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运输安全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制度大全 导航

车辆运输安全操作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20-01-25

l、要在车辆停止状态下预热发动机,避免频繁和剧烈加速,适时换档,每档发动机转速不超过该档最高转速的三分之二。

2、每次出车前驾驶员应进行“车辆日常检查”,有关检查内容见车辆操作手册。

3、必须在关好车门后,才能开始行驶,在离开车辆时必须从点火开关上取下钥匙,起步前必须系好安全带,座椅与安全气囊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只允许在车辆停止而且载有危险货物时,才允许接通“安全停车”歼关,不得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操作此开关。

5、不得在车辆移动过程中锁死方向盘,倾翻驾驶室前应首先关闭冷气和附加冷气。

6、只能在停车时使用睡铺,行车前必须将睡铺掀起,并且固定好。

7、只能在停车时才能使用驾驶员工作站,不得在储物箱内放置重物。

8、驾驶员应随时注意车速,并与前方车辆保持足够的距离,车辆行驶时,必须接通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严禁违章超车,确保行车安全。

9、牵引车倒车前与挂车挂接时,牵引车与挂车之间严禁站人,挂车时不允许使挂车向牵引车移动。

10、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必须保持通风良好,不得搭接和修理保险丝,必须在排除故障后方能更换保险丝。

11、因故不能及时卸货,在待卸期间行车和随车人员应负责看管车辆和所装货物,危及安全时应立即报请当地公安及运管部门。

12、运输车辆可配备随车人员,严禁搭乘无关人员,车上人员严禁吸烟,车辆不得接触明火、高温场所。

13、货物的装卸作业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轻装轻卸严禁擦碰、撞击、重压、倒置。

篇2:矿四超车辆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述

平巷、斜巷拉放“四超”车辆(物料的高度东区超过14.5m、西区超过15.5m、宽度超过1.6m、长度超过6m、重量超过5t)。为了安全运行,保证现场安全生产,特编制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二、运输方法及技术要求

㈠运输前的准备

1.组织所有人员认真学习本措施。

2.组织所有施工人员下井熟悉现场,首次下井在矿方(或熟悉现场的人)带领下亲临现场了解情况,了解运输路线。

3.开车前认真检查绞车的完好情况,如刹车、离合、按钮、钢丝绳、钩头等,有问题立即处理,否则不得下放。

4.检查专用车辆(平板车)必须达到完好标准。

5.检查信号及安全设施,要求信号声光齐全、灵敏可靠,安全设施动作可靠。

6.检查绞车固定情况,如绞车底盘的固定螺栓是否齐全紧固,压戗柱是否牢固,地锚是否可靠。

7.要认真检查信号装置、车辆及连接装置、保险绳、钩头等完好状况;检查安全装置是否齐全灵敏可靠;特别要查看20m以内的钢丝绳是否有打结、硬弯、磨损、锈蚀和断丝情况;检查斜巷内是否有行车障碍,是否有人工作;如果不符合要求时,要立即处理,不能立即处理的要汇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正式提升。

㈡运输过程

1.“四超”车辆运输方法

按规定将“四超”物料捆绑牢固定于专用车辆(平板车)上后,由有经验的工人带领下从井口推车至下放地点,再用绞车下放到位。具体操作如下:

⑴四超设备、材料必须专提专放,严禁串车。

⑵推车人员和摘挂钩工施工时,必须在轨道的两侧,不得在两根道心或骑在轨道上操作。

⑶斜巷拉放“四超”车辆时,由跟班队长负责人在现场指挥。

⑷斜巷拉放“四超”车辆时,斜巷上下把钩要由有经验的把钩工执行现场把钩工作。

⑸运送“四超”车辆时,必须捆绑稳固,分提分运,重心不偏,必须用专用的多链环连接器连接。

⑹运送“四超”车辆,每钩只准提、放一车。

⑺运送“四超”车辆的单位负责人在现场必须明确:由专人负责“四超”车辆捆绑稳固;由专人负责“四超”车辆摘挂钩;由专人负责发信号;“四超”车辆途经斜巷安全实施的操作;由专人负责在“四超”车辆途经斜巷上下车场及各甩道设置警戒。

