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 - 制度大全
制度大全 导航

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

编辑:制度大全2020-04-03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用小功率电动机。本标准中第4-5,8-912-15,17-20,22-23章亦适用于工业和类似用途小功率电动机。

2引用标准

GB2900.25电工名词术语电机

GB2900.27电工名词术语小功率电动机

GB1971电机线端标志及旋转方向

GB4942.1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GB1497低压电器基本标准

GB5169.4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灼热丝试验方法和导则

GB5169.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用发热器的不良接触试验方法

3定义

3.1本标准的术语应符合GB2900.25和GB2900.27的规定。

3.2除3.1条外,本标准采用的名词术语定义如下:

3.2.1爬电距离creepagedistance

在两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3.2.2电气间隙clearance

在两导电部件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

3.2.3外壳enclosure

易触及的电动机表面,包括电动机的接线盒等部件表面,但不包括不易触及的部件。

3.2.4元件component

本标准中的“元件”是指电动机专用配套件。例如:离心开关、电容器等。

3.2.5绝缘子insulator

用来绝缘并支撑导体的部件。

3.2.6电动机的直径diameterofmotor

指在电动机定子机壳外切圆上测得的直径,但不包括电动机的散热筋、接线盒和焊缝等尺寸。

4标志

4.1每台电动机必须在其明显位置上有牢固地标明电动机的额定数据和其他必要事项的铭牌。铭牌上所标明的项目应符合GB5171的规定。

4.2电动机的元件应标有元件的类型或类别的标志,并应有制造厂名或商标或其他类似标志,以区别于其他元件及其制造厂家。

4.3如果有专供电源中线的接线端,则应标以字母“N”,接地线端应标以符号,这些标志不应放在螺钉、可拆卸的垫圈或用作连接导线的可能拆卸的零部件上。

对于接地软线,必须为绿、黄双色绝缘线,其他导线不得采用此标志。

4.4电动机出线端标志应符合GB1971的规定,刻在出线端或用标号片或管标明,对于有接线板的电动机,其标志应同时刻在接线板上,不得单独悬挂标号片或管。

4.5电动机上的所有标志可采用打印、雕刻、压制或其他等效刻印方法,必须保证清晰、明了、耐用,在电动机整个使用期限内不易磨灭。

是否符合要求,应按如下方法进行试验判定:

首先采用浸有水的湿棉布擦抹标志15s,随后再用浸有汽油的棉布擦抹15s。

电动机的标志应在经过上述试验和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试验之后,仍保持清晰、易辨、不能轻易除去,铭牌不应易于移动和有可能造成脱落的卷边现象。

5外壳防护

5.1电动机应有良好的外壳防护,其外壳防护应按GB492.1的规定分级,并应在产品标标准中明确规定。是否符合要求,应按GB4942.1进行试验检查判定。

6起动

6.1电动机应能在下列电压情况下正常启动,对于带有启动元件的电动机,启动时,其启动元件应工作可靠,无接触抖动。

a.电动机在0.85倍额定电压下启动三次;

b.对于带有启动元件的电动机,还应在1.06倍额定电压下再启动三次。

在进行本项试验时,应根据电动机在实际使用中的启动情况来确定电动机为空载启动或带负载启动,并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

电动机在开始启动时,应为实际冷却状态,在连续启动之间,电动机应达到静止状态再启动。

6.2电动机在按6.1条要求启动时,其过载保护装置不应动作。

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6.1条试验的同时检查判定。

7泄漏电流

7.1电动机必须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在正常工作,其泄电流不应过大。

电动机泄漏电流限值由各类产品标准规定。

7.2电动机在1.06倍的额定电压下运行,运行方式由产品标准规定。

测量线路(见图1所示),即在电流的任一极与易触及到的金属部件之间测量。测量泄漏电流时,对于单相电动机,应将开关K转换至电源的不同极性,对于三相电动机,则应轮流断开a、b、c开关中的一个,闭合另外两个,以测得最大泄漏电流值。

测量时,电动机必须与大地绝缘。

8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

8.1电动机应具有足够的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其要求应符合GB5171的规定。

9湿热试验

9.1电动机应能经受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潮湿条件。

是否符合要求,应按GB5171进行湿热试验判定。

10耐久性

10.1电动机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在正常使用中,不发生有损害电动机的电气或机械事故,绝缘不得损坏,联接件不得由于受热、振动等原因而松动

