传统,比较注重发展“单位”福利事业,但与欧美国家相比,其在养老保险方面仍然落后于欧美国家。

(4)德国和英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介于北欧体系和美国体系之间,尤其是德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反应灵敏,总是处于变革之中。

总的来说,西方养老保险是一个三位一体的体系,即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各国通行的做法是,社会保障开支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双方根据政府规定和法律,按在职时工资的一定比例,向国家社会保险机构交纳保险税,以作投保;社会保障开支的一部分,特别是支出大于收入的部分,由政府从国家税收中给予弥补。因此,西方国家养老保险的实质是,投保中的个人义务大一些,要享受社会保障收益,就必须依法投保(或交纳保险税)。同时,西方国家在制订其养老保险的政策时,其依据或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如北欧国家强调以公民权平等为基础;而英国则强调养老保险的出发点是保障居民有一个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条件;德国和日本则强调受益人为社会贡献的大小,将福利与个人的贡献挂钩;而美国则属于混合型。

(二)养老保险的管理方式分析

西方国家养老保险管理方式的共同点是:养老保险开支分别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而不是单纯由中央政府一个层次管理,因此,在管理的负担和风险上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英国的社会福利和保障由健康与社会保障部负责,该部又由六个重要机构组成;美国的社会福利事业总体上由政府主办,但具体项目主要是由各州、地方和基层机构管理,一来可以减少经费发放中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有利于节约开支,提高工作效率;二来可以减少联邦政府在福利事业中的巨大开支。日本的养老保险管理有三个层次:政府集中管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检查,专业机构负责管理日常具体业务工作,社会团体协助办理养老保险的有关事务工作。具体分工为:属于法定强制实行的养老保险,由政府负责管理;属于强制性的企业年金补充保险,由企业自行管理或委托信托银行、人寿保险公司办理;属于自愿性的个人年金储备保险,一般由人寿保险公司办理。德国的养老保险管理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由德国联邦劳动和社会秩序部负责,下设社会养老保险专家咨询委员会,每年提交书面报告,预测今后15年法定养老保险的收支发展状况,并就保险费率、养老金和政府补贴的调整提出建议;微观层面由各州的各行业组织的联合养老保险机构实行自治管理,是德国养老保险管理的主干。

三、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由于养老保险是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分别制订了适合本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笔者认为,从上述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养老保险理念是构建一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宗旨

西方国家在构建养老保险制度时,各国的依据或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如北欧国家强调以公民权平等为基础;而英国则强调养老保险的出发点是保障居民有一个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条件;德国和日本则强调受益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将福利与个人的贡献挂钩;而美国则属于混合型。因此,这种依据或出发点就是一种养老保险理念,它是构建一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宗旨。笔者认为,我国在构建自己养老保险制度时可以借鉴德国和日本的做法,应将受益人的福利与个人的贡献挂钩。

(二)构建适应本国国情的养老保险体系是一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关键

各国政府根据不同职业或不同阶层的劳动者设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公务员养老保险、农民养老保险、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其他职业者养老保险等具体项目,虽然各国政府不一定一次性地构建上述所有的养老保险,但在构建过程中,先后不同程度地构建了适应本国国情的完整的养老保险体系。因此,我们认为,不管各国政府构建养老保险制度的宗旨如何,但构建适应本国国情的养老保险体系则是一国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关键。

(三)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选择是一国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核心

从上述各国政府的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不同的国家筹集养老保险资金的渠道各有千秋,但不外乎有社会保险税、单位交费、个人交费、政府补贴等形式。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确立适合本国的养老保险需要的筹资模式,这种筹资模式是否能够体现公平与效率的标准,是各国政府在构建本国养老保险制度过程中所追求的一种目标。笔者认为,这也正是我们从别国做法中需要借鉴的内容之一,因为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选择往往是一国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核心,养老保险筹资模式选择错误将会导致受益人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如现收现付模式)、或者会导致代际间不公平(如社会保险税率过高)、或者会导致政府负担过重(如财政补贴过大),等等问题。

(四)养老保险管理方式是一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现手段和保障

养老保险管理方式的选择包括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方面,即政府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养老保险。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各国的做法不太相同,北欧国家政府介入的比例很高,但长期积累下来容易导致政府包袱沉重;美国注重引入市场机制,政府介入的程度较低,但容易导致养老保险供给不足;日本和德国注重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强调政府介入养老保险的责任同时,注意引入市场机制,可以说,两国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较北欧国家和美国做得好。另一层含义是指各级政府在介入养老保险时如何明确各自的责任范围。欧美国家大都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范围,尤其是日本政府的三层次管理方式,各级机构的责任非常明确,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国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手段――养老保险管理方式的恰当选择与运用,是一国养老保险制度实现的保障。欧美国家的做法,尤其是日本政府的做法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参考文献

[1]廖理、赵锋。美国社会养老保险改革评述。经济学动态,2014(12)。

[2]刘明慧、陈军晖。社会保障理论与改革探索。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3]徐瑞娥。十一国养老保险制度介绍。中国财经网,2014-3-21.