⑻凡是更换钩头的地点必须设置阻车器,重车停稳并掩牢后(车辆的上方用钢丝绳绳头留在轨道上,下方用方木搪牢固可靠),方可进行。

⑼提放“四超”车辆时,必须按规定使用保险绳。

三、安全措施

1.在提、放前,机运队人员必须对所提、放设备材料进行认真的检查。如不符合要求不得提放,并通知调度室责令相关单位整改,待整改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2.各岗位人员需持证上岗,集中精力,严格执行《提升运输操作规程规定及安全技术措施》的相关规定。

3.推车时,要指派专人在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4.“四超”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及过曲线、弯道时,其两侧和前方严禁有人。

5.运输时,要喊清口号,手要抓牢车辆,预防操作人员失控滑倒。

6.材料要用专用紧绳器捆绑牢固可靠。

7.斜巷下放“四超”车辆时,由技术熟练的绞车司机、把钩工和信号工,所有人员必须躲到安全地点,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绞车运行中,司机不准做其他无关的事情,精力集中。

8.信号装置,要求声光齐全,通讯设备可靠,并严格按照规定的信号发送,严禁使用口喊、敲管子等方法发送信号。

9.信号不清晰,不准发车。

10.斜巷走钩期间,所有在斜巷施工的人员必须进入躲避硐室。严禁在斜巷逗留和施工。

12.摘挂钩必须等车辆停稳后,方可进行。

13.信号发出后,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信号工要严密注视车辆、钢丝绳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发出停车信号,查明原因处理后,再重发提升信号。

14.信号发出后,信号工手不得离开停车按钮,认真观察信号指示灯及车辆运行情况,如有紧急情况,立即发出停车信号。

15.其他未尽事宜按《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篇3:石油行业车辆运输安全控制措施

道路交通运输是高风险行业,交通参与者多,事故发生率高,而且往往伴随人身伤亡后果。石油行业道路交通运输,因行业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车辆出勤率高、点多面广、战线长。尤其是石油行业勘探开发及生产区域有相当一部分位于野外,车辆运行路段通过乡村道路时间多,部分道路路面狭窄,弯道多、急、陡,许多井场道路为自己修建的简易公路,道路崎岖、狭窄,遇雨季十分泥泞、湿滑,而且还受到山体塌方、泥石流、恶劣冰雪天气等自然灾害影响,这些因素都严重危及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风险管控

为了不断强化交通安全管理,遏止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自20世纪90年代末,石油行业就引入HSE管理体系,不断推行交通安全HSE体系化管理模式。HSE管理体系的核心是风险管理,风险识别控制是管理的最基础工作。

驾驶员

首先,人的因素是对交通安全最关键的影响因素,驾驶员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都会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决定性影响。

石油行业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驾驶员风险管控机制。这套机制主要包括实行内部准驾证和准驾证定期审核制度,配套推进驾驶员安全述职和综合素质测评;通过车辆GPS监控系统的应用,加强从车辆调派管理到行车过程监控,以及驾驶员超速驾驶、疲劳驾驶等不安全行为的监控;调度人员必须结合驾驶员年龄、执行任务天数、当日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因素合理安排任务;多种举措发动乘车人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监督;全员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不断纠正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建设安全文化、和谐团队,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驾驶员保持愉快的心情出车。目前,石油行业驾驶员队伍已从被动服从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我安全”,转变为自觉、主动做到安全行车的“我要安全、我能安全”。

车辆

车辆作为道路交通中的主要元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随着车辆零部件损坏、机件失灵、性能下降,如果保养维护、修复不到位,最终可能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石油行业车辆日常管理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

日常保养——每辆车辆的驾驶员按属地管理原则,对本车日常保养负责,做好车辆的清洁、润滑、保养、卫生等,同时要坚持做到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车辆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汇报,及时整改,杜绝车辆带病运行。

强制维护——实行日常保养和强制维护相结合,根据车辆执行任务情况、运行时间等,按照车辆安全技术说明书的要求执行强制维护,并在季节更替等特殊时段,集中开展车辆换季维护保养活动,确保车辆安全技术性能良好。

回场检验——回场检验是石油行业执行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较国家法律、地方法规更为严格的车辆检验检查制度,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和检验人员,在车辆每执行完一趟任务,或者在下次执行任务之前,对车辆各系统进行全面专业检查,检验不合格不得出场。待不合格项整改完毕后必须再次检查,合格者才能凭回场检验合格证出场和执行任务。