是否符合要求,应按10.2-40.5条进行试验检查判定。

10.2电动机按表1所示的时间,在额定负载和1.1倍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然后,按表1所示的时间,在额定负载和0.9倍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

对于S1和S6--S8工作制的电动机应连续工作,也可以周期地工作。但每个工作周期的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少于8h,直至累计工作时间符合表1规定的时间。

对于S3--S5工作制的电动机应按铭牌标志或按额定工作定额周期地工作,二者选最不利的情况,直至累计工作时间符合表1规定的时间。

对于S2工作制的电动机应按铭牌标志或按额定工作定额工作,二者选最不利的情况,工作结束停歇数分钟,再继续工作,直至累计工作时间符合表1规定的时间,如果电动机由于周期性地工作温升超过了额定限值,则停歇时间应适当处长,或采用强制冷却,以免电动机过热。

10.3除S2工作制的电动机外,所有其他电动机应在1.1倍额定电压下启动50次;然后,在0.85倍额定电压下再启动50次。

对于短时工作的电动机,只要求在0.85倍额定电压下启动50次。

在进行本项试验时,应根据电动机在实际使用中的启动情况来确定电动机为空载启动或带负载启动,并在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

电动机每次供电启动工作的持续时间至少应等于启动到额定转速所需时间的10倍,但不少于10s。在每次启动结束后,应有一个防止过热的停歇时间,该时间至少要等于供电启动持续工作时间的三倍。

10.4对于带有离心开关或其他自动启动开关的电动机,应在0.9倍额定电压下启动104次,启动时负载情况和运转及停歇时间应符合10.3条规定。

10.5在经过10.2--10.4条规定的试验之后,电动机应能经受第8章规定的测试,但此时绝缘电阻允许降低到规定的值的50%;试验中,电动机的联接件不应松动,也不应有危及安全性能的变形或损坏。

11非正常工作

11.1电动机的设计应尽可能地避免发生由于不正常或误操作而破环或削弱其安全性能。从而引起火灾、触电等事故。

是否符合要求,应按11.2--11.4条进行试验检查判定。

11.2当电动机用于下列场合时,应对电动机进行堵转试验。

a.电动机堵转转矩小于额定转矩;

b.用手起动的电动机;

c.用于远距离控制或自动控制设备中心的电动机;

d.用于无人看管可以连续工作的电动机。

对于电容电动机,除工作时有人看管外,要进行堵转试验,这时将电容器逐个地短路或开路,两者中选最不利的情况进行。

试验应在额定电压和电动机处于实际冷却状态下进行,从电动机通电启动开始计时,按规定的试验工作时间工作。

试验规定的工作时间如下:

a.对用于手持电器、手动开关控制通断电或类似工作状况的电器设备中的电动机,试验工作时间为30s;

b.对用于必须有人操作看管的电器设备中的电动机(电容电动机电容器短路或开路堵转试验除外),试验工作时间为5min;

c.对用于其他场合的电动机,试验工作时间为电动机达到热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

d.如果电动机用于有计时器控制工作时间的电器设备中,则试验工作时间为计时器允许的最长时间,但对于既可以用计时器控制又可以不用计时器控制的电器设备中使用的电动机,应按不用计时器控制时的工作状况所规定的试验工作时间。

电动机在上述规定的试验工作时间结束或在保护器动作瞬间,绕组温度不得超过表2规定限值,在试验期间,不得出现闪络或有熔化的金属。

11.3对于三相电动机,在额定负载和额定电压下,断开一相进行试验。试验工作时间和绕组温度限值应符合11.2条的规定。

11.4电动机在经过11.2和11.3条非正常工作后,当冷却至室温时应能承受第8章规定的介电强度试验,其试验电压为1000V,

12机械强度

12.1电动机应具有足够的机构强度和钢度,以避免由于机械变形引起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减小,零部件松动或位移而造成的着火、触电等安全事故。

12.2对于电动机的外壳。其最小允许厚度规定如下。

12.2.1对于无加固平面部件,规定为:

铸造金属厚度≥3.2mm

可锻铸铁厚度≥2.4mm

压铸金属厚度≥2.0mm

如果其表面为曲面、带筋或采用其他加固方法,或其表面形状确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则其最小允许厚度可减小为:

铸造金属厚度≥2.4mm

可锻铸铁厚度≥1.6mm

压铸金属厚度≥1.2mm

12.2.2对于薄钢板机壳的电动机,其钢板壳体的最小允许厚度规定为:

无涂覆层壳体厚度≥0.70mm

带镀层壳体厚度≥0.75mm

12.2.3对于有色金属壳体的电动机,其壳体最小允许厚度规定为1.0mm。

但对于相对较小面积、弯曲表面和其他方法加强的表面,以及经验证明某种材料确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时,允许其厚度小12.2.2和12.2.3条的规定限值。

12.2.4对于非金属材料壳体的电动机,在结构设计上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并应具有耐热、阻燃和耐腐蚀的能力。

12.3电动机装配应牢固可靠,以防止正常运行的振动下产生有害影响。

对于电动机的旋转部件,应能承受GB5171规定的超速试验,而不产生有松动和有害变形的现象。

12.4如果电动机有用于包容连接电源导线的接线盒,此接线盒应坚实耐用,其安装应牢固,不允许有有害变形和松动。

是否符合要求,应通过检查和进行如下试验判定。

对于机座号H90以上或电动机的直径大于180mm的电动机,当电动机安装在任一预定位置时,接线盒在其水平面上应能承受110kg的静载荷,而不被损坏。

对于机座号H90及以下或电动机的直径180mm及以下的电动机,当电动机安装在任一预定位置时,接线盒在其水平面上所应承受静载荷按水平面上1.42kg/cm2进行计算。这一负荷可以通过直径50mm的金属平面施加,而不被损坏。

若接线盒进行施加负荷试验之后发生偏移或变形,而其盒体与任一接线端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仍符合20章要求,则认为该接线盒合格。

12.5如果电动机上装有用于起吊电动机的吊环或类似起吊装置,以其强度极限为基数,其安全数至少为5。

13结构

13.1对于有接线盒的电动机,其接线盒应安装于在电动机正常使用中便于检查的部位,并应安装牢固,不允许松动。

13.2电动机如果有电容器、开关或类似器件,则应安装牢固,不允许转动,且应便于更换。

13.3当导线穿过电动机壳体开口处时,必须要有下列规定的质地良好的绝缘子或其他等效物固定在开口处,其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毛刺、锐边等物,并应有可靠的固定。

a.陶瓷材料或塑压材料,但不能单独采用木质、非热压虫胶漆或有沥青成分的绝缘子;

b.硫化纸板或经过防潮处理的纤维成型绝缘子,但其厚度不小于1.2mm;

c.经过绝缘处理,其绝缘厚度不小于0.8mmm的金属护环,但要求其绝缘能填满护环与金属之间的空隙;

d.若电动机外壳为本质、瓷质、酚醛塑料或其他非导电材料,则无需绝缘子。

13.4具有换向器或集电环的电动机,其刷握组件应具有这样的结构,当电刷磨损不能再继续工作时,其电刷、弹簧和其他零件应保护如下程度:

a.避免使附近不通电金属零部件带电;

b.避免带电零部件易触及。

13.5电动机应有一定的防潮能力,在电动机绝缘结构中,如漆包线、槽绝缘、绑扎带(绳)、槽楔等均应当有一定的防潮措施,并应有良好的成型和装配,以保证电动机绕组具有可靠的绝缘和机械性能。

13.6对于电容电动机,其电容器不应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相连,如果电容器的外壳是金属的,则应用附加绝缘将电容器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隔开。

13.7电动机的载流零部件应是电的良导体,并应具有抗腐蚀能力。

13.8电动机的非金属功能零部件,例如冷却用风扇等,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抗因电起火和抗热老化变形能力。

14内部布线

14.1电动机的内部布线是指除绕组之外的内部接线,它们必须固定牢固,不允许松散,两条以上同一走向的导线应捆扎在一起;导线不应放置在有锐角和锐边的零部件上,并应有效地防止与活动部件接触。

14.2内部布线必须绝缘良好。

电动机内部布线用引出线必须符合有关引出线标准,其耐热等级应不低于电动机的绝缘等级。

14.3导线联接处应套有符合有关标准的绝缘套管,并有可靠的机械固定,以防止由于电动机在正常运行的振动下产生松动而导致危险事故。

14.4被焊接的接头应给以机械固定,以保证在焊点万一松动时,导线仍保持在接头的应有位置上。

14.5当绝缘导线穿过金属孔时必须有13.3条规定的绝缘子或绝缘套管等物固定的开口处。

15元件

15.1电动机中所使用的元件应符合该元件的有关标准。

电动机用的插头、插座的额定电压不低于电动机的最大工作电压,其额定电流应不小于1.25倍的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但对于连续工作不超过3h的电动机,所选用插头、插座的额定电流值可小于1.25倍,但也不得低于额定电流值。