第四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

五险一金”讲的是5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3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五险一金的作用:对职工而言社会保险现在通?"??是"五险一金",具体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一金即: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具体单位和个人承担的比例是各承担50%,那是按照个人全年平均工资计算的.国家规定的是:住房公积金不低于工资的10%,效益好的单位可以高些,职工和单位各承担50%.公积金:?"?个?"?或购房时使用的信用贷款,如个人已有住房,房产证件的名字也是个人的话,那么可以申请办理按月支取个人公积金。"五险"方面,按照职工工资,单位和个人的承担比例一般是:养老保险单位承担20%,个人承担8%;医疗保险单位承担6%,个人2%;失业保险单位承担2%,个人1%;生育保险1%全由单位承担;工伤保险0.8%也是全由单位承担,职工个人不承担生育和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缴够一定年限后可以在退休(男60,女50,女干部55,特殊工种可提早办理退休)时按月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可领至参保人死亡。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农民工不缴个人负担部分。社保规定缴费满一年以上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救助金,一般至少可以领取三个月失业金。在领救助金期限内,若个人养老保险账户有变动,则失业保险立即停止发放。医疗保险:一般比例

为单位10%,另加大额医疗5元/月;个人2%,按医疗???规定缴够一定时限,便可以报销个人的门诊费用及住院,以及大额医疗部分。目前大部分地区规定缴够25年方可以享受退休医疗保障。工伤保险:在工作的过程中或者上下班的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的费用报销。生育保险:比例为0.8%或3%,全为单位负担。缴费满一年以上的在职职工方可享受。男可以报销节育手术的费用或输精管复通手术的费用,女可以报销怀孕期间的检查费用以及生育时的手术费用和支付哺乳期的补

第五篇: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新疆财经》2014年第"p>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汪美荣(厦门大学财金系)

内容提要: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是:个人账户"空壳化";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巨大;养老保险基金贬值严重.改革对策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分开管理;发展私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个人账户;取消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范围限制,对其开放资本市场;制定严格的监管体系管理私人养老保险基金公司.

关键词:养老保险金社会统筹个人账户隐性债务监管

.

养老保险制度是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30年代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及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重建经济,保证人民的生活稳定,西方各国纷纷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养老保险制度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5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随着gg开放和经济发展,促使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历了几次重整,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它属于半基金制.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中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1984年我国退休金统筹在全国城??范围内普遍展开,1986年劳动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实行完全基金制,1995年提出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改革模式,199r7年国务院明确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一方案,统一了个人缴费比例,统一"人账户规模,统一了养老金发放标准.预计到2014?"国老龄人口比"

21.9%,2014年为26.1%(删b锄k,199r7).为防范人口

老龄化高峰时的养老金支付危机及实现从现收现付制向

完?"??的养老金制度平稳过渡,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实行半基金制,而改革前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现收现付的财务机制.但半基金制即统账结合制度在我国运行中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1.个人账户"空壳化""?统筹基金的基本功能是进行收入再分配,而个人账户基金的基本功能是储蓄.从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在实际运行中的结果来看,由于体制转轨期间,既要为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缴费,又要为个人账户缴费,存在着"双

重负担",其结果是要么企业缴费率大幅度上升,要么用个人账户的资金为已退休人员54

万方数据

权益.此外,我国还存在严重的养老金拖欠问题,有关统计结果表明,至1998年5月底,全国共拖欠养老金87亿元人民币,涉及离退休人员283万余人.3.投资管理效率低下,养老基金贬值严重.社会统筹基金的基本功能是进行收入再分配,因而其方式是现收现付制,其投资的首要原则是流动性,即满足支付需要.而个人账户基金的基本功能是储蓄,因而筹资方式是完全基金制,在个人账户到期前基金应通过积累不断扩大规模,其管理的重点是保证较高的投资收益率,抵御通货膨胀风险,实现保值增值.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曾规定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行政管理职能与基金收缴营运职能相分离,但实际运行中交叉管理.两种资金统一管理的结果是忽视了个???账户资金保值增值的要求,从而造成养老保险基金贬值.同时,公共管理机构由于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在现收现付制下管理养老金,执行简单的收付结算职能已勉为其难,弊端诸多,更不用说管理统账结合下的养老基金执行投资职能了.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只允许投资于国债和存款,在我国连续8次降低存款利率的情况下,盈利空间有限,这使得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远低于资本市场回报率,且只限于投资国债与存款,难以抵御通货膨胀风险,资本易遭受侵蚀.在银行仍为国有情况下,国家限制投资范围即等于限定投资收益,为国有银行获取巨额的廉价资金铺平了道路,这其实是对养老保险基金的一种隐性税收.总之,养老基金投资国债和存款并不能达到保值增值目的.二,我国养老保险制?"?"?策1"?统筹与个人账户资?"??管理.由前面的分?"??,个"?"??蓄?"??要实行市场化经营,由私营养老保险基金公司管理,其管理绩效已被许多国家证明优于公共管理机制.而社会统筹部分可继续由公共管理机构运营,即实行"老人","中人"的养老金与"新?";的?"?"?脱?"t;老人","中人"的养老金负担问题应由政府来解决,不能因为政府没有社会保障预算而取消该负担.在目前的统账结合模式中,政府并未承担任何转轨成本,而新旧制度转轨成本理应也只能由政府来负担,特别在中国的国情中,"老人","中人"的贡献都体现在庞大的国有资产上.现时段老人的福利可能会遭受一些损失,但中青年以及更后面的子孙不会遭受福利损失.我国虽名为半基金制,但实为现收现付制.一个完全?"??制的养老金计划无论是对代际的再分配"对代内来说,都不具备再分配的功能.但一个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制度则不管是对代际还是对代内来说都具有再???配的功能,它始终不会是再分配中性的.我国的统账结合模式就体现了收入再分配的非中性特征,使"新人"承担了几乎全部转轨成本,损害了"新人"的福利.在目前我国个人账户"空壳化"严重的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防止这种情况的继续恶化.实行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分离,由社会统筹分担一