其他举措还有开展车场日活动、随时抽检车辆、及时更新报废车辆等。石油行业车辆运输单位通过这些手段,提升了车辆本质安全水平,基本杜绝因车辆机械故障导致的交通事故。

气候环境

恶劣气候环境因素是道路交通安全的大敌,春季犯困、夏季疲劳,以及浓雾、雷暴雨、冰雪天气等特殊天气状况下行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石油行业的交通运输工作,以狠抓岗位责任制为着力点,逐步形成了车辆运行申请、审批、调派的分级管理。恶劣天气出车必须升级审批,并制定相应安全措施,制定季节性行车安全控制措施。同时,还要加强培训、宣传、教育,严控夜间、特殊时段车辆运行等管理模式。

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管理手段的不断丰富和规范,管理人员和驾驶员的安全观念得到了转变,安全技能、综合安全素质也不断提升,驾驶员、车辆、气候环境等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在石油行业车辆运输单位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道路风险识别评价

车辆通过的道路是不断变化的,因道路自身构造的不同,交通安全风险也不同。同时,交通安全风险也随着道路通过不同社会区域而不断改变,并且,这些风险因外部环境的细小改变可能发生大的变化,进而对交通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开展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借鉴HSE管理体系的“工作前安全分析”工具方法,对车辆运行道路情况、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辨识,制定指导性、操作性强的预防控制措施,教育培训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严格遵照实施,能有效控制风险、预防或遏制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成立道路风险识别评价组织机构

道路风险识别评价按基层有车单位为单元开展,主管领导应亲自担任评价工作小组组长,并抽调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骨干驾驶员组成成员,同时明确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小组的分工和职责。

确定评价区域及路线,制定评价计划

评价小组开展工作前,根据本单位车辆运行的主要区块、路段,以及一个时期内运行任务情况,按照风险从高到低、任务轻重缓急制定实施计划,划分出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工作区域、路线的先后顺序及时间节点。以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2011年,公司根据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方向,选定“蜀南页岩气勘探示范区域”作为开展道路风险识别的区域。

评价前准备

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工作开始前,工作小组要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明确任务,在地图上标注区域图和初始路线图,并根据行驶时间、休息点和目的地将线路图划分为几条路段。以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页岩气勘探示范区域”为例,划分路线为:成都-乐山-宜宾段;成都-内江-宜宾段;宜宾-高县沙河镇-珙县段;珙县-珙泉-底洞-上罗段(如图1所示)。

确定好路线后,要选取曾到该区域执行过任务,对该区域道路比较熟悉的驾驶员,并按程序做好车辆检查等工作。评价小组人员还要准备好照相机、摄像机等,有条件的可带上具备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方便利用车辆GPS系统实时查询相关数据。

实地踏勘

实地踏勘采取的方式是评价小组乘车对评价路线实地运行一次。在行驶途中按照任务分工,通过观察、记录、拍照、录像等,收集风险点所处路段及地理环境,如: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山体情况,是否临近湖泊、江河、桥洞等;风险点具体路况,如:道路等级、平坦程度、坡度和长度,是否交叉路口,弯度情况,是否狭窄路面,车流、人流等;交警部门对风险点的指示要求,如:限速、禁止通行、通过高度、通过重量、通过时间、事故发生频率等。有可能的话,还要考虑收集以往在该路段发生过的交通事故案例。

到达途中休息点时,评价小组人员要根据车辆GPS监控系统进行数据回放,对经过路段讨论、分析,确定该路段主要风险及控制措施,并做好记录。

如遇特殊或危险路段,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风险点附近停车,评价小组人员进行现场分析,及时讨论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避免出现遗漏。

编制风险识别评价资料

完成实地踏勘后,评价小组根据原始资料,编制出分区域的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及控制措施资料,小组内部讨论、审查后形成初稿,广泛征求意见,补充完善风险提示、控制措施等内容,最终汇编成统一的道路风险识别评价资料。在评价资料中,还要结合具体道路情况及特点,作出特别的提示。

动态管理

道路风险识别评价工作并非一劳永逸,还应根据气候、天气、道路维护等情况,对风险及控制措施进行实时重新识别评价和更新。同时,应以半年或一年为期,定期对主要运行道路进行重新识别评价,不断完善和改进风险提示、控制措施。