15.2电动机中的元件应作为电动机的一部分经受本标准规定的试验。

16连接电流和连接元件的软线

16.1连接电源和连接元件的软线必须符合该软线的有关标准,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电动机的最大工作电压,其额定载流量应不低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值。

16.2除非在电动机的最终使用设备中有消除软线上可能受到的拉力的措施,或者用来连接元件的软线不会外露于电动机或最终使用设备,否则应在软线引出处有绝缘保护层和夹紧装置,以消除软线上受到的拉力传递到电动机的内部接线上来。

用来夹紧软线的夹紧装置应选用绝缘材料制成,若采用金属材料,则必须有绝缘内衬。

试验时,将软线在线夹处断开,在软线上挂以表3规定质量的重物,历时1min。电动机应放置在结构上允许的任意位置,以使夹紧装置能受到拉力的作用。

试验后,软线被夹持部位与夹紧装置不得有相对位移的现象。

16.3除非电动机的最终使用设备中有防护措施,否则应有防止软线从电动机的引出线孔口退入电动机内的适当措施,以避免软线的位移导致危险事故发生。

17外接导线的接线端

17.1除了装有连接电源的软线、插头或插座外,对于电动机上装有利用螺钉、螺母或类似装置外接电源导线的接线端子,其夹紧电源导线的螺钉和螺母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它们不应用来固定任何其他零件,但如果在外接电源导线时,电动机的内部导线不会移动,则也可用来夹紧电动机内部导线。

17.2电动机的接线端子应可以连接表4所示的截面的导线。

17.3接线端子应可靠地固定,当夹紧或放松电源导线时,不允许松动,内部导线不应受到应力。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应小于20章的规定限值。

17.4接线端子应设计和放置得当,当夹紧导线时,在金属表面之间应有足够的接触压力,不得损伤导线,导线不会滑脱。

当采用接线端子和用螺钉螺母夹紧电源导线时,接线端子应配有O形联接片或杯型垫图,以保证导线与接线端有可靠的联接。

17.1-17.4条是否满足要求,按如下方法试验检查判定。

试验应按电动机的接线端实际使用状况进行,装上必要的螺钉或螺母等零件和一根17.2条规定的截面积的导线,用表5规定扭矩值的2/3的力夹紧和放松10次,应满足相应的要求,导线不应有明显的压痕。

17.5需攻螺纹以安装接线螺钉的金属材料,其厚度应不小于1.30mm,且应有两个以上的全螺纹。

对于未经挤压的金属材料,如果其厚度小于1.30mm但不小于螺纹的螺距,则允许在螺孔处挤伸使之有不少于两个螺纹。

18接地

18.1除有附加绝缘的电动机、额定电压为42V及以下的电动机或安装在具有附加绝缘的成套装置中的电动机外,其他电动机应具有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的设计应保证与接地导线具有良好的电连接而不损坏导线和端子,对于电动机中绝缘一旦失效有可能带电的可触及金属零部件应与接地装置有永久的、可靠的和良好的电连接。

18.2若电动机采用接线端连接接地导线,则此接线端应符合第17章对接线端的要求。接地接线端子的夹紧装置必须可靠锁紧,以防意外松动,不用工具不能将其松开。

18.3接地接线端子应置于接线端子附近,如有接线盒时,则应置于接线盒内,但要求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被卸除。

18.1-18.3条是否符合要求,应通过检查和按第17章试验判定。

18.4接地导体和接地端子及其夹紧装置必须是具有抗腐蚀能力的电的良导体,若为黑色金属,则应予电镀或用其他等效措施,防止锈蚀。

18.5接地装置必须有4.3条规定的接地标志。

19联接件

19.1电动机中用于电气或其他用途联接的螺钉等联接件应能承受在正常使用中产生的机械应力。

螺钉螺母等零件不应用软的的或易于蠕变的金属制造,例如锌和铝。

19.2可能由使用者拧动的螺钉应有一定的长度,以保证有可靠的连接。

19.3用于不同零件之间机械连接的螺钉,如果该联接件是载流的,由此螺钉应可靠锁定,以防止松动。

用于电气联接件的铆钉,如果这些联接件在正常使用时易受扭力,则应锁定,防止松动。

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手工试验检查判定。

下列情况被认为有良好锁定。

a.装有弹簧垫圈或类似物;

b.对于铆钉为非圆形钉杆或在铆接后铆钉不得转动的其他方法。

20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20.1电动机的电气间隙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安装类别和污染等级有关,其限值应符合GB1497的规定,在产品标准中明确。