部分隐?"?,而政府负担一部分,则转轨成本的分摊不会拖延好几代,最终可平稳过渡到完全基金制.智利隐性债务偿还安排估科鼍要30多年时间完成,我国也应确定一个期限.政府负担部分的资金来源可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国有资产变现,收取土地地租等,也可利用可能实施的"国有股减持"的好时机填充养老保险债务.而且分开管理可提高经营效率,减少腐败,促进经济增长.这就需鼓励发展私人养老保险基金公司,给予其合法地位经营个人账户.

总之,分开管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能分离统账结合模式的再分配功能与储蓄功能,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又有利于提高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营运效率,且为最终过渡到完全基金制扫清障碍.2.允许设立私营养老保险基金公司,对其放开资本市场,使养老保险基金实现多元化投资.欧美及东欧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表明,由私人经营养老保险基金能达到理想效果,这也是完全基金制下资本的保值增值所要求的.作为一项长期资金计划,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需达到财务收支平衡,这需要良好的管理技术及投资技术,而私人养老保险基金公司在利

益的驱动下,用激励去管理好养老保险基金.当然,资金保值增值需要一定的市场条件,如较发达的资本市场,众多的金融工具及健全的法律法规等.但私人养老保险基金公司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互动的,在我国目前需要稳定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情??下,私人养老保险基金公司作为长期投资者能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改进资本市场运行机制,改善资本市场结构.因此,需要对私人养老保险公司放开资本市场,这既能满足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需求,又能活跃资本市场.只投资国债与存款已使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低下,这只是使国家无偿获得一部分隐性税收.名义上国债与存款投资能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但实际上受通货膨胀影响,养老保险基金实际安全性低下.由于我国银行存款利率长期略低于当年通货膨胀率,且银行存款以单利计息,通货膨胀以复利计算,加速了通货膨胀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贬值影响,削弱了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实行多样化投资使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还可减轻社会保障的负担.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与资本市场回报相比,过低的社会保障回报,使得目前一对中等收入的夫妇在他们的

一生中实际损失了大约100万美元(fe咖等人,1995).

引起的.让私人经营养老保险基金还可增强公众责任感,

而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贬值的部分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资收益率过低,这又是由于管理效率低下,投资范围受限制行使外部监督职能,个人拥有自己的养老金账户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参与管理自己的养老金.3.对私人养老保险基金公司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更关系到一国的政治稳定.因此,在养老基金公司投资管理过程

55

万方数据

中,在注重流动性,收益性的情况下更应注意安全性.正因为养老保险基金公司地位特殊,对其监督管理也就要格外谨慎,形成一套有效的进入退出的约束机制是必须的.政府应对养老保险基金公司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严格监管.一般各国都是通过规定养老保险基金公司的投资范围,风险种类,投资上限限制,保证最低收益,最低资本要求,收益波动准备金和现金准备金,以及政府财政承诺承担最后风险等对养老保险基金公司进行全程监管.(1)投资范围:养老金可投资于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存款,生产性投资基金,可进行抵押贷款,投资不动产等.下面是智利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组合结构.

表1智利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组合结构

表2国

最低资本(美元)

资料来源:qileis一,1998,转自<养老金体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6)收益波动准备金和现金准备金:养老保险基金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在低于最低收益标准时,可用收益波动准备金和现金准备金予以弥补.若收益波动准备金和现金准备金不足以使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达到最低收益率,可令养老保险基金公司破产退出市场.(7)政府财政承诺承担最后风险:当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经营失败破产时,政府承诺担保投保者的100%最低养老金的部分,对于高于最低养老的部分则担保75%,使投保者也承担部分风险,激励其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监督.

三,结语

年份政府债券熊抵押债券股票银行存款

资料来源:<国外社会保障与财政管理》,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1999.

(2)风险分类:对资本市场债券及股票进行风险评级,规定只有某一级别以上的债券及股票养老保险基金公司才可进行投资.(3)投资上限限制:即对某一投资工具规定最高投资比例或

对某一类型工具规定最高投资上限等.(4)保证最低收益:法定最低投资回报率是一个随机的投资回报率,其计算公式为:a>miii[b_2%,(1/2)b]其中,a表示某个养老基金过去12个月的平均实际回报率,b表示所有养老基金过去12个月的平均实际回报率.智利规定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不得低于过去12个月全部养老金平均实际收益率2个百分

希望你能阅读以下以下相关范文:

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查

养老保险制度1

瑞典的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论文】

养老保险制度

篇4:《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学习心得

第一篇: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学习心得

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

处理办法学习心得

近日,在我行开展了《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和“基础管理提升年”学习活动,通过自学和集中学习,使我进一步提高了对授权、人事、信贷、风险、会计出纳、重要空白凭证、计算机、印证、安保等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使我对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意识得到加强,并时刻告诫自己严格遵守,达到了开展此次教育活动的预期目的。