另一方面,要发动驾驶员参与到识别评价中来,驾驶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发现道路情况及风险发生变更,如:修路、路面发生变化、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导致交通中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等,要及时反馈给车辆调度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以便及时有效应对。

篇4:厂内无轨车辆运输安全技术规程

一、厂内道的安全要求

1.厂内道路的平面布置、宽度、路面、坡度等应适应工厂生产、运输、防震、防尘等要求。有利于搬运、装卸机械化和工厂发展的需要。

2.道路设计应遵照《工矿道路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

3.路面宽度和纵坡应满足表1的要求。

道路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辅助道路

厂房引道

路面

宽度

(m)

汽车

大型厂

7~9

6~7

3.5~6

与车间

大门宽度

相适应

中型厂

6~8

3.5~6

3.5

小型厂

6

3.5

3

最大

纵坡

(%)

汽车

平原地区

6

8~9

8~10

8~11

山区

8

蓄电池搬运车

4

5

表1厂内道路的宽度和坡度

注:计算车速为:汽车15km/h,蓄电池搬运车8km/h。

4.车辆所需的最小转弯半径如表2所示。

简图

车辆类型

最小转弯半径R

40~60t平板车

15~18

15~25t平板车

12~15

汽车带一辆挂车

9~12

二轴载重汽车

8~9

三轮汽车、电瓶车

3~4

表2车辆最小转弯半径(m)

5.跨越道路上空架设管线或其他构筑物距路面的最小净高不得小于5m,现有低于5m的管线和其他构筑物在改、扩建时应予以解决。

6.道路交叉路口处,应保证车辆驾驶员有足够的视野,在视野范围内,不应有阻碍视线的障碍物。

7.厂内道路的交叉路口,高峰时间每小时机动车流量超过200辆,或者交通量比较繁忙而视线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均应有人指挥和设置信号灯。

8.为了便于排水,停车场一般采用5~10‰的坡度。停车场布置和尺寸参考表3。

表略

表3停车场尺寸图表(m)

9.车间内行车通道应根据运件尺寸、车辆宽度和通行的频繁程度而定,一般应满足:双行通道宽度不应小于两台最宽车辆宽度之和再加0.9m,单行通道不小于最宽度另加0.6m。

二、厂内行车的安全要求。

1.汽车、叉车等一切无轨运行车辆都必须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性能良好。起动器、操纵机构、制动器、音响、灯光信号等必须齐备并灵敏可靠。汽车的挂车要有灵敏可靠的制动器和完好的尾灯。

2.汽车在厂区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5km/h,在车间内部、出入大门或倒车速度不得超过3km/h。叉车在厂区行驶速度不得超过5km/h,在车间内部,出入大门或车速度不得超过3km/h;电瓶车、其他机动小车在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0km/h,在车间内行驶速度不超过3km/h。

3.叉车行驶中,车铲距离地面不得低于300毫米,也不得高于500mm,叉车货叉应升离地面200~300mm。

4.汽车同方向行驶,前后两车应保持5~20m的间距;叉车前后应保持1.5m的距离。

5.凡是货叉能够举过头顶的叉车或是在高空物体可能掉落的危险场所工作的叉车,都应该配置保护头顶的安全架。

6.机动车装载时,载货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厢200mm,高度从地面算起不得超过4m,长度前后共不得超过车身2m,超出部分不得触地。

7.装卸时,汽车与堆放物距离,一般不得小于2m,与滚动物品距离不得小于3m。多辆汽车同时进行装卸时,汽车之间的距离:直线停放时前后车距不得小于2m,并列停放时,两车侧板之距不得小于1.5m。

8.汽车行驶时,随车装卸人员应坐在安全位置上,严禁坐在车厢侧板或驾驶室顶上,也不得站在踏板上,不准坐在驾驶室与货物之间,以防在紧急刹车时被挤伤。

篇5:车辆运输安全防范措施

1、必须把车辆管理纳入矿山企业安全管理范畴,承担车辆管理责任,现场设立交通专管员。

2、要保持车况完好,特别是刹车装置、转向装置、车灯、喇叭等关键部件要性能完好,使用可靠;严禁车辆带病运行。

3、要加强运输车辆的维护和保养。企业应对车主的维护保养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