20.2电动机的爬电距离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安装类别和绝缘材料组别等有关。其限值符合GB1497的规定,在产品标准中明确。

21耐热、阻燃和耐漏电痕迹

注:对于工业和类似用途小功率电动机,如果需要安全认证,则亦应符合本章要求。

21.1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电动机的外部零件(例如非金属接线盒、冷却风扇等)和用于安装载流零件的绝缘材料,如果它们受热变形会危及电动机的安全,则应具有足够的耐热性能。

是否符合要求,应通过如下试验检查判定(陶瓷材料的部件可不进行本项试验)。

21.1.1对于电动机的外部零件(例如接线盒、冷却风扇等),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球压试验。

将试样水平旋放置,用直径5mm的钢球以20N的力压向该平面,放入烘箱中,烘箱温度75±2℃。1h后,使钢球离开试样,然后浸入水中,在10s内冷却至接近室温,此时,试样上的钢球压痕直径不应大于2mm。

试样厚度不能小于2.5mm,如样品厚度小于2.5mm,允许用多层样品叠成该厚度试验。

21.1.2用于安装载流零件的绝缘材料应通过图2球压试验,试验按21.1.1进行,但烘箱温度改为125±2℃。

21.2电动机中非金属材料的部件应具有足够的耐燃和阻止燃烧扩展能力。

是否符合要求,应通过下述试验检查判定。

21.2.1用于安装接线端或其他用螺钉连接的接头的绝缘部件,如果所通电流大于0.2A时,若接线端或接头有松动或其他原因,有可能引起火灾危险,因此,对这些部件应按GB5169.6进行试验,试验补充规定如下:

对于有人照管工作的电动机(手运控制通断电及其类似的电动机除外),试验持续时间为5min;对无人照管工作的电动机,试验持续时间为30min。

篇2:施工电动机械手持工具安全要求措施

(1)各类施工机械的电气装置应实行专人负责制,必须按规程定期检查,未经动力(机具)部门检查,确认合格的设备,不得使用。

(2)现场使用的各类低压电器设备应铭牌清晰,其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5兆姆。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性能和防雨措施。

(3)各类电气设备的电源线(负荷线),必须按其容量选用无接头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对于潜水电机的负荷线应采用防水护套电缆,长度不得小于1.5m。

(4)手持电动工具应配用漏电保护器,平板振动器、磨石子机、打夯机、水泵等频繁移动机具的操作扶手,必须采用绝缘措施,电源线不得超过50m,并设专人调整,严禁缠绕扭结使用。

(5)焊接设备应放置防雨,干燥通风处,其外壳应完好。一、二次侧的接线柱应有防护罩保护。一次侧电源线使用的橡皮电缆长度不得超过5m;二次侧使用的橡胶铜芯软电缆,长度不宜超过30m,均不得绞绕使用。

(6)施工现场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开关电源线、插头等必须完好无损,其电源线长度不得超过5m。

(7)各类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执行国标GB3787-82,GB3883-12-83,一般场所可选用Ⅱ类工具;在潮湿场所和金属构架上作业,采用Ⅲ类工具,并配有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小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下使用。

(8)在易燃、易爆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应采用防爆型手持电动工具和电器。

(9)在多灰尘和潮湿地区或易触及人体的场所,应采用封闭型低压电器。

篇3:电动机安全要求

一、电动机的安装环境要求

1.通风良好(防止电机过热,烧毁,必要时可加换气扇或通风设备来改善通风条件)

2.不潮湿(防止绝缘电阻降低,漏电可能性增大,生锈腐蚀。易导致金属间接触不良,接地回路电阻增大甚至断开,危机电动机安全运行)(提高防护等级;采取必要防潮措施,如垫高安装基础,加装吸湿机等)

3.灰尘少?(防止绕组吸附灰尘,散热条件变坏,绝缘性能下降)(选择清洁环境;提高防护等级;采取其它防尘措施)

4.环境温度低?(防止缩短工作寿命)(通常规定电动机绝缘的最高工作温度为40℃,高于40℃时应降低定额使用;特殊用途电动机除外;更不能置于其他设备热排气流中)(机壳温度一般比绕组温度低20℃~25℃)

5.操作和维护方便(防止操作不方便情况下,容易引起工作失误或疏忽而导致故障)

6.安装基础要求①较强机械强度,不易变形;②固定牢靠,保持电机在规定位置和状态而不产生位移;③抑制振动传递.