我行开展了《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学习活动后,我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搞好本次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有关规定,并做好笔记。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是我们农行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保证,也是防止各类案件和违规问题发生的基本前提。加强《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学习,是贯彻执行上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我们每位员工的责任。

中国农业银行的规章制度还是比较全面的,它具体规定职员的操作规范及行为守则,在今天日益激烈的同行业竞争中,农行深知只有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市场,所以它要求他的员工每天要有晨会及晚会,加上必要的例会,让员工能够在一起提高业务水平,大家互帮互学,共同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同时他要求员工要礼貌待客,微笑服务,并设立了强大的监控网络,时刻监督自己的员工要遵守农行规定,按章办事。

近年来,我行虽然没有发生大的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但是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员工学习教育不够深入、制度执行不够到位、在各项业务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风险隐患。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很多案件的发生,都是因为在执行制度上不够严格,违反了操作规程,从而酿成了案件的发生。因此,系统地进行学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履行岗位职责。

通过这次《处理办法》学习,对照各项规章制度、规定,查找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方面执行不够细致。在从事工作的每一天,每个环节,我们都必须在业务合规操作的要求下进行,绝不能存在以感情代替制度,以相互信任代替约束监督。更不能为了迁就客户而放弃制度。二是不善于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我们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提高自我风险防范意识,在工作中避免习惯思维,提高我们在工作中的合规意识,杜绝对违规现象视而不见。三是对有些规章制度的理解不够透彻。

针对本人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如下改进措施:一是加强有关业务的学习、特别是规章制度的学习,熟悉和掌握规章制度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分析能力。二是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三是要加大对基层人员监督力度,将各项制度落实到业务活动中去。四是强化责任意识,要求自己爱岗敬业,认真严肃对待自己的职业。

我们工作在银行业的第一线,我们的舞台是紧张且忙碌的,严谨且充实的,风险与机遇同时存在。在这里,我们可以“八仙过海”,但必须坚定不移的遵守舞台规则,那就是合规。合规是我们的工作准则,也是保护我们自身的“避风港”。强调

人人合规,让合规理念和意识在我们头脑中扎根、成长,并由此渗入到经营的各个流程,各个环节。合规的基础在于对各种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如我们不知制度,不懂法律,“合规”无疑是空中楼阁,镜中水月。我们要忠于自己的事业,勤奋工作,深思慎行,将责任心融化于血液,体现于行动,伴随于身边,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做一名合格的农行人。

第二篇: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学习心得

<<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学习心得近期我行组织了学习<<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在此活动中,我认真学习和体会,认真掌握每一个章节,现将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中国农业银行的规章制度还是比较全面的,它具体规定职员的操作规范及行为守则,在今天日益激烈的同行业竞争中,农行深知只有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市场,所以它要求他的员工每天要有晨会及晚会,加上必要的例会,让员工能够在一起提高业务水平,大家互帮互学,共同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同时他要求员工要礼貌待客,微笑服务,并设立了强大的监控网络,时刻监督自己的员工要遵守农行规定,按章办事。

其次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的是现代银行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现代银行已不仅仅局限于储蓄及放贷,恰恰相反,现代银行的服务触角触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交保险,充话费,交罚单,买基金,炒股票,外汇,理财。。。。。。夸大一点就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银行办不到的”。由于市场过于激烈,各大银行纷纷降低贷款门槛,为了在市场中求生存,农行加大了对当地企业的扶持力度,规定了对企业的合理信贷以及个人客户的质押贷款要随到随办,尽量简化手续,充分扶持,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在此服务基础上,我们开展业务必须合法合规。

第三篇:《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学习心得

学习《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

处理办法》心得体会

建昌农行――韩维伦

近期,建昌农行开展了《中国农业银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办法》的学习活动,本人积极认真参加了县行组织的学习活动,同时还按照上级行要求,利用业余时间重点自学和抄写了《处理办法》。下面根据学习情况,结合个人实际谈一点体会。

一、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遵规守纪的自觉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体制交替、机制的不健全,客观上给金融职务犯罪带来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导致金融业贪污、挪用、受贿、诈骗等职务犯罪和大案要案时有发生,严重危及金融和经济的安全。尤其在当前全省农行案件防范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由于我们平时疏于学习,对规章制度学习不深,理解不够全面与己关系不大的可学可不学,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久而久之,就会萌生一些自由散漫的思想,造成违规违纪的现象发生,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通过这次规章制度学习教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熟悉规章制度对各岗位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当前金融系统发生的许多案件除故意犯罪因素外,大多数都是因个别员工法律和规章制度意识不强,违规操作而造

成的,不但给国家造成了损失,而且也毁了自己的人生和前程。例如,不认真学习《合同法》和农业银行《信贷新规则》,信贷岗位的员工,就不能熟练掌握信贷各环节上的操作规程,就有可能在调查、审查、贷后管理等工作各环节出现偏差,而带来信贷风险的发生。因此,掌握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学好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了学习方法。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一时半会就可学成或学好记牢的,关键要靠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要养成长期学习的习惯,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有不怕吃苦的毅力,只有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去学习,并自觉做一名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合格员工。学习法律法规,我认为没有捷径可走,要在短期尽快熟悉浩如烟海的法规体系知识,确有难度,而且做为上班的员工,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同样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也应有规律可循。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法律法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刻也不能离开,我们就要重点地去学,下功夫去理解和记忆,以便在工作中能够熟练地运用。如国家法典中的《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诉讼法》、《会计法》、《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内部颁布的《员工违规处罚条例》《信贷新规则》等这些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就要重点去把握、去理解。对于那些虽然重要,但与我们关系不大的可以不去学习或者一知半解,稍懂大意就可以了。如《国际法》、