二、电动机机械安装安全要求

这方面涉及电动机的安装型式,安装尺寸和电动机的传动方式,机械联接件等方面的问题。

1.安装型式:应根据负载机械情况适当选用。国家标准GB997-81〈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提供技术规范。

立式:带凸缘,带底脚等型式

卧式:带凸缘等型式

2.安装尺寸:通常采用标准尺寸。用户可向生产厂家订制特殊尺寸的电动机。国家标准GB4772-84〈电动机尺寸与公差〉及相关标准中有规定。

3.电动机的传动方式:应根据负载机械情况来选定。

直接传动:使用联轴器将电动机与工作机械直接联接起来的传动。优先选择。效率高,设备简单,运行可靠。注意保证联轴器与轴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防止变形,折断;需校验联轴器的机械平衡,防止机组异常振动;联轴器与轴之间不能有多余间隙,防止配合松动与轴键变形折断;键与键槽不应有间隙,定位螺钉应充分拧紧固定;应尽量选用弹性联轴器,减轻两轴安装误差产生的不良误差。

齿轮传动:适用于传动比可变的传动场合。齿轮变速装置与负载机械之间也需要联轴器来联接。

皮带传动:适用于传动比可变的传动场合。两皮带轮轴线应平行且皮带轮宽度的中心线应重合,应校验皮带轮的机械平衡避免振动;皮带轮与轴的间隙不能太大;皮带长度适当,以免传动困难或打滑;三角带与皮带轮应有正确接触;增设防护设施。

机械联接件:主要为螺纹联接件,铆钉联接件。用来把电动机固定,或把机械部件连接成整体,或用来联接导体形成电气通路。要求机械强度高,防止各种机械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不采用软性或易于发生缓慢塑性变形的金属材料来制作,需考虑联接部位的温度,受力情况,应有良好的耐热性抗腐蚀性;联接应牢固可靠,防止松动,螺钉足够长度,使用弹簧垫圈,双螺母等有助于防止松动。

三、电动机的电气接线的安全技术

?涉及供电线路导线的合理选择,供电线路的正确布设,安装接地布置及按电动机接线图正确接线等内容。

1.供电线路导线的选择

电动机的供电线路有室内(有绝缘外皮的导线),室外(室外架空线常采用裸导线)两类。正确选择导线有助于防止过热和电能损失。除符合电线电缆行业的有关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电气性能:与导线材料及外皮绝缘材料的性质有关。

注意:导线的允许电流不小于正常运行时的电流安全值。不仅大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而且还应大于线路中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导线的额定电压不低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否则,导线绝缘性能会变坏。导线的电压降(电压损失)-可能导致电动机实际工作电压低于其额定电压值,使电动机启动困难,过载等。应给予限制。导线绝缘材料的性能(工作温度,耐热性,耐腐蚀性,阻燃性)。`阻燃绝缘导线有很强的阻燃能力,优良的介电性能和耐热,耐腐蚀性能,是提高安全质量的较理想的导线。

②?机械性能(机械强度,柔软性两方面)机械强度取决于导线的材料性质和最小截面积。理论上,应根据导线通常可能遇到的最大外界机械拉力来计算导线所需机械强度。柔软性取决于导线的材料及线芯的结构型式(主要是线芯根数及绞合方式)。铜的柔软性比铝好。电动机接线柱上的引出线应尽可能选用柔软性好的绝缘导线。固定布设且弯曲较少的线路可采用铝导线。

③导线连接(影响供电线路运行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常被忽视或不被重视)

导线接头:是线路的薄弱环节,易发生故障。应尽量减少接头数,减小接触电阻,机械强度不应低于导线的80%,绝缘强度不应降低。

导线的接线端子:(由用户自行连接供电线路的电动机都设有外接导线的接线端子,通常采用螺栓端子形式)应有良好导电性能和足够的机械强度两个方面。使用中注意端子锈蚀情况。端子不用于固定其他任何零件;适当压力夹紧导线;配有TO型压接端头或弓型垫圈。

2.布线:室外(架空拉线),室内或室外沿建筑物墙壁(木槽板,塑料槽板,瓷夹板,瓷柱,瓷瓶,穿钢管,塑料管布线及沿钢索等)布线。注意:墙板布线,穿管布设的绝缘导线不能有接头;穿钢管布设的三相导线应置于同一钢管内,不允许每相导线分别穿管布设。布线路径:因地制宜,合理设计,选择短路经,避免路径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外力作用,潮湿(包括热空气冷凝),某个热源发热等。

3.接地和接零(保证电气设备乃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重要防护措施)当电动机绝缘老化或击穿时其金属外壳就可能带有危险电压而引发触电事故.