《国际私法》、《证据法》、《航空器管理法》等等这些我们平时不用或很少接触的可以绕过不学。

在学习方法上,要联系岗位重点学习,并做到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学法与守法相结合。另外,在学习教育上应突出教育的普遍性,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注重教育的针对性,抓好结合点,把思想道德教育、普法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和学先进、学英模活动结合起来。使每一名员工都能够学法、知法、懂法,依法办事。与此同时,要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分析和评价犯罪成本,运用反面的教训警醒人,不断提高金融从业人员按照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加深理解,并能在工作中自觉做到不违章、不违纪。

三、通过学习要强化制约、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当前,金融业电子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同时个别犯罪分子利用我行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进行金融科技犯罪。因此,通过近一个时期的学习,联系全行实际,结合自身的业务,加强营销队伍风险意识,防范突发案件意义非凡。深刻领会、弄通业务知识,正确指导一线营销人员,做到合规经营。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进一步提高了对农行各岗位违规行为的认识,也加强了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认识,并时刻告诫自己要严格遵守。同时,我还认识到,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是我们农业银行健康快速发展的保证,也是防止各类案件和违规问题发生的前提。加强《处

理办法》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贯彻执行上级行的工作任务,也是我们每位员工的责任。让我们做到人人讲合规、时时唱合规。

篇5:学习型班组建设制度

第一篇:班组创新――建设学习型班组

建设学习型班组――dcs

摘要:班组是企业的基础细胞,建设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将企业的每个细胞激活,从而令企业更具生机、活力、创造力、竞争力。在如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组织越来越受到现代班组的认同与注重,当然这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究竟应该如何建设学习型班组?这是一个大家都急于探讨的问题。

我们知道,“学习型班组”的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用一种固定模式来建设学习型班组,显然有违初衷,且容易建设成一个形而上的班组。

因此,建设“学习型班组”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第一、以更新观念为先导。

保证观念创新是建设“学习型班组”的前提与灵魂,更是“学习型班组”创建最重要的部分。

要推进“学习型班组”建设工作,首先就要破除原有的传统旧观念,真正树立与学习型班组建设相适应的新理念。

在更新班组观念的过程中,班组管理者应该着重引导班组成员树立以下新理念:

明晰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理念。

任何一个企业班组,要想适应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环境的变化,就必须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是构建终身学习的一种形式,二者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班组成员接受终身教育的过程也是其终身学习的过程。

贯彻“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本站向你推荐)化”的理念。

所谓“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指的就是将学习引入工作,实现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学习型班组的本质特征。而且,将学习融入班组运行的各个阶段,学习也必将成为班组创新发展以及开创各项工作与新局面的动力。

灌输“学习就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理念。

班组管理者应该让每一位班组成员都明白,学习不只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班组工作,更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为自己今后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打基础。

树立不断创新的理念。

真正的学习型班组,应该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班组。如今,学习的意义,已经不再是单纯为了获取某项知识或掌握某项技能,通过学习重新进行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创新才是其真谛。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重新认识世界与自身生存关系的过程,是一个扩展创造性能量的过程。班组成员通过学习,主动地提高自身内在素质,并将学习效果转化成创造性的行为,实现学习力与创新力的不断提高。而班组也通过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带动班组的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生产创新以及市场创新。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班组成员观念的更新工作不能依靠行政命令来强制推行,而应该通过宣传让员工意识到,只有不断超越自己、超越组织,自身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实现自身生命的意义。只有对这种观念进行不断强化,才能令员工的工作更主动、更有责任感、学习更快、贡献更大。

第二、构建班组终身教育体系。

我们知道,创建“学习型班组”要提倡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指的就是对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与整合,而不是指简单的学校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的累积。

因此,全力构建班组全员化、开放式、多层次的终身教育体系是“学习型班组”创建工作的核心内容。

那么,如何构建班组终身教育体系?

充分挖掘、整合以及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大力实施教育社会化,拓宽班组成员学习环境,延长班组成员受教育阶段。

例如,加强对员工职业训练以及岗位培训工作,认真落实“先培训,后上岗”的方针,并鼓励员工参加各类学习以及培训活动,不断自行扩充知识面。教育培训的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培训设施建设、加强对员工培训以及进修等方面的资金投人。

此外,班组管理也应引进学习机制,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员工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员工教育培训、激励约束等机制。如,广泛开展员工业务技能比赛、岗位练兵等各种岗位学习活动,努力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才能有效地推动班组的创新发展。第三、将班组的每个细胞激活。

创建学习型班组的关键就是让班组的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只有将班组的每一个细胞都打造成为学习型单元,学习型班组才会拥有坚实的基础。

激活班组细胞的实际操作,必须紧密结合班组工作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创建标准,并提出具体要求,才能不断提高创建水平。此外,创建学习型班组的工作人员应该形成学习型团队,通过专业培训、集中学习,提高对“学习型班组”创建工作的认识,从自身做起,成为学习型班组中的一员。

第四、坚持四项“自律”。

要创建“学习型班组”,必须坚持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自主管理。

需要强调的是,创建“学习型班组”并不是仅仅遵循这些就能确保万无一失,每个班组情况不同,也许还会有很多繁琐而艰巨的任务要去做。

这是因为,学习型班组要求的管理层次较之传统班组管理层次要少得多,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班组。因而对于那些不属于权利层次、决策层次或监督层次,而只相当于信息中转站的层次,是可以进行削减的。

创建学习型班组是必然之势,所有的企业班组都应该在原有的条件下,积极地向外界学习,组建知识联盟,才能始终站在知识经济的前端,从而把握市场竞争的脉搏,不断发展壮大。

第二篇:学习型班组建设

创建先进型学习型班组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创建学习型班组是使职工和班组共同进步、成长、发展,不断创造成功的持续之路。我们内科病房护理组在创建巾帼文明岗过程中要通过创造性学习、终身学习、全员全过程学习、向失败学习、团体学习等手段,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建立支持学习、激励创造的工作机制、模式、流程和方法,将学习要素系统化并有机地融入对日常工作的组织,使学习和工作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我班组在原有创建学习型班组的基础上,将创建巾帼文明岗内容融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建先进型学习班组:

1.班组重视学习,倡导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经常性组织学习理论和业务技术知识,学习氛围浓厚。

2.充分肯定和尊重职工的学习热情、学习成果和劳动创造,形成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促进学习的局面。

3.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经常性提合理化建议,使班组创新创效的实践能力突出。

4.组织进行班组岗位培训,积极开展“以师带徒”活动。

5.认真组织班组成员参加各种业务技术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借助创建巾帼文明岗的动力,使学习型班组建设水平持续上升,使我们的班组发展更好、更快、更强。

第三篇:建设学习型班组文化

建设学习型班组文化

建设学习型班组文化,班组是否有凝聚力很关键。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就要具备组织学习的办法,拥有吸引组员参与的手段。班组有凝聚力,才会有共同的目标;班组长有好的办法,才能带领组员朝着制定的目标去努力;而只有班组全体员工不断地努力,才能成功建设学习型班组文化。

但是,在建设学习型班组文化活动中,班组长应该如何做才能当好班组学习的带头人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

建设学习型班组文化的实践当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作为指导。作为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适用于各种组织,其强调的是提高群体智慧,增强组织的学习力,让员工通过学习达到自我超越与不断创新,从而实现企业财富速增、服务超值的目标。

要建设学习型班组文化,班组长就要首先认真学习学习型组织理论,充分领会其真谛,才能掌握其要领。只有班组长充分掌握了学习型组织理论要领,才能在领导学习型班组文化建设的活动过程中不走或少走岔路,少遭挫折。

2.坚持理论结合实际

理论源于实践,自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众所周知,任何一家企业都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哪怕是处于同一行业的企业,他们的情况也定各有差异。

同理,班组也是一样。因此,在建设学习型班组文化的过程中,班组长既要努力运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工作,更要尽量避免生搬硬套、脱离实际,要重在实效,灵活地、创造性地学习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

3.坚持有序推进

学习型班组的文化建设工作,并非一项突击性的工作,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有条件的班组可以先搞达标创建活动,在达到标准后,冠以“学习型班组”称号;条件不具备的,可以先在营造班组学习氛围、培育团队精神、普及终身学习理念等方面下功夫,随后再做好引导工作,逐步让班组迈入“学习型班组”达标行列。

具体来讲,建设学习型班组文化,坚持有序推进,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提升班组成员的学习理念。

要建设学习型班组文化,班组长首先要深化班组成员对学习的理解,提高班组成员对学习的认识,鼓励班组成员的学习行为,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班组长需要明白这一点,学习型组织强调的学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学知识,其所强调的“学习”是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与全过程学习;强调“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第二、建立共同愿景。

班组共同愿景不仅能激发出班组成员的极大勇气,孕育班组的无限创造力,更能形成强大的驱动力,其包含班组目标、价值观以及使命感三个要素。

建立班组共同愿景首先就要打好班组成员的价值认同与共同发展这两个重要基础。试想,一个缺少目标、价值观以及使命感的班组,其能成大器吗?

愿景分为企业愿景、班组愿景和个人愿景。班组的共同愿景必须建立在个人愿景的基础之上,个人愿景应受企业愿景的指导。

班组共同愿景的建立需要班组成员对愿景有共同的承诺,而不能只是从上而下的命令。班组建立共同愿景,应该在企业愿景的指导下,结合班组实际,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认识,修正整合班组成员个人愿景。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班组共同愿景的建立过程分为提出发布、宣传沟通、反馈咨商、推进实施等几个阶段,因为只有这样建立起来的班组共同愿景才能更符合实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当班组建立起了既符合实际又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共同愿景,要实现这个共同愿景,就需要再对照现状,找出差距,从而促使班组成员共同努力奋斗,不断缩小和消除这些差距。在这个过程中,班组必然会遇到需要学习的知识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也为解决学习型班组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学习哪些知识解决哪些问题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第三、制定建设规划。

学习型班组文化的建设活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其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循序渐进的过程。