接地-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机壳用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连接.适用于三相三线制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系统中.

接零-将机壳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电网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适用于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系统中.(注意:同一系统中,不允许一些电气设备保护接零,而另一些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对电动机,电网中性点接地时,不能只采用保护接地;中性点接地的电网系统,重复接地《同时采用两种方式》可以克服单独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不足,加强安全保护功能)

①接地装置(包括以上两种)在电动机中安全标准的具体要求

a)电动机的保护接地装置应符合国家标准GB775-87;只有其电压对人体安全不够成为威胁或其绝缘保护极其可靠的情况下,才可不采用。

b)电动机机壳与保护接地装置之间应永久,可靠,良好的电气连接(即使当电动机在设备底座上移动时,保护接地导体仍应可靠连接)。

c)采用端子连接接地导线时,端子应满足接线端子的安全要求。其连接必须可靠,无工具不足以将其松开;此端子不能兼作它用。

d)保护接地导体应有足够韧性能承受电动机振动应力并应有适当安全措施。

e)接地导体与端子及其连接装置的材料应具有相容性,应是电的良导体,抗电腐蚀。黑色金属应电镀或有效防锈。

f)接地连接应确实贯穿油漆等非导电性涂层,采用冷压接地或其他等效℃℃℃手段,不用铰接和锡焊。接地线必须用整线,中间不能有接头。

g)端子的螺钉和接地导体应有足够截面积,接地导体截面积应符合国家标准GB755-87规定。

h)接线装置若为接地端子,应有接地标志;若为接地软线,应是黄绿双色的绝缘线。

四、电动机安全运行要求

?电动机的发热与允许温升,发热与电机可变损耗(铜耗,与功率有关),不变损耗(铁耗,机械耗等与功率无关),环境温度,散热能力有关。电机允许温升还与绝缘材料有直接关系。电动机内耐热能力最弱的部分是绝缘材料,其允许温度有限度,再此限度下,其物理化学机械电气等各方面的性能都较稳定,工作寿命一般为20年;超过此限度,其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很快降低,寿命大大缩短,甚至烧毁。绝缘材料允许温升,就是电动机的允许温升;绝缘材料寿命,一般也就是电动机的寿命。

?国家标准GB755-87中规定,电机运行地点的环境温度不应超过40℃,设计电机时也规定取40℃为我国的标准环境温度。这样,电机的最高温升等于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与40℃的差值,用下表示。

电机绝缘材料的最高温度与温升

绝缘等级?A?E?B?F?H?

最高允许温度(℃)?105?120?130?155?180?

最高允许温升(℃)?65?80?90?115?140?

电动机应按国家标准GB755-87和产品标准规定的环境条件运行;

电动机绕组,铁心,换向器,集电环的温升与轴承的温度限值,测量方法和修正值应按国家标准GB755-87中第5章的规定执行;电动机运行中的额定温升,应按厂家的电动机铭牌温升值的规定。应保证在任何运行方式下,均不超过其温升限值。

?五、电源有扰动时的安全要求

电动机的运行性能与电源质量有关。影响电源质量的三种不正常因素是电压波动,电压畸变和供电短时中断。电压波动:正常运行时一般允许电源电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如+10%~-5%),可保持动机出力不变和正常运行。过载供电线路可导致电源电压降低,启动大容量重载电动机可能造成短时电压降低。过高或过低的电压可能导致用电设备的损坏,甚至会使设备监控系统产生误操作。

对电动机,运行电压超过允许范围时可能产生下列危害:

1.启动时,电源电压下降过多,启动缓慢甚至不能启动。对异步电动机,启动转矩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电压降低10%,启动转矩降低20%。

2.运行中,电压低负载不变时,转速会下降(甚至停转),电动机电流会增大,电机过热,影响寿命,甚至烧毁。电压畸变:指电压波形偏离了正常的正弦波。常见波形尖峰,电压出现电噪声干扰。

3.电压波形尖峰

指超出正常电压的短时冲击。低能量的小尖峰主要来自感性负载的开关,为工厂常见现象。较大尖峰主要由闪击放电在电源线上传输产生。持续时间极短暂,峰值可达5~10倍正常电压。它可能使控制装置中存贮的数据丢失或造成误操作,也可能立即造成设备的损害或进而产生难以查知的随机损害。