建设学习型班组文化要保持创建的正确方向,不断向更高层面提升,就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提高,在系统的修炼中循序渐进。而要保证建设活动有序进行,班组长就必须在建立班组共同愿景的前提下,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与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相协调的班组文化建设规划。如果企业尚未制订学习型文化建设规划,班组长则应先取得上级认可,以便使日后的学习型班组文化建设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上级的支持关心。最后,再依据规划制订详细的分阶段实施建设计划。

需要提出的是,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切实做到用规划来指导和鞭策文化建设活动的稳步推进。

第四、把握建设试点。

要争取学习型班组文化建设活动在较短的时间取得明显的效果,增强整体推进文化建设活动的信心,班组长可以根据某些单位的经验,在学习型班组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加强指导、充分发挥骨干和典型的作用,选好试点单位,采取先抓试点、获得经验、稳步推行的方法。此外,学习型班组文化的建设必须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当前的班组实际,坚持稳健推进的原则,力求不断创新文化建设载体,提升建设水平,克服搞“一阵风”、赶时髦、图形式的不良作风。

第五、发挥典型的作用。

我们公认,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因此,建设学习型班组文化时,要注意培养、善于发现和树立学习型班组文化建设的典型,将他们的经验进行总结与推广,以助于更有效地将班组学习力转化为创新力,推进基层班组向学习型班组迈进。

第六、制定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要成功建设学习型班组文化,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来对创建工作进行一系列的跟踪服务与引导工作。

虽然激励与约束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它们对于学习型班组文化的建设工作来说是缺一不可的。要保证班组成员积极参与班组学习活动、促使学习型班组文化建设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并取得较好效果,班组长就应该针对不同班组的实际,采取不同的、适度的机制性激励和约束措施,达到个人行为以及班组行为的规范。

第七、制定评估标准。

制定评估标准,是正确明晰判断学习型班组文化建设工作整体进展情况的根据。毫无疑问,要正确评估,就必须有一个评估标准。

但是学习型班组文化建设的评估标准,目前社会上还未见有统一的模式,可研究认为,其就总体情况而言,至少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包含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全过程学习的理念。

制定促进班组成员学习的激励保障机制。

拥有宽松的工作环境,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学习的氛围。

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大部分班组成员在思想素养、业务素质、技能水平、工作业绩等方面获得明显进步。班组在业务管理以及整体业绩规模不断取得创新成果。

只有制定了评估标准,才能对“学习型班组”文化的建设工作实行定期考核与评价,从而激励和鞭策基层班组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建设工作。

当然,由于班组类型不尽相同,班组业务范围以及工作职责等也不会一样,所以班组文化建设评估标准的文化建设标准与具体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只有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评估标准,学习型班组文化的建设工作才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在对学习型班组文化建设工作进行评估时,班组长既要对班组作出实事求是的讲评,肯定其建设成绩,也要指出文化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使班组切实感受到评估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评估结果揭晓后,班组长应对在文化建设工作中作出优异成绩的员工予以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之风。

第八、班组长要充分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习型班组文化的建设工作,能否取得较好的成效,关键在班组长的领导。

作为班组长,首先就要自觉将自己的行动与维护企业大局、维护班组利益联系起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并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积极解决班组成员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努力以自身的领导形象来带动班组的风气好转,发挥一名班组长应有的表率作用。

此外,班组长除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还需在自身综合素质上“长”人一头,所谓“教育者首先受教育,说理者首先明理”。因此,班组长自身也必须注重学习,通过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班组长才能担当起组织以及辅导员工学习的重任,从而潜移默化地带动员工团队学习,共同提高。

总之,学习力是企业发展之源,竞争力是企业制胜之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组织的学习,来源于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进行学习型班组文化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增强企业和员工的学习力,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可以说,建设学习型班组文化不仅是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需要,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四篇:如何建设学习型班组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创新形式、创优学习

――通风区学习型班组建设

班组是煤炭企业最基本的作业单位,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管理组织,班组是煤炭企业管理的最终体现和落脚点。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和工作任务,最终要靠班组完成;各项制度、各项标准,都要靠班组贯彻;各种原始记录、大量数据信息,要靠班组提供;企业的各项管理要靠班组落实;企业的民主管理要靠班组体现,企业的安全生产要靠班组保证。而班组的学习力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发展。因此,创建学习型班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基本要求和有效途径。只有把创建学习型班组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工程来抓,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促使企业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学习型班组建设,通风区始终以安全发展为目标核心,全面推进创建学习型企业、创建安全放心区队工作。注重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将“生命高于一切,一切服从安全”作为各班组核心价值安全理念。通过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创新,推动全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创建学习型班组,首先用先进的安全文化、引导、教育、培养职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

安全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实现安全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安全是职工的最大福利,是企业的最大效益。只有用先进的安全文化去引领人、教育人、培养人,才能不断推进矿井实现安全发展。因此,通风

区把培养本质安全型职工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使安全文化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出独特的引领作用。

一是通过建设学习型班组,积极刷新职工安全文化思想。通过对广大职工持续不断进行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报告会、班前安全提示、入井前安全宣誓、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使广大职工入脑、入心、入耳地从文化理念的角度去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推动了我区安全文化不断向深层次发展。