4.电噪声(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电源扰动形式,纠正可能也较容易。但对它检测有一定难度)幅度较低的电压尖峰会造成电噪声干扰。无线电波的发射,计算机,商用机器等乃至接触不良的电联接都会产生电噪声。它会造成计算机误动作,控制设备各部件之间的相互电磁作用可能产生足够大的电噪声,从而导致运行错误。尽管大多设备中装有滤波器,仍应避免在电噪声严重环境中工作。

5.供电短时中断仅仅5ms的短时完全中断就可能停止一些敏感电气设备的工作。对使用者,麻烦是控制装置中存贮的数据丢失或需要时间重新编写程序。

六、电压不对称时的安全要求

交流电压三相不对称可能由三相负载大小负载不相等,变压器三相抽头设置不一致,线路联接不良等因素引起。

三相不对称对电机的危害:

1.电动机输出转矩下降,甚至停转。启动时严重不对称会导致不能启动,同时绕组中电流较大。

2.会使电动机一或两相绕组电流增大,过热,缩短寿命。

3.运行中振动增加,产生噪音。通常要求电动机额定状况时,不对称率不能超过5%,即:(最大电压-平均电压)/平均电压×100%≤5%。

七、频率变动时的安全要求

电源电压为额定电压时,频率过高会使定子电流增大,输出转矩减小,重载时电机会停转。频率过低会使定子电流增大,电机损耗增大,转速下降,影响电动机的通风冷却。通常要求电动机的电源频率的变动范围不超过1%。当前我国电网质量较差,电压和频率的偏差往往超过上述范围要求。所以,选择和使用电动机时应对电网质量充分了解。

八、电动机启动的安全要求

启动时要求启动转矩足够大;启动电流不太大。启动电流太大会带来两种危害:电网容量不够大时,使电网电压显著减小,启动转矩减小;影响其他电气设备正常使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时,一般启动电流为额定电流值的4~7倍。一般情况下,对经常启动的电动机启动电流引起的电压降不超过10%,不经常启动的在15%以内,就允许采用直接启动。降压启动只适用于启动转矩要求不高的情况;如要求启动电流小,启动转矩大,就需要启动性能好的异步机,深槽式,双笼式异步机,绕线式异步机常用。

九、电动机机械部件的安全运行要求

包括机械部件材料,结构,机械强度,防锈蚀等方面的要求;滚动轴承中润滑剂的作用:散发热量(温度高,润滑剂性能下降);防锈蚀;防止异物进入;滑动轴承优先选择使用石油精练高级润滑油;使用过多润滑剂是造成绝缘故障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电动机稳定运行时,轴承允许最高温升(标准环境温度为40%时)规定为:滑动轴承40℃,滚动轴承60℃;温度每升高约14℃,润滑剂使用寿命减少一半。

篇4:电动机械手持工具安全要求

(1)各类施工机械的电气装置应实行专人负责制,必须按规程定期检查,未经动力(机具)部门检查,确认合格的设备,不得使用。

(2)现场使用的各类低压电器设备应铭牌清晰,其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5兆姆。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性能和防雨措施。

(3)各类电气设备的电源线(负荷线),必须按其容量选用无接头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对于潜水电机的负荷线应采用防水护套电缆,长度不得小于1.5m。

(4)手持电动工具应配用漏电保护器,平板振动器、磨石子机、打夯机、水泵等频繁移动机具的操作扶手,必须采用绝缘措施,电源线不得超过50m,并设专人调整,严禁缠绕扭结使用。

(5)焊接设备应放置防雨,干燥通风处,其外壳应完好。一、二次侧的接线柱应有防护罩保护。一次侧电源线使用的橡皮电缆长度不得超过5m;二次侧使用的橡胶铜芯软电缆,长度不宜超过30m,均不得绞绕使用。

(6)施工现场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开关电源线、插头等必须完好无损,其电源线长度不得超过5m。

(7)各类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执行国标GB3787-82,GB3883-12-83,一般场所可选用Ⅱ类工具;在潮湿场所和金属构架上作业,采用Ⅲ类工具,并配有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小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下使用。

(8)在易燃、易爆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应采用防爆型手持电动工具和电器。

(9)在多灰尘和潮湿地区或易触及人体的场所,应采用封闭型低压电器。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