二是大力推进安全文化由表面形式向思想认识的升华。围绕“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将征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安全警句、格言、行为规范,定期布置在职工早会现场,以创意不同的设计,富有哲理的文字,人文气息浓厚的温馨画面,将企业精神、企业宗旨、安全理念、安全目标以及领导寄语、同志鼓励、亲人嘱托等展示给职工。让每一名职工都能体会到安全和谐的氛围,在矿井工作中的安全责任感。

三用“手指口述”安全确认管理法,培育职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工作技能。实践证明,“手指口述”安全确认管理法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确实是能够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现和整改事故隐患十分有效的手段,通过这一管理法的实行,增强了职工在矿井识别危险源、现场作业和隐患排查的能力。

创建学习型班组,其次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一是通过制定学习规划,实现班组有制度、有措施,年度有计划,月度有安排,

人人有打算,创建有氛围;二是通过业务学习,切实做到岗位操作规程和应知应会学习每日或每周一题、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常年进行;三是通过文化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鼓励继续教育;四是通过反思学习,使班员每天自觉找差距,并把纠正后的喜悦分享给大家;五是通过团队学习,以互帮互学、导师带徒等学习活动为平台,突出效果并实现成果的团队共享。同时学习必须与岗位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煤矿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我们只搞“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的安全教育是不够的,关键是要记住所学的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技能应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在工作现场发挥保证安全作用。

创建学习型班组,要增强自主管理能力。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班组自主管理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积极调动班组成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了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局面。大力开展“人人都是班组长活动”,给每个人一个发展锻炼的平台,加强互相理解、沟通,共同来维护好班集体,为班组成员参与管理创造条件,调动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通过创建学习型班组,让员工树立我学习,所以我快乐的理念,在学习中感到快乐,使员工能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煤炭企业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第五篇:关于建设学习型班组的思考

关于建设学习型班组的思考

在一个企业里班组是最基层的组织,是企业科研生产经营活动最基础的承担者。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目的就是要不断增强班组的学习力,提高职工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增强班组成员自觉学习的意识、整体战斗力和适应能力。使强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力。创建学习型班组是企业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重要的、长期的基础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创建学习型班组的前提

一个企业为了持久生存发展,做大做强,必致力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企业间竞争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认为企业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到技术的竞争,到归结为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折旧速度也越来越快,“一次性学成的时代”已成为永远的过去式,真正实用的人才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完善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技术单一”的个性人才,将越来越难以适应企业的竞争和发展。

企业的竞争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企业团体的学习力。知识的积累是通过书本知识、实践知识、再回到书本汲取更新知识的循环的学习过程,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文化建设来自学习。建立共同愿景,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意识,应成为企业职工的共识。

二、企业重视强化激励是创建学习型班组的动力

企业高层高度重视对创建学习型班组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坚持定期考核、评比、奖惩是创建学习型班组的至关重要的推动力。

为确保创建工作质量,班组创建活动应实行申报验收制,由班组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各单位进行创建申报和成果验收,并制订、落实相关管理、考核办法。

应加强创建活动的过程管理,定期组织检查,对成果显著的应进行表彰和奖励,使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长抓不懈。

三、知识共享比学赶超是创建学习型班组的有效方法

创建学习型班组,应积极组织班组开展“互学”活动。“互学”活动可采取“能者为师”、“师徒结对”、“班组结对”、“人人上讲台,人人当老师”、“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能者为师”是在了解班组成员学习需求基础上在班选出授课人,结合工作的实际进行学习、交流、探讨,这样学习的效果会更好,更符合实际,激发大家主动学习知识欲望,极大提高学习效果。“班组结对”是与兄弟班组开展互学活动,双方定期进行集中活动。通过结对,班组间交流工作经验和管理心得,有时可互派人员到工作现场,互相支援,互相学习。结对活动的开展,能够使班组间实现知识共享,起到同行比较、横向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积极作用,不但能极大活跃班组学习气氛,而且能够激发班组成员学业务、比技能的热情,有效提高班组整体技术水平。

四、优化机制不断创新是创建学习型班组的保障

建立目标学习机制,以创新拉动学习机制,规定创建的内容、标准、目标和实施步骤等,制定活动方案和创建规划,并针对职工队伍不同层次规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工作方法,以确保创建目标的实现。

靠管理机制的创新保证学习机制的创新。一是建立约束机制;二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三是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四是建立典型示范机制,从而带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靠经营机制的创新带动学习机制的创新。注重把经营机制的创新和学习机制的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

五、选好班长提升素质是创建学习型班组的关键

俗话说:班组长是一个兵头将尾的官,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尤其是在创建学习型班组过程中他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选好班组长、加强班组长的素质提升是创建学习型班组的关键。在企业范围内建立班组长学习培训机制,创造横向交流的学习的机会。对班组长自身的综合素质应有一个管理和考核办法,要让班组长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紧迫感和强烈愿望,做到固强补弱,避免因自身某个方面的素质不够等原因而影响到班组的健康发展。要通过各种方法学习、实践,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班组长素质能力,特别要增强他们对班组学习的策划和管理能力,使他们以身作则带头学,营造班组良好学习氛围。

总之,创建学习型班组是一个持久的修炼的过程,应成为企业长期的自觉行为,让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强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使班组员工自觉学习,不断学习,全方位学习,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本网推荐其他文章:

学习型班组建设的实践

学习型班组建设(2)

2014加热学习型班组建设

学习型班组建设材料

我五型班组建设浅谈之学习型班组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